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内容总结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汇编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914ab39fe4733687e21aa84.png)
气动控制:仪表信号的传输标准:0.02-0.1Mpa电动控制:DDZ-2信号的传输标准:0-10mADCDDZ-3信号的传输标准:4-20mADC计算机控制:DCS、PLC(模拟量4-20mA、1-5V)FCS(标准协议)稳定性指标:衰减比(衰减率)准确性指标:残余偏差,最大动态偏差,超调量快速性指标:调节时间(振荡频率)第一章1、被控对象:即被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被控变量-被控对象需控制的变量2、执行器:直接用于控制操纵变量变化。
执行器接收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改变执行器节流件的流通面积来改变操纵变量。
常用的是控制阀。
3、控制器(调节器):按一定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将结果输出至执行器。
4、测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
稳态:系统不受外来干扰,同时设定值保持不变,因而被调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动态:系统受外来干扰或设定值改变后,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系统处于未平衡状态。
过度过程: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的过程。
过渡过程的形式:非周期过程(单调发散和单调衰减);振荡过程(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受到外来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确性:理想情况下,当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变量达到的稳态值(即平衡状态)应与设定值一致。
快速性:快速性是通过动态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表征的。
多数工业过程的特性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有自衡的振荡过程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放大系数K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放大系数越大,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补偿能力强,有利于克服扰动的影响,余差就越小)。
扰动通道(当扰动频繁出现且幅度较大时,放大系数大,被控变量的波动就会很大,使得最大偏差增大;)滞后时间τ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越大,控制质量越差)扰动通道(扰动通道中存在容量滞后,可使阶跃扰动的影响趋于缓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特点(1)对象的动态特性是不振荡的(2)对象动态特性有迟延。
过程控制知识点(精编)
![过程控制知识点(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b48ba4f884254b35eefd34aa.png)
(一)概述1.过程控制概念:采用数字或模拟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
2.学科定位:过程控制是控制理论、工艺知识、计算机技术和仪器仪表知识相结合而构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3.过程控制的目标: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4.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5.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框图:6.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1)被控过程的多样性2)控制方案的多样性,包括系统硬件组成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的多样性。
3)被控过程属慢过程且多属参数控制4)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5)过程控制有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控制系统阶跃应曲线:7.衰减比η: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指标,等于两个相邻同向波峰值之比。
即:8.衰减率ϕ:指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即:衰减比常用表示。
9.最大动态偏差y1:被控参数偏离其最终稳态值的最大值。
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动态准确性的指标10.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稳态值的百分比。
11.余差:衡量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性能指标。
12.调节时间: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当被控量进入其稳态值的范围内,过渡过程结束。
调节时间是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的指标。
13.振荡频率:振荡周期P的倒数,即:当相同,越大则越短;当相同时,则越高,越短。
因此,振荡频率也可衡量过程控制系统快速性。
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动态特性):过程在各输入量(包括控制量与扰动量)作用下,其相应输出量(被控量)变化函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4.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特点:1单调不振荡。
2具有延迟性和大的时间常数。
3具有纯时间滞后。
4具有自平衡和非平衡特性。
5非线性。
(二)过程控制系统建模方法机理法建模:根据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变化机理,写出各种有关方程式,从而得到所需的数学模型。
测试法建模:根据工业过程的输入、输出的实测数据进行某种数学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经典辨识法:测定动态特性的时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频域方法,测定动态特性的统计相关法。
过程控制总结报告
![过程控制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319b3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e.png)
过程控制总结报告过程控制总结报告过程控制是管理和控制一个系统的运作过程的一种方法。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对我们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改进。
在这篇总结报告中,我将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我们收获的成果。
首先,我们的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对我们的过程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我们查看了过去的数据和记录,以了解我们的过程的强项和弱项。
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例如,我们发现我们的流程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决定对我们的流程进行一些改进。
在改进的过程中,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了改进的讨论和决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们鼓励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以确保每个人都感到被听取和尊重。
通过团队的合作,我们成功地实施了一些改进措施,比如缩短了某些环节的时间、简化了某些步骤等等。
这些改进措施显著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另外,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监控和评估我们的改进效果。
我们设置了一些关键绩效指标来跟踪我们的进展。
通过定期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们。
这种持续的监控和评估的过程对于保持我们的流程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对我们的过程进行分析、改进、沟通和监控,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我们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了。
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完成任务,并且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其次,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们学会了共同解决问题和取得共识,这为我们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最后,我们的团队对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意识到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我们的效率和效果。
然而,我们也从过程控制中汲取了一些教训。
首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且应该愿意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样才能够达到团队合作的目标。
其次,持续的监控和评估是必要的。
控制过程总结
![控制过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9e19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4.png)
控制过程总结概述控制过程是指在项目生命周期中负责监控和调整项目执行的活动。
通过控制过程,项目经理和团队可以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持续的评估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项目的稳定和成功。
控制过程包括项目范围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和沟通控制等。
本文将从这六个方面总结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项目范围控制在项目范围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控制项目的范围,确保项目交付的结果符合预期。
以下是项目范围控制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确立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范围,与相关干系人共同制定和确认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保所有人对项目的期望一致。
2.制定详细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将项目范围分解成可管理的、可控制的工作包,便于控制和监测。
3.设定变更控制机制,对于变更请求,需要进行评估和决策,并通过变更控制流程进行管理,避免范围蔓延和影响项目进度和成本。
4.定期评估项目的范围,跟踪范围的变化和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进度控制是指监测和管理项目活动的完成情况,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和预期时间完成。
以下是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包括活动的顺序、持续时间和资源分配等信息。
2.将项目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了解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
3.确定偏差原因,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4.调整项目进度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进度调整,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完成。
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项目能够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以下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1.制定详细的项目成本估算和预算,包括项目各项成本的估算和预测。
2.监控项目的实际成本,及时了解项目实际支出情况,同时与预算进行对比,发现偏差和问题。
3.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评估影响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
4.调整项目成本预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成本调整,确保项目能够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ab07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7.png)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第一篇: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绪论气动控制:仪表信号的传输标准:0.02-0.1Mpa 电动控制:DDZ-2信号的传输标准:0-10mADCDDZ-3信号的传输标准:4-20mADC 计算机控制:DCS、PLC(模拟量4-20mA、1-5V)FCS(标准协议)稳定性指标:衰减比(衰减率)准确性指标:残余偏差,最大动态偏差,超调量快速性指标:调节时间(振荡频率)第一章1、被控对象:即被控制的生产设备或装置被控变量-被控对象需控制的变量2、执行器:直接用于控制操纵变量变化。
执行器接收到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改变执行器节流件的流通面积来改变操纵变量。
常用的是控制阀。
3、控制器(调节器):按一定控制规律进行运算,将结果输出至执行器。
4、测量变送器:用于检测被控量,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输出。
稳态:系统不受外来干扰,同时设定值保持不变,因而被调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化,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动态:系统受外来干扰或设定值改变后,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系统处于未平衡状态。
过度过程:从一个稳态到达另一个稳态的过程。
过渡过程的形式:非周期过程(单调发散和单调衰减);振荡过程(发散、等幅振荡、衰减振荡)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受到外来作用后,其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恢复平衡的能力。
准确性:理想情况下,当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变量达到的稳态值(即平衡状态)应与设定值一致。
快速性:快速性是通过动态过程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表征的。
多数工业过程的特性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有自衡的振荡过程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放大系数K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放大系数越大,控制作用对扰动的补偿能力强,有利于克服扰动的影响,余差就越小)。
扰动通道(当扰动频繁出现且幅度较大时,放大系数大,被控变量的波动就会很大,使得最大偏差增大;)滞后时间τ对系统的影响:控制通道(滞后时间越大,控制质量越差)扰动通道(扰动通道中存在容量滞后,可使阶跃扰动的影响趋于缓和,对控制系统是有利的)工业过程动态特性的特点(1)对象的动态特性是不振荡的(2)对象动态特性有迟延。
过程控制期末总结
![过程控制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d3048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8.png)
过程控制期末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工业过程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
过程控制是一门控制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自动化、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和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
期末将我的学习成果总结如下。
一、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过程控制的学习中,我充分掌握了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中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反馈与前馈控制;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处理方法;PID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节方法等等。
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操作的能力提升在过程控制课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实验项目,旨在提高我对过程控制实际操作的了解和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我理解了数据采集、信号处理、控制算法的设计和调试等等。
例如,在一次温度控制的实验中,我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和PID控制器,成功地实现了对温度的自动控制,并且调节了不同的参数,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项目实践的经历除了实验操作,我还参与了一个小型的项目实践。
我们小组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水平罐液位控制系统。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设计和调试控制算法,以及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通过这次项目实践,我进一步巩固了过程控制的理论知识,并实际运用到了工程实践中。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我们对过程控制的理解,还需要协作和沟通。
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过程控制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学科。
在这门课程中,我有机会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如何将个人的想法和意见与他人协调一致,以实现项目的共同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还学到了如何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和才能。
五、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控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有时,我遇到了技术难题,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有时,我遇到了项目中的困扰,需要思考和创新来找到解决方案。
过程控制实验总结
![过程控制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0ff8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f.png)
过程控制实验总结1. 引言过程控制是指对工业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监测、调整和控制,以确保过程在目标值范围内稳定运行的技术。
在过程控制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和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对我在过程控制实验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
2. 实验内容过程控制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传感器与信号调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传感器的原理和常见的传感器类型,以及信号调理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以及信号调理的技巧。
2.2 PID控制器设计实验PID控制器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一种控制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PID 控制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调试了PID控制器的参数,观察控制效果。
2.3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完整的过程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全面了解了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通过调试参数来控制过程的变量。
3. 实验收获通过过程控制实验,我获得了以下收获:3.1 理论知识的巩固通过实际操作,我巩固了过程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
在实验中,我对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通过调试PID控制器的参数,我更加熟悉了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2 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过程控制实验中,我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实际操作。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各种传感器和仪器,掌握了信号调理和控制系统的搭建方法。
这些实践经验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使我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 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过程控制实验中,我们通常需要和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合作,我学会了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验中,我们相互协助、相互学习,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质量。
4. 实验反思在过程控制实验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理论知识的不够扎实由于过程控制实验涉及到较多的理论知识,我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某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过程控制总结
![过程控制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c847305a8102d276a22fb4.png)
过程控制系统(定义)是指被控参数为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物性的自动控制系统。
1.系统由系列化生产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2。
被控过程多种多样。
3。
控制方案十分丰富。
4。
控制过程多属于慢过程参量控制5。
定(恒)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形式。
对过程控制系统要求稳——控制系统首先必须是稳定的,并有一定的稳定裕量。
准——被控参数与期望值之间的偏差尽量小,系统有一定的精度。
快——过渡过程尽量短,一般要求过渡过程为衰减振荡过程。
系统设计基本方法与步骤:熟悉系统的技术要求或性能指标;控制方案的确定;建立系统数学模型;根据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综合;实验验证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方案设计、工程设计、调节器参数整定。
按被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按特定工艺要求:比值、均匀、分程、选择性按系统结构: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复合控制按能源:分为液动、气动和电动仪表。
按信号类型:分为模拟式仪表和数字式仪表自动化仪表的信号制是指在成套系列仪表中,各个仪表的输入/输出信号均采用某种统一的标准形式,使各个仪表间的任意连接成为可能。
敏感元件:检测系统与被测信号的物理界面或信号载体,是任何检测系统的始发构造和前端。
敏感元件“独立于”被测系统之外,以参数方式对被测物理量作出“敏感”响应的物理实体。
传感器与变送器:传感器是将敏感元件参数响应变量转换成便于应用和传送的信号装置。
是由敏感元件和相应线路组成的物理系统。
所谓变送器就是输出信号符合标准化要求的传感器。
转换器:又称转换单元。
将电动信号与气动信号互相转换的装置,或将不同标准信号相互转换,或将非标准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
量程是指与仪表的规定输出范围(值域)相对应的被测物理量的范围,或等于被测物理量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零点及其迁移“零点”是指检测工作的起点值。
也就是与检测仪表输出下限值y inf相对应的被测物理量的最大值。
真值:被测物理量的真实(或客观)取值。
过程控制实训总结报告
![过程控制实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0c7a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f.png)
一、引言过程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高效和节能。
为了更好地掌握过程控制技术,我们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过程控制实训。
本文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学习内容、收获体会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期提高自身的过程控制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训模块:本次实训主要涉及THKGK-1过程控制实验装置、计算机及STEP7运行环境、MPI电缆线、组态王软件等。
2. 实训项目:(1)过程控制基本原理: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种控制策略。
(2)传感器特性:认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应用领域。
(3)自动化仪表:学习自动化仪表的使用方法、调试技巧以及常见故障处理。
(4)变频器:掌握变频器的基本原理、接线方式以及调试方法。
(5)电动调节阀:了解电动调节阀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调节特性。
(6)被控对象特性测试:学习测定被控对象特性的方法,包括单容水箱和双容水箱特性测试。
(7)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整定: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包括PID参数整定。
(8)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学习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的方法,包括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投运。
(9)控制系统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
三、实训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训,我们将所学的过程控制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2. 掌握过程控制技术:掌握了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特性、自动化仪表使用、变频器调试、电动调节阀调节特性等过程控制技术。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项目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四、实训不足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2. 实践操作经验不足:虽然我们掌握了过程控制技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操作不够熟练、故障处理不够及时等问题。
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
![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190a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2.png)
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
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
过程的控制是指对一个任务或活动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且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在商业领域,过程的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并促进持续改进。
一个成功的过程控制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确立明确的目标和指标。
在任务开始之前,必须明确确定任务的目标,并制定可衡量的指标来评估任务的进展和绩效。
这有助于明确预期结果并提供实施过程控制的基础。
第二,制定详细的计划。
计划是过程控制的基础,它包括制定任务的时间表、资源分配以及所需的工作步骤和活动。
通过仔细规划并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可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并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浪费。
第三,实施监控和反馈机制。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及时监控任务的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进度报告、会议和评估来实现。
通过监控并及时反馈任务的进展情况,可以及时调整和修正计划,以确保任务按时、按质量完成。
最后,持续改进和学习。
过程控制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任务,而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循环。
从完成的任务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过程。
通过反思和学习,可以不断提高过程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总结而言,过程的控制是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对目标和计划进行管理和监控的过程。
它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详细的计划、监控和反馈机制,并强调持续改进和学习。
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我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并实现成功的任务完成。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bdb34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0.png)
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过程控制技术及实训总结一、引言过程控制技术是指利用仪器仪表和自动化设备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过程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过程控制技术,学习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篇文章将结合过程控制技术的学习和实训经历,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
二、过程控制技术学习过程控制技术包括传感器与执行器、自动控制系统和过程优化与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传感器是获取被测量信息的装置,而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动作。
通过学习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以及不同类型的执行器如电动执行器、电磁执行器等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其次,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过程控制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动控制系统由测量元件、传输元件、控制装置和执行元件组成。
测量元件负责对被测量对象的物理量进行测量,传输元件将测量信号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测量信号产生控制信号,执行元件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相应的动作。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区别,以及PID控制器的原理和调节方法等。
最后,在过程优化与调节方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通过调节控制系统参数来实现过程优化,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效率的目的。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调节方法,如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和微分调节等。
三、过程控制技术实训经验分享过程控制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密切相关,实训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过程控制技术实训中,我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 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进行过程控制实训前,应对实训项目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明确实训的目标,确定所需实训设备和材料。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总结简短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总结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dc7e74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2.png)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总结简短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方法,对产品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以确保产品整体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其总结如下:
1. 设立质量标准: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规格、性能参数、外观等,明确所有要求细节,以指导后续控制工作。
2. 进行质量计划: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步骤、方法和责任,确保整个质量过程有序进行。
3. 执行质量检测:通过各种质量检测手段和工具,对产品的各项关键特性进行测试和验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4. 引入过程控制:建立质量过程控制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质量问题。
5. 建立反馈机制: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客户投诉及内部问题,以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
6. 持续改进:通过分析数据和统计信息,识别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过程控制系统 复习总结!
![过程控制系统 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25d060de87101f69e319526.png)
过程控制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概论1、过程控制概念:五大参数。
过程控制的定义:工业中的过程控制是指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工艺参数作为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
2、简单控制系统框图。
控制仪表的定义:接收检测仪表的测量信号,控制生产过程正常进行的仪表。
主要包括:控制器、变送器、运算器、执行器等,以及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控制仪表的作用:对检测仪表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能将控制流程图(工程图、工程设计图册)转化成控制系统框图。
4、DDZ -Ⅲ型仪表的电压信号制,电流信号制。
QDZ-Ⅲ型仪表的信号制。
它们之间联用要采用电气转换器。
5、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各自特点。
电压传输特点:1). 某台仪表故障时基本不影响其它仪表; 2). 有公共接地点;3). 传输过程有电压损耗,故电压信号不适宜远传。
电流信号的特点:1).某台仪表出故障时,影响其他仪表;2).无公共地点。
若要实现仪表各自的接地点,则应在仪表输入、输出端采取直流隔离措施。
6、变送器有四线制和二线制之分。
区别。
1、四线制:电源与信号分别传送,对电流信号的零点及元件的功耗无严格要求。
2、两线制:节省电缆及安装费用,有利于防爆。
活零点,两条线既是信号线又是电源线。
7、本安防爆系统的2个条件。
1、在危险场所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仪表。
2、在控制室仪表与危险场所仪表之间设置安全栅,以限制流入危险场所的能量。
第一个字母:参数类型 T ——温度(Temperature ) P ——压力(Pressure ) L ——物位(Level ) F ——流量(Flow ) W ——重量(Weight ) 第二个字母:功能符号 T ——变送器(transmitter ) C ——控制器(Controller ) I ——指示器(Indicator ) R ——记录仪(Recorder ) A ——报警器(Alarm )加热炉8、安全栅的作用、种类。
过程控制知识点整理
![过程控制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ed2db5fb7360b4c2e3f6462.png)
第一章1、自动化仪表: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重要工具,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等各工业部门。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自动化仪表将被控变量转换成电信号或气压信号后,除了送至显示仪表进行指示和记录外,还需送到控制仪表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使被控变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2、过程控制仪表包括:检测仪表、调节仪表(也叫控制器)、执行器,以及可编程调节器等各种新型控制仪表及装置。
3、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物位、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4、标准信号制度: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标准信号为直流电流4-20mA ,直流电压1-5V 。
我国DDZ 型仪表采用的标准信号:DDZ- Ⅰ型和DDZ- Ⅱ型仪表:0-10mA 。
DDZ- Ⅲ型仪表:4-20mA 。
5、我国的DDZ 型仪表采用的是直流电流信号作为标准信号。
6、采用电流信号的优点:电流不受传输线及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适于远距离传输。
动单元组合仪表很多是采用力平衡原理构成,使用电流信号可直接与磁场作用产生正比于信号的机械力。
对于要求电压输入的受信仪表和元件,只要在回路中串联电阻便可得到电压信号。
7、采用直流信号的优点:a.直流信号传输过程中易于和交流感应干扰相区别,且不存在移相问题;b.直流信号不受传输线中电感、电容和负载性质的限制。
8、热电偶是以热电效应为原理的测温元件,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势信号(mV )。
特点:结构简单、测温准确可靠、信号便于远传。
一般用于测量500~1600℃之间的温度。
9、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将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若两个连接点温度不同,回路中会产生电势。
此电势称为热电势,并产生电流。
10、对于确定的热电偶,热电势只与热端和冷端温度有关。
11、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
12、热电阻:对于500℃以下的中、低温,热电偶输出的热电势很小,容易受到干扰而测不准。
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41b5e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f.png)
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注重过程与观念》
哎呀呀,咱就说有一次我决定自己做蛋糕的事儿吧。
那时候,我兴致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从买材料开始,我就精挑细选,面粉得是最好的,鸡蛋得是新鲜的,还有糖啊、油啊啥的,都不能含糊。
我把这些材料一一摆好,感觉就像要开始一场伟大的冒险。
然后开始打鸡蛋,哎呀,那蛋清和蛋黄分离的过程可真是个技术活啊,我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破了蛋黄。
接着就是搅拌面粉啥的,我哼着小曲,想象着蛋糕做出来的美味样子。
到了把面糊放进烤箱的时候,我紧张得不行,一会儿看看温度对不对,一会儿又想着时间到没到,感觉自己就像个守护宝贝的卫士。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那心啊,一直悬着,不停地在想,会不会烤糊了呀,会不会没发起来呀。
终于,烤箱“叮”的一声,蛋糕烤好啦!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烤箱,哇,虽然样子不是特别完美,但那可是我自己亲手做的蛋糕呀!我尝了一口,嗯,味道还不错呢!
通过这次做蛋糕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对过程的控制有多重要呀,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马虎。
而且我也明白了,不能光想着最后的结果,过程中的乐趣和体验才是最珍贵的呢。
就像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样,好好享受过程,总结那些观念,才能真正收获满满呀!嘿嘿,这就是我的一点小感悟啦!。
工业过程控制实训总结报告
![工业过程控制实训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3c44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a.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过程控制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掌握工业过程控制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工业过程控制实训。
本次实训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工业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3. 熟悉工业过程控制设备的使用和操作;4.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工业过程控制基本原理及方法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工业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PID控制、前馈控制、解耦控制等。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业过程控制的基本流程,为后续实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组成及结构实训中,我们详细了解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计算机等。
通过对系统各部分的了解,我们掌握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3. 工业过程控制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了工业过程控制设备,如PLC、DCS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4. 工业过程控制实训项目本次实训共分为四个项目: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串级控制系统设计、前馈控制系统设计、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每个项目都要求我们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并实现相应的控制系统。
四、实训成果1. 成功完成了四个实训项目,掌握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调试方法;2. 熟练掌握了工业过程控制设备的使用和操作;3.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深入了解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五、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掌握工业过程控制技术。
2.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共同完成项目。
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
![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576f0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3.png)
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过程控制的那些事儿》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
这过程控制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你想啊,就好比你要做一顿超级美味的大餐。
从准备食材开始,这就是过程控制的第一步呀。
你得精挑细选,不能随便拿些烂菜叶子充数吧。
这就像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先把基础打牢咯,不然最后出来的东西能好吗?然后呢,切菜、配菜,这也得有讲究,大小均匀、搭配合理,就跟我们安排工作步骤一样,得有条不紊。
接着就是烹饪啦,火候得掌握好呀,火大了就糊了,火小了又不熟。
这就像我们在控制过程中,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不能过猛也不能太弱。
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就像跳舞一样,有节奏地前进。
在整个过程中,还得时刻留意着有没有啥问题出现。
比如盐放多了、水烧干了,这时候就得赶紧调整。
就跟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意外情况,得灵活应变,不能傻愣愣地等着坏事发生呀。
而且啊,我们还得不断地检查,看看做出来的东西合不合要求,这就是质量把控嘛。
其实过程控制无处不在啦。
比如你跑步,怎么合理分配体力,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保持匀速,这都是过程控制呢。
又或者你学习一门新技能,怎么安排学习时间,怎么巩固知识,也是过程控制的体现呀。
总之呢,过程控制就是让事情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就像给事情装上了导航一样。
让它不跑偏,顺利到达目的地。
哎呀呀,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做事情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不能马虎大意哟。
所以啊,过程控制可重要啦,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能让一切变得井井有条。
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个魔法,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呀!嘿嘿,这就是我理解的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啦,你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呢?。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4956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d.png)
过程控制知识点总结工业过程控制的基础知识过程控制的基础知识涉及到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法。
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组成,通过操纵执行器来达到对被控制对象的控制目的。
传感器用于将被控制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成电信号,送入控制器进行处理。
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通过控制器对执行器进行调节,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控制方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
开环控制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直接进行调节,而闭环控制则需要不断地对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进行反馈和调节。
PID控制PID控制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
PID控制是基于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反馈,利用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控制算法进行控制。
比例控制算法通过比较被控对象的实际值和期望值的差异,来实现对执行器的调节。
积分控制算法通过对被控对象状态的积分来对执行器进行调节,从而消除长期的稳态误差。
微分控制算法通过对被控对象状态的微分来对执行器进行调节,从而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
PID控制可以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艺过程需求。
过程控制的现代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控制领域也不断涌现出一些现代化的技术。
例如,现代化的控制系统往往集成了大量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网络化。
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过程控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信息反馈,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同时,现代化的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过程控制的应用领域过程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例如,在化工、石油、化肥、冶金、电力等行业中,过程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在食品、医药等行业中,过程控制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在环保、能源等领域中,过程控制技术被应用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过程控制技术还在交通、建筑、通信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总结汇报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8630b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2.png)
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总结汇报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产品生产部门的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部门在产品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们加强了原材料的质量管控。
通过与供应商密切合作,我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原材料供应商评估机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原材料的入库检验工作,确保只有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生产线。
其次,我们优化了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的深入分析和优化,我们成功地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还引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了人为操作的风险,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加强了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生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生产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按照标准进行操作,避免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最后,我们注重了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培训活动,提升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的要点和技巧。
我们还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建立了一个积极向上、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为产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通过以上的努力,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当然,我们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仍然有一些员工对于操作规范的执行不够严谨,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监督,提高员工的工作纪律和责任意识。
过程控制内容总结
![过程控制内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33e8da1a37f111f1855bc6.png)
过程控制内容总结一.现场仪表:仪表的发展:DDZ, QDZ,DCS,FCS p6+p11检测变送的功能:转化为标准信号:24V DC电源供电,4~20 mA 电流信号1~5V DC 电压信号. 气动执行器20~100 Kpa p13仪表的指标(防爆系统的概念,误差,精度,特性曲线,零点,量程,测量范围)p14+p19~p231. 检测变送仪表。
温度:热电偶(原理条件,补偿导线,冷端补偿的概念),热电阻(类型,测温范围,测量方法)p27~p31压力:压力的定义(各种表述之间的关系),差压测液位(测压点位置不同引起的迁移)p43 流量:各种流量计测量特点、分类;差压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的测量原理p54~p57液位:p59~p602.执行器:结构(执行机构+调节机构),执行器的气开气关构成,p92+p96~p97 调节阀气开气关选择原则p96 +p157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影响因素;分类:固有+工作p97~p99串联管道工作时,分压比s的变化,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p100流量特性的选择:依据过程特性+配管情况+负荷情况p100二:对象+控制1.对象:1)模型:机理法:(单容,双容),掌握:推导过程,传递函数结果表达式p117+p120 试验法:飞升曲线+脉冲响应曲线,掌握相互转化。
p1292)参数辨识:特征参数的确定,(K,T,τ), 重点:一阶惯性+纯滞后p1243)对象的类型:水槽,热交换器,锅炉汽包,加热炉,奶粉干燥过程p170+p1744)对象的选取(被控参数,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p146~p1492.控制(调节,调节器):控制原理+控制参数1)控制原理:负反馈+稳定运行负反馈的判断:A. 回路内各模块增益之积为正(此时e=r-y),即c v o mK K K K>p157~p158or 奇数个负作用环节(注:所谓环节是指:控制器环节(包括比较环节),执行器环节,对象环节,检测变送环节,掌握每个环节的正负作用判断)稳定运行:各环节增益之积保持不变,(稳定的过渡过程判断,过渡过程的指标:静差,超调,周期,衰减比等)p9~p10 + p1592)调节器调节规律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就是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控制内容总结
一.现场仪表:
仪表的发展:DDZ, QDZ,DCS, FCS p6+p11
检测变送的功能:转化为标准信号:24V DC 电源供电,4~20 mA 电流信号1~5V DC 电压信号、 气动执行器 20~100 Kpa p13
仪表的指标(防爆系统的概念,误差,精度,特性曲线,零点,量程,测量范围)p14+p19~p23
1、 检测变送仪表。
温度:热电偶(原理条件,补偿导线,冷端补偿的概念),热电阻(类型,测温范围,测量方法) p27~p31
压力:压力的定义(各种表述之间的关系),差压测液位(测压点位置不同引起的迁移)p43
流量:各种流量计测量特点、分类;差压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涡街流量计 的测量原理p54~p57 液位: p59~p60
2.执行器:结构(执行机构+调节机构),执行器的气开气关构成, p92+p96~p97
调节阀气开气关选择原则 p96 +p157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影响因素;分类: 固有+工作 p97~p99
串联管道工作时,分压比s 的变化,对流量特性的影响。
p100
流量特性的选择:依据过程特性+配管情况+负荷情况 p100
二:对象+控制
1.对象:
1)模型:机理法:(单容,双容),掌握:推导过程,传递函数结果表达式 p117+p120
试验法:飞升曲线+脉冲响应曲线,掌握相互转化。
p129
2)参数辨识:特征参数的确定,(K,T,τ), 重点:一阶惯性+纯滞后 p124
3)对象的类型:水槽,热交换器,锅炉汽包,加热炉,奶粉干燥过程 p170+p174
4)对象的选取(被控参数,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p146~p149
2、控制(调节,调节器):
控制原理+控制参数
1) 控制原理:负反馈+稳定运行
负反馈的判断:A 、 回路内各模块增益之积为正(此时e=r-y),
即 0c v o m K K K K > p157~p158
or 奇数个负作用环节
(注:所谓环节就是指:控制器环节(包括比较环节),执行器环节,对象环节,检测变送环节,掌握每个环节的正负作用判断)
稳定运行:各环节增益之积保持不变,
(稳定的过渡过程判断,过渡过程的指标:静差,超调,周期,衰减比等) p9~p10 +
p159
2)调节器调节规律
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就就是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PID 调节器的数学表达式: p74
)11()(s T s T K s G d i c ++
= (0)01
()()[()()]t c D i de t u t K e t e t dt T u T dt
=+++⎰
PID 调节器的阶跃响应特性
: p76
比例、积分、微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的特性。
p74 + p153
重点:比例积分特性,图形特点
3)控制参数,(控制指标+参数整定)
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的大小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p153
比例度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比例度就是反映比例控制作用强弱的一个参数,比例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表示比例控制作用越弱,则过渡过程曲线越平稳,但余差也越大。
反之,比例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表示比例控制作用越强,则过渡过程曲线也就越振荡,这样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变差,但可适当地减小余差。
如果比例度过小就可能出现发散振荡。
积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积分时间就是反映积分控制作用强弱的一个参数,积分时间越大,积分速度越小,积分作用不明显,余差消除的慢。
积分时间越小,也就表示积分速度越大,这样积分作用就明显,易于消除余差,但就是系统振荡加剧,使得系统的稳定性下降,动态性能也变差。
微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1
112max min)max min 1{()(2)}(100%
()
n n n d n n n n n n i u u u T T e e e e e e P T T
e
e e P u u u ----∆=-∆=-++-+∆∆-=⨯∆-0
01
()[()()]t p i y t K e t e d y T ττ=++⎰
微分时间就是反映微分控制作用强弱的一个参数。
当一个系统中存在偏差,并且就是变化的,那么微分作用马上进行调节,如果偏差就是固定的,即使数值很大,微分作用也没有输出,所以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
如果增加微分时间,能克服对象的滞后,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但就是,微分时间太大,会引起系统的过渡过程的强烈振荡,反而使调节质量变差。
PID调节规律的选择原则p156
PID 参数的整定: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特点比较P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