计量仪器设备管理教材
计量法教材
![计量法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f384d1a767f5acfa1c7cd8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一九八五年九月六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三章计量器具管理第四章计量监督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第三条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
非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应当废除。
废除的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四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第五条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特殊需要,可以建立本部门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同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77141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7.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仪器设备在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以及保证实验研究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建立一套科学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目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1.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提高实验研究工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维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4.确保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资源。
5.保障实验研究工作的安全性。
三、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涉及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量器具、试验设备、检测仪器、仪表等。
四、关键术语定义在本制度中,涉及到的关键术语定义如下:1.仪器设备:指用于实验研究工作的各种测量、测试、检测的设备。
2.计量:指对仪器设备进行准确度的评估和确定。
3.计量管理:指对仪器设备的选择、校验、维护等工作的管理。
4.校准:指利用已知准确度的参考标准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和调整,以确保其准确性。
5.验证:指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检验仪器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特定的要求。
6.维护:指对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清洁、保养和修理等工作。
7.退役:指仪器设备因达到使用年限、无法修复等原因被淘汰出使用。
8.质量控制:指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校准、验证和维护等工作来控制实验研究工作的质量。
五、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5.1 仪器设备的选择在选择仪器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实验研究工作的需求和目标;•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性能;•仪器设备的价格和维护成本;•供应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
5.2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校准和验证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具体要求如下:1.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校准周期。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f218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6.png)
可编辑课件PPT
22
仪器设备的标识
标识是对测量设备现场管理的一种形式,是计量确认工作中一个重 要环节。
标识的作用主要是: (1)表明测量设备所处的确认状态,以便正确使用测量设备; (2)便于对测量设备的现场管理,防止错用。
可编辑课件PPT
23
设备的标识一般分为3类:合格、准用、停用。
(1)“合格”标识:表明仪对器仪器设设备备的已按标规识定进行校准后处于合格的状
实验室用于检测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测量环境条件的 设备),只要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在投入使用前必 须进行检定或校准,实验室应制定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和程序。
应确保测量溯源性,使实验室所进行的检测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基准或国际承 认的测量标准。这是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能够被接受的前提。实验室通过不间断的校准 链或比较链,使其检测结果跟上述“基准”或“标准”连接起来的特性称为“测量溯 源”。
仪器设备管理员需保留仪器的所有验收记录,并注意搜集仪器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
问题资料,同时考察维保期内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情况,并做好综合评价记录,为今
后购置仪器设备和选择供应商提供依据。
可编辑课件PPT
6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1.仪器设备的台账建立: 仪器设备作为实验室的固定资产,通常按入账时间、物资类别及使用部门建立一
套仪器台账。
可编辑课件PPT
7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2.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工作是指仪器设备运行全过程的全部原始记录资料的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a、前期资料的收集
主要收集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技术调研论证报告、招投标文件、订货合同、验收记录、 装箱单、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线路图、供应商资质等相关资料文件,并将其分类整 理,按档案管理程序归档。 b、使用资料的收集
计量测量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管理规定
![计量测量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f85eb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f.png)
计量测量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计量测量仪器设备定期检定管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计量数据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计量监督管理机构和涉及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使用单位。
第三条涉及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当依法取得计量检定合格证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检定,并符合本规定要求。
第二章安排检定时间第四条涉及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当根据计量测量仪器设备测量准确度、检定周期及使用环境等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规划检定周期。
第五条安排检定时间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 满足计量标准规定的检定周期;2. 符合使用单位工作需要;3. 满足使用单位检定周期等方面的需求。
第三章进行检定的程序第六条进行检定应当遵循如下程序:1. 取检定样品;2. 进行检定;3. 审核评定。
第七条取检定样品应当符合如下要求:1. 样品应当是代表性的;2. 样品应当在检定期限内使用,或者没有超出有效期使用;3. 样品应当符合检定要求。
第八条进行检定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 根据检定项目选择检定方法;2. 使用检定设备应当符合规程和标准规定;3. 检定设备应当符合检定要求;4. 进行检定应当确保检定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报告及档案的管理第九条进行检定应当编制检定报告。
检定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内容完整、详细。
第十条进行检定应当完善计量检定档案。
记录应当完整、准确、清晰。
第十一条机构应当定期审核检定结果,对检定结果存在问题的应当进行整改。
第五章管理机制第十二条明确计量检定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十三条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机构应当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对作出检定报告经审查属实的单位,依法授予检定合格证书,否则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对未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计量检定的单位依法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国家计量监督管理机构所有。
计量管理培训教材
![计量管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1ff7568e52d380eb63946d3c.png)
计量管理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念………… 1-6第二章计量器具的管理… 6-17第三章计量导入步骤 (18)第四章ISO9000计量要求 (19)第五章程序范例……… 20-22第六章计量机构介绍 (23)第七章测量系统分析( MSA)二00六年九月二日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一节名词术语1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1.1不确定度由1和 2 组成:= 1+2 1:A类,用统计方法评定而来(随机+系统不确定度)。
2:B类,基于实验或实践评定而来。
1.2不确定度来源:仪器,人为,方法,环境,标准。
2检定: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征,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即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3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目的是确定测量设备的示值误差。
4计量确认:为保证计划检测设备满足预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包括:校准、调试、修理、再校准、封印和标记等。
5溯源性: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一致,任何量值都必须由同一个基准(国家或国际基准)传递而来,国内叫量值传递。
5.1量值传递:强调从上而下传递,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5.2量值溯源:强调从下而上可溯,有一致基准。
6点检:是一种对现场计量器具的保养方法,着重于基本功能的检查。
点检的四大要素:6.1通过确认的标准件,一般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
6.2点检实施频率如:1次/日、2次/日。
6.3操作规范(步骤及判别方法)。
6.4合适的记录。
7比对:对于单个量值,直接将准确度高的计量器具的示值转移到被校准对象上的方法。
如:测量剥线长度的量测量治具。
8测量:将被测量与标准量具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值的过程。
包括:被测量对象,测量误差9量值:带有计量单位的数据表示。
10测量器具: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的总称11分度值:测量器具小刻线间距所代表的量值。
12测量范围:测量器具所能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范围。
计量仪器管理与校准培训
![计量仪器管理与校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c16624ecf84b9d528ea7a11.png)
目录一.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二.法定计量单位三.测量方法与基础知识四.计量仪器设备的选择五.计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六.计量仪器设备的校正管理七.计量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八.ISO9001对计量的要求九.校正程序编撰附件1.测量环境条件要求2.计量器具特性3.计量确认4.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第一章计量仪器管理的重要性1-1 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计量器具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一个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厂房、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能源都是生产资料。
计量器具是最重要的劳动工具。
在一般机械类型工厂,万能量具的数量是金属切削机床的6~7倍,在用量具是加工工人的1.5倍左右。
长、热、力、电和理化计量器具约占一个企业固定资料的1/4左右。
在实际生产中,各种计量室需要恒温、恒湿,其造价是同面积厂房的2至4倍。
可见计量器具和计量室在企业固定资产中占有重要比重,它能够控制生产的速度和产品的精度,是特殊的生产资料。
2、计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1)产品质量一般可包括设计质量、制造质量、检测质量和使用质量,它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
任何企业,只有把技术开发设计、试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等部门的人员充分发动起来,为共同的产品质量目标而努力,产品质量才能有保证。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正是来源于质量问题的多方面性、综合性和复杂性。
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切用数据说话,而数据的绝大多数是属计量检测的数据及其换算出来的数据。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
例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计量,而且计量过程和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从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可见,计量渗透在各个生产环节中。
其生产过程如图1—2所示。
(2)计量是客观评价产品优劣的最终技术手段。
(3)计量是控制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确保加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生产中各工序的控制参数,都必须通过计量器具的检测才能显示出来。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是PDCA循环,在采取管理措施时的主要依据还是计量数据,计量检测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前提。
测量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测量设备管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080f1fe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5.png)
强制检定目录
有害气体分析仪:co分析仪、co2分析仪、 so2分 析仪、测氢仪、硫化氢测定仪;
酸度计:酸度计、血气酸度平衡分析仪; 瓦斯计:瓦斯报警器、瓦斯测定仪; 测汞仪:汞蒸汽测定仪; 火焰光度计:火焰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
计、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计;
21
有关测量的几个术语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 企、事业单位的标准器中,用于向社会提 供服务的,即承担外单位仪器检定或校准 任务的,称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
22
有关测量的几个术语
最高标准器具
凡开展量值传递的单位,必然有标准器。标准 器有一定的级别。级别最高的标准器具即被称 为最高标准器具。
构成最高标准器的两个条件:
开展量值传递; 是标准器中等级最高的。
最高标准器具不能在本单位内进行溯源,而必 须到外单位去溯源。
23
强制检定目录
本目录内项目,凡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 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的,均实行强制 检定。具体项目如下:
尺:竹木直尺、套管尺、钢卷尺、带锤钢卷尺、 铁路规矩尺;
面积计:皮革面积计; 体温计:体温计; 玻璃液体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
36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于1994 年9月20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中华 人民 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和中国实验 室认可工作发展需要授权成立的,是统一负责管 理中国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国家认可机构。
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 场强计:场强计; 心、脑电图仪:心电图仪、脑电图仪;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3a4ffd3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d.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公司名称]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和准确度,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和合法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与测试相关的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
第三条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有效,并提供了解仪器设备状态的依据。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依据包括国家有关计量法律法规、计量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相关规定。
第五条公司成立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计量委员会),负责制定具体的计量管理工作方案,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仪器设备计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一条公司设立计量委员会,由负责仪器设备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长,各部门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担任委员,具体组成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第二条计量委员会的职责包括:1. 制定仪器设备计量管理规定和工作流程;2. 确定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和方法,制定计量计划;3. 统一管理仪器设备的计量记录、检定证书和检定结果;4. 组织仪器设备的监督和检查工作;5. 提供仪器设备的维修、维护和更新计划;6. 配合公司自查和外部审核的相关工作。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流程第一条仪器设备的选型和采购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计量国际标准和公司内部相关规定进行,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准确度和可靠性。
第二条仪器设备的进货验收应由专门人员进行,并按照计量委员会制定的《仪器设备进货验收程序》执行。
第三条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和方法由计量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确定,并制定计量计划。
计量计划应明确仪器设备的计量周期、计量方法和检定要求。
第四条仪器设备的计量工作应由专门的计量人员或者第三方计量机构进行,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计量记录应按照计量委员会制定的规定进行,包括计量日期、计量结果、检定证书等。
第六条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应由计量委员会负责,包括对各部门的计量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范文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36c5b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4.png)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实验准确性以及实现精确测量和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制定一套可行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管理规定,以便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二、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分类和管理要求1.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分类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根据其使用领域和功能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长度计量器具、质量计量器具、时间计量器具、电学计量器具等。
每个类别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都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
2. 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管理(1)购置与验收: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购置应根据实际需求,并与委托方或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
在验收过程中,应检查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并及时记录验收结果。
(2)标识与管理:对于每个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应制定专门的标识编码并建立相应档案,详细记录其型号、生产日期、校准周期、使用场所等信息。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及时记录维护情况。
(3)校准与检定: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校准和检定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必要步骤。
应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校准和检定方案,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
校准和检定的结果应准确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维护与保养: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维护与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应建立维护与保养计划,包括定期清洁、校准、更换易损件等内容,并在维护过程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5)使用与保管: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应严格按照其设计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过度使用和误操作。
同时,应建立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记录,并制定相应的保管措施,确保其安全存放和防止丢失。
(6)处置与报废: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在达到使用寿命或失效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废。
对于需要报废的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应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并做好相应记录,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计量器具及测试设备管理细则
![计量器具及测试设备管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6541d1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2.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计量器具的购置、入库、发放、流转及台帐管理1.1计量器具的采购1.1.1.计量室根据各部门量具的使用需求并结合公司量具的使用情况统筹规划后,编制年度采购采供计划。
1.1.2.对于精密贵重的计量仪器、测试设备的采购由计量管理员与相应工程师共同确认后报部门经理审批。
1.1.3.计量器具的采购由计量室提PR并经部门经理审批后交由物料部采购。
1.2 计量器具的验收入库1.2.1新购计量器具入库前应由采购部与计量室人员共同确认是否是所需计量器具并作外观和配件检查,确认符合后由计量室人员送相应具有检定/校准资质的部门检定/校准。
经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方可办理入库。
1.2.2 检定/校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由采供部负责处理。
1.2.3 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开箱安装前,应通知质量部计量室一同开箱验收,发现损坏和缺项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其使用说明书、原理图等有关资料由计量室收回建档保存,使用单位可借阅或发给复印件。
1.3 计量器具的发放1.3.1 计量室根据采购的计量器具,按各使用部门上报的计划发放计量器具。
1.3.2 各使用部门根据实际需求需长期使用器具由计量室确认后发放到相应部门。
1.3.3 零时借用的计量器具由操作者按工艺要求向计量管理员/检验员借用并在计量器具借用登记表上登记。
1.4 计量器具的流转1.4.1 员工在公司内调动时,属个人使用、保管的计量器具应留在原部门,确需带到新部门时,应向计量管理员提出申请并经计量管理员同意后方可转出。
1.4.2 计量器具由一部门转到另一部门前必须先归还计量室并由计量管理员登记确认后方可转入。
1.4.3 长期不用的计量器具,应归还计量室。
1.5计量器具的台帐管理1.5.1计量室应建立公司各类计量器具总台帐。
1.5.2计量器具台帐内容应按要求填写完整,帐物相符。
1.6 计量器具的封存1.6.1 暂时不用的计量器具,应由原使用部门或计量管理员提出计量器具封存申请,经相关领导签字批准后实施并贴上封存标签。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指导手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
![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计量指导手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595f7fddccda38376baf9f.png)
Ⅰ
抗压强度仪
万能试验机
相对误差
JJG 379 大量程百分表
数显表的示值漂移,示值变动性,示值
7
SY01010007 百分表
Ⅰ JJG 34-2008 指示表
误差,回程误差
(指针式、数显式)
建议溯 源周期
1年 2年
1年
1年 1年 1年 1年
1
备注
序 项目
号
编号
设备名称
管理 方式
依据标准
计量参数
建议溯 源周期
6
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指导手册
序 项目
号
编号
设备名称
管理 方式
依据标准
计量参数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网孔尺寸偏差、
JJF 1175 试验筛校准
1
SY01010001 土工筛
Ⅰ
金属丝直径;金属穿孔试验筛:筛孔尺
规范
寸偏差
2
SY01010002 烘箱
JJF 1101 环境试验设
Ⅰ
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温度波动度
4
SY01010004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Ⅱ-1
液塑限检测仪
时间,测量误差
JJG(交通)058 土工 击实锤体的质量,击实锤底直径,击实
5
SY01010005 击实仪
Ⅱ-1
击实仪
锤体的击实落高,计数,击实筒尺寸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
JJG 139 拉力、压力和 零点漂移,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
6
SY01010006
备注
围压的示值相对误差,升降板的升降速
8
SY01010008 三轴仪
Ⅱ-2
度,轴向力示值误差,位移测量误差, 1年
计量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计量管理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5f1f92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9.png)
三、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
选配 验收
纳管
使用 周期校准 维修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计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3.计量器具的定义与分类 3.1 计量器具的定义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 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3.2 计量器具的分类 (1)按结构特点分类,计量器具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量具。即用固定形式复现量值的计量器具, 如量块、标准电阻、竹木直尺等 ◆计量仪器仪表。即将被测量的量转换成可直接观测的指标值等效信息的计量 器具, 如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电流表。心脑电图仪等; ◆计量装置。即为了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组合, 如里程计价表检定装置、高频微波功率计校准装置等。 (2)按计量学用途分类,计量器具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工作计量器具。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计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4.1 计量器具的检定
4计.量计检定量是器指查具明和的确认检计量定器与具是校否符准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括检查、加
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1)计量检定的特点
计量检定的对象是计量器具(含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 计量检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全国量值的统一和量值的溯源; 计量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 计量检定必须作出是否合适的结论, 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 计量检定属法制计量术语的范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计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3) 强制检定的范围 根据《计量法》及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 录》,我国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是: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规范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99c51cfcc22bcd126ff0cb3.png)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使公司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计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公司使用的计量仪器有足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达到且满足测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经测试后确实满足规格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本工厂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3.0定义计量仪器:本文件中“计量仪器”的概念包括:检测设备、仪器,用作检验用的夹治具以及量具、量规等。
4.0权责4.1使用单位:负责现场计量仪器的使用、日常维护,协助品保单位做好计量仪器的管理,校验维护。
4.2品保单位:负责计量仪器校验计划的提出,内校、外校实施及建文件管理,不合格仪器的报废处理,仪器催校等。
4.3生产(生技)单位:负责自制检测治具的制作及维修。
5.0内容5.1计量仪器的申购、制作及建档管制5.1.1申购作业:由所需部门填写申请单,经品保单位审核后,交总经理核准,再转交管理部购买。
5.1.2检验治具制作:检测治具应于新产品上线前由工程制作。
生产或检验中,若有需求,由各部门填写申请单,交生产(生技)单位制作。
5.1.3验收作业a.管理部购买的仪器,由管理部和申请部门共同验收,验收条件如下:* 是否为所需规格、型号。
* 是否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及标示。
* 是否有使用说明书及保修卡。
* 品保部负责新购买仪器的校验(如有合格证,则以第一轮校验周期为校验合格期,过期后再进行校验),并且记录存盘。
b. 生产(生技)单位制作完成的测试治具也需由品保部确认合格,贴上“免校”标签或“校验合格”标签后再发放到使用单位,并记录存盘。
5.1.4建文件作业a.购入仪器及制作之测试治具均需统一由仪校人员编号建文件记录于<<仪器管理清单>>;治具以对应产品料号为编码原则。
b.仪器编号原则取八码,即:其中:第1、2位TE代表英文"TEST EQUIPMENT"之意,为测量仪器。
第3位为仪器类别识别码(A 表示电子测试类;B 表示机械测试类;C 表示电子测试电源供电器;D其它类)第4、5、6三位为流水号第7.8码为使用单位识别码SC代表生产部 GL代表管理部 YF代表研发部 ZC代表资材部 PB代表品保部5.2校验管制5.2.1校验类别根据仪器使用的精确度要求及对产品的影响,公司仪器校验分为免校、内校和外校三种,记于“仪器校验管制一览表”。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4篇)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caf4d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8.png)
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仪器设备是企业生产、检测等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对于保障生产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仪器设备计量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度目的1.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2.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保护仪器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
4.强化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使用仪器设备的部门和人员。
四、制度内容1.仪器设备的选购1.1.根据生产需求和使用要求,制定仪器设备的选购计划。
1.2.明确选购的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
1.3.按照采购程序,进行仪器设备的招投标和评审。
1.4.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台账登记和编码,并保留相关证书和说明书。
2.仪器设备的入库管理2.1.仪器设备入库前,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仪器设备入库时,填写入库单据和资产登记,并进行编码标识。
2.3.建立仪器设备的资产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和入库时间。
2.4.仪器设备入库后,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3.1.仪器设备的使用前,必须接受培训和考核,确保能熟练操作。
3.2.仪器设备使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擅自修改和调整。
3.3.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必须及时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干净和正常。
3.4.禁止向外借用仪器设备,如需借用,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登记。
4.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4.1.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4.2.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进行维护工作。
4.3.维护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维护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4.4.维护记录必须详细完整,包括维护时间、内容和人员等信息。
5.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5.1.建立仪器设备的检定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定期的检定和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为仪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仪器设备都要求有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正常的工作秩序,其放置和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
----傅林养
计量仪器设备管理
计量仪器的分类; 仪器设备管理内容;
2
计量仪器的分类:
计量仪器:凡直接或间接从事量测、分析、校准、检验、测试等作业的 设备统称之。
• 1、按被测量的量来分类,测量仪器可分为十类:
• (1) 几何量计量仪器: • (2) 温度计量仪器: • (3) 力学计量仪器: • (4) 电磁学计量仪器: • (5) 无线电(电子)计量仪器: • (6) 时间频率计量仪器: • (7) 电离辐射计量仪器; • (8) 光学计量仪器; • (9) 声学计量仪器; • (10) 化学计量仪器或物质(标准物质);
光光度计、激光能量计、激光功率计、白度计、光泽计、光学密度计、 雾度计(朦胧计)等。
9.声学计量仪器: 如听力计、水声声压计。
10.化学计量仪器或物质(标准物质): 如准 计量基准一般又分为国家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用来复现和
保存计量单位,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经国家签定 并批准,作为统一全国计量单位量值的最高依据的计量器具”称为国家 计量基准。
• ①在合同签订时,对所订仪器设备品名、规格、型号、技术指标、质 量要求、订购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地点、到站、运输方式、 运费承担、验收条件和标准、付款方式和时间,以及违约等各项内容 都要有明确的要求。经过双方协商,以条款形式固定下来,再经双方 确认及法人代表签字,加盖合同专用章方可生效。
• ②生效的合同,应指定专人管理并记录执行情况。 • ③合同签订后,应及时汇出预付款,以便供方生产发货。 • ④到货后,应按合同条款规定及时验收。如有残损、短缺、质量不符
套、项目配套以及技术性能配套。
• (5)环保性。是指仪器设备运转以后对环境不发生污染的水平,包括 噪声和有害物质等污染。
• (6)经济性。是指仪器设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包括减少日常运行的能源消耗,力求“物美价廉”。
10
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的审批和实施
• 经批准的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由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实施。仪器 设备计划实施中的注意事项有:
(2)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是按国家规定的准确度等级,作为检定依据用的计量器具
或物质。
(3)工作用计量器具 不用于检定工作而只用于日常测量的计量器具称为工作用计量器具。
7
仪 器 设 备 管 理 内 容
8
计划管理
每年年底做预算时确定明年需新增的设备; 一般根据生产需要,或是实验室发展需要; 伴随着新项目而生;
9
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的编制
• 在选购仪器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1)计量特性。主要包括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示值误差、重复
性、稳定性、滞后、分辨力、鉴别力(阈)等,其中,测量范围和准确 度等级是两项最主要的指标。选购仪器设备首先要考虑测量范围和准 确度等级的匹配,即,测量范围要覆盖被检测/校准参数的变化范围, 准确度等级应符合1/3~1/5原则。
3
1.几何量计量仪器: 如光波干涉仪、量块(00、0、1、2、3、校准(k))、线位移动光栅尺 (三次元)、一般线纹尺(直尺、卷尺、π尺等)、游标卡尺、千分尺、 塞尺(厚薄规)、角度块、角度测量仪、平晶、通止规、螺纹量规、 皮革面积测量机等
2.温度计量仪器: (1) 膨胀式温度计。如玻璃液体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 (2) 压力式温度计。如液体、蒸汽压力温度计; (3) 电阻温度计。 如铂、铜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温度计; (4) 热辐射温度计。如光学、光电温度计、辐射温度计、比色温度
等问题,应作详细记录,同时暂拒付余款,及时与供方联系处理。 • ⑤合同的执行情况,应予及时清理、检查、统计、上报。
11
常规管理
• 仪器设备的分类,分为A、B、C类? • 台账的建立; • 设备档案的建立; • 备件清单等;
12
仪器设备的保管
• 仪器设备的使用性能、使用效率、使用寿命不仅取决于购入时的技术 因素,也要受到管理状况、工作负荷、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做好 仪器设备的保管,应落实以下几项工作:
计; (5) 热电动势式温度计。如热电偶温度计。
4
3.力学计量仪器: 如法码(法码按精度分为E1、E2、F1、F2、M1、M2、M3七个等级)、天 平(扭力天平、架盘天平、液体比重天平)、衡器、硬度测试机、标准 硬度块、粘度计、材料试验机、压力计、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 (水表、蒸汽表、计量加油机)等。
• (1) 配备合格的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 • 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管
好设备、用好设备、修好设备”和“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 除故障”等“三好”“四会”基本功,并通过考核。对于大型、精密、 贵重设备、检测/校准的关键设备以及引进的重要设备,应作出专门 规定,指定专职人员维护保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 (2)按照仪器设备的性能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工作负荷。 • 一方面要避免仪器设备超负荷、越性能、越范围工作,人为地缩短仪 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又要尽量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管理 部门、管理人员要在加强仪器设备保养的同时,考虑其共享和调剂使 用。
4.电磁学计量仪器: 如单相电度表、三相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流表、电压
表、万用表等。
5.无线电(电子)计量仪器: 如信号发生器、感应分压器、回转式衰减器等。
6.时间频率计量仪器: 如钟、秒表、航海天文钟等。
5
7.电离辐射计量仪器: 如射线测量仪等。
8.光学计量仪器: 如球形光度计、照度计、亮度计、标准色板、色度计、色差计、分
• (2)可靠性。是指测量仪器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 功能的能力,主要包括使用寿命、气候环境适应性、抗机械干扰性能、 抗电磁干扰性能、电气安全性能、可维修性与易修性以及零件的耐用 性等。
• (3)兼容性。是指所选购的仪器设备应尽可能与现有仪器设备相兼容。 • (4)成套性。是指所选购的仪器设备要配套,包括单机配套、机组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