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鸡蛋壳成分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蛋壳成分的探究》实验教学设计

一、实验设计理念

1、改变传统的复课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情景素材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主题探究,让学生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重组、联系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与综合运用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等物质化学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1、深化学生对酸、碱、盐、CO

2

2、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3、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相关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主题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与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学会自我反思与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敢于质疑、乐于实践、善于合作等科学品质;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设计

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的探究情境。通过挖掘素材中隐含的知识点,形成一系列可探究的问题,达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我对实验内容设计如下:

1、让学生对鸡蛋壳的成分做出猜想,根据该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理的实验原理,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领点拨,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装置来验证

2-和Ca2+。(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含有CO

3

2、由于实验中产生CO

气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探究。(1)

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分析原因;(2)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并利用所提供的药品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利用所提供的药品探究鸡蛋壳与盐酸反应后滤液中溶质成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学习能力)

4、拓展与迁移:(1)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新配制的石灰水中,发现无明显

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现象,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证明?(2)如何除去CO

2

(此处主要让学生从理论角度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四、实验方法设计

制取和性质实验有了一定认识,本实验探究只由于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对CO

2

是在原有基础上围绕设计的问题而开展的综合实验,所以学生有能力来完成该实验探究。具体实验方法设计如下:

1、确立实验目的与原理

本实验以鸡蛋壳成分为探究点辐射开来,涉及CO

32-和Ca2+的验证、CO

2

与水

的反应、CO

2

与NaOH反应的证明、反应后滤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应用了酸、碱、

盐及CO

2

等物质众多的化学性质。

2、仪器和药品的准备

(1)该实验探究中所使用的器材完全可以用生活中的材料替代,我提前告

知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生活中的材料组装CO

2

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见图片)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自制装置的合理性,确保实验顺利开展。

(3)教师根据实验内容提供可能用到的一些仪器和药品,尽可能满足学生

的思维需求。如:CO

2

与NaOH反应的证明实验除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外还提供了氯化钡溶液;反应后滤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碳酸钠溶液、镁条、锌粒、硝酸银溶液等。

3、活动开展

(1)教师提供实验探究问题单,学生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初步的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思维有障碍的地方予以引导点拨。

(2)小组人员分工,操作员动手实验,观察员观察汇报实验现象,记录员对观察员的汇报作好记录,后勤保障员按实验程序提供仪器和药品。

(3)学生对实验记录整理分析,完成报告。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做好巡查指导。

4、反思交流

学生对自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教师交流;教师将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供学生反思交流。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实验探究课我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教师点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反思与评价、归纳小结、课堂检测等环节完成。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鸡蛋壳大家都很熟悉,你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该物质可以发生哪些反应?(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素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同时为后续问题的探究做好铺垫)

2、教师点拨引领

虽然学生对常见离子的检验有了一定认识,但对物质的验证还缺乏了解,加之碳酸钙难溶于水,学生对如何证明Ca2+难以理解。为此,我引领学生进行如下

分析:CaCO

3

属于哪类物质?从物质构成角度来看,它包含哪些离子?采用哪种反应原理能得到可溶性Ca2+的化合物?此时向滤液中加入那种物质可证明Ca2+?(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维逐层深入,使学生易于分析,得出实验方案)

3、问题呈现,小组合作,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探究问题单,对所要探究的实验进行组内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入不同小组巡查指导。(培养学生善

于思考、合作交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自主探究

学生在所制定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开展探究活动,按人员分工各司其职,做到有实验操作、有观察汇报、有实验记录、有后勤保障。教师巡查指导,并收集实验中衍生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科学品质)

5、汇报交流

由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实验完成情况,用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出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等。教师对学生表述予以评价指导,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智慧进行碰撞和对接,拓展不同学生的思维)

6、反思与评价

教师让优秀实验小组对实验情况作以自我评价,给其他同学起到借鉴作用,同时将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衍生问题提出来与学生交流,如有的小组实验时加入稀盐酸过多,在验证Ca2+时加入碳酸钠溶液只看到气泡,并无沉淀产生;有的在验证滤液中含有稀盐酸时选用了硝酸银溶液。教师提出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其中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学习品质)

7、归纳小结

本节课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为了使学生构建明晰的知识体系,我采用了教师归纳要点的做法,并将其板书出来,使学生有章可循。(如图所示)

8、课堂检测

主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加深理解和应用,同时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在问题解决上我主要采用了“兵教兵”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1、将科学探究应用到中考复课教学中,改变了单一沉闷的复课模式,提高了复课教学效果。

2、本实验探究以学生熟悉的、具有探究意义的情境素材为题干,将所涉及的问题串联起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3、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实验装置和探究活动基本上是学生完成。

4、不足之处:实验方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不够明显;其次,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整体把握意识不强,导致实验时间较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