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单向度的传播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
1、法兰克福学派的起源
法兰克福学派起源于1923年2月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的“社会研究所”,以哲学思辨见长,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始作俑者。
法兰克福学派众多知名思想家都致力于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文本中理解马克思主义。
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和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整合弗洛伊德、阿图舍等人的精神分析、结构主义等现代思想,对现代社会,尤其是后工业时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文化形态提出尖锐的批评,从而为我们从历史、文化形态进行批判提供了模本。
第一代:阿多诺(Adorno)、霍克海默(Horkheimer)、本雅明
第二代:马尔库塞、哈马贝斯(Jurgen Habermas)
30年代主要是对法西斯主义的揭露。40年代主要研究美国的大众文化。
2、工具性理性
法兰克福学派承认理性的多样性,但强烈反对被成为“工具性理性”的理性,因为这是一种用来创造和实现某种目的的方法的理性,同时它还将其他东西变成方法,变成工具。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意识不断被启蒙,人从崇拜神到自认为神,经历的是理性逐渐战胜感性,如破感性,获得理性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获得的只是“技术理性”,一种“工具理性”,而不是真正值得骄傲的理性。
失去理性的媒介
多元决定论和媒介意识形态
3、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观
①文化的基本功能
与人类学家刻意强调文化的实用性相反,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否定”和“对幸福的承诺”。
“否定”:指文化应该从根本上具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性。即文化必须超越现实,表达目前现实没有而应该有,不是而应该是的事物,从而鼓舞人们探求一个目前还不被现实所容得美好世界。所以文化对现实始终有一种批判的距离,以求艺术性地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法兰克福学派理想中的文化产品不是为人所用而产生,也不会为了让大众接受而向大众妥协。
“幸福的承诺”,即文化应该让人们看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世界,与将生存作为目标的现实生活有着本质不同的世界。文化应该不断地向我们反映这个世界的存在,探索和追求使人们达到这个完美世界的方法和途径。
文化的“否定”功能是文化赐予我们“幸福的承诺”的前提,因为只有不断地否定,再现现存社会不公正的现实,揭露阶级社会不平等的本质,人类才有可能从“生
活越来越好了”的表象中突围,继续反省社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对另一种幸福世界的追寻。这个幸福世界也许是“乌托邦”,但向人们描述一个“乌托邦”的世界以及它存在的无限可能,始终是文化的职责。
②“人的异化”与“文化的异化”
马尔库塞对工业社会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工业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不自由,而且还不自知,这就是“人的异化”。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文化的异化。“文化的异化”
是指文化中应包含与社会现实不合理现象相互排斥而不是相互调和的成分。文化的异化帮助人们拜托人的异化,文化的同化将最终导致人的异化。
文化中的异化成分是对异化了的存在有意识、有步骤的超越。前技术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对立,是即来自现实又高于现实,既反映现实又批判现实的“双向度文化”,表现出对现实既肯定又否定的特征。而后工业时代,文化产品沦为商品,文化中的异化因素被商业化取代,我们的思想被塑造成了“单向度”,我们拥有的也只是“单向度”的文化。
③由于媒介技术的功能性越来越明显,媒介文化表现出的“否定”或“异化”特征
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所以媒介文化不仅应该受到批判,甚至还不应该承认它“文化”
的地位。
3、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①文化工业的概念、意义和危害
②文化工业的特征:
⑴文化工业时代是一个文化沦落为商品的时代。
文化产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与其他商品交换;文化产品的价值由它们的交换价值决定,而不再取决于它们自身的特殊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文化产品具备了一
切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特点:商品性、标准性、批发性;文化产品偏离了正常
的文化轨道,它以大众消费为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一步步趋近物化,直
到沦为纯粹的商品。
所以,在文化工业时代,文化产品不是由大众自发产生的,而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大众文化的包装下,大批量生产又大批量批发到人们文化生活中的
精神麻醉剂。
⑵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具有其他商品所没有的特质:隐蔽的欺骗性
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手段(阿多诺):
a、它宣称,为了所有人平等地享受文化工业的产品,一定的重复生产时必须的,用
同样的商品满足不同人同样的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为数不多的文化产品生产
中心与大规模消费间的技术矛盾需要有组织的计划和管理生产过程,以此来得
到消费者的谅解;
b、它以貌似的自由代替不自由,以“快感”麻痹人们的思考神经;
c、文化工业还不断向消费者许愿,承诺将不断地改变娱乐的形式和派头,尽管这种
许诺实际上并没有兑现,但被文化工业表面的华丽与热闹所掩盖;
d、中产阶级成为文化工业最喜欢利用和招揽的阶层,中产阶级文化假装尊敬高雅
文化的标准,而实际上却努力使其溶解并庸俗化。
③媒介与文化工业:
现代传播媒介是文化物化过程最直接的手段,也是文化工业最得心应手的武器。
因为文化工业的统治者消除文化中对立和“异化”因素的方法,不是否定或拒绝各种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文化价值,而是把它们全部纳入已确立的秩序,并大规模地复制和显示它们。这是媒介的拿手项目。
大众文化在媒介的支持下,无声无息地实施着一种全面的文化控制。
媒介猛烈的宣传攻势久而久之就会使大众放弃思想,变得麻木平庸,成为文化中的被奴役者,结果抑制了观众的主观创造能了,导致文化消费者的想象力和自发性渐渐萎缩。但介对文化工业的危害不会揭露或提供改变机会,反而一直在寻求维护现有秩序罪独特的技巧和手段。
例如:艺术家“理想的物质化”(马尔库塞):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艺术家是与社会现实不相容的反叛英雄,是文化中“否定”或“异化”因素的代言人。但在媒介技术日益进步的工业时代,在文化工业的文化产品中,艺术家们对已确立的制度表面上表现出厌弃,实际被媒介利用标榜自己的公平性,宣扬自己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当意识到自己的传媒形象将直接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后,艺术家中的大多数人掌握了从媒介获取利润的技巧,自觉地将自己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作用由否定转变成了肯定。
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文化终于变成精神生活的点缀而不是必需,从而丧失了更大部分的真理。
4、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批判理论的评价:
现实:
全球化,地球村,媒介帝国主义,互联网
平等与不平等共存;发达国家文化阶段性地,进而更扎实地渗入到发展中国家,电子媒介发挥着特有的瓦解作用,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技术控制河流,制造和维护着发展中国家人民更难反抗的主导文化和话语霸权;美国文化向全人类多样化的民族文化入侵并逐步取而代之,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空前威胁。
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是最早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关注媒介文化并对此提出批判的人。
“文化工业”理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符合对“比特世界”传播特点的描述,对信息社会中媒介文化的分析也极有启发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媒介文化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维持其统治和霸权的强有力武器,为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大众文化入侵取代领土入侵的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批判发达国家大众文化的基本准则。
局限性:
①它虽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意识,但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却没有将辩
证的思想贯穿始终。他们的社会批判仅是纯理论的批判,是一种价值层面上的道德批判,不是马克思强调了实践批判,因而在根本上是非科学的,是与马克思的科学批判精神背道而驰的。
②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缺乏辩证的眼光和视角,显得过于片面和形
而上学,只能看到媒介文化中受意识形态控制的一面,看不到其中的进步力量和革命潜力。
③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没有提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建立新世界的科学方法,他们
的理论孤立了大多数无产阶级,对广大受众不信任,所以无法获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拥护。
而失去了群众基础,再高深得理论也只能是浪漫主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