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仪器部分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课件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课件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1。 特点
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l/L, 10-4%~10-5%
准确度能够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 相对误差2~5%
操作简便快速 应用广泛
12
2。溶液中溶质分子对光的吸收
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及其互补光
/nm 颜色 400-450 紫
450-480 480-490 490-500 500-560 560-580 580-610 610-650 650-760
棱镜
800
λ1
600
500
λ2
聚焦透镜 出射狭缝 400
49
光栅: 在镀铝的玻璃表面刻有数量很大的等
宽度等间距条痕(600、1200平面透 射光栅
透 镜
光屏
利用光通过光栅时
发生衍射和干涉现
M1
象而分光.
光栅衍射示意图
M2
出 射 狭 缝
50
光栅
51
3.吸收池:用于盛待测及参比溶液。
匹配引起的误差
46
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1. 光源:发出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有 足够的光强度,稳定。
可见光区:钨灯,碘钨灯(320 ~ 2500 nm) 紫外区:氢灯,氘灯(180 ~ 375 nm)
2. 单色器: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 光的装置。
棱镜:玻璃350 ~ 3200 nm, 石英185 ~ 4000 nm 光栅:波长范围宽, 色散均匀,分辨性能好, 使用方便
单位:J(焦耳),eV(电子伏特)
6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 长(频率越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
单色光:具有相同能量(相同波长)的光。 混合光:具有不同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复合在

仪器分析ppt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ppt0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定相同;
(6)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 成正比,定量分析的依据。
三、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其分子中外 层价电子跃迁的结果:σ电子、π电子、n电子。 分子轨道理论:一个成 键轨道必定有一个相应 的反键轨道。通常外层 电子均处于分子轨道的 基态,即成键轨道或非 键轨道上。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 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 量ΔΕ大小顺序为:n→π* < π→π* < n→σ* < σ→σ*
转动能量Er 即
E=Ee+Ev+Er
ΔΕe>ΔΕv>ΔΕr
能级跃迁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
同时,总伴随有振动
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
即电子光谱中总包含
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 级间跃迁产生的若干 谱线而呈现宽谱带。
讨论:
(1) 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ΔΕr:0.005~ 0.050eV,跃迁产生吸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 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2)振动能级的能量差ΔΕv约为:0.05~1eV, 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 振动光谱;
⑶ π→π*跃迁
所需能量较小,吸收波长处于远紫外 区的近紫外端或近紫外区,摩尔吸光系数 εmax一般在104L·mol-1·cm-1以上,属于 强吸收。不饱和烃、共轭烯烃和芳香烃类均 可发生该类跃迁。如乙烯π→π*跃迁的 λmax为162nm,εmax为1×104L·mol-1·cm -1。
⑷ n→π*跃迁 需能量最低,吸收波长λ>200nm。 这类跃迁在跃迁选律上属于禁阻跃迁, 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为10~100L·mol- 1 ·cm-1,吸收谱带强度较弱。分子中 孤对电子和π键同时存在时发生n→π* 跃迁。丙酮n→π*跃迁的λmax为275nm εmax为22 L·mol-1能量差ΔΕe较大1~20eV。电

分析化学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医药类专业)

分析化学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医药类专业)

第四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概念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类型三、相关的基本概念四、吸收带类型和影响因素特点1、灵敏(10-7~10-9mol/L)2、准确(ΔE=2~5%)3、操作简单、快速4、应用广(无机、有机均可测)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类型9价电子:σ电子→饱和的σ键π电子→不饱和的π键n电子→未成键电子9轨道:电子围绕原子或分子运动的几率轨道不同,电子所具有能量不同9基态与激发态:电子吸收能量,由基态→激发态c 9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σ<π<n <π*<σ*图示b¾电子跃迁类型:1.σ→σ*跃迁:¾饱和烃(甲烷,乙烷)¾E很高,λ<150nm(远紫外区)2. n →σ*跃迁:¾含杂原子饱和基团(—OH,—NH2)¾E较大,λ150~250nm(真空紫外区)3. π→π*跃迁:¾不饱和基团(—C=C—,—C =O )¾E较小,λ~ 200nm¾体系共轭,E更小,λ更大4. n→π*跃迁:¾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C ≡N ,C=O )¾E最小,λ200~400nm(近紫外区)9按能量大小:σ→σ* >n →σ* >π→π* >n→π*图示续前¾注:9紫外可见光谱主要电子跃迁类型:n—π*跃迁π—π*跃迁9饱和化合物无紫外吸收9电子跃迁类型与分子结构及存在基团有密切联系•根据分子结构→推测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根据吸收谱带波长和电子跃迁类型→推测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基团(分子结构鉴定)三、相关的基本概念1.吸收光谱(吸收曲线):不同波长光对样品作用不同,吸收强度不同以λ~A作图next2.吸收光谱特征:定性依据吸收峰→λmax吸收谷→λmin肩峰(shoulder peak)→λsh末端吸收(end absorption)→饱和σ-σ跃迁产生图示back续前3.生色团(发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¾有机化合物:具有不饱和键和未成对电子的基团具n 电子和π电子的基团产生n →π*跃迁和π→π*跃迁跃迁E 较低9例:C =C ;C =O ;C =N ;—N =N—4.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¾有机物: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9例:—OH ,—OR ,—NH—,—NR 2—,—X注:当出现几个发色团共轭,则几个发色团所产生的吸收带将消失,代之出现新的共轭吸收带,其波长将比单个发色团的吸收波长长,强度也增强续前5.红移和蓝移: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或采用不同溶剂后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6.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增色效应:吸收强度增强的效应减色效应:吸收强度减小的效应7.强带和弱带:>104→强带εmaxε<102→弱带max四、吸收带类型和影响因素1.R带:由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的n →π*跃迁产生9C=O;C=N;—N=N—•E小,λmax250~400nm,εmax<100•溶剂极性↑,λmax↓→蓝移(短移)2.K带:由共轭双键的π→π*跃迁产生9(—CH=CH—)n,—CH=C—CO—•λmax>200nm,εmax>104•共轭体系增长,λmax↑→红移,εmax↑•溶剂极性↑,λmax↑→红移续前3.B带:由π→π*跃迁产生9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吸收带•λmax=254nm,宽带,具有精细结构;•εmax=200•极性溶剂中,或苯环连有取代基,其精细结构消失4.E带:由苯环环形共轭系统的π→π*跃迁产生9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E1180nm εmax>104(常观察不到)•E2200nm εmax=7000 强吸收•苯环有发色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E2带与K带合并一起红移(长移)图示¾影响吸收带位置的因素:1.溶剂效应:¾对λmax影响:nextn-π*跃迁:溶剂极性↑,λ↓蓝移maxπ-π*跃迁:溶剂极性↑,λ↑红移max¾对吸收光谱精细结构影响next溶剂极性↑,苯环精细结构消失9溶剂的选择——极性;纯度高;截止波长< λmax 2.pH值的影响:影响物质存在型体,影响吸收波长back图示back。

【精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整版

【精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完整版

2021/5/5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很多,但可归纳为三 种类型,即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双波 长分光光度计。
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经单色器分光后的一束平行光,轮流通过参比溶液和
样品溶液,以进行吸光度的测定。这种简易型分光光度计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适用于常规分析。
14
2021/5/5
第二节 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
(二)、常用术语
1. 生色团
从广义来说,所谓生色团,是指分子中可以吸收 光子而产生电子跃迁的原子基团。但是,人们通常将 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原子团或结构系统定义为生色 团。
下面为某些常见生色团的吸收光谱。
15
2021/5/5
第二节 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
24
2021/5/5
三、溶剂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溶剂的极性的改变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和最大吸 收波长的变化。当溶剂的极性由非极性改变到极性时, 精细结构消失,吸收带变向平滑。
溶剂对异亚丙基丙酮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正己烷 CHCl3 CH3OH H2O
* max/nm
230
238
237
243
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 电光源两类。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 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8
2021/5/5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单色器 主要功能:产生光谱纯度高的波长且波长在紫
外可见区域内任意可调。 主要类型:能起分光作用的色散元件主要是棱
26
2021/5/5

光分析法基本概念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仪器部分

光分析法基本概念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仪器部分

的距离对波长的变化率;
倒线色散率:用dλ/dl 表示,
精选ppt
(2)分辨率
相邻两条谱线分开程度的度量:
R b dn d
:两条相邻谱线的平均波长;△λ:两条谱线的波长差; b:棱镜的底边长度;n:棱镜介质材料的折射率。
分辨率与波长有关,长波的分辨率要比短波的分辨率小, 棱镜分离后的光谱属于非均排光谱。
精选ppt
精选ppt
精选ppt
1-6 光分析法的应用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3.生命科学研究 (1)生命物质结构、浓度的测定 (2)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3)光分析法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作用
精选ppt
410-4-410-7
410-7-410-10 电子自旋、核自 旋
1-1-2 波粒二象性
Ehh ,cphch
1-1-3 辐射能参数
周期 频率 波长 波数 电子伏特
T
精选ppt
s Hz
cm-1 eV
1-1-4 辐射能的特征
吸收 发射 散射: 丁铎尔散射
分子散射: 瑞利散射 拉曼散射
折射和反射 干涉 衍射 偏振
定于光栅常数 d 和光谱级数n ,常数,不随波长改变,均排 光谱(优于棱镜之处)。
角色散率只与色散元件的性能有关;线色散率还与仪器 的焦距有关。
精选ppt
光栅的线色散率
d d l d d fdn cfo snd f
f 为会聚透镜的焦距。 光栅的分辨能力根据
Rakleigh准则来确定。
等强度的两条谱线(I,II)中,一条(II)的衍射最大 强度落在另一条的第一最小强度上时,两衍射图样中间的 光强约为中央最大的80%,在这种情况下,两谱线中央最 大距离即是光学仪器能分辨的最小距离(可分离的最小波 长间隔);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共73张PPT)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共73张PPT)
)。
2022/11/21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2022/11/21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其特征
吸收光谱
用不同波长的紫外-可见光(200~ 760 nm)依次照一定浓度的被测样品溶液时,就 会发现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如果以波长λ为 横座标(单位nm),吸收度 (absorbance)A为纵座标作图,即得到紫 外-可见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a,简称UV)。
对光波来说,产生感光作用与生理作用的是 电场强度 E 。
2022/11/21
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其能量越 大。
紫外光区 可见光区
远紫外区 10-200 nm (真空紫外区)
近紫外区 200 - 400 nm (UV光谱的研究区域)
400 - 760 nm
2022/11/21
2022/11/21
能量最小,λ 200~400nm(近紫外区)
ε = 10~ 100,弱吸收
跃迁能量大小: σ→σ* > n→σ* > π→π* > n→π*
2022/11/21
∆E
n → σ*
σ→ σ*
π → π* n → π*
200
300
σ*反键轨道 π*反键轨道
n 非键轨道 π 成键轨道 σ 成键轨道
λ(nm)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
2022/11/21
一、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Major Components of spectrometer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模块( general process)
2022/11/21
1.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 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 较长的使用寿命。

分析化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析化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种类: ①溶剂参比 ②试剂参比 ③试样参比
试液 无色 无色 有色 有色
显色剂 无色 有色 无色 有色
参比溶液 溶剂参比(蒸馏水) 试剂参比 试样参比 控制适当条件,使显色剂不与 被测物质显色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一、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根据吸收光谱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分析
2. Double-Wave Spectrophotometers
光源
单色器1 λ1 吸收池 λ2
检测器
单色器2
功能:测量样品的ΔA = Aλ2 - A λ1 优点:消除背景吸收和干扰吸收。
显示器
酶标仪:
用于酶免疫测定
生化分析仪: 用于临床检验
尿液分析仪: 用于临床检验
血红蛋白测定仪: 用于临床检验
结构:在光电管的基础上,增加9 ~16 个 倍增光敏阴极。
特点:信号被放大, 放大倍数与外加电压有关。
5.信号显示装置 / 读数装置 Indicators / Readout Devices
数字显示式: 吸光度、透光率、浓度
二、Types of Spectrophotometer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 d - d 跃迁: 过渡金属离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后,d 轨道上的
电子产生能级跃迁。 摩尔吸光系数较小。
2)电荷跃迁: 金属配合物吸收紫外-可见光后,电子从配位体
轨道跃迁到中心离子轨道。 摩尔吸光系数较大。
四、光的吸收定律 Absorption law of light
(一) Lambert - Beer 定律
➢ 不同物质的吸收曲线形状不同,说明物质对光 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 吸收曲线的特征(吸收峰的个数、吸收峰波长) 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结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认识紫外可见分光 分析化学课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认识紫外可见分光 分析化学课件
和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拉曼散射光谱
微波谱、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核磁共振光谱
光谱分析基本概念
电磁辐射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吸收
散射(瑞利散射)
折射和反射
发射 拉曼散射 干涉和衍射
光谱分析特点
A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B 不需纯标准样品即可进行定性分析。 C 择性好,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或化合物。 D 灵敏度高,可进行痕量分析。 E 局限性。
将电磁辐射按波长的长短顺序排列起来称为电磁波谱 。
紫外光谱区 可见光谱区 紫外可见光谱区 红外光谱区
200~400nm 400~760nm 200~760nm 0.76 ~ 1000μm
光谱分析基本概念
光谱分析基本概念
电磁波谱区域 γ射线 X射线
远紫外区 近紫外区 可见光区 近红外区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
光谱分析仪器起源
光谱起源于 17世纪,1666年 物理学家牛顿第 一次进行了光的 色散实验。
1814年德国光学仪器专家夫琅和费 研究太阳光谱中的黑斑的相对位置时。把 那些主要黑线绘出光谱图。
1859年基尔霍夫和本生研究制造世 界上第一台光谱仪器,从而奠定了一种 新的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的基础, 他们被公认为光谱分析法的创始人。
微波区 射频区(无线电波)
波长范围 5~140pm 10–3~10 nm 10~200 nm 200~400 nm 400~760 nm 0.76~2.5 μm 2.5~25 μm 25~1000 μm
0.1~ 1~
跃迁类型 核能级
内层电子能级 价电子或成键电子 价电子或成键电子价电子
或成键电子 分子振动能级 分子振动能级 分子转动能级 电子自旋及核自旋 电子自旋及核自旋
光子能量/eV 2.5×106~8.3×103 1.2×106~1.2×10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分析课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仪器分析课件)
蓝移:使化合物的吸收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的现 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改变溶剂的极性会引起蓝移 现象。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
➢ 共轭效应 ➢ 容剂效应 ➢ 溶液pH
共轭效应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共轭时,由于共轭后π电
子的运动范围增大,引起π*轨道的能量降低,π—π* 跃迁的能级差ΔE减小,吸收光谱产生红移,同时摩尔吸 光系数增大。
溶液pH
不同pH的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的解离形式可 能发生变化,其吸收光谱的形状、λmax和吸收 强度可能不一样,测定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 谱时,须注意溶液的pH。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饱和烃及其取代衍生物
➢ 只能生σ→σ*跃迁,λ~150nm。 ➢ 可作为测定紫外-可见光谱时的溶剂 。 ➢ 引入杂原子,可产生n→σ*跃迁,吸收波长变大。 ➢ 如:CH3I、CH3Br、CH3Cl 、CH4的λmax分别为259nm、
= c ; 波数 = 1/ = /c
粒子性
光是由光子流组成,光子的能量:
E h
h-普朗克(Planck)常数 6.626×10-34J·s -频率 E-光量子具有的能量
单位:J(焦耳),eV(电子伏特) 1eV=1.602×10-19 J
波粒二象性
E h hc
结论:一定波长的光具有一定的能量,波长越长(频率越 低),光量子的能量越低。(P7例1)
数据处理:
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得到 A~λ关系曲线,即光谱吸收曲线,通常称 为吸收光谱。
特端吸收
A
吸收峰
峰谷
1
4
2
3
250 300
350
400
λ/nm
λma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
第四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UV-Visible Spectrometry
参考文献:周名成 俞汝勤 著,紫外与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86
目录
4-1 基本原理 4-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4-1-2 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4-1-3 金属配合物的紫外—可见 吸收光谱
4-2-3 作为HPLC检测器 4-5 定量分析
(参见HPLC有关章节)
4-5-1 普通分光光度法
4-3 显色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4-3-1 显色反应的选择
4-5-2 示差分光光度法 4-5-3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4-5-4 导数分光光度法
4-1 基本原理
4-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1. 概述
子)均呈现n→σ* 跃迁。
化合物 H2O
CH3OH CH3CL
CH3I CH3NH2
max(nm) 167 184 173 258 215
(1)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 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2)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λmax不变。 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λmax则不同。
(3)吸收曲线可以提供物质的结构信息,并作为物质定性分 析的依据之一。也是定量分析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重要依据。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如—OH、—OR、—NH2、— NHR、—X等),它们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不能吸收λ>200nm的 光),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 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 增加),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红移与蓝移
有机化合物的吸收谱带 常常因引入取代基或改变溶
(6)吸收谱带强度与该物质分子吸收的光子数成正比,定量分 析的依据。
4-1-2 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三种电子跃迁的结果:
σ电子、π电子、n电子。
s*
HC O
s
Hp
n
p*
K
R
E
E,B
n
p
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s
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
吸收波长λ<200 nm;
例:甲烷的λmax为125nm , 乙烷λmax为135nm。
为溶剂使用;
p*
E K
R
E,B
n
p
s
3. n→σ*跃迁
所需能量较大。 吸收波长为150~250nm,大部分在远紫外区,近紫外区 仍不易观察到。 含非键电子的饱和烃衍生物(含N、O、S和卤素等杂原
剂使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吸
收强度发生变化:
λmax向长波方向移动称
为红移,向短波方向移动称 为蓝移 (或紫移)。吸收强度
即摩尔吸光系数ε增大或减
小的现象分别称为增色效应 或减色效应,如图所示。
2. σ→σ*跃迁
所需能量最大;σ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
生跃迁;
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
(1)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ΔEr:0.005~0.050eV,跃迁产生吸 收光谱位于远红外区。远红外光谱或分子转动光谱;
(2)振动能级的能量差ΔEv约为:0.05~1eV,跃迁产生的吸 收光谱位于红外区,红外光谱或分子振动光谱;
(3)电子能级的能量差ΔEe较大1~20eV。电子跃迁产生的吸 收光谱在紫外—可见光区,紫外—可见光谱或分子的电子光谱
(4)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 A 有差 异在λmax处吸光度A 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此特性可作为 物质定量分析的依据。
3. 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 (1)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 (2)原子核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相对振动 (3)分子本身绕其重心的转动
紫外吸收光谱: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
波长范围:100-800 nm.
(1) 远紫外光区: 100-200nm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
(3)可见光区:400-800nm
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1
4
电子跃迁的同时,伴随着振 e 2
动转动能级的跃迁;带状光谱。
3
250 300 350
λ 400nm
4-3-2 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 4-3-3 共存离子干扰的消除 4-3-4 测定条件的选择 4-3-5 提高光度测定灵敏度和
选择性的途径
4-1-4 光的吸收定律
4-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4-2-1 基本组成 4-2-2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4-4 定性分析 4-4-1 定性方法 4-4-2 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
分子具有三种不同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 三种能级都是量子化的,且各自具有相应的能量 分子的内能:电子能量Ee 、振动能量Ev 、转动能量Er
即 E=Ee+Ev+Er ΔΕe>ΔΕv>ΔΕr
能级跃迁
紫外-可见光谱属于电子 跃迁光谱。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 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级间 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 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 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 宽谱带。
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及吸收曲线
M + h M*
基态
激发态
E1 (△E) E2
E = E2 - E1 = h
量子化 ;选择性吸收;
分子结构的复杂性使其对不同波 长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M +热 M + 荧光或磷光
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测吸光
度— 吸收曲线与最大吸收波长 max; 光的互补:蓝➢ 黄
(4)吸收光谱的波长分布是由产生谱带的跃迁能级间的能量差 所决定,反映了分子内部能级分布状况,是物质定性的依据。
(5)吸收谱带强度与分子偶极矩变化、跃迁几率有关,也提供 分子结构的信息。通常将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得的摩尔吸光系数 εmax也作为定性的依据。不同物质的λmax有时可能相同,但εmax不 一定相同;
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跃迁所需能量ΔΕ大小顺序为:
n→π* < π→π* < n→σ* < σ→σ*
生色团与助色团
生色团: 最有用的紫外—可见光谱是由π→π*和n→π*跃迁产生的
。这两种跃迁均要求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基团。这类含 有π键的不饱和基团称为生色团。简单的生色团由双键或叁 键体系组成,如乙烯基、羰基、亚硝基、偶氮基—N=N—、 乙炔基、腈基—C㆔N等。 助色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