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探析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建模中的具体作用
2017年09月探析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建模中的具体作用衡亮(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孔南油气开发研究所,天津300280)摘要:地层反演技术在实践应用中因绶地震资料和计算方法限制而时常出现异常。
地层反演技术是重要的储层预测方法。
首先运用稀流脉冲反演计算相对波阻模型,进而利用自然地建模技术来提高储层分辨能力,最终建立高精度的油藏模型。
实际表明,道积分、递推反演和模型反演等反演技术都能够解决储层内部的地质特征。
但这些反演技术都各有所长,效果不一。
所以,本文就从反演方法应用着重手探析不同繁衍技术在不同级别储层模型中的作用,以求能够构建高精度的,更加有针对性的地质模型,提升繁衍技术的实用效率。
关键词:反演技术;储层建模;地质模型;地震反演;应用方法地震反演可大致分为迭前和迭后两大类型。
迭前反演是利用反演振幅随炮距变化的特征进行的波阻抗反演应用。
迭后反演不同于迭前反演,它是以测井资料为依据按其作用大小分成道积分、递推反演和模型反演三大技术类型。
无论哪种反演技术都能够解决储层内的横向连续和物性变化。
不同的是,每种反演技术都有其针对性和局限性。
而油藏描述中的地质模型也需要根据油藏所取得的不同资料信息和层序特性进行模型分类。
根据不同类型的测井、钻井和地质资料特征建构预测地质模型。
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各种反演技术在建立不同储层地质模型中所发挥的作用。
1储层地质模型类型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反映储层内部变化特征的地质模型也不同,这就取决于对油田油藏资料信息和认识程度的不同。
现阶段的油藏描述中常见的储层建模一般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1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主要应用在油田开发的早期阶段,也就是油藏评价阶段中。
概念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油田地质特性。
钻井和测井分析等,综合层序地层中的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史等等,结合这些因素对储层的影响分析储层属于那种沉积类型,属于哪个成岩阶段。
最后综合成熟的沉积模式和成岩模式,加之同类型的沉积储层实际模型来建立储层的概念模型。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化与应用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化与应用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过记录地震波传播的信息,可以获取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
地震波的传播受到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影响,因此需要利用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将地震观测数据转化为地下模型。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化与应用。
由于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数据噪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等,因此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仍然具有挑战性。
然而,通过改进和优化反演方法,可以提高地下模型的准确性和分辨率,从而更好地理解地下构造。
首先,地震勘探中常用的反演方法包括全波形反演和走时反演。
全波形反演是一种较为精确的反演方法,它通过计算从震源到记录点之间的完整波形,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
然而,全波形反演计算量巨大,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为了优化全波形反演,可以采用并行计算和高性能计算技术,提高计算效率,减少计算时间。
走时反演是一种常用的速度反演方法,它通过计算从震源到记录点之间的波传播时间来推测地下速度结构。
在地震勘探中,速度模型是确定地下结构和定位油气储层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速度反演的准确性,可以采用多重走时层析反演方法,利用多尺度多频段的波形信息来约束速度模型。
此外,结合统计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如神经网络等,也可以提高速度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
另外,为了应对地球物理反演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可以采用正则化技术和贝叶斯统计方法。
正则化技术通过添加先验信息和约束条件来解决反演中的不适定性问题,从而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贝叶斯统计方法则利用先验信息和后验概率分布来描述反演问题的不确定性,从而提供更全面的反演结果评估。
此外,还可以利用模型约束技术来优化地球物理反演。
模型约束技术是将地质知识和先验信息融入到反演中,以提高地下模型的可解释性和物理意义。
例如,可以利用地质模型或边界条件作为约束条件,从而改善反演结果并提高地下结构的解释。
基于体控建模的地震反演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基于体控建模的地震反演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雒聪;田野;陈树民;印兴耀;裴明波【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年(卷),期】2015(034)005【摘要】不同于沉积地层,火山岩具有多级次内幕结构,其地层结构、填充类型和叠置关系复杂多变,常规沉积层序地层概念指导下的模型难以反映火山岩地层复杂的地质特征及剧烈的横向变化.因此,基于内幕结构解剖和层序精细划分的火山岩格架模型对提高反演精度,从而真实反映火山岩储层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组内划段,段内识别火山岩地层,地层细化火山期次,以期次为时间格架剖分火山岩体的方案,将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地区营城组三段进行了火山岩地层—喷发期次—火山喷发岩体的精细刻画.在多种火山喷发模式和火山岩体约束下,建造出符合火山岩地层特征的地质模型.在此高精度模型的约束下,结合测井敏感参数分析结果,开展多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和密度反演,实现火山岩储层的定量预测.与钻井揭示结果相对比,火山岩储层预测符合率达到83.33%,显示了基于体控建模的反演方法对火山岩储层预测的可靠性.【总页数】6页(P135-140)【作者】雒聪;田野;陈树民;印兴耀;裴明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基于体控建模的内幕型火山岩气藏有效储层预测——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火山岩气藏为例 [J], 仇鹏;孔丽娜;李道清;苏航;夏学领;周翠英2.融合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技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的新方法及其应用——以涠洲11-1N油田为例 [J], 方小宇;姜平;欧振能;李茂文;杨朝强;王瑞丽3.应用地震反演数据体约束三维地质建模中含油单砂体分布——以JD油田为例[J], 杨军;冀琳娜;杨楠;赵乐义;李昱东4.“体控法”反演在火山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李云广5.基于统计学的随机地震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蜀南某地区嘉陵江组储层预测为例 [J], 王思权;李瑞;龚德瑜;杨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在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在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摘要:辽河油田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特殊的地质条件造就形成了多种油气藏类型,面对如此复杂的油气藏储层模式,如何精准地进行储层“甜点”有效识别及预测难度越来越大。
本文以西部凹陷S229油田为例,综合分析优化沿目的层时窗内提取的几何类、频率类、相关类等地震属性,运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手段,成功地发现了沙二段深层异常高渗油藏,以此指导部署实施了4口百吨以上的高产井。
应用结果表明,地震多属性融合储层预测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有效的一种储层研究技术,其研究成果为该油田探明储量的上报及后期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三维地震;多属性融合;储层“甜点”预测;高渗油藏0前言地震属性分析是识别隐藏在地震数据中的相关岩性和物性信息,基于地震数据丰富的空间变异信息来认识地层岩性、特殊岩性体、潜山等油气藏的非均质性的有效手段。
随着各油气田对高渗油气资源投入开发,高渗油气层地质“甜点”分布的预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特别是在复杂的地质背景下,“甜点”预测的可靠性往往影响到后续开发方案的编制规划。
由于受复杂沉积区内受高渗油气层固有的叠前、叠后地震响应特征、地震品质等的影响,造成利用常规技术的叠前、叠后地震反演预测下“甜点”的可靠性较低,而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提高“甜点”预测可靠性的方法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 地质背景S299块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黄金带油田,对于辽河西部坳陷S299的地震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1985年开始进行三维一次地震采集,至1999年基本覆盖全盆地,采集面积约9530km2,由于当时勘探目的、采集技术、设备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及地震地质条件与地面条件如地震波能量衰减、构造断裂的复杂性、沉积环境稳定性、火山岩屏蔽作用、地表障碍物等的限制造成部分地区资料品质较差或缺失。
从2000年至2017年,辽河油田公司基本实现了辽河坳陷三维二次采集全覆盖,采集面积约8040km2,并从2010年开始,有针对性地选择11个重点区块开展“两宽一高”地震技术攻关,三维采集满覆盖面积约2188km2。
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中的应用
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渤海湾某地区段致密砂岩储层砂体厚度大、分布范围广,但储层较致密,寻找和发现有效储层对清水深层勘探至关重要。
采用叠前叠后联合反演方法预测清水地区深层的有效储层,很好解决预测了区域内有效储层和含油气储层的分布规律。
采用的反演流程包括横波估算、流体替换和岩石物理正演、道集处理及A VO属性分析、纵横波同时反演、概率密度约束井曲线反演。
利用反演的P波阻抗预测砂岩分布,叠前反演得到的VpVs属性定性预测油气分布,储层类型反演结果预测有效储层和含油气砂体的分布。
【关键词】岩石物理分析叠前叠后反演有效储层预测油气检测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渤海湾带。
区内的目的层包括沙一、沙二和沙三段储层。
研究区内砂体发育,但远离物源,岩石颗粒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有效储层厚度小且横向变换复杂,研究难度大。
研究区内并不缺砂体,砂泥岩的波阻抗特征清晰,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就能较好的识别砂泥岩,波阻抗可以预测砂泥岩,但不能用来直接预测有效储层。
研究区内沙三段的勘探程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区内钻遇沙三段的井产量差异很大,分析原因是有效储层的差异决定了井的产能。
因此通过叠前反演手段预测有效储层,预测油气分布对该区块的下一步探勘至关重要。
2 测井资料处理及横波估算利用井曲线和岩心资料进行四性关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测井解释模型。
(1)利用GR曲线计算泥质含量,得到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2)有三孔隙度测井(中子、密度和时差)的井采用中子密度交会图计算孔隙度,对于只有时差曲线的老井,利用声波时差计算孔隙度。
(3)采用统计公式计算渗透率解释模型。
(4)饱和度解释模型采用阿尔奇方程计算饱和度。
横波估算对叠前反演至关重要,横波估算通常有Castagna等经验公式估算横波。
神经网络多曲线拟合估算横波和多矿物模型G-C方差等方法计算横波。
简单的经验公式由Vp计算Vs由于没有考虑流体等因素,对流体不敏感,这种方法也无法进行流体替换。
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建模中的作用
2000年11月第15卷第6期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 rnal of X i ′an Petro leum In stitu te (N atu ral Science Editi on ) N ov .2000V o l .15N o.6 收稿日期:1999212201 作者简介:杨小萍(19622),女,陕西西安人,北京石油勘探研究院开发地质专业攻读博士,主要从事储层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125361(2000)0620009204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建模中的作用Effect of Se is m ic I nversion Techn ique i n Reservo ir M odel i ng杨小萍,董春荣(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5)摘要:地震反演技术是储层建模的重要手段.迭前反演主要指AVO 反演,它是地震剖面迭加以前利用反演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特征进行波阻抗反演;而迭后反演根据测井资料在其中所起作用大小分为:道积分、递推反演、模型反演三种反演技术.它们都是解决储层内的横向连续、物性变化特征的,但是每一种反演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并且解决储层地质特征的侧重点不一.故在文中从各种反演方法原理入手,探讨每一种反演技术在不同级别储层模型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储层建模中针对不同开发阶段、不同精度的地质模型选用不同的反演法,使反演处理目的性更强、方法更有效.关键词:地震反演;储层建模;开发地质;迭前反演;迭后反演;地质模型中图分类号:T E 122 文献标识码:A 地震反演是利用地表地震观测资料,以钻井、测井为约束,对地下岩层空间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成象的过程,也就是把常规的地震界面型反射剖面转换成岩层型测井剖面的过程.地震反演一般分为迭前和迭后反演两大类,迭前反演主要指AVO 反演,它是地震剖面迭加以前利用反演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的特征进行波阻抗反演;而迭后反演根据测井资料在其中所起作用大小分为:道积分、递推反演、模型反演(或者称测井约束反演)三种反演技术.不管是迭前或者迭后反演,它们都是解决储层内的横向连续、物性变化特征的,但是每一种反演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不同的方法只能解决储层内部某一方面的变化特征.对于反映储层内部变化特征的地质模型来说,在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对油藏所取得的资料信息和认识程度不同,要建立的储层地质模型类型也不同,当前油藏描述中流行的储层地质模型分为三大类: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概念模型一般应用于油田开发早期.相当于油藏评价阶段,它的任务主要通过地质、钻井、测井分析,结合层序地层学研究储层的沉积、成岩、构造作用史等对储层的影响,从成因上搞清储层属于那种沉积类型,处于什么成岩阶段,借鉴已有的比较成熟的沉积模式、成岩模式和邻区同类沉积储层的实际模型,建立储层的概念模型.静态模型是指针对某一具体的一个或一组储层,将其储层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和分布如实的加以模述而建立的地质模型.它主要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实施,日常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和作业施工,配产配注方案和开发方案调整服务.预测模型是指对控制点间及以外地区的储层参数能够作一定精度的内插和外推的预测的地质模型.它是比静态模型精度要更高的一级储层模型,为研究剩余油分布及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服务.下面从各种反演技术原理出发,分析探讨不同反演方法在建立不同储层地质模型中的作用.1 迭后反演技术111 道积分道积分是利用迭后地震资料计算地层相对波阻抗的直接反演方法,因为它是在地层波阻抗随深度连续可微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因此又称连续反演. 道积分的原理是:假设岩层波阻抗Z (t )随深度的时间连续变化,则反射系数r (t )可以用r (t )=d l n z (t )d t2d t 来表示.然后对其积分得出Z (t )=Z 0exp [2∫0tr (t )d (t )]这样就可以把反映岩层间速度差异的反射系数转换成反映地层本身特征变化的波阻抗,并直接进行岩性解释,如图1.图1 地震记录与积分道从上面道积分原理我们可以看出,它所进行的岩性解释及砂层横向连续预测根本无需任何钻井控制,而且从计算方法上看计算简单,递推累计误差小.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无法求得地层的绝对波抗和绝对速度.二是地震受固有频道的限制,垂向分辩率低,无法预测开发层系中薄层砂体的厚度及横向展布,因此道积分方法只适应于储层概念模型的建立,前面我们谈过储层概念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储层沉积学方法,如果参考道积分反演剖面的信息,会使储层的概念模型更加完善,更加实用.112 模型迭代反演模这类反演方法是首先通过测井,岩心及储层微相研究,大致了解地下储层的基本特征,给出一个初始油藏地质模型,模型沿剖面在若干个控制点上用一系列不同的深度、厚度、速度和密度来定义,在剖面上每个道的位置上计算模型的反射系数序列,与估算子波褶积便可得到合成地震剖面,然后将合成地震剖面与实际地震剖面的对应道对比拟合,反复迭代修改地质模型,直到合成地震剖面与实际剖面每一道最佳拟合为止.(图2)图2 地震岩性模拟模型迭代反演方法主要用于储层静态地质模型的建立.因为我们通过测井,岩心分析得出的储层地下层展布特征,只能保证在井孔附近反映储层的真实特征,但井与井之间我们只能根据储层沉积学进行推测,尽管对于不同沉积类型储层其空间展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影响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因素很多,很难真实准确描述,如果用模型迭代反演方法,在给定初始静态地质模型的基础上,不断迭代修改模型,直到最后与实际地震测量吻合为止.这时候的静态地质模型就基本上真实反映了地下储层的分布特征.113 递推反演和测井约束反演测井约束反演方法是借助于测井的高分辨率约束低分辨率地震的反演方法,按照地震剖面层位解释,把声波密度测井沿层位横向外推,有多井约束时井间可进行测井曲线的距离加权内插.但是,由于井外推陈出新和井间线性内插时人为因素很大,既多解性,这时就用地震资料来修正井外推和井间线性内插测井井曲线,实现非线性内插和外推,然后通过不断修正模型的波阻抗和厚度,制做合成地震道,使其尽量与实际地震道吻合.基于反射系数递推计算地层波阻抗的地震反演称为递推反演.递推反演的关键在于从地震记录估算地层反射系数,得到能与已知钻井最佳吻合的波—01—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阻抗信息,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震记录模型:S (t )=r (t )×w (t )通过子波反褶积处理,可以由地震记录求得反射系数,然后递推算出地层波阻抗.Z j +1=Z 07ji =11+r 11-r iZ 0—初始波阻抗Z j +1—层地层波阻抗我们知道地层的波阻抗是地震在地层中传播速度与地层岩石密度的乘积,但是不同岩石密度与地震在其中的传播速度相比是相当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上面递推公式可以简化为:Vj +1=Vi7ji =11+r 11-r i然后,把经过反褶积处理后的地震道看做近似的反射系数序列代入递推公式,就可递推计算每一个采样点的层速度V i 或时差A t i .由于地震道是一个具有有限频道宽的信号,那么由上述递推公式求得的V i 只是一个相对速度,缺少10H z 以下的低频成份.因此我们一般用声波测井资料或者速度谱分析把低频速度加上,就可以得到绝对速度或时差表示的合成声波测井.不管是递推反演还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反演剖面上都可以帮助我们的分析薄砂体的厚度、连通性、以及隔层分布预测,特别是砂体的连通情况及砂体厚度的变化,在地震反演剖面上非常直观,一目了然,这是我们在建立静态地质模型时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注水开发中需要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递推反演、测井约束反演可作为储层静态地质模型的重要手段.图3是通过反演技术预测储层连通性的一个成功实例.在剖面3.13s 下有一个低速砂岩储层,这套砂体在剖面右边存在一个不连通段,因此这套主砂层右边含油,左边含水,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反演技术预测的砂体厚度变化,尖天点以及平面连通性是比较有效的.图3 合成声波测井速度的横向变化2 迭前反演技术迭前反演技术主要指AVO 反演,我们知道速度是地震横向预测的关键信息地震反演速度与声波测井都具有相同的特性,都是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降低.在纯砂岩中,地震反演纵波速度可以反映孔隙度的变化,但是当泥质含量增加时,同样也会引起纵波速度的降低,具有与孔隙度增加相同的响应,而自然界中大部分储集砂体都会含有泥质夹层,不管是层间还是层内,甚至在砂岩孔隙内都会有泥质存在,只是不同类型砂体内泥质含量不同而已.在这种条件下,单纯依靠地震反演给纵波速度估算储层参数,具有不确定性.AVO 反演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AVO 反演主要是从迭前地震信息中分离出纵横波信息,求取纵横波速度,然后根据纵、横波速度同时与泥质含量孔隙度的关系,解联立方程组.V p =a p +b p 5+C p N ,V s =a s +b s 5+G s N5—孔隙度,%;N —泥质含量,%;—11—杨小萍等:地震反演技术在储层建模中的作用V p—纵波速度,m s;V s—横波速度,m s;a p,b p,C p,a s,b s,C s是与岩性有关的回归系数.根据实际测井V p和V s及实测5、N就可以确定各项回归系数,然后利用实际地震纵、横波反演速度求出砂体泥质含量和孔隙度,利用AVO估算的孔隙度比较接近地下实情情况.对储层砂体孔隙度的准确估算在地质建模中非常重要,因为预测地质模型中渗透率的平面变化特征主要通过孔隙度推算的.一般步骤是先根据测井岩心资料做一个渗透率与孔隙度的交绘图,这种交绘图用半对数坐标来表示,用对数坐标表示渗透率,用普通线性坐标表示孔隙度,在这种半对数坐标图上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由此可知准确求取砂体孔隙度是预测储集砂体渗透率平面变化的关键,油田注水效果对渗透率变化最为敏感.尽管AVO反演从理论上讲可以准确求出岩石孔隙度,并估算渗透率,但是AVO技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要求地震振幅必须是高保真的.我们知道对地震采集资料的任何一步处理,都会或多或少改变振幅信息.因此如何能做到振幅保真是很难的,这也是限制了AVO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但是在一些地表条件好,地震资料采集质量高的地区, AVO地震反演方法对预测储层渗透率平面变化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再结合储层沉积学研究,可得到接近地下实际的储层渗透率平面分布的预测模型,而建立储层渗透率面变化模型是建立储层预测模型的核心.因为储层的很多微观特征都可经通过渗透率的变化体现出来,而渗透率的变化是影响剩余油分布及三次采没的关键参数.因此,在地表条件好,地震采集质量高的地区,AVO反演技术是建立储层预测模型的重要手段.另外,近几年来再度活跃的井间地震技术,将会成为建立储层预测模型的有效方法,井间地震采用单井下激发,相领单井或多井井下接收,记录井间地层传播的地震波场,产生二维或三维数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井下布置地震采集设备能够靠近目的层,避开复杂的地面噪声环境和强性地震波衰减风化层,获得高频地震记录,加上记录波场有效波成份丰富,经过特殊处理后可以得到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接近1m).由于井间地震具有极高的分辩率,因此可以帮助我们搞清几米、甚至1m厚薄砂层的空间展布、连通性,隔层问题以及储层内部非构质性,这些特征正是建立储层预测模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井间地震的野外采集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都还处于研究实践阶段,采集技术还不过关,处理方法还不成熟,再加上投资与效率关系不理想.因此,利用井间地震建立储层预测模型还有待于井间地震快速发展.3 结论(1)储层概念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据储层沉积学方法,如果参考道积分反演剖面的信息,会使储层的概念模型更完善,更实用.(2)不管是递推反演还是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反演剖面上都可以帮助我们的分析薄砂体的厚度、连通性、以及隔层分布预测,特别是砂体的连通情况及砂体厚度的变化,因此递推反演、测井约束反演是建立储层静态地质模型的重要手段.(3)在一些地表条件好,地震资料采集质量高的地区,AVO地震反演方法是建立储层预测模型的重要手段.(4)近几年来再度活跃的井间地震技术,将会成为建立储层预测模型的有效方法.参考文献:[1] 刘雯林.油气田开发地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2] L avegne M,W illi m C.Inversi on of seis mogram s andp ro specting[J].1977,25:22312250.编辑:马 丽—21—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ABSTRACTS OF THE PRESENT ISSUE(J XA P II S SN100125361) Study on Genesis of Na tura l Ga s and Conden sa te O il i n Yancheng D epressionAbstract:T 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 po siti on of ligh t hydrocarbon fingerp rin t,b i om arker and carbon iso top ic com po siti on of hydrocarbon m onom ers are studied u sing geo logy and geochem ical analysis techno l2 ogy.A t the sam e ti m 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 e of m arine sou rce rock and their b i om arker com po siti on have been discu ssed.A t last,the featu re of conden sate o il,m atu rity of gas and their relati on have been de2 term ined by sou rce2gas co rrelati on.T he resu lt show s that Yancheng gas is m ain ly o riginated from m arine sap rop elic group,a little from hum u s group.Key words:Yancheng D ep ressi on,natu ral gas,conden sate o il,m atu rity,sou rce rockM A O F eng2m ing,H OU J ian2g uo(R esearch In stitu te of Geo logic Science,J iangsu O ilfield,Yangzhou, J iangsu225261,Ch ina)JXA P I2000V.15N.6p.128,32Effect of Se is m ic I nversion Techn ique i n Reservo ir M odel i ngAbstract:T he requ irem en t of the p recisi on of reservo ir m odel is differen t in differen t developm en t p hases.F rom the in itial p hase of developm en t to tertiary o il recovery,the reservo ir m odels are concep tive m odel,static m odel and fo recast m odel in their p rop er o rder.Seis m ic inversi on techn ique is an i m po rtan t m ean s fo r reservo ir m odeling.It can be classified in to p restack inversi on and po ststack inversi on,and po ststack inversi on can fu rther be classified in to trace in tegrati on,recu rsi on inversi on and m odel inver2 si on.B u t the p articu lar em p hases of the app licati on s of the inversi on m ethods are differen t.T he au tho rs discu ssed the effect of each inversi on m ethod in reservo ir m odeling in o rder that p rop er inversi on m ethod is selected acco rding to the differen t stages of developm en t and differen t requ irem en ts of the p recisi on of reservo ir m odels.Key words:seis m ic inversi on,reservo ir m odeling,develop ing geo logy,p restack inversi on,po ststack inversi on,geo logic m odelYA N G X iao2p ing,DON G Chun2rong(X i′an Petro leum In stitu te,X i′an,Shaanx i710065,Ch ina) JXA P I2000V.15N.6p.9212The Study on the M icrofac ies Fea tures of M enggul i n Sand Reservo ir and Its Appl ica tion i n D evelop m en t Abstract:T he sedi m en tary facies of M enggu lin sand reservo ir w as analysed acco rding to the datum of co re descri p ti on,electric p rop erty,dynam ic logging,and p roducti on p erfo rm ance of the reservo ir.T he m i2 crofacies of the sedi m en tary un its w as class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 on of single w ell m icrofacies. T he differen t m icrofacies have differen t litho logies,electric p rop erties,p hysical p rop erties,p roductivities, and sandbody and o il reservo ir developm en ts.T he m icrofacies com b inati on s of the reservo ir in vertical di2 recti on and the arrangem en t of in jecti on2p roducti on w ell p attern on p lane w ill p roduc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 en t of the reservo ir and the distribu ti on of rem ain ing o il in the late stage of the o ilfield devel2 opm en t.A cco rding to the resu lt of the study in the p ap er,the po ten tial areas of the reservo ir w ere po in t2 ed,and in jecti on2p roducti on arrangem en t w as adju sted.T he m easu res adop ed greatly increase the econom2 ic benefit of the o ilfield.Key words:sand reservo ir,sedi m en tary facies,m icrofacies featu re,p roducti on p erfo rm ance,app lica2 ti on resu ltL IA N G Guan2z hong,SON G S he2m in,W A N G Q ing2long,et a l(E rlian B ranch Com p any,N o rth Ch i2 na O ilfield Com p any,X ilinhao te,N ei m eng026000,Ch ina)JXA P I2000V.15N.6p.13216Eva lua tion of O il and Ga s Bear i ng Traps by ART Network Cluster Ana lysis of Clustered Grey I nfor ma tion Abstract:T he geop hysical info rm ati on s of o il and gas trap s are of grey featu re.T en k inds of geop hysi2 cal info rm ati on s of T uoku detected area w ere p rocessed by grey associated filtering,and clu stered grey in2。
储层地震反演方法以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c t n c n ii n m p d s t e wi e s ft i t c n l g . B s d o ls i c t n o v i b e i v r i n m e h a i o d t si e e h d ru eo hs e h o o y o o a e n a c a s f a i f a a l l n e so t — i o a
Ab t a t Alh u h s m e p o r s e a e b e d n r s r o r p e ito n e c i t n b p l a i n o e s s r c : t o g o r g e s s h v e n ma e i e e v i r d c i n a d d s rp i y a p i t fs i— o c o m i r s r o ri v r i n t c n l g ,c m p e e s i n e o c l o d to sa d i a e u t e e r h o sa l c e e v i e so e h o o y o n l x s im c a d g olgia n ii n n n d q a e r s a c n i pp i c t
W a g Ya n ngua ng
( o h sc lPr s e tn s a c n tt t fSI Ge p y ia o p c ig Re e r h I s iu e o NOPEC S e g i i i l mp ny h n l O l e d Co f a ,Do g i g 2 0 2.Ch n ) n yn 5 2 7 ia
随 着 勘 探 程 度 的 不 断 加 深 和 构 造 圈 闭 的 日益 匮乏 , 目的地 寻 找 隐 蔽 油 气 藏 显 得 越 来 越 重 要 。 有
地震反演与地质建模技术联合储层预测方法
石 油 天 然 气 学报 ( 江汉石油学院 学报) l _ 年5 月 第3 5 卷第5 期
J o u r n a l o f Oi l a n d Ga s T e c h n o l o g y( J . _ I I ’ I )Ma y 2 0 1 3 V o 1 . 3 5 No . 5
从理论上讲 ,对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反演的过程是 多解的 ,利用反演约束 建模 技术 ,既保证 了预测成 果与 井有较高的符合度 ,同时又保持 了反演成果的储层平 面分布特 征 ,提高 了储层 纵 向分辨率 ,压 制 了反演 的多 解性 。反演约束建模技术 的具体流程为 :从井 资料出发 ,在井震 标定 、地震精 细解释 的基础 上 ,应用稀疏 脉
地 震 反 演 与 地 质 建 模 技 术 联 合 储 层 预 测 方 法
王 晓欢 ,张 阳 (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 6 3 7 1 2 )
[ 摘 要 ] 受 地 震 资 料 和 数 学 方 法 的限 制 ,常 规 地 震 储 层 反 演 技 术 在 实 际 应 用 中有 诸 多 不 足 , 因 此 提 出 了 一
1 联 合 反 演 模 拟 方 法依 据 和 流程
在该 次研究 中利用地 震 资料 和测井 解 释成果 ,将 地震 反演 与储 层建 模相 结合 ,提高井 间砂 体 和油 藏 的平 面和 纵 向描述 精度 。通 常来讲 ,井资料 具有 很 高的垂 向分 辨率 , 但 其 横 向描述 能 力却 是 很低 的 ;地 震 资料 的垂 向分 辨 率低 , 但 能准 确地 描述储 层 横 向变化 ,可 以用来 指示 井 间储层 规律 。
基于地震多方法提高储层预测精度
基于地震多方法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发布时间:2021-05-20T02:24:41.28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8期作者:刘阳[导读] 研究区储层埋藏深、沙滩厚度比较薄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地震分辨率不能满足解释的要求,通过采用一些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 257000摘要:研究区储层埋藏深、沙滩厚度比较薄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地震分辨率不能满足解释的要求,通过采用一些方法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关键词:地震资料;分辨率;解释精度;地震标定;地震属性目标区范围大,井与井之间距离很大,导致全区地层对比工作难度较大,在地层对比过程中与地震吻合度较差,对井区内地层对比资料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多数井仅划分到大层级别,未具体划分到砂层组,地震解释可参考性降低。
合成记录标定时,受分层的影响及测井曲线的影响,地震标定不准,储层剖面位置判断错误,使得储层解释错轴。
另一方面,地震解释过程中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储层反射特征横向分布不连续,导致层位解释穿时现象,严重影响地震解释的精度。
根据统计,地震构造解释精度与实际钻井深度平均误差均达到了22m以上,远未达到精细解释要求,构造解释形态失真,说明该区地震资料解释精度较低,构造落实程度较差,地震解释精度低是导致储层空间展布特征不明确的主要因素。
本文从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提高地震解释精度、提高地震属性角度来提高储层预测精度。
1改善地震资料分辨率研究区目的层附近地震资料主频30Hz,有效频带宽度在5-50Hz。
董7井区头屯河组三段储层反射杂乱不清晰,横向连续性差。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尝试应用了滤波处理、地震资料拓频处理、子波分解处理等多项处理技术,通过多种技术对比,最终优选出滤波处理技术。
处理后的地震资料,头屯河组地震反射特征横向连续易分辨,纵向分辨率也有所提高,地震频带范围扩大,高频成分增多,(图1、2)更有利于储层标定、储层预测。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化与创新
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化与创新地球物理反演方法是地震勘探中用于确定地下地质结构和寻找油气资源的一项重要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分析地震波传播路径和速度变化,推断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
在地震勘探中,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对于提高勘探精度、减少勘探成本和发现更多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在地震勘探中的优化与创新。
首先,优化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数学模型是提高地震勘探的关键。
传统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建立在理想化的假设下,对于地下介质的复杂性和非线性问题没有很好地处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被提出,即基于深度学习的反演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学习并模拟地下介质的真实情况,从而减少模型假设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的反演方法还能适应不同的地质特征和地震条件,提高反演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其次,创新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是改进地震勘探的关键。
传统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主要使用多次地震记录进行叠加和平均来提高信噪比,但这种方法无法很好地处理非线性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震波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被提出,即基于压缩感知的反演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利用地震波场的稀疏特性,能够从少量的观测数据中恢复地下介质的信息,从而减少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时间和成本。
同时,基于压缩感知的反演方法还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地下图像,提高勘探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优化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计算算法是提高地震勘探的关键。
传统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通常采用迭代算法来求解非线性反演问题,但这种方法的计算复杂度很高,耗时较长。
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一种新的算法被提出,即基于人工智能的反演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优化算法的优势,可以快速有效地求解反演问题,减少计算时间和资源消耗。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反演方法还能够自动优化地下模型的参数和超参数,提高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
井震联合反演在塔南凹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化, 而深 浅侧 向电阻率 岩性 特征 十分 明显 。为此 , 用
深 浅侧 向电阻 率 曲线构 建 拟声 波 曲线 , 行地 震 地 进
地震记录适合层状介质的褶积模型[为 : 3
S( ) R( )*W ( ) t一 t t () 1
质层位标定、 子波提取来进行储层岩性反演预测 。
井 震 联 合反 演 [, 1 它综 合 应 用 了测 井 资 料 在 垂 向上 ]
的分辨能力和地震资料在横 向上的连续性以及所包
含 的 丰富 的岩 性 和 物性 信 息 , 二 者有 机 的 结合 起 将
来进 行 波阻抗 反演 。
1 反 演原 理
曲线高频信息, 同时结合声波的低频信息 , 合成拟声
塔木察格盆地位于蒙古 国东部, 向北与 中国海
拉 尔盆地 属 同一 沉积盆 地 。本次 研 究的 区块 位 于塔
l D 一 ±! ± 二 、
一 ± 二
,
j P+ v+ + pv — Z+ + Zi — i1i1 ii il
厶
木察 格 盆地 中西部 的塔 南 凹 陷 , 内构 造复 杂 , 区 局部
质 条件 , 用 J ON 地 震反 演软 件 , 地震 、 应 AS 将 测井 、 地质 信 息有机 结 合起 来 , 用地 震一 测井 联合 反 演 , 采 通过 对 地 震反 演 资料 补 充测 井数 据 高低 频成 分、 声波 曲线 的构 建 以及 建立 合理 准确 的地质 模 型 , 高 拟 提
其 中: p为介 质 密度 ; v为介 质 层速 度 ; 波 阻 Z为 抗 。将 () 代入 () 2式 1 式的 离散褶 积公 式 :
7. 一 7
S 一 i
提高地震反演中测井建模精度的方法与应用——自然伽马反演模型建模方法
[ 中图分类号]P 3. 4 6 18
[ 献标 识码]A 文
[ 文章编号]1 0 0 0—95 (0 8 5— 0 8 5 7 2 2 0 )0 0 6 —0
储层预 测技术 是利用 地震 和测 井信 息 ,在 地质 理论 指导下 ,对储 层 的空 间展布 和几何 形态 进行宏 观
描述 、对储层 物性 特征进 行横 向预 测 的一 门技 术 ,其关键 是地 震反演 。广 义 的地震 反演包 括地 震数据 处 理 、资料解 释 、利 用地震 与测 井信 息进行 精 细油藏 描述 、储层 预测等 内容 。现 有 的地震 反演技 术大 多采
的 不统 一 , 同时 由 于钙 质 泥 岩 等 特 殊 岩 性 的 存 在 而 影 响 了利 用 自然 伽 马 测 井 曲 线 对 砂 岩 和 泥 岩 的 识 别 , 对这 些影 响 因素做 校 正 处 理 , 可 提 高 储 层 反 演 结 果 的岩 性识 别 能 力 。
[ 关键 词 ] 储 层 预 测 ; 自然 伽 马 ;测 井 曲线 ;岩 性 识 别 ; 影 响 因 素 ;模 型 重 构 ;储 层 反 演
[ 收稿日期]2 0 0 8—0 6~1 z [ 作者简介]石 兰亭 ( 9 3 ) 1 6 一 。男 。18 年大学毕业 。高级工程师 。博士生 。现主要从事油藏描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96
第 3 反 演 中 测 井 建模 精 度 的 方 法 与 应 用
・ 68 ・
石 油 天 然 气 学 报 ( 汉 石 油 学 院 学报 ) 20 年 1 月 第 3 江 08 o o卷 第 5 期 J un l f iadG s eh o g (. P) O t80 V ! 0 o5 ora o l n a cn l y JJ I c 08 o 3 N . O T o . .
层序约束下的火山岩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及其应用
层序约束下的火山岩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及其应用
层序约束下的火山岩储层地震反演技术主要是基于岩石物性和地震波
传播规律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合地质资料
和地震资料,得到火山岩储层的地质模型,进而实现对储层的有效识别和
定量描述。
该技术的主要应用包括:
1.储层识别和定量描述:通过对储层的地震反演,可以得到岩石物性
和储层构成等重要信息,从而实现储层的有效识别和定量描述。
2.沉积环境解释:火山岩层是一种典型的沉积环境,通过对地震数据
和地质资料的分析,可以揭示沉积环境的演化历程和规律。
3.储层预测:通过分析储层的物性和空间分布规律,可以预测潜在的
储层区域和油气藏分布状况。
4.有效开发:通过准确地识别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物性特征,可以实现
对储层的精细化开发和优化管理,提高油气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层序约束下的火山岩储层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提高勘探效率和减少勘探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用地震正反演技术提高地质建模精度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4月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Vol.41 No.2 1 文章编号:1000-0747(2014)02-0000-08 DOI: 10.11698/PED.2014.02.00应用地震正反演技术提高地质建模精度胡勇1,于兴河1,李胜利1,陈恭洋2,周艳丽2,高照普1(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2.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基金项目: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KFKT-2010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基金(2-9-2013-97)摘要:以序贯高斯模拟方法为例,分析随机模拟技术的特性与不足,提出基于地震反演成果的建模策略,以提高建模精度。
随机模拟只能恢复各参数的宏观统计规律,实现“数学真实”,地震正演模型证实其模拟结果偏离“地质真实”。
研究表明,利用地震正演可验证地质模型的可靠性,以地震反演成果约束地质建模能提高模型精度,逼近“地质真实”。
以辫状河三角洲为例,针对油田不同研究阶段提出了地震反演成果“多级、多条件”约束建模策略。
岩相建模阶段以单井岩相划分为第1变量,在勘探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别用岩性概率体和岩性体为第2变量,建立岩相模型;属性建模阶段以岩相模型为第1变量,地震波阻抗体为第2变量,纵向和横向上均以波阻抗做约束,建立属性模型。
该策略下建立的模型能保持输入数据的统计规律,与地震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能与油田生产动态有效吻合。
图17参34关键词:随机模拟;变差函数;正演模拟;地震反演;相控建模;地震约束;约束建模中图分类号:P631.4; TE122.2 文献标识码:AUsing seismic forward and invers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geological modelHu Yong1, Yu Xinghe1, Li Shengli1, Chen Gongyang2, Zhou Yanli2, Gao Zhaopu1(1.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Computer Scien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Abstract: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 method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fects of stochastic simulation methods, and a model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hat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eismic inversion to improve modeling accuracy.Stochastic simulation can only achieve “mathematical reality” by recovery of parameters macro statistical regularity through examples, and seismic forward model can verify wheth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viate from the “geological reality”. Seismic forward modeling can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geological model, and the results of geological modeling constrained by seismic invers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o achieve the “geological reality”. For braided river delta, a modeling strategy constrained by seismic inversion results in the condition of “multi-levels” and “multi-conditions” is put forward. For lithofacies modeling, division of lithofacies in single well acts as the first variable; in the stag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lithology probability and lithology body act as the second variable respectively, and then establish facies models. For property modeling, take lithofacies model and the seismic impedance as the first variable and the second variable respectively to create property model, in the condition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mpedance constraints. The proposed modeling strategy maintains the statistical regularities of input data, keep a better consistency with seismic data, and match with dynamic field production.Key words:stochastic simulation; variogram; seismic forward; seismic inversion; facies-controlled modeling; seismic constraint;constraint modeling0 引言储集层地质建模的目的是在三维空间定量描述储集层各参数(岩相、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的分布,以指导油田勘探与开发。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在石油勘探中,地质建模和地震反演是两个核心环节,它们在油田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建模通过对地质数据和地震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构建出地质模型,提供有关油藏储层特征和构造状况的信息。
而地震反演则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的物理特征,通过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反推出地下储层的物性参数和空间分布。
本文将详细介绍石油勘探中地质建模与地震反演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1. 地质建模地质建模是石油勘探的基础工作之一,它主要利用地质数据和地震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以建立储层模型和构造模型,为油田开发提供依据。
地质建模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剖面解释、地震层析成像、构造解析等。
1.1 地质剖面解释地质剖面解释是地质建模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通过对井孔资料和地震剖面的分析与对比,对储层的分布、岩性特征、层序关系等进行解释和划分。
在地质剖面解释中,需要根据地质科学原理和实际地质情况,结合地震数据的支持,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识别。
1.2 地震层析成像地震层析成像是地质建模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地下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反演出来,揭示储层的构造和储集性能。
地震层析成像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模拟或反演技术,重建地下储层的速度、密度等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
1.3 构造解析构造解析是地质建模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通过对地震数据的解释和分析,揭示储层附近的构造状况,包括断层、褶皱等特征的识别和测量。
构造解析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处理,获取构造信息,并结合地震地层学的知识,进行构造模型的建立。
2. 地震反演地震反演是石油勘探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通过对地震数据的反演处理,获取地下储层的物性参数和空间分布。
地震反演的主要方法包括良好反演、全波形反演等。
2.1 良好反演良好反演是地震反演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构建反演模型和目标函数,通过迭代运算,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的差异最小化,从而得到地下储层的物性参数。
地质模型约束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梨树断陷中的应用
地质模型约束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其在梨树断陷中的应用
的报告,600字
地质模型约束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地震属性数据与地质模型共同预测油气藏储层的新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一技术,分析了其原理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它在梨树断陷上的应用及研究成果。
地质模型约束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是将传统的地震属性拟合和计算技术与地质模型结合起来,以约束地质模型的参数和空间分布,为地震属性评价提供有效的地质约束。
该技术根据地质模型中不同层位类型和条件,将经过处理和二次加工的地震属性数据,与相关层位对比,然后对数据特征进行匹配,达到预测油气藏储层的目的。
本文重点介绍它在梨树断陷的应用及研究成果。
梨树断陷位于湖南省韶山市,主要探明层位为下寒武统龙门山组和上志留系青山甸组。
通过地质模型约束技术,结合矿物学、生物标志物等地质约束,搜索出地震属性数据特征和储层可能存在的空间分布。
最终,地质模型约束技术在梨树断陷取得了成功的研究成果,明确了储层的层位和空间分布,为开发梨树断陷油气藏提供了有力的地震支持。
本文介绍了地质模型约束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原理,并分析了在梨树断陷的应用及研究成果。
由此可见,地质模型约束技术为油气藏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地质约束,以及丰富的解释结果。
随着技术发展的不断提升,地质模型约束技术有望成为储层预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地震反演资料在相控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关键词 : 层地质建模 ; 震约束 ; 阻抗 反演 ; 储 地 波 相控建模
三维储层建模的 目的是精确 、 定量地描述储层
各项参数 的三维空 间分布 , 这是储层地质学及 油藏 描述的国际前沿研究方 向, 同时对切 实提高油 田开 发效益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n 。近年来 , 能够较好 反映储层空间变化趋势的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方法
性好 的特点, 有利于储层属性横 向分布的研究 , 可有 效降低随机建模 中的不确定性 。为此 , 国内外学者 开展 了结合地震资料进行储 层地质建模 的研究工 作, 并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口 。 叫
函数和指定模拟 目 的几何形态 , 标 与实际相 比, 甚至 存在较大误差 。这种情况下 , 可利用趋势面约束相 模型 。应用趋势面的优势在于 , 它所模拟 的相模 型 在平面上与砂体分布 图或沉积相 图吻合得较好 , 纵 向上遵循各类沉积相 的概率分布规律 , 是一种较 为 理想的相建模方法。 在波阻抗数据相对可靠且阻抗对砂泥岩 区分较 好的情况下 , 可采用波阻抗平面属性确定趋势面( 图 1图 2 、 和图 3 , )使得随机模拟结果既能在大结构上 保持砂体真实 的几何形态 , 又能在局部保持一定 的
据约束储层地质模型 , 使得沉积微相模型保持纵 向 高分辨率的同时 , 横向上也能反映出波阻抗数据 中 观测 到的大尺度结构且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展布 , 建立高精度储层地质模型 , 为后续储层属性建模奠
定坚 实 的基础 。
1 利 用 波 阻 抗 属 性 建 立 趋 势 面 约 束 相模 型
图 4 A层 阻抗 平面统计 变差 函数 模拟结果
立概率体 , 无疑模糊 了储层的纵 向非均质性 , 不能满 足开发后期 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 田已进入开 发后期 , 对建模精度要求较高 , 若采用确定性反演的 结果 , 拟精 度将 大打折扣 。因此 , 模 高分辨率反演 ( 如地质统计学反演等 )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纵 向 分辨率问题。
地震预警系统精度提升与地理信息融合方法分析
地震预警系统精度提升与地理信息融合方法分析地震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前预警地震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援措施,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变得尤为重要。
在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其预警精度是一个关键的任务。
本文将分析地震预警系统精度提升所采用的地理信息融合方法。
地震预警系统的精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是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信息融合方法通过整合多种数据源的地理信息,可以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首先,地理信息融合方法可以通过多源数据的整合来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地震预警系统通常使用地震台网数据、地震仪观测数据和地质地形数据等多种数据源进行地震监测和分析。
通过将这些不同数据源的地理信息进行融合,可以增强地震预警系统对地震事件的判断能力。
例如,地震仪观测数据可以提供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信息,地质地形数据可以揭示地震波的传播规律,而地震台网数据可以提供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信息。
融合这些数据源的地理信息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地震发生的位置、规模和持续时间,从而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其次,地理信息融合方法可以提供地震预警系统所需的时效性信息。
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区域发送预警信息。
而实时获取和整合多种地理信息数据需要更快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
因此,地理信息融合方法需要优化数据处理和传输流程,以确保地震预警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
例如,采用分布式计算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加速数据处理和传输速度,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时性和时效性。
此外,地理信息融合方法还可以通过建立地震预警模型来提高系统的精度。
地震预警模型可以根据历史地震事件和实时地震数据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范围。
通过将地理信息融合到地震预警模型中,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地震事件的特征和趋势。
例如,可以利用地质地形数据和地震台网数据建立地震预警模型,从而预测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强度,并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符 合 沉 积层 序 场特 征 与 断层 产状 的构 造模 型 ; 在此 基 础上 , 据初 步 的 地质 认 识 和 详 细 的地 质 统计 学 根 特征 , 运用 P te 软 件利 用 各 单 井 的纵 波 阻抗 数 据 erl 建 立 波阻 抗属性 模 型 ; 所 建 立 的基 于 网格 体 系 的 将 波阻抗 属 性模 型按 照 地 震 的测 网分 布 和采 样 率 , 转 换为 Sg e y格 式 的三维 波阻 抗数 据体 , 再在 反演 软 件 里 根据 这 一数据 体来 约束 进 行地震 反 演 。 融 合地 质建 模 与地震 反 演技术 提 高储 层预 测精 度 的方 法 流程如 图 1所示 。
— —
以涠 洲 1 —N 油 田为例 1 1
方 小 宇 姜 平 欧振 能 李 茂 文 杨 朝 强 王 瑞 丽
( 海 石 油 ( 国) 限 公 司 湛 江 分 公 司 ) 中 中 有
摘 要 常 规地 震反 演预 测储 层 效果往 往 不理 想 , 此提 出 了一套 融 合地 质 建 模 与地 震 反 演技 术 为 提 高储层 预 测精 度 的新 方法 , 即采 用地 质 建模 技 术精 确 建立初 始 波 阻抗模 型 , 用该初 始波 阻抗模 再 型 约束 进行 地震 反 演 , 一步提 高地震 反 演储 层预 测 精 度 。本 文提 出的新 方法在 涠洲 1 -N 油 田 进 11
1 新 方 法 的思 路 与 流 程
基 于 模 型 反 演 的 方 法 是 油 田 开 发 阶 段 常 用 的地
波 H些 星 坌 墨竺 堑
断 层 解 释
— ——1 —一
震 储层 预测 方法 ]其 优 点是 反演 结果 的分 辨 控 制作用 , 缺 因此如
响其开 发效果 的最 主要 的地 质 因素是储层 非均质 性 。
本 区曾开展过 常规地震 反演 工作 , 但储 层预测效 果不 理想 。为了更精确 、 有效地预测储 层 , 更好地解 决油 田 生产 中遇到 的地质 问题 , 笔者从 融合地 质建模技 术 和 地震 反演技术 出发 , 提出了一套新 的储层预测方法 。
进 行 了应 用 , 层 预 测 精 度 得 到 了 明显 提 高 , 决 了该 油 田 生 产 中遇 到 的 地 质 问 题 。 储 解
关 键 词 地 质 建模 技 术 地震 反 演技 术 初 始 波 阻 抗 模 型 储 层 预 测 涠 洲 1 - N 油 田 11
涠 洲 1-N 油 田断 层 多 , 于 构 造 +岩 性 控 制 油 11 属
波阻抗反演结果 H 地震多属性分析 H 储层预测结果
图 1 融 合 地 质 建 模 与 地 震 反 演 技 术 提 高 储 层
预 测 精 度 的 方 法 流 程
第 一 作者 简 介 :方 小 宇 , , 程 师 , 要 从 事 油 气 田开 发 地 质 及 储 层 建 模 研 究 。地 址 : 东 省 湛 江市 坡 头 区 中海 石 油 ( 国 ) 限公 司 湛 男 工 主 广 中 有 江 分 公 司研 究 院 ( 编 :2 0 7 。E mal{n x l co c cr.n 邮 5 4 5 ) — i a g y @ n o .o c 。 : n
何 构建 合理 的地 质模 型是 关 键_ ] 精确 合理 的初始 2 ,
地 质模 型是 准 确 预测 储 层 的先 决 条 件 。然 而 , 复 在 杂 岩性 和复杂 构造建模 时 , 利用 目前 的主流反 演软 件 ( J sn Srt 等 ) 如 ao 、t a 很难 建立精 确的初始地 质模 型。 a 运 用地 质建 模技 术 的 目的是 准确建 立符 合 研究 区层 序 地层 特征 、 断裂 体 系 、 质认 识 的三 维地 质模 地
井资料 Ir 井震关系卜 ] _ l 地震资料
层 位解 释
—— —T — 一
藏 。该 油 田范 围内储 层横 向变 化 比较 复 杂 , 储层 连通 性差 , 总体 表现为平 面非均质 、 间非均质 、 内非均 层 层 质性强 的特征 。分析认为 , 该油 田注水效果不理想 , 影
第 2 4卷 第 2期 21 0 2年 4月
中 国 海 上 油 气
CH I A FFSH O RE I AN D A S N O O L G
Vo1 4 N O 2 .2 . A Dr 2O1 . 2
融合 地 质 建 模 与地 震 反 演 技 术 提 高储 层 预 测精 度 的新 方 法及 其应 用
篓 化 粗 l 毳—厂
●
层 面建 模
断 层 建模
l塑 堡型l
’
波阻 抗 属性 建 模
地 震 反演 初 始 模型
修改 模型 卜———— _ J
L— — 计算误差
型, 笔者 结合 地 质建模 技 术 , 总结 出 了一 套融 合 建模 技术 和 反演技 术 提 高储 层 预 测 精 度 的新 方 法 , 具 其 体思 路 为 : 井 资料 出发 , 井 震 标 定 、 震 解 释 及 从 在 地 地震 属性 分析 的基 础 上 , 用 P te 软 件 精 确 建 立 利 e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