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课件 ch6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PPT课件 人教版

(1)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低纬环流
2 1
赤道低压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3、大气环流的作用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
平衡;同时对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风带 00--300 信 风
----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成 因 属性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干燥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分布
气压带
成因特征
气流 属性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热低压 上升 湿热
30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热高压 下沉 干热
600附近 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冷低压 上升 温湿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冷高压 下沉 冷干
1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西伯利亚高压 副 蒙古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冬
阿留申 低压
60N
大 西 洋
太
亚欧大陆
夏
平 洋
夏威夷 高压
“大气环流” 说课稿PPT课件 中图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 的形成及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 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引导学生绘制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 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过程与方法:
• 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 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准则,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为核心,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答式等的教学 方法来实施教学。教学中图文结合,边设疑启发, 边板画读图,引领思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层层破解本课的知识难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气环流” 说课稿
肇庆实验中学
一、地位和作用:
• 本节课探讨的内容是“大气环流”。大气 环流是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内容主 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两个部分。它 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 得到了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对全 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有重要作用;也 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 本单元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重点:
• 1、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 2、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 流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 1、 • 2、 • 3、 三圈环流的形成。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
第6 课时 大气环流

第6 课时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2.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气候3.季风环流影响的气候4.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1)夏初,副高西伸北进,暖湿的偏南气流沿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在长江流域一带,形成长江中下游直至日本南部的梅雨天气;盛夏,副高进一步北进,雨带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撤,雨带也随之南移。
(如图)(2)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①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
▲题型示例5(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图完成下题。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测量目标】(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45°N附近,且分布着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此外植被覆盖区在西部,东部是高原荒漠区。
上述信息表明,该区域的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处在山脉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植被茂盛,而东部位于山脉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分布着荒漠。
可见,该区域降水西多东少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即山脉阻挡西风)造成的,故选B。
该区域同处西风带内,山脉东西两侧纬度位置相同,故排除A、C两项;图中山峰距离海洋约180千米,由比例尺可知,该区域西部边缘距海洋也有100多千米,因而降水差异受洋流影响很小,故排除D项。
大气环流课件PPT课件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单圈环流(理想状态)
大气环流
低纬环流
三圈环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全
球
性
大
气
环 流
季风环流
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影响大气环流形成的因素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在航海路线上,为了确保安全,常选择稳定的信 风带航线,而不走多风暴的西风带航线,所以很早以来
信风就有“贸易风”之称。
极地高压带
(3)考虑A、B、C----高低纬间质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夏至日
春/秋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补充知识
何为“贸易风”
在中纬度地区来自高纬的冷空气和来自低纬的热 空气交汇,使得西风带很不稳定,出现波动,还经常有 锋面和气旋活动,形成西风带不稳定的天气,尤其是海 洋上多风暴天气。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5
中纬环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中 东
副极地低压带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大气环流 PPT课件 课件 人教版

1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4)考虑A、B、C、D----高低纬间热量不均; 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单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冬
西伯利亚高压 副 蒙古 极 -地 低 气 压 带 阿留申 低压
60N
大 西 洋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太
亚欧大陆
(1)考虑A: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90N 60N 30N 0
(2)考虑A、B----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Hale Waihona Puke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低纬环流
2 1
赤道低压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北京大学附属南宁实验学校
主讲:宋惠江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的概念 大气环流的形成 大气环流的作用
1、大气环流的概念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66°34´S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6章天气系统与大气环流PPT课件

2020/7/31
113
一、锋面 (一) 锋面的定义
在中纬度的对流层存在着水平范围达数千公 里,热力性质不同的气团,即冷气团和暖气 团。冷、暖气团之间总存在一个交界面,这 个交界面就是锋面。
当冷气团控制时,天气很冷,常常天气晴朗
如冬季寒潮过境后,我国北天气又冷又干;
而在暖气团控制时,天气暖和而潮湿
2020/7/31
223
(3)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呈来回摆动,这 种锋的移动速度很小,可近似看作静止。
2020/7/31
224
(4) 锢囚锋
是冷锋追上暖锋,将地面 空气挤至空中,地面完全 为冷空气所占据,造成冷 锋后面冷空气与暖锋前部 的冷空气相接触的锋面。
如果前面的冷气团比较暖湿, 后面的冷气团比较寒干,则 后面的冷气团就楔入前面冷 气团的底部,形成冷锋式锢 囚锋;
这些(冷高压、台风)在气象学中称为天气系统。
如果利用气象卫星从高空向地球上空飘浮的云团拍摄照片,就可 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夹杂在一起,最大的天气系统可达几 千公里,而最小天气系统只有几公里。
天气系统是在全球大气环流上演变的扰动系统,因此,它 与全球大气环流是密不可分的。
本章将阐述中、高纬地区和热带地区的天气系统和全球大 气环流的特征和结构。
2020/7/31
3
天气
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由各种气象要 素所综合体现的大气状态。
大气中发生的阴、晴、风、雨、雷、电、雾、 霜、雪等等都是天气现象,它们的产生都与天 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天气与人类的生 活、社会、经济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020/7/31
4
天气系统
是指具有一定的温度、气压或风等气象要素 空间结构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大气环流》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4
1、三圈环流是:热带环流圈(信风环流圈 见图4-13的环流圈Ⅰ)、中纬度环流圈(见图 4-13的环流圈Ⅲ )、极地环流圈(见图4-13的 环流圈Ⅱ Ⅲ)
2、四个气压带:赤道低压带(0°)、副热 带高压带(30°)、副极地低压带(60°)、 和极地高压带(90°)
3、三个风带:东北信风带(NE)(0°-30°N)、 盛行西风带(SW)(30°-60°N)、极地东风带 (NE)(60°-90°N)。
第八章 大气环流
一、 大气环流模式
大气环流:地球上各种规模大气运动的综合表
现,称为大气环流.它既包含着大范围的大气运
动现象,又包含着一些中、小范围的大气运动现
象。
(一)单圈环流模式
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构成了南北向一个闭合环流
圈,称为单圈环流。如图所示:
假设地表面是均匀的(不考虑海陆分布及地形
起伏的影响),并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仅考虑水
精选课件ppt
14
图 4-18 焚风形成示意图
精选课件ppt
15
2、焚风的形成
设山高2000米,过山以前,即迎风坡山脚处 气温为30.0℃,如果气流上升到800米处开始凝 结(此高度称为凝结高度),空气上升时不断有水 气凝结成云致雨(湿绝热直减率γm=0.4℃/100米), 过山以后,假设气流中并未携带云块,求背风 坡山脚的温度?
精选课件ppt
16
解:已知 迎风坡山脚t1=30.0℃ 干绝热 直减率γd=1.0℃/100米 湿绝热直减率 γm=0.4℃/100米
①迎风坡山脚800米处(干绝热上升),
800米处的温度为t800则,
t800 =
t1
-800× g
d
大气环流环流课件

——大气环流
复习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 转 偏 向 力
原动力
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高空) 风向斜穿等压线(近地面)
摩
擦
力
热力环流:由于地表受热不均而引起的空 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东北 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低气压与东北 信风交替控制 赤道地区气流上升, 终年高温多雨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例:根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位于北半球(不考虑海拔因 素 ) , 则 p 点 气 候 类 型 地中海气候 。 是 成因: 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
20
10
100 200 300 月平均降水mm
400
其他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
根据典型植被进行判断
热带雨林
亚寒带针叶林
根据典型动物进行判断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根据知名景观进行判断
热带沙漠气候
根据地名来判断 • 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 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 伦敦----温带海洋性气候
0°
低压 类型 源地 风向 性质
高气压
成因 海陆热力 东亚 冬季风 亚洲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差异 季风 夏季风 夏威夷高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①海陆热力 冬季风 亚洲高压 东北风 干燥 差异 南亚 季风 夏季风 南印度洋 西南风 湿润 ②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小结:大气环流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 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3)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南 北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大气环流PPT课件 人教版

夏威夷 高压
60N 30°N
夏
10--5月:东北风 5--10月:西南风
3、大气环流的作用
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 和水汽得到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和水 平衡;同时对天气和气候有很大影响。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是指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 风带
成因
属性
00--300 信 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赤道低压 干燥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亚欧大陆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所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北半球气压带呈快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300--600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温湿
600--900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指向副极地低压 冷干
分布
气压带
成因•特征 气流 属性
0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热低压 上升 湿热
30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热高压 下沉 干热
60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原因•冷低压 上升 温湿 900附近 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原因•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 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 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 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孩子贫穷是与父母的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足够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 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
chapt6 大气环流.ppt

③东亚季风(副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 地理位置:亚洲南部 。 气候特点:冬夏温度差异明显,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温 差至少20度以上,有明显的雨季,雨季主要 是由于东南季风和冬季风相互作用造成的。
副热带季风区 雨季主要在初夏和秋季,即夏季风在进退过程中前
沿经过这个区域。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10度,气温年较差为20—28度,
相对于海洋,陆地夏季温度高,形成热低压;冬季 温度低,形成冷高压。
永久性的活动中心 半永久性的活动中心 季节性活动中心
海平面平均气压场 (1月) (单位:hpa)
海平面平均气压场 (7月) (单位:hpa)
侯平均海平面气压的季节变化(19791995)
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1月份
7月份
北 半
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二、三圈环流模式
假定条件: 考虑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美国罗斯贝Rossby)
水平地转偏向力 A=2Vsin
太阳辐射
水平地转偏向力
热力环流
三圈环流(半球)
三圈环流模式
(高纬环流) 直接环流(强)
极地环流 极锋
北极
60°N
费雷尔
(中纬度环流)
环流
间接环流(弱)
30°N
哈德莱 环流
赤道
(低纬度环流、
赤道辐合带(赤道无风带)
东南信风带
第二节 季 风
一、季风的概念
定义: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明显的季节变化。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和气压系统明显的季节变化,并
且天气、气候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冬、夏风向的季节 性反转和干、湿期的季节性交替(冬、夏季风的交替)。
特点:
① 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变化而有很大差异,甚至接近相反;
大气环流PPT课件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2)对气压带的影响: 使带状分布的气压带(三圈环流)被分割
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海 陆热力差异大,气压带基本呈块状分布;1月份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7月份副热 带高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 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气压带基本 呈带状分布。
1)变化原理: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风的扩大版”)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相对称为热 源形成低压区,海洋成为高压区 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相对称为冷 源形成高压区,海洋成为低压区
26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大陆冷高 压切断,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 低压
1月偏南
冰岛 低压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27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大陆热低压 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7月偏北
亚洲低压 或称为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E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 ▲
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与西风带 交替控制
终年受西 风带控制
46
E
热带沙漠气候
D
C
B A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季风气候
G
47
谢谢大家!
48
2022/3/22
.
49
20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 地球要自转 2.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大气环流》PPT课件

近地面平均环流(图34):
1.高纬地区:冬夏都是一个很浅薄的东风带,称极地 东风带。其厚度和强度都是冬季大于夏季。
2 . 中纬度地区:从地面向上都是西风,称盛行西风 带。
西风带在纬距上的宽度随高度而增大。西风风速自地 面向上直到200百帕,差不多都是增加的,到对流 层顶附近形成一个强西风中心。
夏季极冰的冷源作用改变了太阳总辐射所形成的夏 季经向辐射梯度,使对流层大气的夏季热源仍维 持在低纬,冷源维持在高纬极区 影响大气环流运动。
(四) 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 大气在自转的地球上运动着,与地球表面产生着 摩擦作用,而摩擦作用使空气与转动的地球之间 产生了转动力矩(即角动量)。
• 角动量在风带中产生、损耗以及在风带间的输送、 平衡,对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2,赤道上空,西南气流在30°N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使近地 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3,副热带高压带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向南北流出。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北风逐渐右偏 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赤道与副热带 之间形成了低纬环流圈。
7,向北的一支气流在北极地区下沉,是在副极地地区与极地之 间构成了高纬度环流圈。
8,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使近地面的气压 降低, 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半球同样存 在着低纬、 中纬、高纬 三个环流圈。
近地面,全球 共形成了7 个气压带、 6个风带。
气压带、风带
• 极地高气压带 • 极地东风带 • 副极地低气压带 • 西风带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信风带 • 赤道低气压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谷风最大可达7-10米/秒,平均2-4米/秒。 厚度500-100米
山风
夜间,A、B点温度降低比C点快,产生温差,形山风(下坡风)
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 器”,空气降温较多,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
AC
B
• 山风将山上的新鲜凉空气吹到山谷,有降 温的作用,对植物有利。
两极因寒冷而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极地高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 必然存在一个相对低压带,即副极地 相对低压带。
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风带
三 风 四 带
赤 道 无
副 热 带
风无
带风
带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英语是Cape of Good Hope,在苏伊士运河未开通之前, 是欧洲通往亚洲的海上必经之地。
沙漠周边
海风>>陆风 海陆风产生是陆地温度的变化
影响高度高 对流
气层不稳定 白天陆地升温
影响高度低 气层变稳定 夜间陆地降温
海岛易于中午降雨,夜间少雨
二、山谷风
白天 近地面气流:山谷 夜间 近地面气流:山坡
山坡 谷风(上坡风) 山谷 山风(下坡风)
昼 暖
山坡
冷暖 山坡
山谷
夜
泠 山坡
• 西南风 印度洋 暧湿气流 雨季 • 东北风 亚洲内陆 较凉干燥 旱季
• 四月 季风转换 热季 凉季
四、赤道季风
成因: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东北信风
南亚 季风区
东北信风
赤道辐合带
南亚 季风区
赤道
赤道辐合带 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冬季(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夏季(西南季风)
• 西南风 雨季 • 东北风 旱季 • 温度变化特点?
不同的风带来不同的天气、气候 海风最大可达7米/秒,入陆20-50公里,高度1-2公里 陆风1-2米/秒,入海10-30公里,高度最大200-300米
海风强于陆风
不同地区、季节、天气,海陆风大小、起止时间不同 温差越大,风越大
水风、陆风 内陆地区大的水库、湖泊周边地区,霜冻较轻
“城市热岛” 城市风、乡村风
暖冷 山坡
山谷
谷风
白天,A、B点温度升高比C点快,产生温差,形谷风(上坡风)。
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 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 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形成谷风
AC
B
• 谷风将山谷的水气、热量吹到山坡上,较 长的山坡还可能形成 云雾、降水。
南
南大西洋高压
半
南印度洋高压
副极地低压带
球
南太平洋高压
第三节 季 风
一、季风的概念 二、东亚季风 三、南亚季风
四、赤道季风
一、季风的概念
定义: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明显的季节变化。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和气压系统明显的季节变化,并 且天气、气候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变化。存在冬、夏风向的 季节性反转和干、湿期的季节性交替。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Bartolomeu Dias)率 探险队从里斯本出发,寻找一条通往“黄金之国”,当 船队驶至大西洋和印度洋会合处的水域时,顿时海面上 狂风大作,惊涛骇浪,几乎整个船队遭到覆没。最后巨 浪把船队推到一个未知名岬角上,这支舰队幸免於难。 迪亚斯将此地名命为“风暴角”。
1497年11月,另一位探险家达·伽马率领舰队沿著好望 角成功的驶入印度洋,满载黄金、丝绸回到葡萄牙。葡 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将“风暴角”改为“好望角”,从此 好望角成为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海岸指路标。
迎风侧气流上升,湿绝热降温,水气凝结,成云致雨
释放热量 降温较少
天气、气候温湿
促
植被 森林
调和
增温多
背风侧气流下沉,干绝热升温,成为干、热气流
抑
天气、气候干热
植被 沙漠
• 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名称,美国落基山脉东 侧的焚风叫钦诺克风(Chinook),在加利 福尼亚州南部被称为圣安娜风 等。
• 分布广泛,1000米以上的山脉都可能形成。
四、大气活动中心
理想的高压带 演变为 高压或低压中心,永久性、半永久性的
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
1月份
7月份
北 半 球
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北美高压
印度低压(塔尔低压) 北美低压
南
南非低压
南非高压
半
澳洲低压
澳洲高压
球
南美低压
南美高压
半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
北 半 球
夏威夷高压(太平洋高压) 阿留申低压 亚速尔高压(大西洋高压) 冰岛低压
第七章 大气环流
一、地方性环流 二、大气三圈环流 三、季风环流
第一节 地方性环流
一、海陆风 二、山谷风 三、焚风 四、峡谷风
空气柱 气压高
A
气压低 B
热
空气柱
气压低 D
气压高 C
地面
冷
一、海陆风
由于海陆间的温度差异而形成 的风,
以一日为周期,为海陆风 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以一年为周期,为季风 夏季海洋季风,冬季大陆季风
• 山风更小,厚度更薄(200米以下)。
• 对于盆地,山风在谷地相遇,形成上升气 流,易形成夜雨。
• 山谷风不一定要有山谷。
山川之气
中城固的升仙村,就是‘一人得 道,鸡犬升天’成语的发源地。
升仙村,已经在淮河以北很远了,蜜橘仍然 挂满了枝头,柑橘栽培已有千年的历史
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转 单圈环流
二、三圈环流模式
假定条件:不计海陆差异
太阳辐射
水平地转偏向力
热力环流
三圈环流(半球)
地球转: 三圈环流
由于地转力的作用,赤道高空流向极地的气流 在30度处转变为西风,使空气堆积,从而形成 环绕地球表面的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
赤道高空
赤道地区因有空气流出,形成赤道低压带。
• 体现了地形对气候的重要影响,山脉常为 气候的分界线。
• 水气输送受地形制约
• 焚风影响广泛,复杂多样
四、峡谷风
当空气由开阔地区进入狭窄谷口时,气流的横截面积 减小,由于空气质量不可能在这里堆积,于是气流加速前 进,从而形成强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峡谷风
新彊达坂“百里风区” 云南大理“风花雪月” 台湾海峡 风口浪尖
二、东亚季风
成因:海陆冬夏热力差异(主要成因)、青藏高原的影响
陆地(相对于海洋) 冬季 温度低 冷高压
夏季 温度高 热低压
冬季
夏季
陆地 G
陆地 D
三、南亚(热带)季风
成因:行星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东北信风
南亚 季风区
东北信风
赤道辐合带
南亚 季风区
赤道
赤道辐合带 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冬季(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夏季(西南季风)
一年一场风 从春刮到冬
第二节 大气三圈环流
大气环流 定义:
大范围(全球范围)的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 (平均)状况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
影响因子: ①太阳辐射 ②地球自转 ③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如海陆分布
一、单圈环流模式
假定条件:地球不转,即不计地转力 不计海陆差异
热力环流 经圈环流 单圈环流(半球)
1. 气压、气压场、水平气压场。水平气压场的基本类型? 地面和高空的水平气压场如何表示?
2. 空气水平运动的最初动力是什么?水平方向主要受哪几 个力有作用、各有哪些特点?
3. 自由大气指什么?自由大气中空气的水平运动规律? 4. 近地气层(縻擦层)中空气水平运动规律是什么? 5. 焚风?如何形成? 6. 季风、海陆风、山谷风是如何形成的?
7. 大气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季 节性位移?
TEST2 1 焚风是如何形成? 2 三圈环流中的副热带高压带是如何形成的? 3 湿度和温度有何关系? 4 雾与霾的区别?
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常常有“杀人浪”出现, 浪高近20米,遇难海船难以计数,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 航海地段。
咆哮的西风带 魔鬼西风带
中国南极科教考“雪龙号”穿越西风带。
沙漠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三、三圈环流影响因素
风带和气压带位置随季节而变化。 风带和气压带会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陆地夏季温度高, 形成热低压;冬季温度低,形成冷高压。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所谓仙气就是从这个山口一天进出两次的风。白 天橘园温度升得太高时,热空气就会流进山口, 夜里温度降低,山里的热空气又会流出来。就像 一个天然的大空调。
三、焚风 暧温气流越过高山,在背风形成炎热而干燥的风。
有利的方面: 初春促使积雪消融。 夏末促使粮食和水果早熟。
不利的方面: 作物减产 森林火灾 积雪消融成水灾 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