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艺术特点

合集下载

苏轼的前赤壁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苏轼的前赤壁赋-苏轼的《前赤壁赋》

苏轼的前赤壁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导语:苏轼一生中留下了许很多多的古(诗词),《前(赤壁赋)》就是我们比较熟识的一首。

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苏轼的《前赤壁赋》,盼望对你有关心!前赤壁赋宋代: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与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游览,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行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全部,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文言文:苏轼《前赤壁赋》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轼《前赤壁赋》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苏轼《前赤壁赋》原文译文赏析《前赤壁赋》宋代: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

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移,越过茫茫的江面。

情、景、理的完美结合-《赤壁赋》的艺术手法浅析

情、景、理的完美结合-《赤壁赋》的艺术手法浅析

情、景、理的完美结合-《赤壁赋》的艺术手法浅析导语:中国优秀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小说文学等数不胜数,读后都给人心灵启发。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的艺术手法浅析,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enxue)。

苏轼谪居黄州,郁愤之情,实在难免。

此文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

作者赋中言愁,而又自解其愁,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由于作者构思巧妙,使文章景、情、理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一、由景生事,由事生情这一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三段。

眼前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使“客”自然联想到曹操诗句“月明星稀”,而“客”之所处长江赤壁之景又使“客”联想到赤壁之战;于是文章铺陈曹操“一世之雄”的盛事,将“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正面推到读者面前,这就是“由景生事”。

而推出曹操是为了言志抒情,文章通过“而今安在哉”这一发问过渡,表达出以下的伤感情怀,“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更何况“侣鱼虾友麋鹿”,如“蜉蝣一粟”之平庸渺小之辈。

身处逆境,吾生须臾,又何必再去建功立业!看来只有逃避现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这又“不可乎骤得”。

想超脱而不得,可谓哀伤到极点了。

结句“托遗响于悲风”写出了不得不“哀”的一片苦衷。

至此,由景生事,由事生情,情终于被发挥至极致,但又与景、事交融,自然流畅,毫无生硬说教之弊。

二、由景明理,由理及情第三段“客”的回答,实际上反映了苏轼自己被贬谪到黄州后的消极思想,第四段以“苏子曰”领出苏轼人生观矛盾的另一面,先由景明理——针对客所言“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苏轼仍选取眼前景物“江水”和月亮作导引:“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着就境取譬,借景明理,由江水、月亮的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上升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人之一生只要能“立德”“立功”“立言”,就能不朽,就能“无尽”,所以对天地万物,“又何羡乎”?当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是唐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两首赋,内容都描述赤壁之战和赤壁风光,但在意境、语言和结构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

首先,两篇赋的意境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主要表现出赤壁之战的血雨腥风和英雄豪气,作者通过英雄劫难、守城死守等描写表达出士兵们的英勇和忠诚。

而《后赤壁赋》则侧重于景物的描写,主人公孙辽到赤壁游玩,所见所闻所感都极富诗意,笔触纤细、温柔、柔和,给人以美好、恬淡的感觉。

其次,在语言方面,《前赤壁赋》的文辞雄浑、豪放,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典故和抒情手法,富有节奏感,尤以“壮哉我十万人”这句名言最具表现力。

而《后赤壁赋》则更注重诗情画意,以具象化的文字描绘出赤壁的山、水、云、雾和人物的形象,语言流畅、优美、恬淡,具有诗歌般的韵律感。

最后,在结构方面,《前赤壁赋》总共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节,再通过融合的方式完整地体现了整篇赋的主旨和感情。

而《后赤壁赋》的结构相对简单,由一篇长篇组成,从孙辽到赤壁出发,到结束回到学校的全过程,构思清晰,节奏把控得当。

总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两幅瑰丽、壮美的传世之作,两篇赋在描绘赤壁的风采方面各具特点,前一篇以血气勃勃的作风雄奇豪杰,后一篇则以文人风范纤丽温柔。

无论是在语言还是意境体现上,两篇赋都有着深邃、美丽、感人的风格特色,不仅具有历史性、人文性,更有永恒性和艺术性。

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

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

苏轼的前赤壁赋的写作特点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之作,其写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叙事性:该赋通过叙述历史故事,描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和人物形象,使得读
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战争的残酷。

这种叙事性的写作方式使得作品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2.语言优美、文辞流畅:苏轼善于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使得整
篇赋文辞清新雅致,情感真挚动人。

这种语言风格不仅使得作品更具有文学性,也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运用典故、象征手法: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了很多典故,如“非梦也,
但得以记之”、“精卫填海”等,这些典故使得作品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

同时,苏轼还运用了象征手法,如“比物喻志”、“以物言志”等,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4.以文为赋,骈散结合: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写作方式,即
将散文和赋体相结合,使得作品既有赋的华丽,又有散文的流畅。

同时,苏轼还运用了骈散结合的手法,使得整篇赋既有对仗工整的句式,又有自由灵活的散文句式,这种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可读性。

总的来说,苏轼的《前赤壁赋》以其叙事性、语言优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以及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等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

《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2篇)赤壁赋的艺术特点篇一“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

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语文赤壁赋优秀知识点篇二知识点:字音窈窕(yǎo)(tiǎo)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酾(shī)酒横槊(shu)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知识点:通假字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山川相缪:通“缭”连结,盘绕。

知识点: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3)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动)(5)乌鹊南飞(名作状)知识点:一词多义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之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纵一苇之所如(往)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标志)倚歌而和之(代词,歌)哀吾生之须臾(主谓之间)不知东方之既白(主谓之间)知识点:特殊句式定语后置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

前赤壁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前赤壁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前赤壁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

《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几经重辟”,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

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

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

“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

《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

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

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

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

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

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

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

《赤壁赋》知识点课件赤壁赋知识点课件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被广泛地传颂和研究。

本课件将介绍赤壁赋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文学价值等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名篇。

一、赤壁赋的创作背景赤壁赋是东晋时期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他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赤壁之战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坚韧。

二、赤壁赋的艺术特点1.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赤壁赋通过叙事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又通过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赞美。

2.咏景与咏人相统一:赤壁赋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如江水波光粼粼、烟雾缭绕的山峰,还生动地刻画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使诗文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3.意象丰富:赤壁赋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将战船比喻为巨龙、将战士们的勇猛行为比作猛虎出山等,以形象鲜明的语言营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赤壁赋的文学价值1.艺术价值:赤壁赋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成为后世文人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历史价值: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使读者对赤壁之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3.人生哲理:赤壁赋通过对战争、友谊和人性的描绘,传达了关于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启发读者思考人生和社会的意义。

四、赤壁赋的传承与影响1.后世文人的模仿:赤壁赋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激发了后世文人的创作热情,许多文人进行了模仿,并在赤壁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2.艺术演绎:赤壁赋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还在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演绎,为后世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教育价值:赤壁赋作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被纳入中学语文课程,并在教育中起到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培养文学修养的作用。

五、结语通过对赤壁赋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名篇之作。

赤壁赋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向读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和人性的辉煌。

前后《赤壁赋》之比较

前后《赤壁赋》之比较

前后《赤壁赋》之比较
• 1.整体内容侧重:前赋重在说理论道,后赋重在记游状 景。 • 前赋重在说理论道:由眼前山水明月之景的永恒,联想 到历史文化名人的物是人非,感慨人生之短暂,之渺小, 继而站在大自然的视角,从变与不变两个角度,阐释了 人与自然的不断变化和永恒不变,从而我忘掉自我,超 脱自我的人生道理,抒发了纵情自然,旷达胸怀的思想 情感。 • 后赋重在记游状景:记游过程详尽、完整 • 游赤壁的出发地,准备,尤其是游览踪迹,通过一系列 动词,摄、上、履、披、踞、登、攀等,很是清晰。画 面流动,变化多姿。比如主客途中所乐、问妻备酒之兴, 携客游赤壁之乐,夜遇孤鹤之惊,梦游道士之惑。 •
• 内容方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后《赤壁赋》之比较
• • 3.主题之异:前赋结尾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 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解了心中的 伤感,较为豁达; • 后赋通过遇一孤鹤戛然长鸣而西,表明了作者 旷达超脱的胸怀,后以梦见道士笑而不答,将 “我”、孤鹤和道士合而为一,同时也表露了作 者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 • 。
前后《赤壁赋》之比较
• 2.景物之异:前赋描写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 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 • 前赋之景则通过高山、碧水、清风、明月之工 笔细描,勾勒出一副朦胧、开阔而又充满诗情的 画面。而江水则呈现出平静、开阔之势,而后赋 之景则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简笔勾勒,然后则 主要写江岸上活动,如通过一系列动词,摄、上、 履、披、踞、登、攀等,表现了江岸山势陡峭险 峻。而江水则呈现出“风起水涌”之势。
前后《赤壁赋》之比较
• • 5.语言风格之异:前赋骈散结合,以骈,为主行 文流畅,富有气势,后赋也以骈散结合,散句较 多,气势不及前赋。 •

前赤壁赋 苏轼赏析

前赤壁赋 苏轼赏析

前赤壁赋苏轼赏析前赤壁赋苏轼赏析一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赤壁赋书法赏析

赤壁赋书法赏析

赤壁赋书法赏析
《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重要作品,其书法艺术也备受赞誉。

以下是对《赤壁赋》书法的一些赏析:
1. 气韵生动:苏轼的书法注重气韵的生动,他的字形虽然向右上方倾斜,但整体上却有一种动态平衡的感觉。

这种气韵生动的特点,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

2. 笔法丰富:苏轼的书法笔法丰富,他善于运用各种笔法来表现不同的字形和意境。

他的书法作品中既有行书的流畅,也有楷书的端庄,更有草书的狂放。

这种丰富的笔法运用,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结构严谨:苏轼的书法结构严谨,他的字形虽然向右上方倾斜,但整体上却有一种对称和谐的感觉。

他的字形大小、笔画粗细、结构比例等都非常严谨,这种严谨的结构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4. 意境深远:苏轼的书法意境深远,他的字形和意境相互呼应,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

他的书法作品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更有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这种深远的意境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总之,《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重要作品,其书法艺术也备受赞誉。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苏轼《赤壁赋》语言艺术解读

苏轼《赤壁赋》语言艺术解读

苏轼《赤壁赋》语言艺术解读苏轼的《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第一古文”。

它是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为背景,展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和自然景观,赞美了岳阳楼和楚庐之美,反映了人物之间的互相敬重和忠诚,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人性、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深刻观察和思考,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形态。

本文将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对《赤壁赋》进行解读。

一、语言句式的多样性苏轼在赋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句式,这些句式在不同的场合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增强了赋的感染力和思考力。

比如:1.倒装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群鸥急斗,乱翅惊起,方从容举酒相属。

”2.排比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既往不究,来者犹可追。

”3.问答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何以解烦?唯有金樽。

”这些句式在构建语言表达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倒装句和排比句形成了赋文叙述的的节奏和韵律,在特定的句子结构中突显文体特点和文化氛围,使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更为深刻;问答句使文章更具有亲切感, 有时候向读者提出问题从而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词语和造句手法的运用苏轼在赋中运用了非常多的词语和造句手法,这些词语和造句方法巧妙地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和思想,丰富了文章的艺术性。

比如:1.比喻“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若干的秋菊,已向阳关道路黄落。

”比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物体之间更加贴近,讽刺或者是描写更加自然,同时也能够促进感情和思想的传达。

2.比拟“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比拟又称“类比”,它是以点带面,以物类义,以精到效果渲染感情,其效果往往是一针见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独特的造句方式“山行素意,天心野逸,箫韶乱策,羽管横绝。

”“悬磬一鸣,钟鸣则已。

”“三峡之盛,水势难当。

”作者运用这些独特的造句方式,在表达清新自然的世界美好时更加深刻透彻。

三、简练和完整之间的平衡苏轼在《赤壁赋》中既不失简练,又不失完整。

《前赤壁赋》 文章解读

《前赤壁赋》 文章解读

《前赤壁赋》文章解读《前赤壁赋》文章解读《前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是东晋文学家苏轼所撰,对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前赤壁赋》的主题,艺术手法以及文化内涵进行解读。

一、主题《前赤壁赋》以赤壁之战为背景,主要描绘了周瑜、刘备、诸葛亮与曹操等历史人物之间的斗争情景。

它表达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赞颂,同时也道出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反思和对于和平的渴望。

二、艺术手法1. 描写手法:苏轼巧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例如,“江南可采莲,蓬莱已无花”,这样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赤壁战场的苍凉之美。

2. 对比手法:苏轼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伟大和世事的无常。

例如,“三江口,二乔去,烟波微茫,楚山青楼,锦城丽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对比描写,展现了周瑜临危不乱的品质。

三、文化内涵1. 文人情怀:《前赤壁赋》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们对于政治乱世的思考和关切。

苏轼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丰富内心世界,表达了文人们对于和平的追求和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

2. 儒家思想:《前赤壁赋》展示了苏轼对于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他通过赞颂周瑜和诸葛亮的智勇才能,强调了仁义道德在英雄人物身上的体现。

3. 自然美学:《前赤壁赋》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苏轼以自然之景来烘托战争中人物的悲壮和英雄气概,使得整篇文章更加饱满。

总结:《前赤壁赋》是一部富有深意的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历史人物的伟大,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平的思考。

通过描绘细腻的战场景景和展示文人的情怀,苏轼成功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字数:500)。

宋词鉴赏:苏轼《赤壁赋》的艺术魅力

宋词鉴赏:苏轼《赤壁赋》的艺术魅力

宋词鉴赏:苏轼《赤壁赋》的艺术魅力导言《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篇散文,也是宋代文人苏轼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该篇散文描绘了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历史战役——赤壁之战,通过对历史事件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苏轼深厚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思想观念。

本文将对《赤壁赋》进行全面鉴赏,探索其艺术魅力。

1. 赤壁之战背景与情境描写在《赤壁赋》开头部分,苏轼通过详细描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历经沧桑的时代氛围。

他以纷繁复杂的战争情节为背景,从皇帝、将相到普通百姓等各种角色入手,展示了不同人物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感与命运。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苏轼让读者产生共情之感,进一步加深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2. 自然景物的瑰丽描绘自然景物在《赤壁赋》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苏轼通过对江山、山水、草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示出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宏伟。

他以极富诗意和细腻入微的笔触,将自然景物烘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对自然景物情感的表达和描写技巧凸显了《赤壁赋》艺术魅力之一。

3. 情感表达与思想观念《赤壁赋》展现了苏轼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观念。

他在文中表达了对战乱岁月中人们遭受困扰和所寄希望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出对友谊、家国情怀以及人生哲学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这些情感和观念使得《赤壁赋》超越了单纯描写历史事件的范畴,成为一篇充满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4. 艺术技巧与修辞手法苏轼在《赤壁赋》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技巧和修辞手法。

例如,他采用了夸张、对比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笔更加生动有力;同时也运用了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写作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更具层次感。

这些艺术技巧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赤壁赋》凸显出浓厚的艺术魅力。

结论通过对苏轼《赤壁赋》的鉴赏,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到它的艺术魅力所在。

从背景描写到自然景物描绘,再到情感表达与思想观念以及艺术技巧与修辞手法,都展示了该篇散文独特而瑰丽的一面。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的一篇诗文,其内容描绘了赤壁之战前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这篇文章的创作过程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即前后赤壁赋。

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

我们来看看《前赤壁赋》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描绘赤壁之战前的景象为主,描述了江山如画,英雄气概,赤壁之战激烈激动人心的场面。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赤壁之战前的历史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展示了壮丽的山水风景及英雄豪迈的形象。

整篇文章气势恢宏,饱含慷慨激昂之情,给人以强烈的历史感和情感共鸣。

从内容上来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均以描绘历史事件前后的景象为主,但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前者以豪迈激昂的笔触,展现了壮丽的历史场面,后者则以悲凉沉郁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伤和思考。

接着,我们来看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修饰和浪漫抒发的手法,如“江畔何人初见月”的“何人”、“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一觧淮阳,青天补汉韶。

”等等。

这些修饰和抒发的手法使得整篇文章气势磅礴,富有激情和豪迈。

而在《后赤壁赋》中,作者则运用了大量的写实描绘和忧国忧民的手法,如“明月干戈,四国纷乱,客去主聚;风尘荣枯,万事举输,叶落乌啼。

”等等。

这些描绘和抒发的手法使得整篇文章感伤凄凉,富有历史沉思和情感抒发。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王之涣借赤壁之战,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表达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这两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和思想遗产。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东晋文学家曹操所作的一篇骈文。

下面是赤壁赋的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1.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曹操
率领大军攻打东吴,但被东吴联军在赤壁击败。

曹操战败后,大军溃败,损失惨重。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就是这场战役。

2. 赤壁赋的结构:赤壁赋分为上、中、下三篇。

上篇主要描写战争
前的景色和曹操的豪情壮志;中篇描写战争的激烈场面和曹操的失败;下篇则是对战争胜利后的景象和东吴名士的风采等进行描写。

3. 赤壁赋的意境和艺术特点:赤壁赋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线,通
过描绘江水、山岳、风景等,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气势。

同时,也通过战争的描写,展现出英雄壮志和忠诚精神。

4. 赤壁赋的语言特点:赤壁赋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文章的语言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5. 赤壁赋的影响:赤壁赋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后
世文人墨客推崇的经典之作。

它不仅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还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文化等领域。

总之,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它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战争场面,表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的英雄壮志,展示了曹操战败和东吴胜利后的景象。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赤壁赋艺术特点苏轼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前赤壁赋艺术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前赤壁赋艺术特点一我国的山水游记,作为一种一种独立文学样式出现,可以追溯的南北朝的郦道远。

他的《水经注》记载了中外河流1200条。

它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所经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以及神话传说。

内容丰富,文笔多姿多彩。

有注重山川景物特征的逼真描绘和隽永传神的特点。

到了唐宋继成了这个优秀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创新,形成了山水游记文学的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这时初期那种对祖国山河纯客观的描写减少了,显示了情景交融文情并茂的写作特点,并且出现了像柳宗元、欧阳修和苏东坡这些志高才溢的大手笔。

但是正如曹丕《典论论文》所述那样,文以气为主。

三位大家作为文人其气质、禀性、个性各不相同,因而文章的风格,即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直接具体的反应和表现也是极不相同的。

诗有画龙点睛的诗眼,文亦有揭敛之指,前顾后注的文眼。

为着表现作家独特的文气、文风,各自选择谋篇布局的文眼也不仅相同。

新赏他们的游记,我们不仅可以饱览祖国的山水胜境,更可以充分领略情趣各异的艺术魅力。

东坡笔下的山水,则像一幅淋漓酣畅的泼墨写意画,雄浑苍莽,不由人视通万里,遐想千古。

《前赤壁赋》是其山水游记的典型代表。

如果仔细加以评析,就不难发现,《前赤壁赋》反映出来的苏轼的鲜明个人特点和他山水游记的艺术发特色。

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名轼,北京眉州眉山人。

他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

祖父苏序是位诗人,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致千余首。

父苏洵,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影响。

加之东坡聪颖非常,所以他学识渊博,才具惊人。

对于诗、文、词、书都有精深的造诣和成就。

博学也造就了他思想上杂的特点。

政治上他倾向于儒家的问政入世,生活上取法佛家、道家的的旷达出世。

有矛盾,但又以外儒内道的形式达到儒道的统一。

这样,他既能进亦能退。

元丰二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弹劾下狱。

不久就贬到长江边当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转而投向大自然的怀抱,寻求安慰和超脱。

老庄思想成为他人生哲学的主导,成为他逆境中精神上的砥柱。

他在超然化外的旷达中,不懈追求完美的人生。

元丰五年,他巡江傲游黄州赤壁。

此处山川险要,雄踞大江,误为当年周瑜大破曹孟德之赤壁,睹物怀古,激发了他胸中豪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动人的《前赤壁赋》。

他虽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

文章一开始就以简洁的富于特征的笔墨勾画出清风徐来、月出东山的清风明月之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此雄浑壮阔的气势,的确反映出作者博大宽广的胸怀。

置身于这样的诗情画意,当然会从现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飘飘欲仙,感到无穷的乐趣。

有清风明月,有山光水色,杯盏在握、对酒当歌、引发了思念美人的清风明月之情。

通过情绪、反映、形状、效果的博喻写出箫声,更显的感情的悠远深邃。

值此一折,转乐为悲。

兴起了思古的幽情,引起清风明月之理。

客人道古论今,天地玄黄,由一世之雄曹孟德于今安在哉,联想到人生的短促,渺小。

羡慕长江之无穷,情绪更为悲怆。

借着答客问,苏子钻出来阐发他对人生的看法。

他认为由变可以得出天地存在也是瞬间的结论,可是由不变也可以看出人生宇宙的无穷存在,物质是不灭的,山川明月又何羡乎?所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日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转悲而为客喜而笑。

通篇采用主客问答,以清风明月在结构上穿针引线,情绪变化曲折多端,深刻展示了苏东坡内心的痛苦、矛盾、斗争,最终在老庄思想的朴素辩正法中得到解脱。

为此,他在不显眼的地方安排了非比寻常的文眼:吾与子共适,文中之配情绪悲乐变化的是共适与不适思想的交替。

卒章显志的结论是:人生无论其变与不变,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适。

文眼看似信手拈来,实际功力深厚,绚烂之极归于自然。

文风直追老庄,汪洋辟阖,仪态万方。

时而如飞流直泻,时而如幽谷清溪;有仰天长啸,也有俯首哦吟,结构上纵横开阔,舒卷自如,极尽变化腾挪之能事。

将眼前景心中情,与人生哲理交织在一起,让读者看到了大千世界和宇宙的玄种,开辟了山水游记的新境界。

苏东坡少年读《庄子》曾经感叹:吾昔有见于中,儿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也。

后人读东坡文也应该有这样的感受。

就是说不但见得到,而且能说得出苏文的过人之处就文气而言,苏东坡此文有一种飘乎羽化的仙气。

有人说,柳宗元山水游记像潺潺清泉,反映大自然细腻的美,欧阳修山水游记如镜湖微澜,陶醉于大自然闲适的美,那么,苏轼之文就是浩淼的大海了,反映出东坡向往大自然雄浑的美。

前赤壁赋艺术特点二《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

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

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

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

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说是汗漫,是畅达,是一泻千里、纯以气胜,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

从《前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

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随物赋形、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前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

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

《前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前赤壁赋艺术特点三这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所作,通过作者泛舟江上情感起伏变化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失意时复杂的世界观:叹惜人生如梦,借助佛老思想求得解脱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表达了作者逆境中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1、情、景、理融为一体.议论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内涵,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第一段描写月夜江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俳徊于斗牛之间。

如画的美景引发苏子感情的抒发,使他充满了欢娱之情。

同时,为后文议论说理进行了一个形象的铺垫。

第二段写客的议论由萧声引发人生哀叹,抒写人生苦闷,托遗垧于悲风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风这一具体现实景物表达了出来.三段写苏子反驳,起首用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来个针锋相对,随之以水月作譬深入浅出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道理。

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热爱,以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

通过水月景物描写过渡到说理,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结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善于取譬.特别写萧声的呜咽,通过比喻将抽象的不易表现的声情写的具体可感,诉诸视觉与听觉。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以及第三段苏子反驳,用水月作譬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3、构思独具匠心。

本文采取主客问答形式并注意抑客扬主这种主客问答。

实际上是作者内心自我独白,表达了苏轼思想感情上波折挣扎解脱的过程,造成文意起伏跌宕,曲折有致。

4、结构独特。

本文两条线索时间线和感情线并行发展,以外在时间的推移来推进感情发展。

5、采用借景抒情,借物喻理的表现手法,使本文写景抒情说理统一,把抽象的哲理和逻辑思辨形象的体现了出来。

6、语言自然优美,生动形象,句式韵散结合,讲究排偶,排比有气势,散句有韵味使文章更像一首散文诗。

清风徐来描写清风微微地从容不迫的吹拂,营造出静谧舒畅境界。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凌写小舟在宽阔江面上轻举荡漾动态。

茫然既写视觉景象又传达出具体感受。

此外,作者借用传统辞赋主客问答句式,排偶的同时又不仅限于铺陈事物。

而是将哲理渗到其中,是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