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中后期高产管理措施
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89c59f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e.png)
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天津市冬小麦是当地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农民
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首先是合理选择品种。
在天津市气候条件下,适宜栽培的冬小麦品种有冀麦13号、冀麦27号、雁麦729等。
这些品种具有抗早衰、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特点,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其次是科学施肥。
天津市冬小麦的主要氮肥来源是基肥和追肥。
在基肥方面,一般可
在播种前施入磷肥和钾肥,根据土壤的氮素含量再适量施入氮肥。
追肥的时间通常是在返
青期和拔节期,通过准确测定土壤的氮素含量来进行追肥,确保冬小麦的养分供应充足。
还需注意钾肥的供给,这对冬小麦的抗早衰和抗倒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再次是适宜的密植密播。
在天津市栽培冬小麦时,适当加大株行间距和株距,能提高
冬小麦的群体光合作用能力,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冠层、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合强度,从而
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还要注意科学管理。
冬小麦在生长期间需要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除草、中耕、病虫
害防治等。
及时进行除草能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的竞争,中耕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是合理的灌水管理。
灌水是冬小麦生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根据天津市的气候和
土壤条件,灌水可以采用浸水灌溉和局部灌溉相结合的方式。
在拔节和孕穗期,灌水量应
适度增加,以保证冬小麦的生长需要。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80c05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c.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冬小麦的高产栽培,农民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要点。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帮助农民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冬小麦品种。
优良的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性好、产量高等特点。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施肥要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进行。
例如,在播种前应施入基肥,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应进行追肥,以促进冬小麦的分蘖和茎秆伸长;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应进行追加磷、钾肥,以提高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
三、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对于冬小麦的高产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合理的密植密播,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其次,要及时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的养分竞争。
此外,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最后,要注意适时的灌溉和排水,以维持土壤湿度的平衡,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四、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冬小麦的高产也需要农民采取一些特殊的田间管理措施。
首先,要合理选择播种期,以确保冬小麦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生长。
其次,要注意适时的修剪和摘心,以控制冬小麦的生长势,促进分蘖和穗粒形成。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的调控植株间距和行距,以提高冬小麦的光合效率和利用率。
五、病虫害防治冬小麦的高产也需要农民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首先,要加强对冬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要注意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过量施药和频繁施药。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的轮作和间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六、合理的收获和储存冬小麦的高产也需要合理的收获和储存。
首先,在冬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以避免籽粒的脱粒和质量的下降。
其次,要注意合理的储存条件,以防止冬小麦的变质和损失。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29bfa33d15abe23492f4d03.png)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吴晓静王朝阳马磊摘要:随着新疆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冬小麦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已成为新疆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稳产高产,而这对于新疆地区农民经济收益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冬小麦;新疆地区冬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蛋白質,而且种植技术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效益和产量,所以在新疆地区被广泛种植,当前新疆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已高达1100万亩左右。
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于环境和养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只有切实满足冬小麦在不同阶段生长的要求,从而使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得以有效地提升。
基于此,本文就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讨。
1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
冬小麦对于土壤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比较适宜种植在耕层深厚、肥力优越的土壤上,土壤的活土厚度至少要在25cm左右。
此外,在冬小麦种植之前,就要运用机械对土壤进行深耕,耕地的深度要控制在20cm以上,而且要做到耙耱精细,不漏犁,达到净、松、墒、碎、平、齐六字标准。
(2)施足基肥。
土壤肥沃是保障冬小麦高产的前提,而施足基肥是增加土壤肥力的必然举措。
通过施足基肥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冬小麦正常的生长,而且可以促使冬小麦实现增产增收。
在对土壤施肥时,要依据土壤的条件进行配方施肥,施肥量要根据施肥的种类决定,通常情况下农家肥要控制在25t·hm-2,小麦专用肥要控制在525kg·hm-2,堆肥要控制在15t·hm-2。
(3)精选良种。
品种的选择会对冬小麦的产量产生直接影响,优良的品种通常可以增产10%以上。
在新疆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必须具有抗寒、高产、抗病性强的优点。
适合北疆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主要有伊农18、新冬22、新冬18等;适合南疆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主要有邯郸5316、新冬20、新冬22等。
(4)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晾晒,以此来增加种皮的通透性,提高种子发芽的概率。
冬小麦中后期栽培管理措施
![冬小麦中后期栽培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c016dc26fff705cc170aea.png)
1 . 2 小 麦 拔 节 后 需 水 较 多 ,尤 其 是 孕 穗 挑 旗 期 , 小 麦 穗 分化 进 入 四分 体 时 期 , 是小 麦 需 水 临 界 期 , 保花 增粒 并 为提 高粒 重 打好 基础 是 这一 时期 麦 田管
理 的主 要 任 务 , 良好 的 水 分 供 应 能提 高 小 麦 结 实
满足 小麦 生长 发 育所 需 的养 分 。小麦 孕穗 到 灌浆 期
叶 面 喷洒 磷 酸 二氢 钾 2~3次 ,可 有 效地 增 加 磷 素
地位 。 “ 两 增 一减 ”( 人 口增 长 、粮 食 需 求量 增加 、 耕 地 面 积 不 断减 少 ) 矛 盾 增 大 ,对 小麦 单 产 水 平 提 出更高 要求 , 因此单 产 水平 的不 断 提高 是现 实 提 出
~
冬 小 麦 一 生分 三 个 阶 段 :前 期 、 中期 、后 期 。 前 期 包括 :查 苗 补种 、疏 苗 移栽 、 防治 地 下 害 虫 、 追 施越 冬肥 、及 时 冬灌 ,如 果麦 苗 旺长 可 镇压 与 中
2 0 0 g ,兑 水 4 0~5 0 k g喷 洒 。缺 肥 发黄 麦 田,每
扬 花初 期 的成 虫发 生盛 期 ,亩 用 5 %高 效氯 氰 菊 酯 乳油 2 0~3 0 ml 对 水 喷雾 ,兼 治一 代棉 铃 虫 ;穗 蚜
可用 1 0 % ̄ t t 虫啉 可湿 性 粉剂 1 0 0 0倍 喷 雾或 2 0 %啶 虫脒 可湿 性 粉剂 1 5 0 0倍 喷雾 ,还 可兼 治灰 飞虱 。 0 5 0 0 2 1 石 家庄 大地 种业有 限公 司 梁 娜
1 . 1 亩产 5 0 0 ~6 0 0 k g的麦 田,每公1 斤氮肥增产小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3966c3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9.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冬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
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从品种选择、精细整地、播种技术、施肥管理、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基础。
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地域、土壤、气候等因素,选择抗病、耐寒、高产的冬小麦品种。
同时,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二、精细整地精细整地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在种植前,应进行深耕、细耙、平整土地等环节,确保土壤松软透气,为冬小麦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应保持土壤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
三、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包括适时早播、精量播种等环节。
适时早播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抗病性,精量播种可以节约种子并确保出芽率。
在播种时,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播种深度和播种时间。
同时,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四、施肥管理施肥管理包括基肥、追肥、叶面肥等环节。
为了满足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应适当施用基肥、追肥和叶面肥。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防止过度施肥导致肥料流失和环境污染。
同时,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应采用分期施肥的方式。
五、灌溉技术灌溉技术包括浇灌次数、灌水时间、灌水方式等环节。
为了确保冬小麦的水分需求,应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在灌溉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水分过多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同时,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和土壤板结,应保持土壤表面疏松。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冬小麦高产栽培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用药等环节。
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应定期检查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同时,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应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27fb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7.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引言: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每个环节。
一、土壤调理
⒈地块选择及准备
⒉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⒊有机肥的施用方法与时间
⒋矿质肥的施用方法与时间
二、品种选择
⒈地区适应性
⒉抗性及耐逆性
⒊产量和品质特点
三、种子处理
⒈种子的选择与脱毒
⒉种子处理剂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⒊种子浸种时间与浸种浓度
四、播种与栽植
⒈播种时间
⒉行距与株距要求
⒊播种方法与注意事项
五、施肥管理
⒈基肥施用
⒉追肥时机与施用量
⒊合理使用化肥
六、病虫害防治
⒈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⒉害虫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⒊冬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七、田间管理
⒈土壤水分管理
⒉杂草的管理与防控
⒊倒伏防治
八、农药使用与安全
⒈农药选择与施用方法
⒉农药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⒊农药残留监测与控制
九、收获与储存
⒈收获时间与方式
⒉冬小麦的贮藏与保管
⒊冬小麦品质检测与评价
附件:
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报告
⒉种子处理剂使用说明书
⒊农药使用记录表
注释:
⒈基肥:指在作物生育初期进行施用的肥料。
⒉追肥:指在作物生育期间的一次或多次施肥。
⒊化肥:指人工合成的肥料,通常采用氮、磷、钾等元素化合物。
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cee7c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b.png)
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天津市位于华北平原,气候条件适宜冬小麦的种植。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天津市开展了多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本文将介绍天津市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
一、品种选择在天津市,冬小麦的主要品种有华麦8号、强麦306、太旺623、王麦20等。
这些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抗病性好、产量高等优点,适合在天津市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种植。
在选择品种时,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土壤状况、水分状况和病虫害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二、土壤处理土壤是冬小麦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肥力对冬小麦的生长影响重大。
天津市土壤酸碱度偏高,因此在种植冬小麦前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通常采用石灰中和、有机肥施入等方法,调整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
还需要合理施肥,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保证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营养。
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冬小麦高产的关键环节。
在天津市,需注意以下几点:1.密植密肥天津市的冬小麦一般采用密植密肥的栽培技术。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提高冬小麦的养分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
2.定期灌溉在天津市,冬小麦生长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灌溉。
由于天津市降雨分布不均匀,且主要降雨集中在夏季,所以需要通过灌溉的方式补充土壤水分,保证冬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3.病虫害防治冬小麦在生长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其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在天津市种植冬小麦时,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种植、合理施肥、使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可以采用化学控制或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四、收获技术在天津市,冬小麦的收获技术也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收获时间时,需要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情况、气候条件和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3564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8.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是我国常见的冬季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其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要想获得高产丰收,科学栽培技术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土壤准备1.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地进行种植。
平均产量每年超过6500公斤/公顷,优质小麦地区在北方可超过7000公斤/公顷、南方可超过8000公斤/公顷。
2.在开垦土地前,将错季收获的沙荒地整地、种植适当的绿肥作物,如大豆、谷物、油菜、豌豆等,为冬小麦生长提供有利的土壤条件。
二、品种选择1.选择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质小麦种子。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不同,需要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
2.在选择种子时要选用去糯性好、抗倒伏、高产、病虫害抗性强的优良品种。
三、播种时间1.北方地区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南方地区在11月中下旬进行播种。
2.根据本地气候和地区小麦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以便冬小麦秋季生长正常并取得高产。
四、施肥1.在播种前适当施入基肥,如稻草灰、腐熟有机肥等,提高土壤肥力。
2.在冬小麦生长期间进行追肥,以氮肥为主,配比合理,提高氮肥利用率。
五、灌溉管理1.在干旱地区要做好冬小麦的灌溉工作,保证冬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
2.合理施肥和灌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产量,并保证冬小麦的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1.定期对冬小麦进行病虫害的调查,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不同地区的病虫害种类不同,根据当地的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七、密植管理1.在播种时进行适当的密植,每亩播种量在200-250斤之间。
2.冬小麦密植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的光合作用效果,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八、收获管理1.根据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进行收获,以保证冬小麦的品质。
2.冬小麦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防止因脱粒或风吹雨打等恶劣天气造成收成的损失。
以上就是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详细介绍,希望对种植冬小麦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
冬小麦经过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经过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7d11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e.png)
一、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栽培方法,对冬小麦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单产和总产量的一种农业生产技术。
其主要特点如下:1.精密施肥:科学施肥是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优质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优质品种进行栽培,提高冬小麦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产量。
3.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4.合理灌溉:科学浇水,保证冬小麦的生长需要,防止干旱和水浸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5.病虫害综合防治: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冬小麦产量损失。
6.耕作管理:包括深翻土地、松土、松土、中耕和覆土等工作,为冬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7.科学管理:包括及时除草、留茎迟播、留穗留苗等管理措施,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栽培技术要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栽培技术要点是实现冬小麦高产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冬小麦的需求,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实现施肥量和比例的合理配置。
2.选优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冬小麦品种进行栽培。
3.密植保苗:适度密植,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合理留茬迟播,增加穗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4.科学灌溉:根据冬小麦生长的需要,科学施行灌溉,避免干旱或积水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5.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减轻病虫害对产量的危害。
6.耕作管理:包括深翻土地、松土、中耕、覆土等工作,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小麦的产量。
7.科学管理:包括及时除草、留茎迟播、留穗留苗等管理措施,提高冬小麦的容量。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科学施肥、选择优质品种、合理密植、科学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耕作管理和科学管理。
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ed62f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3.png)
引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我国各个地区在长期的种植工作中学到了很多的栽培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种植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际生产工作进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作物生长,还需做好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保障冬小麦单产量上升,优化种植工作。
接下来文章就冬小麦具体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1.冬小麦播种技术1.1优选良种播种工作进行前,需要结合种植地的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等特征优选合适小麦品种,保证选择的小麦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优势。
1.2提高整地质量提高整地质量能够保障后期的种植质量。
一般冬小麦前茬作物多是玉米,播种时易存在墑情不足的情况,所以在玉米收获后可进行深耕灭茬保墒,粉碎玉米秸秆,改良土壤结构,耕地深度要控制在30cm以上,粉碎田间大的土块,保证地块适合进行播种,并施足底肥,能够为冬小麦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可以增施大量农家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其后期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1.3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新时期,合理的应用测土配方技术进行施肥,能够精准掌握土壤肥力,并做到科学施肥,有效实现小麦优质高产。
继而就可以结合土壤的化验结果,结合小麦目标产量,确定氮、磷、钾、有机肥等肥料的施肥量。
1.4做好种子和土壤处理种植前可进行种子处理,进行药剂拌种,配合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拌种,能够有效避免种子在地下受病虫害影响。
药剂拌种可选择50%辛硫磷乳油或是40%甲基异抑磷乳油或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入一定量的水,放入种子搅拌,之后晾干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土壤处理时可在深耕土地的时候进行,运用5%辛硫磷等药物进行,可有效消灭土壤或是秸秆中的虫卵或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
1.5科学播种其次要进行科学播种,选择合适的日期,结合自身种植地区的气温、气候、土壤墒情等,一般最佳适宜播种的温度14-16℃。
冬小麦的品种类型不同,播种期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半冬性品种最佳播种期为在十月中旬,弱春性品种最佳播种期在十月下旬。
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d19990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23.png)
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
冬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种植技术如下:
1. 土壤选址:选择耕地积水少、土层深厚、肥沃且采光好的土地。
2. 施肥技术:在冬小麦种植前深翻土壤,并在行间施入厩肥或有机肥料,再按照冬小麦的吸肥特点施入大田基础肥,待冬小麦经过两茬叶后,在田间再追肥一次。
3. 剪除过穗:在冬小麦追肥后,及时当茬抽穗前把茎秆上的苞叶和芒脚等修剪干净,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的总体产量和籽粒重量。
4. 冬小麦田间管理:在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及时控制病虫害,等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对田间越冬的冬小麦进行保温,使其在春季上穗早,抽穗迟。
5. 严格控制田间草害:在冬小麦生长初期严格控制田间草害,可以保证冬小麦的生长,从而提升产量。
以上是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的关键点,合理应用这些技术可增加单产并提高冬小麦的整体产量。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79f71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8.png)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新疆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寒冷严寒,这里的冬小麦种植面积相对较大,是冬小麦的主产区之一。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在新疆地区栽培冬小麦,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新疆地处寒冷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应选择耐寒性好、早熟、抗逆性强的品种,如王麦20号、王麦22号等。
二、合理施肥冬小麦生长季节长,对养分需求大,因此合理施肥至关重要。
在新疆地区,可采用秋季追肥和春季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秋季追肥以磷、钾为主,可以增强冬小麦的抗寒能力,提高越冬率;春季追肥则可以氮、磷、钾为主,促进冬小麦的茎叶生长和穗粒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三、科学浇水在新疆地区,冬小麦种植通常依靠雨水灌溉,因此要科学确定浇水量和浇水时机。
一般来说,应在秋季和春季各浇一次足量的水,保证冬小麦的生长需求。
要避免在冬季晚期和春季抽穗期过量浇水,以免影响冬小麦的抗旱能力和稻谷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新疆地处高寒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发生较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在冬季播种后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一旦发现病虫害,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选用适量的农药进行喷洒,以保证冬小麦的健康生长。
五、密植增产在新疆地区,适当的密植可以有效地增加冬小麦的产量。
一般来说,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25-250公斤左右,可以使冬小麦穗粒紧密分布,增加单株穗粒数,从而提高产量。
适量的密植也有助于防止秧苗生长过旺和倒伏,保持农田生态平衡。
新疆地区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科学施肥、科学浇水、防治病虫害、合理密植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冬小麦的高产高质。
希望以上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兴平市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后期管理技术
![兴平市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后期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3fcf05c77232f60ddcca1a7.png)
之 美誉 , 总耕 地面 积 3 . 7 7万 h m 2 o 小 麦 是兴 平 市 的主 要 粮 食
作物 , 常年种植面积 2 . 4 0万 h mz 左右 , 占夏 粮 作 物 总 面 积
l 节 间伸 长 , 使节间短 、 粗、 壮, 或进 行深 中耕 断 根 , 控 制 旺
长, 提 高抗 倒伏 能力 。
键时 期 , 也是 巩 固冬 前壮 苗 和抑 制旺 苗生 长 的有利 时 期 , 更
加 水 喷 雾网 ; 猪殃殃 、 泽漆 、 播娘蒿 、 荠菜 、 婆 婆纳 、 繁 缕 发 生
较 重 田块 , 用2 0 %使 它 隆乳 油 3 7 5 ~ 5 2 5 mL / h m 2 、 2 0 %二 甲四 氯 钠盐 水 剂 2 2 5 0 ml J h m 对水 喷 雾 ; 看麦 娘 、 硬 草 等杂 草 混 生 田块 , 用3 6 %禾草 灵乳 油 2 1 7 5 ~ 2 4 0 0 mL / h m2 + 2 O %溴苯 腈 乳油 1 5 0 0 mL / h m , 或6 . 9 %精 恶 唑 禾 草 灵 ( 骠马 ) 水 乳 剂
用4 8 %麦 草畏 乳油 3 0 0 mL / h m 2 + 2 . 4 一 D丁酯 乳 油 3 0 0 mL / h m2
高 产创 建 示 范 方小 麦 平 均 单 产 8 2 7 5 . 5 k g / h m 2 2 0 1 2 年 全 市 小 麦平 均 单 产 6 6 5 4 k g / h m , 为 兴平 市 的粮 食 稳 定 增 产 发 挥 了 巨 大 作 用[ 1 】 。 春季 是小 麦 营养 生长 向生 殖 生长 转变 的关
现 代农 业 科技
2 0 1 3年 第 4期
农艺 学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f090f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8.png)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冬小麦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
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新疆地处干旱气候区,冬小麦的选择要善
于抗旱。
在品种选择上,要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优良品种,如盛冬901、
秦冬34等。
科学调控种植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资源,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在新疆冬小麦的栽培中,普遍采用亩播种量为180-210千克的方法,亩播种30-35万株。
注意土壤肥力管理。
合理施肥可以为冬小麦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新
疆冬小麦的施肥上,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常规施肥,例如基肥使用氮、磷、钾等元素,追肥时可采用缓效和快效肥料结合的方法,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进行追肥。
科学的水分管理也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
针对干旱的气候特点,在新疆冬小
麦的栽培中,要注意降低土壤水分蒸发,提高灌溉效率,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要
注意避免积水和旱情,根据土壤湿度适时适量灌水,保持土壤水分适中。
科学的田间管理也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要采取适时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保证冬小麦生长的良好环境。
要注意及时排灌,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阳光照射,防止病虫害
的发生。
通过合理选择品种、科学调控种植密度、注意土壤肥力管理、科学的水分管理以及田
间管理,可以提高新疆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将为当地农民提
供丰收的机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81b7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c.png)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发展冬小麦是解
决新疆农业生产不断增长需求的重要举措之一。
以下是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对高产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疆
地域广袤,由于东西跨度大,所以适宜冬小麦栽培的品种范围广。
新疆常种植耐寒、抗逆、高产的品种除了中国北方通用品种外,还有当地所选育的新品种,如早熟的新疆麦克64、中早熟的新疆麦克29、矮秆小麦的新疆麦克47等。
二、适时、适量施肥
适时、适量施肥是冬小麦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做到肥水管理精细化是提高冬小
麦产量的关键。
在田间操作中应遵循生态平衡、肥力平衡、能量平衡的原则,合理施肥,
坚持底肥、追肥相结合,以充分满足冬小麦的各种营养需求。
三、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冬小麦的高产关键。
首先是合理密植,一般密植320—400株/平方米;其
次是及时松土,促进水分渗透,避免土壤结块,切断土壤中越冬害虫的越冬环节;然后是
及时消茬,及时处理冬小麦田间枯萎植株,减轻对后代作物的危害;最后是适时浇水,保
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干旱或过度受灾。
四、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发生病虫害,常见的有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小菜蛾等。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强耐病、抗虫品种选育,加强病虫害检测
和监测,合理田间施用病虫害防治药剂等。
以上就是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54a3c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7.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地块选择1.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积水和土层过浅的地段,以免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土壤pH值应在6.0~7.0之间。
二、前茬处理1. 在前一茬作物收割后立即进行田间整地,翻耕深度应达到20~25厘米,松土松土,将茬余物埋入土壤中。
三、肥料施用1. 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底肥施用,一般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7000千克/亩,或者农家肥2000~3000千克/亩。
2. 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追肥,酌情施用磷钾肥,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四、种子处理和播种1. 种子处理:将选好的种子进行除草剂浸泡,以去除种衣和杂草种子。
2. 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地的田块上,播种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
五、田间管理1.及时除草:冬小麦苗期至拔节期是杂草竞争农作物养分的关键时期,要及时进行除草,减少其对冬小麦的影响。
2.定期灌溉:要根据土壤含水量进行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湿。
3.追施肥料:在冬小麦拔节和抽穗期间进行追肥施用,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酌情施用氮磷钾肥。
4.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冬小麦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如发现病害和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冬小麦的健康生长。
六、收获和后期处理1.冬小麦的收获时间一般在麦穗填实成熟时,要避免过早或过晚收割。
2.将冬小麦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降到12%以下,然后进行打捆、脱粒等后期处理。
通过遵循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合理管理土壤、控制病虫害,也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产小麦中后期水肥管理
![高产小麦中后期水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c0332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8.png)
高产小麦中后期水肥管理作者:庸安磊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2年第04期水肥在高产小麦的中后期田间管理中特别重要,是实现高产目标的重要因素。
一、氮肥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小麦田特别是9000 kg·hm-2以上的高产麦田,虽然品种差异,地力条件、产量等不同,但氮肥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于小麦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单位面积吸收氮素的量也相应提高,起过9000 kg·hm-2的田块,产量每提高1500 kg,吸收的氮肥要增长10%以上。
所以,高产小麦对氮素的需求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
(二)经过多年试验,在秸秆还田多和有机肥基础好的田地,高产田地需氮肥量一般为270~330 kg·hm-2,也可以根据田地的基础肥力,适当减少或增加氮肥施入量。
(三)与一般田地相比,高产小麦田地中后期吸氮量较高。
一般田地小麦前期、中期、后期吸氮比由5:3.5:1.5变为4:4:2,产量越高,后期吸收氮量会增加。
(四)高产小麦的氮肥运筹原则:适度增加氮肥量,特别要注意拔节孕穗肥;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6:4变为5:5;基肥较好的田地,前期可少施氮肥,中后期要追加氮肥的用量比例。
(五)高产小麦的雌雄蕊分化至药隔形成期是追施氮肥的最佳时期,具体的追肥量要根据土壤地力的基础和前期群体状况等灵活掌握,一般为300 kg·hm-2。
二、磷肥、钾肥、微肥的施用(一)磷肥的施用高产小麦田块磷肥的施用量较普遍田块的施用量高,一般P2O5的施用量为150 kg·hm-2,最高不超过300 kg·hm-2,大多采用优质磷肥或复合肥,如磷酸二铵或三元复合肥等。
为了提高磷的利用率,促进苗期早分蘖,在冬前形成壮苗,可以采用分层施肥,先用磷肥总量的20%~30%在耕前撒施,供小麦幼苗吸收,显著促进小麦冬前分蘖,提高成穗率,促使小麦产量增长5%以上。
(二)钾肥的施用随着产量的提高,小麦对钾元素的吸收也相应增加,产量在7500 kg·hm-2的高产田块,每提高20%的产量,吸收钾的数量相应增长20%~28%,在氮磷钾三元素中的占比也提高12%~16%。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15f22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b.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关乎着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对冬小麦的高产高质量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以期能够对冬小麦生产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 地块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阳光充足的土地进行种植。
避免盐碱地和水涝地,以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2. 种植时间:在北方地区,一般选择秋季9月中下旬开始播种。
避免遇上连续降雨天气,以免影响播种和苗情。
3.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比如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种植的有:冀麦22、冀麦46、冀麦29、冀麦43等等。
4. 施肥技术: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氮肥需求量较大,对磷、钾的需求较少。
一般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生长中期再进行追肥。
同时要注意合理施用化肥,避免施肥不当导致的肥料积累和土壤酸化。
5. 生长调控:在小麦的生长期,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包括及时中耕松土、浇水、除草、植保等措施。
避免出现水分和养分不足的情况。
6. 病虫害防治:在生长期间要定期巡查小麦田,发现病虫害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避免病害扩散和扩大。
二、冬小麦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冬小麦主要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叶锈病等。
对于这些病害,可以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使用农药并注意剂量和频次,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良好、排水畅通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
3. 科学灌溉:合理灌溉,保证冬小麦的水分需求,但要避免过量灌溉引起的积水,对于一些病害的传播有利的环境。
4. 合理轮作:冬小麦可以选择适宜的轮作作物,比如豆类、玉米等,避免连作带来的病虫害的传播和积累。
5. 疏苗、淘汰菌株:在冬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对田间苗情进行管理,疏苗、淘汰病虫害严重的小苗,保证田间苗情良好。
冬小麦中后期管理要点
![冬小麦中后期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852f7027284b73f24250bc.png)
丰单 3 ( 施 用玉 黄 金 ) 2 1 . O 4 . 5
O . 6 2 6 . 9 2 2 . 7 O . 8 2 5 . 0 2 3 . 3 0 . 4 2 8 . 8 2 5 . 0 O . 5 2 8 . 7 2 5 . 2
丰单 3 ( 对 照喷 清 水 ) 1 8 . 5 4 . 4 l 2 ~1 4 金玉 3 ( 施 用玉 黄 金 ) 1 8 . 1 4 . 9 1 4 ~1 6 金玉 3 ( 对 照喷 清 水 ) l 7 . 9 4 . 8 l 4 ~l 6
作 物 栽 培
Zu o WU z 黯 i pe i
冬小麦中后期管理要点
齐 爱 华
山东省临清市新荜办事处农技站
去 年 冬 天 直 到 今 年 四月 , 山 东 省 气 温 普 遍 偏低 , 连 降 大
雪。 虽说“ 瑞雪兆丰年” . 可 持续 的低 温 , 无疑 推 迟 了小 麦 生 育 因地 制宜 . 浇 足浇 好 灌 浆 水 。小 麦扬 花后 l 0天 到 1 5天 应及时浇灌浆水 . 以保证小麦生理 用水 , 同时 还 可 改 善 田间 小气候 . 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 的不利影 响 , 减 少 干 热 风 的危 害, 提高 籽 粒 饱满 度 , 增加 粒 重 。 但 此 时浇 水 应 特 别 注 意天 气 变化, 严禁在风雨天浇水 , 以 防 倒 伏 。收 获 前 1 0天 内 , 忌 浇
隔 7天到 l O天再 喷 一 次 。 喷后 2 4小 时 内 如 遇 到降 水 应 补 喷
一
浇好挑旗水 。 酌 情追 肥 。 挑 旗 期是 小花 退 化 较集 中 的 时 期。 保 花 增 粒 并 为 提 高 粒 重 打 好 基 础是 这 一 时 期 麦 田管 理 的 主 要任 务 。挑 旗 期 也 是 小 麦 需 水 的 “ I 临界 期 ” 。 此 时灌 溉 有 利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dcec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8.png)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我国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制定一份科学规范的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非常重要。
下面就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土壤选择适宜冬小麦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pH值在6-7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
同时应选择有坡度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以便于排水和避免水涝。
二、品种选择在冬小麦生产中,品种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质抗病品种,如“华冬17号”、“冀冬15号”等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三、秋季播种1. 老秧整地:将秋季轮种后的老秧整地,去除秸秆、根茬、杂草等。
将土壤犁松,使土壤结构疏松。
2. 施肥:在整地后,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底肥,一般施入有机肥2.5-3.5吨/公顷,磷肥30-40公斤/公顷,复合肥200-250公斤/公顷。
3. 播种:选择优质种子,每亩播种量一般为150-200克,播种后覆土约3-5厘米。
四、田间管理1.间苗:冬小麦苗期管理非常重要,应及时进行间苗,控制苗株数量,适当间距。
一般每亩保留健壮穗的苗株180-220株。
2.施肥: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适时进行追肥,分次施入氮肥、磷肥、钾肥,保证冬小麦的养分供应。
3.灌水:在冬季干旱和苗期应适时进行灌水,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冬小麦的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1. 除草: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2. 防治病害:冬小麦的主要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等,要及时进行防治,选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
3. 防治虫害:冬小麦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稻瘟虱、螟虫等,要及时进行防治,采用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的方法。
六、成熟收割1. 田间管理:在冬小麦成熟期,要控制灌水,适当刮伤根部,增加株体光合能力,促进籽粒充实。
2. 成熟期管理:在冬小麦成熟期,要及时进行收割,避免因天气原因造成秸秆霉烂,影响籽粒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小麦中后期高产管理措施
玉田县冬小麦播种面积30多万亩,播种基础较好,优种覆盖率高;今年冬季气温偏高,冬小麦带绿越冬,越冬死苗率低,苗情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
小麦即将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是促弱苗转壮、保壮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的关键阶段。
要做到分类指导,科学管理。
标签:冬小麦高产管理措施
一、早春促苗早发
1.压麦
早春麦田镇压是一项提墒控旺、节本增效的重要农艺措施,可以提高土壤墒情,提高地温,减轻因早春干旱或冻害造成的死苗。
一般麦田压麦1-2次。
镇压要做到“两个宜早,三个不压”,即整地质量不好的麦田宜早镇压,墒情不好的麦田宜早镇压,提早接通土壤毛细管提墒;清晨不压麦,土壤墒情过大时不压麦,植株结冰时不压麦,以免压碎麦叶和破坏土壤结构。
2.锄划
锄划和镇压要结合进行,一般先压后锄。
镇压锄划的时间应在2月中下旬至返青期进行。
锄划深度1-2厘米。
可以增加土壤表面积,充分接受阳光,进而提高地温,促进麦苗早发稳长。
同时清理冬季覆盖物、枯草和树叶等杂物,以免影响光合作用。
各类麦田在早春地表开始融化,墒情适宜时都可进行镇压、锄划。
对旱地麦田、秸秆还田或秋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进行镇压、锄划,保墒抗旱更为重要。
二、科学肥水,合理促控,分类管理
要科学运筹肥水,分类进行管理,要先管旱情重和苗情弱的三类麦,再管二类麦,最后管一类麦。
1.三类苗管理
以促为主。
三类苗返青始期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由于群体小,难以形成适宜的亩穗数,春季肥水应以促为主。
春季肥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5℃左右时开始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提高穗粒数。
但是,土壤墒情好的晚播、无分蘖、群体小的麦田,第一水不要过早,待长出新蘖后再浇水追肥,以利于迅速提高地温和地表温度,促早春分蘖,适当增加亩茎数。
2.二类麦田管理,促控结合
二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50万左右。
春季肥水管理的目标是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因此,春季肥水管理应该在起身期,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50万左右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接近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
3.一类麦田管理,控促结合
地力水平较高,亩总茎数在60万-80万之间,墒情好的一类麦田,应控促结合,重施拔节肥水。
一类麦田属于壮苗麦田,如果在返青期或起身期追肥浇水,会使群体过大,拔节期、孕穗期田间郁蔽,群体内光照不足,灌浆期倒伏减产。
春季肥水管理的原则是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
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
4.旺苗管理,以控为主
旺苗麦田一般冬前亩总茎数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后易造成田间郁闭、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要以控为主。
在返青期镇压锄划蹲苗、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化控防倒的基础上,根据群体大小、地力状况进行旺苗肥水管理。
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施肥浇水,亩施尿素10-15公斤;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如果群体不大,早春亩总茎数在80万以下,在起身初期追肥浇水;如群体偏大,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一般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防止旺苗转弱苗。
三、防倒春寒
冬春交替容易出现倒春寒使小麦发生冻害。
可根据天气预报,在降温之前灌水是防早春冻害最有效的措施。
若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进行补救。
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
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提高小分蘖的成穗率,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
及时中耕,蓄水提温,促进根系发育,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四、小麦“一喷三防”预防病虫害和生理病害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可防治麦蚜、小麦红吸浆虫成虫、一代棉铃虫、纹枯病、白粉病、全蚀病、根腐病、锈病、黑穗病,防早衰、抵御干热风等病虫害和生理病害。
即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喷雾,一次施药可达到防虫、防病、防早衰、抵御干热风、增粒重的目的,是确保小麦增产最直接、最有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防治配方(亩用量):
a、70%吡虫啉5g +12.5%腈菌唑20ml+99%磷酸二氢钾50g
b、25%吡虫啉15g+12.5%腈菌唑20ml+99%磷酸二氢钾50g
c、20%高氯马乳油50ml+20%三唑酮乳油40ml+99%磷酸二氢钾50g
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特点任选一种用药方案,每亩用水量30公斤以上喷雾即可。
玉田县以5月中下旬为宜,防早衰和干热风应5-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五、防春季草害
春季随气温不断回升和麦田浇水,杂草将出土并快速生长,与小麦争肥、争水,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因此要及时防治。
小麦杂草种类主要有荠菜、播娘蒿、藜、刺菜、葎草、萹蓄和野燕麦等,防治方法:一是以阔叶杂草为优势种的麦田:每亩用72%2、4—D丁酯40-50毫升或10%苯磺隆10-15克,还可采用各自单用剂量的一半混用,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二是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混合发生麦田:亩用10%苯磺隆10-15克加上6.9%骠马40-60毫升,兑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
防治适期为4月10日左右,药剂中可加入杀菌剂和叶面肥,既除草又防病,提高小麦的抗逆性。
若杂草密度过大、杂草超过3叶期或天气较干旱应适当增加用药量。
选择晴好无风或风力3级以下天气施药,以防药液飘移发生药害。
六、适时收获
小麦千粒重在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此时籽粒较硬,可以用指甲切断,但挤不出水来,植株呈黄色,穗子变黄,全田呈金黄色,蛋白质含量也最高,应及时收获。
若收获过早,小麦灌浆不充分,产量低;若收获过迟,籽粒脱水变硬,颖壳松散,容易落粒,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