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的制定及应用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标准工时制订方法
√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摄像机记录整个操作过程(有说服力、可追溯性、精确度增强)
√如采用秒表,则应及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可避免的简短延迟(在时间研究表格中标准化)
√尽量采取连续记录的方法
√决定观测记录次数 N
六、绩效评价(评价系数)
由于每个单元的操作时间依赖于作业员的技能水平和努力程度,因此必须对测定的实际结果给出一个公平合理的绩效评比,将优秀者和略差者的时间调整到一个标准水平。
定义二: 在适当考虑操作者的疲劳以及个人生理需求和不可 避免的耽误条件的情况下,基于对于已规定方法的 工作量的衡量,这种技术建立了用来执行某一给定 任务所允许的时间标准。
标准工时的主要因素
① 正常的操作条件: 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 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被研究的工作的工作方法,包括工具、设备、工作环境、工艺等都已经进行了标准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
作业测量法的应用:
在IE实践中普遍认为:秒表时间研究法、基础动作资料法的科学性较好一些,这是因为: 1、保证了标准时间客观公平的基本原则。 2、秒表时间研究法通过现场观测的方法求得标准时间,对于现场管理与改善非常实用 3、基础动作资料法主要用于新产品及新机种的量产前标准设定,以及对革新前后的方法进行评价。
秒表
计算器
时间研究表格
亦称之为时间研究或时间分析 是一种在符合建立标准工时的条件下 由专业IE人员利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 在工作现场,按一定的方法 测定并记录操作人员完成某项工作的实际所用时间 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合适的宽放来确定该项工作标准工时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法常用工具:
摄像机
时间研究软件
标准工时的制定---秒表时间研究法
6、在研究现场悬挂管理看板,能有效减少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受其他外来影响

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

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

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本文将介绍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相关内容及其影响。

一、什么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劳动者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应当工作的小时数。

标准工时的设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过劳现象的发生,促进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二、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制定背景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制定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和利益平衡,旨在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

三、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具体要求具体标准工时的设定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岗位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公平、合理、科学。

1. 一般行业标准工时根据2023年九月份的劳动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行业的标准工时为每周40小时,每月工作时间上限不超过176小时。

2. 特殊行业标准工时部分特殊行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标准工时会有所不同。

例如,医疗行业的标准工时可能根据具体岗位和医院等级进行相应调整。

3. 就业形式和劳动合同对标准工时的影响不同的就业形式和劳动合同也会对标准工时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全职员工的标准工时与兼职员工可能存在差异。

四、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意义和影响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制定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 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通过合理制定标准工时,可以避免劳动者过度劳累,保护其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协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2. 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当的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进而提高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

3. 促进社会和谐合理的标准工时可以促进雇主与劳动者的和谐关系,维护劳资关系的稳定,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

五、总结2023年九月份标准工时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和谐。

合理的标准工时制度可以有效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劳动者更好地发展个人事业,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双赢局面。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标准工时是一种管理劳动力的方法,它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帮助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1. 设定标准工时:首先,根据工作任务和生产流程,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包括不同环节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其他非工作时间等。

2. 确定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为了确定标准工时,可以采用直接观察、时间研究、工序分析等方法。

直接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

时间研究是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完成某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

工序分析是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工序,并计算每个工序的标准工时。

3. 加入标准工时的管理系统:将确定的标准工时加入到企业的管理系统中,用于员工工资的计算、绩效考核、生产计划的制定等方面。

通过标准工时,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和标准工时的差异,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薪酬调整。

4. 监控和评估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企业应定期监控和评估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与标准工时的一致性。

如果发现存在偏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以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5. 不断优化标准工时:企业应定期评估和优化标准工时。

随着生产流程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标准工时也需要相应调整。

通过优化标准工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之,标准工时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在应用标准工时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标准工时是一种基于时间管理的方法,它在企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竞争力。

以下将继续探讨标准工时的应用方法及其相关内容。

6. 建立准确的工作量标准:为了确定标准工时,企业首先需要建立准确的工作量标准。

工作量标准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制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等因素来确定的,它主要包括产品数量、工作质量、作业环境等指标。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正常工作时间。

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

制定标准工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工作数据,包括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可能出现的工作难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观察工作过程、记录工作时间等方式获取。

第二步,分析数据。

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工作时间、最小和最大工作时间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到工作任务的具体特点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制定基准。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出一个基准工时,即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这个基准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考虑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或是对比其他类似工作的完成时间。

第四步,制定考核因素。

在确定基准工时后,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来对工作进行评估,例如工作难度、工作条件、员工技能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加减分规则来体现,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估工作负荷。

第五步,修订和完善。

标准工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当工作过程中出现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工具和设备时,需要及时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修订,以保证其与实际工作相符合。

最后,管理和监控。

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对使用标准工时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制度、进行工作记录和定期评估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执行和运用。

综上所述,制定标准工时需要经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定基准、制定考核因素、修订和完善等多个步骤。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际的数据,制定出合理和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六步,培训和沟通。

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培训和沟通。

培训可以包括解释标准工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根据标准工时安排工作。

同时,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可以了解他们对标准工时的理解和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许多企业采用了标准工时制度来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管理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标准工时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理论上的工作时间。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能够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标准工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员工绩效和支付工资的依据,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依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制定标准工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避免对所有岗位和任务一刀切的制定标准工时,以保证制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参与制定的多元化:在制定标准工时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员工、管理层和专业人士等,以确保制定出的标准工时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的操作需求。

3.适度的弹性和调整: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变化,标准工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性,以适应不同工作情况下的变化和调整,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完成时间等,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工作时间的需求。

2.收集和分析工作数据:企业可以通过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情况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工作目标、要求和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制定标准工时,明确员工在完成一项工作时所需的时间量。

4.实施和调整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企业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监测和评估工作情况:企业应该对标准工时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工厂标准工时实施方案

工厂标准工时实施方案

工厂标准工时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厂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工时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工厂标准工时方案,对于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保障员工权益、优化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目的。

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工时安排,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2. 保障员工权益,合理安排工时,保障员工的休息和生活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3. 优化生产管理,通过制定标准工时方案,规范生产管理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工时标准,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时间标准,明确工作时间的上限和下限。

2. 强化考勤管理,建立健全的考勤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严格监控和记录,确保工时的准确统计和管理。

3. 合理安排加班工时,对于需要加班的情况,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进行安排,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4. 加强员工培训,针对工时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工时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 完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四、实施效果。

1.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合理的工时安排和管理,工厂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生产成本得到控制。

2. 员工满意度提升,合理安排工时,保障员工的休息和生活时间,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生产管理优化,工时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五、总结。

制定和实施工厂标准工时方案,对于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保障员工权益、优化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工厂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工时标准,强化考勤管理,合理安排加班工时,加强员工培训,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的权益,优化生产管理。

11月标准工时 -回复

11月标准工时 -回复

11月标准工时-回复标题:理解和应用[11月标准工时]:一种优化工作管理的策略在现代企业中,有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管理是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中,"11月标准工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对工作时间的标准化设定和管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什么是11月标准工时,如何制定和应用这一标准,以及其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

一、理解11月标准工时"11月标准工时",并非特指11月份的工作时间标准,而是一种理论上的工作时间设定模式。

这个概念源于对一年中各月份工作时间的平均计算。

通常情况下,一年中的工作日数(除去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约为250天,如果按照每天8小时的标准工时计算,那么一年的总工时应为2000小时。

然而,由于月份长度不同,每个月的实际工作小时数会有所差异。

"11月标准工时"就是将这2000小时均匀分配到每个月,使得每个月的工作小时数接近于183.33小时(2000小时÷12个月)。

二、制定11月标准工时制定11月标准工时的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工作日和工作时间: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日常工作日和工作时间。

这通常包括周一至周五的工作日,以及每天8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

2. 计算年度总工时:根据上述工作日和工作时间,可以计算出一年的总工时。

如前所述,一般为2000小时。

3. 均匀分配工时:然后,将这2000小时均匀分配到12个月中,得到每个月的大约183.33小时。

4. 考虑季节性和业务波动: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考虑到业务的季节性和波动性。

例如,某些行业在特定月份可能会有更高的工作需求,此时可能需要适当调整该月的工时标准。

三、应用11月标准工时应用11月标准工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优化。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1. 工作计划和调度:基于11月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制定工作计划和调度资源,确保每个项目或任务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完成。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培训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培训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培训1. 简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工作流程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企业采用标准工时制度,并进行相关的工作改善培训。

本文将深入探讨标准工时制定和工作改善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2. 标准工时制定2.1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度是一种基于时间的管理方法,用于确定每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明确工作任务的时间要求,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衡量和评估。

2.2 标准工时制度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工时制度可以帮助员工明确目标,并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标准工时制度,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任务,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效果。

•提高工作质量:标准工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测量工作质量,并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符合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3 标准工时制定的步骤1.确定目标:明确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2.收集数据:收集工作任务的历史数据,包括完成时间、员工数量和工作量等方面的信息。

3.分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测量和评估工作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

4.制定标准: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5.实施和监测:将标准工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持续监测和估算工作任务的时间。

3. 工作改善培训3.1 什么是工作改善培训工作改善培训是一种旨在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优化工作流程的培训方式。

通过工作改善培训,企业可以帮助员工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2 工作改善培训的重要性•增强员工能力:通过工作改善培训,员工可以学习和掌握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技能和能力。

•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改善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错误和浪费:通过工作改善培训,员工可以学会更规范和高效的工作习惯,减少错误和浪费的发生。

标准工时制定以及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以及应用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以及应用方法摘要:标准工时是工厂管理中最公正客观的计量化基准,作为制造系统全球化的语言,有助于系统化的改善和对制造效率的价值认同,可以把人员稳定性、物料质量状态、设计可制造性等进行量化评价,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很多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关于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方法,希望给相关工作者一些建议。

关键词:标准工时;制定;应用方法引言现阶段管理水平越高的企业,越懂得利用计量化的管理方式。

在计量化基准数据中,标准工时一直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绩效管理、生产标准成本分析、新产品管理中都需要用到标准工时。

在企业中,标准工时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标准工时的作用包括预估工厂负荷产量、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增减机器设备的依据、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效率分析的基础等。

1 标准工时的含义标准工时这一概念最早由泰勒提出,指“公平的一天工作量”。

国际劳动组织对于标准工时的定义为:“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以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值”。

“标准工时”这一概念主要包括“适宜的操作条件”、“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正常速度”四个要素,其中“适宜的操作条件”强调掌握有相关技能、可以进行熟练操作的工作人员在自然环境下可以感到舒适并心情舒畅的环境下正常工作,依据给定的工作规定设备进行规范操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持续工作的状态;“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意为在科学研究所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够长期操作,具备相应的操作程序与正确的操作方法;“普通熟练工人”旨在强调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即标准工时的规定适用于与水平相当的每一位从业人员,而不是针对专业特长或者专业能力不足的个别人制定的;“正常速度”是指标准工时的制定是根据相关从业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的劳动状况决定,适合大多数从业人员的时间。

标准工时的特征包括:客观性、可以测量性、普遍适用性。

客观性是指标准工时的测定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员工的真实能力进行测定,是科学量化分析的结果,并且企业是依据测定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规则制定。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首先,要进行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分析,可以确定每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从而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同时,还需要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每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难度,以便为制定标准工时提供参考。

其次,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标准工时可以根据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采用工作量法、时间研究法、标准数据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在确定计算方法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确保标准工时的制定能够与实际生产相匹配。

另外,要合理确定标准工时的标准值。

标准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确定标准值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避免因标准工时过高而导致员工的过度劳累和工作质量下降。

此外,要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

随着企业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标准工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工时管理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对标准工时进行动态管理和调整,以确保标准工时始终与实际生产相适应。

最后,要加强对员工的标准工时意识培训。

企业需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对标准工时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标准工时对企业生产和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积极配合标准工时的执行和管理。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标准工时制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的分析、合理确定计算方法和标准值、动态管理和调整以及加强员工培训,可以有效地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标准工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一、标准工时在工厂管理的工 具性角色
1、多项“计划”作业的核算工具
生管排程 工作负荷量 人工成本基准
2、多项“查核”工作的基准
员工效率 人力编成/设备配置编成 生产线/设备绩效 损失分析
3、其他
方法比较与工作改善
二、标准工时之应用范围
1、生产管理方面 A、生产排程
二、使用工具
1、马表(Stop Watch) 机械式/电子式 60进分/100进分/万进时 运动式马表 2、没时纪录表格 有系统的事先规划设计 方法标准之叙述 单元工时之纪录 工时整理 3、观测板 4、其他辅助器材
三、马表没时的总程序
1、观测前的准备与确认 作业方法与标准化条件 2、割分作业单元(Element) 3、现场实地观测及纪录单元 归零法/连续法/累积法 4、基本时值整理 异常值之排除 观测过程之复查 5、评比调整 求取“正常工时” 6、赋予宽放 成为“标准工时”
标准)

7% 4%

5% 4%
2、变动宽放(疲劳)
区分
立姿操作 稍不舒适 不自然姿势 挂向上 极舒适 5磅以上 重量/阻力 10磅以上

1 2 5 7 0 1

2 3 5 7 1 2
其他:照明不良 •大气条件 •最密的注意力 •噪音 •精神疲劳(加工复难度) •单调感 •无聊感
五、定率宽放公式(疲劳宽放)
4、基本格式实例
过程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取工件放 锁上
2、工件装入 治具内锁紧 3、调整锁刀 迫近孔位 4、自动锁孔 5、移开锁刀 6、松螺丝卸 下治具 7、移完工件 于堆置架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初步确定的员工应当完成的正常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分析。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详细了解和分解,以及对工作量的评估和测算,可以确定员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其次,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不同的工作类型和岗位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完成,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工时标准。

一般来说,复杂度较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简单的工作则需要较少的时间。

此外,制定标准工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

有时候,工作进度可能会受到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产生偏差。

因此,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动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旦标准工时制定完成,就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控。

企业需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同时监控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如果发现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工作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提高工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性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

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复杂性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而改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等措施来实现。

通过制定和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员工福利和产品质量。

标准工时及计件单价

标准工时及计件单价
标准工时与计件单价
2022/2/9
1
目录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二、时间研究的方法、步骤 三、标准工时的应用 四、计件单价与标准工时
2022/2/9
2
一、时间研究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1.时间研究的定义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合格
适当、训练有素的操作者,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 作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熟练 F2 -0.22 努力 F2 -0.17
操作环境系数 一致性系数
理想 A +0.06 理想 A +0.04
优 B +0.04 优 B +0.03
良 C +0.02 良 C +0.01
平均 D +0.00 平均 D +0.00
尚可 E -0.03 尚可 E -0.02
欠佳 F -0.07 欠佳 F -0.04
在有刺激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80,133, 100 在无刺激的情况下,三种尺度的正常速度为:60, 100 ,75
2022/2/9
15
评价系数的评价尺度之一
评比
相当行走速度
正常 正常 正常 =60 =75 =100
操作水平
英里 /h
km/h
40
50
67
甚慢;笨拙、探索之动作;操作人 似在半睡状态,对操作无兴趣。
(6)作为评价作业者技能和工程管理水平的依据
(7)产能负荷分析之用&效率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2022/2/9
4
二、标准时间的方法、步骤
1.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工时的测定方法: 1)、直接法:A、马表法 B、摄影法(高速、普通、低速)C、其它类 2)、间接法:A、既定时间(PTS法)(WF 法、MTM法、MOD法)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二、目的和范围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工时管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员工的工时合理计算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适合于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员工。

三、标准工时计算1.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 标准产量 ÷单位时间产量2. 标准产量: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标准产量,可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单位时间产量: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确定单位时间的工作量,例如每小时、每天或者每周的工作量。

四、工时记录和统计1. 员工工时记录:员工每天上班前需打卡,并在下班后再次打卡。

打卡记录包括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和歇息时间。

2. 工时统计:每月末,由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统计,并生成工时报表。

报表中应包括员工姓名、工号、部门、工作日期、上班时间、下班时间、歇息时间和实际工时等信息。

五、工时管理1. 弹性工时制度: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可以实施弹性工时制度,即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由调整上班和下班时间,但总工时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工时。

2. 加班管理:员工加班需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加班时间应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并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3. 请假管理:员工请假需提前向上级主管请假,并填写请假申请表。

请假期间的工时不计入实际工时。

4. 工时考核和奖惩:根据员工的实际工时和工作表现,进行工时考核和奖惩。

考核结果可作为晋升、薪资调整和奖励的依据。

六、工时监督和改进1. 工时监督:各部门主管应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监督,确保工时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发现工时记录异常或者不合理,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工时改进:根据工时统计数据和员工反馈,不断改进工时管理制度,提高工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Standard Working Hours)是指每位员工每天或每周应工作的正常时间。

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对于企业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和原则。

确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和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制定标准工时应遵循合理公平、科学规范的原则,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其次,进行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调研。

企业需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然后,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对于一些工作需要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工作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固定,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班或调休。

对于一些工作相对独立且工作量较大的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宽松,让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

最后,制定标准工时并予以执行。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工时,并在相应的部门和岗位上进行执行。

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

此外,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用一些管理手段。

比如,建立健全的工作时间记录系统、完善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工作时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得到规范和跟踪。

综上所述,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调研,充分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和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标准工时的管理和执行,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不仅涉及到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还需考虑员工的权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从更细致的角度继续探讨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工业工程)

标准工时制定与应用(工业工程)

一致性
超优
A
+0.04

B
+0.03

C
+0.01
平均
D
+0.00
可以
E
-0.02

F
-0.04
28
秒表测时法
Step 6: 进行评定
• 合成评定:是从秒表测时整个周程中,取出若干人工作业的单元,
取其实测平均值,再用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分析该单元的时值,
最后將两者相比較,求取评比系数.(此评比要具备PTS的技巧)
(5) 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6) 治工具是否在指定的位置
(7) 是否按照既定操作规范进行作业
16
秒表测时法
Step 3: 进行作业分解
分解理由:
(1) 明确作业细节,提示改善点
(2) 为了正确的给予评比
(3) 作业条件、 方法改变时的局部重测
(4) 进行生产线平衡改善
(5) 日后综合数据编定之用
• 评定时需注意的要点
(1) 评比只针对人工作业单元,不可针对机械自动作业.
(2) 尽量避免太主观的评比方式.
(3) 只对所有人工作业单元统一评比即可(同一作业员).
(4) 测时员的评比训练很重要,每半年或一年要进行训练.
29
秒表测时法
Step 7: 赋予宽放
• 宽放(Allowance)的种类:
改进方案 (Retrofit projects)
(秒表测时法,综合数据法)
周期时间长,比较随机
(工作抽查法)
10
目录
1.标准工时的概念
2.秒表测时法
3.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4.产能规划

标准工时的制定讲义

标准工时的制定讲义

标准工时的制定讲义一、标准工时的概念和目的1. 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定任务或产出一定产品所需的正常工作时间。

它是根据组织的生产经营需要和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效率等因素,通过科学测定和确定,以期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和员工福利最大化的一种工作时间协调制度。

2. 目的: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生产流程,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同时保障员工的劳动权益,维护员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 合理科学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必须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和员工工作强度等因素进行科学测定和确定,确保工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全面公正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情况和权益,确保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

3. 弹性适应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必须充分考虑生产经营的需求和员工的个人情况,以便在必要时可以调整工时,并灵活适应不同的生产情况和员工需求。

4. 监督执行原则:制定标准工时后,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 确定研究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制定标准工时的部门或工种范围,确立制定标准工时的具体目标和意义。

2. 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与制定标准工时相关的生产工艺、工作流程、员工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等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3. 初步测定和确定: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岗位和任务为样本,进行初步测定和研究,确定标准工时的初步数值。

4. 试行和调整:在一定时间内试行标准工时,并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查,根据反馈意见对标准工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5. 正式确定和推广:经过试行和调整后,最终确定标准工时的数据和要求,并进行内部推广和培训,确保标准工时得到全面执行。

四、标准工时的相关要素1.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可以采用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经验法、专家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和案例(经典)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和案例(经典)

3
制定标准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1 基础时间法
2 观察法
3 经验法
根据任务的固定时间因素, 计算标准工时。
通过观察和测量工作时间, 确定标准工时。
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估 算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的应用场景
生产线优化
标准工时可用于优化生产线,提 高生产效率。
办公环境
通过合理的工时管理,提高办公 效率和员工绩效。
建立监控机制,及时了解 标准工时的执行情况,并 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改进意 见。
3 激励和奖惩
通过奖励和奖惩机制,推 动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要求 进行工作,并激发积极性。
标准工时的重要性
生产效率
标准工时可优化生产流程,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员工绩效
合理的工时安排可以激发员 工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资源管理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有 效管理时间和人力资源,提 供更好的服务。
标准工时制定流程
1
数据收集
收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数据,如工序时间、员工产能等。
2
数据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关键环节和工时分配。
标准工时制定的注意事项
数据准确性
确保数据来源准确可靠,避免误导和偏差。
参与与沟通
在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认可度。
持续改进
随着业务发展和环境变化,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工时。
如何落实标准工时
1 培训和教育
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 教育,增强他们对标准工 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监控与反馈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和案例 (经典)
本演示将为您介绍标准工时的重要性、制定流程、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等内 容,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工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了標準時間,就可計算效率. (10)績效分析的基礎,在多少時間內,完成多少產品,
有了標准時間,才可得正確合理之效率,通過計算每日的工 作績效,並反映在獎金上,易于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11)減少管理難度,可通過標準時間量化工作,並以此 為基準進行評價考核,提高管理透明度的同時,還降低了管 理的難度.
4
時間研究
一般作業測定大致分成直接法與間接法兩種.直接法有秒 表法、攝像機法等;間接法有PTS(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法、WF(Work Factor)法、MTM(Method Time Measurement)法等.其中以秒表法應用最廣.
秒表法是運用秒表“連續”地“真接”地測定作業的方 法.連續而直接地觀測作業,對稍有IE基礎的員工,如利用 IE的觀念及手法,容易發現不合理的工作,進而改善.但是 對于短時間的作業或作業內容不固定的作業就不太合適.
2.標准時間的來源
13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就概念而言,標準時間源于泰勒的“公平的一天工作 量(Afair Day’s Work) ”的理論.泰勒在研究企業科學管 理,提高生產效率過程中為了制定員工的操作標準以使實 行有差別的記件工資制度(即按操作標準工作的員工其計件 工資的單要高于不按操作標準工作的員工).他主張以“最好 的工作方法”、“平均水平的操作者”、“正常的度”為前提的 “公平的一天工作量”作為客觀的工作標準,從而產生了標準 時間的概念.
(3)記數器.市面上的手押型記數器,用來計行產數用.
(4)記錄紙.時間研究用紙.
5.作業要素分割
先要對作業要素有個了解,然后加以合理分割.
將構成一個作業的一連串的動作分割成適當的單位稱
為要素作業.一般要素作業是指比“單位作業”要小,比“動
作”要大的作業單位.但在實際中分析單位應該盡量取小的
較適宜.
6
標準時間(Standard Time)指的是適于從事某項特定 作業的熟練操作者,在特定的工作環境條件,用規定的作業 方法和設備,以持續工作數量而又不感覺到疲勞並在給予 必要的寬放時間的情況下,完成規定的工作數量和質量所 要的時間.
簡單地說,就是以正常速度,按照標準作業方法,完成規 定的一個單位工作時所必需的時間.
標準時間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凡欲對某一領域某一過 程的時間序列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都不可避免地要確立 相應的標準時間否則無法進行比較、分析、定量考察.因 此,不能簡單地把標準時間理解為時間方面的標準,而應把 它看作科學管理的基本因素,是一切科學管理的出發點和 終點.
4.應用領域
標準時間的應用領域是非常廣泛的,就企業經營管理15
(2)標準時間制定對于已較完善的作業進行標準時間 的制定則是管理上一種重要的方法.
2
時間研究
3.時間研究的準備
要想時間研究能取得效果,在進行時間研究之前,對下 列的事項應先了解及準備.
(1)工廠的布置方法. (2)產品的過程分割狀況. (3)各工序的作業方法. (4)材料及零件的供應品質是否穩定. (5)人員流動狀況. 對上面5項先做了解,尤其管理制度不佳的工廠應針對 問題進行改善,加上下列的工作準備,時間研究才易生效.
作為生產工廠,廠內生產部門有無建立標準工時,或標準 工時适用性的高低,几乎可衡量這個工廠的管理水平.因為 管理落后的工廠,對于工作人員的績效往往缺乏一種標準1的4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衡量工具而取決于主管的好惡.而標準工時的制定,則可打 破人為的偏見,把績效的量建立在一個合理公平的制度之下.
3.標準時間的意義
標準時間的結構
的並且是難以預測時,可用干擾寬放率予以修正.
寬放率=寬放時間/作業時間*100%
2.評定
就是為了把觀測時間變成正常時間,即把觀測者經過 訓練,在頭腦中構成的標準作業速度同被選擇作為觀測對 的作業速度進行比較,然后給予定量評價.
(1)評定系數.是為了將從特定條件下的實際作業得到 的觀測時間,變換成符合標準時間定義的標準時間的系數. 例如,若用8分鐘完成了正常時間是10分鐘的作業,則評定系 數應為125%;若用12.5分鐘完成的話,則評定系數為80%.如26
9
時間研究
假如是以制定標準時間為目的,則選取的對象最好是 效率在整體水平平均值以上或擔任該項作業的時間6個月 至一年的員工.
8.觀測的作法
(1)將觀測板挂在左手腕,且支持在左胸前,被觀測者 的動作部分與秒表成一直線,以確保準確性.
(2)觀測者最好是在被觀測者前方1.5~2.0M為宜,為了 避開對被觀查者的干擾,在其動作能清楚分辨的前提下,也 可以采用斜后方觀測.
素作業必須分開.
(4)必須區分作業者要素與機械要素.
(5)盡量區分作業目的不同的要素作業.
7
時間研究
比如,應區分加工、移動、檢查、等待等不同的要素
作業.
(6)區分規則的要素與不規則的要素.
規則的要素---每一作業或一道工序的周期中都要發
生的要素:
•把部件安裝至機械;
•把部件從機械上卸下.
不規則要素---可能在某一作業中是必要的,但與規則
21
標準時間的結構
標準時間由正常時間和寬放時間組成,正常時間由觀測時 間修正后得出,即:
標準時間=正常時間+寬放時間
正常時間*(1+寬放系數)
正常時間=觀測時間*評定系數
Σ一定期間的寬放時間
寬放率=
*100%
Σ同期的實際時間
22
標準時間的結構
正常 時間 標 準 時 間 寬放 時間
主要作業 時間
準備時間
時間研究
分割要點如下:
(1)把作業分割成數個要素作業時盡量細分化,但必須
是能夠觀測到的程度.
(2)必須區分主要目的的要素與次要目的的要素.
主要目的的要素---書寫、切削、分解等.
次要目的的要素---取部件、放置部件、走至機器旁、
拂拭切屑、作業切換等.
(3)在小組作業、聯合作業方面,作業者單獨進行的要
(1)作業寬放.是對不規則的、非周期的作業,不能納
入標準時間的作業和對不可避免的作業中斷(滯后)所給予
的寬放.如給機器涂油、不定期清理切屑、整理工作場所、
交換工具、因誤用了不良品而耽擱工作、機器再調整等.
如果是沒有規律地發生1次的要素,可將其五分之一的時間
分攤各周期,作為正常時間的一部分.
24
標準時間的結構
(4)生產計划的基礎,利用標準時間,生產管理部門可
以更精確地做生產計划,如在過程進度控制上有了新問題,
也可依標準時間來做人力調整.
18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5)可作為人員增減的依據.制造什麼產品?計划產量 多少?每日計划工作時間多少?
有了上面的資訊再加上有了標準時間,即可計算所需 的人力,有準備地進行增補或調整.
標準時間的結構
果上述的觀測時間和評定系數是正確的,那麼兩種情況下 求得的正常時都是10分鐘.
(2)評定的種類及其特征
•努力度評定法.這種評定的特征是:除了考慮動作速度 之外,還根據作業的難度操作者的熟練程度和努力程度作 業條件等進直接加以評定.觀測者的頭腦里要存儲標準操 作者按標準作業法以標準速度進行工作的完整形象,在觀 測時以此同被觀測者的實際作業情形相比較,並給以定量 的評價.
(2)個人需要寬放(生理寬放).它是與作業本身無關的 針對人們心理要求所給予的寬放.它受溫度濕度到飲水處 和所的距離、作業條件、人種、地域、水土等的影響,一 般每個車間都給同一比率.但對特殊作業則必須一項一項 測定.
(3)機器干擾寬放.當一人操作多部機器時,員工在調 整工具或機器時,另一部機已加工完畢,等待員工來更換加 工材料,這種性質的機床停頓時間即為“機器干擾時間”.相 反,在機器工作時員工空閑的時間,則稱為“員工干擾時間”. 這些干的發生順序資數時間如果是穩並可測時,即可編入 標準作業方法,列入正時間;如果這種干擾的發生是不穩定25
(3)記錄作業要素時間,一個作業的總時間為一個周期. (4)在計時器觀測過程中,如出現非正規之作業要素或10
時間研究
不正常之數據,應剔除不計入. (5)在初期觀測時,一個人觀測會比較困難,最好兩個
人同時合作,一人負責觀測作業者的動作,一人負責掐表記 錄.
11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1.什麼是標準時間
使用的工具:秒表、觀測板、記錄紙,記數器. (1)秒表.大致上可分為機械式和電子液晶式兩種. 秒表計時單位一般使用“分”,有1/100分計及1/60分5 計
時間研究
兩种.100分一般稱為1DM(Decimal Minute),也就是1分鐘=
100DM,1DM=2AU=0.6秒.
(2)觀測板.觀測板的作用只是夾持記錄紙.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預算控制
•成本管理;
•研究和改進工作方法;
•提高設備利用率;
•對員工進行操作訓練.
(3)進行評價
•評價作業方法(進行比較改進或選擇);
•評價生產設備和工藝裝置的設計和選擇;
•評價工作者的勞動效率;
•評價整體勞動生產效率.
(4)制定工作標準
17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5.標準時間的作用
該定義包括以下條件:
(1)標準的作業條件
12
標準時間的概念和起源
•在規定的環境條件下;
•使用規定的設備工具夾具.
(2)標準的作業方法
•按照規定的操作方法.
(3)標準的作業能力
•適合此項工作要求;
•一般熟練程度的員工.
(4)標準作業速度
•以正常的身體,精神的努力度進行工作,沒有勉強;
•包含一定的寬放量.
(1)作業方法的比較選擇.對于不同的作業方法可以通
過時間研究,選擇最好的作業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