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1 气象要素及其影响-综合题思维建模

合集下载

气象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

气象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

气象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气象因素是影响生态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气象因素的影响下,植物、动物、水体等生物发生了众多的变化。

因此,气象因素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象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气象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温度、降水和光照是主要的气象因素。

温度、降水和光照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而言,植物的生长受温度限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会引起植物不同组分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

在气象因素的研究中,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预测模型可以基于某些气象指标或不同气象因素的组合,准确预测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以气象因子温度为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等模型,提出温度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式,并分析不同温度对植物不同组分的影响。

这种基于气象因素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不同植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从而指导种植和灌溉方案等农业生产活动。

二、气象因素对动物生态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气象因素不仅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直接影响动物生态环境和生存能力。

在气象因素的影响下,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表现会发生变化,体现在动物的繁殖期、迁徙和分布等方面,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对于动物群体的预测和研究,气象因素的预测模型也显得尤为重要。

以气象因子温度为例,利用生态学方法建立气温和动物迁徙、繁殖行为的预测模型,分析气温变化测量数据,预测动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迁徙和繁殖行为。

这种基于气象因素的预测模型能够预测动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数量、分布和行为,对于动物生态和预防野生动物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三、气象因素对水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研究气象因素除了直接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环境,还会影响水环境与水生态。

温度、降水和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水体生态、水体温度和水体流量等水文要素。

基于气象因素,建立水生态模型,开展水体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研究。

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建模训练

地理高考综合题答题思路建模训练

【例8】 图中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 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 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 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冬半年:东北信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足,因山地抬升, 多(地形)雨。
夏半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且多台风 雨。
【例9】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坎昆和A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坎 昆 和A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10分)
(1)比较甲地和乙地降水特征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8分)
降水/mm 气温/℃
差异:甲地年降水量小于乙 400
35
地区;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小 350
30
于乙地。
300
25
250
原因: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 200
20
迎风地带,多地形雨,降水量 150
15
大; 甲地位于沿海地区,受海
100 50
10 5
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0
同:年降水量丰富;都有明显的 季节变化
异:坎昆年降水量比A地少。 原因: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和 沿岸暖流影响,水汽充足;但坎昆 处于平原地区,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不明显, A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多 地形雨。
【例10】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月 份
A城平均降 水量
(mm)
B城平均降 水量
(mm)
一 月
58.2
(1)简述该岛的气候特征,并分析12月—次年3月降水较多的原 因。(12分)
特征:全年高温;降水量丰富(2000mm左右);有明显的干湿 季。(6分)
原因:12月到次年3月太阳直射点南移,赤道低气压带南移气流 在该岛附近辐合上升,降水丰富。(6分)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气温因素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项思维导图:气温因素

思维导图:气温因素【思维导图】[考点精析]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如冰川风)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典题精研】P岛分布大量火山,较多上地幔物质喷涌而出,沉积于此形成岩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纬度位置B.盛行风、地形C.洋流、地形D.海陆分布、纬度位置60°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B.P岛地热资源丰富C.挪威峡湾地貌的形成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D.该图为该区域夏季等温线分布状况图【答案】1.C2.B【解析】1.据图,甲地气温大于5℃,乙地气温则低于-5℃。

甲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乙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所以甲地气温大于乙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和地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来自北极的冷水交汇形成的,A错误;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B正确;峡湾是冰川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成过程是:在第四纪冰川运动过程中,对地面产生的刨蚀作用可以形成大量的U形谷,同时在U形谷的前缘产生冰坎。

后来随着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冰坎被海水淹没,海水进入U形谷,于是成了峡湾。

202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学案 综合题思维建模一:特征描述类

202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学案  综合题思维建模一:特征描述类

2025年高三地理综合题思维建模学案综合题设问分类专题训练综合题常见设问分类:一.特征描述类二.区位分析类三.成因分析类四.措施、建议类五.意义、影响类六.辨析评价类七.对比分析类八.形成过程类九.开放探究类综合题思维建模一:特征描述类一、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二、总体审题思路区域空间定位→宏观把握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结合试题要求和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精心组织答案三、特征类角度积累(必背)常见的特征有:地形特征、天气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地表环境特征、资源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工业生产特征、交通特征、区域特征(地理位置特征、自热特征、人文特征)、分布特征等。

具体描述角度如下:类型描述角度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以xxxx为主;图中典型地形区主要在哪个方位或主要分布在xx地形区;(2)地势高低及变化:地势xx高xx低、地势自xx向xx倾斜;或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等(3)海岸线状况: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优良港湾;(4)是否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大裂谷等天气特征受某天气系统影响、气温高低、气压高低、干湿状况、阴晴、雨雪、风向和风力,温差大小、雾以及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

气候特征某区域①气候类型多样或单一(内部水平分异、垂直分异);②哪种类型为主;③主要气候类型及对应的气候特点。

某种气候(1)气温降水组合:如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等(2)气温:①高低(最热月和最冷月);②季节变化;③日、年较差大小;(3)水:①年降水总量多少;②季节变化;③年际变化;(4)(如有结合材料)光照、风、灾害性天气水文流量(大小及变化)、季节变化(大或小)、冰期(长、短、无)、含沙量(大或小)、汛期(春汛、夏汛、枯水期、干涸、断流)、水能(丰富、贫乏)、凌汛(有无及时间长短)、流速(落差)、航运价值水系源头、流向、注入海洋、流程、河道(宽窄、深浅、落差、弯曲程度分段、峡谷)、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密度流域面积资源特征确定资源种类及其储量;确定资源埋藏情况及开发条件。

数学建模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有哪些

数学建模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有哪些

数学建模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有哪些气象预报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气象预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数学建模在气象预报中的具体应用。

首先,数学建模在天气预报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大气环流的模拟。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运动,它对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大气的流动、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例如,利用流体力学的方程,如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结合热力学定律,可以模拟大气的运动和能量传递。

这些模型能够预测大气环流的模式,如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和移动路径,从而为天气预报提供重要的依据。

其次,数学建模在气象预报中还用于预测降水。

降水是气象预报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它对于农业灌溉、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减灾都非常重要。

数学模型可以综合考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上升气流的强度、云层的物理特性等因素,来预测降水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物理过程的模型和统计模型。

物理过程模型通过模拟云层中的微物理过程,如水汽的凝结、冰晶的形成和增长等,来预测降水。

统计模型则利用历史降水数据和相关的气象变量,建立统计关系,进行降水的预测。

再者,数学建模在气温预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形地貌、海陆分布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将这些因素纳入考虑,分析它们对气温的综合影响。

例如,利用辐射传输方程来计算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结合地表能量平衡方程,考虑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差异,以及大气的热传导和对流过程,从而预测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

另外,数学建模在气象灾害的预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气象灾害。

通过建立台风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台风的生成、发展、路径和强度变化。

模型中通常考虑台风中心的气压、风速、风向、海洋表面温度等因素,以及与周围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

《气象要素》PPT课件

《气象要素》PPT课件

若将太阳对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作 为100份,其中地球大气系统反射 和散射占30份,大气吸收占19份, 地球表面吸收51份。地球表面通过 长波辐射(21份)、热传导(7份) 和水汽相变(23份)等过程释放能 量,大气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地 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放出长波辐射 (19份),最终向外层空间的辐射 总量也为100份,使地球大气系统 的温度保持恒定。
1.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平均含量0.03%, 若达到0.2-0.6%,就对人体有害。二氧化碳能 强烈地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 对地面和大气的 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类似温室效应,直接影 响气候变迁。
2.臭氧(ozone):主要存在于20-40公里气层中, 又称臭氧层(Ozonsphere)。臭氧是吸收太阳 紫外线的唯一大气成分,若没有臭氧层,人类 和动物、 植物将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度浅,水色低(浑浊),透明度小,季节变化显著。没有独立的海流系统 和潮波系统,多数受大洋影响,我国东南海岸面临四海。
渤海:为我国的内陆海,自老铁山经庙岛与蓬莱角联线,分割黄海,面积 约9万7千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
黄海:北起鸭绿江口,南从长江口北岸至济州岛与东海分开,面积42万平 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
第一节大气和海洋概况第二节气温和海温第三节大气压第四节空气的水平运动风第五节空气的垂直运动和大气稳定度第六节大气环流第七节大气湿度和海水盐度第八节云与降水第九节海洋上的雾第十节海面能见度和海水透明度第十一节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与编报天气weather指一定区域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气象要素》PPT课件
海湾 (Gulf、Bay): 洋或海的一部分延伸入大陆,其深度 和宽度逐渐减小的水域称为湾。湾内潮差大。
海峡 (Strait、Channel): 海洋中相邻海区之间宽度较窄的 水道称为海峡。海峡的特点是流急、速大、多涡旋。

高考地理五类常见问题答题思维模型一影响类

高考地理五类常见问题答题思维模型一影响类

高考地理常见问题答题思维模型一影响类在高考中常以“分析……要素(或行为)对该地区……的影响”,“评价……的影响”“说明……对………的影响”的设问形式呈现。

但是很多时候,有些题目出现的关键字眼不是“影响”,而是“作用”、“意义”、“效益”、“危害”、“问题”等。

这类问题实际上也是影响类。

“作用”、“意义”、“效益”类似于“有利影响”,“危害”、“问题”类似于“不利影响”。

所以,通常情况下,意义、作业、积极影响的含义相同。

影响类题目一般有以下种类型:1、某一自然要素及其变化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自然要素及其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人类的某项活动对自然环境和其他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分好对象以后,要针对每个对象都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不同的题目侧重点不同,有些题目的答案是有利影响多一些,不利影响少甚至是没有。

例如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主要为有利的方面,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是不利方面。

无论怎样,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都要考虑到。

➢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分析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分别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去考虑。

对经济的影响,通常要考虑到对产业结构、资源开发的影响等;社会方面主要考虑对就业、收入、生活水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对外联系等方面的影响;对生态的影响,主要考虑是否会带来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高频答题术语:1、影响类交通建设线路本身、沿线地区交通运输本身意义:激活(完善)铁路网,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经济意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商业繁荣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交流,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一、引言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是指利用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预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的标准格式,包括背景介绍、数据收集与处理、问题建模、模型评估与优化等方面。

二、背景介绍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以便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预测。

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可以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帮助人们做出科学决策。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1. 数据收集气象数据的收集包括观测站点的布设、气象仪器的使用和数据记录等。

观测站点的选择应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数据需求等因素。

气象仪器的使用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记录应按照统一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以便后续的分析和预测。

2. 数据处理气象数据处理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校正和整理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清洗过程包括去除异常值、修复缺失值和纠正错误等。

校正过程包括对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整理过程包括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转换,以便后续的分析和预测。

四、问题建模问题建模是指根据实际需求,将气象数据转化为数学模型,以便进行分析和预测。

问题建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模型和算法,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模型验证。

常用的问题建模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1.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插值等。

回归分析可以用来建立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用来分析气象数据的周期性和趋势性,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空间插值可以用来推断未观测地点的气象数据,以补充观测站点的不足。

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算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考点梳理重难讲解思维导图真题训练)-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人教版2024)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考点梳理重难讲解思维导图真题训练)-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人教版2024)
9.(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关于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 ) A.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B.北半球一年中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C.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D.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10.(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南半球的等温线更为平直。
降水少。
考点梳理
考点1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势高,气温低 地势低,气温高
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纬度因素
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赤道附近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考点梳理 考点1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植树造林、兴修水库会改善局地气候。 不利:过度砍伐树木、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气候恶化。
巨行星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6:气候类型的判读
(3)以“水”定“型”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
① 年雨型(热雨和温海) ② 夏雨型(三季风和草原) ③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④ 少雨型(热带沙漠、寒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巨行星
期末大串讲
PART 03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期末大串讲
PART 04
考点梳理 考点4:气温及其测量
(1)概念:气温指空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2)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3)气温的测量工具:百叶箱。单位为毫米(mm)。 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到百叶箱里面吗?(百叶箱可以保持箱内外的空 气流动,使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 为什么要把百叶箱漆成白色?(白色的百叶箱可以避免百叶箱及其仪 器因阳光照射而升温。) 为什么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离地面的高度是1.5米?(离地面1.5米高 度的气温较为稳定并且是人类直接感受的气温。) 为何要放置在平坦开阔的草地上?(百叶箱放置在平坦开旷的草地上 可以避免周边环境对所测气温的影响。)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气象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气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气象学家们不断努力研究和分析气象资料,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本文将探讨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一、气象资料的分析气象资料的分析是理解和解释气象现象的关键步骤。

气象资料包括观测数据、卫星图像、气象雷达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天气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1. 观测数据分析观测数据是气象分析的基础。

气象观测站会定期测量和记录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

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某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同时,观测数据也可以用来验证和改进气象模型的准确性。

2. 卫星图像分析卫星图像是一种通过卫星拍摄地球表面的图像数据。

气象卫星可以提供全球范围的天气图像,包括云图、海洋表面温度图等。

通过对卫星图像的分析,可以观察到云的分布和演变,进而预测降雨、风暴等天气现象。

3. 气象雷达数据分析气象雷达是一种利用雷达原理进行天气监测的仪器。

它可以探测到降水、风暴等天气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数据。

通过对气象雷达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降水的类型、强度和分布,进而预测降水的时间和范围。

二、气象预测问题建模气象预测是根据过去的气象资料和当前的观测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气象预测问题建模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变量的相互作用。

1.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气象预测方法。

它基于历史数据和观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来建立预测模型。

例如,可以根据过去的气象数据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几天的降水情况。

2. 数值模型数值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原理和数值计算的气象预测方法。

它通过将大气的运动和变化建模为一组方程,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

数值模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精确的初始条件,但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

气象资料的分析与预测问题建模

附件中是某城市两年内连续的日气象资料,包括气压、温湿度、降水量、风力风向等多项气象资料指标。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对该城市两年来的总体气象进行整体评价,并对该城市气候走势进行中长期预测;请详细给出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评级和预测的数学模型;(2)对影响极端天气发生的主要指标,比方:降水、温度等建立监控预报体系的数学模型,并用两年内的累积气象资料进行验证。

注意:这里的主要指标并不限于降水和温度等指标,你们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自行选择。

注:该城市的海拔约为30-50米。

2. 问题的背景与分析虽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但各地的气象在空间分布上仍有一定规律。

我国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枯燥。

冬冷夏热,雨热同期;秦岭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量充足,气温年较差较小,,这里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清楚,年雨量较少,大陆性强;面积广阔的青藏高原等地是高原山地气候,这里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呈现出发生频率加大、致灾性加重等新特点,极端天气趋于常态化。

虽然局部地方加大防灾减灾建设并取得一些成效,但相比现实需求,对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手段仍然缺乏,防御应对体系建设仍存在明显短板。

向社会提供准确及时的天气监控预测是我们的宗旨;满足人民对气象信息的多种需求是我们的目标。

因此,准确的对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建立的这个数学模型就是本着对极端天气监测预警的角度出发,以城市多年的历史数据为参照,建立气象评价体系数学模型和对极端温度、风速的监控预报体系数学模型。

模型的假设:1.假设气象部门提供的实测数据是准确的,能较真实地反映该城市的气象情况。

2.假设北京气象与该城市气象相似。

3.假定网上所给的北京标准气候指标可靠。

4.5. 假定最高气温时随机变量,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高三地理思维建模

高三地理思维建模

高三地理复习思维建模一、气候(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首先判断南北半球:6、7、8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南半球(三)、分析某地气候特征:一般思路:①气温:气温特点及季节变化②降水:包括年降水总量、季节变化情况③水热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等)④其他(根据地区特点):光照(与天气、地势、纬度有关)、风(如干旱地区或我国北方冬春季)、日较差(与天气、地形、地面性质等一些因素有关)【注】前3点是常答点 1、影响气温的因素:①纬度因素:纬度高低影响太阳高度、昼夜长短②地形因素:地形海拔、阴坡、阳坡、较封闭的谷地盆地(热量不易扩散)、高大山脉阻挡等③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④大气环流:风向不同、性质不同(如北半球偏北风气温低、偏南风气温高,南半球相反)⑤海(水)陆位置:海洋性或大陆性对温度的影响⑥地面状况(下垫面):冰雪覆盖(反射率大),植被覆盖(温差小)等⑦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组成、透明度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影响。

⑧人类活动:CO2排放、热岛效应等。

【注】前5点是常答点2、影响降水的因素:①大气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降水多少不同;季风环流下夏季风控制时多雨,冬季风控制时少雨。

②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③地形地势:迎风坡(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背风坡;地形阻挡。

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⑤地面状况(下垫面):河湖、植被状况(影响空气湿度)。

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状况影响降水(如修建水库,植树种草)⑦天气系统因素: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冷锋一般锋后,暖锋锋前);气旋(如台风)过境降水多,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注】前4点是常答点3、影响光照(太阳辐射)的因素:①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度大);决定昼长(纬度高,夏季昼长,光照时间长)②地势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如青藏高原)③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如我国西北地区)4、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①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晴天,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专题05 综合思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3年中考地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5 综合思维-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3年中考地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D.④地15.造成①③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题型2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典例分析
猴面包树因果实形似面包、猴子喜食而得名,是特定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一种树干粗大的 树种。湿季时枝繁叶茂,树干吸收大量水分;干季时树叶稀少,以减少蒸发,依靠树干 内积蓄的水分维持生长,如图所示,完成下面1-2小题。
B.昆仑山脉整体呈南北走向C.黄土高原冰川广布
D.太行山脉是一座弧形山脉9.据图分析可知( )A.盆地仅分布于第一阶梯
B.华北
平原平坦开阔C.第三阶梯以高原为主
D.中国无丘陵分布10.36°N穿过中国
广大山区,下列关于山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B.生态脆弱,容易发生泥石流等灾害C.地形复杂,不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3 变式演练 7.读7月份重庆市与峨眉山顶平均气温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B.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C.纬度对气温的影

D.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题型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变式演练
读中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8.36°N所经过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濒临黄海
C.人类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D.纬度位置题型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变式演练
读2020年我国春播期示意图,完成下面3-6小题。
3.甲地为( )A.春播时间为2月下旬
B.春播时间
为3月上中旬C.春播时间为3月下旬
D.春播时间为4月
中下旬4.丙地春播期比同纬度地区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天气预报建模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天气预报建模

如何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天气预报建模在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对我们的出行、工作和生活安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科学领域,如何更准确地进行天气预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除了常见的气象数据和物理模型,几何知识也能为天气预报建模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几何知识在气象学中的一些基础应用。

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在描述大气环流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地球的球体形状决定了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影响了大气的温度和压力分布。

通过将地球视为一个球体,利用几何中的经纬度概念,可以更精确地划分不同的气候区域,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在大气环流的研究中,环流的路径和形状可以用几何曲线来近似描述。

例如,西风带的气流运动轨迹就不是直线,而是具有一定曲率和弯曲程度的曲线。

通过对这些曲线的几何特征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气流的速度、方向变化以及可能的能量传递。

接下来,我们探讨如何利用几何知识构建天气预报模型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是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需要收集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温度、气压、风速、风向等。

这些数据通常以空间和时间的坐标形式存在。

为了便于后续的几何分析,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合几何建模的格式。

然后,运用几何图形和模型来表示气象现象。

例如,可以用等高线图来表示气压的分布,用流线图来表示气流的运动。

这些图形能够直观地展示气象要素的空间变化,帮助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

在建模过程中,三角形网格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的三角形网格,每个网格节点上存储着相应的气象数据。

通过分析三角形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边长、角度等几何参数,可以模拟气象要素在空间中的传播和变化。

另外,几何中的拓扑结构也能为天气预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通过分析不同气象系统之间的连接和分离情况,可以预测天气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除了上述方法,几何变换在天气预报中也有应用。

比如,通过旋转、平移、缩放等几何变换,可以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和整合,从而发现更广泛的天气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综合题1 太阳辐射 (1)综合题2 影响气温的因素 (2)综合题3 影响降水的因素 (4)综合题4 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7)综合题5 焚风和干热风对农业的影响 (9)综合题6 影响冰川(雪)消融的因素 (10)综合题7 积雪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3)综合题1 太阳辐射【知识点思维建模】【典题精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经过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总辐射。

通常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接收的辐射量来衡量。

就全球平均而言,太阳总辐射只占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45%。

下图为我国110°E、90°E与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在下垫面随纬度分布。

(1)分析全球太阳总辐射量平均状况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分)(2)分析影响全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6分)(3)指出全球太阳总辐射量在25°N~45°N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原因。

(6分)(4)对比30°N附近,我国110°E、90°E及全球太阳辐射量差异,并说明原因。

(8分)【答案】(1)全球太阳总辐射量平均状况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2分)(2)因纬度差异造成全球各纬度大气上界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差异,(4分)以及日地距离的差异影响全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

(2分)(3)全球太阳辐射总量在25°N~45°N太阳辐射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原因是随纬度升高,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路径长度增加,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增多;太阳辐射也更分散,太阳辐射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5°N~45°N地处副热带少雨带向温带多雨带过渡,阴雨天气整体偏多。

(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4)我国(30°N,90°E)附近太阳辐射量最大,我国(30°N,90°E)附近太阳辐射量最小,全球平均水平居中。

(2分)我国(30°N,90°E)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也偏少,光照强,太阳辐射量最大。

(2分)我国(30°N,110°E)受海陆位置影响,季风气候影响显著,降水量大,阴雨天多,太阳辐射量最小;(2分)全球30°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范围广,下沉气流强烈,晴天多,光照强,但很多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阴雨天略多,整体太阳辐射量居中。

(2分)综合题2 影响气温的因素【知识点思维建模】【典题精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该山段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6个山地农业气候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米以下。

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

(1)分析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

(2)说明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

(3)与东北坡相比,说明该山北段西南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4)根据该山地农业气候层在西南坡和东北坡分布的差异,推测该山地西南坡和东北坡热量条件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该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局部地形(干热河谷)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2)该地夏季因地势海拔高,气温较低,气候凉爽;冬季纬度较低,且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温度较高,气候温和。

(3)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地形相对平坦,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

(4)差异: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因此东坡热量条件更好。

原因:东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太阳辐射更强;东北坡气流下沉增温。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云南中部的哀牢山为背景,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哀牢山北段气候特征成因、哀牢山北段气温变化成因和农业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题,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要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地形、纬度及坡向等进行分析。

读图可知,哀牢山北段山地位于24°N附近,纬度较低,基带气温较高;山体相对高度大,气温和降水垂直差异明显;山地拥有多个坡向,不同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所以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第(2)题,气温年较差较小的原因应当从高温不高、低温不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之上,且山地地势较高,因此当地夏季因海拔高,气温较低,气候凉爽;图中显示,该地纬度较低,且北部为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之上的多组山脉阻挡冬季风南下,当地冬季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温度较高,因此当地气温年较差较小。

第(3)题,当地农耕业生产的优势要从气候、耕地等方面结合图文信息进行分析。

当地夏季风主要是西南季风,则西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右图显示,西南坡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水源丰富;图中显示,西南坡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有利于农耕业发展;西南坡为阳坡,光照条件较好。

第(4)题,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示意图显示,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

上述差异说明东坡热量条件比西坡好,因为东北坡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东北坡为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获得的热量较多,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综合题3 影响降水的因素【知识点思维建模】【典题精练】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试分析旧金山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4)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

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

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解析】考查区域图、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及地形剖面图,美国西部的区域特征。

(1)分析该地气温变化曲线可知,夏季气温高达30°C左右,而冬季在10°C左右,根据地理纬度可以判断,此地气温的年较差应较小,可是年较差较大,主要是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影响结果。

(2)分析内华达山脉剖面图,B处气流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最多,而A地势低不会引起地形雨,而C处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3)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旧金山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4)大盐湖地处内陆,主要参与内陆水循环,降水少,蒸发旺盛,淡水补给又少,所以日积月累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

综合题4 风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知识点思维建模】【典题精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降风是指空气受重力作用形成的下坡气流。

下降风在南极大陆广泛分布,下图中甲区域下降风尤其强劲,其东侧的特拉诺瓦湾常年存在冰间湖(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少冰的冰间水域)。

下图中白色区域为冰盖(大陆冰川)、冰架(陆地冰)。

(1)说明南极洲下降风分布广泛的条件。

(2)分析甲区域下降风强劲的原因。

(3)分析特拉诺瓦湾冬季仍存在冰间湖的原因。

(4)指出南极地区冰间湖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1)纬度高,冰盖面积大、冰层厚(海拔高),(因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大气温度低低、密度大;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斜坡多;冰面阻力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易沿斜坡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

(2)(甲地)下降风主要来自西侧的冰川地区;西侧地区海拔高(冰层厚)、坡度陡,寒冷气流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向下流动;冰川表层摩擦力(阻力)小;来自冰川谷地的下降风易在此汇集,(受“狭管效应”影响)下降风得以加强。

(3)(特拉诺瓦湾)受南侧冰舌的阻挡,高纬度海冰难以进入海湾;冬季南极大陆出现极夜现象(无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气温更低,(形成的)下降风更为强烈;强烈的下降风可将海湾中的海冰不断向东推动,致使冬季海湾大部分地区常处于无冰或少冰状态。

(4)(为鸟类提供了栖息环境,)海鸟可在冰间湖中寻找食物;鲸、海豹等可以上浮到水面进行呼吸等。

【解析】【分析】该题以南极洲的下降风为背景,考察学生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南极纬度高,为冷源中心,且冰盖面积广、厚度大,海拔高,再加上冰雪的反射率高,近地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南极为高原大陆,中间高,四周低,冷空气沿四周斜坡倾泻;冰面阻力小,冷空气下沉阻力小,更易沿坡面向下流动而形成下降风。

(2)甲地的西侧为高原,且冰川遍布,冷空气下沉,形成较大密度的冷气团,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等压线密集)快速向下运动;冰川面光滑,阻力小;风力沿峡谷俯冲而下,狭管效应下风力增强。

因此到达甲地的下降风风力强劲。

(3)特拉诺瓦湾在冬季气温能够达到结冰状态,但是仍然存在间冰湖(无冰或少冰),主要于是因为地形及风力搬运作用。

特拉诺瓦湾的南侧冰舌较长,阻挡海冰进入该海区;冬季南极大陆处于极夜状态,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增强,气温更低,形成的下降风更为强烈,带动冰川向东移动,形成较为宽广的间冰湖。

(4)间冰湖冰面无冰或者少冰有利于海鸟捕捉食物,海鸟可在冰间湖中寻找食物;还有利于一些(鲸、海豹等)海洋生物进行呼吸等;增加海水中的氧气含量综合题5 焚风和干热风对农业的影响【知识点思维建模】【典题精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焚风是气流翻过山岭在背风坡下沉时增温变得又干又热的地方性风。

(1)简述石家庄市受焚风影响的原因及季节特征。

(2)分析石家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分析该地农业中、低产田产生的自然原因。

(4)简述该措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1)从高原吹来的风越过太行山后水汽减少,在东坡下沉;东侧海拔低,(干绝热)下沉增温幅度大,形成干热的焚风。

冬季,春季。

(2)地处太行山山麓的洪积扇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沿河流分布,供水便利;位于铁路的交汇处,铁路交通发达;地处华北平原西部,农业历史悠久,基础好或发展工业的资源丰富;省级行政中心。

(3)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易发生夏涝;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量大,春旱严重;春初,秋末易发生低温冻害地下水位高,土地盐碱化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