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方面促成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形式与性质发生变化,需要理论知识基础 经济学领域革命提升了知识的地位
2、知识的领导地位
知识分子的领导地位 知识领域的地位 高等院校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权力中心
4.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
在后工业社会中发生了变化: 追求:由普遍向特殊 风格:由逻辑向实践
第六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B.知识考古的理论特点:批判现实、强调异质性、 揭示话语实践方式
2、学术立场
经济上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3、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跨学科、综合性地审查社会现实 综合性的理论体系 中介性的学术语言 社会学的图示语言
二、后工业社会理论
1、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前者为后者确认了现实基础 后者扩展了前者的学术影响 前者相对保守、后者批判激进
B.“17世纪,由于禁闭,疯狂经历了一个沉默和被排斥的时 期。”
C.“20世纪给疯狂套上了颈圈,把它归于自然现象,捆绑于这 个世界的真理之中。”
2、疯狂(精神病)演化史
① 序幕时期——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生活隔离、麻风病院、愚人船;
② 戏剧冲突时期——古典时期17—19世纪: 理性排斥,理性原则的极度崇尚,法国总医院的大禁闭;
③ 更严厉的现代史——深刻而全面的压抑 以宗教信念、道德观念、心理刺激、话语征服,精神振荡来
医治病人:
3、理性的疯狂与重建新理性
科学理性、逻辑理性的效力有限性和无限膨胀 用肯定具体、承认差异的新理性对待历史与现实 新理性的个别性、多元性与相对性
三、语言的迷惑
1、转向语言的意义
从面向观念到面向语言 面向语言与深入生活 面向语言与肯定差异 福柯是人本主义语言学转向的代表
A.18世纪分类医学与政治医学; B.症状医学的语言学误区:注重表面观察,语言与现象的简单统
一; C.从症状医学到解剖医学:从注视glance到洞视gaze
4、语言的异化
语言限制 语言分裂 语言扭曲 语言暴力 官话、套话、假话
四、词与物、知识考古学
1、把现实放到过程中展开
A.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意义:把现实放到历史中考 察;知识社会学;历史社会学;
第四章 后现代社会学的理论革命
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转移
1、产业结构调整与后工业社会来临 2、就业结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调整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中心任务转移
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
1、社会学知识基础的必要性和历史性 2、传统社会学的科学知识基础 3、当代社会学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
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语言与人生
话说我; 语言的强制最强烈地体现在强制者身上; 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3、话语和经验
① 科学话语制约或构造人们的感性经验:
18世纪医生波姆的分类医学假膜病例; 19世纪贝勒医生的解剖医学假膜病例; 人们相信后者而不相信前者的原因;
② 话语在变化着的历史条件中构造感性经验:
差异、矛盾、冲突、变化、过程、历史感;
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心理扭曲、精神直观与生活世界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索绪尔的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德里达的拆构主义
二、理性的疯狂
1、疯狂是文明的产物
A.“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疯狂是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或正常现 象出现在社会领域中”;
3、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 否定机械因果论或机械决定论 (目的不是寻找因果联系而是找中心结构及相互作用关系) b. 否定中心论和相对主义 c. 承认社会系统多层性和决定因素多元性 d. 中轴原理为划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提供了方法原则 (抓住经济技术这个中轴)
4、后工业社会引起的社会变革
a. 经济结构转型 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 b. 社会权力结构转型 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转移到教育科研领域 c. 从经济化转向社会化
1、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必要性及其失落 2、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开始与演化 3、当代社会学语言学转向的态势与意义
四、走向新世纪的后现代社会学
1、后现代社会学的趋势 2、后现代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
第五章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学术背景
1、生平与著述
Daniel Bell, 1919年生于纽约犹太移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1952-1969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69—在哈佛大学任教 曾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00年委员会”主席 主要学术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1951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 《蜿蜒之路》1980
a.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双向亲合的观点 b.贝尔认为宗教冲动与经济冲动发生分裂冲突 c. 修复文化裂变的新宗教——公众家庭 个人在民主社会中既要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又不唯我自尊,能
自觉以公众意识,社会公德限制自己(118)
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1.知识性质的变化
经验——技术——理论, 理论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因素
一、学术背景
1、奇异的思想 怪诞的生活
富裕、节俭和要求严格的家庭生活 少年时期的三个可怕印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期: 学习狂、性格孤僻 自杀未遂、吸毒、同性恋、波兰大使馆的经历
2、代表作
《疯狂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 《性史》
3、思想渊源与学术影响
黑格尔辩证理性观:
2、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中轴原理
a. 中轴的基本含义:
中心,核心,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构成因素, 从支配因素的变化过程来考察各种成面的社会因素 中轴与中心、核心的区别
b. 现代社会的中轴:
社会结构 由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等因素构成,中轴是:经济化,即低成本、高效
益; 政治结构 政治体制中的中轴是参与和管理,权力与秩序 文化结构 文化系统中的中轴是:价值与意识,自我实现与发展
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三大领域的对立
a. 经济领域:利益最大化原则,科层制,非人化、异化
b. 政治领域:支配作用的是平等原则
政治作为统治者意志的体现采取个各种形式向社会介入
分离独立,个性自由与集权控制
c.文化领域:个性,表现自我是轴心
文化商品化
文化形式分裂
文化言路断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2、资本主义精神裂变
2、知识的领导地位
知识分子的领导地位 知识领域的地位 高等院校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权力中心
4.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
在后工业社会中发生了变化: 追求:由普遍向特殊 风格:由逻辑向实践
第六章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B.知识考古的理论特点:批判现实、强调异质性、 揭示话语实践方式
2、学术立场
经济上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自由主义 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3、综合性的研究方法
跨学科、综合性地审查社会现实 综合性的理论体系 中介性的学术语言 社会学的图示语言
二、后工业社会理论
1、后工业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前者为后者确认了现实基础 后者扩展了前者的学术影响 前者相对保守、后者批判激进
B.“17世纪,由于禁闭,疯狂经历了一个沉默和被排斥的时 期。”
C.“20世纪给疯狂套上了颈圈,把它归于自然现象,捆绑于这 个世界的真理之中。”
2、疯狂(精神病)演化史
① 序幕时期——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 生活隔离、麻风病院、愚人船;
② 戏剧冲突时期——古典时期17—19世纪: 理性排斥,理性原则的极度崇尚,法国总医院的大禁闭;
③ 更严厉的现代史——深刻而全面的压抑 以宗教信念、道德观念、心理刺激、话语征服,精神振荡来
医治病人:
3、理性的疯狂与重建新理性
科学理性、逻辑理性的效力有限性和无限膨胀 用肯定具体、承认差异的新理性对待历史与现实 新理性的个别性、多元性与相对性
三、语言的迷惑
1、转向语言的意义
从面向观念到面向语言 面向语言与深入生活 面向语言与肯定差异 福柯是人本主义语言学转向的代表
A.18世纪分类医学与政治医学; B.症状医学的语言学误区:注重表面观察,语言与现象的简单统
一; C.从症状医学到解剖医学:从注视glance到洞视gaze
4、语言的异化
语言限制 语言分裂 语言扭曲 语言暴力 官话、套话、假话
四、词与物、知识考古学
1、把现实放到过程中展开
A.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论意义:把现实放到历史中考 察;知识社会学;历史社会学;
第四章 后现代社会学的理论革命
一、社会学现实基础的转移
1、产业结构调整与后工业社会来临 2、就业结构、阶级结构和权力结构的调整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中心任务转移
二、社会学知识基础的转移
1、社会学知识基础的必要性和历史性 2、传统社会学的科学知识基础 3、当代社会学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
三、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语言与人生
话说我; 语言的强制最强烈地体现在强制者身上; 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
3、话语和经验
① 科学话语制约或构造人们的感性经验:
18世纪医生波姆的分类医学假膜病例; 19世纪贝勒医生的解剖医学假膜病例; 人们相信后者而不相信前者的原因;
② 话语在变化着的历史条件中构造感性经验:
差异、矛盾、冲突、变化、过程、历史感;
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心理扭曲、精神直观与生活世界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
索绪尔的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德里达的拆构主义
二、理性的疯狂
1、疯狂是文明的产物
A.“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疯狂是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或正常现 象出现在社会领域中”;
3、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a. 否定机械因果论或机械决定论 (目的不是寻找因果联系而是找中心结构及相互作用关系) b. 否定中心论和相对主义 c. 承认社会系统多层性和决定因素多元性 d. 中轴原理为划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提供了方法原则 (抓住经济技术这个中轴)
4、后工业社会引起的社会变革
a. 经济结构转型 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经济 b. 社会权力结构转型 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转移到教育科研领域 c. 从经济化转向社会化
1、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必要性及其失落 2、社会学研究语言的开始与演化 3、当代社会学语言学转向的态势与意义
四、走向新世纪的后现代社会学
1、后现代社会学的趋势 2、后现代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
第五章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一、学术背景
1、生平与著述
Daniel Bell, 1919年生于纽约犹太移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1952-1969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69—在哈佛大学任教 曾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2000年委员会”主席 主要学术著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1951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1976 《蜿蜒之路》1980
a.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双向亲合的观点 b.贝尔认为宗教冲动与经济冲动发生分裂冲突 c. 修复文化裂变的新宗教——公众家庭 个人在民主社会中既要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又不唯我自尊,能
自觉以公众意识,社会公德限制自己(118)
四、后工业知识社会学
1.知识性质的变化
经验——技术——理论, 理论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导因素
一、学术背景
1、奇异的思想 怪诞的生活
富裕、节俭和要求严格的家庭生活 少年时期的三个可怕印象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时期: 学习狂、性格孤僻 自杀未遂、吸毒、同性恋、波兰大使馆的经历
2、代表作
《疯狂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 《性史》
3、思想渊源与学术影响
黑格尔辩证理性观:
2、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基本原则——中轴原理
a. 中轴的基本含义:
中心,核心,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构成因素, 从支配因素的变化过程来考察各种成面的社会因素 中轴与中心、核心的区别
b. 现代社会的中轴:
社会结构 由经济、技术和职业制度等因素构成,中轴是:经济化,即低成本、高效
益; 政治结构 政治体制中的中轴是参与和管理,权力与秩序 文化结构 文化系统中的中轴是:价值与意识,自我实现与发展
三、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三大领域的对立
a. 经济领域:利益最大化原则,科层制,非人化、异化
b. 政治领域:支配作用的是平等原则
政治作为统治者意志的体现采取个各种形式向社会介入
分离独立,个性自由与集权控制
c.文化领域:个性,表现自我是轴心
文化商品化
文化形式分裂
文化言路断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2、资本主义精神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