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设计的设计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doc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
程设计
院(系):工业中心
班级:106001
姓名:王永安100203120
路体力 100201114
指导老师:王党利
时间:2013.07.07
目录
一、设计题目 (4)
二、总体方案设计及分析 (4)
三、硬件原理图设计 (4)
四、软件流程图及程序设计 (6)
五、设计总结和心得体会 (13)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keilC软件和Proteus软件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芯片实现了用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电风扇的工作状态,最高位显示风类:“自然风”显示“1”、“常风”显示“2”、“睡眠风”显示“3”。
后3位显示定时时间:动态倒计时显示剩余的定时时间,无定时显示“000”。
设计一个“定时”键,用于定时时间长短设置;设置一个“摇头”键用于控制电机摇头。
设计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若风扇电机过热,则电机停止转动,电机冷却后电机又恢复转动。
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
关键词:AT89C51 keilC软件 Proteus软件。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设计的设计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设计的设计一、引言电风扇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用电器,通过旋转叶片来制造空气流动,从而起到降低室温、促进空气流通等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设计,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来实现风速的调节。
二、系统需求分析1.风速调节:电风扇需要能够通过调节转速来实现不同的风速档位,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能耗控制:控制系统需要尽量降低电风扇的能耗,减少电费支出。
3.安全可靠:系统应具备过载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操作简便:用户能够方便地通过开关等操作元件来控制电风扇的开关、风速等功能。
三、系统设计1.传感器部分为了实现风速调节和过热保护等功能,需要通过传感器来获取相关信息。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是否过热,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的转速。
2.控制器部分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它根据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风速的调节。
具体来说,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过热保护功能;根据转速传感器的数据来判断电机的转速,并根据用户的操作要求调节电机的转速。
3.驱动器部分驱动器负责将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转化为电机的实际动作。
电风扇通常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因此需要采用电机驱动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4.电源部分电源部分主要为整个系统提供电能。
电风扇通常使用交流电源,因此需要设计适配器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供给电机和控制器。
5.操作部分用户通过开关等操作元件来控制电风扇的开关、风速等功能。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控制面板来集成这些操作元件。
四、系统工作流程1.系统上电初始化,显示风速调节档位。
2.用户通过开关控制电风扇的开关,控制器接收到开关信号后判断是开启还是关闭电风扇。
3.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息判断电机是否过热。
4.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转速信息以及用户设置的风速档位来调节电机的转速。
5.控制器将转速控制信号发送给电机驱动器,由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转速。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实验环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主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结果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拟电风扇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简介:本电子产品为模拟电风扇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在本项目中需要完成温度转换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模拟电风扇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及PCB板的绘制;焊接、组装、调试模拟电风扇控制器;根据电路原理图提供的各模块接口,编写处理器的控制程序使其达到设计要求一、局部电路设计(6分)1、使用提供的555、电阻、电容、可调式电阻器等元器件设计一个温度转换电路,将为模拟电风扇控制器提供温度状态信号。
当超过温度时,上限LED点亮;、2、焊接、调试电路,使电路工作正常。
局部电路设计元件清单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 可变电阻10K 22 温度电阻PT100 13 电阻10K 24 电阻100K 25 电阻1K 26 电阻510 27 电组100 28 电容101 29 电容104 28 LED 红 19 集成电路555 1二、原理图的绘制与PCB板的设计(20分)要求:考生在F盘根目录下建立一个文件夹。
文件夹名称为:2011EJ××(2位数字,竞赛队工位号)。
考生的所有文件均保存在该文件夹下。
各文件的主文件名:原理图文件:sch+××原理图元件库文件:slib+××Pcb文件:pcb+××Pcb元件封装库文件:plib+××其中:××为考生工位号的后两位。
如sch96注:如果保存文件的路径不对,则无成绩。
1、在自己建的原理图元件库文件中添加24C02元件原理图封装。
2、在自己建的原理图文件中将模拟电风扇控制器原理图完整的绘制出来,并在原理图下方注明自己的工位号。
3、在自己绘制的元件封装库文件中,添加按键的PCB封装。
4、绘制模拟电风扇控制器的双面电路板。
要求:(1)电路板面积不大于:160mm(长)*150mm(宽);(2)所有元件均放置在Toplayer;(3)信号线宽不小于10mil,VCC主线宽不小于30mil,接地主线宽不小于30mil;(4)元件布局合理(5)PCB布线完整、合理、美观;(6)在电路板边界外侧注明自己的工位号。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通过keilC软件和Proteus软件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AT89C51芯片实现了用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电风扇的工作状态,最高位显示风类:“自然风”显示“1”、“常风”显示“2”、“睡眠风”显示“3”。
后3位显示定时时间:动态倒计时显示剩余的定时时间,无定时显示“000”。
设计一个“定时”键,用于定时时间长短设置;设置一个“摇头”键用于控制电机摇头。
设计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若风扇电机过热,则电机停止转动,电机冷却后电机又恢复转动。
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
关键词:AT89C51 keilC软件 Proteus软件目录1 PROTEUS和KEIL的使用 (1)1.1 Proteus的使用 (1)1.1.1软件打开 (1)1.1.2工作界面 (2)1.2 Keil C51 的使用 (2)1.2.1软件的打开 (2)1.2.2工作界面 (3)1.2.3 电风扇实例程序设计 (4)2电风扇硬件控制系统 (8)2.1设计方案特点 (8)2.2关于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9)2.2.1主要特性: (9)2.2.2管脚说明: (10)2.2.3.振荡器特性: (11)2.3仿真与调试 (11)3软件设计部分 (12)3.1复位电路 (12)3.2时钟电路 (13)3.3显示电路设计 (13)3.4框图流程 (14)总结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9)附录 (20)1 Proteus和Keil的使用Proteus7.0是目前最好的模拟单片机外围器件的工具,非常不错,可以仿真51系列,AVR,PIC等常用的MCU及其外围电路(如RAM,ROM,LED,LCD,AD/DA,部分SPI器件,键盘,部分IIC器件),虽然有那么多优点和长处,但还是与实际情况有不少的差别。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和体会,仿真毕竟还是仿真,不能代替实际操作,实际许多问题是在仿真中碰不到的,当然我们可以仿真达到学习目的。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电风扇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和工业场所。
电风扇的控制系统是为了实现对风速、运行时间和摇头等功能的控制,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系统设计1.硬件设计(1)电机驱动:电风扇的核心部件是电机,控制系统需要对电机进行驱动。
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器,通过PWM(脉宽调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不同的PWM占空比,实现不同风速档位的调节。
(2)温度传感器:电风扇的控制系统需要实时监测环境温度,以便进行温度控制。
采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环境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开启电风扇并控制风速。
(3)遥控器:为了方便用户对电风扇的控制,设计一个遥控器。
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与电风扇的控制系统进行通信,实现遥控开关、风速调节和摇头控制等功能。
2.软件设计(1)PWM控制:控制系统通过PWM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根据用户设置的风速档位,计算相应的PWM占空比,并将PWM信号发送给电机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和风速。
(2)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系统自动开启电风扇,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调节风速,以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3)遥控功能:设计一个可以与电风扇控制系统进行无线通信的遥控器。
通过遥控器,用户可以远程控制电风扇的开关、风速调节和摇头控制等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三、系统特点1.支持多档风速调节: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电风扇的风速,以满足不同的舒适需求。
2.自动温度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自动调节电风扇的风速,以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
3.远程控制功能:通过遥控器与电风扇的控制系统进行无线通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电风扇进行控制。
4.节能环保:通过智能控制电风扇的运行时间和风速,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5.使用方便:系统设计简单,用户通过遥控器即可实现对电风扇的控制,操作简单便捷。
模拟电风扇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风扇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电气信息学院单片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专业班级11通信02班学号1104140xx年6月17日至6月21日课程设计量化评分标准指标分值评分要素得分方案选择合理,分析、设计正确,原理清楚,方案设计 20 电路、程序流程图清晰,结构合理,程序简洁、正确。
报告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论述层次清晰,设计报告 20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重点突出,报告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过程清晰,调试方案设计合理,测试点选择调试与结果 20 适当,程序编写正确,调试步骤清楚。
电路及程序运行结果正确,达到预期效果。
工作态度 20 工作量饱满程度,题目难度;工作态度,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是否独立完成等。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答辩成绩 20 正确;分析归纳合理,结论严谨;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
总评成绩指导老师评语:答辩记录1、例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答:问题说明:LED显示灯无法正常显示字符。
解决方法:换了不同的LED进行试验发现都不能正常显示,所以考虑到是译码电路出现问题,检查电路发现是单片机P1口与RES-6器件的高地位接反了,改正后系统正常显示了。
问题说明:当按键按下后,仿真正常开始,但按下摇头键,电机有时反转,有时不反转,一直按住摇头键不放电机可正常反转。
解决方法:验证程序无误后我判断是按键的问题,经过查阅知道了可以添加一个按键防抖环节,按键消抖可分为硬件消抖和软件消抖两种,在键数较少时可用硬件消除抖动,并采用了在I/O口上并接合适的电容来解决。
2、教师现场提的问题记录在此。
能实现电子电路仿真的软件有很多,如Multisim、PSPICE、OrCAD、EWB 等,Proteus 相对这些软件来说有什么特点?答:Proteus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
《电气与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学生学号:专业班级:电气自动化学生姓名:学生成绩:指导教师:课题工作时间:填写说明:1. 一、二、三项由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开始前填写并交由学生保管;2. 第四项由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后填写,并将此表与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同装订成册交给指导教师;3. 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按评定标准评分。
4. 此表格填写好后与正文一同装订成册。
课程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摘要电风扇是我们日常生活应用非常广泛的家用电器,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优惠等特点。
虽然目前空调已非常普及,但电风扇易于控制且风力柔和,仍是大部分人的纳凉首选。
本次采用AD软件以单片机为核心来设计pcb,AD的特点是速度快、性能高,能够极大的减轻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人工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势在必行。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应使学生掌握原理图及印刷电路板图的编辑、输出、网表生成、检查、分析及建立新原理图、印刷电路板图库等。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独立实现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为今后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单片机;Altium Designer;pcb;电路板目录1方案论证 (1)1.1系统功能要求 (1)1.2方案论证 (1)1.3电气电子线路CAD设计步骤 (2)2项目元件库 (3)2.1自建元件库 (3)2.2元器件封装概述 (4)II2.3利用向导自建元件封装库 (4)3原理图设计 (5)3.1原理图设计操作流程 (5)4 PCB图设计 (8)4.1设计步骤和操作 (8)4.2元件布局要求 (8)4.3 PCB布线原则 (9)5 结论 (10)参考文献 (11)附录1系统原理图 (12)1方案论证1.1系统功能要求利用单片机设计完成一款设计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本次实验是基于MCS-51单片机AT89C51。
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完整版
目录绪论 (1)第一章电风扇控制系统原理 (1)1.1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内容 (1)1.2 主要内容 (2)1.3 控制装置的原理 (2)1.4 设计方案特点 (2)第二章系统主要硬件设计 (2)2.1 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 (2)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3)3.1 电风扇控制设计主程序流程图 (3)3.2 电机控制模块与定时器T1中断流程图 (4)3.3 电风扇控制系统程序 (5)第四章结论 (7)参考文献 (8)绪论电风扇简称电扇,香港称为风扇,日本及韩国称为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
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
1882年,美国纽约的克罗卡日卡齐斯发动机厂的主任技师休伊•斯卡茨•霍伊拉,最早发明了商品化的电风扇。
如今的电风扇已一改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形象,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更追求个性化,而电脑控制、自然风、睡眠风、负离子功能等这些本属于空调器的功能,也被众多的电风扇厂家采用,并增加了照明、驱蚊等更多的实用功能。
这些外观不拘一格并且功能多样的产品,预示了整个电风扇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原因:一是风扇和空调的降温效果不同——空调有强大的制冷功能,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环境温度,但电风扇的风更温和,更加适合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使用;二是电风扇有价格优势,价格低廉而且相对省电,安装和使用都非常简单。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针对课题需要,选择和查阅有关手册、图表及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提高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的动手能力;2、通过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单片机用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3、巩固、加深和扩大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
第一章电风扇控制系统原理1.1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内容图1 电风扇1.2 主要内容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从而建立一个控制系统,本设计内容:实现弱风、中风、强风(1、2、3、4档)然后显示数字1,2,3,4。
电风扇的模控制系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称: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时间: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设计报告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1)二、设计思路 (1)三、设计过程 (1)3.1、系统方案论证 (1)3.2、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 (2)3.3 系统软件设计 (9)四、系统调试与结果 (10)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0)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10)6.1、设计体会 (11)6.2、设计建议 (11)七、参考文献 (12)一、设计目的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2、掌握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4、了解电风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熟悉电风扇那的设计与制作。
二、设计思路1、设计系统硬件电路。
2、设计系统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3、设计单片机电源电路。
4、系统软件的设计。
三、设计过程3.1、系统方案论证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图1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框图其工作原理为:1. 初始加电时,电风扇不加电,四位数码显示器不显示,只有按下“自然风”、“常风”和“睡眠风”任一按键,电风扇开始工作。
同时,定时器只要不进行新的时间设置,电路就将按系统默认控制负载定时工作的时间方式自动开始运行。
2. 电路允许用户随时通过按键开关自行输入设置新的定时时间参数,其范围可在1分钟至990秒之间任意设置。
3. 在进行时间参数设置和整个定时过程中,系统采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最高位显示风类,后三位显示定时时间,做“百位、十位、个位”的倒计时显示,同时用数码管上小数点的同步闪亮作为秒显示,显示直观、准确。
4. 在整个定时状态下,电路具有允许用户随时自行选择使用“自然风”状态,也可选择使用“常风”和“睡眠风”状态。
5. 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不用传感器,用信号源产生的正弦信号代替传感器“感应”出的信号,若信号幅度大于10mV,则电机停止转动。
6. 按下“摇头”键,“摇头”电机先正转30ms,再反转30ms,如此往复。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一、选题背景本次单片机C语言设计选题为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我们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如何实现电风扇的运转,控制档位与转速并且在过热时系统会做出及时的调整。
我们还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利用 L298N 驱动模块,驱动直流风扇,设计一个电风扇控制系统;3 个独立按键分别控制“自然风”、“睡眠风”、“常风”,(三者的区别是直流电机的停歇时间不同),并在数显管上显示出区别;每种类型风可以根据按下独立按键次数分为 4 个档的风力调节;设计风扇的过热保护,即当风扇运行一段时间后,暂停10秒。
本次实验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在学习完单片机C语言程序后,并且做了多次实验,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程序编写、画电路图、进行仿真实验。
通过课程设计来锻炼我们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
二、方案论证(设计理念)设计原理:本次设计以单片机AT89CA51作为核心,从而建立一个控制系统,实现三个按键控制直流电机的不同转速,来实现“自然风”、“常风”、“睡眠风”三种状态,并且每种“风”都有四种档位。
同时在数码管上显示对应的风种类和档位。
同时设计过热保护,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暂停10s。
AT89C51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
4k字节Flash闪速存储器,256字节片内数据存储器(00H -7FH为片内RAM,80H-FFH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三、过程论述首先先使用一张proteus模拟电路图来展现设计原理。
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设计中使用的元器件以及运行原理。
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设计分解
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设计分解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智能电风扇作为其中的一种,能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本文将对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解,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二、硬件设计1.电机驱动模块2.温湿度传感器模块为了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智能电风扇需要能够自动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设计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模块,能够实时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并与其他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3.红外遥控模块为了方便用户的无线操作,设计一个红外遥控模块,使用户能够通过遥控器对智能电风扇进行远程控制。
该模块需要能够接收红外信号并解码,将用户的控制指令传递给电机驱动模块。
4.触摸模块除了通过红外遥控进行控制,智能电风扇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操作能力。
设计一个触摸模块,用于实现电风扇的开关、调速和定时等功能。
该模块需要具备触摸感应功能,并与其他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5.显示屏模块为了更方便地了解电风扇的当前运行状态,设计一个显示屏模块,能够实时显示电风扇的温度、湿度和转速等信息。
该模块需要具备显示功能,并与其他模块进行数据交互。
三、软件设计1.控制算法设计电风扇的控制算法,根据用户的控制指令和环境温湿度数据,自动调整电风扇的转速。
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多种操作模式和风速档位。
2.用户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用户界面,能够让用户通过触摸模块或红外遥控器操作电风扇。
用户界面需要直观易用,并且能够实时显示电风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数据。
3.通信模块设计设计一个通信模块,用于与智能家居系统或手机APP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用户可以实现对电风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4.定时开关机功能设计一个定时开关机功能,可以设置电风扇在一定时间内自动开关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总结本文对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分解,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通过设计合理的硬件模块和软件算法,智能电风扇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模拟电风扇控制系统设计
2.用直流小电机模拟电风扇电机,按下相应的风类键,电机工作在相应状态:“自然
风”运行时 PWM 的占空比为 1:3;“睡眠风”运行时 PWM 的占空比为 1:5;“常风”
运定时”键,定时时间增加2分钟,工作过程如下: 计 要 求
4. 按下“摇头” 键,“摇头”电机先正转 30ms,再反转 30ms,如次往复。
6.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不用传感器,用信号源产生的正弦波信号代替传感器“感应”
出的信号,若信号幅度大于 10mV,则电机停止转动。
设 1. 模拟电风扇系统原理示意图; 计 文 2. 模拟电风扇硬件电路原理图(用 CAD 软件画出); 档 3. 模拟电风扇程序流程图; 要 求 4. 模拟电风扇源程序。
模拟电风扇评分细则
评分项目与 分值
系统原理示 意图(8 分) 硬件电路原
判分要求 系统原理示意图绘制每错一处扣 2 分,扣完为止 1.硬件电路设计每错一处扣 2 分,扣完为止;
理图(16 分) 2.电路图绘制每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3.电路图绘制必须用硬件平台资源组合而成,元件序号也必须与资源部分
介绍的一致,每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绘制每错一处扣 2 分,扣完为止。
(8 分)
源程序 源程序设计不满足设计任务和要求扣 2~28 分。
(28 分)
功
1.风类工作不满足设计要求扣 2~14 分。
能
实
2.定时不满足设计要求扣 2~12 分。
现
3.摇头电路工作不满足设计要求扣 2~7 分。
(40 分) 4.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不满足设计要求扣 2~7 分。
设 示剩余的定时时间,无定时显示“000”。
计 2.设计 “自然风”、 “常风”和“睡眠风” 三个风类键用于设置风类;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
《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生姓名 王士波学 号 5011212416所属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班 级 计算机16-4授课教师 孟洪兵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摘 要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本次课程设计通过使用Keil uVision3软件和Proteus软件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
该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AT89C51芯片对电机的控制,通过一位数码管显示风扇的档位,实现风扇弱风、中风、强风的改变。
文章主要介绍了该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
关键词:Keil uVision3软件 Proteus软件 AT89C51芯片目录绪论 (1)1、电风扇控制系统原理 (2)1.1 控制装置的原理 (2)1.2 设计方案特点 (2)2、系统硬件设计 (2)2.1 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内容 (2)2.2 系统的工作原理 (3)2.3 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 (3)2.4 显示模块 (4)3、系统软件设计 (5)3.1 PWM控制方法 (5)3.2 占空比 (5)3.3 电风扇控制设计主程序流程图 (6)3.4 电机控制模块与定时器T1中断流程图 (8)4、调试与仿真 (9)4.1 软件仿真 (9)4.2 仿真运行 (9)5、实物图 (9)结论 (11)参考文献 (14)附录 (15)绪论许多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对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电通信技术等科学领域的意义更是非同一般。
本文设计的智能电风扇正是以上交叉学科的有机结合体。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巧妙的采用了红外遥控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把智能控制技术用于家用电器的控制中,通过主控单片机对电风扇实施智能控制。
本次设计用到了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技术的成群崛起,将促进不同原理、不同性能、不同结构和用途的电子产品。
作为一种老式家电,电风扇具有价格便宜、摆放方便、体积轻巧等特点。
毕业设计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控制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常态。
电风扇的智能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以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
同时,本文还将对该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功能扩展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本文将介绍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该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单片机,其中包括了传感器模块和控制模块。
通过传感器模块,系统能够实现对电风扇运行状态的监测,如电流、电压、风速等参数。
通过控制模块,系统能够实现对电风扇的控制,如开关、转速等操作。
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控制模块包括开关、PWM调速、液晶显示等功能。
其次,本文将对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进行介绍。
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单片机、传感器、液晶显示器、按键、开关和电源等。
在实现中,单片机使用AT89C51芯片,传感器使用霍尔传感器和热敏电阻传感器,液晶显示器使用16x2字符型液晶显示器,按键使用矩阵按键,开关采用电子开关。
电源电压使用220V AC转5V DC。
最后,本文还将介绍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该系统采用C语言编程,通过编程实现对电风扇运行状态的监测、控制及信号处理等功能。
其中,系统使用的编程软件是Keil uVision 4。
在该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功能扩展中,可以增加温度传感器和热敏传感器,实现对电风扇运行温度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增加无线通讯模块,实现对电风扇的远程控制及实时显示等功能。
总之,电风扇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个涉及到多种技术的复杂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硬件和软件实现方面的细节,为用户提供方便、智能、高效的使用体验。
基于单片机的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电风扇作为家居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之一,其控制系统设计对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设计原理1. 硬件部分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传感器、电机和驱动电路组成。
其中,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读取传感器数据和控制电机驱动电路来实现对风扇的控制。
2. 软件部分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的程序代码组成。
程序代码通过读取传感器数据,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运行状态。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等。
三、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并设计相应的电路板。
在电路板上连接传感器和电机,并设计合适的驱动电路。
传感器可以选择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人体感应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参数和用户需求。
电机可以选择直流无刷电机或交流异步电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电机的功率和转速。
2. 软件设计在单片机上编写程序代码,实现对电风扇的控制。
程序代码需要实时读取传感器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运算,得出控制电机的输出信号。
控制算法的选择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能耗等因素。
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计不同的运行模式,如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和睡眠模式等。
四、系统实现1. 硬件实现根据硬件设计方案进行电路板的制作和组装。
将单片机、传感器和电机等元件连接起来,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
确保硬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 软件实现编写程序代码,并将其烧录到单片机中。
通过调试和测试,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读取传感器数据,并根据控制算法进行运算。
同时,还需测试程序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表现,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五、系统优化在实际运行中,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和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湿度调整风扇的转速,以实现节能减排。
还可以考虑加入遥控功能和智能控制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
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整个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模块组成:电风扇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用户交互模块、通信模块和智能算法模块。
电风扇控制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电风扇的运转状态和速度等参数。
该模块通过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环境信息,根据智能算法模块的处理结果,实现自动调节电风扇风速、风向等功能。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数据。
通过与电风扇控制模块的通信,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电风扇控制模块,以便做出相应的调节。
用户交互模块为用户提供与电风扇交互的接口,一般包括按键、遥控器或手机APP等形式。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对电风扇的运行状态、风速等进行设定和控制。
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电风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如与智能家居系统对接、与手机APP通信等。
该模块可以采用蓝牙、WIFI等通信方式,以便实现远程控制、云端存储等功能。
智能算法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对传感器模块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电风扇的智能调节。
例如,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智能算法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和用户设定的温度值,自动控制电风扇的风速调节,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范围。
在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通信协议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通信协议需要确保电风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蓝牙协议、WIFI协议等,在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此外,算法优化也是设计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通过优化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和智能调节能力。
总结起来,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整体架构、功能模块设计、通信协议和算法优化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和舒适的电风扇使用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风扇的模拟控制系统设计的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课题名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称: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时间:设计项目成绩评定表设计报告书目录一、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方案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系统调试与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设计目的1、熟悉集成电路的引脚安排。
2、掌握芯片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了解面包板结构及其接线方法。
4、了解电风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5、熟悉电风扇那的设计与制作。
二、设计思路1、设计系统硬件电路。
2、设计系统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3、设计单片机电源电路。
4、系统软件的设计。
三、设计过程、系统方案论证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图1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框图其工作原理为:1. 初始加电时,电风扇不加电,四位数码显示器不显示,只有按下“自然风”、“常风”和“睡眠风”任一按键,电风扇开始工作。
同时,定时器只要不进行新的时间设置,电路就将按系统默认控制负载定时工作的时间方式自动开始运行。
2. 电路允许用户随时通过按键开关自行输入设置新的定时时间参数,其范围可在1分钟至990秒之间任意设置。
3. 在进行时间参数设置和整个定时过程中,系统采用四位数码管显示,最高位显示风类,后三位显示定时时间,做“百位、十位、个位”的倒计时显示,同时用数码管上小数点的同步闪亮作为秒显示,显示直观、准确。
4. 在整个定时状态下,电路具有允许用户随时自行选择使用“自然风”状态,也可选择使用“常风”和“睡眠风”状态。
5. 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不用传感器,用信号源产生的正弦信号代替传感器“感应”出的信号,若信号幅度大于10mV,则电机停止转动。
6. 按下“摇头”键,“摇头”电机先正转30ms,再反转30ms,如此往复。
、系统硬件设计电路图该系统已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键盘,电机组成。
图2是系统硬件电路图。
图2系统硬件电路3.2.1 系统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复位电路:首先形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在89C51单片机芯片XTAL1、XTAL2加入时钟电路,RST加入复位电路,EA加入高电平。
89C51的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复位电路分为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我们采用的是上电+手动复位,正常工作时按下S1键,9脚变成高电平,单片机复位,按键松开,通过电容放电,9脚回到低电平。
采用的是12MHZ晶振,所以C=10uf,R1=,R2=200Ω。
如图3图3复位电路时钟电路: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
采用内部时钟方式:89C51单片机各功能的运行都是时钟控制信号为基准,有条不紊的工作。
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始终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
89C51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该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为芯片引进XTAL1,输出端为引脚XTAL2。
这两个引脚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和微调电容,就构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如图4时钟电路所示,是89C51内部时钟方式的振荡器电路。
电路中的电容C1、C2典型值通常选择30pF,对外接电容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
振荡器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
晶振的频率越高,则系统的时钟频率也就越高,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越快,此次实验我们选择的晶振是12MHZ晶振。
晶振为12MHZ时的机器周期的计算:一机器周期=12个振荡周期,1个振荡周期T=1/f,时钟频率f=1/T,一机器周期=1/T×12,若晶振=12MHZ,一机器周期=1/12×12=1uS外部时钟方式时把外部已有的时钟信号引入到单片机内,此方式常用与多片89C51单片机同时工作,以便于各单片机的同步。
图4时钟电路3.2.2 AT89C51单片机电源电路电路主要分为: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部分。
电流进入电路,通过一个220V变9V的电源变压器把220V的交流电压变为9V的交流电压,然后通过整流器把9V交流,功率为15W左右。
变压器次级线圈输出的9V交流电压经过全桥QD2进行全波整流,C19滤波,7805稳压后,输出稳定的+5V直流工作电压。
如图5图5电源电路3.2.3 稳压芯片7805稳压芯片7805 系列为 3 端正稳压电路,TO-220 封装,能提供多种固定的输出电压,应用范围广。
内含过流、过热和过载保护电路。
带散热片时,输出电流可达 1A。
虽然是固定稳压电路,但使用外接元件,可获得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外形图及引脚排列如图6所示。
图6稳压芯片7805它的主要特点:•输出电流可达 1A输出电压有:5V•过热保护•短路保护•输出晶体管 SOA 保护功能框图如图7所示。
图7稳压芯片7805内部结构图3.2.4 集成块74LS245功能74LS245是我们常用的芯片,用来驱动led或者其他的设备,它是8路同相三态双向总线收发器,可双向传输数据。
74LS245还具有双向三态功能,既可以输出,也可以输入数据。
当89C51单片机的P0口总线负载达到或超过P0最大负载能力时,必须接入74LS245等总线驱动器。
当片选端CE低电平有效时,DIR=“0”,信号由 B 向 A 传输;(接收)DIR=“1”,信号由 A 向 B传输;(发送)当CE为高电平时,A、B均为高阻1/1G和态。
由于P2口始终输出地址的高8位,接口时74LS245的三态控制端G2/2G接地,P2口与驱动器输入线对应相连。
P0口与74LS245输入端相连,/E端G接地,保证数据现畅通。
89C51的RD和/PSEN相与后接DIR,使得RD且PSEN/PSEN有效时,74LS245输入(←Di),其它时间处于输出(→Di)。
3.2.5 集成块74LS06功能74LS06器件包含6路反相缓冲器/驱动器,带有高压集电极开路输出,可连接高电平电路的接口(如MOS),可驱动高强度电流负载,当然也可以充当反相缓冲器用于驱动TTL输入。
74LS06的额定输出电压为30 V,74LS06的最大吸取电流为40mA。
74LS06兼容大多数TTL电路。
74LS06的输入是二极管钳位式,可以把传输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
74LS06典型功耗为175 mW,平均传输延迟时间为8ns。
六高压输出反相缓冲器/驱动器(OC,30V)简要说明:7406 为集电极开路输出的六组反相驱动器,其主要电特性的典型值如下:10ns 15ns 155mw引出端符号:1A-6A 输入端 1Y-6Y 输出端极限值:电源电压 7V,输入电压,输出截止态电压 30V工作环境温度7406 0~70℃存储温度 -65~150℃如下图3.2.6 LED显示电路根据设计要求并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用动态扫描法实现LED数字显示,驱动信号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完成,显示电路如下图8所示。
图8 led显示电路图3.2.7 直流电机原理直流电机是一种能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电磁装置,它能使绕组在气隙磁场中旋转感生出交流电动势,并依靠换向装置,将此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其产生交流电的物理根源在于,电机中存在磁场和与之有相对运动的电路,即气隙磁场和绕组。
旋转绕组和静止气隙磁场相互作用的关系可通过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来分析。
系统软件设计3.3.1 占空比技术在一串理想的脉冲序列中(如方波),正脉冲的持续时间与脉冲总周期的比值。
例如:脉冲宽度1μs,信号周期4μs的脉冲序列占空比为。
在一段连续工作时间内脉冲占用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值。
在CVSD调制(continuously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中,比特“1”的平均比例。
在周期型的现象中,现象发生的时间与总时间的比。
占空比是高电平所占周期时间与整个周期时间的比值。
如图9图9占空比3.3.2 程序框图如图10,程序见附件图10 程序框图四、系统调试与结果1、组装调试抢答器电路。
2、可预置时间的定时电路,并进行组装和调试。
当输人1Hz的时钟脉冲信号时,要求电路能进行减计时,当减计时到零时,能输出低电平有效的定时时间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