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敷法操作流程
中药冷湿敷操作方法
![中药冷湿敷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0089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4.png)
中药冷湿敷操作方法
中药冷湿敷是一种运用中草药制成的药膏敷于患处进行治疗的方法。
以下是中药冷湿敷的操作方法:
1. 准备中药药材:选择适合治疗的中药药材,如石膏、薏苡仁、苍朮、白芷等。
根据需要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中药或混合使用。
2. 研磨药材:将中药药材研磨成细粉,使其更容易混合。
3. 加水制成药膏:将研磨好的中药粉与适量的清水混合,搅拌均匀,直至形成糊状药膏。
4. 冷藏药膏:将制成的药膏放入冰箱冷藏,待其冷却至适合敷用的温度,通常是在5-10摄氏度之间。
5. 敷用药膏:将冷却好的药膏涂抹于患处,可以用纱布或纱布包裹药膏,以增强敷贴效果。
敷药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6. 注意保暖:在敷药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暖,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
7. 清洗患处:敷药结束后,将患处用清水洗净,以防残留的中药粉引起皮肤不适。
中药冷湿敷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方法可以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
此外,敷药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e369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f.png)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中药冷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疼痛、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冷敷的操作流程。
材料准备1. 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中药材,如白芷、黄芩、薄荷等。
2. 纱布袋:将选好的中药材装入纱布袋中,以便于使用。
3. 清水:用于浸泡纱布袋。
4. 冰袋或冰块:用于制作冰敷。
5. 包裹物:如毛巾或保鲜膜等,以防止水滴滴落。
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将所需的材料准备齐全,并清洁双手以及患处皮肤。
如果需要进行冰敷,则需要提前将冰块放入冰袋中并放入冰箱制成冰袋。
2. 泡制纱布袋将选好的中药材放入纱布袋内,然后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
泡制的时间根据中药材的种类和用途而定,一般为20-30分钟。
3. 制作冰敷如果需要进行冰敷,则将制好的冰袋取出,用毛巾或保鲜膜包裹好,以防止水滴滴落。
然后将其放在患处皮肤上,每次敷约15-20分钟。
4. 中药冷敷将泡制好的纱布袋取出,轻轻挤去多余的水分。
然后将其放在患处皮肤上,并用毛巾或保鲜膜包裹好。
每次敷约20-30分钟。
5. 效果观察中药冷敷一般需要连续使用3-5天才能见效。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处皮肤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1. 中药冷敷不宜过久,一般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 如果出现过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3.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方法进行冷敷,以达到最佳效果。
4. 在进行冰敷时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直接接触冰块。
总结中药冷敷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和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患处皮肤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861ba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f.png)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中药冷敷是中医药的一种疗法,利用中药的药效和冷敷的作用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是指在进行中药冷敷时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下面将介绍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的具体内容。
一、准备材料和设备1.中药材料: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材料,如白芷、黄连、草莓叶等。
2.专用容器:用于浸泡中药材料的容器,最好选择无毒、耐用、易清洗的容器。
3.纱布或干净的棉布:用于包裹中药材料,保护患者的皮肤。
4.温水:用于浸泡中药材料。
5.冷却杯:用于放置浸泡好的中药材料,在冷却时保持温度。
二、操作步骤1.清洁双手:在进行中药冷敷之前,护士必须先清洁双手,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2.准备中药材料:按照中药方剂制作的要求,将选择好的中药材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浸泡。
3.包裹中药材料:将中药材料用纱布或干净的棉布包裹好,以免药渣对皮肤造成刺激。
4.浸泡药材:将包裹好的中药材料放入温水中浸泡,根据需要冷敷的部位和病情决定冷敷的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
5.敷药:将浸泡好的中药材料取出,轻轻挤压一下,让多余的水分滴干后再敷在患者相应的部位上。
6.冷敷时间:一般中药冷敷的时间为15-30分钟,但有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延长或缩短冷敷的时间。
7.清洁皮肤:在完成中药冷敷后,护士需要清洁患者相应部位的皮肤,以清除中药渣和污垢。
8.适当保暖:冷敷后的患者需要进行保暖,以防止身体受凉。
三、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在进行中药冷敷之前,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嘱咐,确保中药冷敷适合患者,并且不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2.注意中药材料的选择和浸泡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合的中药材料和浸泡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包裹和敷药要轻柔:在包裹中药材料和敷药时,要轻柔缓慢,避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
4.注意冷敷的时间和温度:冷敷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温度要适中,不宜过热或过冷,以免对皮肤造成烫伤或冻伤。
皮肤科中药冷湿敷技术
![皮肤科中药冷湿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ae76aa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d.png)
皮肤科中药冷湿敷技术【目的】清热凉血、除湿收敛等。
【适应证】湿疹、日光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
【禁忌证】外用中药过敏者禁用;皮肤急性传染病禁用;患者胸腹部、足底禁用。
【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并解释①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
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了解中药冷湿敷技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掌握放松和配合的方法,嘱患者排尿。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治疗盘、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液、4~15℃无菌蒸馏水500ml、保温杯、温度计、敷料罐、镊子2把、换药碗、弯盘、纱布、治疗巾、喷雾器、毛巾、屏风等,必要时备生理盐水500ml。
5.环境准备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
【操作要点】1.素质要求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2.操作前准备备齐用物,放置合理;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环境准备良好。
3.操作过程遵医嘱将中药汤剂或药液原液或稀释液冷却至4~15℃,放于保温杯中,携至病床旁。
将药液倒入换药碗中,把4~8层纱布浸于药液中,将纱布拧至不滴水即可,敷于患处;将4~15℃无菌蒸馏水加入喷雾器中,打开机器,调节气雾量后其喷于药液纱布上;冷湿敷时间为15~20分钟,其间湿敷10分钟后,需更换药液纱布1次;冷湿敷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询问患者有无灼热、刺痛、瘙痒加重等不适主诉。
4.操作后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着,及时记录,项目齐全;清理用物,按要求处理各类物品。
【护理】(1)中药冷湿敷前,需评估患者主要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及湿敷部位皮肤情况。
(2)中药冷湿敷时,注意药液温湿度、浓度适宜,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并告知患者如果感到局部刺痛、灼热、瘙痒加剧,请立即告知护士,可能为药物过敏,将予立即停止操作。
(3)中药冷湿敷后,再次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嘱患者不可立即用水清洗局部皮肤,以免影响治疗效果;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天后可自行消退。
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287730453610661ed9f42c.png)
操作程序
使用时: 1. 取出小冰块用水冲去冰的棱角,装入冰袋, 使冰袋1/2满,将冰袋排气。 2. 加好冰袋(冰囊)查有无漏水。 3. 确认无漏水后装入布袋。 4. 携冰袋至床边,向病人解释。
操作程序
注意用冷禁忌症
使用时: 5.放至于所需部位(高热病人可放置前额、 头顶或表浅的大血管处) 6.观察用冷情况
注意观察病情、体 温变化及冰块是否 融化,需要时重新 更换
操作程序
使用后: 1. 将冰袋内的水倒净,开口向下倒挂晾干。 2. 吹气入袋,夹紧塞子,放阴凉处保存。 3. 布套清洗后消毒备用。
评估
1. 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体温。 2. 病人对冷刺激的耐受程度及能否合作。 3. 病人对擦浴的心理反应及环境隐蔽程度。
5.其他湿冷敷方法
• (1)中药冰敷 • 将中药散剂敷于患处,面积大于病变部位1~2cm。敷料 覆盖,将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 • (2)中药酊剂凉涂法 • 将中药喷剂喷涂于患处,喷2~3遍,面积大于病变部位 1~2cm。敷料覆盖,将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 • (3)中药散剂冷敷法 • 将中药粉剂揉于患处或均匀撒在有凉性物理介质的膏贴上, 敷于患处,面积大于病变部位1~2cm,保留膏贴1小时。
每侧各拭3min
致头痛;热水袋置 足底,以促进足底 血管扩张而减轻 头部充血
操作程序
6. 大毛巾擦干。 7. 同法擦拭对侧。 8. 协助病人翻身侧卧,露出背部,下垫大毛 巾。 9. 拍拭全背,完毕后用大毛巾擦干背部,更 换上衣。 10. 协助病人脱裤,平卧露出一下肢,垫大毛 巾。
操作程序
11. 擦拭髋部,大腿外侧,足背,腹股沟,大 腿内侧,小腿内侧,内踝及足,再从腰部 到腘窝和足跟。 12. 拍拭毕用大毛巾擦干皮肤,同法拍拭对侧 下肢。 13. 协助病人更换裤子,移取足底热水袋,整 理床单位。 14. 30min后测体温,讲擦浴后的体温记录在 体温单上。
穴位冷敷技术基本操作
![穴位冷敷技术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4712352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2.png)
穴位冷敷技术基本操作穴位冷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用于缓解疼痛和消肿。
以下是穴位冷敷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一块适合大小的冰袋或冷敷物品,并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
准备工作:选择一块适合大小的冰袋或冷敷物品,并准备一条干净的毛巾。
2. 确定穴位: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确定需要冷敷的穴位。
可以参考穴位图或咨询中医师来确定正确的穴位。
确定穴位:根据患者的症状和需要,确定需要冷敷的穴位。
可以参考穴位图或咨询中医师来确定正确的穴位。
3. 准备冷敷物品:将冰袋或冷敷物品放在清洁的袋子中,确保外层物品干净卫生。
准备冷敷物品:将冰袋或冷敷物品放在清洁的袋子中,确保外层物品干净卫生。
4. 准备冷敷环境: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在冷敷过程中能够放松和舒适。
准备冷敷环境: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患者在冷敷过程中能够放松和舒适。
5. 冷敷操作:冷敷操作:- 温和地按摩或揉捏需要冷敷的穴位,以增加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
- 将冷敷物品从袋子中取出,轻轻敷在穴位上。
- 确保冷敷物品与穴位的表面充分接触,并逐渐增加冷敷的时间和强度。
-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如果出现异常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冷敷。
- 在冷敷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并及时调整冷敷的力度和时间。
6. 冷敷后护理:冷敷结束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拭穴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
冷敷后护理:冷敷结束后,用干净的毛巾轻拭穴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
7.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对于某些特定的穴位,如头部和胸部穴位,请谨慎进行冷敷,以免引起不适。
- 如果患者有严重的疼痛、感染或其他严重条件,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 使用冷敷物品时,应确保其清洁卫生,以避免交叉感染。
穴位冷敷技术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中医疗法,但在实施时需要注意操作方法和安全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和指导。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https://img.taocdn.com/s3/m/b7ac1adeb9f3f90f76c61bb2.png)
中医院中医药敷技术操作(冷、热、湿)中医药敷疗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热熨、冷敷、湿敷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也是藏药特色疗法,可分为冷敷法、热熨法、湿敷法,本法通过药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法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
冷敷法星水(星夜取的水)喷激或灌于牛羊胃中冷敷患处,治疗扩散伤热、波动热、热性刺痛等疾病。
星水浇淋,治瘟热、波动热热邪播散和陈旧热等。
目被利器创伤发肿,以星水灌入羊胃中冷敷。
肉类中毒引起喉闭发热,以白草乌研末,雪水调和,装入羊胃中冷敷,并挤出药汁滴入喉部。
痢疾,用白草乌、山矾叶研末,调以星水或雪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腹部,血胆疾病、热性腹绞痛、木布急腹痛(胃溃疡)等,用水底冷石子敷患处。
热性刺痛、血胆症,用水底冷石和旧犁铁冷敷。
热性刺痛,用生长于雪山岩石边的紫堇研末,黄牛酪汁调拌,冷敷于患处。
鼻衄不止,用星水和水潭底的黑泥浆,在前额发际与脑后枕骨,处冷敷。
血热引起的齿痛,因风齿龈红肿,用水潭底黑泥浆冷敷。
痛风引起的足灼痛,用木藤寥与水调和进行冷敷,或用湿牛屎冷敷。
热熨法此法用于寒性疾病,但有时对热性疾病也有疗效。
用炒热的盐巴,布包裹热熨,治消化不良、宿食不化。
急腹痛等。
外伤炎肿与瘀血凝结者,用水中石子烤热后热敷,消肿止痛。
肝血瘀结,急痛者,用垣衣烘热与炒青稞交替热熨。
肾冷疼痛和尿清不利者,用于酒糟烘热,布包裹热熨。
产后小腹、肾腰及骶骨等疼痛者,用东向的旱獭洞口土,酒喷后烘热敷于患处。
木布病寒热相搏引起的急腹痛,用扁叶珊瑚盘、亚大黄叶、山矾叶加水浸泡煮热后,布包裹热敷,还可治各种中毒症、陈血、外伤出血落于胃中的疾病。
不消化引起的寒性痞瘤,用鸽粪烘热,布包裹热熨。
胃、肾、腰部的寒性疾病,用砖块或陶片置火中烧热熨敷。
虫病引起的急腹痛,用独活根叶、烘热后熨敷。
肛门蛲虫,用黑蒿烘热外敷。
因寒脱肛,用有油脂的布团烘热后热敷肛门。
中药冷敷技术幻灯片课件
![中药冷敷技术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da8d4a1711cc7931b716fa.png)
19
操作程序 注意用冷禁忌症
使用时: 5.放至于所需部位(高热病人可放置前额、
头顶或表浅的大血管处) 6.观察用冷情况
注意观察病情、体 温变化及冰块是否 融化,需要时重新
2. 乙醇擦浴降温法
17
评估
1. 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 2. 病人局部组织状态,有无破损、慢性炎症、
血液循环不良、疼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3. 用冷的目的,需要施冷治疗的部位。 4. 病人自理、表达能力,合作程度。 5. 病人对冷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6. 环境温度。
18
操作程序
使用时: 1. 取出小冰块用水冲去冰的棱角,装入冰袋,
12. 拍拭毕用大毛巾擦干皮肤,同法拍拭对侧 下肢。
13. 协助病人更换裤子,移取足底热水袋,整 理床单位。
14. 30min后测体温,讲擦浴后的体温记录在 体温单上。
25
护理要点
1. 乙醇擦浴禁忌拍拭颈后、胸前区、腹部、 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 擦浴时以拍拭方法进行,不用擦拭方式, 以免摩擦使产热增加。
6. 操作前评估局部皮肤是短中观、否察后间评完隔估时局整间部,皮,操 肤作 的若有不适
及时告诉护士。
情况
7. 控制冷敷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
8. 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冷疗的时间,操作后 局部皮肤情况和病人的反应。
27
28
原理
热能促进血液循环,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
29
原理
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 出血
10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
中药冷敷技术 ppt课件
![中药冷敷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b4faae4028915f804dc2fe.png)
长机体会产生保护性血管舒张以降低因血
管收缩造成的局部缺血。
ppt课件
26
早期为局部发红,而
护理要点后呈现色斑,主诉局 部疼痛和麻木
5. 注意观察冻伤的表现。 感觉障碍的病人,应缩
6. 操作前评估局部皮肤是短中观、否察后间评完隔估时局整间部,皮,操 肤作 的若有不适
及时告诉护士。
情况
7. 控制冷敷的时间。
心脏病
体质虚弱者
ppt课件
16
骨科常用冷敷技术
1. 冰袋(冰囊)
2. 乙醇擦浴降温法
ppt课件
17
评估
1. 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 2. 病人局部组织状态,有无破损、慢性炎症、
血液循环不良、疼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3. 用冷的目的,需要施冷治疗的部位。 4. 病人自理、表达能力,合作程度。 5. 病人对冷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6. 环境温度。
护理要点
1. 乙醇擦浴禁忌拍拭颈后、胸前区、腹部、 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 擦浴时以拍拭方法进行,不用擦拭方式, 以免摩擦使产热增加。
3. 乙醇的温度接近体温,以免过冷的刺激引 起不适和使大脑皮质兴奋致体温继续上升。
4. 使用冰袋冷敷时,注意避免病人冻伤,同
一部位不可长时间使用冷敷,冷敷时间过
ppt课件
22
操作程序 冰袋,以助降温并 防止头部充血而
1.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后向病致足人头底痛,以解;热促水进释袋足擦置底 浴的
目的和方法。
血管扩张而减轻 头部充血
2. 松开盖被,按需要给便器。
3. 冰袋放头部,热水袋放于足底。 4. 协助病人脱上衣,乙25醇松%的-2裤浓5%度带。露出一侧上肢,
6
2021中药冷敷技术学时完美版PPT
![2021中药冷敷技术学时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4b4834195f312b3069a53f.png)
三、告知
• 1.冷敷时间为20~30分钟。 • 2.局部皮肤出现不适时,及时告知护士。 • 3.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四、物品准备
• 治疗盘、中药汤剂〔8~15℃〕、敷料〔或 其他适宜材料〕、水温计、纱布、治疗巾, 必要时备冰敷袋、凉性介质贴膏、屏风等。
五、根本操作方法
•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协助患者取合理、
3. 乙醇的温度接近体温,以免过冷的刺激引 起不适和使大脑皮质兴奋致体温继续上升。
4. 使用冰袋冷敷时,注意防止病人冻伤,同 一部位不可长时间使用冷敷,冷敷时间过 长机体会产生保护性血管舒张以降低因血 管收缩造成的局部缺血。
早期为局部发红,而
护理要点后呈现色斑,主诉局 部疼痛和麻木
5. 注意观察冻伤的表现。 感觉障碍的病人,应缩
降低体温
适用范围
关节炎 骨折 扭伤 挫伤 肌肉痉挛 关节损伤
禁忌症
水肿 慢性炎症 深部有化脓病灶 枕后、耳廓、阴囊 对冷敏感 心脏病 体质虚弱者
骨科常用冷敷技术
1. 冰袋〔冰囊〕
2. 乙醇擦浴降温法
评估
1. 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 2. 病人局部组织状态,有无破损、慢性炎症、
血液循环不良、疼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3. 用冷的目的,需要施冷治疗的部位。 4. 病人自理、表达能力,合作程度。 5. 病人对冷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响。 6. 环境温度。
舒适体位,暴露冷敷部位。 • 3.测试药液温度,用敷料〔或其他适宜材料〕
浸取药液,外敷患处,并及时更换〔每隔5 分钟重新操作一次,持续20~30分钟〕, 保持患处低温。 • 4.观察患者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5.其他湿冷敷方法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冷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40e66366294dd88d1d26bbe.png)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方法及常见疾病的中药冷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是将按一定处方配伍的中草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的治疗方法。
该技术可使中药透皮吸收后发挥药效,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作用。
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衄血,蛰伤,也适用于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人。
一、基本操作方法(一)中药湿冷敷将中草药放在砂锅内,加水煎汤,过滤去渣冷却后,放冰箱冷藏室保存,用时用消毒纱布7~8层或干净毛巾,浸取药液,微挤压至不滴水时为度,外敷患处,并及时更换,以保持患处的纱布层或毛巾保持8~15℃的低温。
(二)中药冰敷1.将中草药进行粉碎,混合均匀制成外用散剂备用。
使用时用凉开水将中药散剂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厚度0.5cm~1cm,面积大于病变部位,其上覆盖3~5层纱布,再用冷敷袋敷于纱布上以保持低温。
其温度控制在-3℃~-4℃,一次冰敷时间30分钟左右。
2.冰敷袋的制作(1)盐水冰袋:选用一次性输液袋(100、250、500毫升等规格),灌装20%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冷冻2~4小时,取出后外观成霜状液体或冰水混合物,即可应用。
该方法操作简单,冷冻后成霜状液体或冰水混合物,表面软硬适度,与患肢接触面积增大,患者舒适度增加。
(2)简易乙醇冰袋:选用规格为2000毫升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先用剪刀剪去输液袋活塞远端,保留活塞,再用注射器向袋内注入50%乙醇约1000~1500毫升,排尽空气,最后关闭活塞平放在冰箱里冷冻备用。
该方法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冰箱冷冻室的常用温度为-6~-24℃,而50%乙醇的冰点是-30℃,故在冰箱内不会结成冰块,增加患者的舒适及安全;可重复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医用彩色盐水冰袋:选择边缘圆钝的250毫升软包装液体袋,贴上标签纸,用圆柱笔注明“冰袋”;称取25g 食盐添加自来水250毫升中,用搅拌棒搅拌使之完全溶解,成为10%盐水,滴入0.1毫升蓝墨水,使盐水呈淡蓝色,再用50毫升注射器抽取淡蓝色盐水注入软包装液体袋,最后将该软包装盐水袋置于5℃冰箱内预冷1小时(可使盐水冰粒体积减小),再置-20℃(或-18℃)冰箱内24小时后即成冰袋。
冷敷疗法流程范文
![冷敷疗法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2ba7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9.png)
冷敷疗法流程范文1.准备工作在进行冷敷疗法前,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当的冷敷材料。
常用的冷敷材料有冰袋、冰块、毛巾、湿毛巾等。
冰袋和湿毛巾是常见的选择,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的身体部位。
2.准备冷敷物品将冰袋或冰块放入毛巾或湿毛巾中,确保冷敷物品与皮肤接触的部分不超过10至15分钟。
可使用纱布包裹冷敷物品,以提高冷敷的效果。
3.清洁患部在进行冷敷疗法之前,确保患部干净,以避免感染。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水清洁患部,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4.施行冷敷将冷敷物品轻轻平放在患部上,确保它与皮肤充分接触。
如果使用冰袋,可以先用手指轻轻挤压一下,以保证冷凝水能够均匀地分布。
5.控制时间冷敷疗法的时间一般为10至15分钟,可以根据患者的感觉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患者感到过冷或不舒服,可以提前结束冷敷。
冷敷结束后,需要给予恢复的时间,通常为10至20分钟。
6.进行多次冷敷如果需要持续冷敷,可以在两次冷敷之间进行适当的恢复时间。
在进行多次冷敷时,建议每次冷敷之间的间隔时间至少为1小时。
7.注意事项在进行冷敷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将冷敷物品直接接触在皮肤上,以免造成冻伤。
-不要超过推荐的冷敷时间,以免过度冷却皮肤。
-患者在进行冷敷时应保持舒适,避免寒冷引起的不适。
-长时间的冷敷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应适当控制冷敷的时间和频率。
-对于一些患者,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冷敷疗法需要特别小心。
8.注意红旗信号在进行冷敷疗法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应终止冷敷并寻求进一步的医疗帮助:-皮肤出现明显的红斑或水肿。
-感觉丧失或异常增加。
-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刺痛。
-伴有出血、瘀伤或其他严重伤害。
总结:。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dd9ea5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7.png)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中药冷敷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煎煮好的中药液体敷于患处,以达到缓解疼痛、消肿止血等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冷敷的操作流程,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准备工作在进行中药冷敷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作:1.中药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材。
常用的中药材包括黄连、黄芩、苦参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等功效的草药。
2.煎药器具:准备好煎药所需的器具,包括煎锅、滤网、玻璃容器等。
3.消毒工具: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们需要准备好消毒工具,如酒精棉球、消毒纱布等。
4.温水:准备一定量的温水用于调配和清洗。
操作步骤下面是中药冷敷技术的详细操作步骤:1.清洁患处: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患处,确保其干净。
如果患处有伤口或破损,应先进行消毒处理。
2.准备中药液:根据医生的建议或中药处方,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并按照比例将其放入煎锅中。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可以选择冷水浸泡或热水煎煮。
3.煎药过程:将煎锅加热至适当温度,开始进行煎药过程。
在此期间,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
对于不同的中药材,具体的火候和时间会有所不同。
4.过滤提取:待中药材煎制完成后,将其倒入滤网中进行过滤提取。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保留液体成分。
5.冷却降温:将提取好的中药液放置在玻璃容器中,并等待其自然冷却降温至适宜使用温度。
可以根据需要将容器放入冰箱加速冷却过程。
6.敷贴患处:将冷却好的中药液倒入干净的盆或碗中,用棉球或纱布蘸取适量中药液,然后敷贴于患处。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冷敷时间的调整。
7.注意事项:在冷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中药液不宜过热,以免烫伤患者皮肤。
–敷贴时要确保中药液均匀分布于患处,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一般情况下,每次冷敷的时间为15-3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冷敷。
–冷敷结束后,将用过的棉球或纱布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在进行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中药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中药冷敷包治疗操作流程
![中药冷敷包治疗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2bde0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0.png)
中药冷敷包治疗操作流程一、目的中药冷敷包治疗操作流程旨在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治法,通过冷敷和中药成分的相互作用,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目的。
本操作流程适用于具有中药冷敷包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二、操作准备1. 环境准备:确保治疗室安静、整洁、通风良好,室温控制在20-26℃。
2.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流程及可能的感觉,取得患者的合作。
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3. 器械与药品准备:中药冷敷包、治疗巾、热水袋、剪刀、胶带、温湿度计、计时器等。
4. 操作者准备:操作者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洗手并消毒。
三、操作步骤1. 评估患者:确认患者符合中药冷敷包治疗的适应症,评估患者局部皮肤状况,有无破损、过敏等。
2. 准备中药冷敷包:从包装袋中取出中药冷敷包,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霉变等。
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3. 加热中药冷敷包:将中药冷敷包放入治疗巾,用剪刀剪开,取出内部的中药成分。
将治疗巾包裹的中药成分放入热水袋中,加热至适宜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注意避免过热,以免烫伤患者。
4. 冷敷包放置:将加热后的中药冷敷包放置在患者治疗部位,用治疗巾或胶带固定。
5. 观察与计时:密切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面部表情,了解患者对冷敷包的舒适度。
开始计时,保持冷敷包在治疗部位持续20-30分钟。
6. 结束操作:冷敷包治疗时间到,取出中药冷敷包,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有无异常变化。
如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7. 清理与消毒:将使用过的器械进行清洁、消毒,治疗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8. 记录:详细记录操作过程、患者反应及治疗效果,以便后续评估和改进。
四、操作注意事项1. 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舒适体位,避免局部受压。
2. 密切观察患者对中药冷敷包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
3. 避免中药冷敷包直接接触皮肤,以防烫伤。
4. 使用过的器械应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5e962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d.png)
物品准备:治疗盘、中药汤剂 (8-15°)、敷料、水温计、纱 布 治疗巾
告知:1、时间20-30分钟 2、局部皮肤不适,及时告知 3、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 后可自行消退
操作流程
基本操作方法:
1、 测试药液温度,用敷料浸取药液,外敷患处 2、及时更换(每隔5分钟重新操作一次,持续20-30
中药冷敷技术
壹定 贰适
目录
义
叁 操作流程
应 症 肆 注意事项
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數技术是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數于惠处, 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 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滅轻炎性渗出的一种 操作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适
应
症
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
操作流程
评估:1、环境
注意保暖,保护隐私
感谢观看
分钟),保持患处处于低温 3、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其他冷湿敷方法
中药 冰敷
中药散剂 冷敷法
中药酊剂 凉涂法
将中药散剂敷于患处,面积大于 病变部位1-2cm。敷料覆盖,将 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
将中药粉剂揉于患处或均匀撒在有凉 性物理介质的膏贴上,敷于患处,面 积大于病交部位 1-2cm,保留膏贴 1 小时
将中药喷剂喷涂于患处,喷2一3遍,面 积大于病变部位1-2cm,敷料覆盖,将 冰敷袋放置于敷料上保持低温
注意事项
阴寒证及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不宜冷敷。 操作过程中观察皮肤变化,特别是创伤靠近关节、皮下脂肪少的患者, 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定时询问患者局部感受。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 应停止冷敷。 冰袋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中药冷敷法操作流程
![中药冷敷法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1ced080b1c59eef8c7b499.png)
中药冷敷法(7分钟)【目的】:规范中药冷敷法操作程序,使操作标准化、统一化,为临床护士正确执行中药冷敷疗法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鼻衄,蜇伤,也适用于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人。
一、用物准备1.治疗车上层:中药洗剂(8-15℃)、敷布4块(7-8层纱布)、纱布、凡士林、棉签、镊子3把、弯盘2个、治疗巾、治疗碗、水温计、剪刀、中医治疗单、中医护理操作单、手消毒液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极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3.口述“医嘱已行双人核对,准确无误,所有物品已在处置室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
”二、核对敲门,推处置车进病室,携治疗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三、评估与告知“王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王红”。
“我需要看一下您的腕带,请问腕带在哪侧手臂?”“左手”(核对腕带)“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阿姨,由于您右手臂皮疹处灼热瘙痒,遵医嘱我要为您进行中药冷敷,使用的药物是10%黄柏溶液,请问您同意由我来为您进行此项操作吗?”“同意”“请问您以前做过中药冷敷吗?”“做过”“对中药过敏吗”“不过敏”“对冷的耐受程度怎么样”“挺好的”“我之前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对冷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皮疹处潮红肿胀,没有破溃及水疱”“王阿姨,中药冷敷可以通过药液的渗透作用及冷刺激,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一种操作,治疗时间是20分钟,请问需要我协助您去下卫生间吗?”“不需要”“请您稍等”评估病室: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良好,酌情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或床帘遮挡。
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能配合进行此项操作。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e3c646576a20029bc642d71.png)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药冷敷技术护理常规
一、适应证
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
二、禁忌证
1.治疗部位有感染和开放性伤口;
2.恶性肿瘤,活动性肺结核,周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病等,以及身体极度衰弱,出血倾向等全身性疾病;
3.局部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
三、目的
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功效
四、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暴露冷敷部位。
3.测试药液温度,用敷料(或其他合适材料)浸取药液,外敷患处,并及时更换(每隔5分钟重新操作一次,持续20~30分钟),保持患处低温。
4.观察患者皮肤情况,询问有无不适感。
五、注意事项:
1.阴寒证及皮肤感觉减退的患者不宜冷敷。
2.操作过程中观察皮肤变化,特别是创伤靠近关节、皮下脂肪少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定时询问患者局部感受。
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应停止冷敷。
3.冰袋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4.注意保暖,必要时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5.操作完毕,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流程图科室姓名工号
监考老师:时间:年月日。
中医冷疗流程
![中医冷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390309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9.png)
中医冷疗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冷疗流程一、患者病情分析在进行中医冷疗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冷敷法(7分钟)
【目的】:规范中药冷敷法操作程序,使操作标准化、统一化,为临床护士正确执行中药冷敷疗法提供依据。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鼻衄,蜇伤,也适用于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人。
一、用物准备
1.治疗车上层:中药洗剂(8-15℃)、敷布4块(7-8层纱布)、纱布、凡士林、棉签、镊子3把、弯盘2个、治疗巾、治疗碗、水温计、剪刀、中医治疗单、中医护理操作单、手消毒液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极桶、生活垃圾桶、回收桶
3.口述“医嘱已行双人核对,准确无误,所有物品已在处置室准备完毕,均符合要求。
”
二、核对
敲门,推处置车进病室,携治疗单核对床头卡:“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
三、评估与告知
“王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能告诉我您的名字吗?”“王红”。
“我需要看一下您的腕带,请问腕带在哪侧手臂?”“左手”(核对腕带)“1床,王红,女,50岁,住院号:123456。
”(注意核对腕带时医嘱执行单与腕带距离不可过远,在同一平面,勿压迫患者,注意保暖)。
“王阿姨,由于您右手臂皮疹处灼热瘙痒,遵医嘱我要为您进行中药冷敷,使用的药物是10%黄柏溶液,请问您同意由我来为您进行此项操作吗?”“同意”“请问您以前做过中药冷敷吗?”“做过”“对中药过敏吗”“不过敏”“对冷的耐受程度怎么样”“挺好的”“我之前看过您的病例,您既往健康,无过敏史,对冷的耐受程度良好,那我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您右手臂皮疹处潮红肿胀,没有破溃及水疱”“王阿姨,中药冷敷可以通过药液的渗透作用及冷刺激,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一种操作,治疗时间是20分钟,请问需要我协助您去下卫生间吗?”“不需要”“请您稍等”
评估病室:病室环境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良好,酌情关闭门窗,必要时屏风或床帘遮挡。
患者心理状态良好,能配合进行此项操作。
四、操作
1.摆体位:暴露操作部位,治疗巾垫于手臂下。
(注意保暖)“您这个体位还舒适吗?”
2.六步洗手法(用手背按压取洗手液、手在胸腹之间,每步不少于5次、时间不
少于15秒),戴口罩。
3.操作前查对:“王阿姨,请说下您的名字”“王红”。
“1床,王红,中医诊断:湿疮(湿热浸淫型),右前臂10%黄柏溶液冷敷日一次,每次20分钟”
4.弯盘放于治疗巾上,剪开药袋,将药液倒入治疗碗内,测量中药液温度,“药液温度为10℃”
5.用棉签在患处涂凡士林
6.操作中核对:“请再说下您的名字好吗?”“王红”。
“1床,王红,中医诊断:湿疮(湿热浸淫型),右前臂10%黄柏溶液冷敷日一次,每次20分钟”
7.敷布浸入药液中,用镊子夹起拧至不滴水为宜,“王阿姨,药液会有点凉。
有任何不适请您及时告诉我”抖开,敷于患处,“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吗?”“没有”看表,“每5分钟我会为您更换一次敷布,以确保冷敷效果”
8.(5分钟时间到)用镊子夹起手臂上的敷布,放在弯盘内。
再将第二块敷布浸入药液中,夹起拧至不滴水,敷于患处。
(观察皮肤)“王阿姨,现在感觉有什么不适吗?”
9.口述:如此反复,已为患者更换4块敷布
10.“王阿姨,冷敷时间到了,我为您撤除敷布”,用纱布清洁皮肤,撤下治疗巾,扔医疗垃圾桶“王阿姨,您局部皮肤无破溃及水泡,有少许中药色素沉着,数日后可自行消退,请您不要担心”
11.整理体位:“王阿姨,您这个体位还舒适吗?”
12.操作后查对:“能再说一下您的名字吗?”“王红”。
“1床,王红,中医诊断:湿疮(湿热浸淫型),右前臂10%黄柏溶液冷敷日一次,每次20分钟”13整理用物,速消手,封棉签,摘口罩。
14.“王阿姨,操作已经结束了,请您不要用热水洗浴,避免搔抓,呼叫器已为您放置于床头了,如果您有任何需要或不适,请您随时按呼叫器联系我就可以了,请问您现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没有”。
“谢谢您的配合。
”
15.记录:操作项目、治疗部位、时间、局部皮肤情况、患者反应、操作人。
【注意事项】:
1.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湿敷前,局部应涂凡士林,保护皮肤。
湿敷时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患者的主诉,以免发生冻伤。
3.敷布从药液中夹出时,要拧挤的干湿适度。
过干效果不好,过湿药液漫流。
4.有创口者应注意无菌操作,敷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5.大疱性皮肤病、表皮剥脱者、疮疡肿胀迅速扩散期不宜湿敷。
6.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水疱、破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