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有理数的加法(1)
[精品]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131页]
![[精品]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1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5a1b61ea6c30c2259019ede.png)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章 有理数课题:1.1 正数和负数(1)【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 、 。
2、阅读课本P 1和P 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练习】: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51335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2a.png)
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有理数加减法经典测七年级(上)有理数的加减法测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2、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等于其本身,这个数是()A、正数B、非负数C、零D、负数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A、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数轴上的两个有理数,绝对值大的离原点远C、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不是负数D、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4、已经明白a为有理数,以下式子一定正确的选项()A.︱a︱=aB.︱a︱≥a C.︱a︱=-a D.a>05、以下各式中,等号成立的是()A、-?6=6B、?(?6)=-6 C、-2 11226、在数轴上表示的数8与-2这两个点之间的间隔是()A、6 B、10 C、-10D-67、在-5,-1,-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101A -12B -C -0.01D -5108、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A 6B 7C 8D 9 9、?357,?,?的大小顺序是()。
468753735A ????? B ?????,864846573357C ????? D ?????684468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 |-4|-|-2.5|+|-10|=__________;|-24|÷|-3|×|-2|=_________ 2. 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_______3. 绝对值小于5的整数有______个;绝对值小于6的负整数有_______个4. 4,0得相反数是,-(-4)的相反数是。
5.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36.1的绝对值是。
312133.14?π= 2-3。
7. 20、假设零件的长度比标准多0.1cm记作0.1cm,那么—0.05cm表示____________. 8. 21、大于?411且小于1的整数有。
249. 19、x=y,那么x和y的关系10. 把以下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1124,-6,0.54,7,0,3.14,200%,3万,-,3.4365,-,-2.543。
第4-6节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4-6节 有理数的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8c0ffbc1c708a1294a4413.png)
第二章 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知识点1.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⑴绝对值相等时为和零;⑵ 绝对值不等时, 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知识点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例1计算下列各题: 1)(+4)+(+7); (2)(-4)+(-7); (3)(-53)+(-79); (4)(-27)+(-63); 变式:1.计算: (1)(-84)+(-59); (2)(+17)+(+37)+(+85); (3)(-28)+(-53)+(-47);例2计算下列各题:(充分利用法则)(1)(+4)+(-4); (2)0+(+2); (3)41)31(+- (4) (-10)+(+26);(5)(+12)+(-4); (6) 67+(-73); (7)(+9)+(-4); (8)(-56)+37【变式2】计算:(1)(+4)+(-7); (2) (+49)+(-82); (3)(-19)+0;(4)(-25)+13; (5)37+(-54); (6)(-135)+(+542)例3计算下列各题:(1)(-0.9)+(-2.7) ; (2)3.29+1.78; (3))433()52(-+-【变式3】计算:)1( 3.8+(-8.4); (2)(-2.9)+(-0.31); (3)(-9.18)+6.1 8;(4)4.23+(-6.77); (5) )7218()12724(++- (6))5.12()8.4()7.3(-+-+-(7) )542()4313()325(-+-+- (8))654()532(-+- (9))312()433(++-运算时注意(两定):1.定符号;2.定绝对值。
另特别强调学生的书写及格式。
另外:有兴趣和能力的同学可以试着做下面的题目 。
*1.用“>”或“<”号填空:(1)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3)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 (4)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b=?(1)a >0,b >0; (2) a <0,b <0; (3)a >0,b <0,|a|>|b|; (4)a >0,b <0,|a|<|b3.若有理数y x ,满足,3||,5||==y x 且y x y x +=+||,求y x -的值。
湖南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课后培优)
![湖南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有理数》-解答题专项知识点复习(课后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4059645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a.png)
一、解答题 1.计算(1))()()(2108243-+÷---⨯-; (2))()(22000112376⎡⎤--⨯--÷-⎥⎢⎦⎣. 解析:(1)20-;(2)116-.【分析】(1)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与乘法,再计算有理数的除法,然后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2)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即可得. 【详解】(1)原式108412=-+÷-,10212=-+-, 20=-;(2)原式())(112976=--⨯-÷-,())(11776=--⨯-÷-,)(7176=-+÷-,116=--,116=-.【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把下列各数表示在数轴上,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用大于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3|-,5-,12,0, 2.5-,22-,(1)--. 解析:见解析,|-3|>-(-1)>12>0>-2.5>-22>-5. 【分析】先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从右到左用“>”连接起来即可. 【详解】解:|3|=3-;224=--,(1)=1--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3|>-(-1)>12>0>-2.5>-22>-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计算(1)28()5(0.4)5+----; (2)1571361236⎛⎫⎛⎫-+-÷- ⎪ ⎪⎝⎭⎝⎭; (3)2336()(2)()(6)575⨯---⨯-+-⨯; (4)42019213(20.2)(2)(1)5⎡⎤---+-÷⨯---⎢⎥⎣⎦;(5)24512.5()(0.1)(2)(2)10⎡⎤÷-⨯---+-⎣⎦. 解析:(1)3;(2)3;(3)667-;(4)3-;(5)315.4【分析】(1)先把运算统一为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再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把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先加,从而可得答案;(2)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把运算化为:()()()1573636363612-⨯-+⨯--⨯-,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3)把原式化为:()233662557-⨯+-⨯-⨯,逆用乘法的分配律,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4)先计算小括号内的运算与乘方运算,再计算中括号内的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5)先计算乘方运算,同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小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28()5(0.4)5+----2850.45=--+3.=(2)1571361236⎛⎫⎛⎫-+-÷- ⎪ ⎪⎝⎭⎝⎭()157363612⎛⎫=-+-⨯- ⎪⎝⎭()()()1573636363612=-⨯-+⨯--⨯-123021=-+3.=(3)2336()(2)()(6)575⨯---⨯-+-⨯()233662557=-⨯+-⨯-⨯2366557⎛⎫=-⨯+- ⎪⎝⎭667=--667=-(4)42019213(20.2)(2)(1)5⎡⎤---+-÷⨯---⎢⎥⎣⎦()()1132212⎡⎤⎛⎫=---+-⨯--- ⎪⎢⎥⎝⎭⎣⎦()313212⎛⎫=---+⨯-+ ⎪⎝⎭()31212⎛⎫=---⨯-+ ⎪⎝⎭131=--+3.=-(5)24512.5()(0.1)(2)(2)10⎡⎤÷-⨯---+-⎣⎦ ()()1=2.5101632100⨯-⨯-- ()1164=---1164=-+315.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掌握运算法则与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4.计算:(1)13 |38|44⎛⎫--+- ⎪⎝⎭(2)2202111 (1)236⎛⎫-+⨯-÷⎪⎝⎭(3)221 10.51 339⎛⎫⨯-÷⎪⎝⎭(4)157 (48)2812⎡⎤⎛⎫-⨯--+⎪⎢⎥⎝⎭⎣⎦解析:(1)4;(2)13;(3)14-;(4)26.【分析】(1)先把绝对值化简,再进一步计算可得答案;(2)先计算乘方、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进一步计算即可;(4)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把除法化为乘法,进一步计算即可;(4)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再进一步计算即可.【详解】(1)13 |38|44⎛⎫--+- ⎪⎝⎭=13 544 --=5-1 =4;(2)2202111 (1)236⎛⎫-+⨯-÷⎪⎝⎭=1 1269-+⨯⨯=-1+4 3=13;(3)22110.51339⎛⎫⨯-÷ ⎪⎝⎭ =2111()1369⨯-÷=519()3610⨯-⨯ =14-; (4)157(48)2812⎡⎤⎛⎫-⨯--+ ⎪⎢⎥⎝⎭⎣⎦=157(48)()(48)(48)2812-⨯---⨯+-⨯ =24+30-28 =2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5.给出四个数:3,4--,2,6,计算“24点”,请列出四个符合要求的不同算式. (可运用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可用括号;注意:例如4(123)24⨯++=与(213)424++⨯=只是顺序不同,属同一个算式.)算式1:_________________;算式2_______________;算式3:_________________;算式4_______________;解析:()()342624,-⨯-+⨯=()()342624,-⨯-+-=()()643224,⨯-⨯-+=()()()()43624624.-⨯--÷=-⨯-=【分析】由241212,=+ 可得()342624,-⨯-+⨯=由()2438=-⨯-,可得()()342624,-⨯-+-=由()24124,=-⨯- 可得()()643224,⨯-⨯-+=由()2446=-⨯-,可得()()()()43624624-⨯--÷=-⨯-=,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算式1:()()3426121224,-⨯-+⨯=+= 算式2:()()()()34263824,-⨯-+-=-⨯-= 算式3:()()()()643224124,⨯-⨯-+=-⨯-=算式4:()()()()()()43624334624,-⨯--÷=-⨯--=-⨯-= 故答案为:()()342624,-⨯-+⨯=()()342624,-⨯-+-=()()643224,⨯-⨯-+=()()()()4362462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同时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6.计算:(1)412115(2)5⎡⎤⎛⎫----⨯-÷- ⎪⎢⎥⎝⎭⎣⎦(2)1111243812⎛⎫÷-+- ⎪⎝⎭(要求简便方法计算) 解析:(1)-21;(2)17- 【分析】(1)先进行幂的运算,再算括号里面的,去括号应注意括号前的负号,再算加减. (2)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24可得1111243812⎡⎤⎛⎫÷⨯-+- ⎪⎢⎥⎝⎭⎣⎦再算括号里的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原式=﹣16﹣[-11+1]÷(-2) =﹣16-5 =-21;(2)原式=1111243812⎡⎤⎛⎫÷⨯-+- ⎪⎢⎥⎝⎭⎣⎦=[]1832÷-+-1(7)=÷-=1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7.计算:(1)32(1)(2)(34)5⎡⎤--+---⨯⎣⎦ (2)121123436⎛⎫⎛⎫-+-÷- ⎪ ⎪⎝⎭⎝⎭解析:(1)10;(2)3 【分析】(1)先算乘方和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后算加减即可; (2)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用乘法的分配率计算即可. 【详解】解:(1)32(1)(2)(34)5⎡⎤--+---⨯⎣⎦1[4(1)5]=+--⨯1(45)10=++=;(2)1211121(36)23436234⎛⎫⎛⎫⎛⎫-+-÷-=-+-⨯- ⎪ ⎪ ⎪⎝⎭⎝⎭⎝⎭ 121(36)(36)(36)234=-⨯-+⨯--⨯-182493=-+=.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 8.计算: (1)113623⎛⎫-⨯-⎪⎝⎭ (2)2233(3)3(2)|4|-÷-+⨯-+-解析:(1)2;(2)-21. 【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详解】 解:(1)113623⎛⎫-⨯- ⎪⎝⎭=1136623-⨯+⨯ =332-+ =2;(2)2233(3)3(2)|4|-÷-+⨯-+-=993(8)4-÷+⨯-+ =1244--+ =-2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其运算法则. 9.某超市对2020年下半年每月的利润用下表作了记录:(2)计算该商场下半年6个月的总利润额. 解析:(1)填表见解析;(2)40万元. 【分析】(1)根据“盈利记为正,则亏损就记为负”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2)把该商场下半年6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 【详解】解:(1)盈利记为正,亏损就记为负,填表如下:=36-10+14 =40(万元)∴该商场下半年6个月的总利润额为40万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同时 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0.计算:329(1)4(2)34⎛⎫--÷-+-⨯ ⎪⎝⎭. 解析:12-.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然后算加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3112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1.计算:(1)()110822⎫⎛---÷-⨯-⎪⎝⎭(2)()2313232154⎫⎛-⨯--⨯-÷-⎪⎝⎭解析:(1)12- ;(2)0 【分析】(1)先去绝对值,同时把除变乘,再计算乘法,最后加减即可 (2)先计算乘方和括号内的,把除变乘,再计算乘法,最后加减法即可 【详解】(1)()110822⎫⎛---÷-⨯- ⎪⎝⎭=1110822⎛⎫⎛⎫--⨯-⨯- ⎪ ⎪⎝⎭⎝⎭=102-- =-12(2)()2313232154⎫⎛-⨯--⨯-÷-⎪⎝⎭=()()2386154-⨯---⨯- =243660--+ =0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12.计算: (1)()213433⎛⎫---+-+ ⎪⎝⎭; (2)()()202011232---+-+. 解析:(1)-6;(2)132- 【分析】(1)先化为省略括号的形式,将整数及分数分别相加,再计算加法; (2)先计算乘方,同时计算绝对值及去括号,再计算加减法. 【详解】(1)解:原式=213433-+-+ ()213433⎛⎫=--++ ⎪⎝⎭71=-+6=-;(2)解:原式=1 1232 --+=14 2-=132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法则及有理数乘方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14, 1.5,3,0,2.5,52----,并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解析:图见解析,153 1.50 2.542--<-<-<<<【分析】在数轴上表示出各数,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即可.【详解】解: 5=-5--如图所示:故:153 1.50 2.54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知数轴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计算:(1)5721()()129336--÷-(2)22115()(3)(12)23-+÷-⨯---⨯解析:(1)37;(2)50.【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572()(36)15282437 1293--⨯-=-++=.(2)原式=15(3)(3)(14)214565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5.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c ,d ,且()()22141268+++=----a b c d .(1)求a ,b ,c ,d 的值; (2)点A ,C 沿数轴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103秒后两点相遇,点A 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求点C 的运动速度;(3)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与此同时,D 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开始运动,在t 秒时有2BD AC =,求t 的值;(4)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当点A 运动到点C 起始位置时,迅速以原来速度的2倍返回;到达出发点后,保持改后的速度又折返向点C 起始位置方向运动;当点C 运动到点A 起始位置时马上停止运动.当点C 停止运动时,点A 也停止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 ,C 两点相遇,求点A ,C 相遇时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请直接写出答案).解析:(1)14a =-,12b =-,6c =,8d =;(2)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4t =或20;(4)23-,223-,10-. 【分析】(1)根据平方数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计算即可;(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即可得解; (3)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AC ,BD ,在进行分类讨论计算即可;(4)根据点A ,C 相遇的时间不同进行分类讨论并计算即可;【详解】 (1)∵()()22141268+++=----a b c d ,∴()()221412+6+80+++--=a b c d , ∴14a =-,12b =-,6c =,8d =;(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 解得:2x =,∴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t 秒时,点A 数为144t -+,点B 数为-12,点C 数为62t +,点D 数为8t +,∴()62144202AC t t t =+--+=-,()81220BD t t =+--=+,∵2BD AC =,∴①2020t -≥时,()2022202t t +=-,解得:4t =; ②20-2t <0时,即t >10,()202220t t +=-,解得:20t =; ∴4t =或20.(4)C 点运动到A 点所需时间为()614102s --=,所以A ,C 相遇时间10t ≤,由(2)得103t =时,A ,C 相遇点为102144-33-+⨯=,A 到C 再从C 返回到A ,用时()()()6146147.548s ----+=; ①第一次从点C 出发时,若与C 相遇,根据题意得()852t t ⨯-=,203t =<10,此时相遇数为20226233-⨯=-;②第二次与C 点相遇,得()()87.52614t t ⨯-+=--,解得8t =<10,此时相遇点为68210-⨯=-; ∴A ,C 相遇时对应的数为:23-,223-,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动点问题,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6.计算:2334[28(2)]--⨯-÷-解析:21-.【分析】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计算括号内的除法与减法,然后计算有理数的乘法,最后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解:原式[]9428(8)=--⨯-÷-, []942(1)=--⨯--, 943=--⨯,912=--,21=-.【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7.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点B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2)在数轴上找一点D,使点D到,A C两点的距离相等,写出点D表示的数;(3)在数轴上找出点E,使点E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E到点B的距离的2倍,写出点E 表示的数.解析:(1)1-(2)0.5(3)3-或7-【分析】(1)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结合数轴即可回答;(2)根据题意可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3)在点B左侧找一点E,点E到点A的距离是到点B的距离的2倍,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B表示的数为-4+5=1,∵-1<1<2,∴三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的数是-1;(2)点D表示的数为(-1+2)÷2=1÷2=0.5;(3)点E在点B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可知点B是AE的中点,AB=|-1+4|=3则点E表示的数是-4-3=-7.点E在点B的右侧时,即点E在AB上,则点E表示的数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的认识,找出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8.把4-,4.5,0,12-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再用“<”把它们连接起来.解析:数轴表示见解析,140 4.52-<-<<.【分析】先根据数轴的定义将这四个数表示出来即可,再根据数轴上的表示的数,左边的总小于右边的用“<”将它们连接起来即可得.【详解】将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如下所示:则140 4.5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9.某农户家准备出售10袋大米,称得质量如下:(单位:千克)182,180,175,173,182,185,183,181,180,183(1)填空:以180千克作为基准数,可用正、负数表示这10袋大米的质量与180的差为;(2)试计算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解析:(1)+2,0,−5,-7,+2,+5,+3,+1,0,+3;(2)1804千克【分析】(1)规定超出基准数为正数,则不足部分用负数表示,即可;(2)把第(1)题10个数相加,再加上180×10,即可.【详解】(1)以180千克为基准数,超过180千克的记作正数,低于180千克的记作负数,那么各袋大米的质量分别为:+2,0,−5,-7,+2,+5,+3,+1,0,+3,故答案是:+2,0,−5,-7,+2,+5,+3,+1,0,+3;(2)(+2+0−5-7+2+5+3+1+0+3)+ 180×10=1804(千克),答: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1804千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赣州享有“世界橙乡”的美誉,中华名果赣南脐橙热销世界各地.刚大学毕业的小明把自家的脐橙产品放到了网上售卖,他原计划每天卖100kg脐橙,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销售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销售情况(超额记为正,不足记为负.单位:kg).)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前三天共卖出kg(2)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销售量最多的一天比销售量最少的一天多销售kg;(3)若脐橙按4.5元/kg出售,且小明需为买家支付运费(平均0.5元/kg),则小明本周一共赚了多少元?解析:(1)296;(2)29;(3)2868元【分析】(1)将前三天的销售量相加即可;(2)根据表格销量最多的一天为周六,最少的一天为周五,用周六的销量减去周五的销量即可得到答案;(3)先计算出本周的总销量,再乘以每千克的利润即可.【详解】(1)4-3-5+300=296(kg),故答案为:296;(2)(+21)-(-8)=29(kg ),故答案为:29;(3)4-3-5+14-8+21-6=17(kg ),17+100×7=717(kg ),717×(4.5-0.5)=2868(元),小明本周一共赚了2868元.【点睛】此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应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表格意义列式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1.计算(1)(-1)2019+0.25×(-2)3+4÷23 (2)21233()12323-÷+-⨯+解析:(1)3;(2)-2【分析】(1)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1+0.25×(-8)+6=-1-2+6=3;(2)原式=12931212323-÷+⨯-⨯+ =-3+6-8+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22.定义: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如222÷÷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记作32,读作“2的下3次方”,一般地,把n 个(0)a a ≠相除记作n a ,读作“a 的下n 次方”.理解:(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32=_______.(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①21a =(0)a ≠;②对于任何正整数n ,11n =;③433=4;④负数的下奇数次方结果是负数,负数的下偶数次方结果是正数.应用:(3)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例如:241111222222()2222=÷÷÷=⨯⨯⨯=(幂的形式) 试一试:将下列除方运算直接写成幂的形式: 65=_______;91()2-=________; (4)计算:3341()(2)2(8)24-÷--+-⨯-.解析:(1)12;(2)①②④;(3)41()5,7(2)-;(4)26-. 【分析】(1)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计算判断即可;(3)根据a n 表示“a 的下n 次方”的意义,表示出56,91()2-=7(2)-,进而得出答案; (4)按照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23=2÷2÷2=2×12×12=12, 故答案为:12; (2)当a≠0时,a 2=a÷a =1,因此①正确;对于任何正整数n ,1n =1÷1÷1÷…÷1=1,因此②正确;因为34=3÷3÷3÷3=19,而43=4÷4÷4=14,因此③不正确; 根据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可得,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 (3)56=5÷5÷5÷5÷5÷5=5×15×15×15×15×15=(15)4, 同理可得,91()2-==(−2)7, 故答案为:(15)4,(−2)7; (4)3341()(2)2(8)24-÷--+-⨯-=16×(-18)-8+(-8)×2=-2-8-16=−26.【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理解“a n,表示a的下n次方”的意义是正确计算的前提.23.计算:(1)157(36)2612⎛⎫--⨯-⎪⎝⎭(2)2138(2)3⎛⎫⨯-+÷-⎪⎝⎭解析:(1)33;(2)1.【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原式=157(36)(36)(36)2612⨯--⨯--⨯-= -18+30+21=33;(2)原式= -1+2=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24.计算:(1)6÷(-3)×(-32)(2)-32×29-+(-1)2019-5÷(-54)解析:(1)3;(2)1.【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6×1-3⎛⎫⎪⎝⎭×(-32)=3;(2)原式=-9×29+(-1)-5×4-5⎛⎫⎪⎝⎭=-2-1+4=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5.计算:(1)45(30)(13)+---;(2)32128(2)4-÷-⨯-. 解析:(1)28;(2)-2【分析】 (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即可;(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详解】解:(1)45(30)(13)+---=4530+13-=15+13=28(2)32128(2)4-÷-⨯- =18844-÷-⨯ =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6.计算下列各题:(1)(14﹣13﹣1)×(﹣12); (2)(﹣2)3+(﹣3)×[(﹣4)2﹣6].解析:(1)13;(2)-38【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4﹣13﹣1)×(﹣12) =14×(﹣12)﹣13×(﹣12)﹣1×(﹣12) =(﹣3)+4+12=13;(2)(﹣2)3+(﹣3)×[(﹣4)2﹣6]=(﹣8)+(﹣3)×(16﹣6)=(﹣8)+(﹣3)×10=(﹣8)+(﹣30)=﹣38.【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计算,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简便运算简化运算是解题关键.27.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O出发,它先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再向右爬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最后向左爬了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1)写出A,B,C三点表示的数;(2)根据点C在数轴上的位置回答,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什么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解析:(1)A,B,C三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8;(2)向左爬了8个单位.【分析】(1)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列式求解即可写出答案;(2)根据C点表示的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继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A点表示的数是0-2=-2,B点表示的数是-2+3=1,C点表示的数是1-9=-8;(2)∵O点表示的数是0;C点表示的数是-8,∴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左爬了8个单位.【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理解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是关键.28.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东西方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7,-9,+7,-15,-3,+11,-6,-8,+5,+16(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2)若汽车耗油量为0.2升/千米,则这次养护共耗油多少升?解析:(1)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东边,距出发点15千米;(2)这次养护共耗油19.4升.【分析】(1)求出这一组数的和,结果是正数则在出发点的东边,是负数则在出发点的西侧;(2)所走的路程是这组数据的绝对值的和,然后乘以0.2,即可求得耗油量.【详解】解:(1)17﹣9+7﹣15﹣3+11﹣6﹣8+5+16,=17+7+11+5+16-(9+15+3+6+8),=15.答: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东边,距出发点15千米;++-+++-+-+++-+-++++⨯,(2)(17971531168516)0.2=97×02,=19.4(升).答:这次养护共耗油19.4升.【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也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29.小明早晨跑步,他从自己家出发,向东跑了2km 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跑了1.5km 到达小红家,然后又向西跑了4.5km 到达学校,最后又向东跑回到自己家.(1)以小明家为原点,以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 ,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 表示出小彬家,用点B 表示出小红家,用点C 表示出学校的位置;(2)求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3)如果小明跑步的速度是250m/min ,那么小明跑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解析:(1)见解析;(2)4.5km ;(3)36分钟【分析】(1)根据题意在数轴上标出小彬家和小红家,再标出学校即可;(2)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计算小明总共跑的路程,先向东跑了3.5km ,再向西跑了4.5km ,再向东跑了1km ,用总路程除以跑步速度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2)3.5(1) 4.5()km --=,故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4.5km ;(3)小明一共跑了(2 1.51)29()km ++⨯=,跑步用的时间是:900025036÷=(分钟).答:小明跑步一共用了36分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式解决本题的关键.30.计算(1)1140336177⎛⎫⎛⎫-+-+-- ⎪ ⎪⎝⎭⎝⎭(2)()()341110.5123⎡⎤---⨯⨯--⎣⎦解析:(1)-6;(2)52-【分析】(1)根据加法运算律计算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详解】(1)1140336177⎛⎫⎛⎫-+-+-- ⎪ ⎪⎝⎭⎝⎭, ()1140363177⎛⎫=-++-+ ⎪⎝⎭, 42=--,=-6;(2)()()341110.5123⎡⎤---⨯⨯--⎣⎦, 111923=--⨯⨯, 312=--, 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准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解题的关键.。
精品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暑期讲义+同步练习--有理数 第04课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精品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暑期讲义+同步练习--有理数 第04课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e979ca4a69eae009581bec86.png)
D.4 ) D.2x
;绝对值不大于 10 的整数有_____个,这些整数的和为_____.
绝对值不大于 100 的整数有_____个,这些整数和为_____.有理数中最小正整数和最大负整数的和是_____. 14.比-18 小 5 的数是 ,比-18 小-5 的数是
第 4 页 共 8 页
15.若│x-3│+│y+15│=0,则 3x+2y=_________ 16.在-13 与 23 之间插入三个数,使这 5 个数中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相等,则这三个数的和是 17.有理数 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a b b 1 a c 1 c 的结果为 。
18.若 | a| 3,|b 1| 2 ,且a、b 异号,则 a b _______ 19.设|x|<3,且 x<
1 ,若 x 为整数,则 x=_______ x
(2) (-18.65)+(-7.25)+18.75+7.25
20.计算: (1) (+14)+(-4)+(-1)+(+16)+(-5)
8.负数 a 与它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A.0 B.a 的 2 倍
9.对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 )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加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 0 A.1 B.2 C.3 10.在数轴上,点 x 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 3 的那些点,那么 | x 3| | x 3| 等于( A.6 B.-2x C.-6 11.若 a b 0 c d ,则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c d 一定是正数 B. c d a b 可能是负数 C. d c a b 一定是正数 D. c d a b 一定是正数 12.请你写出两个有理数,并把它们相加,使它们的和小于每一个加数________ 13.绝对值小于 5 的所有整数的和等于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d3007941ea76e59fa0486.png)
数学六年级(下)一课一练及单元测试卷目录第五章有理数3 5.1有理数的意义(1) 3 5.2 数轴(1) 7 5.3 绝对值(1) 11 5.4有理数的加法(1) 15 5.5有理数的减法(1) 19 5.6 有理数的乘法(1) 23 5.7 有理数的除法(1) 27 5.8 有理数的乘方(1) 31 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35 5.10 科学记数法(1) 39六年级(下)数学第五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卷一43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6.1 列方程(1) 47 6.2 方程的解(1) 51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55 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59 6.5 不等式及其性质(1) 63 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 67 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716.8 二元一次方程(1) 75 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 79 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1) 83 6.11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 87 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单元测试卷一93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7.1 线段的大小的比较(1) 97 7.2 画线段的和、差、倍(1) 101 7.3 角的概念与表示(1) 105 7.4 角的大小的比较画相等的角(1) 109 7.5 画角的和、差、倍(1) 113 7.6 余角、补角(1) 117 六年级(下)数学第七章线段和角的画法单元测试卷一121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8.1 长方体的元素(1) 125 8.2 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1) 127 8.3 长方体中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1) 129 8.4 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1) 131 8.5 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1) 133 六年级(下)数学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单元测试卷一137 参考答案 141数学六年级(下)第五章有理数5.1有理数的意义(1)一、填空题1、在1、﹣1.2、﹣2.5、0、、、3.14中,负数有个。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与实践
![七年级-人教版(2024新版)-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c72b22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f.png)
综合与实践——进位制的认识与探究教学目标1.认识进位制.2.理解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的转换,以及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重点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的转换,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难点进制数的加法运算及应用.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与0 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的绝对值的积.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4.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5.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7.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是正整数.8.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 精确度 表示. 新知探究一、新知导入【问题】掰手指算数的方式,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十进制记数法”密切相关,而计算机使用的是“二进制记数法”.两种不同进位制的意义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进位制?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能否互相转换?如何转换?二进制数之间能否进行运算?如何运算?是否还有其他进位制?【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进位制的相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例子,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给出常用的两种进位制,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探究学习【活动一】认识进位制,探究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的转换进位制是人们为了记数和运算方便而约定的记数系统.约定逢十进一就是十进制,逢二进一就是二进制.也就是说,“逢几进一”就是几进制,几进制的基数就是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是十进制.3 721=3×103+7×102+2×101+1×100.十进制数3 721中的3表示3个千,7表示7个百,2表示2个十,1表示1个一.【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十进制记数法入手,引入新知.【新知】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任务1】二进制是逢二进一,其各数位上的数字为0或1.请把二进制数1 011表示成各数位上的数字与基数的幂的乘积之和的形式,从而转换成十进制数.说明:为了区分不同的进位制,常在数的右下角标明基数.十进制数一般不标注基数.【答案】11【任务2】把89转换为二进制数和八进制数.【答案】(1 011 001)2 (131)8【任务3】把二进制数111 001转换为八进制数.【答案】(71)8【师生活动】教师给予说明和提示,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教师讲解.【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进位制,知道不同进位制的数之间的转换方法.【活动二】探究进位制的加法运算二进制只用0和1两个数字,这正好与电路的断和通两种状态相对应,因此计算机内部都使用二进制.计算机在进行数(十进制)的运算时,先把接收到的数转换为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转换为十进制数,并输出结果.【任务1】查阅资料,分析计算机运算选择二进制的原因,从多个角度分析选择二进制的优越性.【答案】原因:(1)二进制数在物理上最容易实现;(2)二进制数用来表示的二进制数的编码、计数、加减运算规则简单;(3)二进制数的两个符号“1”和“0”正好与逻辑命题的两个值“是”和“否”或称“真”和“假”相对应,为计算机实现逻辑运算和程序中的逻辑判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越性:(1)易于物理实现;(2)运算简单;(3)机器可靠性高;(4)通用性强.【任务2】小组合作,研究二进制的加法运算法则,并填写如下表的活动记录单.(1)根据上面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10 010)2+(111)2,并交流一下计算方法.(2)①计算45+23;②把45,23分别转换为二进制数,利用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法则计算它们的和,再把和转换为十进制数;③比较①②的计算结果是否相同.【答案】(1)25.(2)①68;②45=25+23+22+20=(101 101)2,23=24+22+21+20=(10 111)2,(101 101)2+(10 111)2=(1 000 100)2=68.③相同.【任务3】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能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位数,用于计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请研究手机、计算机等电子存储设备的容量以及它们存储的一些电子文件的大小,它们通常以什么单位表示?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它们通常以KB,MB,GB,TB表示.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任务4】古人在研究天文、历法时,也曾经采用七进制、十二进制、六十进制记数法.至今,我们仍然使用一星期七天、一年12个月、一小时60分钟的记时方法.结合角度、时间等实际问题,分小组讨论一下六十进制的加法运算法则.【师生活动】学生归纳、交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帮助.【设计意图】让学生探究得到进位制的加法运算方法.【活动三】任选下列主题之一进行研究1.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是全球数学教育界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每四年一届.ICBM-14于2021年在上海举办,大会标识(上图)中蕴含着很多数学文化元素,其中八卦符号(下图)可以用于记数,请探究这个符号所表示的数,互相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提示:八卦中称为阳爻,称为阴爻,每卦均由三个阳爻或阴爻组合而成.把八卦符号看作表示二进制数时,阳爻对应数字1,阴爻对应数字0.大会标识中的记数符号由四个二进制数组成,将它们分别转换为八进制数得到一个四位数;将这个四位数看作一个八进制数,在将这个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答案】这个符号所表示的数是2 021.2.除了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等记数法,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使用其他进位制,如十二进位制、六十进位制等.结合上述学习,写一篇与进位制有关的文章,包括进位制的意义及其计算,不同进位制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互相转换等.【师生活动】教师给予提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进位制及其运算法则的理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认识进位制,探究不同进制数的数之间的转换二、探究进制数的加法运算三、主题研究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七年级数学教案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七年级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ebdc5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5.png)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_七年级数学教案篇一: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的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那么,并能纯熟的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在运算过程中合理的使用简化运算,培养良好的运算才能。
3、通过玩“24点”游戏开拓思维,更好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二、重点、难点1、重点:纯熟进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难点:在运算中灵敏使用运算律同时能准确掌握符号征询题。
三、教学过程1、(幂),a是底数,n是指数,??叫做幂,他表示n个a相乘。
在前面几节课我们一共学习了5种运算,分别是那些运算呢?(学生答复: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留意乘方也是一种运算,我们学习了这五种运算所总结归纳出的法那么再有理数的范围内都是适用的。
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本人在练习23+ 我们一起检验一下本人做的对不对。
首先看第一题:这一题是那种运算(学生答:加法)。
那么前面我们学习的有理数加法的法那么是?学生答:同号两数相加,取一样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2、讲授新知通过练习我们复习了前面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这五种运323那么,明白了如何分别进展这些法那么的运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大家来看一下这个算式:考虑该如何处理这个征询题,3+2??×(-??)=?提示:在学习了乘方之后,我们说乘方是更高一级的运算在有乘方的算式中先算乘我们一起来处理这个征询题:首先我们先来推断一下这个式子包含了哪几种运算?(加法、乘方、乘法),??=4 那么这个式子我们可以把它变成。
3+4×(-??)=?如此的话同学们是不是就见过了呢?接下来应该算乘法最后再算加法。
例1、3+2×(?) 215解:原式=3+4×(?)=3+(?=154)511 5现在我们本人总结一下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假设有括号先算括号的话,先算括里面的。
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的加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5add86d0d233d4b14e69d9.png)
3 2 21、已知两个数的和为 2 ,其中一个数为 1 ,求另 4 5 一个数. 2 3 48 35 13 解:2 1 = = 20 20 5 4 20 13 答:另一个数是 。 20 22、已知:a=-4, b=-5, c=-7,求式子a-b-c的值.
答案:∵14(13)1 ,∴不合适
有理数的 加减混合运算
1.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 法转化为加法,统一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式, 如 (12)(8)(6)(5)(12)(8)(6)(5) (2)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l 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如 (12)(8)(6)(5)12865 (3)和式的读法,一是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12, 8,6,5的和〃; 二是按运算的意义,读作"负12,减8,减6,加5〃.
解:(1)货场A、批发部B、商场C、超市D的位置如图: C A B D -4 -3 -2 -1 0 1 2 3 4 5
(2) 2+1.5+(-5.5)
=3.5+(-5.5) =-2 -4 -3 2 =2 D -2 -1 A 0 B 2 C 3 4 5
1
答:超市D离货场A有2千米。
(3) 2 1.5 5.5 +2
= 2.2
=2.2
13 (4) -3.5 6 2.5 6 17
13 解:原式= 3.5 6 2.5 6 17 13 = 3.5 2.5 6 6 17 13 = 1+0 17 4 = 17
相反数 2、0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______________. 3、两个正数之和为_____ _____。 正数 ,两个负数之和为负数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加法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加法华东师大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ac629bfdb52acfc788ebc9a7.png)
七年级数学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加法华东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有理数的加法[学习要求]1. 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并会求绝对值。
2. 明确绝对值和数轴的联系,并会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 熟练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利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知识内容] (一)绝对值绝对值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教材中给出两种概念叙述方法:1. 利用数轴: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距离,记作a 。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10的点和表示1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10,所以-10和10的绝对值都是10,记作-==101010,这也是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2. 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用式子表示为:a a a a a a =>=-<⎧⎨⎪⎩⎪()()()0000注意几个问题:(1)-a 不一定表示负数,当a <0时,-a 表示a 的相反数,此时-a 是一个正数。
(2)由定义可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点到点的距离,这说明了有理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 总有a ≥0。
(3)绝对值等于0的数一定是0,绝对值为正数m 的数一共有两个,它们是m ,-m ,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它们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若m n =,则m n =或m n =-。
(二)有理数的大小在学习数轴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而且也知道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对于两个正数我们在小学时就知道它们的大小。
对于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在这里学习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因为在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的两个点中与原点距离较大的那个点在左边,所以根据上述法则可得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这说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分两步进行:(1)分别求出这两个负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其大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及应用)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加法运算律及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23709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c.png)
(4)- +
+
+ +(− )
(− )
练一练
(1).23+(─17)+6+(─22)
解: 23+(─17)+6+(─22)
=(23+6)+[(─17)+(─22)]
=29+[─(17+22)]
=29+(─39)
=─(39─29)
=─10
同号结合法 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
=─12
(─25)+13
=─(25─13)
=─12
(3) . ─12+18,18+(─12)
解: ─12+18
= +(18─12)
=6
18+(─12)
= +(18─12)
=6
从上述计算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归纳
加法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4
90×10+5.4=9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练一练
某水泥厂仓库6天内进出水泥的吨数如下(“+”表示进库,
“-”表示出库):
-50+(+45)+(-33)+(-48)+(+49)+(+36)
(1)经过这6天,仓库里的水泥是增多还是减少了?增多或减少
=19+0+0+0+(─3)
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420528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8.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先复习旧知引入课题,这样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讨论,从而发现有理数加法的性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支亲身体验的产生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通过例题来巩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让学生及时地掌握所学的新知,对于学生起到有效地巩固作用。
有理数加法是小学学过的加法去处的拓展,学生已经具有了正数、负数、数轴和绝对值等知识。
加法法则实际上给出了确定两个有理数的和的“符号”与“绝对值”的规则,它是通过分析两个有理数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再归纳出同号相加、民号相加、一个有理数与0相加三种情况而得到的。
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准备的限制,在分情况讨论、应分成哪几种情况、如何归纳不同情况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甚至是直接讲解。
同号两数的加法法则比较易于理解,而异号两数相加时情况比较复杂,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另外,根据法则做加法,需要注意“按部就班”地计算,这是一个培养良好运算习惯的过程。
第 1 页共1 页。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6a982f46527d3250ce037.png)
课时1 有理数的加法基础训练知识点1(有理数加法法则)1.计算(﹣1)+(+3)的结果是()A.﹣1B.1C.2D.32.计算(﹣3)+(﹣9)的结果是()A.﹣12B.﹣6C.6D.123.[2021辽宁锦州凌海月考]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正的是()A.(﹣7)+(+4)B.2.7+(﹣3.5)C.(﹣13)+25D.0+(﹣14)4.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A.24B.﹣24C.2D.﹣25.[2021安徽合肥文博中学模拟]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A.同为正数B.同为负数C.至少有一个正数D.至少有一个负数6.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A.1B.0C.﹣1D.37.(1)(﹣13)+0=________;(2)4.5+(﹣4.5)=________.8.12的相反数与﹣7的绝对值的和是______.9.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10.计算:(1)5+(﹣12);(2)(﹣0.8)+3.69;(3)(﹣12)+(+15);(4)(﹣213)+(﹣119).知识点2(有理数加法的应用)11.[2021湖北十堰中考]气温由﹣2℃上升3℃后是()A.1℃B.3℃C.5℃D.﹣5℃12.[2021江西中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正负术”的注文中指出,可将算筹(小棍形状的记数工具)正放表示正数,斜放表示负数.如图,根据刘徽的这种表示法,观察图①,可推算图②中所得的数值为______.13.一建筑工地星期一和星期二仓库水泥的进货量和出货量如下,其中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进出货情况库存变化星期一﹢5 ﹣2星期二﹢3 ﹣4合计(1)分别列出算式表示这两天水泥进货和出货的合计量,并算出结果;(2)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星期二呢?14.某银行某个时间段内办理储蓄业务情况如下:取出950元,存人500元,取出800元,存入1200元,取出1025元,存人2500元,取出200元.银行的存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果增加了,增加了多少?如果减少了,减少了多少?你能用有理数的加法表示出来吗?参考答案1.C【解析】因为(﹣1)+(+3)=3-1=2.故选C.2.A【解析】(﹣3)+(﹣9)=﹣(3+9)=﹣12.故选A.3.C【解析】(﹣7)+(+4)=﹣(7﹣4)=﹣3,故A不合题意;2.7+(﹣3.5)=﹣(3.5﹣2.7)=﹣0.8,故B不合题意;(﹣13)+25=25-13=115,故C符合题意;0+(﹣14)=﹣14,故D不合题意.故选C.4.C【解析】另一个数为(﹣11)+2=﹣9,所以这两个数的和为11+(﹣9)=2.故选C.5.D【解析】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数可能都是负数,也可能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但负数的绝对值大.故选D.6.B【解析】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的和可以是1+(﹣1)=0,1+(﹣2)=﹣(2﹣1)=:﹣1,(﹣1)+(﹣2)=:﹣(2+1)=﹣3,因为0>﹣1>﹣3,所以0最大.故选B.7.(1)﹣13;(2)0【解析】(1)—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所以(﹣13)+0=﹣13;(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所以4.5+(﹣4.5)=0.8.﹣5【解析】因为12的相反数是﹣12,﹣7的绝对值是7,所以12的相反数与﹣7的绝对值的和是(﹣12)+7=﹣(12﹣7)=﹣5.9.0【解析】因为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为﹣3,﹣2,﹣1,0,1,2,3,所以它们的和为(﹣3)+(﹣2)+(﹣1)+0+1+2+3=0.10.【解析】(1)5+(﹣12)=5-12=412(2)(﹣0.8)+3.69=3.69﹣0.8=2.89(3)(﹣12)+(﹢15)=﹣(12-15)=﹣310(4)(﹣213)+(﹣119)=﹣(213+119)=﹣34911.A【解析】由题意,得﹣2+3=+(3﹣2)=1(℃).故选A.12.﹣3【解析】根据题意,得(+2)+(﹣5)=﹣3,故题图②中所得的数值为﹣3.13.【解析】⑴这两天水泥进货的合计量为(﹢3)+(﹢5)=8(吨).这两天水泥出货的合计量为(﹣2)+(﹣4)=﹣6(吨).(2)因为(+5)+(﹣2)=3(吨),所以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增加了3吨.因为(+3)+(﹣4)=﹣1(吨),所以星期二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减少了1吨.14.【解析】设存入为正,取出为负,则(﹣950)+500+(﹣800)+1200+(﹣1025)+2500+(﹣200)=1225(元).答:银行的存款增加了,增加了1225元.课时1有理数的加法提升训练1.[2021陕西西工大附中课时作业]下列各式中,结果相等的一组是()A.1+(﹣3)和(﹣2)+(﹣1)B.1+(﹣2)和1+|﹣2|C.2+[﹣(﹣2)]和﹣3+(﹣1)D.0+(+2)和0+|﹣2|2.[2021江苏南京课时作业]两个数相加,如果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A.这两个加数同为负数B.这两个加数同为正数C.这两个加数一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D.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为03.[2021河北邯郸二十三中课时作业]下列语句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任意有理数,若a+b=0,则|a|=|b|B.对于任意有理数,若|a|=|6|,则a+b=0C.对于任意有理数,若a≠0,b≠0,则a+b≠0D.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数一定为正数|4.[2021四川成都七中课时作业]若a,b互为相反数,则(﹣2021)+a+2021+b=________,|a-10+b|=________.5.[2021湖北启黄中学课时作业]若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大的负整数,c的绝对值是3,则a+b+c=______.6.[2021海南华侨中学课时作业]绝对值不小于1而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______.7.[2021河师大附中课时作业]对于任意有理数a,b定义新运算a☆b=a+b+1,计算(﹣2)☆(﹣3)|的结果是______.8.[2021山西大同一中课时作业]解答下列各题:(1)若a,b互为相反数,求a+b+(﹣3)的值;(2)若|x﹣l|+|y﹣3|=0,求x+(﹣y)的值;(3)若|a|=3,|b|=4,求a+b的值.9.[2021天津市南开中学课时作业]股民小王上星期五买进某支股票,已知该股票的价格是每股2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收盘价比前一天的涨跌情况(单位:元),则星期四收盘时,该股票每股多少元?星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跌/元﹢2 ﹢0.5 ﹣1.5 ﹣2.5 ﹢110.[2021山东济南八中课时作业](1)用“<”“>”或“=”填空.①|﹣2|+|3|____|﹣2+3|;②|4|+|3|____|4+3|;③|﹣12|+|13|____|﹣12+(﹣13)|.④|﹣5|+|0|____|﹣5+0|.(2)通过(1)中的大小比较,猜想并归纳出|a|+|b|与|a+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a,b满足什么关系时,|a|+|b|=|a+b|成立?参考答案1.D【解析】选项A,因为1+(—3)=﹣2,(﹣2)+(—1)=﹣3,所以1+(﹣3)≠(﹣2)+(﹣1),所以A不符合题意;选项B,因为1+(﹣2)=﹣1,1+|﹣2|=1+2=3,所以1+(﹣2)≠1+|﹣2|,所以B不符合题意;选项C,因为2+[﹣(﹣2)]=2+2=4,﹣3+(﹣1)=﹣4,所以2+[﹣(﹣2)] ≠﹣3+(﹣1),所以C不符合题意;选项D,因为0+(+2)=2,0+|2|=0+2=2,所以0+(+2)=0+|﹣2|,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选项A,若两个加数同为负数,则和小于每一个加数,所以A符合题意;选项B,若两个加数同为正数,如2和1,则和为3,大于每一个加数,所以B不符合题意:选项C,若两个加数一个为负数,一个为正数,如2和﹣1,1和﹣2等,和分别为1,﹣1等,大于负加数,小于正加数,所以C不符合题意;选项D,若两个加数中有一个为0,则和等于另一个加数,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解析】选项A,因为a+b=0,所以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所以A 正确;选项B,若|a|=|b|,则a=b或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或a+b=0,所以B错误;选项C,若a≠0,6≠0,则a,b互为相反数时,a+b=0,a,b不互为相反数时,a+b≠0,所以C错误;选项D,若两个有理数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且正数的绝对值比负数的绝对值大,则它们的和一定为正数,但这两个数一正一负,所以D错误.故选A.4.﹣1 10【解析】因为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0,所以(﹣2021)+a+2021+b=[(﹣2021)+2021]+(a+b)=﹣1+0=﹣1,|a-10+b|=|(a+b)—10|=|0—10|=|﹣10|=10.5.3或﹣3【解析】因为a是最小的正整数,所以a=1因为b是最大的负整数,所以b=﹣1.因为c的绝对值为3,所以c=3或﹣3.当c=3时,a+6+c=l+(﹣1)+3=3;当c=﹣3时.a+b+c=l+(﹣1)+(﹣3)=﹣3.所以a+b+c的值为3或﹣3.6.0【解析】因为绝对值不小于1而小于3的所有整数是﹣1,﹣2,1,2,所以它们的和为(﹣1)+(﹣2)+1+2=0.7.﹣4【解析】(﹣2)☆(﹣3)=(﹣2)+(﹣3)+1=﹣5+1=﹣4.8.【解析】(1)因为a,b互为相反数,所以a+b=0,所以a+b+(﹣3)=0+(﹣3)=﹣3.(2)因为|x﹣1|≥0,|y-3|≥0,且|x﹣1|+|y﹣3|=0,所以|x-1|=0,|y﹣3|=0,所以x=1,y=3,.所以x+(﹣y)=1+(﹣3)=﹣2.(3)因为|a|=3,|6|=4,所以a=±3,b=±4.①a=3,b=4,所以a+b=3+4=7;②当a=3,b=﹣4时,a+b=3+(﹣4)=﹣1;③当a=﹣3,b=4时,a+b=﹣3+4=1;④当a=﹣3,6=﹣4时,a+b=﹣3+(﹣4)=﹣7.所以a+b的值是7或﹣1或1或﹣7.9.【解析】由题表中数据,知星期四收盘时,该股票每股的价格是25+2+0.5+(﹣1.5)+(﹣2.5)=23.5(元).答:星期四收盘时,该股票每股23.5元.10.【解析】(1)①>;②=;③=;④=①|﹣2|+|3|=2+3=5,|﹣2+3|=1,所以|﹣2|+|3|>|﹣2+3|.②|4|+|3|=4+3=7,|4+3|=7,所以|4|+|3|=|4+3|.③13﹣12|+|13|=12+13=56,|﹣12+(﹣13)|=|﹣56|=56,所以|﹣12|+|﹣13|=|﹣12+(﹣13)|④|﹣5|+|0|=5+0=5,|﹣5+0|=5,所以|5|+|0|=|﹣5+0|(2)根据(1)中的大小比较,可得到|a|+|b|≥|a+b|.当a,b同号时,|a|+|b|=|a+b|成立.。
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运用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时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运用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2cca2a770bf78a652954dc.png)
第一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课堂小结 牛牛文档分 享学习目标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2.48)+4.33+(-7.52)+(-4.33)
解:原式=[(-2.48)+(-7.52)]+[(+4.33)+(-4.33)]
=(-10)+0
=-10
(2)
5 6
(
6) 7样做 的根据是什么?
把正数与负数 分别相加,从而计算 简化,这样做既运用 加法交换律形: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 (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 (4法运算律
合作探究
3 ﹢ -5
-5 ﹢ 3
_ ﹦ -2 _ ﹦ -2
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 -5 )﹢ -7 ﹦ -9 _ ﹢( -5 ﹢ -7 )﹦ -9
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能发现什么?你能 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加法的交换律: a+b=b+a 加法的结合律: (a+b)+c=a&计算16+(-25)+24+(-35) 解: 16+(-25)+24+(-35) =16+24+[(-25)+ (-35)] =40&1( 1) 1 ( 1) 23 6
(1 1)([ 1)( 1)]
3
2
6
42 33
(2)3 1 ( 2 3) 5 3 ( 8 2)
人教最新版初中三年数学目录及知识点总结及每章重难点
![人教最新版初中三年数学目录及知识点总结及每章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6e9b24f5335a8102d22086.png)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总目录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六章实数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三角形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十三章轴对称第十八章四边形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第十五章分式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第二十七章相似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2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2 平行线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第六章实数6.1 平方根 6.2 立方根 6.3 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 平面直角坐标系7.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 不等式9.2 一元一次不等式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数学活动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10.2 直方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3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三章轴对称13.1 轴对称13.2 作轴对称图形13.3 等腰三角形13.4课题学习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2 乘法公式14.3 因式分解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 4 -15.2 分式的运算15.3 分式方程数学活动小结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十八章四边形18.1 平行四边形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变量与函数19.2 一次函数19.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5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21.1 一元二次方程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2.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6 -- 7 -第二十四章 圆24.1 圆的有关性质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24.4 弧长和扇形的面积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5.4 课题学习 键盘上字母的排列顺序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1.1正数和负数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e3010d360cba1aa911da6e.png)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关键是依运算顺序计算,先
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在运算过程中,
要灵活地应用运算律,如计算 1
1 21ຫໍສະໝຸດ 1 61 1 12
1 12
不应先计
算括号内的数,而是运用分配律进行简化运算,计算-362192÷12
不应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而是把它化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
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会使用运算律简算;并能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 加法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算。 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有理 数的加法结合律、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
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尤其是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的理 解;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运用运算律进行简算问题;运算
(6)7(3.2)(1) 5
21(1)1 36 4 2
.
(12 1)(72)11 2(4.2) 3 53
例二
(3)[(2)(1)] 54
(3)(31)(11)3 524
(21)(1)(1)0(5) 2 10 9
.
(5)6(15)(13)4 16 4 7
例三
66(2)
( 3 )( 4 )6 0 ( 1)2
(3)[11(313)2]4 (5) 248 6 4
(4)
51(11)3(11) 2 3 2 11 4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已知某山顶的温度是-2 ℃,山脚的温度是 4 ℃,且该 地区高度每增加 100 m,气温大约下降 0.6 ℃,求这个山峰的高 度大约是多少?
解:4-0.-6 2×100=06.6×100=1 000(m). 答: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 1 000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1.3.1有理数的加法(1)》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预习导学
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走了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2米,再向西走4米,两
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_________________ 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石-5 -4 -3 -2 -1 0 1 2 3 4 F
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
| 4
L
t* •
2-10
2
4)禾U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
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
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__________ 米。
写成算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习
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米,写成算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
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
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
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
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 )走了()米;
()走了()米;
: )走了()米。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
如图所示:
1、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
2•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___________ 的符号,并把 ___________ 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
值 _______ 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__________________ 。
3. 新知应用 例1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
(1)
(— 3) + (— 9);
(2)
(— 4.7 ) + 39
4: 1,黄队胜蓝队1 :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各队
的净胜球数。
【课堂练习】:
1 •填空:(口答)
(1) (— 4) + (— 6) = ___________ (4) 7+(- 7) = _________ ; (5) (— 6) +0 = _______ ;
2. 课本P18第1、2题
三、拓展训练
1 •判断题:
(1) 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2) 绝对 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3)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4)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2、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已知 |a 丨=8, | b | =2 ;
(1 )当a 、b 同号时,求a+b 的值; (2)当a 、b 异号时,求a+b 的值。
【总结反思】
例2足球循环比赛中,红队胜黄队 (2) 3+(— 8) = ___________
⑷(—9)+ 1 = __________ ;
(6) 0+ (— 3) = ________
达标训练(有理数的加法1)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不一定比加数大 B 零加上任何一个数,和一定比零大C零加上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D 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得零
2、若a与2互为相反数,则|a 2等于().
A . 0 8 . -2 C . 2 D . 4
3、能使| 11.3 = 11.3+ 成立的是( )
A.任意一个数B任意一个正数C任意一个非正数D任意一个非负数
4、如果|a =3, |b =2,贝V a b 等于( )
A. 5
B.1
C.5 或 1
D. 5 或1
5、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 .都是负数
B .只有一个负数 c .至少有一个负数D .无法确定
6在1,- l , —2这3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A . 1
B . 0
C . —I
D . 3
7、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7)+(+5)= _____ ; (-3)+3= ;
+(-4 . 5)=0; -l6+ =-20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升10米,再上升-3米,则共上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
1 1
9、7 -的绝对值与5-的相反数的和是 _______________ .
3 3
10、计算题:
(1)(+3)+(+8); ⑵(+ 1)+( 1) ; (3)( 31)+(-3 . 5);
4 2 2
1 1
如(3*)+( 23) . (5) ( 19) 8.3 ; (6)-3.4+4.3
4 3
11、数a,b表示的点如图I . 3 —1所示,贝U
(1)a+b 0 ; (2) a +(—b) 0 ;
(3) ( —a )+b 0 ;
(4) ( — a )+( —b ) 0 .(填“ > ”“ v” 或“二”)
12、14、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比8的相反数大一2,求这两个数的和.
13、某县某天夜晚平均气温是10 C ,白天比夜晚高12 C ,那么白天的平均温
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