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302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⒈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考试目标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中学教师资格证301和302
中学教师资格证301和3021. 介绍中学教师资格证301和302是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一种专业资质证书,用于评估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水平。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学教师资格证301和302的相关信息,包括考试内容、考试要求、报名流程等。
2. 考试内容2.1 中学教师资格证301考试内容中学教师资格证301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与记忆原理等;•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我国基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校园安全管理等;•教育经济与管理:包括教育经济学基本原理、中小学组织与管理等;•教育测量与评价:包括常用测评工具的使用、测试分析与结果解释等。
2.2 中学教师资格证302考试内容中学教师资格证302考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包括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包括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标准与教材使用等;•素质教育与校本课程:包括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评价等;•教师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生关系处理等。
3. 考试要求3.1 中学教师资格证301考试要求中学教师资格证301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中小学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熟悉我国基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了解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掌握基本的教育经济学原理,了解中小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熟练使用常用的教育测量工具,能够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测试,并能准确解释测试结果。
3.2 中学教师资格证302考试要求中学教师资格证302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能够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熟悉我国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掌握课程标准和教材使用的基本原则;•了解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施方式,能够设计和评价校本课程;•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处理好师生关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资格证《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
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
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
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考试大纲第1方面: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要点: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第二要点: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第三要点: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第四要点: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第五要点: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第2方面:中学课程第一要点: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第二要点: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第三要点: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第四要点: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第3方面:中学教学第一要点: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第二要点: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2024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2024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3.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理解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能够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儿童观(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育人为本”的涵义,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一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
(3)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保教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1)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3)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1)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幼儿保护(1)熟悉幼儿权利保护的相关教育法规,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幼儿教育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1)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2019年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时间
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2019年全新来袭,不知道教师资格证2019年什么时候考试,考试是怎么安排的,小伙伴们不用担心,中华考试网整理了2019年的考试时间如下:2019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如下: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2019上半年3月9日2019下半年11月2日2019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笔试日程类别/ 时间2019上半年考试:3月9日;下半年考试:11月2日科目一上午9:00-11:00科目二下午13:00-15:00科目三下午16:00-18:00幼儿园综合素质(101)保教知识与能力(102)——小学综合素质(20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初级中学综合素质(301) 教育知识与能力(302)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中职文化课中华考试网教育培训界的翘楚!此次考试形式:用纸笔方式作答。
教师资格考试注意事项(一)持证入场开考前30分钟,考生持准考证、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或护照)进入考场,两证缺一不可。
(二)接受检查考生入场时,应主动接受监考员按规定进行的身份验证和随身物品检查等,严禁携带书籍、资料、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计时工具、电子存储设备等非考试物品进入考场。
(三)核准信息考生拿到试卷、答题卡后,先核查试卷、答题卡与本人报考的类别、科目、试卷页数、大题数是否相符,如不符,应立即举手向监考员说明情况。
核准信息后,在指定位置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信息,并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粘贴条形码。
(四)按时参考考生迟到15分钟以上不得进入考场;考试结束前30分钟,方可交卷离开考场。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基本理念,能够运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
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合理选择与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程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示范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事故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
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能力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性损伤、运动性病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
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运动兴趣、动机、表现有关知识,掌握提高体育教学的心理知识和干预手段;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掌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一)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理所应当的一个任务,即使你已经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但考试是必须要通过的。
其中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的大纲。
一、基本要求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熟练掌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掌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掌握中职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规律,了解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和创新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二、考试内容1、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教育规律、教育思想史、教育学派及其理论、教育伦理学等是教育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
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与改革、教材编写、选用和运用、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管理等。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认知差异、行为习惯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利用校外资源情况,中职学生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4、中职教育评价中职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中职教育课程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等相关内容。
5、教育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6、教育改革和创新与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和要求、产教融合政策和实践以及教育创新与发展经验等。
三、考试方式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采用笔试方式,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等。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和方法,例如可以适当查阅一些教辅资料,不断进行模拟练习等,从而更好地应对考试。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极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考生要在考试前认真准备,熟悉考试大纲内容,并采取合适的复习方式和方法,以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合格的成绩。
教资考试内容与科目2024
教资考试内容与科目2024
一、考试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试内容因执教年级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笔试内容:
1.幼儿园教师考试科目:
(1)科目一《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2)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察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能力。
2.小学教师考试科目:
(1)科目一《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2)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要考察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能力。
3.初中、高中教师考试科目:
(1)科目一《综合素质》:主要考查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
(2)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察教育基础、心理学基础、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3)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针对所报考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进行考察。
(二)面试内容:
1.面试科目根据所报考的学科进行设置,主要考察考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实践能力。
二、考试科目:
1.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中、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国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注1:初中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个科目。
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科目三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个科目。
注2: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小学面试科目分语文、英语、社会、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中学面试科目与科目三相一致。
注3:2017年下半年起,针对音乐、体育、美术专业考生,笔试增加了综合素质(小学)(音体美专业)201A、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音体美专业)202A、综合素质(中学)(音体美专业)301A、教育知识与能力(音体美专业)302A四科。
其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暂与相对应的原科目(综合素质(小学)20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2、综合素质(中学)301、教育知识与能力302)相同。
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文化课类别的音乐、体育、美术专业考生,应按照新编码的科目报考,已通过该类别“科目一”和“科目二”,且成绩在有效期内的上述科目可替代使用,面试报名不受影响。
教师资格证(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目录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 - 2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 2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 - 12 -第三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 - 14 -第四节:教育制度 ....................................................................................................................................... - 19 -第五节:教育目的 ....................................................................................................................................... - 20 -第六节:教育研究方法(看一遍).......................................................................................................... - 23 -第二章:中学课程 ............................................................................................................................................... - 24 -第三章:中学教学 ............................................................................................................................................... - 33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 - 47 -第一节:认知过程 ....................................................................................................................................... - 47 -第二节:学习心理 ....................................................................................................................................... - 55 -第三节:学习理论 ....................................................................................................................................... - 60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 - 64 -第一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 - 64 -第二节: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 - 65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 - 67 -第四节: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 - 71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 - 72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 - 72 -第二节:心理辅导方法 ............................................................................................................................... - 73 -第七章:中学德育 ............................................................................................................................................... - 74 -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 - 74 -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 ............................................................................................................................... - 75 -第三节:中学道德内容 ............................................................................................................................... - 76 -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 ............................................................................................................................... - 77 -第五节:中学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 - 77 -第六节:三生教育、安全教育及升学就业指导........................................................................................ - 78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 - 79 -第一节:班级管理 ....................................................................................................................................... - 79 -第二节:班主任 ........................................................................................................................................... - 82 -第三节:课外活动 ....................................................................................................................................... - 83 -第四节: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 83 -第五节:教师心理 ....................................................................................................................................... - 84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302)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词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的是孟子。
教师资格证-中学【可打印】2020下-教育能力-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举措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人口4.在学制发展过程中,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
这些国家的学制类型属于()。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多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5.卢梭从自然教育观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宗教本位论D.自然本位论6.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重大改革。
作为一门必修课,其开设的范围是()。
A.从幼儿园到初中B.从小学到初中C从初中到高中D.从小学到高中7.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
这三个文本是()。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8.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特点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贝尔—兰卡斯特制9.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中学把“档案袋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方式之一,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
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11.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
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选择题: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考察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正确答案)专业知识与学术研究能力管理能力与领导才能市场营销与职业规划能力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正确答案)纯粹的学术研究能力高水平的艺术修养深入的科研探索能力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部分可能包括哪些内容?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正确答案)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专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商业知识美术、音乐等艺术修养课程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通过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正确答案)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自学时间侧重于理论教学,实践为辅忽略实践教学,重点教授理论知识中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考生的职业素养有哪些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正确答案)拥有高超的学术研究成果具备丰富的商业实践经验拥有高超的艺术表演能力中职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学生的实际需求、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大纲要求(正确答案)教师的个人研究兴趣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社会热点和流行趋势在中职教育中,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实践操作、项目报告、理论考试等(正确答案)仅通过理论考试进行评价仅通过实践操作评价仅通过教师的主观评价中职教师在职业发展中,应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持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参与教育培训和实践(正确答案)专注于学术研究,发表更多论文转向商业领域,积累商业经验专注于艺术创作,提升艺术修养。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大纲
414《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考试目标1.美术学科的知识与能力。
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掌握美术学科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运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美术教学设计能力。
了解教学设计方法,规范地撰写教案,准确地设定和表述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恰当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美术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高中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准确地表述和呈现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
4.美术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的美术人物、美术风格与流派及美术现象,知道美术的基本理论。
——了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美术门类的主要成就。
如:陶瓷艺术、青铜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书法篆刻、民间美术、建筑艺术等。
——了解西方从原始艺术到当代艺术的发展。
如:洞穴壁画、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时期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设计艺术。
——知道美术的概念、性质和价值等基本理论。
如:造型元素与形式原理、美术创作思想、美术的社会价值等。
2.知道美术主要类别和技法理论,了解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了解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及其结果。
——知道相关技法理论。
如:色彩、解剖、透视、材料等知识。
——了解美术创作(含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3.掌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 笔试真题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 、赫尔巴特[ 答案] :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 答案] :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 )A、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 、人口功能[ 答案] :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答案] :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答案] :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 、多种形式设置共存[ 答案] :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 综合课程[ 答案] :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 答案] :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答案] :A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B 、讲授法C 、演示法D 、谈话法[ 答案] :C11、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 、品德评价法C 、个人修养法D 、情感陶冶法[ 答案] :D1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B 、选择性C 、恒常性D 、整体性[ 答案] :A1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A、瞬时记忆B 、短时记忆C 、长时记忆D 、内隐记忆[ 答案] :B1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D15、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那种性格结构特征( )A、态度特征B 、情感特征C 、情绪特征D 、意志特征[ 答案] :A1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遵守上课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A、相对功利取向B 、避罚服从取向C、寻求认真取向D 、遵守法规取向[ 答案] :B17、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A、退行B 、投射C 、升华D 、文饰[ 答案] :B18、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B 、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认知能力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 :A1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A、人际纪律阶段 B 、自我服务阶段C、自我约束阶段 D 、相互协调阶段[ 答案] :A2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A、建构取向B 、行为取向C 、认知取向D 、人本取向[ 答案] :D21、中学生小阳总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任何事情都会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这让他非常苦恼,希望后得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如果对小阳进行心理辅导,最可行的办法是()A、放松训练法B 、系统脱敏法C 、理性情绪法D 、代币强化法[ 答案] :C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错误、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并不是德智体诸方面的平均发展、23.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是指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发展学生学习的能力、24.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错、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学习自我教学性材料(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因此,程序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能混为一谈、25.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错、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26.简述教学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27.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基本原则1.有效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整合性原则4.先进性原则二、总体要求1.注重有效备课2.强化适时备课3.提倡集体备课4.教案备写实行分层要求三、备课构成1.学期备课2.单元(章节)备课3.课时备课四、教案备写要求1.教学内容要精细2.学情分析要全面3.设计理念要先进4.课时安排要合理5.教学目标要明确6.教学重点、难点要准确7.教学具准备要充分8、教学过程要有效28、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压力源:(1) 认知:信息太多或太少,目标模糊、不确定,时间紧,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2) 情绪:恐惧、焦虑、悲伤、愤怒,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等也会导致压力、(3) 人格因素:易敏型人格或抑郁型人格容易产生压力、生理压力源(1) 生理性:睡眠缺乏、疲劳等、(2) 环境: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等、社会压力源(1) 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了个性的发展;(2) 家庭压力: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等;(3) 工作压力:职业发展、人际沟通、人际相处等、29 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首先,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 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2)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 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品质、(3) 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 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 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 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 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30、材料大学毕业不久,我就担任了初二一班的班主任,一天中午,一个学生急匆匆跑来说:”老师,小杨不知为什么事正和二班老师争吵,还骂老师了、”我赶紧过去问缘由、得知二班的卫生区有几片废纸,被学校的值日生扣了分,据说二班有学生看见他正好走过,就告诉王老师,认为他扔的、于是王老师就找到小杨,并训斥了他、小杨不服气,就骂老师”瞎了眼”,结果惹恼了老师、我当时也很生气:” 小杨,就算你没扔,也要好好和王老师说明,怎么可以骂老师么?”“他根本不听我说,劈头盖脸训斥我⋯、“见他如此冲动,我知道说什么都没用,要等待时机、机会终于来了,在学校举办的秋季运动会上,我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引导他为班级参加的体育项目出谋划策,协助体育委员组织,我鼓励他报了大家都未参加的3000 米长跑,对此,我对他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运动会那天,小杨的3000 米长跑得了冠军,成了班级最亮的一颗星,很多同学和他拥抱,给他送水、送毛巾,为他热烈鼓掌,使他感到了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后我找他谈心:”小杨,运动会证明了你的实力,说明你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好学生,我相信你也会在其他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取得好成绩、老师你真的相信我吗?”“我当然相信你、”他的眼中闪烁出激动的亮光,突然说:”那么老师,你也相信那天的废纸不是我扔的吗? 我敢对天发誓,真不是我扔的、”看到他委屈又可笑的样子,我笑了:”我相信你,当时我就相信不是你干的! ”“真的吗?”他很惊讶也很高兴、”可你也有错,知道错在哪里吗?”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知道老师,我会跟王老师道歉的,您放心! ” 此后,小杨同学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转变、问题:1 案例中的”我”主要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8 分) 2 请结合案例加以分析论述(10 分)[ 答案要点] 1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的我面对情绪冲动的小杨,没有强制他去给王老师道歉,而是寻找机会,充分发挥了小杨热爱体育的特长,帮助班里取得运动会的好成绩,在老师的表扬下,认识到自己对王老师的失态,自己主动提出去道歉、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材料中的我十分信赖学生,相信垃圾不是他扔的; 十分尊重学生,没有强迫学生去接受我的主张,而是静待机会,加以教育,使学生主动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31、材料小美很喜欢唱歌,从小就希望自己在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在她还没有确定是否报考音乐学院前,她在众人面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歌声、她确定报考音乐学院后,学习更加勤奋努力,希望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课面试过程中,由于她极度渴望有完美的表现,结果事与愿违,但是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而且比平时更差,导致面试失利,这个结果让大家很诧异,她自己也无法接受、问题:(1) 请运用动机相关知识解释小美专业课面试失利的原因、(10 分)(2) 假设你是班主任,你如何帮助小美在下次面试中发挥正常水平?(8 分)[ 答案要点](1) 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 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 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 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 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控制点维度与个体成败的情绪体验有关、稳定性维度与个体对未来成败的期望有关、可控性维度既与情绪体验有关,又与对未来成败预期有关、(2) 材料里的小美,对自己期望较高,渴望成功,追求完美,在面试的时候、动机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过于紧张和焦虑,以至于发挥失常,面试失败、班主任老师要指导小美对这次失败进行合理归因,不要把这次失败归因于能力等内部稳定因素,让小美客观的认识到是因为自己紧张焦虑导致的,针对这个原因有计划的调整自己的认知,降低对考试的期望,学会放松,学会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把自己的动机水平调整到合理水平、。
2019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程复习资料【二十八】
2019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程复习资料【二十八】301.苛勒认为,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
(×)302.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应,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应。
()303.根据学习动机的成因可分为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304.过度学习的程度越高,记忆效果越好。
(×)305.符号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306.倒摄抑制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307.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308.技能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间环节。
(√)309.智力是否正常,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一般地讲,智商在100以上,为智力超常。
(×)310.学习定势说认为先期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前后两种学习活动之中。
(×)311.在动作技能操作整合阶段,视觉控制不起主导作用,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
(√)312.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即力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力求成功者往往选择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
(√)313.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和顿悟有关。
(×)314.道德感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基本标志。
(×)315.最能解释考试时出现的暂时遗忘现象的理论是记忆的痕迹“衰退说”。
(×)316.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对问题解决或新知识的学习产生消极作用。
(×)317.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318.冲动型人格属人格障碍。
(√)319.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确信自己有病,而处于对疾病或失调的持续的、强烈的恐惧之中,这种情况属神经症。
(√)320.男女双方并非兴趣相投,身心相悦而恋爱,而是为满足某种虚荣心或精神空虚而恋爱,称为轻率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一、考试目标
1.理解并掌握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中学教育教学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能力。
3.掌握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理解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性和差异性,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5.掌握班级日常管理的一般方法,了解学习环境、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具有设计一般课外活动的能力。
6.掌握教师心理,促进教师成长。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
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
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三、试卷结构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
“两个必须”是指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2)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B.性格 C 能力D.气质
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2)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3.简答题
(1)我国中学应贯彻哪些基本的教学原则?
(2)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4.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有关理论进行简要评析。
我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教育救国”的理论。
他认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农民存在贫、愚、弱、私四大
病害,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仁人志士深入到广大农村推行相应的四种教育,即生计教育、文艺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这样就可以克服上述四大病害,中国自然就富强了。
但实践证明,这种设想只是善良的愿望,并未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教育救国”,唤来唤去还是一句空话。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明学习非常用功,平时各科成绩都还不错,但每逢大考前他就非常紧张、烦躁、害怕,前一天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进入考场头脑就一片空白,结果成绩总是不理想。
老师与同学都认为,李明的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努力程度不相称。
问题:
①运用情绪相关知识分析李明同学面临的问题。
②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