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的理解
人像主题摄影技巧ppt课件
![人像主题摄影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66cc0af45b307e971972a.png)
一、人像摄影
• 人像摄影定义:
人像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 其外貌和精神面貌, 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
21
案例3
1.错误示范:强调人物,这是一般人最 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表现不够明显, 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 佳。
2.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 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 表现出来了。
完整最新ppt
22
案例4
这张照片问题在于地平线过 高,MM有一各要掉进水里 的感觉,画面失去平衡。
★ 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 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 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 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 ★ 补光需要掌握技巧: ★ 可以将相机设置成光圈优先模式,设定光圈的数值,利用 点测光对背景进行测光,记下测得的快门值。 ★ 然后切换到手动模式,设置光圈和所测得的快门值,再将 闪光灯设置成强制闪光进行拍摄。 ★ 这样就能兼顾主体和背景,照片的背景还原正常,主体也 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 这方法同样适用于夜景人像拍摄。
术中常拍常新的主要课题,而归纳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在
于“形神兼备”。
完整最新ppt
1
• 人物摄影的器材装备
一架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最为实用的选择。 首先,取景准确方便;其次,更换镜头方便,有镜 后测光设备;再者,机身小巧轻便,便于携带,易 于抓拍;
拍摄人物肖像时镜头的焦距以80mm~105mm为宜。 使用这类中等焦距镜头的好处是:①影像畸变小, 特别是拍摄距离较近的人物时;②景深小,有利于 突出主体人物,虚化背景;③视角小,能远距离摄 取人物较大的影像而又不干扰被摄对象。
摄影风格知识:时尚人像——如何运用时尚元素制造时尚人像
![摄影风格知识:时尚人像——如何运用时尚元素制造时尚人像](https://img.taocdn.com/s3/m/6a3fd3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4.png)
摄影风格知识:时尚人像——如何运用时尚元素制造时尚人像时尚人像摄影是现代摄影的一个热门领域。
它利用时尚元素来制造超凡的艺术形象,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崭新的摄影美学。
时尚人像不仅突出主题,更在场景、技术、灯光、服饰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与构建,每一幅作品都表现了摄影师的个性与艺术修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时尚人像摄影的含义时尚人像摄影是在人像摄影中以时尚元素为主要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不仅突出人像主题,更关注于场景、服饰、灯光、妆容等细节,以此来营造出时尚独特的氛围。
在它所指示的视觉语言当中,人像被视为一种有活力、富有创意、应用丰富的表现方式,更侧重于人物的形象修饰、纯熟的影棚技术、富有创意的构图造型与不同层次的形式表现等方面。
二、时尚人像摄影的特征1、独特的创意设计。
时尚人像摄影追求的是独特的创意设计,摄影师需要在场景、服饰、灯光、妆容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与构建,从而制造出属于自己的创意时尚人像。
2、精湛的人像技术。
时尚人像摄影需要摄影师对于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如光影效果、色调搭配、构图表现等核心技术,确保摄影作品的完成度和高受欢迎度。
3、视觉冲击力强。
时尚人像摄影作品通常在尺寸、形式、颜色上都具有更倾向于花哨的特点,尽可能的让作品鲜明易懂,能够快速引发观众的兴趣,并留下深刻印象。
三、如何进行时尚人像摄影1、场景精心设计一个精美的场景或具有强烈时尚感的场景是一张时尚人像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假如摄影师能够在拍摄前对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利用灯光、背景色彩等方式打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则作品的准确性会被大大提高。
2、服饰设计搭配服饰是时尚人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服饰设计之上,摄影师还要对颜色搭配、服饰质地、服饰整体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度设计。
这样可以更好的将人像的外形打造得更加时尚个性化。
3、色彩与光影调整在影像的后期处理阶段,能不能进行足够合理的色域调整和光影处理是书写出完美时装摄影作品的关键所在。
人像照的艺术突出个性与特点
![人像照的艺术突出个性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6626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4.png)
人像照的艺术突出个性与特点人像照是摄影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镜头记录下人们的面部表情与姿态,展示出个性与特点。
在拍摄人像照时,摄影师可以从多个方面突出被摄者的个性,塑造独特的形象。
首先,服装与道具的选择是突出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服装风格和物品,摄影师可以根据被摄者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合适的服装和道具,将其特色凸显出来。
例如,一个爱好音乐的人,可以穿上自己最喜欢的乐队的衣物,手持音乐乐器,表达出他对音乐的热爱与才华。
其次,拍摄环境的选择也能够突出个性与特点。
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氛围和风景,通过将被摄者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展现他们个性中的不同方面。
比如,在户外大自然中拍摄,能够突出一个喜欢冒险和自由的人的个性;而在书店或咖啡馆中拍摄,则能够更好地展现一个喜欢读书和思考的人的内在世界。
此外,光线的运用对于突出人像照的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光线的亮度和角度不仅会影响照片的明暗对比,还会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和氛围。
例如,在柔和的黄昏阳光下拍摄,能够营造出浪漫和温馨的氛围;而在明亮的日光下拍摄,则能够展现一个开朗和积极的形象。
最后,摄影师对拍摄技巧和构图也要有一定的把握,以突出被摄者的个性与特点。
合理地使用构图规则,如三分法、对角线等,能够将焦点放在被摄者的关键位置上,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此外,摄影师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焦距和景深,让被摄者在画面中更加突出,吸引观者的眼球。
总而言之,人像照的艺术在于突出被摄者的个性与特点。
通过服装与道具的选择、拍摄环境的设置、光线的运用以及摄影技巧与构图的巧妙运用,摄影师可以创作出独特而具有个性的人像照。
这些照片不仅能够记录下人们的面貌,更能够传达出他们内在世界的一面,使观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被摄者的个性与特点。
摄影艺术门类
![摄影艺术门类](https://img.taocdn.com/s3/m/6533d06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4.png)
摄影艺术门类摄影艺术是一门以摄影机为工具,通过构图、光线、色彩和影像处理等手段,表达摄影师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的艺术形式。
摄影艺术可以分为多个门类,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1.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通过记录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感的摄影门类。
纪实摄影强调对瞬间的捕捉和真实的再现,通过镜头展现出生活中的真实瞬间和人们的真实情感。
纪实摄影师通常会选择真实场景和人物,用相机记录下来,传达出一种真实感和力量感。
2.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是通过拍摄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等美丽的风景来表达摄影师对自然和环境的热爱与感悟的摄影门类。
风光摄影强调对自然光线、色彩和构图的把握,通过摄影师的观察和创意来展现美丽的自然景色。
风光摄影师通常会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地点,用相机捕捉下来,通过构图和后期处理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3.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是通过拍摄人物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肖像等形式来表达摄影师对人性、情感和个体特征的理解和展示的摄影门类。
人像摄影强调对人物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通过摄影师与被摄者的互动和创意构图来展现人物的个性和魅力。
人像摄影师通常会选择合适的拍摄场景和光线条件,通过摄影技巧和后期处理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魅力。
4. 建筑摄影建筑摄影是通过拍摄建筑物、城市景观等形式来表达摄影师对建筑美学和城市发展的关注和理解的摄影门类。
建筑摄影强调对建筑物的结构、线条和光影等要素的把握,通过摄影师的构图和视角来展现建筑物的美感和特色。
建筑摄影师通常会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物或城市景观,用相机记录下来,通过后期处理突出建筑物的特点和美感。
5. 艺术摄影艺术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种独立门类,它强调摄影作品的创作性和艺术性,摄影师通过构图、光影、色彩和后期处理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艺术摄影不受限于现实世界的约束,可以通过摄影师的想象和创意来打破常规,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意境。
艺术摄影师通常会选择抽象、夸张或形式多样的题材,用相机记录下来,通过后期处理来展现自己的创作理念。
第五节 人像摄影
![第五节 人像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7d15beeb19e8b8f67c1cb996.png)
(四)气氛的烘托
• 利用云雾来增加风光照的气氛,例如: 黄山的群峰,如果没有云海来衬托, 就会感到平淡无奇,显不出风光照的 魅力。 • 日出日落也是风光照中较好的题材。
四、拍摄优秀风光照片的6种诀窍
• 诀窍一:使用醒目的前景 • 为照片增加了深度,从而产生了立体 感。 • 可以让观众看到风景的详尽细节,为 中景和远处平面展现的广阔景物注入 更多的含义。
人像摄影与人物摄影的不同:
• 人物摄影是以表现有被摄者参与的事件与活 动为主,它以表现具体的情节为主要任务, 而不在于以鲜明的形象去表现被摄者的相貌 和神态。 • 那些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与情节,反映的是 一定的生活主题,被摄者的相貌并不很突出 的摄影作品,不管它是近景也好,全身也好, 只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 • 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人像摄影拍的是人, 它也属于人物摄影。
(二)、前景、中景和后景的运用 • 结合构图中关于前景、中景、后景的 特点理解 • 从整幅风光照片来看,未必前景、中 景和远景都有,有些只有近景和远景, 有些只有中景和远景,那就看具体情 况了。
(三)色调的运用
• 风光摄影一般拍的都是青山绿水,色调比 较单纯,如果不运用一些技巧,就会使照 片显得平淡。 • 利用一些暖色块来打破画面上沉静的冷色 调; • 适当地安插一些人物作为点缀,但形象不 要太大,否则就会变成室外人像照片了。
注意识别以下脸部特征: • 一只眼睛经常稍稍高于另一只眼睛; • 一边脸颊比另一边丰满; • 鼻子不够笔直; • 只会对一侧微笑; • 脸上有伤痕或瑕疵。等等……
以姿态造型来改善塑造人物形象的一 些小技巧:
• 相貌较难看者——量避免拍摄特写和近照 • 脸型较胖者——采用头纱、手或者其他小饰物来遮挡, 同时也可以提高相机机位。 • 大小眼睛——调整被拍摄者的角度,小眼睛者近量靠 近镜头 • 翻白眼——尽量使被拍摄者的眼神朝向一边; • 朝天鼻——尽量不拍摄其正面; • 脖子较长的者——应当提高机位或遮挡一些; • 尖下巴的人——使用高机位; • 斗鸡眼——寻找合适的角度,使双眼不同时正对画面 出现。
人像与人物摄影精品PPT课件
![人像与人物摄影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3268846f1aff00bed51e7a.png)
什么是人像与人物摄影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 精神面貌更是千变万化。一幅人物照片,如果抓住了被摄 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但外貌没有表现好,就经不起细看,缺 乏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反之,如果外貌酷似,而神态和情 感未经刻划,则人物表现势必呆板,没有韵味。因此,人 物摄影不能限于拍像,而是应当根据主题,对人物的外貌 扬长避短,突出美感,以便通过外貌,能更好地传达和刻 划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比真实的 被摄对象更美、更生动、更有精神。只有首先作到形似, 才能传神。
通心灵的眼睛。如果有一张椭圆形匀称的 脸,正面像也可获得满意的造型效果。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人像的造型与姿势
– 脸部造型(脸部的拍摄角度)
• 斜侧面(四分之三侧面像) 让脸往左或往右侧一些,让一只耳朵刚
好看不见为止,就是摄影中最常见的四分 之三侧面像。它既能较全面的表现一个人 的形象,又因脸部大小的变化而显得生动。
• 人物位置的安排
– 中央位置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人物位置的安排
– 三分原则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前景要素
– 利用适当的前景引出或是烘托主体。例如,在 街头,堆起的水果会把我们视线引向微笑的小 贩;集会人群挥动的手臂会烘托出演讲者;弯 弯的小道会把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牵手的情 侣身上。
– 前景是用来烘托而不是替代主体的。它不能扰 乱画面效果,更不能喧宾夺主。
构图的技术与技巧
• 人像的造型与姿势
– 脸部造型(脸部的拍摄角度)
• 正侧面 正侧面有一种戏剧性效果,由于人平
时看不到自己的正侧面,所以会对正侧面 像感到新奇。正侧面角度不利于展现人的 正面形象,但是其形式美感较强,突出脸 部的轮廓线条。
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摄影通识-实用摄影技巧-人像摄影
![大学摄影基础教程-摄影通识-实用摄影技巧-人像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b6e6f3f6f18583d0486459bd.png)
人像类摄影9人像摄影人是摄影的核心对象。
人的外貌、形体几乎是普通人在摄影中最为常见的表现对象。
与人像摄影紧密相连的概念有好几个,不少人甚至直接把人像摄影、人物摄影、肖像摄影等同为一回事。
事实上,这三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
人像摄影人物摄影是最大的概念,只要是拍摄人,不管是摆拍的职业模特,还是抓拍的环卫工作,不管目的是为了旅游纪念,还是商业推广,或者仅仅是新闻报道,只要拍摄的是,那就是人物摄影。
肖像摄影与人像摄影更接近,但其实也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肖像摄影一般以中近景为主,重点是要反应拍摄对象的五官和外貌。
而人像摄影的概念范畴更宽泛,只要是主要反应人的姿态、情绪的作品均可列为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人体摄影也是以人为核心拍摄目标,目的也是通过摄影手段美化和表现人自身的魅力,符合人像摄影概念的本质规定性。
国外就有不少摄影家把人像摄影称为媚态摄影,其中就包括人体摄影,虽然不够准确,但确实反应了人像摄影的本质。
人像摄影的种类根据景别的大小可以分全身人像、半身人像、近景人像特写人像等。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根据拍照环境与用途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人像摄影分为证件照、生活照和影楼照等种类。
9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根据被摄人物的多少,我们可以将人像摄影分为单人照、双人照、多人照和集体照等亚类。
9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根据被摄人物的多少,我们可以将人像摄影分为单人照、双人照、多人照和集体照等亚类。
集体照多人照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写真人像是一种基本的人像摄影形式。
摄影家在这种人像摄影中尽力把被摄者拍得漂亮一些,或者富有吸引力。
雅各布斯认为这是一种“诚心诚意讨好被摄者”的形式。
一般可以摆拍也可抓拍。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根据创作重点的不同,我们也可以把人像分为写真人像、表现人像、环境人像和情节人像等种类。
人像摄影人像摄影的种类表现人像的“表现”二字意味着要在拍摄中要反映一种观点,而这种观点产生于摄影家对被摄者的独特感受。
关于人像摄影的一些名词解释
![关于人像摄影的一些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0cb28ffe4733687e21aad6.png)
关于人像摄影的一些名词解释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关于人像摄影的一些名词解释》的内容,具体内容: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人像摄影也不例外,我们只有了解一些相关的名词才会对人像摄影有更深的了解。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人像摄影的名词解释,欢迎大家参阅。
...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人像摄影也不例外,我们只有了解一些相关的名词才会对人像摄影有更深的了解。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人像摄影的名词解释,欢迎大家参阅。
人像摄影名词解释:ISO与图片质量ISO -- 感光度,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这个ISO 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
ISO感光度是CCD/CMOS(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
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
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
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
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
人像摄影的7个关键要素
![人像摄影的7个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9ce5b9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d.png)
人像摄影的7个关键要素人像摄影的7个关键要素人像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其外貌和精神面貌,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
作为一个最为常见的摄影题材,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究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一、什么是人像摄影?人像摄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凡是内容涉及人物而以人物为主体的各种题材,都属于人像摄影的范畴。
自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迄今为止,人物一直就是摄影艺术中最主要课题,而归纳人像摄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精神面貌更是千变万化。
一幅人物照片,如果抓住了被摄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但外貌没有表现好,就经不起细看,缺乏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反之,如果外貌酷似,而神态和情感未经刻划,则人物表现势必呆板,没有韵味。
因此,人像摄影不能限于拍像,而是应当根据主题,对人物的外貌扬长避短,突出美感,以便通过外貌,能更好地传达和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比真实的被摄对象更美、更生动、更有精神。
只有首先作到“形似”,才能传神。
为使人像摄影符合“形神兼备”的要求,摄影者除正确掌握相机使用技术外,还要在观摩优秀摄影作品和学习有关摄影知识的基础上,经常对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养成敏捷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便在人像摄影实践中,能别具慧眼,刻意求新,不失时机地选取题材,并抓住被摄对象典型而生动的瞬间,拍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照片来。
二、人像摄影有哪几种拍摄方式?人像摄影的拍摄方式,不外乎摆拍、抓拍和摆抓结合三种。
各有特点和要求,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分别构成人像摄影所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法。
摆拍即整个摄影过程中,始终让被摄对象完全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从而使摄影者可有较充分时间,在做好拍摄准备并对被摄对象加以摆布后,完成拍摄。
因此,这种拍摄方式常为肖像照、写真照、广告照等所采用。
但在摆布的情况下,摄影者应多方设法,使被摄者思想放松,以便配合拍摄。
抓拍即整个摄影过程中,根本不让被摄对象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就由摄影者地直接摄取人物活动中的典型而生动瞬间。
2024年段新学习人像摄影心得体会例文(三篇)
![2024年段新学习人像摄影心得体会例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31514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a.png)
2024年段新学习人像摄影心得体会例文在探讨摄影艺术的学习与提升过程中,以下几点是业余摄影爱好者应当深入思考和实践的核心问题:一、相机不仅是冰冷的器械,更是摄影师情感与智慧的延伸。
其价值取决于使用者的技艺和情感投入,相机能够成为表达个人思想与心灵的重要媒介。
二、摄影的核心在于思想,而非器材。
照片的优劣取决于摄影师的智慧、素质和修养,而非器材的昂贵与否。
摄影器材本身具有灵性,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能力和创意。
在考虑升级摄影器材之前,应当先确保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物尽其用。
三、摄影爱好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
初级爱好者关注器材,中级爱好者注重构图,而高级爱好者则追求更深层次的思想表达。
四、摄影之难,在于其看似简单实则难以精通的特性。
优秀的照片应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
摄影是将一生经验浓缩于瞬间的艺术,体现了创作者在平面构图中的综合素质。
五、摄影的魅力在于其不可预测性。
正如俗语所说,“拍摄照片要像鱼下籽一样”,应当注重量的积累,从中寻求质的提升。
六、优秀的照片往往源自摄影师的深入探索和近距离观察。
如果照片质量不高,很可能是因为摄影师没有足够接近拍摄对象。
要想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必须具备以下素养:勤于学习(阅读优秀书籍、赏析优质照片)、善于思考,以及不断实践,多走多拍。
2024年段新学习人像摄影心得体会例文(二)在对纪实摄影的深入学习中,以下几点感悟尤为深刻:纪实摄影的魅力在于捕捉“平淡的瞬间”,并赋予其深远的社会意义。
正如路易斯·海因所言:“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目的。
”纪实摄影的人文价值在于其作品能否跨越时空,成为历史的见证。
例如,焦波的《俺爹俺娘》系列作品,便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普通农民家庭生活的温馨细节,传递了父母对子女的无尽关怀和作者对父母的深厚情感。
这些作品虽无华丽辞藻,却充满浓浓的人情味,令人感动。
纪实摄影的力量在于通过细微的片段,折射出社会的深层次现象。
它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宏观画卷,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最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多样性和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摄影中的人像摄影艺术如何捕捉人物的灵魂
![摄影中的人像摄影艺术如何捕捉人物的灵魂](https://img.taocdn.com/s3/m/ac216e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8.png)
摄影中的人像摄影艺术如何捕捉人物的灵魂在摄影中,人像摄影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其目的是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捕捉人物的灵魂,表达其个性与情感。
通过运用一系列摄影技巧和创意构图,摄影师可以展现人物的独特魅力和内心世界。
本文将介绍摄影中的人像摄影艺术,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技巧捕捉人物的灵魂。
一、构图与主体在人像摄影中,构图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构图能够突出人物的主体,并凸显其个性特点。
首先,摄影师需要选择合适的背景与环境,以突出人物的形象。
一些简洁而干净的背景能够减少干扰,使人物更加突出。
其次,摄影师需要关注人物的位置和姿态。
合适的位置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例如靠近阳光的地方会有温暖的效果,而背光则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
此外,摄影师还需注意人物的姿态,例如捕捉到人物自然而优雅的动作,可以传达出一种自信和美感。
二、光线的运用光线是影响一张人像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摄影师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光线,以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轮廓。
自然光是最常用的光源之一,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光照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侧面光可以凸显面部的轮廓和纹理,打造出高对比度的效果。
当然,人工光源如闪光灯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照明效果,例如高光和阴影的交错。
三、人物表情与情感人像摄影艺术的核心是捕捉人物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一个真实而自然的表情可以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感受。
摄影师可以引导被摄者在拍摄时保持放松自然的状态,或者通过和他们交流来唤起真挚的情感。
此外,摄影师还可以通过将人物置于特定环境或情境中来唤起特定情感的表达。
四、后期处理后期处理在人像摄影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适度的后期处理可以强调人物的特点,并给照片增添艺术感。
例如,通过调整对比度和亮度来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使用滤镜和特效来创造与主题相关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后期处理应该适度,不应该过度修饰,以免失去真实性。
总结起来,摄影中的人像摄影艺术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创意的艺术形式。
人像摄影的用光与构图技巧
![人像摄影的用光与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d07f6360912a2161479296e.png)
人像摄影的用光与构图技巧人像摄影是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是任何一位摄影者经常遇到的摄影项目。
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题材的专题摄影,以着力刻画人的相貌和精神状态,集中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来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
人像摄影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肖像摄影,大多数是在摄影室内精心布光拍摄的。
另一类是人物摄影,包括的范围较广,在各种场合和各种活动中均可拍摄。
两种类型的摄影有不同的意义,这是两种并不相同的表现人的摄影艺术。
人物摄影的主体一般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从他身上可以看见有某一类人物的共同特征。
而肖像摄影的主体通常只有个人特征,即使有一些职业生活形成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只归附于个人特征之内。
无论哪一类摄影,人必须是摄影画面的主体,有无背景或有无陪体都无关紧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部形象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但要说明的一点是,并非凡是有人的照片都是人像摄影,那些只拍摄一把长长的秀发,或只见到一对“会说话”的眼睛的照片.不能当作人像摄影来看待。
第一节人像摄影的基础条件一、掌握人像摄影的特点人像摄影教程是案中表现人物形象的造型艺术,要求“形神兼备”,并且要抓住人物的感情和细节,这些是人像摄影中的特点。
所谓“形”是指人的外表形态。
表现“形”就是指拍好人物的形体外貌,真实地、完美地再现被摄人物的形象。
如:反映被摄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及个性特点,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从被摄人物的职业这个角度上,去表现人物形象的特征。
工人区别于农民,农民又不同于士兵,科学家的威严、艺术家的风趣、小学生的天真、少女的华姿闺秀等,这些不同人物“形”的内涵都可以滋于外表,把人物的外貌、姿态和服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去准确地抓住人物的“形”。
对于表现人物的“形’一来说,抓住“形”是基础,真实地、完美地再现“形”是关键。
影响人物再现的因素很多,如拍摄技巧运用不当,可造成人物形象的失真变形;若光线运用稍有疏忽,将造成画面影调失控;若反差对比悬殊,可削弱质感的表现;严重的怪光,还会丑化被摄人物的外貌形象;一旦发生构图上的失误,画面就会失去均衡。
人像摄影的理解
![人像摄影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5d1413431126edb6f1a10da.png)
浅谈对人像摄影的理解镜头,不仅可以记录世界,使瞬息万变的事物静止下来;同时也可以发现世界,让世界静止下来,供我们观照赏玩——这正是摄影的魅力之所在,它存在于对镜头下的事物的本质的揭示之中。
但是摄影并不是人们了解事物的一种简单工具,人们通过观看不同的瞬间,了解到不同瞬间的意义,它还改变着观看者本身,让观看的人试图弄清摄影家的真实意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已经有过断言:“不是你们照相,而是相照你们。
”摄影的巨大吸引力,正在于它除了反映镜头下的世界,同时也反映摄影家本人。
把最大限度的酷肖与逼真当作艺术追求目标,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指南。
在此期间,我尊重客观事实,重理性,重认知,一如卡蒂埃·布勒松所说:“照相机对于我们是一种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
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日记……我们对于自己所报道的事物来说,不是‘发明者’,而是‘发现者’。
”但在另外一方面,作为艺术的摄影,无疑应该更能体现摄影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此过程中,提炼、选择和注重形式感等等,成为摄影家必须考虑的艺术元素。
它主要体现在根据自己的艺术判断,重新将影像组织、排列、整合在一起,去表达自己的意义归属,而通过对作品进行筛选、整理、重组,可以在随意或有意的作品中重新“发现”其本质和意义。
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高度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正像人的命运与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一样,每张面孔都带有不同的印记。
伟人与百姓的面孔,代表了不同的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能够在一张照片中反映出文化意识、社会意识、命运意识,不仅可以丰富人像摄影的内涵,同时也会促使人像摄影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
能够体现出这种审美特性,在于摄影家对于人类特别是普通人生存状况、生活环境的真切观照。
人像摄影可以充分显示镜头的“发现”的魅力。
因为它不是借助于社会题材的轰动,不是依靠于历史题材的辉煌,而是人的日常生活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人像摄影解析
![人像摄影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2dd39aa6c30c2259019ec9.png)
• 注意脚光和主光衔接处要均匀,少留痕 迹,保持亮度适中,和谐统一
背景光
• 背景光必须设置在被摄人物身后的背景 上,它可以根据摄影家的意图由下而上 或者由上而下投射光线,还可以左右两 侧向背景中间打光
• 用法:背景的最亮部分,不要超过被摄 人物面部阳面最亮的高光部分,最暗也 不要比头发黑
若用标准镜头拍摄特写是 比较困难的,也是不正确的做法。 因为,标头拍特写必须离被摄体 很近,在较近的距离拍摄人像时, 鼻子到照相机的距离比额头、下 巴、耳朵到照相机的距离近,在 照片上鼻子显得大,容易歪曲被 摄者的面部形象。同时,如果被 摄者稍微低头,额头会显得大, 下巴显得短;稍微仰头,就会下 巴显得长,额头显得小。因此, 最好是用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那样,照相机到被摄者的距离就 可以稍远一些,避免透视变形。
•人物的首饰、服饰、各种 陪体、环境等。 •作用:有助于烘托人物的 形神情,准确地表达出人 物的身份和性格。 •注意:细节不可以没有, 也不可以繁杂,要恰如其 分。细节的挖掘,要从平 凡的实物中寻求,要有助 于烘托主题和突出人物。
人像摄影的器材
• 镜头:中焦镜头(85mm—135mm) • 透视效果好,人物不变形 • 标准镜头(50mm)或者短焦镜头容易使人物形
2、近景 近景人像包括被摄者头部和胸
部的形象,它以表现人物的面部相 貌为主,背景环境在画面中只占极 少部分,仅作为人物的陪衬。近景 人像,也能使被摄者的形象给观众 较强烈的印象。同时,近景人像比 特写能在画面中也包括一点背景, 这点背景往往可以起到交待环境、 美化画面的作用。当然,拍摄近景 最好还是使用中长焦距的镜头拍摄。
摄影用光是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 影响到摄影作品的画面效果,影响到摄影作品 的感染力。光线是构成影象的基础。
PPT人像摄影分类详解.ppt
![PPT人像摄影分类详解.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420475cc7931b765ce159a.png)
人像5:人像布置
这里例举的器材设备构成了一套拍摄标准人 像灵活的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全面调整照明, 并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于拍摄全身像来 说,你需要大约20英寸(6米)长的影室, 但对于拍摄半身像,稍短的影室就可以了。 开始前应按下图那样布置灯光,然后根据需 要调节灯光,获取不同的效果。
反光伞:这种用于照明设备有反光的内侧面,反射直接投射上 去的光线,从而使光线柔和。均匀。
时装人像6:模特儿的造型
画面的内容一部分是靠模特儿的造型来表现 的。由于采用近似于全身像的拍摄方法,画 面重点落在了模特儿的整体外表上。观众就 要以欣赏到模特儿的服饰、服饰的色调渲染 以及服饰搭配的方法。
时装人像7:眼部特写
通过近距离观察、取景,影象的重点落在了 模特儿的脸部。而且架在鼻部的镶有珍珠的 太阳镜特别地引人注目。
时装人像1:利用专业模特儿
造型是一种需要经验和漂亮脸蛋的行为方式。 专业模特儿懂得如何对照相机起反应,以及 怎样变换姿势,以便使服装显得更加雅致、 优美。她还能通过脸部表情的变化表示对自 己的表演方式充满信心,比较而言,大多数 业余模特儿缺乏自信,显得呆板,拙笨。另 外,如果你不想聘用化妆师,专业模特儿还 知道怎样针对所穿的服装进行化妆。
时装人像3:对称的形状
模特儿几乎呈对称的姿势强化了服装的目的在于突出 身体的形状及她所穿的服装。请注意组照中 模特儿不断变换姿势的方向
时装人像5:利用服饰小配件
注重细节会使一张其他方面都一般的照片发生变化。 对于时装人像而言,任何你所使用的服饰小配件或 道具都应该与你所希望拍摄的影象类型相适宜,对 模特儿所着服装起点缀作用。服饰小配件的精心选 择非常重要:中性色调的服装可用简洁的饰物加以 衬托;色彩鲜明的服装可以用奇特、耀眼的道具加 以点缀。一幅人像应该给观众带来一种信息交流, 而每一件饰物都应该是这种信息的促进剂。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https://img.taocdn.com/s3/m/ec2b5a0516fc700abb68fc1d.png)
2.人物的动态 人物神态好了,还 需要肢体语言来辅助, 让作品的整个画面显 得生动起来还得由肢 体的动作来辅助。表 情的出现都伴随的动 作形成一个整体
人物自身和周围都会有他 们生活的印记,有些是能表 达和帮助说明主题的文化符 号,这些具有话语权的符号 得在画面上突出,会有着画 龙点睛的作用。因此,人像 作品创作中,得关注周围文 化符号的摄入、构图时得灵 活恰当地用好这些符号。把 握好这点才能让作品得到升 华,创作出有一定深度的大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伟 大,是因为他刻画了人物的灵魂,是因为它 讴歌了生命的伟大,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 代的精神风貌,是因为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 大悲大喜。 从人的个体来看,伟大的人像摄影作品深刻 地记录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是悲伤或是喜 悦,或是思索或是呐喊。也正是因为它呈现 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这样的摄影作品才 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同时它讴歌了生命的可 贵与伟大,面对这样的作品,每一个观众都 将为拥有生命而自豪。
人像公式构图法
1. 特写公式构图(公式1) 在拍照构图时,以人像为重点。通常在 构图时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实际高度 计算),构图框的下边 ,则与人像胸部位置上下约10cm左右切齐。 以此构图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为漂亮而通俗的人像特写照片,是 比较常见、也颇受一般人喜爱的照片类型。一般明星照甚为多见。 2. 半身公式构图(公式2)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并 以构图框的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实际高度计算), 构图框的下边,则与 人像腰部位置上下约10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 法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半身照片,也是 市面上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照片类型。 3. 七分身公式构图 (公式3)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构图时直构, 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以人实际高度计算), 构图框下边,则与人像膝盖部位上下约10cm左右切齐。以此构图法 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公式化的人像七分身照片。 4. 全身公式构图(公式4) 画面上仍以人像为主,而在构图时直构, 并以构图框上边距离人像头部顶端约20cm左右,构图框下边,则是 在人像的脚部以下约20cm左右切齐(以人实际高度计算)。以此构图 法拍摄出来的照片,大致亦为漂亮而略带一点背景的人像全身照,是 市面上颇常见的婚纱摄影的全身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像摄影的理解镜头,不仅可以记录世界,使瞬息万变的事物静止下来;同时也可以发现世界,让世界静止下来,供我们观照赏玩——这正是摄影的魅力之所在,它存在于对镜头下的事物的本质的揭示之中。
但是摄影并不是人们了解事物的一种简单工具,人们通过观看不同的瞬间,了解到不同瞬间的意义,它还改变着观看者本身,让观看的人试图弄清摄影家的真实意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已经有过断言:“不是你们照相,而是相照你们。
”摄影的巨大吸引力,正在于它除了反映镜头下的世界,同时也反映摄影家本人。
把最大限度的酷肖与逼真当作艺术追求目标,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指南。
在此期间,我尊重客观事实,重理性,重认知,一如卡蒂埃·布勒松所说:“照相机对于我们是一种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
对我来说,它就是我的日记……我们对于自己所报道的事物来说,不是‘发明者’,而是‘发现者’。
”但在另外一方面,作为艺术的摄影,无疑应该更能体现摄影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此过程中,提炼、选择和注重形式感等等,成为摄影家必须考虑的艺术元素。
它主要体现在根据自己的艺术判断,重新将影像组织、排列、整合在一起,去表达自己的意义归属,而通过对作品进行筛选、整理、重组,可以在随意或有意的作品中重新“发现”其本质和意义。
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而且具有高度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正像人的命运与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一样,每张面孔都带有不同的印记。
伟人与百姓的面孔,代表了不同的生活阅历与人生经验,能够在一张照片中反映出文化意识、社会意识、命运意识,不仅可以丰富人像摄影的内涵,同时也会促使人像摄影形成了特有的表现形式。
能够体现出这种审美特性,在于摄影家对于人类特别是普通人生存状况、生活环境的真切观照。
人像摄影可以充分显示镜头的“发现”的魅力。
因为它不是借助于社会题材的轰动,不是依靠于历史题材的辉煌,而是人的日常生活揭示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这无疑最能考验摄影家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体味、对瞬间的把握,也即他的“发现”能力。
正像丰富多彩的画卷一样,人像摄影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因为人像摄影就是“关注人的摄影”。
通过人像摄影,我们从社会的人、自然的人、历史的人、现实的人中探究和“发现”人的本性。
人性是发展变化的,人像摄影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对人性探究和“发现”,也是永无止境的。
像摄影创作意识的再认识人像摄影的创作意识,就是摄影者自我对客观人物生活形象,进行摄影造型成为艺术形象的物化过程中各种认识的反映。
摄影者的创作意识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活动。
其创作观念要更新,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并不断增新思维,巩固原有思维之运用,同时深化思维和活化思维,使创作思维增加新的活力。
且要出新审美认识,及确认人像摄影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人像摄影创作意识审美认识人是社会的主体,它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
因此,人像摄影在摄影创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也是摄影实践的一大门类。
1839年,摄影术正式问世。
19世纪40年代,人像摄影开始形成,在起步上,它晚于建筑和风光类的摄影门类。
当时人像摄影使用最广泛的是达盖尔式的摄影法,卡罗法(碘化银纸法)由于成像质量低而未能获得普及。
那个时期拍摄的人像,神态比较刻板。
到了50年代后,随着社会、科技和摄影术、摄影器械的发展人像摄影也迅速得到普及。
20世纪20年代后,人像摄影与社会更加贴近,各个时期人们对人像摄影的探讨都未停息过。
当前,在探讨人像摄影技艺的继承与创新问题的争鸣中,逐步趋向纵深发展,议题也越来越多,综合国内外人像摄影的讨论方向,其中关于人像摄影的创作意识,我觉得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摄影者进行摄影创作,不论作品表现得一般或优秀,总是受制于摄影者自我的创作意识。
所谓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有了理性认识的反映。
它受摄影者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生活经历、思维想象能力、摄影的艺术风格等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而人像摄影的创作意识,就是摄影者自我对客观人物生活形象,进行摄影造型成为艺术形象的物化过程中各种认识的反映。
虽然,根据唯物论“物质先于意识”的论述,人像摄影创作并不能改变人物形象的原貌。
但是,“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却能左右创作过程和物化手段,决定人像摄影画面形象的艺术表现。
也就是从平凡的人物中看到其不平凡的一面。
将人物的形象通过艺术进行加工要原于人物本身,高于人物本身。
摄影者的创作意识是创作实践的产物,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活动。
它是十分复杂的,因为它决定了摄影者的创作态度。
它在整个创作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他自始至终指导着造型方法的选择与采用。
既然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就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时代的前进而前进。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方面的变革,这就要求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的人像摄影创作意识随着有所变革。
其中,更新创作观念,增新创作思维和出新审美认识是目前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更新创作观念什么是创作观念?观念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它是对客观事物有了理性认识而形成的。
我们在社会实践中的理性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的素材积累多了,就会升华为理性认识,并逐步地在头脑里产生自己的观念。
在人像摄影创作中,摄影者从观察人的行神和人的生活开始,直至考虑如何赋予作品以内涵和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等等的全过程中,始终反映了自己对生活、对社会、对时代的主观评价。
换句话说就是由自己的观念指使着摄影者组织什么样的形态和神态来塑造形象,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来表达作品内涵的意义,这个观念就是创作观念。
所以创作观念主宰着摄影者的整个创作活动,摄影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的造型,都是创作观念的物化结果,体现了摄影者对人物的感情和对生活的爱憎,以及对人物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表态。
在人像摄影创作中,根据社会发展规律的观念进行创作的是正确的创作观念,它对创作实践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它使摄影者经由正确的创作途径而加强和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反而言,凡是不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或不符合客观人物、事物本质的观念进行创作的,则是错误的创作观念,它必然导致摄影者不能拍出成功的照片。
观念的正确与否,主要在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如果观念不跟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正确的观念就要成为陈旧的观念,不变的旧观念就要转化为错误的观念。
对人像摄影创作观念来说,由于物化结果是可视性的画面形象,这种转化更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际此社会变革迅猛,时代面貌日新的今日,创作观念的更新确属势在必行。
否则的话,阻碍人像摄影发展,危及人像摄影事业,当非“危言耸听”之辞吧。
由此而说,首先,要清除不正确的创作观念。
人像摄影者宜回顾一下自己的创作历程,把旧作重新进行一番审察、反思和判断,作一次对当时的创作观念的再认识。
其次,创作观念决定了采用的创作方法。
当前,艺术创作正向多元化的创作方法发展,人像摄影创作也不例外地需要突破封闭的、单一的、旧的创作方法,采用开放的,多元的、新的创作方法。
人像摄影者既要走自己的路,强调创作的民族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各方面有益的经验,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方法,追求作品的现代化表现,更好地,全面地发展人像摄影艺术,冲破国界,走向世界。
第三,正确的创作观念应深刻时代生活和大众需求的反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深入实施,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起了变化,对精神产品的感情、爱好和需求也有了改变。
这些变化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创作观念更新的主要对应内容。
总之,更新创作观念,要点在于清楚错误观念,丢弃陈旧观念,树立紧跟时代的观念。
那么,人像摄影者就有可能发挥自己的创作个性,突破形式格调的单一,克服表现概念化、雷同化,排除题材狭窄、内容肤浅等现象,提高人像摄影作品的艺术深度、广度和力度,满足群众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喜爱的多样化需求。
二、更新创作思维人类依靠思维活动来认识客观世界,创作人像摄影,也要运用思维来指导造型实践,以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像摄影创作过程大致分为观察生活、立意构思和造型表现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需要认识、分析、理解、判断等的思维活动,因此整个人像摄影创作过程,就是人像创作思维不断活动的过程。
由于人像摄影是一项科技性和形象性相结合的创作活动,它的创作思维应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织运用来完成。
近年来,摄影科技方面迅猛发展,摄影艺术方面日益提高,原有的思维内容如不加以更新,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影响所及,将阻碍人像摄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增新思维,应在巩固原有思维之运用的前提下,进行深化思维和活化思维的活动,使创作思维增加新的活力。
[1] [2] [3] 下一页创作思维,简略来说就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逻辑思维为主导,两种方式交织配合运用,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起到,自觉地按对象特征适应的艺术规律,进行各种创作活动的作用。
所谓逻辑思维,就是运用推理、分析、综合、判断等思维方式,得出理性的概念性结论,以利于摄影者通过比较、选择、提炼、决定作品的题材和主题;对对象特征作好观察、理解,选出最优化的造型手段;综合镜头、感光片的性能和光线、色彩的情况,确定光圈、速度等的选用等等。
至于形象思维,则是自始至终不离开具体的、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思维。
它的活动是加深对生活中人物形象的认识,从感性观察提高到艺术理解,从外貌形态觉察内心世界,从外在表象辨出内在本质,促使造型的以形传神和提高作品的内涵意义。
它的过程是从对人物形象有感性印象开始,经过艺术理解后在胸中转化成为理想性意象,摄影者或加工者就可循着意象的“轨迹”,最终进行具体造型而把意象物化为画面艺术形象。
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同时进行两种思维活动,显见十分必要和重要,这就是必须重视和巩固创作思维运用的缘故。
现代化的摄影机械和冲洗设备,已进入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的时代,感光材料已从传统胶片感光(黑白、彩色),向电子感光材料(CCD、CMOSE等)过渡,照明工具也从钨丝灯到影室闪光灯进而转向数码室内外闪光灯,这些都是近年来出现在人像摄影创作中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要求摄影者迅速了解和掌握这些新器材的结构和性能,也要求摄影者在思维过程中,加深思维的缜密性、科学性和综合性。
只有进行缜密的分析、科学的推理、综合的判断等深化的逻辑思维,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来指导创作中的具体实践,这是深化逻辑思维以利创作的一个方面。
回顾我国人像摄影发展的历程,由早期的追求照片的清晰度和明亮度,到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追求唯美和形式,直至解放以后逐步确立“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创作方法,而今电子计算机技术介入摄影,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技术的成像原理也带来了新的摄影形式和创作思维。
可以看到既是摄影器材的改进和发展的历程,也是创作思维的演变和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