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合集下载

智慧城市项目政策依据(参照)

智慧城市项目政策依据(参照)

深圳市XXXX智慧项目{本文档只罗列相关的政策依据,仅做参考}1设计依据1.1 政策依据1)《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2)《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深圳市政府3)《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推进方案》省政府4)《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5)《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6)《深圳市龙岗区智慧城区总体规划研究(2014-2020年)》7)《深圳市龙岗区智慧城区规划纲要(2014-2020年)》8)《DB37/T 2657-2015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9)《智慧园区建设指南》(Guideboo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Park)1.2 标准依据1)《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T103-2004)2)《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GB/T1988-1998)3)《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1999)4)《地理信息元数据》(ISO19115:2003)5)《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CH/T9003-2009)6)《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CH/T9004-2009)7)《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9005-2009)8)《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T 9015-2012)9)《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CH/T 9016-2012)10)《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CH/T 9017-2012)11)《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0-2004)1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7027-2002)13)《人脸识别设备通用规范》(SJ/T11608-2016)14)《安全防范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B/T31488-2015)15)《公共安全人脸识别应用图像技术要求》(GB/T35678-2017)16)《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YD5206—2014)》17)《宽带光纤接入工程验收规范(YD5207—2014)》18)《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工程设计规范(5193—2014)》19)《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工程验收规范(5194—2014)》20)《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建科研函〔2013〕52号)2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147号令;2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23)《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24)《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25)《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公信安[2008]736号;26)《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27)GB/T 11457-2006 信息处理软件工程术语;28)GB/T 18234-2000 信息技术CASE工具的评价与选择指南;29)GB/T 18492-2001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30)GB/T 18914-2002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 CASE工具的采用指南;31)GB/T 8566-2007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32)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33)GB/Z 18493-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34)GB/Z 20156-2006 软件工程软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35)GB/T 201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36)GB/T 20158-2006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37)GB/T 16260.1—2006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4部分:质量模型;38)GB/T 18491.1—2001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39)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产品评价第1-6部分;40)GB/T 25000.51-2016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4.05.14•【文号】发改数据〔2024〕660号•【施行日期】2024.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部门、财政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城市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数据融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始终,更好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整体性重塑智慧城市技术架构、系统性变革城市管理流程、一体化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二、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一)建立城市数字化共性基础。

2023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

2023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

2023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

2023 年,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政策方向1、以人为本政策更加注重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建设不再仅仅关注技术的应用,而是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打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

例如,通过优化公共服务的数字化供给,让居民能够更方便地办理各类事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等;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提升居民出行、居住等方面的体验。

2、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强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政策鼓励推广新能源应用,优化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对污染的精准治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绿色建筑和交通体系的发展,减少城市的碳排放。

3、数据驱动决策政策大力推动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以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

建立健全数据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和隐私保护;鼓励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数据流通和协同,打破数据孤岛;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

4、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培育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新技术、新模式在城市建设中的试点和推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区域协同发展强调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通过建立区域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平台,实现跨区域的信息互通、业务协同和服务共享;加强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支持,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二、重点领域1、智慧交通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智慧交通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管理与智能化信息系统相连接,以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改善市民生活品质的发展方向。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

本文将对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汇编和整理,以期为读者提供明确而全面的资料。

一、国家政策1.《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该规划通过科技创新、信息化推进、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了建设目标和步骤。

2.《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强调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地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创新研发和应用示范。

3.《国家大数据战略》该战略文件明确了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推进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地方政策1.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责任和目标,规定了相关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程序,同时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2.北京市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了北京市智慧交通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时间表,包括推进交通设施智能化升级、加强出行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等。

3.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该指南明确了深圳市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和居民参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政策支持。

三、行业标准与规范1.《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包括数据中心建设、通信网络建设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2.《智慧城市数据资源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智慧城市数据资源的管理责任和权限,明确了数据共享和隐私保护的原则,推动数据资源的有效开放和合理利用。

3.《智慧城市安全保护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围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护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防范和应对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

2023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2023 年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解读》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 年,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政策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公共服务不足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城市的运行进行感知、分析和整合,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主要政策内容1、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强调加大对 5G 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5G 网络的广泛覆盖将为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应用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支持;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则为城市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

2、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要求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开放。

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整合城市各领域的数据,如交通、环保、医疗等,为城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制造业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服务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等新业态,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4、加强智慧民生服务关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推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应用的普及。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人群;智慧医疗系统实现远程诊断、预约挂号等服务,提高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智慧养老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

5、保障信息安全强调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体系。

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三、政策影响1、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实现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提高城市治理的科学性和决策的准确性。

中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深
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英语:Smart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运营等领域中,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城市管理、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从而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赋能更高效的运营与管理机制。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
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慧城市行业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对居民终端用户水、电、气、热计量仪表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研究制订标准规范,推广智能计费缴费模式,有效监测、分析和整合各项能源消费数据,支撑智慧城市整体运行,指导用户和企业节约能源资源。

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

智慧城市浅谈---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

智慧城市浅谈---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

智慧城市浅谈---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引言概述: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城市内部各种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近年来,智慧城市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推动的战略,为了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一、政策支持1.1 建设指导- 国家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为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文件。

- 政府鼓励各地建立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推进。

1.2 政策激励-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和相关企业赋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参预智慧城市建设。

- 政府会赋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优先审批和扶持,以加快项目发展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1.3 政策保障- 国家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定和保障,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权责和管理机制,保障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 政府会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质量。

二、基础设施建设2.1 数据中心建设- 国家鼓励各地建设大数据中心,用于存储和分析城市各类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支撑。

- 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性能,以满足智慧城市对数据处理的需求。

2.2 互联网基础设施- 国家加大对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以支持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的实施。

- 鼓励各地建设无线网络覆盖,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条件,方便市民使用智能设备。

2.3 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 国家支持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以实现对城市各类设备和资源的智能感知和管理。

-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的创新和应用研究,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三、数据共享与开放3.1 数据开放- 国家鼓励各地政府部门将城市数据进行开放,供企业和公众使用,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 政府要建立数据开放的标准和规范,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同时推动数据的开放与交换。

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智慧城市行业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智慧城市行业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1、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研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其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众多的下游产业。

住建部是建筑智能化领域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包括: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研究拟订城市建设的政策、规划并指导实施,指导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安全和应急管理;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承担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的责任;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责任等。

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法规及政策性文件、地方政策性文件如下表所示: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商机研究》。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 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23年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城市行业相关政策 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5.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智能化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6.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实现城市各领域的可信管理和协作。
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持
智慧城市的政策支持
1.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
2.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数字化转型
智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治理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2. 促进经济增长: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人才培养等。这些投资不仅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会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可以通过提高城市治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式,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3.政府引导资源流向智慧城市,政策支持企业研发
4.政府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培养人才,吸引人才
The Impact and Prospects of Smart City Development on the Economy
智慧城市
信息和通信技术
数据采集和整合
城市运行管理
公共服务智能化
城市管理效率
城市服务便捷化
智慧城市对经济的影响
智慧城市
科技
城市治理
生活
人工智能
交通拥堵
道路通行效率
经济发展
大数据
智慧城市的前景展望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2023/9/20
Benson
3. 推动产业升级: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技术应用,这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例如,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这会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会推动建筑、交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这些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整体升级。

智慧城市政策依据

智慧城市政策依据

1.《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2.《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发〔2012〕23号3.《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4.《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6.工信部《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7.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9.《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10.《数字湖南规划(2011-2015)》(湘政发〔2011〕44号HNPR-2011-00047)国家标准1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2.《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5〕21 号)14.国办发〔2016〕23号《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15.《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16.《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17.《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 9386-1988 )18.《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505-90)19.《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2394-93)20.《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 15538-1995)21.《软件开发规范》(GB 8566-88)22.《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93)23.《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24.《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 17544-1998)25.《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GB15629.11-2003)2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2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28.公安部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规范标准《GB/T 28181-2011》29.《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30.《公安部关于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应用规范性文件》31.(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汇编2009年3月)3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33.《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3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2000)35.《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36.《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833-2009)37.公安部《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系列标准规范》38.《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3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40.《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4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4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43.(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4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45.(GA/T670-2006)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199746.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199047.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器GB16796-1997 视频安防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57-200148.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58-2001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199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49.GBT 6510-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50.客户建筑通用布线系统信息技术国际标准ISOIEC1801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0311-2000 《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J45—82《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51.《以太网通讯标准》IEEE802.3《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F232-92《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5859-1995《关于推进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ZC-BZB15062)52.《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53.《湖南省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EGSN308-1)《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技术规范(试行)》54.《某某区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智慧怀化建设总体规划(2015─2020年)》《某某区“十三五”规划》等。

智慧城市浅谈---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

智慧城市浅谈---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

智慧城市浅谈---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引言概述: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城市发展模式。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引导和支持相关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国家对发展智慧城市的政策。

一、基础设施建设1.1 建设宽带网络:国家政策鼓励各地加快宽带网络的建设,提高网络带宽和覆盖范围,以满足智慧城市的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需求。

1.2 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国家支持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物联设备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实现城市各个领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发展。

1.3 加强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国家要求各地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二、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2.1 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国家鼓励各地建设城市大数据平台,整合城市各个部门和行业的数据资源,为智慧城市的决策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2.2 促进数据共享:国家政策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主动开放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流通,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2.3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国家要求各地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合法、安全、可信使用。

三、创新应用推广3.1 支持智慧交通建设:国家政策鼓励推广智慧交通系统,包括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2 推动智慧能源发展:国家支持智慧能源系统的建设,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用电设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3.3 建设智慧安防系统:国家鼓励推广智慧安防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智能报警等,提高城市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人才培养与政策支持4.1 加强人才培养:国家政策要求各地加强智慧城市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文件
以下是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一些政策文件: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2.《国家城镇信息化专项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了推进技术创新、建设数字城市、加强数据治理等政策方向。

3.《国家信息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并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等政策要求。

4.《城市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应注重节能减排、优化交通出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5.《智慧城市建设指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制定,提供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原则、技术标准和实施路径。

6.《国家大数据战略纲要》:明确了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等政策方向。

7. 《关于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等部门发布,提出了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支持和政府职责。

以上是一些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落实。

2020—2022年省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相关文件要求汇总

2020—2022年省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发展相关文件要求汇总

2022/05/28川办发〔2022]50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关于深入打好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2022/03/28资双圈同城领办〔2022〕3号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莅资调研会商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台账》的通知2022/07/28川发改社会〔2022]407号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行动方案》的通知九、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

打通部门数据壁垒,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共享重点行业总能耗数据和用电量、全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加油站数量变化情况,公安部门共享机动车保有量变化、城市主要干道交通流量和机动车环境违法处罚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共享环境质量数据﹑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数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共享在建工地数量﹑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信息数据,林草部门共享森林火灾监控和计划烧除情况,城市管理部门共享运渣车、环卫车等数据,气象部门共享实时气象监测数据。

5 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总部+基地”产业体系。

开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课题研究。

印发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统计分类导则。

在制定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大数据产业链建圈强链2022年行动计划时,加强与德眉资沟通衔接。

起草成都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统筹考虑成德眉资4市数字经济联动发展。

邀请德阳、眉山、部门和企业参加2022成都市新经济企业市(州)行活动。

邀请德阳、眉山、部门和企业参加2022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联合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共同释放一批项目和投资机会信息。

邀请德阳、眉山、部门和企业参加2022成都市新经济企业市(州)行活动。

共同策划举行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项目对接活动。

2022年年内 —— 成都市新经济委市政务服(十四)扩大服务数据开放共享。

2023年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汇总表格

2023年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汇总表格

2023年新型智慧城市政策汇总表格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2023年,各国对于新型智慧城市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时代,了解各国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我将通过这篇文章,对2023年新型智慧城市政策进行深入的整理和汇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这一领域的发展。

1. 我国2023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

其中,重点包括加强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环境监测和智慧治理等方面的建设。

政府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各地区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政府还鼓励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强政企合作,共同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 美国美国政府在2023年也加大了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持力度。

除了在智慧交通、智能能源等传统领域的投入外,政府还特别强调了对数字化政府的建设和发展,鼓励各地政府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美国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智慧城市创新计划,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和应用新一代技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

3. 日本2023年,日本政府在新型智慧城市政策上也有所调整。

除了继续加强对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传统领域的支持外,政府还特别关注了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智慧关怀。

政府提出了一揽子的老年人智慧健康关怀计划,鼓励引入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科技手段,改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4. 新加坡作为亚洲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新加坡政府在2023年继续强调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政府提出了更加具体和全面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对城市的智能化水平进行了深入评估和监测。

政府还大力推进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发展,加速推动新加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国家。

以上是对2023年新型智慧城市政策的简要汇总和评述。

全国智慧城市最新政策及规划汇总

全国智慧城市最新政策及规划汇总

全国智慧城市最新政策及规划汇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提出加快5G⽹络、数据中⼼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两会召开,“新基建”更被写⼊了2020年政府⼯作报告……⼀时之下,“新基建”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压、城际⾼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互联⽹、⼤数据中⼼、⼈⼯智能七⼤领域。

其中,最受益的项⽬⾮智慧城市建设莫属。

智慧城市是运⽤物联⽹、云计算、⼤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灯杆/多功能智能杆作为5G基站的天然载体,智慧城市的终端,展现出⽀撑未来照明经济增长的潜⼒,被认为是新基建时代尚待发掘的新蓝海。

为探讨照明⾏业的发展趋势及挖掘相关投资决策⽀持,下⾯,将整理汇总国家及31个省市最新智慧城市建设政策。

国家智慧城市政策汇总政策扶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具有重⼤意义:中国城市化"政府主导"的因素⼤于"市场演变"的因素,政策在城市规划中起到决定性作⽤。

⾃2010年开始,国家及地⽅"⼗⼆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2012年,《关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管理办法》的出台拉开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幕。

2014年,智慧城市长期规划、指导意见陆续出台。

2016年开始,国家与各省市"⼗三五"规划的出炉,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同时政策⽂件分别从总体架构到具体应⽤等⾓度分别对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励措施,⼀系列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向与⽬标。

从国家层⾯来看,进⼊"⼗三五"时期以来,我国智慧城市政策密集发布,主要推进电⼦政务、智慧交通、⼤数据与云计算的发展,同时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023年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

2023年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

2023年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2023年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1.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

随着2023年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聚焦于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试图利用科技的力量改善城市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探讨2023年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2. 政策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在2023年,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将重点放在了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上。

这些政策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来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

3. 政策内容(1)智慧城市建设政策2023年的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将会更加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

政府将加大对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医疗等领域的投入,以提升城市的生产力和发展潜力。

(2)数字化转型政策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崛起,2023年的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政府将积极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4. 政策影响(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023年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政策将极大地推动城市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现代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政策将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新经济的发展。

(2)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政策将极大地改善居民生活。

通过智能化的城市设施和服务,居民将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生活体验。

数字化转型则将推动各行业的创新发展,给居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个人发展空间。

5. 个人观点和总结2023年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需要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监管。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智慧城市和数字化转型才能够真正造福于广大民众。

2023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

2023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

2023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与重点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3 年,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方向和重点也在不断明确和深化,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政策方向1、以人为本政策更加注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核心,关注民生福祉。

通过智慧化手段,解决居民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方面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例如,推动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普及;优化智慧医疗服务,实现远程诊疗和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就医。

2、绿色发展强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鼓励推广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3、创新驱动鼓励科技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实践。

加大对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的投入和扶持,推动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4、协同合作政策倡导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同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格局。

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与协同,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二、重点领域1、智慧交通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智慧交通建设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 年,政策将重点支持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的优化升级,实现交通流量的精准调控;推广智能公交和轨道交通,提供实时的车辆运行信息和智能导航服务,方便居民出行;加强智能停车系统的建设,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缓解停车难问题。

2、智慧政务推进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实现政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通过建设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让居民和企业能够在线办理各类政务事项,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政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促进政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建设目标
——公共服务便捷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城市管理精细化。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
3、2013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时间
文件标题
发布机构
内容备注
1.29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
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90个
2.5
《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发布组织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5.3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1、八部委文件摘要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基本概念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建设意义
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状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2014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8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交通部
确定在太原、石家庄等26个城市开展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6.12
关于同意深圳市等80个城市建设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审计署、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包括太原、广州在内的9个城市列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全国试点工作
1.26
中国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蓝皮书(2013)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华网
2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4年ICT深度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
100%副省级以上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
3.19
国家标准委将编制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委、住建部
3.1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
智慧城市正式引入规划
3、2013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时间
文件标题
发布机构
内容备注
1.29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
工信部
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90个
2.5
《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发布组织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5.3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
8月5日公布第二批试点名单共103个城市
8月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
正式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
11.5
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
“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成为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
12月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技术指南》
发改委对智慧城市建设支持政策的落地
6.20
《中国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
国家发展改革委
8.22
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住建部、科技部
第三批试点申报开始
8.27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
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2014年主要部委智慧城市相关文件列表
日期
文件名称
发布机构
内容备注
1.09
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审计署、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
重点促进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九大领域信息消费
1.09
2013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
城市信息化水平排名
1.14
“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国开行、住建部
国家开发银行将在“十二五”的后3年内,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支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
1、八部委文件摘要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基本概念
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建设意义
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状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
建设目标
——公共服务便捷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城市管理精细化。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
制定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4]4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
指导思想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引导,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文件汇编
2014.11
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近日,经商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6个有关部门,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将于11月7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上,向地方和社会各界解读《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介绍有关部门下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以下为近年来各大部委有关智慧城市相关文件一览:
——基础设施智能化。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网络安全长效化。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