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讲座(四则运算)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课件
挑战练习题
总结词:挑战高难度,培 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100-(30/6)*4=?
7+9*3/2=?
(3+4)*5/6=?
(8*5)/4+3=?
(10/5)+(6*3)=?
05
四则运算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 法
加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总结词
进位不准确
总结词
忽略小数点
详细描述
在进行加法运算时,学生常常会因为进位不准确而导致结 果错误。纠正方法包括加强进位规则的理解和练习,使用 计数器或画图等方式辅助理解。
03
04
购物时计算找零和总价。
计算时间和速度。
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如计算工资、计算路程等。
在科学、工程、经济等领域中 也有广泛应用。
02 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
加法规则
总结词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详细描述
加法交换律指的是加法满足交换性质,即a+b=b+a;加法结合律指的是加法满 足结合性质,即(a+b)+c=a+(b+c)。
详细描述
在进行小数乘法运算时,学生可能会忽略小数点 的位置和乘法规则,导致结果错误。纠正方法包 括强调小数乘法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通过实例和 练习来加深理解。
除法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总结词
除数误解为被除数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有时 会将除数误解为被除数,导致 计算结果错误。纠正方法包括 强调除数和被除数的概念和区 别,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 解。
01
03
详细描述:在减法运算中,学生有时会忽略负数的存 在,导致结果错误。纠正方法包括强调负数的概念,
第十单元 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课件)四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达标练习
practice
5. 8个大人带15个小朋友去公园骑自行车,价格如下,怎样租车最 省钱?
8+15=23(人) 23÷3=7(辆)……2(人) 2÷2=1(辆) 租7辆三人自行车,1辆两人自行车最省钱。
知识总结
summary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
则 运
(2)根据第②个算式,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再分别写出一个 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 乘除法的关系:乘法和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 已知一个因数与积,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 已知除数和商,求被除数,用乘法计算。
乘法算式:125×3=375或3×125=375 除法算式:375÷125=3或375÷3=125
①②③综合算式:(316+59)÷3×16=2000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三)四则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没有括号,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 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 其关系、运算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RJ
01. 学习目标 Leaning objectives
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算式各部分间的 1 关系,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会灵活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经历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的归纳整理和练习过 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有关0的运算
算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租船问题 探究最省钱的方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有括号)PPT课件
42+6×12-4
① ②③
上面两题的计算结果 一样吗?为什么?
+ - ×÷( )
加减 乘除
括号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说一说下列式子中的计算顺序。
75+360÷20-5
72-4×6÷3
75+360÷(20-5) (72-4)×6÷3 (75+360)÷(20-5) (72-4)×(6÷3)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 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口算
• 25+0 = 25 – 0 = • 25×0= 0×25 = 0÷25= • 25-25= 25÷25=
一个数加上0, 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 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 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数, 还得0。
注意:
0不能作除数。如5÷0不可能得 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 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 商, 因为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四则运算 (例5,例6)
四年级下册
复习1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 700-(56+32) 9×(360÷60) • (132+58)÷19 32×(295-187)
2列式计算
• (1)84除以6与7的积,商是多少? • (2)45与39的和除以6,商是多少?
例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2+6×(12-4)
比一比,算一算。
80×50-35÷5
80×(50-35)÷5
80×(50-35÷5) 80×50+35÷5
80×(50+35)÷5 80×(50+35÷5)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数学四则运算课件
03
CATALOGUE
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计算
在购物时,我们需要使用加法来计算需要支付的总金额。例 如,购买两件商品,每件价格为10元,那么总价就是20元。
时间计算
在计算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长时,我们也需要使用加法。例 如,从早上8点到中午12点,总时长为4小时。
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四则运算课件
contents
目录பைடு நூலகம்
• 引言 • 基本四则运算规则 • 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 四则运算的进阶技巧 • 练习与巩固
01
CATALOGUE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数学四则运算
主题内容
介绍数学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规则和运算方法 。
主题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四则运算的基本技能,提高数 学运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详细描述
加法是将两个数(加数)合并成 一个数(和)的运算。在进行加 法运算时,应将相同单位的数相 加,并注意进位和借位。
减法规则
总结词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 算。
详细描述
减法是从一个数(被减数)中减去另 一个数(减数)的运算,结果为差。 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应注意借位和退 位。
乘法规则
总结词
补数法
找到被减数的补数,与减 数相加后再减去,如9438=94-(38+2)=9440=54。
转化法
将减法转化为其他运算, 如87-49=87-(50-1)=8750+1=37+1=38。
乘法的进阶技巧
乘法分配律
利用乘法的分配律简化计算,如 25x(40+4)=25x40+25x4=1000+100=1100。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四则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四则运算》一、引言《四则运算》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基本运算。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2. 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口算练习,复习已经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四则运算。
2. 新课教学(1)介绍四则运算的规则通过实例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四则运算的顺序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实际应用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
3. 巩固练习(1)口算练习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
(2)应用题练习通过应用题练习,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和3个香蕉,他吃了2个苹果和1个香蕉,请问他还有多少水果?”引导学生用加法和减法解决这个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实际应用。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时的细节问题,例如,不要忘记进位、不要抄错数字等。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同时提醒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节课采用讲解、示范、练习和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 解决办法:通过实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和实际应用。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讲 四则运算学生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讲四则运算学生版第1讲四则运算一内容概述学习加减法运算中的各种计算技巧,例如凑整、带着符号搬家、加减相消、数的分拆与合并等等;掌握加减法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法则,并借此简化运算。
典型问题兴趣篇1(计算:(1)15+21+25+19;(2)70+63+81+37+30+19(2(计算:(1)17+19+234+21+183+26;(2)(1+11+21+31)+(9+19+29+39)(3(计算:(1)35+121-35-21;(2)152-19-13+19+223-32(4(计算:(1)25-(25-14)-(14-7);(2)57-(50-28)+(44-28)-(57-26)(5(计算:(1)199+99+9;(2)9+98+397+247(6(计算:(1)321-199;(2)456-197-98(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1)2580-2547;(2)1596-1296;(3)365+97;(4)365-97(8(计算:(1)150-85-15;(2)1450-375-203-625(9. 计算:(1)38+83-55;(2)(235+523+352)-(111+333+555)(10(计算:(1)11-10+9-8+7-6+5-4+3-2+1;(2)100+102-104+106-108+110-112+114-116+118(拓展篇1(计算:(1)51+62+49+38;(2)64+127+129+23+71+136(2(计算:(1)2+13+224+3330+6670+676+87+8;(2)73+119+231+69+381+17(3(计算:(1)82-29-22+259;(2)375-138+247-175+139-237(4(计算:(1)162-(162-135)-(35-19);(2)163-(50-18)-(153-76)+(124-18)(5(计算:(1)999+599+199;(2)3996+449+98+9(6(计算:(1)1365-598;(2)1206-199-297-398(7(请大家先不要动笔,看能不能把下面的题目直接口算出来: (1)93570-93534; (2)45235-38235;(3)465+197; (4)465-197(8(计算:(1)280-24-76-65-35;(2)267-162+84-38-147+116(9(计算:(1)267-136+36-167;(2)325-251-34+151-66(10((1)在加法算式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另一个加数减少5,两数的和如何变化?(2)在减法算式中,如果被减数增加15,差减少8,那么减数应如何变化?11(计算:(1)246+462+624-888;(2)125-24+251-240+512-402(12(计算:(1)21-20+19-18+17-16+15-14+13-12+11;(2)12+23-34+45-56+67-78+89-78+67-56+45-34+23+12(超越篇1. 计算下面4个算式:1+2+1,1+2+3+2+1,1+2+3+4+3+2+1,1+2+3+4+5+4+3+2+1(观察这4个算式的结果,并找出规律,再用这个规律求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1+2+3+4+…+19+20+19+…+4+3+2+1(2. 计算:364-(476-187)+213-(324-236)-150(3. 如图1-1,教室里有4个书柜,每个书柜里都有4格书,图中标明了每格内书的册数. 一天,老师问小悦和冬冬:“不许用加法计算,你们马上回答,这4个书柜里,哪一个书柜里的书多一些?”两个人看了看书柜上标出的数,想了想齐声说:“4个书柜里的书同样多!”老师高兴地说:“完全正确!”请你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想的?4(计算:3355+4466+9977-3366-4477-9955(5. 已知1234+2345+3456+4567+5678-6543-5432-4321的计算结果是984(请问:1244+2355+3466+4577+5688-6513-5412-4311的计算结果是多少?6(如图1-2,除第一行外,每个圆圈中的数都等于它上面两个圆圈中数的和,请计算最下面的圆圈中应填的数(7(如图1-3,老师将9个数写在一个九宫格里,让同学们选数,每个同学可以从中选5个数来求和(小悦选的5个数的和是120,冬冬选的5个数的和是111(如果两人选的数中只有一个是一样的,这个数是多少?8(计算:8457-(7630-4578)+(7845-3076)-(6307-5784)-76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课件
分物问题
除法可以用来解决分物问题,例如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 干人,每人得到相同数量的物品。
时间计算
除法可以用来计算时间,例如求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经济问题
除法可以用来解决经济问题,例如求出商品的单价或成本。
06 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
01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应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
04 乘法运算
认识乘法
总结词
理解乘法的概念
详细描述
介绍乘法的定义,说明乘法是加法的重复,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乘法运算的规则
总结词
掌握乘法运算的规则
详细描述
列举乘法运算的规则,如交换律、结 合律、分配律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解 释和演示。
乘法运算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01
02
03
购物计算
在购物时,需要使用加法 、减法、乘法和除法来计 算找零、折扣等。
时间计算
在计算时间差、速度、路 程等问题时,需要使用四 则运算。
日常预算
在制定日常预算时,需要 使用四则运算来计算收入 、支出等。
02 加法运算
认识加法
总结词
理解加法的概念
详细描述
加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表示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操作。通过实际 例子和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a ÷ (b × c) = a ÷ b ÷ c
减法的性质
a - b - c = a - (b + c)
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购物计算
在购物时,经常需要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如计算找零、折扣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四则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说课稿《四则运算》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四则运算》。
这个内容对于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数学运算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四则运算》是三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加、减、乘、除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
同时,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
2.能够正确地进行四则运算。
3.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培养学生们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难点是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学。
四、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意义。
3.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1. 导入新课首先,我将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回忆之前所学的加、减、乘、除法意义。
然后,我将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四则运算,并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新课首先,我将通过演示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们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然后,我将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括号里面的内容,再算括号外面的内容。
1.1《四则运算》(教学课件)四年级 数学下册 沪教版
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三千万五千二百 三千万零五百零二 三十五亿零二十万 三千万零五百二十 三千万零五十二 三千零五万二千 三亿五千万二千 三千零五十万零二百
知识总结
在四则运算的同级运算中,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计 算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需先算加减,再算乘 除。在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括号里的,在按照上 面两个标准来计算
用递等式计算。
42×169-(78+32) =7098-110 =6988
达标练习
用递等式计算。
42×(169-78+32) =42×(91+32) =42×123 =5166
42×[169-(78+32)] =42×(169-110) =42×59 =2478
达标练习
简便计算。
575+635+125+265 =(575+125)+(635+265) =700+900 =1600
计算结果就 是答案哦
探索新知
二、1894年第几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呢?
581-31×18
=581-558 =23
你敢来挑 战么?
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有乘除的 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哦~
探索新知
三、知道许海峰么,他在洛杉矶奥运会中,以射击比 赛多少环的成绩获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呀?
(158+125)×2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总结 万级 个级 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三千万五千二百 三千万零五百零二 三十五亿零二十万 三千万零五百二十 三千万零五十二 三千零五万二千 三亿五千万二千 三千零五十万零二百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节ppt课件
民生小学
徐体
精品课件
1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 序,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能 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精品课件
2
课前准备
1.口算
25+75 = 100 12×4 =
48
35+25 = 60 18+22 =
40
16+4+23 = 43 25×4×2 =
200
精品课件
3
你能得到一些什么数学信息?
精品课件
5
观察下面的计算,我们先算的什么后算的什么?
7x6+55 =42+55 =97
运算顺序是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法, 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精品课件
6
试一试: 说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出来
1、500+12x3 =500+36 =536
2、26x4—103
=104—103 =1
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
精品课件
7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在一个只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里, 我们该先算什么? 乘法
再算什么? 加法
精品课件
8
巩固练习: 1、32x3+4
2、100+18x2
精品课件
9
作业: 1、35x2+30 2、28+21x2
精品课件
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本节课我们 来研究购物 中的数学问 题?
精品课件文具盒7元一个 2,书包55元一个 3,小同学买了6个文 具盒
同学们,想想我们该怎么计算? 我们还可以这样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件(5课时)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 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1142 =1956 加数+加数 =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口算下面各题。
24+0= 24 70-0=70
13-13=0 0+504=504
0×8= 0 0÷36= 0
0÷9= 0 392×0= 0
二、探索新知
知识点1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
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23+0=
456+0=
567-0=
336-336=
234+0=
三、巩固练习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70-4×16)
=360÷(70-64) =360÷6 =60
158-[(27+54)÷9]
=158-[81÷9] =158-9 =149
列式计算: (1)43与76的和乘以17与14的差,积是 多少?
(43+76)×(17-14) =119×3 =357
4条大船+2小小船: 30×4+24×2 =120+48 =168(元)
回顾反思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呢? 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
还要?
三、巩固练习
假期张华的父母带着他和爷爷、奶奶、姥姥、姥 爷去××山旅游,他们准备坐缆车上山。他们怎样买 票比较合算?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 ppt课件
4
运算定律
5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 三个加数,则可以写成:
(a+b)+c=a+(b+c)
6
7
先把前两个 数相加,或 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 叫做乘法结 合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 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1
学习目的:
•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不仅 要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并且 要掌握它们的运算定律,并且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解决相关的 数学问题。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10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5 × 48
52 × 101
=125 × 8 × 6 =1000 × 6 =6000
=52 × (100 + 1) =52 × 100 + 52 =5200 + 52 =5252
11
(1)填空。
①有括号的运算式题里的运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有乘除法,先算(
(a×b) ×c=a× (b×c)
8
两个数的和与 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 与这个数分别 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
配律。
如果用字母a、 b表示两个加
数,
则可以写成:
(a+b) ×c= a×c+ b×c
a×(b+ c) = a×b+ a×c
9
a - b - c = a -(b + c)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全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讲课稿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讲课稿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学生在前面差不多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的试题,并可以举行同一类型题的简单口算,本节课把明白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咨询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举行教学。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咨询题的策略和办法,引导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
并且体味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明白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的办法并举行应用。
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并且,培养学生的观看、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具良好的基础。
依照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办法目标:经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记忆探究和交流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感觉解决咨询题的一些策略和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中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讲重、难点分析:1、重点:明白掌握四则运算的办法并可以举行应用。
2、难点:归纳惟独加、减法或惟独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经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能非常好的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的良好适应。
四、讲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乾坤”主题图让学生发觉有关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数学咨询题。
经过探索解决咨询题,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层次。
进而整理出四则运算的办法。
并可以举行熟练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展示观看—提出咨询题—探索咨询题—解决咨询题—归纳总结的整体教学思路,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简单的四则运算》(含答案)
第二章数的运算5简单的四则运算知识要点梳理一、四则运算的意义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整数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
2.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3.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二、四则运算的法则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虽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相同的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1.整数乘法的法则:(1)先把乘数和被乘数的数位对齐。
(2)从乘数的个位起分别依次乘被乘数每一位上的数,用哪一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要和乘数位对齐。
(3)最后把几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小数乘法法则:前面的步骤与整数乘法的完全相同,最后看被乘数、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开始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3.整数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就要多看一位。
(2)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
(4)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小数除法法则: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相同。
5.分数乘法法则:两个或多个分数相乘,用分子乘分子作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积的分母。
6.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用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然后按照分数乘法进行计算。
三、估算的方法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可以把它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先估计出一部分的数量,再估计出总数;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估计出乘法算式的积,依次来估计出具体事物的数量。
四、0和1的特征1.a与0的运算:a+0=a a-0=a a×0=0 0÷a=02.a与1的运算:a×1=a a÷1=a3.a与本身的运算:a+a=2a a-a=0 a×a=a2 a÷a=1五、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加法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乘数乘数积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从除数被除数应用以上知识,可以对四则运算进行检验,还可以解方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讲座
四则运算
四、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运算的意义:(背诵)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加法的逆运算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之和的简便运算
除法:乘法的逆运算
2、四则运算的顺序:(背诵、默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c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3、0的运算(默写)
①”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 错误
②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③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④被减数等于减数,差等于0;字母表示:a-a=0
⑤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
⑥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4、简便运算:
常见乘法计算: 25×4=100 125×8=1000 (熟记)
5、直接写得数:
2016年小升初计算天地题目:
481—203= 0.5×0.5—0.05= 0.875×16/7=
3/7+4/7÷2= 44×25%= 1÷100%÷25=
2.5×7×8= 20—0.01=
4/11×1/6÷4/11×1/6=
2 3 7
2——— 1—————=
5 10 10
2017年小升初计算天地题目:直接写得数
3.2÷0.01= 0.2×0.2×0.2= (0.18+0.9)÷9=
27万+73万= 1.25×4.3×8= 4.8—1.3—2.7=
8/9÷2/7×0= 1÷2/3×3/2= 3/4+1/2÷1/2=
1/4×99+1/4
一、凑整法
就是运用加法和乘法的定律以及减法和除法的性质凑整数计算,也就是凑成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的数,直接进行简便运算。
二、去尾法。
在减法计算时,若减数和被减数的尾数相同,先用被减数减去尾数相同的减数,能使计算简便。
三、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从相反方向进行运算,使计算简便。
(乘法分配律也适用于加减混合运算中。
)18/25×9/16+9/25×7/16=(16年)
(5/12+7/8—25/24)×24=(17年)
四、分解法
根据运算定律和数字特点,常常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分解,重新组合,从
而达到凑整数的简算。
1.分解成一个“积”:
34÷【0.2×(10—6.6)】=(16年)
2.分解成一个“和”: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拆为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数加一
位数的和的形式,简化计算。
2.分解成一个“和”: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拆为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和的形式,简化计算。
98×137+2×138= (16年)
3.分解成一个“差”:就是把运算中的某一个数转换成一个整千或整百、整十的数减一位数的形式,简化计算。
五、变形法:就是变换算式中的某个数据的表现形式,使其形变,从而运用运算定律简算。
六、扩缩法
就是运用积不变规律及商不变性质,将算式中的数据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从而使计算简便,做有些除法式题,可根据商不变性质进行简算。
3/5×54+6×4.7—60%(16年)
567—900÷36×15= (16年)
2042—284÷16×13= (17年)
4.56×【1÷(2.1—2.09)】=(17年)
七、求未知数x.
X:3/4=5/6 (4x+3)/2-x=15 (16年)
9x-8.5×5=11.5 2/3:6=x:9 (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