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
课时作业3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1.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甫,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
……我们又不是神甫,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
”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经济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B.反映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C.赫鲁晓夫决定全盘否定斯大林体制,对苏联进行全方位的改革D.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2.如下图为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
该示意图反映出(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B.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D.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3.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此举 (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一定程度上冲击“苏联模式”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4.勃列日涅夫改革推行新经济体制,在某些方面比赫鲁晓夫改革更加深入,这表现在( ) A.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B.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C.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框架D.一定程度上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5.俄罗斯民意调查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国家发展最好的时期。
理由最可能是(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光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D.首先冲击了“苏联模式”6.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着手进行改革。
在改革开始阶段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但改革很快陷入困境。
其主要原因是( )A.未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B.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C.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D.没有首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7.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中走向解体,而中国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历史2-6-2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及答案
2-6-23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1.(2012·云浮)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下列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解析] A项是苏俄成立初期所采取的措施,B项是30年代农业集体的措施,D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所以排除A、B、D三项选项。
2.(2011·南通)新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共同点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B.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定价.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D.纠正了农业集体的弊端[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赫鲁晓夫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国家都改变了农产品征收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排除A项,选项;B项不属于两项政策的内容,排除;新经济政策1921年实行,农业集体是1936年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农业领域的表现,故排除D 项。
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而斯大林给农民规定的“贡税”由赫鲁晓夫予以废止,也就是国家改变了农产品的征收方式,所以正确答案为项。
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从长远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答案] B[解析]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2011·临沂期末)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的分析解能力。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题1.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
苏联产生这一争论的背景是( )A.市场经济的理论得到认可B.计划经济理论被否定C.赫鲁晓夫否定苏联模式D.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经济学界在经济理论上争论的焦点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以及是否保留商品生产等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说明大家对已有的经济理论产生了质疑,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恢复,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所以产生了上述争论,D项正确。
2.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国家派出2万名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干部去当农庄主席,并向农村输送了12万名农庄农机师、农艺师和拖拉机手。
国家大力发展农机工业,使农村拥有的机械数量成倍增加。
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C.援助集体农庄D.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 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赫鲁晓夫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发展农业,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故答案为A项。
3.下表为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当时( )1953—1958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A.把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B.注重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C.大力垦荒和调整农业生产关系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同时题干表格信息反映了当时苏联粮食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
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重点进行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故C项正确。
4.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上升为16亿卢布,这意味着在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苏联模式遭到彻底否定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答案:D 解析: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种植业和畜牧业大力推进机械化对产量有重要影响,但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这不是影响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收入大涨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 项正确。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最早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得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解析: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的改革开始于南斯拉夫,故排除A 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并使苏联的势力增强,可以排除C、D两项。
答案:B2.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解析: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比例失调。
答案:B3.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但是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答案:C4.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图一图二A.赫鲁晓夫B.勃列日涅夫C.戈尔巴乔夫D.叶利钦解析: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是苏联的解体,而苏联就是解体于戈尔巴乔夫之手。
答案:C5.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B.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解析:题干要求从“内容”入手,A项是错误的;B项错在“同时”;C项经济方法的应用在勃列日涅夫改革中也有体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这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所没有的。
全国统考历史一轮人教版练案(36)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练案[36]必修二第九单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6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1.(2020·河南名校联盟联考)苏联从1947年至1950年,在不少地区曾试行“包产到组”,并在乌克兰广泛推广。
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苏联(C)A.经济体制改革未获得成功B.工业化牺牲了农业利益C.试图纠正农业集体化的弊端D.政府试图否定农业公有化[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下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集体化服务于工业化,使农业发展长期滞后,“包产到组”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故C 项符合题意;A项,此时为斯大林时期,尚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此时苏联工业化已经完成,排除;D项,试行“包产到组”并不意味着对农业集体化的否定,排除。
2.(2019·山西高考模拟)1948年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后,与苏联和东欧国家断绝了外交关系,走上社会主义自治道路。
1963年8月,赫鲁晓夫赴南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表明赫鲁晓夫(C) A.决心摒弃斯大林体制进行经济改革B.开始探索新的建设道路与美争霸C.承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D.希望借此重新建立社会主义阵营[解析]根据材料“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承认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不必统一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故C项正确;A项,赫鲁晓夫并未摒弃斯大林体制,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已经开始,排除;D项,此时社会主义阵营未完全分裂,排除。
3.(2019·山东德州期中)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
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A)A.重视物质利益原则B.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C.试图消除城乡差别D.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赫鲁晓夫改革。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解析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收购制。
将原来280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
这些做法()A.意在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B.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苏联社会现实需要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农庄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2.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正在()A.促进农业市场化B.推动农业集体化C.进行农业改革D.加快工业建设,C项正确;A项在斯大林体制下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3.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A.未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未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到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并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故选B项。
4.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这主要是指勃列日涅夫改革()A.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坚持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D.坚持原有体制并有所新发展“斯大林模式”下进行了一些改革,他把改革的重心放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方面。
在他执政时期,苏联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特别是与美国相对抗的军事工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D项符合题意。
5.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高中历史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赫鲁晓夫上台后,首先对农村作了实际调查,对农业和粮食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农业改革。
下列结论不符合其调查结果的是 ( )。
A.农业生产管理过于集中B.农民对劳动生产的成果漠不关心C.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过高D.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集体化,管理集中,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故A、B、D三项正确;斯大林体制下,农产品价格过低而不是过高,故C项错误。
答案 C2.赫鲁晓夫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C.赫鲁晓夫时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解析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虽然他的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但在实践上却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冲击,这一举措影响深远。
答案 D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解析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
答案 B4.“改革不是某种心血来潮,不是恍然大悟……改革的实质恰恰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实践上完全恢复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
”材料中所说改革的情况是指( )。
A.斯大林改革B.赫鲁晓夫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在以上四个人的改革中,斯大林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在经济领域,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
历史ⅱ人教新资料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
历史ⅱ人教新资料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课堂知识演练赫鲁晓夫上台后,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回答1~4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不包括()A、苏联农业生产落后,粮食短缺B、赫鲁晓夫政治地位稳固C、苏联农民生产热情高涨D、苏联已经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答案】C2、以下措施中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①开垦荒地②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那么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此题可使用排除法。
因为④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不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把含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答案】A3、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最能直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大规模的垦荒运动B、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C、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D、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解析】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了农民的愿望,直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D4、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选项是()A、改革以失败告终,毫无建树B、改革试图突破旧的模式,做了许多探索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D、改革在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答案】B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治、经济政策作了一些调整。
回答5~8题。
5、勃列日涅夫时期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④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6、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特别重视发展军事工业的领导人是()A、列宁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C7、以下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第一次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C、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D、改革给苏联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解析】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含答案
第七单元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有人这样形容赫鲁晓夫:“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不能自拔”他的墓碑也被做成了黑白相间。
人们对他这样的评价主要基于()A.赫鲁晓夫的矛盾性格 B.仍追求个人崇拜C.片面发展重工业 D.改革不够科学彻底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3、1958年1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州举行的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莫斯科州,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
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
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
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苏联农业领域出现浮夸风现象 B.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成效C.赫鲁晓夫已认识到改革的根本症结 D.农业集体化仍具有顽强生命力4、20世纪60~80年代,在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十月革命胜利纪念日,苏联每年都要在红场举行规模浩大的阅兵式。
图为1962年阅兵式上展示的新式弹道导弹。
专家指出,这一时期的阅兵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特殊的意义”是指()A.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B.表明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成果的决心C.展示军事实力增强抗衡西方的资本D.震慑民族分裂势力以维护国家安全5、根据苏联报纸所做的估计,苏联妇女平均每天花二小时排队购物,全国合计一年浪费掉一百亿小时在排队上,相当于一千五百万人一年工作五十周,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的时间。
课时作业2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共10小题)1.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2.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
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3.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1956年几乎肯定要发生饥荒。
这主要表明()A.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B.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C.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D.二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4.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
这一制度()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5.20世纪60年代,有人把赫鲁晓夫改革说成是“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指出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的。
21世纪初,有人把赫鲁晓夫改革视为‘旧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掘了关键性的第一锄”。
当今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未取得成功,但它在苏联改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仍有不少方面应加以肯定”。
上述材料说明()A.这些评价都有一定的道理B.历史评价没有客观标准C.历史评价受时代影响较大D.历史评价受史实的影响6.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A.恢复集权管理体制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承认市场调节作用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7.关于苏联改革,说法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的改革重点是工业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是农业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领域D.以上说法没有正确的8.1962年,苏联经济学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文章,主张利用经济手段刺激生产发展。
必修2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时作业含答案 精校打印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时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 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B. 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 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2.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C.历次改革在政策上缺乏延续性D.历任国家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3.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下表为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社会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5.“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说:“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
”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C.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D.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6.《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人教版必修二学案(附题及答案):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学习目标〗:1.了解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2.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和失败的原因。
3.了解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和政策改革的内容、过程及影响。
4.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重点难点〗: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改革及影响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易错提醒]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轻巧识记]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答案:背景:赫: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勃: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戈:20世纪80年代中期,社会动荡措施:赫: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给企业部分权利勃: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注重发展重工业戈: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所有制结构,实行租赁制,开始出现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结果:赫: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此模式勃: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但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增加,1975年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戈:经济改革未取得预期成果,开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课堂检测:1.莫斯科大学扬吉耶夫教授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多数苏联人民都依靠‘强大的苏联’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他们为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7.21《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学思之窗】
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解题关键: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国情;斯大林开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
思路引领: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点。
答案要点: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解题关键:戈尔巴乔夫面临严重社会危机,造成苏联的解体。
思路引领: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必要的,但其失误成为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要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
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例题
高中历史: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例题1.他(赫鲁晓夫)想要同斯大林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
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
他在改革过程中,往往是一只脚向民主迈进,另一只脚却陷入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
材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完全继承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B.尚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C.向民主化迈进是其改革的侧重点D.主观主义是其改革失败的根源【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赫鲁晓夫改革。
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依据材料信息“同斯大林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冲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项正确;C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排除;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源是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项错误。
2.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在辞职时发表电视演说:“国家情况不妙。
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
……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告终。
”这位“总统”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答案】 D【解析】“1991年”是本题解体的关键。
斯大林执政时间为1924-1953年;赫鲁晓夫执政时间为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间为1964-1982年;戈尔巴乔夫执政时间为1985-1991年。
故答案选D。
3.1990年莫斯科的第一家麦当劳开业,数千人排着长队等待就餐。
一位公民回忆道:“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
”这反映了()A.快餐业开始改变苏联人的饮食习惯B.苏联政府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资本C.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D.苏联经济结构失调的局面没有改变【答案】 D【解析】题干信息说明买麦当劳、茶叶、糖等生活用品仍然很困难,说明经过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D项正确。
历史2自我小测: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含答案
自我小测一、选择题1.“作为苏联的领导者……外交的失败更进一步损害了他在其同事们之间的声望。
他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鲁莽计划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材料中的“他”()A.始终是斯大林政策的忠实追随者B.一直致力于援助中国的建设C.开展了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D.把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高度2.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存在就人论事的局限性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D.不能正确评价前人的功过得失3.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
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时的时代,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C.二战后,苏联为应对“冷战”的威胁,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4.1973年,苏联作为富油国从石油危机中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为准备战争需要储备大量粮食B.进口大量粮食是为了控制粮食出口国C.苏联政府长期忽视产业结构的调整D.玉米运动失败导致苏联粮食大量短缺5.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6.某学者描写苏联的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练习题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开垦、开垦、再开垦”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2.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下列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3. 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618枚,美国1054枚。
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4.勃列日涅夫曾说:“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中,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已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7.6%,日用消费品占20%。
”这表明其改革仍( )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5.1987年,戈尔巴乔夫说:“改革就意味着……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
”这表明他的改革( )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6. 俄共党刊认为,“1991年苏联陷入空前危机是戈尔巴乔夫背叛变革的政策所导致的”。
这是强调戈尔巴乔夫改革( )A.经济政策失误B.外交政策失误C.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D.民族政策失误7. “医生赶到病人那里,可病人已经死亡。
于是……开具了死亡证明……核手提箱留给谁……由俄罗斯来控制。
”“病人已经死亡”指( )A.苏联成立B.苏联取得卫国战争胜利C.废除新经济政策D.苏联解体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同步练习及答案
【成才之路】2018-2019高中历史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9·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开垦、开垦、再开垦”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解析: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B项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政治改革的内容;C项是列宁时期;D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A2.(2019·合肥高一模拟)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
”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解析:从题干“粮食很紧张”可知,当时苏联农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弊端所带来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3.(2019·揭阳高一检测)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
当时的苏联( )A.促进农业市场化B.推动农业集体化C.进行农业改革D.加快工业建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时代特征、分析材料的能力。
题干事件为赫鲁晓夫改革推广玉米运动,C项正确;A项不存在;B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D项与材料不符。
答案:C4.关于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A项正确;但取得了一定成效,D项错误;B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C项在苏联时期没有出现。
课时作业16: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Ⅰ卷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赫鲁晓夫在《回忆录》里说:当时苏联领导和他自己在走向“解冻”的同时,又有担心,生怕“解冻”引起洪水泛滥,局面难以控制,“因此我们似乎曾经阻止过解冻”。
这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引起了社会动荡B.只能在旧体制内徘徊C.面临巨大的阻力D.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2.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
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3.1962年9月,苏联某教授撰文建议,促进生产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
这一建议()A.符合当时苏联的改革精神B.顺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C.推动了新经济体制的实施D.促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4.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
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
这一制度的转变()A.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B.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C.注重了调整工农业比例D.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5.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苏联政府()A.严格执行斯大林模式B.推行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C.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D.强化行政干预经济的能力6.如图是《时代周刊》把参加1975年7月欧安会首脑会议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美国总统福特作为封面的局部图片。
课时作业12: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1. “斯大林模式”一词由西方学者首先使用,泛指所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官方和学界从不使用这个词。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接过了这个词用以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且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
戈尔巴乔夫的上述言行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B、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C、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2. 1955年起,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粮食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改善,其原因包括①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扩大②农业税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③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④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 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通过了新的《苏共纲领》,指出:“为了动员内部潜力,更有效地利用基本建设投资、生产基金和财政资金,必须在国家计划任务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业务独立性和主动性。
提高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兴趣”。
这些措施A、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B、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C、埋下了苏联解体的隐患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4. 下列措施或目标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严重脱离苏联实际的是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B、“20年建成共产主义”C、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D、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5. 有研究资料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的冶金部,每年召开的大小会议达400次,下达的文件有1.5万多种,制定的指标多达18.6万个。
1988年4月,前苏联一次就废除了12万多项决议、条例、法令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文件。
上述材料集中反映出前苏联A、政府行政管理机构臃肿B、经济体制改革方针失误C、社会经济政治危机严重D、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突出6.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习题设计及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
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上升到1926年的%、1939年的%和1959年的%。
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
……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4、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2、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选项答案太绝对。
答案: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
原因:“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
认识: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第问,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一分为二,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并且要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在科技和医
疗水平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等。
第问的原因分析有一定难度,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认识要体现出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要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1-4CCCC
5.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经济规律。
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经济发展的“加快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要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