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达标

3.下列词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
B.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解析 B项“书生”是名词,“挥斥”是动词,不对称,构 不成对偶。 答案 B
检测达标
4.词受格律的制约,与散文的句法有较大的差别,“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用散文表述,其语序应是( ) A.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凝望着滚滚北去的湘江。 B.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凝望着从橘子洲头流过的滚滚北去的 湘江。 C.寒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滚滚北去的湘江边的橘子洲头。 D.我独自站在寒秋之中,湘江滚滚北去,从橘子洲头流过。 解析 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时间状语放在句前,然 后按主、谓、宾的顺序构词成句。 答案 A
解析 B项“阕”字应读“què”。C项“廓”应读“kuò”。D项 “侣”应读“lǚ”。 答案 A
检测达标
2.对词中“峥嵘、挥斥、粪土、击水”四个词语意义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 ) A.对过去的岁月用“峥嵘”一词来形容可谓绝妙。此词原形容 山势高峻,词中指风云变幻、激烈斗争的生活。 B.“挥斥”是指挥舞手臂,斥责社会弊政。以此来形容新时代 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C.“粪土”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意为“视……为粪 土”,意思生动丰富,给人以新鲜别致的感觉。 D.“击水”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 了飞速前进的船舶。以此表达了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 破浪、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解析 答案 B项“挥斥”意为“奔放”。 B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远眺
远景

近观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仰视 俯视
近景
高景
万 类 霜 天 竞 自 由
低景
如何写景(写作特点及角度)?
检测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携(xié)带 峥嵘(zhēng) 挥斥方遒(qiú) B.上阕(juè) 阻遏(è) 百舸(gě)争流 C.惆怅(chàng) 寥廓(guò) 慷慨(kǎi)激昂 D.百侣(lǔ) 橘(jú)子洲 沁(qìn)园春
景中寓情
4.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烂多 彩的秋色图的?请简要分析。 提示:景物描写的角度 1.观察环境的视角,如远眺、近观、仰视、俯 察等; 2.运用色彩的角度,如明暗对比、红绿搭配、 冷暖色调等; 3.调动感觉的角度,如视觉(形色)、听觉 (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等
万山红遍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 稠”在全诗中的作用?
• 承上启下,过度自然。上片故地重游,自 然引起下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读“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表明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
青春年少 意气风发
才华横溢 斗志昂扬
表明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 肩负国家兴旺,充满主宰 国家命运的壮志豪情。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预习检测:
• 1、介绍作家、写作背景 • 2、《能力检测》p1-2情况反馈
一、听读,把握词的朗读节奏、情感。
二、有感情的朗读本词。
三、探究、交流、展示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
“意象”简 释 诗人的
赏析意象

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思想感 情与客 观物象 融合, 形成意 象。
我所有疲劳。举目远眺,整个城市尽收眼底。红色的枫叶轻轻地
飘落下来,像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翔在幸福的人间。黄色的落 叶,把马路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秋蝉在草丛中幸福地弹
唱,好像在歌唱收获的季节。
远处金灿灿的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浪
在翻滚,十分壮观。柿子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实,淡淡的香甜飘
迁移拓展
3.写作迁移 《沁园春·长沙》运用对比手法,多角度、多层次描绘 了一幅广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图,请你学习这种写 景状物的手法,抓住某个季节的特征,用200字左右的文字 描写一幅画面。
【示例】 秋高气爽,这词语形容秋天,确实很恰当。天是那么
地高,那么地蓝,像浩瀚的海洋。站在山上,凉爽的风,消去了
迁移拓展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 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①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 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②三四句“忽起””垂杨舞” 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 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③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 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
检测达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 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定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 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B.经过艰苦工作,4月19日,邯郸农业银行金库盗窃案犯罪嫌疑人 任晓峰在连云港市一出租房内被成功抓获,同时缴获部分赃款。 C.2010“春兰杯”全运会选拔赛资格赛在江苏无锡正式拉开战幕, 这次比赛云集了全省市20多支代表队的200多名运动员参加。 D.即将从上海南站开出的D460次列车,成为中国首列正式开出时 速200公里的旅客列车,正式揭开了中国铁路高速时代序幕。 解析 B项后一分句缺少主语,与前一分句陈述对象不一致。C项 “云集……运动员参加”句式杂糅。D项“即将……揭开了”前后 矛盾。 答案 A
检测达标
1.默写下列名句: 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检测达标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求全责备自己。 B.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可是现在,双鬓已染秋霜。 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群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 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D.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解析: A项“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C项 “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民间通俗歌曲,现多泛指通俗的文艺 作品。D项“口传心授”,指先知者口头传授,后学者用心领悟。 答案 B
wk.baidu.com
1、在描绘这幅绚烂多彩的“湘江秋色图”
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描写方法:1.动静结合和点面结合的手法。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静景,是面;“鹰 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景,是点。 2.对比。“万山红遍”与“漫江碧 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 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 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 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 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 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 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 境界。
意象
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雄鹰
游鱼
2、与一般旧诗词里的“悲秋”情调相比, 有何不同? 本词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秋景图画?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 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思考探究: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
的?
“看”字以下七句,极写秋之美景,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 水底选取典型景物来写,远近结合,动静相映,描绘出一幅生机勃 提示: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文中常见的表现 勃、绚烂缤纷的湘江秋景图,充分显示了作者广阔的视野。“万类 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物皆著 霜天竞自由”一句对寒秋严霜下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 我之色彩”。这首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 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括。最后又笔锋陡转,化景为情,向苍茫大地 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 发出激昂慷慨的诘问,至此,作者笔下那绚丽明艳的秋景与作者昂 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 扬激越的感情和乐观豁达的精神已融化一体。下片抒情,而情中有 景。“恰”字以下七句,是对昔日的战友和战斗生活的追忆,以饱 都是经诗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 满有力的笔调状写胸中奔腾激荡的诗情。尤其是最后三句,诗人发 出要以“击水”之“浪”去阻“飞舟”,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从 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青年毛泽东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昂扬形象, 也形象的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思考:这几句有何作用?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设问,巧 妙地对“谁主沉浮”的问题作了回答,这 样,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在描绘这幅绚烂多彩的“湘江秋色图”时运 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
2.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请找出这 些词语进行赏析。
2.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请找出这些词 语进行赏析。(哪些字用得好,说说理由)
提示: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炼字)。 如“万山红遍”,“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 之广。 “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枫林 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 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 准确地描写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矫健以及勇猛 的雄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 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1、开头三句有何作用?
(1)交代了时间——寒秋 (2)交代了地点——橘子洲头
(3)交代了人物—作者
(4)作者独立寒秋,面对了滚滚北去的湘江,描 摹了一种先声夺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为全 诗的抒情奠定了大气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调。 2、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问题?在文中找出。 反映了诗人什么情感? 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 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 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 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 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秋景特点:
毫无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的、美好的。
意境
生机勃勃 绚丽多彩
壮阔绚丽 多姿多彩
感 情: 乐观热烈
奋发向上
• 3、在深秋季节里,作品为什么没有充满萧 杀、伤感的情调,而是如此的色彩绚丽, 生机勃勃?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 关。作者不是普通的一介书生,而是叱咤风云 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 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又博大的胸 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 性格,所以他的诗歌充满豪情壮志 一切景语皆情语
浮在空气中。花园里,菊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白的。有的昂 首怒放,有的亭亭玉立,还有的羞羞答答,真是千姿百态啊!秋 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最使人快活的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