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汇报答案和结论,引导学生相互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2】。
【解】设: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1)设未知量2KMnO4K2MnO4+ MnO2+ O2↑(2)写出化学方程式2x(39+55+4x16) 2x16 (3)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6.3g x(4)写出比例式求解(5)解出答案答: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g氧气。
(6)写出答案思考1: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主要步骤是:。
(设、写、列、比、解、答)思考2:分析哪些步骤容易出错?【任务2】:讨论分析并找出下列计算中的错误之处,与大家交流:15.5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g?解:设可生成Xg五氧化二磷点燃P + O 2 ====== P 2 O 531 14215.5 X5.1531=x142X=71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g。
活动意图说明: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体会化学计算的重大意义,领会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重要性。
明确“化学可服务于生活、生产”的观点。
设计任务2加深巩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
环节三:学以致用体验计算过程(指向目标3)教师活动3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活动的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3思考1:完成活动1的设问:火箭至少要充分燃烧200kg的液氢才能获得足够能量。
假如你是火箭的设计师,你应在火箭发动机中装多少千克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完全燃烧?(写出完整的解题格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并总结易错点。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任务3】并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思考2:相互交叉检查各自作品,汇报总结易错之处。
【归纳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设的未知数不带单位,要指明物理量;(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与计量数的乘积;(4)已知量要带单位;(5)步骤要完整(设、写、列、比、解、答)。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为后面有关含杂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②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初步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和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题目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并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既符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学法指导分析教学矛盾主要是学生的学。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
教会学生如何学是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本节课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比较、分析、表达、交流、反思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教学实施1、情境激趣,温故知新(利用多媒体显示云南玉龙雪山的图片):这里是云南的玉龙雪山,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老师很喜欢那里美丽的自然景观,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交流、协作能力;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练习,培养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4.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化学方程式;
(2)运用摩尔计算方法,计算实验中反应物的质量或体积,验证物质量守恒原理;
(3)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拓展作业:
(1)查阅资料,了解化学方程式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实验操作、课堂讨论、练习完成情况等;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等考试,检测学生对化学方程式书写、计算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鼓励性评价和针对性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策略:
(1)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步骤;
2.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包括反应物的摩尔比、质量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量关系等;
3.掌握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守恒原理,理解摩尔概念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摩尔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课题《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教学设计
-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化学方程式计算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培养自我认识和分析的能力。
-鼓励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探讨化学方程式计算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拓展思维和创新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合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和计算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合作学习,促进交流: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生活实例:展示一些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的日常生活实例,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播放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动画,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回顾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强调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等要素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能力,我设想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激发兴趣,引入实例:
-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如食品烹饪、清洁剂使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积极性。
2.分层次教学,保基础知识牢固。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责任感。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学化学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3.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4. 化学方程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2. 知识讲解: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
3. 技能训练: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 方法讲解: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批改:批改学生练习题,了解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应用领域,如化工、医药等。
2. 引导学生探索化学方程式的演变历史,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起源和发展。
3. 推荐相关书籍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方程式。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化学《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定义、基本形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2.掌握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定量计算的方法;3.正确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定义和基本形式;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应用,包括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形式和计算方法;2.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演示法;3.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和作用;2.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步:讲授1.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本形式;2.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讲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应用。
第三步:实验演示1.进行化学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应用;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
第四步: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化学实验的结果和数据;2.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的意义;3.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六、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2.实验评估。
七、教学资源1.课件;2.化学实验器材;3.化学实验药品。
八、教学参考1.化学实验教材;2.化学科普读物;3.化学实践教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_教学设计_第一课时
环节三
应用质量
比
任务四 完成练习一,写化学方程式,算质量比。
通过分析和计算,学习比例关系的计算方法。
小结:应用质量比。
9
环节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任务五 完成练习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过分析和书写过程,学习计算的基本格式和步骤。
任务六 完成练习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过书写和讨论评价,巩固计算的基本格式和步骤。小结:解题策略
3
环节一
认识定量
关系的重
要性
任务一 观看实验视频,分析讨论。
感受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的重要性。
9
环节二
理解反应
中的质量
比
任务二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实际质量比与理论质量
比一致。理解两个质量比一致的原因。
任务三 通过对三组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反应中物质之间的
质量比是固定的。
小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
环节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留作业
课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质量比,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
计算的步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骤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质量比。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 课时教学设计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书写方法。
1.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1.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3.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2.教学难点2.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2计算过程中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如书写方法、反应类型等。
2.提问:化学方程式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讲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如确定已知量和待求量、列出比例式、计算结果等。
3.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经验。
六、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提问: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课堂讲解1.讲解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难点,如配平、单位换算等。
2.通过实例演示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
三、课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实验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2.根据实验数据,运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相关物质的量。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课题《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守恒原理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关系的转换。
2.难点:将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理解化学反应与环保的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化学复习课:课题《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表示方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巧。
2.能够运用守恒原理(质量守恒、原子守恒)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解决实际问题。
4.熟练掌握化学计量关系,如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概念及其转换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讨论和互助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会强调以下几点:
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如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等。
2.计算过程中的单位转换,如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体积等。
3.实际问题中如何选取合适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讨论。例题将涉及不同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类型,如质量计算、体积计算、浓度计算等。小组成员需要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题方法,并汇报讨论成果。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量、摩尔质量、反应物质量比等方面的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产量等。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化学反应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作业:
a.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现象,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b.学生收集生活中与化学反应相关的例子,尝试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这些反应,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3.拓展作业:
a.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化学方程式在科研和工业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或报告,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b.学生可以尝试探索化学方程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科学家们为化学方程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6.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瓶澄清石灰水和一个气球,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气体吗?如果将气球里的气体释放到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引发学生思考。
3.使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计算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第课时教学设计——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中质量关系的建立和比例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化学方程式,那么如何运用化学方程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知识回顾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哪些信息?生: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物、反应条件以及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师:很好,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步骤呢?生:①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③列出比例式;④计算出结果。
3.案例分析案例一:已知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水,求水的质量。
师: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生1:写出化学方程式:2H2+O2=2H2O。
生2:然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氢气质量为2g,氧气质量为8g,求水的质量。
生3:接着,列出比例式:2g/2g=8g/x。
生4:计算出结果:x=8g2g/2g=8g。
案例二:已知铁和硫酸反应硫酸亚铁和氢气,若要制取2.8g氢气,需要多少克铁?师: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生1:写出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生2:然后,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氢气质量为2.8g,求铁的质量。
生3:接着,列出比例式:56g/2g=x/2.8g。
生4:计算出结果:x=56g2.8g/2g=78.4g。
4.练习巩固(1)已知2.4g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求氧气质量。
(2)已知铜和氧气反应氧化铜,若要制取16g氧化铜,需要多少克铜?5.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分析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课题 3 的内容。在 第四章,学生已经学习了依据化学式的计算。在本章中又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依据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 应用。在本节课教学中,把三个知识点融合起来,引导学生以化学计算为主线构建新 的知识网络,初步形成化学研究中定量研究的思想。
比例变化;
3.已知一种物质的质
量,可以计算其它所有
物质的质量。
【探究步骤】
从学生在黑板上书写的比例式入手,引 在教师的来自导下,学生 通过该例题,让学生
导学生层层推出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总结得出利用化学方程 知道根据化学方程
的一般步骤。
式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注 式进行计算的解题
意事项。
思路和步骤,共同构
建一种利用化学方
18Kg 水分解产生的多少的氢气作为燃
新课。
料呢供汽车行驶多远?
激活旧知识,有利于
【探查已知】
书写水分解的化学方程 新知识构建。
引导学生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式并回顾其意义。
建立化学三重表征
【探究依据】
通过水分解的化学方程 即宏观-微观-符号
通过三组数据,引导学生初步分析 式,分析三组数据得出 的联系,推测化学反
得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 各 物 质 之 间 的 质 量 关 应前后各物质相对
关系。
系。
分子质量乘以化学
【投影】
【归纳小结】
计量数之比与物质
归纳小结的内容。
1.化学方程式中,反应 质量比的关系。
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
存在恒定的质量比; 培养学生通过数据,
2.化学方程式中,反应 进行分析和归纳总 物和生成物各物质成正 结的能力。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习和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学会将化学知识和数学运算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种类,为后续的计算教学打下基础。
新知教学: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讲解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规则和方法。
练习与反馈: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同时,通过讲解和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归纳与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巩固练习。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等情况,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期末测试:在期末测试中设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检验学生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综合能力。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文字表示,它反映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理解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
本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浙教版八下化学中的化学方程式及计算。
反应条件:通常写在等号的上方,如“点燃”、“高温”、“电解”等。
气体符号:表示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常写在等号的下方,如“↑”。
沉淀符号:表示反应产生的沉淀,通常写在等号的下方,如“↓”。
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中各物质的比例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其中,C的质量为12g,O2的质量为32g,生成的CO2质量为44g。
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出12g的C可以与32g的O2完全反应生成44g的CO2。
已知H2的质量为4g,O2的质量为32g,生成的H2O质量为多少?Fe + H2SO4 → FeSO4 + H2↑已知Fe的质量为56g,生成的H2质量为2g,消耗的H2SO4质量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 2H2 + O2 → 2H2O↑,已知H2的质量为4g,O2的质量为32g,生成的H2O质量为多少?答案: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数据,生成的H2O质量 = (4/4) × 36 = 36g。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5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计算。
3.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产量等。
b.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c.教师强调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学习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题:请学生完成课本第5单元课题3后的练习题,特别是涉及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题目。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的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计量转换的基本技巧。
5.课后巩固与反馈。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6.评价与激励。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化学软件,生动展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
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
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
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
同时要k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
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
在初中阶段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题,较易的题目是运用数学的列比例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即设一个未知量,一个等式关系。
中等偏难的题,往往要用到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三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计算过程难度并未增加多少,只是步骤多,稍微麻烦些。
难度主要体现在如何设好多个未知数以及找出这些未知数之间"量"的关系式。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水平,加强化学计算的训练,以求达到熟练掌握解化学计算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且不涉及到单位的换算。
计算是建立在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的,包括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以及含义的基础上的,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
所以在教学中要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计算结合起来。
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
要求学生对涉及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掌握,如: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及配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作解题格式的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辨证观点。
本节课可采用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
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和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投影:例一写出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叙述出各物质之间质量比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g硫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k二氧化硫。
1.6k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__k二氧化硫,同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k。
讨论完成:
S+O2点燃SO2
323264
每32份硫与32份氧气完全反应,必生成64份二氧化硫。
32k64k
1.6k3.2k
学生练习1:写出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_____________。
现有31k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__________k,生成五氧化二磷_________k。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又可由已知物质的质量,计算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此过程就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板书: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投影:例2加热分解11.6k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k氧气?
板书: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11.6k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k=96/x
x=96×11.6k/245=4.6k
(5)答:答:可以得到4.6k氧气.
学生练习,一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投影:
学生练习2:实验室要得到3.2k氧气需高锰酸钾多少k同时生成二氧化锰多少k
练习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铜1.6k,需氧化铜多少k?
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讨论:1.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对计算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不纯的已知量能带进化学方程式中计算吗?
投影:例三12.25k氯酸钾和3k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k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k
学生练习:同桌互相出题,交换解答,讨论,教师检查。
出题类型(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
板书设计: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2.加热分解11.6k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k氧气? 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2KClO3Δ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和已知量;未知量24596 11.6k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245/11.6k=96/x
x=96×11.6k/245=4.6k
(5)答:可以得到4.6k氧气.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求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需将纯量代方程
关系式对关系量
计算单位不能忘
关系量间成比例
解设比答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