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 第七章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的特性曲线分析

发动机的特性曲线分析发动机特性§6-1 发动机⼯况和性能指标分析式⼀发动机⼯况在绪论中我们已经介绍过⼯况的概念。
有效功率Ne 和转速n 决定了发动机的⼯作运⾏情况。
⼯况 — Ne ,转速n 。
发动机的⼯况分为点⼯况、线⼯况和⾯⼯况。
⼆发动机性能指标分析式1 p k e vi m =1ηαηη2 M k e vi m =2ηαηη3 N k n e vi m =3ηαηη4 g k e i m =41ηη 5 G k n T v=5ηα§6-2 发动机速度特性发动机节⽓门开度(或油门开度)不变,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转速n 变化的关系。
如:汽车爬坡或阻⼒变化时, 节⽓门(或油门)开度不变, n 随外界负荷的变化⽽变化。
外界负荷⼤, n ↓, 外界负荷⼩, n ↑, 这时发动机沿速度特性⼯作。
⼀汽油机的速度特性(⼀)定义汽油机节⽓门开度固定不变,汽油机性能指标随转速n 变化的关系。
外特性(全负荷的速度特性) — 节⽓门全开( 100% ), 测得的速度特性。
部分速度特性 — 节⽓门固定在部分开启位置, 测得的速度特性。
(⼆)外特性曲线1 Me 曲线M k e vi m =2ηαηη n ↑→ ?g ↑→α↓(不多)M k e v i m =2'ηηη(1)ηv — n ↑→⽓流惯性↑→ηv ↑;n ↑↑→节流损失↑→ηv ↓。
(2)ηi — n ↑→⽓流运动↑→混合⽓形成改善→ηi ↑; n ↑↑→燃烧时间↓,燃烧恶化→ηi ↓。
(3)ηm — n ↑→ηm ↓。
(4) Me — 低速时: ηv ↑n ↑→ηi ↑使Me 变化不⼤, 略有↑;ηm ↓⾼速时: →ηv ↓n ↑→ηi ↓使Me ↓↓。
ηm ↓2 Ne 曲线低速时: n ↑→ Me ↑(不⼤), 但 Ne ∝ Me ↑ ? n ↑→ Ne ↑↑;⾼速时: n ↑→ Me ↓→ Ne ↑(不⼤)。
3 g e 曲线g k e i m=41ηη低速时: n ↑→ηi ↑,ηm ↓,ηi ↑⼤于ηm ↓→ g e ↓(不⼤);⾼速时: n ↑→ηi ↓,ηm ↓→ g e ↑↑。
《发动机的特性》课件

从根本上解决发动机的排放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燃油消耗率
表示发动机每千瓦时消耗的燃油量, 单位为克每千瓦时(g/kW·h)。燃油 消耗率越低,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 车辆的油耗越低。
排放性能
机油消耗率
表示发动机每千瓦时消耗的机油量, 单位为毫升每千瓦时(ml/kW·h)。 机油消耗率越低,发动机的润滑效果 越好,磨损越小。
表示发动机排放废气的质量,单位为 克每千瓦时(g/kW·h)。排放性能越 低,发动机对环境的影响越小。
通过精确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时刻,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少有害物质 生成。
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
通过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有害物质生成 。
排放法规与标准
欧共体法规
对汽车尾气排放设定了严 格的限制,要求汽车制造 商必须遵守。
美国环保局标准
对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尾气 排放设定了限制,要求汽 车制造商必须遵守。
0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 移动,吸入空气和燃料
混合物。
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 活塞向上移动,压缩空
气和燃料混合物。做Fra bibliotek冲程火花塞点燃压缩混合物 ,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推动活塞向下移动。
排气冲程
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 移动,排除燃烧后的废
气。
外燃机工作原理
燃油经济性
在一定转速和功率下,发动机每单位功率的 燃油消耗量。
燃油消耗率曲线形状
反映了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功率下的燃油经 济性表现。
最低燃油消耗率转速
对应于燃油消耗率曲线的最低点,是发动机 最省油的转速。
扭矩曲线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发动机的运行情况,是以其发出的功率Ne和转速n来表 示。常见的发动机工况有面工况、点工况、线工况等。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而变化的 关系。 其中随调整情况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调整特性 如:柴油机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
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
随运转情况而变化的关系称性能特性(或使用特性) 发动机主要特性包括: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2、找出提高汽车经济性的途径
提高汽车的负荷率。
在动力性足够时,尽量提高发动机工作时的 负荷率,选用功率较小的发动机。
3、柴油机功率标定
对车用柴油机,其功率标定应在冒烟界限 点2;
对工程机械用柴油机,其功率标定在最低 油耗点1。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第二节 速度特性
定义:
柴油机排放万有特性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图6-17 燃油的喷射过程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性 能 指 标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二)曲线特性:
(1)主要工作参数的变化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2)ge=f(Ne)曲线的变化
怠速时:
m=0, ge=;
(m=1-Nm/Ni)
负荷↑:
↓,燃速↑-ηi↑ 机械损失相对↓-ηm↑ →ge↓直至gemin。
负荷再增加, α↓-ηi↓ ge又上升。
3、做法:柴油机通常通过负荷特性法做出万有特 性图,而汽油机通常用速度特性法做出万有特性 图。
发动机原理发动机特性课件
4、意义:
(1)根据万有特性图,可以看出发动机在各 种工况下的经济性。最内层的等油耗曲线相 当于最经济的区域,曲线越向外,经济性越 差。
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含答案)

发动机原理 习题第一章 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1]说明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和功率的原因。
答:由混合加热循环热效率公式:知提高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2]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答:汽油机压缩比的增加受到结够强度、机械效率和燃烧条件的限制。
1、增高将Pz 使急剧上升,对承载零件的强度要求更高,增加发动机的质量,降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2、增高导致运动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及运动件惯性力的增大,从而导致机械效率下降3、增高导致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升高,易使汽油机产生不正常燃烧即爆震[3]做出四冲程非增压柴油机理想循环和实际循环p-V 图,并标明各项损失。
[4]何为指示指标?何为有效指标?答:指示指标: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价工作循环的质量。
有效指标:以曲轴上得到的净功率为基础,评价整机性能。
[5] 发动机机械损失有哪几部分组成?答: 发动机机械损由摩擦损失、驱动附件损失、泵气损失组成。
[6] 写出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并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ηm 与n 似呈二次方关系,随n 增大而迅速下降;2、负荷 负荷↓时,发动机燃烧剧烈程度↓,平均指示压力↓;而由于转速不变,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基本保持不变。
则由 ,机械效率下降 当发动机怠速运转时 ,机械效率=0;3、润滑油品质和冷却水温度 冷却水、润滑油温度通过润滑油粘度间接影响润滑效果。
[7] 试述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
机械损失的测试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内燃机的试验来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倒拖法灭缸法、油耗线法和示功图法。
)1()1(1111-+--⋅-=-ρλλρλεηk k k t im m p p -=1ηimi m i e i e m p p N N p p N N -=-===11η(1)倒拖法步骤:1.让内燃机在给定工况下稳定运转,是冷却水和机油温度达到给定值;2.切断燃油供应或停止点火,同时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原给定速度倒拖内燃机空转,并尽可能使冷却水、机油温度保持不变。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10
燃烧过程
11
结论:膨胀
发动机的实际膨胀过程与压缩过程很相似,也是一 个复杂的热力过程(吸热量大于放热量、吸热量等于 放热量、吸热量小于放热量)。总体来说,缸内气体 的吸热量大于放热量。 膨胀过程不仅有散热损失和漏气损失,还有补燃损 失。 膨胀过程终了b点的压力和温度越低,说明气体膨胀 和热量利用越充分。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2
课程内容概述
第一章 发动机原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第三章 汽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四章 柴油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五章 燃气发动机的燃料与燃烧 第六章 发动机的特性 第七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八章 汽车的制动性 第九章 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第十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第十一章 汽车的舒适性 第十二章 汽车的通过性 第十三章 汽车性能的合理使用
原子数,单:k=1.67,双:cvk=1.4,三:k=1.3。
根据热力学公式和循环平均压力可求出混合加热循环的平均 压力为:
pt
k 1
p1
k 1
1
k
1t
影响因素
定容加热循环。
由4个热力过程组成:(ρ=1)
循环净功为W 。
将ρ=1代入混合加热循环计算式中。
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为:
t
1
1
k 1
定容加热循环的平均压力为: pt
k p1
1 k 1
1t
影响因素
18
4.理想循环的影响因素
(1)压缩比ε。ε提高,循环热效率ηt和平均压力pt提高。因 为ε提高,可以提高压缩终了的温度和压力,在定容加热量一定 时,缸内最高压力提高,使膨胀功增加。
(2)压力升高比λ和预胀比ρ。在定容加热循环中,压力升高比 λ增加,循放加热量增加(在ε一定时),使循环净功W0和循环放 热量Q2均相应增加, 所以循环热效率不变,但循环平均压力提高; 在混合加热循环中(在ε和总加热量一定时) ,λ提高,预胀比 ρ减小,循环热效率和平均压力提高。
发动机特性

项目六发动机特性学习目标:重点掌握发动机的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及柴油机调速特性的定义。
理解各个特性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各个曲线的正式成立和位置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何影响;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原因。
了解柴油机和汽油机特性曲线的异同点及形成原因;万有特性的应用;两级式调速器和全程式调速器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各自的特点。
本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之一。
发动机经常在较大的负荷和转速范围内工作,仅了解某点或几点的性能指标和参数,往往是不够的,而需要了解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任务一发动机工况、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一、工况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简称工况。
工况以功率Pe和转速n来表示。
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其工况可分为以下几类:(1)恒速工况 n=常数,如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其转速基本保挂持不变,功率Pe随负荷而变化,称为线工况。
(2)螺旋桨工况作为船舶主机的柴油机按推进特性工作,柴油机功率与转速的立主成正比Pe=kn3,k为比例常数,见图中的曲线2。
(3)面工况汽车在运输作业时,发动机的功率Pe和转速n都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
如图中阴影所示,曲线3中发动机在各种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
(4)点工况内燃机的转速n及功率P e均近似不变,如内燃机作为排灌动力。
二、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性指标随着调整情况及运转工况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特性,特性用曲线表示称为特性曲线。
其中随着调整情况而变化又称为调整特性。
发动机的性能特性包括负荷特性、速度特性、万有特性、空转特性等,速度特性又包括外特性和部分速度特性。
三、发动机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发动机的有效指标P me、T tq、Pe、be、B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如下列诸式:平均有效压力有效功率有效转矩燃油消耗率小时耗油量要了解上述指标随工况变化的情况,就必须分析ηv、ηi、ηm、α随工况的变化。
四、发动机功率标定根据国家标准CB1105.1─1987《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内燃机标定功率依不同用途分类如下:(1)15min功率适用于汽车、军用车辆、摩托车的发动机功率的标定。
发动机原理第七章发动机的特性(精)

汽、柴油机万有特性(经济性比较柴油机的最低油耗值较小,而且经济区范围较宽(负荷特性);汽油机经济区偏上(ηv 特性,处于较高负荷区;经济区在万有特性图的移动。
万有特性的对比首先,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比柴油机高;其次,汽油机的最经济区域处在偏上的位置,即高负荷区,随负荷降低,油耗增加较快,而柴油机的最经济区则比较适中,负荷改变时经济性能变化不大。
由于车用汽油机常在较低负荷下工作,燃油消耗率较大,故其使用经济性能不佳。
对于车用柴油机而言,由于多数用于载货汽车、工程机械、矿山车辆等场合,负荷率高,从万有特性上可以看出其使用经济性较好。
《发动机万有特性》课件

噪音是发动机问题的一种常见指标,可能表示零件磨损、间隙过大或其他故障。
发动机的效率与性能
燃油效率
燃油效率是发动机高效工作的关 键指标,可以通过改善燃烧过程 和减少能量损失来提高。
压缩比与功率
压缩比决定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可以通过调整气缸容积和进气系 统来优化。
排放性能
发动机的排放性能影响着环境和 健康,需要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 技术。
发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涡轮增压技术
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 率和燃油效率,是现代发动机技术 的重要一环。
汽车电动化趋势
汽车电动化正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 发展趋势,电动发动机具有零排放 和高效率的特点。
等离子点火技术
等离子点火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 和可靠性,是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创 新技术。
其他相关知识
使发动机能够顺利地运转。
3
循环过程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 排气四个过程,让燃料能有效地转化为机械 能。
热力过程
发动机的热力过程影响着其效率和性能,包 括燃烧温度、压力比和排放等方面。
发动机常见问题
1 过热
发动机过热可能导致损坏,需要及时检查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
2 漏油
漏油可能是发动机密封件磨损或损坏导致的问题,需要修复或更换。
润滑系统的重要性
润滑系统可以减少零件磨损,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 Nhomakorabea转和寿命。
上马的过程
发动机的启动过程包括供油、点火和传动力矩转动, 让发动机顺利投入工作。
结论
发动机是现代车辆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是衡量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了解发动机的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 维护汽车。
参考文献
发动机特性与试验

曲线可见,并不是节气门全开的燃油消耗率 曲线最低,因为此时采用的是浓混合气,存 在着燃烧不完全的现象。当节气门开度从 100%逐渐减小时,由于混合气的浓度逐渐变 稀,燃油消耗率曲线的位置降低。节气门开 度为80%左右时,燃油消耗率曲线的位置最 低,因为此时加浓装置停止工作。节气门开 度再减小,由于残余废气相对增多,燃烧速 度下降,燃料消耗率增加,燃油消耗率曲线 的位置又逐渐升高。
(一) 发动机工况
发动机工况是指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通常用发动机功率与转 速或发动机负荷与转速来表示。发动机运行时工况分为三类工况。
第一类工况又称为固定式发动机工况,发动机的曲轴转速近似 保持不变,发出的功率可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例如当发动机带动 水泵、冷却风扇、空调压缩机等机械附件工作时,发动机所发出的 功率随它们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而曲轴转速基本不变。
图11-5 柴油机的外特性
(三)发动机负荷特性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当发动机转速不 变时,其经济性指标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
1.汽油机负荷特性 当汽油机保持在某一转速下工作时,逐渐
改变节气门开度以适应外界负荷,每小时耗 油量和有效燃油消耗率随有效功率(或有效
转矩、有效功率)而变化的关系,称为汽油
机负荷特性。汽油机的负荷调节是靠改变节 气门开度,从而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 来实现的,所以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量调 节,负荷特性又称为节流特性。
(二)发动机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1.速度特性试验 试验时节气门全开,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顺序地调节负 荷(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加载),改变转速,进行测量。适当地分 布8个以上测量点,绘制外特性与使用外特性曲线。试验中主要测 量:进气状态、转速、转矩、燃油消耗率、排气烟度、噪声、排气 温度、点火或喷油提前角及汽油机进气管真空度等。通过发动机速 度特性试验,可以测定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使用外特性,分析评定所 测发动机在全负荷下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2.负荷特性试验 试验时,发动机在50%~80%的额定转速下运行,从小负荷开始 逐渐增大负荷,相应增大节气门开度直到节气门全开。适当分布8 个以上测量点,绘制负荷特性曲线。试验中主要测量进气状态、转 速、转矩、燃油消耗率、汽油机进气管真空度等。通过发动机负荷 特性试验,可以分析所测发动机在各种负荷情况下工作时的经济性 以及最低燃油消耗率时的负荷状态。
自考《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复习题(汽车发动机原理部分)(含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工作循环及性能指标一、选择题:1、在机械损失中,占比例最大的的是_____D__。
A.驱动附属机构的损失B.排气损失C.进气损失D.摩擦损失2、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循环有效功称之为____A_____。
A.升功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3、当发动机油门位置固定,转速增加时____A______。
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减小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增加C.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减小,机械效率减小D.平均机械损失压力增加,机械效率增加4、发动机的有效功We与所消耗的燃油发出的热量Q1的比值称之为_____B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有效扭矩D.平均有效压力5、关于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B____。
A.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B.指示指标是考虑到机械损失的指标。
]C.有效指标它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为基础的性能指标。
D.有效指标用来评定发动机性能的好坏。
6、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做的指示功称为______A____。
A.平均指示压力B.循环指示功C.有效功率D.平均有效压力7、评价发动机经济性的指标是_____D_____。
A.平均有效压力B.有效扭矩C.有效功率D.有效热效率8、评价发动机动力性的指标是____D______。
A.有效燃油消耗率B.有效热效率C.每小时的油耗量D.平均有效压力9、发动机负荷一定,当转速增加时,则______A____。
A.机械效率下降B.平均机械损失压力下降C.指示功率增加D.平均指示压力增加第三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选择题:1、发动机的整个换气过程约占曲轴转角的______D______CA。
A.180~270 B.300~360 C.340~400 D.410~480(2、关于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A______。
A.强制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大于自由排气阶段排出的废气量。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的功效直接影响着汽车性能的好坏。
因此,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对于开车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是通过燃油燃烧产生能量,驱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汽车轮胎转动的一种装置。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爆炸和排气。
进气过程:发动机进气过程是通过进气道将空气和燃油混合物输入发动机内部的气缸中。
压缩过程:气缸内的活塞会将进气过来的空气和燃油混合物压缩到一个极高的压力,这样做是为了准备燃油的点火。
爆炸过程:点火系统会在适当时机点燃混合物,这将引起爆炸,推动活塞向下或向上运动,并为下一次循环提供能量。
排气过程:作为这一段过程的一部分,气缸内的废气被强制排出汽车进气系统,这将允许发动机准备下一次能量循环。
二、发动机的特性1. 动力性发动机的功率直接决定汽车的动力性能。
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与它的构造设计、气门关闭时间、燃油喷射方式和火花塞点火时机等因素有关。
2. 燃油效率汽车的燃油效率与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有直接关系。
高效的发动机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料,从而为汽车提供更好的燃油效率。
3. 发动机噪音发动机噪音是汽车运行时最明显的声音。
发动机的噪音水平与发动机设计、气门关闭时间和间隙等因素有关。
4. 处理能力处理能力是指发动机在不同负载和转速下的表现。
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载可以影响汽车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总之,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和构造,从而能够更好地照顾汽车并正确地维护和使用它们。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定义与作用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它在汽车中的作用。
强调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
1.2 发动机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
解释各种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第二章:发动机的基本组成2.1 气缸与活塞讲解气缸和活塞的作用和结构。
解释气体在气缸中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2.2 曲轴与连杆介绍曲轴和连杆的作用和结构。
解释曲轴的旋转和连杆的往复运动。
第三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1 进气与压缩讲解进气和压缩的过程。
解释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3.2 燃烧与动力输出介绍燃烧过程和动力输出的原理。
解释燃油的喷射和点火过程。
3.3 排气与冷却讲解排气过程和冷却系统的原理。
解释排气门的开闭和冷却液的作用。
第四章:发动机的性能参数4.1 功率与扭矩介绍功率和扭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释功率和扭矩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4.2 发动机的效率讲解发动机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释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第五章: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1 发动机的常规维护介绍发动机常规维护的内容和重要性。
解释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等的基本操作。
5.2 发动机的保养技巧讲解发动机保养技巧和方法。
解释定期保养对发动机寿命的影响。
第六章: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6.1 进气系统讲解进气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节气门体等。
解释进气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6.2 排气系统介绍排气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排气尾管等。
解释排气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七章:发动机的燃油系统7.1 燃油供应系统讲解燃油供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
解释燃油压力和燃油喷射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
7.2 点火系统介绍点火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点火塞、点火线圈、点火模块等。
解释点火系统的原理和点火时机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第八章: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1 冷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讲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液、发动机风扇等。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
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
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
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
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
(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
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
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
⑵. 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
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
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⑸优化燃烧室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
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
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
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7章 特殊燃烧问题课件

2.爆燃性表面点火
程度严重或长时间的早火,往往会引起爆燃性表面点火, 也称激爆,其危害程度比普通爆燃更甚。由于表面点火的产生 ,使发动机实际着火时间提前,导致爆燃产生,而爆燃又明显 提高了燃烧室的温度水平,使表面点火愈发严重,两者相互促 进,导致激爆产生。此时压力升高率为正常值的5倍,最高燃 烧压力为正常燃烧的1.5 倍。由于表面点火的时间随温度水平 上升逐渐前移,有时会造成单缸机停车和多缸机破损。
但目前所用的无铅汽油并非完全无铅,我国对汽油含铅量的要 求是,普通无铅汽油小于13.5mg/L,优质无铅汽油小于5mg/L。
2)非铅类抗爆添加剂
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和醚类添加剂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如表7-2所示。但添加醇类燃料会产生甲醛等新的有害排放物, 欧美等国家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添加量一般小于5%。也有人认 为MTBE有致癌作用。
实际汽油机的转速和转矩波动程度要比柴油机要大的多, 例如,汽油机的转速波动一般大于±10r/min,而柴油机可稳 定到±2r/min。这种波动主要来源于各循环之间的燃烧过程的 波动。如图7-5所示的例子,在10个循环的示功图采样中,最 高燃烧压力pz的波动范围是2.5-3.5MPa,pz的位置及着火时刻 也都是变动的;基于这组示功图算出的最大放热速率( dQb/d)ma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倍左右。
3)调整汽油组分
烃的分子结构对抗爆性有一定影响,按烷烃、烯烃、环烷烃、 芳香烃的排列顺序,辛烷值依次增高。通过调整汽油中各类烃的比 例,可以改变其辛烷值。如芳香烃辛烷值最高,在国外普通汽油中 的含量可达40%,在高级汽油中的含量超过52%,而国产70号汽油 中只有5-10%。但是国外近年来发现,芳香烃会导致排放中有毒的 苯以及CO2增加,所以其比例又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类工况,其特点是功率 与转速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它们之间没有特定的关系。 汽车及其他陆地运输用内燃 机,都居于这种工况。此时, 内燃机的转速决定于行驶速 度、可以从最低稳定转速一 直变到最高转速;负荷取决 于行驶阻力,在同一转速下, 可以从零变到全负荷。内燃 机可能的工作区域就是该种 类型内燃机的实际工作区域, 相应的上况区域称为面工况。
2.研究发动机特性的必要性
为了评价内燃机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动
力性指标(如功率、转矩、平均有效压力等)、
经济性指标(燃油消耗率)、排放指标以及反映
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指标(如指示热效率、
充量系数以及机械效率)等,就必须研究内燃
机的特性。
有关定义
所谓发动机的特性,就是指上述性能参数随 参数调整情况或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 性能指标随调整情况变化的特性称为调整特 性,如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供油提前角调 整特性等; 性能指标随运行工况变化的特性称为性能特 性,如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和调速特性等。
发动机,用于不同场合时,可以有不同的标
定功率值,其中,15min功率最高,持续功率
最低。
车用 — 常用15分钟, 1小时或12小时功率中的
两种作为铭牌功率。
除持续功率外,其他几种功率均具有间歇
性工作的特点,故常被称为间歇功率。对
间歇功率而言,内燃机在实际按标定功率
运转时,超出上述限定的时间并不意味着
铁道牵引等用途的内燃机。
(4)持续功率
这一功率为内燃机允许长期连续运转的最大 有效功率,适用于需要长期连续运转的固定
动力、排灌、电站、船舶等用途的内燃机。
根据内燃机产品的使用特点,在内燃机的铭
牌上一般应标明上述四种功率的一或两种功
率及其对应的转速。同时,内燃机的最大供
油量限定在标定功率的位置上。对于同一种
负荷特性的横坐标通常是上述三个参数之一,较为常用 的是有效功率Pe或平均有效压力pme。纵坐标主要是燃 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以及排温、烟度、机械效率 ηm等。图8—2所示的就是典型的负荷特性曲线。
一、柴油机负荷特性
1.定义:柴油机转速一定,改变每循环供
油量,每小时耗油量 B 、有效燃料消耗率 be 随负荷(Pe、Ttq或Pme)而变化的关系。 2. 柴油机负荷调节方法称为“质调节” 。
三、柴油机与汽油机负荷特性的区别
1)汽油机的燃油消 2) 汽油机排温 3)汽油机的燃 耗率普遍较高,且 油消耗量曲线 普遍较高, 在从空负荷向中、 弯曲度较大, 小负荷段过渡时, 且与负荷关 而柴油机的燃 燃油消耗率下降缓 系较小。 油消耗量曲线 慢,仍维持在较高 在中、小负荷 段的线性较好。 水平,燃油经济性 明显较差。
(二)每小时耗油量B曲线 转速一定时,柴油机的每小时耗油量B主 要决定于△q。随负荷增加,每循环供油量△b 增加,B随之增加。当负荷接近冒烟界限后, 由于燃烧恶化,B上升得更快一些。
二、汽油机的负荷特性
与柴油机不同的是,在测取 汽油机的负荷特性时,油量 是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来 调整的,这样相应地改变了 进入气缸的混合气数量,而 混合气的浓度变化不大,故 称为“量调节”。 图7—2b是汽油机的负荷特 性。初看起来,汽油机的负 荷特性与柴油机负荷特性似 乎没什么区别。
第四节 发动机的转矩适应性
第五节 车用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第六节 发动机的万有特性
作业题
第一节
发动机的特性概述
一、发动机的工况
发动机实际运行的工作状况,简称工况。
表征内燃机运行工况的参数可由下式给出
Pe Ttq n
式中,Pe为有效功率,Ttq为转矩,
n为工作转速。
有效功率Pe和转速n 决定了发动机的 工作运行情况。工况以功率Pe和转速n来 表示,此功率、转速应该与发动机所带动 的工作机械要求的功率、转速相适应。
但由于在大部分区域内过量空气系数保持不变, 故排温上升幅度不大。在柴油机中,随着负荷 的提高,过量空气系数随之降低,排温显著上 升。
第 三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在油量调节 机构(油量调节齿条、拉杆或节气门开度)保持不 变的情况下,主要性能指标 (转矩、油耗、功率 、排温、烟度等)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 如:当汽车沿阻力变化的道路行驶时,若驾 驶员将油门踏板位置保持一定,由于道路阻力 不同,汽车行驶速度也会改变,上坡时汽车速 度逐渐降低,下坡时速度增加,这时发动机即 沿速度特性工作。
大而减小,因此,指示热效率也就随负荷的增大而降低;
大,导致指示热效率下降。这样, 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
在中、小负荷区远高于柴油机。
排气温度曲线的差异也可以用上述原因来解释。
汽油机的压缩比比柴油机低,相应的膨胀比也
低,排温就要比柴油机高出许多。在负荷变化
时,尽管由于混合气总量的增加引起加入气缸
总热量的增加,使排温随负荷的提高而上升,
从指示热效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上来看,两者也有比较
明显的差异。在转速不变的前提下,柴油机进人气缸的 空气量基本上不随负荷大小而变化,而每循环供油量则 随负荷的增大而增大,这样过量空气系数就随负荷的增 汽油机采用定质变量的负荷调节方法,在接近满负荷时 采取加浓混合气导致指示热效率明显下降,而在低负荷 时,由于节气门开度小,残余废气系数较大,燃烧速率 降低,需采用浓混合气,加之当负荷减小时泵气损失增
随着负荷的进一步增加,过量空气系数 Φ a变得更小,混合气形成与燃烧开始恶化, 指示热效率η it开始明显下降,其下降速度逐 渐超过机械效率上升的速度,燃油消耗率开始 上升。如果继续增加负荷,则空气相对不足, 燃料无法完全燃烧,从而使燃油消耗率上升很 快,且柴油机大量冒黑烟,导致活塞、燃烧室 积碳.,发动机过热,可靠性以及寿命受到影 响。如超过该极限再进一步增大负荷,柴油机 大量冒黑烟,功率反而下降。
第七章
发动机的特性
汽车行驶时,由于行驶速度与道路阻 力不断变化,则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亦相应 变化,以适应汽车的需要。随着转速和负荷 的改变,发动机工作过程也会发生变化。因 此,发动机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动 力性与经济性。
第一节
发动机的特性概述
特性曲线分析
第 二节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第 三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特性差别的解释
因为两种类型发动机的机械效率变化情况 基本类似,造成汽油机与柴油机燃油消耗率 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指示热效率的差异。
由于柴油机的压缩比比汽油机高出较多,其 过量空气系数也要比汽油机大,燃烧大部分 是在空气过量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柴油机 的指示热效率要比汽油机要高。这样,从数 值上看,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数值高于柴油 机。
•用曲线的形式表示负荷特性
负荷特性曲线
•测取:发动机台架试验 调整测功器负荷的大
小,并相应调整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以保持发 动机的转速不变,待工况稳定后,依次记录不 同负荷下的有关数据,并整理得到性能曲线。
• 作 用:
由于负荷特性可以直观地显示发动机在不同负
荷下运转的经济性以及排温等参数,且比较容
易测定,因而在内燃机的调试过程中,经常用
来作为性能比较的依据。由于每一 条负荷特
性仅对应内燃机的一种转速,为了满足实际应
用的要求,需要侧出不同转速下的多个负荷特
性曲线。同时,根据这些特性曲线,可以得到
发动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性——万有特性。
图7-2
对于一条特定的 负荷特性曲线而 言,转速是固定 不变的,这样有 效功率Pe、有效 转矩Ttq与平均有 效压力pme互成比 例关系,均可用 来表示负荷的大 小。
等要求,人为地规定该产品在标准大气条件
下所输出的有效功率以及所对应的转速,即
标定功率与标定转速。世界各国对标定方法
的规定有所不同。按照国家标准GBll05——
87《内燃机台架性能试验方法》规定,我国 内燃机的功率可以分为四级:
(1)15min功率
这一功率为内燃机允许连续运转15min的 最大有效功率,适用于需要较大功率储备或 瞬时需要发出最大功率的轿车、中小型载货 汽车、军用车辆、快艇等用途的内燃机。
1.有效燃油消耗率be曲线
有效燃油消耗率be随负荷的变化取决于η it和η m 的变化 ⑴指示热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先缓慢增加,然后 略有下降。 ⑵机械效率: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当发动机空转时,机械效率η m为零,这样燃油消 耗率be为无穷大。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加,指示热效率 和机械效率均上升,故燃油消耗率急剧下降,在大负 荷需要浓混合气,不完全燃烧加剧,指示热效率下降, 燃油消耗率上升。
图7-3
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分析
(一)耗油率曲线 根据公式
be K 3
1
itm
柴油机耗油率be随 负荷的变化取决于ηit和 ηm。
当负荷为零(空载)时,因无动力输出,平均
有效压力pme为零,故机械效率η m为零,意味着 内燃机所发出的功率完全用于自身消耗,这样 燃油消耗率be为无穷大。当负荷逐渐增大时, 由于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在转速不变时变化不 大,而平均有效压力pme则随负荷提高而增大, 因此机械效率随负荷的增大而上升得较快。因 此,燃油消耗率be,曲线在负荷增加时下降得 很快。并且,到达某一负荷时,be达到最低值。
用来表示特性的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它是
评价发动机性能的一种简单、方便、必不可少
的形式。
通过特性曲线可以分析在不同适用工况下 ,
发动机特性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评价发动机
性能,从而提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途径.
二、发动机的功率标定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是指制造企业根据内燃
机的用途、寿命、可靠性、维修与使用条件
只有当发动机发出的扭矩与工作机械 消耗的扭矩相等时,两者才能在一定转速 下按一定功率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