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大全(2)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92a8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7.png)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45题)1、根据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学校保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B.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完善安保设施、配备安保人员,保障未成年人在校、在园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C.学校、幼儿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D.学校、幼儿园应当减少安排未成年人参加商业性活动,不得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推销或者要求其购买指定的商品和服务【答案】 D2、在农业部门中所存在的“肥田出瘪稻”现象体现的是经济学中的()。
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C.规模报酬递减D.机会成本原理【答案】 B3、现代智能通讯工具使天各一方的人们方便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
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
这告诉我们()。
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 A4、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
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
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答案】 B5、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
A.联系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C.对立统一规律D.唯物主义历史观【答案】 B6、康有为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他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历代统治者尊奉的古文经斥为伪经,认为古文经是刘歆伪造的,其目的是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权、建立新朝代,所以古文经学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称之为“新学”,另一位改良的激进人物谭嗣同则写成《仁学》,指斥秦以后的儒家思想体系为“荀学”,他们都:A.认识到了汉唐及以后的儒学的弊端B.制服了士大夫阶层与儒学之间的联系C.利用传统儒学为变法寻找力量支撑D. 不利于争取士大夫参加维新变法运动【答案】 C7、下列诗句与中国传统节日密切相关,按照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答案】 C8、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很多实用的常识。
(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17d5402d276a201292e22.png)
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试题及答案现在有许多人都准备考公务员,那么看一下公共基础的知识必考试题吧。
以下是由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试题(一)1、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也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 领导。
A、集权型B、分权型C、均权型D、集中型2、在WORD 编辑状态,能设定文档行间距命令的菜单是( )。
A、“文件”菜单B、“窗口”菜单C、“工具”菜单D、“格式” 菜单3 、小王根据某领导的要求,要把一次会议记录的代表发言编发一期《会议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小王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多选题)A、请有关代表对自己的发言内容审核签字同意后签发B、请该领导对代表的发言内容审核签字同意后签发C、无须任何人审核签字同意后签发,直接编发D、无需任何人审核签字同意后签发,只要在文末做说明,以示负责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A、正确B、错误5 、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5 年7 月1 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 ) ,国家签署第29 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A、《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教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世界范围的竞争是( )。
A、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较量B、军事实力的较量C、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公共基础知识必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C。
解析:按权力控制程度,可以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其中集权型领导是工作任务、方针、政策及方法,都由领导者决定,然后布置给部属执行。
分权型领导是领导者只决定目标、政策、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
领导者只问效果,不问过程与细节。
公共基础知识(二)
![公共基础知识(二)](https://img.taocdn.com/s3/m/cc7ca01e58fb770bf78a5569.png)
公共基础知识(二)(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52,分数:104.00)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良好程序设计风格要求的是______。
A) 程序的效率第一,清晰第二 B) 程序的可读性好C) 程序中要有必要的注释 D) 输入数据前要有提示信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著名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的论点已经成为当今主导的程序设计风格,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其他选项都是良好程序设计风格的要求。
2.有3个关系R,S和T如下:其中关系T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______。
A) 选择 B) 投影 C) 交 D) 并(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选择和投影都是对单个表进行运算,其结果都是一个关系。
选择运算是选择满足条件的元组,投影运算则是选择满足条件的列。
交和并运算要求参与运算的表有相同的属性,R∩S是由同时属于R和S 的元组组成的关系,题目中R∩S的结果为空;R∪S是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关系。
3.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______。
A) 多态性 B) 自顶向下 C) 模块化 D) 逐步求精(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和限制使用goto 语句。
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整体,后考虑细节,逐步使问题具体化,这就是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对于复杂的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这就是逐步求精的设计原则;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goto语句是有害的,是造成程序混乱的祸根,程序的质量与goto语句的数量成反比,应该在所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取消goto 语句。
4.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数据控制语言中, 1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取构建。
2022年-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
![2022年-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cc8b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2.png)
2022年-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是()。
A.是否承认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是否承认质量互变规律C.是否承认否定之否定规律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答案】 D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宵节【答案】 D3、根据我国《刑法》,关于减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B.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C.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减刑D.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答案】 C4、被誉为“20 世纪的最重要的三大科学发现”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量子力学B.相对论C.细胞学说D.DNA双螺旋结构【答案】 C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科学的观点【答案】 C6、龙卷风是空气里的漩涡,其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卷入空中,龙卷风内部()A.空气浓密,压强很高B.空气稀薄,压强很高C.空气浓密,压强很低D.空气稀薄,压强很低【答案】 D7、村民王某和施某两家相邻。
2012年3月,施某在两家之间都不亨有宅基地使用权的空地上砌了一堵墙。
谁知,这堵墙竟成了两家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围绕砌墙的合法性,砌墙后王家的采光、通风、排水等问题,两家互不相让。
5月4日,王某、施某又起纷争,施某先动手打了王某。
继而双方互殴,王某右踝骨折,施某左上臂挫伤。
后经鉴定,王某被打成轻伤,王某要求施某赔偿其因轻伤所受损失。
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施某处以治安处罚。
A.单方侵权B.共同侵权C.相互侵权D.特殊侵权【答案】 C8、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国际通用单位是( )。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99c53e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e.png)
2024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必背!一、政治部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
-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例如,中国制定政策都是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实际发展需求。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所以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如积极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等。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
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例如,生态环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人类过度开发违背规律就会遭到惩罚。
- 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如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开发新能源,就是在认识能源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意识,如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现代社会的平等、民主意识。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先进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各项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人民的利益和需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如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我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公共基础知识(2)
![公共基础知识(2)](https://img.taocdn.com/s3/m/9d72320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0.png)
公共基础知识(2).一、填空题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2.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3.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4.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5.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6.截至2008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8)个县级单位。
7、(黔东南州)的重晶石储量居全省第一,具有“中国重晶石之乡”的美称。
8、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和(竹子)9、(息烽集中营)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江西上饶集中营同为抗战期间国民集中营。
10、贵阳市被称为(森林之城),区域内森林覆盖率超过34%,有长70千米的环城林带,林木苍翠,成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11、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黔北重镇。
..12、遵义市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粮食产量大致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
13、(娄山关)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为黔北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
14、(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
15、六盘水市,即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县/特区字头而得名。
16、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因其境内煤矿资源丰富,素有(西南煤海)之称。
17、气象学家对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六盘水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18、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地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19、贵州省现有的四个地级市划分是(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安顺市)。
三支一扶之公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
![三支一扶之公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a0a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9.png)
2023年三支一扶之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二)及答案单选题(共60题)1、市场调查发现,当甲品牌手机出新款时,乙品牌手机也会随即更新产品,这说明甲品牌手机和乙品牌手机互为()A.替代品B.必需品C.互补品D.独立品【答案】 A2、下列书籍中素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美誉的是:A.《史记》B.《周易》C.《尚书》D.《论语》【答案】 C3、下列作家与作品对应正确的是()A.《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B.《骆驼祥子》——茅盾C.《激流三部曲》——老舍D.《子夜》——鲁迅【答案】 A4、在一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比赛中,下列不适合作为参赛项目的是:A.表演皮影戏B.演奏长笛C.现场书写对联D.太极剑表演【答案】 B5、下列财产基于公有性质不得抵押的是:A.土地所有权B.使用权存在争议的土地C.依法被查封的个人房屋D.慈善机构所属的房屋【答案】 A6、“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阴浓”是指影子,其产生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沿直线传播【答案】 D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答案】 A8、“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
这句话的含义是()。
A.特殊性就是普遍性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答案】 D9、山东以建设交通强省为目标,科学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路、机场、城市轨道等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推动山东交通互联互通,到2035年全面形成快捷高效()综合交通圈。
A.“1、2、3、11”B.“1、3、3、12”C.“1、3、4、12”D.“1、2、3、12”【答案】 D10、张三认为自己的税收缴纳出现了问题,本不该扣除的部分被扣除了。
那么,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种情形?A.张三的退休费B.张三房屋租赁所得C.张三经营的酒馆所得D.张三的稿酬【答案】 A11、党群关系,关乎党和国家的存亡大计。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d3a070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9.png)
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大全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基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
那么,什么是公共基础知识呢?公共基础知识,指的是一些普遍适用于社会各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学校中所学习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共基础知识的各个知识点,助您深入了解。
一、数学(1)代数学:代数学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各种代数系统和运算。
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同底数幂次方的运算法则。
(2)几何学:几何学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空间中的图形、大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向量几何等。
(3)数论:数论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数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包括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等。
二、语文(1)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汉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包括笔画、结构、读音、用法等方面。
(2)词语: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具有独立的意义。
包括词汇的记忆、阅读理解、词语的运用等方面。
(3)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包括快速阅读、深度阅读、阅读理解等方面。
三、英语(1)单词: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足够的单词量可以提升英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包括常用单词、生词、词义、词性等方面。
(2)语法:英语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方面。
(3)听力: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听力技能和语音理解能力。
包括听力材料的选择、听力技巧、听力理解等方面。
四、物理(1)力学:物理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力学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包括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等方面。
(2)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的物理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包括电场、电位、电流等方面。
(3)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体的热性质及其运动规律。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30题——之《宪法》篇二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30题——之《宪法》篇二](https://img.taocdn.com/s3/m/d2b82d2e02768e9950e73817.png)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30题——之《宪法》篇二1、(单选题)关于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宪法的根基在于宪法监督B.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D.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正确答案:A2、(单选题)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
A.公民的人格尊严B.宗教信仰自由C.言论自由D.迁徙自由正确答案:D3、(单选题)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正确答案:B4、(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C.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D.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正确答案:A5、(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B.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受教育权利C.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D.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正确答案:B6、(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抢劫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我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C.我国公民的出版自由不能被剥夺D.我国宪法没有明确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正确答案:B7、(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B.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C.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D.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正确答案:C8、(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C.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D.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正确答案:B9、(单选题)下列人员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是()。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a20929bd64783e09122b05.png)
宪法一、宪法概述(一)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所谓政治力量对比包括:1.阶级力量的强弱对比关系;2.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着最为严格的修改程序,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问题;2.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系统全面地规定着公民的基本权利;3.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从法律的角度将民主成果定型下来。
(三)宪法的历史发展1.世界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宪法性文件并实行宪政的国家,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宪政体制,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也是英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2)美国是世界上制定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其1789年宪法在内容上确立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表现为统一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3)法国1789年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著名原则,后根据该文件,制定出1791年宪法,这是欧洲大陆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2.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脉络(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3)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该宪法颁布以来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过四次修订,分别作出重要变动。
二、国家基本制度(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色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4.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二)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2)复习课程
![公共基础知识大全(2)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3c5768e2bd960591c67710.png)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法律(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国情市情、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部分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体等;第五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监督体系等。
二、宪法基本概念;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概述;行政主体、行为、救济等;行政诉讼法概述;四、民法民法基本原则、物权、债权等。
五、刑法刑法概述、犯罪、刑法等。
第六部分附录【附录一】 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附录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附件三】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附录四】时事政治(2010.1—2010.12)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法律(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国情市情、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部分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行政管理: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部分公文写作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体等;第五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监督体系等。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30题——之《宪法》篇二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30题——之《宪法》篇二](https://img.taocdn.com/s3/m/5fdd69c35ef7ba0d4a733b7f.png)
选项是正确的?(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
质帮助的权利
B. 《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下列人员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是( 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5、(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
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B.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受教育权利
第 1页 共 6 页
C.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D.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B. 儿童 C.婚姻
D.母亲
正确答案:ABCD 14、(多选题)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 法律规定的程序有权对通信进行检查。 A.检察机关
)依照
B.公安机关
C.通信管理机关
D.审判机关
正确答案:AB
15、(多选题)宪法确立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并对公民的
(
)作了全面的规定,为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保证广大人民
A. 对 B. 错 正确答案:对 24、(判断题)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既可以是国家 所有,也可以是集体所有。
)。
B. 受到刑事处罚者 C.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者 D.旅居国外的我国公民 正确答案:A
10、(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
子正在服刑期间(
)。
A.没有选举权
B.停止行使选举权
第 2页 共 6 页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解析(二)](https://img.taocdn.com/s3/m/248df452cc22bcd127ff0c41.png)
1、单选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_____。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D: 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的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故选C。
2、单选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直接目标是_____。
A: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B: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 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D: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 D: 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提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党派中取得革命的领导权,成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与众不同。
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和其他团体的根本区别是_____A: 具有先进的指导理论B: 能够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本国实际相结合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一切政党都是为自己所属的那个阶级、阶层的利益而奋斗。
大部分党团在创立之初,都有先进的指导理论,A选项不对。
将马克思主要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2)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d1b3f391eb91a37f1115cab.png)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2)41、以前发生火灾水灾时很多人手足无措甚至丧命,现在发生火灾水灾时很多人会利用掌握的防灾避险知识,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有人说灾难也是一种有值的财富这句话的道理是( )。
A、人的认识中是无限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
D、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4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这是因为它们都( )。
A、面对相同的历史任务。
B、贯彻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是同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3、根据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有(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
D、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44、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C、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45、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其作用表现在( )。
A、对生产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B、促进资源优化配置C、为生产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D、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自觉遵守公平竞争原则。
46、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A、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B、保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C、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D、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47、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C、节省预付资本D、减少固有资本无形损耗48、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B、凡是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抵触的法律法规的一律无效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D、宪法的原则性和无具体适用性。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e6940e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9.png)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而又重要的知识领域,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科技等多个方面。
对于许多考试和学习来说,掌握公共基础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一、政治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辩证法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3、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政治事件、会议和政策,了解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
二、经济部分(一)宏观经济1、宏观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失业率等指标的含义和作用。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货币政策的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3、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特点。
(二)微观经济1、市场主体企业、消费者和劳动者的行为和决策。
2、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三)国际经济1、国际贸易贸易顺差和逆差、关税、贸易保护主义等。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生活常识大全(二).doc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生活常识大全(二).doc](https://img.taocdn.com/s3/m/fd51bb9beff9aef8951e0606.png)
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生活常识大全(二)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科技:生活常识大全(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1.香菜是一种伞形花科类植物,富含香精油,香气浓郁,但香精油极易挥发,且经不起长时间加热,香菜最好在食用前加入,以保留其香气。
2.当进行高温洗涤或干衣程序时,不可碰触机门玻璃,以免烫伤。
拿出烘干的衣物时,要小心衣物上的金属部分,如拉链、纽扣等,以免烫伤。
3.如果衣领和袖口较脏,可将衣物先放进溶有洗衣粉的温水中浸泡15-20分钟,再进行正常洗涤,就能洗干净。
4.如何使用砂锅:用砂锅熬汤、炖肉时,要先往砂锅里放水,再把砂锅置于火上,先用文火,再用旺火。
5.烹调蔬菜时,加点菱粉类淀粉,使汤变得稠浓,不但可使烹调出的蔬菜美味可口,而且由于淀粉含谷胱甘肽,对维生素有保护作用。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
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心!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研究总结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要点,突破记忆瓶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推荐: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证伪主义的普遍化
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意义
2016年我国发射的重要卫星信息经济学成为主流。
公共基础知识(3篇)
![公共基础知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9065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8.png)
公共基础知识(3篇)一、中国历史概述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到清朝的灭亡,中国历史经历了近4000年。
这段历史可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阶段。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开端,包括夏、商、周三个朝代。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再到封建社会的确立。
2.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分裂和战乱的阶段。
三国鼎立、两晋更迭、南北朝对峙,但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科技成就。
4. 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了南北,开创了繁荣的“开皇之治”。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5.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政治上较为软弱。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明朝和清朝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但清朝末期逐渐衰落。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
1. 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
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3. 艺术中国古代艺术丰富多彩,包括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 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被称为“四大发明”。
公共基础知识二:政治学原理一、政治学概述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规律和政治行为的学科。
它旨在揭示政治的本质、功能、制度和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提供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法律(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国情市情、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 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部分 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 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体等;第五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 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监督体系等。
二、宪法 基本概念;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概述;行政主体、行为、救济等;行政诉讼法概述;四、民法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债权等。
五、刑法 刑法概述、犯罪、刑法等。
第六部分 附录【附录一】 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附录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附件三】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附录四】 时事政治(2010.1—2010.12)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法律(法理、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国情市情、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 政治类: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部分 经济类:包含政治经济学基本常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学、等内容。
第三部分 行政管理: 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运行机制、公共行政过程、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 写作基础知识;写作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体等;第五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一、法学基本理论 法的基本理论,法的体系,法的制定和实施;法律监督体系等。
二、宪法 基本概念;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法概述;行政主体、行为、救济等;行政诉讼法概述;四、民法民法基本原则、 物权、债权等。
五、刑法 刑法概述、犯罪、刑法等。
第六部分 附录【附录一】 2010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附录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附件三】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附录四】 时事政治(2010.1—2010.12)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二)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
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