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P模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自组织管理模式(self organization pattern简称sop)关注施工阶段的管理,重视对建筑工人子系统的管理,它的理论依据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管理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
自组织管理新模式sop中采用了激励与被激励的关系。这样的设计模式与当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太大冲突,易于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劳务工人子系统处于整个施工管理系统的中心地位,并协调各个子系统运行。关注施工系统中各类人员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契约管理中,提出签订心理契约协议的方法来保障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心理契约,因此这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是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
1 sop模式的总体设计
1.1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
(1)施工系统总体循环模型构建
超循环自组织就是以循环作为亚单元,并通过功能连接起来的再循环,通过循环过程的进行使系统具有自组织所需的全部性质,能够稳定地、相干地、自我优化地进化。按照超循环理论,施工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个超循环过程,应该遵循图1中的总体循环模式。
(2)建筑施工系统“涨落—有序”亚循环单元模型构建
施工系统在形成阶段,与独立开放的自然系统相似,需要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根据施工系统的定义,施工系统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应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信息。
(3)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构建
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的思维模式包括的四大模块是:一是系统输入模块,主要控制系统的输入;二是系统涨落模块,该模块只要是激励系统远离平衡态;三是系统有序模块,该模块主要保障系统的有序状态;四是系统功能模块,该模块使系统实现预定功能。见图2。
图1基于自组织超循环理论的施工系统演化模型图2自组织施工管理的思维模式
(4)输入模块
施工系统的输入模块是自组织管理的开始,项目施工的每个阶段,都有人力、设备、资金和信息的输入,因此在输入模块至少应该包括劳务部、设备部、资金部和信息部四个基础部门。
(5)涨落模块
涨落模块是施工系统能否实现自组织的关键,从施工系统自组织的实质入手,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应用心理契约协议实现施工系统的涨落,心理契约协议主要实现两大功能,激励和约束。
(6)有序模块
有序模块是能否实现自组织管理的关键,有序包括三个方面: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公平的考核制度。
(7)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是施工系统实现价值的关键,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四个专案团队,分别是投资控制专案团队、质量控制专案团队、进度控制专案团队和合同管理专案团队,这一点也是与传统的施工管理
“四控两管一协调”区别开来。
(8)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
自组织施工管理是四大模块构建的管理模型,它用四部门保证输入,解决建筑工人序参量的优化;用心理契约协议保证涨落,实现合同关系序参量的优化;用三项措施保障有序,优化整个系统;用专案工作团队柔性管理,实现功能价值。
1.2 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运作模式
(1)施工系统的心理契约
自组织管理运行模式的开端是施工系统的心理契约。在一个建筑项目施工系统形成阶段,建筑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由于文化素质的不同,心理契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说明任何一个施工系统演化的起点都是杂乱无章的心理契约,在项目组织的初期,施工系统的心理契约在工程管理制度的约束下逐渐趋向有序,在激励下趋于高度一致。
(2)心理自组织和行为自组织
管理人员和建筑工人自发性高涨,这需要有完善有效的激励考核制度,其次是人力子系统学习性强,这需要有明确的标准,明晰的行为标准保证了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再次是责任心强,这需要完善的培训来保证,完善的培训使得建筑工人素质提高,得到长期的雇用,归属感强,责任心提高,最后得到的效果是文明有序施工,文明有序施工有赖于优化的工作流程。
(3)施工系统的进化
自组织的突变论认为,突变是系统进化的方法,因此自组织运行模式设置的任务之一就是寻找施工系统的突变点。能够向高阶进化的关键点有四个:明确的标准,完善的培训,优化的工作流程,有效的激励考核。
2 工程实例分析
2.1m项目简介
m项目分东、西两区,东区为35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其中地下三层为地下室,地上五层为裙楼,裙楼以上为30层塔楼,西区为三层地下停车场。项目占地10352.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185平方米,地上38343平方米,地下17843平方米。
2.2项目自组织管理模式实施过程
2.2.1 项目施工系统演化动力分析
在施工系统处于稳定态时,系统内部存在稳定状态参量p i,它是系统的存在状态的量化,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集合”,外界在一定时间内向系统输入“同质”参量p input系统作为耗散结构,要向外界的耗散掉一定量的“同质”p output,进而维持系统的高度有序结构。为了对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引入以下三个参量:耗散率a0、相对输入量al,相对耗散量a2。
(1);;(2)(3)
在工程实践中,施工系统的输入参量pinput、表现为承包商输入到系统中的材料资金、机械、人力等物质与能量;施工系统的耗散参量poutput:表现为施工系统中建筑工人的工资消耗;施工系统
中的pi表现为己经完成的工程价值。代入公式(1)、(2)、(3)得a0、a1,、a2见表1。
表1施工系统相变参数值
pinput 1764937 2418213 2494744 1946327 2597123 poutput 124583.8 150782. 7 143814.7 146546.9
171104.6
pi 1140224 3216621 6151614 8441410 11496849
a0 0.070588 0.062353 0.057647 0.075294 0.065882
a1 1.547887 0.751787 0.405543 0.230569 0.225899
a2 0.109263 0.046876 0.023378 0.01736 0. 014883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项目施工中,相对输入能力很强,相对耗散能力很弱,相对耗散率较低,不超过7%,这样的施工系统受到很大的压力。系统耗散结构发展的趋向是输入能力逐渐降低,耗散能力逐渐提高,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表中a1和a2之间始终维持较大的差别,a0稳定在0.6附近,说明施工系统耗散能力差,内部结构无序,缺乏外部激励。激励是施工系统的外部动力,此项目前期施工阶段,没有面对建筑工人的激励措施,也没有面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激励,即使在工期很紧的赶工阶段,也没有任何的激励措施,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不足;层层转包和分包关系,使施工系统内部结构混乱。这样的施工系统在理论上是无法长期存在的,2010年2月20日,dslh项目施工系统解体,建筑工人被全部换掉,这一现象吻合了施工系统的相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