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地问题的思考

合集下载

对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设管理的思考

对规范变电站接地线装设管理的思考
容 器 检 修 时 ) , 止整 副 接 地 线 在 开 关 柜 内 , 外 防 特 殊情 况设 置 在开关 柜 内必须 具有 防误 功 能 。 ( ) 可 能 考 虑 导体 端 与接 地 端 间 防 误 闭锁 4尽
接地 线 ,有 的母线桥 的空 间位置不便 于装设 接
安全距离要求 ,有 的装设接地线的地点与周围带 电导体 的距离太近 ,不能保证人与带 电导体的安
全距 离 。
地线 , 线桥尺寸规格 较 多 , 母 使接地线 线夹不 相
适应 。 1 接地 装置 问题 . 2
因此对变 电站装设接地线 的装置进行 改造 、
整治 , 之规范化 , 使 符合 安全要求 , 是急 待解 决的
问题。特别是在实行变 电站无人值班 , 运行人员负
在有些需要装设接地线的地点无符合要求的
专用接地装置 , 导致运行人员在装设接地线时随意
将接地线接地极装设在设备构架 、 设备外壳上。
责 的变 电站设备 检修安 全措施 布置任 务更加 繁
1 装设 临 时接地 线 问题 . 3
有些变电站遇到大型操作 , 停电检修范 围大 , 所以接地线不够用 , 借用其他变 电站接地线 , 作为 临时接地线用。但 由于运行人员没有把临时接地
线和正 常操作的接地线等 同看待。造成临时接地
线未拆除就合闸送电的事故屡见不鲜 。 × × 变电站 , 值班员在操作 1 V隔离开关时 ,未拆除临时接 Ok 地线 ,恢复母线送 电,带地线合隔离开关造成 1 O
要 求 , 据 现场 条件 , 根 或者 改 变方 案 。 即更 换装 设
() 1在所有设备上可能装设接地线的地点 , 都 应设置装设接地线 的专用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与

关于TT系统接地型式的一些思考

关于TT系统接地型式的一些思考

关于TT系统接地型式的一些思考TT系统接地型式是指将电力设备与大地之间的接地方式,是电力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不同的TT接地型式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TT系统接地型式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TT系统接地型式的基本概念TT系统接地型式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或者其他天、地、电流电压无关联的物体通过独立的接地装置与大地连接的接地方式。

TT系统接地型式是一种双重保护接地方式,它同时保证了电气设备与人员的安全。

在TT系统接地型式中,若出现了接地故障,保护及时不会对场地和设备造成额外的伤害,避免了人身和财产事故的发生。

TT系统接地型式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在电力系统中,TT系统的接地方式具有优秀的安全性。

首先,TT接地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电气设备出现接地故障后设备做为接地点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其次,在TT系统接地型式中,所有的电气负荷都与大地断开,所以受到的噪音和电磁干扰会显著减少。

同时,TT系统接地型式也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减少了电磁输电对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因此,TT系统接地型式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

关于TT系统接地型式的探讨TT系统接地型式虽然具有优秀的安全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其它的问题需要探讨。

首先,对于接地电流大小的测量对于提高电气设备性能的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对于TT系统接地型式来说,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接地电阻值也会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TT系统接地型式也是需要研究的。

总之,TT系统接地型式作为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讨,将能够对TT系统接地型式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更好地满足各种实际应用需求。

更详细的探讨可以从接地方式的影响、适用环境、实际应用等方面入手。

首先,不同的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不同的。

关于导体接地问题的思考

关于导体接地问题的思考

根 极 细 的导 线 与 大 地 相 连 ( 工 程 上 常 分 为 保 护 接 在
地和工作接地 ) .连 接 后 的 导 体 就 和 大 地 视 为 同 一
导体 , 即导 体 与 大 地 等 电位 .教 学 中 我 们 一 般 认 为
大 地 与 无 限远 等 电 位 , 为 零 电位 . 而 , 常 规 定 且 因 通
维普资讯
2o 0 2年
8月
第3 2卷
第 4期 第 3 3页 9
山 东 大 学 学 报 (r, j - ̄ I K) J OF S . HAN ON D G UN V. ( NG. S I ) I E C .
Vo . 2 No 4 P. 9 13 . 33
≈ 5×1 ( ) 地 球 总带 电量 约 为 Q :4t 0 m2 , 7 R ≈ 1 . 2 ×5×1 5 0 =6×1 C) 由 于 孤 立 导 体 的 电 容 C = 0( 、
4r , 以 当孤 立 导 体 球 带 电 Q 时 , 的 电 位 己 7 R 所 e 它 ,
=Q/ = Q/ 4 e R) 对 于 地 球 来 说 , =4 e R C (h0 . C h0 ≈ 1 1 0 F, =6× 1 Us= 6× 1 ( / 5 0) /5 0 Q 0 C, 0/110 =9×1 V) 这 样 的估 算 与 实 际 是 不 近 相 等 的 , 0( . 因 为 地 球 不 是 孤 立 导 体 ( 围 地 球 还 有 电 离 层 等 ) 而 包 ,
P o ic 7 0 7 C ia rvn e2 2 3 , hn )
ABS TRACT M a n y i c u e o lwi g a p c s i l n l d s f l o n s e t : i ee t i o e ta e o w h n c n u t r i lc rc l s lc rc p t n i l z r e o d c o s ee t i a g o n i g Ho r u dn ? w c n o d c o e c a g c a g s a c n u t r x h n e h r e w ih t e g o n wh n c n u t ri l c rc l r u d— t h r u d, e o d c o s ee t i o n a g i g, e r e o h r e e c a g s d s u s d. n d g e fc a g x h n e i ic s e KEY ORDS W C d co s on u t r ;Ch r e e c a g ; a g x h n e

上海地区住宅小区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的思考

上海地区住宅小区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的思考

上海地区住宅小区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的思考上海地区住宅小区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的思考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住宅小区接地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

现今,住宅小区的接地系统类型多种多样,其中TT系统作为一种常用的接地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的电气安装工程中。

但是,对于每种接地类型的适用性始终是有限度的。

对于上海地区住宅小区来说,采用TT系统接地型式的优势和缺陷有哪些呢?首先,从优势方面来看。

TT系统是一种独立的接地方式,其具有安全可靠、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上海地区的电气安装中,由于该地区大多数房屋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造,这使得TT系统的接地电阻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满足电气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需要。

此外,TT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外界的毛刺电流对住宅小区的影响,使整个小区的电气设备更加稳定可靠。

其次,需要重点关注TT系统接地型式的缺陷。

相对于其他接地形式,TT系统的缺点主要集中在其对地面的依赖上。

在上海地区,大多数住宅小区都是建在地下室或地面下部分的,这意味着如果TT系统接地的部分设备出现问题,特别是地面上的主地线出现故障时,整个小区的电气设备都将面临安全风险。

另外,由于TT系统的负载相对较集中,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巡检和维护,可能会导致过载现象的出现,从而影响整个住宅小区的电气使用。

综上所述,对于上海地区的住宅小区来说,TT系统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特别是针对路段相对较短的单元住宅、高层公寓等建筑类型。

但是,同时也需要注重该类型接地系统的缺陷问题,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维护和巡逻,从而确保整个小区的电气安全和正常使用。

为了避免TT系统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定期检查TT系统的接地电阻和保护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TT系统的主地线通常位于地面下,难以被发现。

因此,建议安装地面电阻测试点和巡逻路线,以便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检测和维修。

另外,对于住宅小区的电气使用,也需要加强对电器的选择和使用,以避免因电器故障导致整个住宅小区的电气安全问题。

关于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思考

关于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思考

试 验研 制 而成 。导 电水泥 既 具有 水泥 的 性质 , 能满足 发 电厂 、变 电站 、输 电线 路杆 塔及 高层 建 筑等 基础 结 构 的强 度要 求 , 同时又 具 有导 电 的性能 , 可 降低 地 网和 杆塔 接 地体 接地 电阻 ,可 适用 于 各种接 地 工 程 。因此 导 电水
泥 的 降 阻率 高、 防 腐 能 力 强 、 使用 寿 命 长 、 性 能稳 定 、 无 毒 、无 环 境 污 染 、施 工 简便 、用 量 少等 优 点 ,另外 还 可用 于接 地体 的防 盗。 下面 将介 绍
等 。论 文结 合 实际情 况 ,通 过 实际 调研 情 况进 行 了大量 的 勘测 ,在 考 虑 了
管 等材 料的截 面积 较小 ,直 接影 响接 地装 置的流 散效 果 。③ 为 了满足 接地
电阻值 ( 一般 情况 下都 很 大 )的需 要 ,都 会尽 量 去增加 接 地用 料 ,这 是很 不 科 学 的选 择 。这 个原 因 不难 理解 , 因为 增加 钢材 用 量 ,就会 增 大工 作土 石 方开 挖量 ;还 会增 加 各种 经济 作 物和 农 作物 的 一些赔 偿 费用 ;其 次 ,也 增 大 了被 冲 刷 以及被 偷盗 的 潜 在 危 险性 ;总 之 ,增 大 了总 体 的 开支 费用
措 施 都具 有较 好 的 降阻 效果 。但 也 存在 诸 如成 本较 高 ,施 工难 度较 大等 不
利 因素 ,给 应用 的推 广造 成很 大 的阻碍 。 3提 出 一种 良好 的改进 措施 首 先 ,让 我们 来 了解 一 下 导 电水 泥 的特 性 。导 电 水泥 是 由多种 主 导 剂 、添加 剂 、防腐 剂 和 固化 剂 ,经 过科 学配 方 ,严 格 的理 化性 能 及电性 能

一起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思考

一起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引发的思考
第 37 卷 第 4 期 ・ 术 学
V o1 . N 0 4 37




2 0 年 7 月 01
JuI . 2O1 O
HUNAN AGRI CUL TURAL MACHI NERY

起 1 V 配 电线路 单相 接地 故 障 引发 的思 考 0 k
李冬 英 J
( 恩施 职业技术 学 院 电气与机 械工程 系 , 湖北 恩施 4 50 ) 400
Ab t a t 1 V d s i uin l ego n ut c u s l p o u e av r t f a a d , o ye e a lcr h c . sr c : 0 k it b t n r u df l O c r l r d c a i yo z r s s mema v n l d t ee t cs o k r o i a wi e h e o i

供电区域 内一条 1 V线路发生速断跳 闸事故 ,经过 0k
障后 ,电压 互感 器可 以继 续 运 行 ,但 持 续 时 间不 应 超 过 2h 。 1 V电 压互 感 器 铁 芯 的磁 通 密 度 选 择 标 准 , 0 k 在正 常 运 行 电压
对事故线路进行全线巡视 ,仅发现一 台配电变压器 V相跌落 式熔断器引线烧断并碰触 电杆。 障处理后恢复送 电时 , 故 线路
mo i r g d v c n t e f cie me s r s t o t u u l mp o e t e lv lo u n n aey a d s b y fr e o o c nti e ie a d oh r e e t a u e o c ni o s i r v h e e fr n i g s ft n t l ,o c n mi on v n y a d v lp n n e p el igsa d r sp o ies r ie . e eo me t dp o l i n n a d r vd evc s a v t Ke r s 1 V; i r u in l e sn l— h s r u d fu t y wo d : 0 k d si t i ; ige p a e go n l tb o n a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现状及思考

变电站接地系统的现状及思考
收 稿 日期 :0 1 0 — 4 2 1— 6 1
中常常 需要 其 它辅 助 要 素才 能 正 常工 作 , 就需 要 这
5 3
第1卷 5
第3 期
鼋涤糙赧 阌
P 0W E S P Y EC R UP L T HNOL OGI S AND AP L CA I E P I T ONS
t o a e c nc r e o wh m r o e n d.
Ke wo d : g o d n ;c re tsta in;t i k n me s r y r s r u i g u n i t u o h n ig; a u e
中图分 类号 : M6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2 9 2 1 (0 20 — 0 3 0 T 4 B 0 1 — 7 32 1)3 0 5 - 4
关键 词 : 地 ; 状 ; 接 现 思考 ; 策 对
Cu r n iu t n a d Th n i g o o d n y tm u sa i n r e tS t a i n i k n fGr u i g S se i S b t t o n o
W ANG u o F —b
12 工 作 接 地 .
防雷 接 地应 按 照 就地 原 则进 行 , 于 与 电气设 对 备 的距 离应 当以 远为 好 . 过 这样 的方式 在 接 地过 通 程 中保 持 防雷 接 地 。常 用方 法 主 要 为通 过避 雷 线 、
工 作接 地 的作 用 是保 持 系统 电位 的稳 定 性 , 即
理 【n 3 】
工作 接 地 的一 个 特 点 就 是 能 够 坚 持 就 近 原 则
后 直 接 和主 接地 网连接 , 些还 可 以经 过部 分 阻抗 有 后再 接地 。

关于低压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系统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低压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系统若干问题的思考
目 程术 技
关于低压电气装置保护 接地系统若干问题的思考
赵喜 军 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 司
的是配电变压器高、低压绕组一旦因绝缘损坏被
击穿时 ,则可抑制低压侧电压的升高 ; 在单相接 地故障中,使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会升高 ;易实 施单相接地保护。
( 把T 系统变成T N C 2 T ) T — 系统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 在两网改造中,有的单位在设计安装低压电 能表外壳与中性线连接在一起,形成 了T — 系 N C 配电屏 ( )、控制屏 ( )、各类箱体 气装置接地系统中,存在一些问题 , 箱 箱 给今后运行 统。而T - 系统只适合于有独立变压器且有电 N C 操作台等金属的框架 ; 中带来不应有的弊端, 现分述如下: 气专业人员维修的厂矿企业。
小于 10 0 kQ,可使用0 级设备。在该场所内,人 体伸臂2 范围内,不会同时触及两个外露可导 电 m 部分或一个外露可导电部分和任何一个外部可导
统接 地 有 关 系。如 果 选择 不 当, 但不 能实 现 所 电部分 ; 不 在伸臂的范围外 , 该距离可缩短至12 .5 要 求 的保 护, 而 会 降低 供 电 系统 的可 靠 性 。在 m。必需采取措施防止通过外部可导 电部分在该 反
一 一
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和钢筋混凝土 l T 接地系统不应要求中性线重复接地 、 T ” 规范 ” 规定 农村 低压 电力网宜采用TT 系 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 9- 2 统;一股用户是不应采用T — 系统的,因为: L 49 9 N C 封 闭式组合 电器和箱式 变电站 的金属箱 《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 ) 规 ( 它不能装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1 ) 以有 体; 定采用T 系统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T 效防止电气设备接地故障的间接接触 电击、接地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套 , 穿线的 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 电弧火灾和直接接触电击; 金属管 ; 不得再接地 , 且保持与相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 ( 它不能断开P N 2 ) E 线,因此难以防止在电气 电气用各类金属构架、支架等 ; 但是 ,一些单位在两网改造中要求将T 系 T 检修时,故障电压招致检修人员的电击事故和电 电缆桥架、电缆线槽及金属支架; 统中性线作重复接地,理 由是防止中性线断线后 气火灾; 电涌保护器 ; 中性点漂移带来的三相 电压不平衡。这是直接违 (T — 系统的单相回路内,如果P N 3N C ) E 线中 发电机 中 性点外壳、发电机出线柜和封闭 反” 规范 ” 规定的 。实际上 ,此做法效果有限,问 断 ,电气设备外壳可带高达2 0 的对地电压 , 2V 威 式母线 ( 密集型或空气绝缘型)金属外护层; 题不少。

有关TN—C—S供电系统中接地问题的思考

有关TN—C—S供电系统中接地问题的思考

有关TN—C—S供电系统中接地问题的思考作者:顾鸿明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13期摘要本文分析了TN-C-S系统在运行中由于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中性点电位偏移引起三个相电压的畸变及PEN线断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并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TN-C-S 接地措施目前住宅小区往往设有变电所向各建筑物呈放射式供电,由于TN-C-S系统在进入建筑物配电装置前只有一根PEN线,节省了专用的PE线,且建筑物内N线与PE线之间电位差较小等优点被广泛采用,而由此带来的接地问题,值得思考。

1 TN-C-S系统的构成在现行的《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中,TN系统是指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

在该系统中,电源中性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从该中性点引出的中性线称为N线。

担负着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到该接地点的保护导体称为PE线,而同时起着N线和PE 线作用的保护中性导体称为PEN线。

根据该系统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有三种型式。

即TN-C系统、TN-S 系统及TN-C-S系统。

TN-C-S系统指的是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其表征图如图1所示。

很显然,在PE线与N线分开点之前,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与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都要通过保护接零支线连接到PEN线上,而在分开点之后,单相设备的工作零线应连接到N线上,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则通过接零支线连接到PE线。

2 TN-C-S系统的缺陷分析由图1可知:由于该系统可以提供两种等级电压,既可满足三相负荷又能满足单相负荷的供电,所以三相负荷往往是不平衡的,此时PEN线上必然有电流流过,从而在PEN线上产生电压降,导致中性点电位发生偏移,三个相电压畸变。

如图2所示。

而PEN线上电流的大小取决于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三相负荷越不平衡这个电流就越大,且PEN线电流越大,其上的电压降落就越大。

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处理的几点思考

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处理的几点思考

择在线路的任何一 台配 电变压器上 ,变压器的二次侧中性点要接地。可
直接测量变变压器的高低压之间的绝缘电阻。一般用 5 0 0 V摇表 即可。
结论
为了减少 l O k V线路故 障给电网运行带来 的不 良 影 响, 不仅要求运维 人员熟悉有关运行规程 ,了解设备 的运行状况 , 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
故障的多发期 , 所有故障中最突出的故障是线路接地故障 , 且查找和处
理起来也比较 困难。
地故障时 , 看 门狗断路器 自动分 闸,甩掉故障支线 ,保证变电站及馈线
上的其它分支用户安全运行。并可 主动上报故障信息 ,使运维部 门能迅
二 、1 0 k V线路故障原 因
引起 l O k V线路发生接地的原因很多 ,主要体 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 . 1 0 k V 线路导线在绝缘子上绑扎或固定不牢脱落到横担上 ,导线断
是重要的外力破坏因素。 由于线路、设备维护不到位 ,缺陷没有得到及时的消缺处理 , 从而
事 。在这里介绍一种 比较简单实用 的方法。线路接地后 ,接地相 的对地 电阻为零。这种方法 的原理就是利用 的这一点。方法 :线路停 电后 ,将 线路上的各支线开关断开 。在每一段线路上找一处方便的地方 ,用兆欧
速明确事故 点,及时进行现场处理 ,使故障分支线路尽早恢复供 电;故 障指示器有短 路故障和接地故障指示等多种功能 ,人员可以根据此指示 器 的报警信 号迅速找到发生故障的区段 ,分断开故 障区段 , 从而及时恢
复无故障区段的供 电,可节约大量 。
线落地或搭在横担上 ,配电变压器高压 引线断线 ,导线风偏过大与建筑


引言
变压器进行维修或更换。对 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 、分支熔 断器 、避雷器 等设备进行绝缘测试 , 不合格的及时更换 3 . 分支线路加装看 门狗断路器或故障指示器。 当用户支线发生单相接

对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思考

对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思考

对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思考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同时,人们对电气自动化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电气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人们应该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接地以及电气保护技术的思考力度,通过采用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安全性。

但是,在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故障,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程度,降低安全风险,人们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进行思考分析,为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一、电气接地技术人们主要通过利用电气接地技术,将人们在进行电气设备操作时所产生的雷电感应电流和由故障产生的电流及时的通向大地,所以,技术人员需要保证电力系统从始至终都处于一个拥有较低抗阻的电力通道环境下。

此外,技术人员在对接地系统进行安装工作时,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比如所选用的导体的材料,接地区域的土壤条件等,充分利用好土壤的性能,此外,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也是影响电气接地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对电气接地系统电阻值进行分析,使得电气接地技术安全可靠。

关于电器接地系统,主要有以下两种,分别是TN-S接地系统和TN-C-S接地系统。

首先,TN-S接地系统主要充当接零的角色,为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比如,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发生漏电时,电流就会经过TN-S系统进行转换,变成短路电流,在金属熔断丝熔断时,所发生故障的设备就会发生断电,进而防止相关人员出现触电等安全事故,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TN-S接地系统还会作为一种常用的接地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再者,关于TN-C-S接地系统,能够使得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电气设备,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操作人员需要利用好接地引线,引出接地体,保障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与处理方法思考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与处理方法思考
点。
组成 , 在变 电站运行 中, 直流系 统主要 为变 电站 的控制 、 信 号、 综保 、 自动装置 以及事故照 明等方面 提供稳 定可靠 的直 流 电 源, 同时也为变 电站 内开关的分合 闸操作提供直流 电源 。直流 系统 的可靠性直接影 响到变 电站运行 的稳定可靠 , 在 日常运行 过程 中, 直流 系统 的故障也是变 电站运行 中的重要 隐患。变 电 站直 流系统发生的故障主要 以接地故 障最 为频繁, 本文针 对变 电站 直流 系统在 日常运行 中出现 的接地故 障进 行分析 , 探 讨其 产 生的原因及 故障影响 , 着重分析查找及处理 的方法和 查找过 程 中 的注 意 事 项 。
1 接 地故障发生原 因及影 响
直流 接地是指 直流系 统的正极 或负极对 地之 间的绝缘 电 阻值下 降至某 一定值 , 其 中“ 地” 是 中性点 的概念 。直流系 统有 多个设备 组成 , 其接线 复杂 繁多, 经过长 时间的运行 , 由于 外部
要想迅速 的排 除变 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最重要的是找 到发生接 地的位置, 也就是常说 的接地故 障定位 。发生直流接 地故障往往 不是一个点, 而是 多个 点, 甚至是一片 , 只是通过一 个金属 点去接地的情况是非常少见 的。接地故障报警大 多是 由 于潮湿 , 尘 土粘结 , 电缆破 损或 绝缘 降低 , 及 其它 因素而 造成 的。发生接地故障后 , 故障并不稳定 , 经常会不 断发生变化。所 以在现场查找直流接地是非常复杂 的问题 。目前使用 比较 多的 直 流 接 地 查 找 方式 有 拉 回 路 法 、 直 流 接 地 选 线 装 置监 测 法 和 直 流接地故 障定位装 置定位法。三者之间有着不同的特 点, 下面 我们就进行具体分析, 是大家有一个全面 的了解 。 ( 1 ) 拉 回路法。作为沿用至今 的一种简单方法 , 其原理路就 是断掉该 回路 的直流电源 ( 时间不能超过 3 s ) 。 拉 断回路顺序是 先信 号回路 、 照 明回路 , 再操 作回路、 保护 回路等等 。但是 由于 变 电站 的二次 系统 复杂程度 越来越大, 以及在建 设及 改造 过程 中遗 留 的各 种 问题 , 信号 、 控制、 保 护 回路 已经 没有 严格 的区 分, 同 时还 形 成 一 些 不 正 常 的 闭 环 回 路 , 如 果 使 用 拉 回路 法 来 确定 接地故 障点 , 不但大大增加 了增大 了查找 的难度 , 而 且回 路接 线的不确 定性 , 在拉回路查 找的过程 中 , 经 常 使 设 备 发 生 人为跳 闸事故 。在 目前 的变 电运行技 术水平条 件下, 微机 保护

关于风电机组接地电阻的思考

关于风电机组接地电阻的思考

关于风电机组接地电阻的思考摘要:本文对现行标准关于风电机组接地电阻相关要求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了风电机组接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风电机组;防雷;接地电阻;标准一、引言近年来,随着风电技术进步与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风力发电得到长足发展,其中陆上风电2019年新增并网装机达2376万kW,新增装机单机平均功率达2.45MW——风电机组呈现出大型化趋势,更大的容量、风轮直径以及更高的轮毂高度将带来更低的度电成本。

但由于风电机组常安装在山顶、山垭或开阔地带等易受雷击的场地,叶片与机舱又处于旋转状态,机组防雷问题十分突出。

目前,风电机组防雷主要通过合理划分雷电防护分区,并采取综合雷电防护系统,包括:在易受雷击的突出部位(叶片、机舱测风仪)安装接闪器或避雷针,以避免机组直接遭受雷击;合理设定雷电泄流路径并保证有效泄流,对易受损的机械传动与偏航机构采取隔离、旁路等措施,以减小雷电流危害;采取等电位连接、屏蔽与合理布线、隔离和协调配合的SPD保护等措施,以降低电力电子等部件遭受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

为快速分散雷电流、避免损害风电机组,并为附近人员和牲畜提供必要的电击防护,风电机组需要设置高效的接地装置。

二、风电机组接地设计的常规做法与接地工程实施中存在问题(一)风电机组接地设计的常规做法风电机组(含机组箱式升压变压器,以下简称风机或机组、箱式变)接地按功能分为系统接地、保护接地和雷电保护接地,各功能接地之间相互隔离难度较大,为防止出现反击,并基于工程造价考虑,一般采取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符合各功能接地要求中的最小值。

当前,风机接地设计均设置了独立的接地装置:除利用风机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体外,为降低跨步电压造成的危害,在机位附近形成一个近似等电位区,人工接地极多为沿基础敷设的一个或多个环形水平接地体(可附加垂直接地体);如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敷设放射形水平接地体附加垂直接地体,或采取离子接地极、换土、外引接地等其他降阻措施。

关于机房接地的思考

关于机房接地的思考

关于机房接地的思考现在国内专业机房公司很多,但设计与施工水平却参差不齐,很多机房公司的设计依据依然沿袭着老版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的相关条款,如有的机房公司绘制的接地图纸依然是老版机房设计规范的例图,一张接地图纸随便用在任意项目上,很少有人去根据机房项目的实际情况去考虑机房接地。

机房接地按其保护性质可分为:防雷接地、防电击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按其功能性可分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信号接地等。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若机房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几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止反击的措施。

机房内的电子信息设备有两个接地:一个是为电气安全而设置的保护接地,另一个是为实现其功能性而设置的信号接地;电子信息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只能共用一个接地装置,不能分接不同的接地装置。

新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和国外IEC有关标准中均没有列明要求机房必须达到的接地阻值,只规定“只要实现了高频条件下的低阻抗接地(不一定是接大地)和等电位联结即可”。

当与其他接地系统联合接地时,按其他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最小值确定。

机房内等电位接地分为三种型式,分别是S型、M型、SM型。

S型(星形结构、单点接地)等电位联结方式适用于易受干扰的频率在0~30kHz(也可高至30OkHz)的电子信息设备的信号接地,此种接地型式适用于C级机房中规模较小(建筑面积100m2以下)的机房,电子信息设备可以采用S型等电位联结方式。

M型(网形结构、多点接地)等电位联结方式适用于易受干扰的频率大于300kHz(也可低至30kHz)的电子信息设备的信号接地。

电子信息设备除连接PE线作为保护接地外,还采用两条(或多条)不同长度的导线尽量短直地与设备下方的等电位联结网格连接,大多数电子信息设备应采用此方案实现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

站房防雷接地的设计思考

站房防雷接地的设计思考
t tto ui i g.Th a hi rlg n n s s se t cal t d e n t s p p ra d t e k y p it f d sg r he sain b l n d e e r ng f iht i g i y tmaa ily su id i hi a e n h e on s o e i n a e t o p e e t d. rsne
po u t n tepoet no i c l hnn ahadl hnn l t mant p l s( E )mut ew ldn r rd ci , rt i f r t i tigf s n gtige c o g e ci u e L MP o h co d e g l i er i m s s b el o e o f
wt teit nlihnn rt t nfrh g t gpo c o r t i ulig 2 h q i l t oet l o d g i e a l tig oe i el hi rt t nf a o b i n .( )T ee uv e t i n i h h n r g p co o t i n e i o s tn d a np nab n
21 0 2年 7月






J 】 2 1 u 02
第 7期 ( 16 总 6)
J RNAL OF RA L AY E 0U IW NGI E NG S CI TY NE RI O E
N . ( e. 6 ) O 7 St16
文章编 号 :0 6— 16 2 1 ) 7— 0 7— 4 10 2 0 ( 0 2 0 0 6 0
me tb v r u l i g e y e ey b id n .

对民用建筑电气中接地和等电位联结问题的一点思考

对民用建筑电气中接地和等电位联结问题的一点思考
短 路 故障பைடு நூலகம்不 同 , 与相 线 之 间产 生 的相 间短 路也 不 同 。

3 等 电位联 结 的分 类与 适用性
将 建筑 物 中各 电气 装置 和其 他 装 置外 露 的金 属及 可导 电部分 与人 工 或
自然 接地 体用 导 体 连接 起来 以达 到减少 电位差 称 为等 电位 联 结 。 等 电位 联 结 有 总 等 电位联 结 、 局部 等 电位 联结 和辅 助 等 电位联 结 之分 。 总等 电位 联 结 。 根据5 民用 建筑 电气设 计规 范 6 第1 2 . 6 . 6 条规 定 : 民用 建筑
1做 好 民用 建筑 接地 和等 电位 联 结的必 要 性
接地 故 障 为相 线 与 电气 装 置 的外 露导 电部 分 咆 括 电气 设 备 金属 外 壳 、 敷 线 管槽 及 构 架 等 ) 、 外 部 导 电部 分 ( 包 括金 属 的水 、 暖、 煤气 、 空 调 管 道 和 建 筑 的金 属结 构 等 ) 以及 大地 之 间 的短路 。 这种 故 障 与相 线 和 中性 线 间 的单相
( 2 ) T N — C — S 系统 。该 系 统有 一 点 直接 接 地 , 用 电设 备 的外 露 可导 电部分
暖的金属管道等用接地线就近与建筑物的基础钢筋相连的方法。 局 部等 电位 联 结 。 局 部 等 电位联 结 是在 一 局部 场所 范 围 内通过 局 部 等电 位联 结端 子 板把 各 可导 电 部分 连通 。一 般 是在 浴 室 、 游泳池、 医院 手 术室 、 农 牧业 等特 别 危 险场 所 , 发 生 电击事 故 的危 险性 较 大 , 要 求 更 低 的接 触 电压 , 或 为满 足信 息 系统 抗 干扰 的 要求 , 一 般 局部 等 电位 联 结也 都 有 一个 端 子板 或 者 连成 环形 。简单 地说 , 局部 等 电位 联 结 可以看 成 是 在这 局 部 范 围内 的总 等 电

FTTX防雷接地技术思考

FTTX防雷接地技术思考

FTTX防雷接地技术思考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高带宽,超高带宽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金属传输媒质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光纤由于其超大的带宽特性迅速在核心网取代了金属媒质的地位。

随着高宽带应用的不断涌现,用户对接入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用户对带宽的需求,现有固网运营商大量采用fttx技术进行”光进铜退”网络改造。

本文结合重庆地区固网运营商fttx建设情况提出如何进行fttx室外通信设备防雷设计。

关键词:ftth 防雷防雷接地技术思考近年来,随着iptv、网络视频等高带宽消耗型业务的激增,用户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此对宽带的接入形式要求不断提高,过去传统的adsl为主要接入模式的宽带接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普通用户对于高速宽带的使用需求了,因此,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宽带接入方式,以提高网络带宽。

一、fttx基本情况fttx技术主要用于接入网络光纤化,范围从区域电信机房的局端设备到用户终端设备,局端设备为光线路终端(olt)、用户端设备为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

根据光纤到用户的距离来分类,可分成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xdsl 或fttb+lan)及光纤到户(ftth)等3种服务形态,可统称fttx。

固网运营商在建设改造接入网时,会综合考虑capex、opex、roi,新业务对带宽的需求、现有铜缆资源的优化利用,灵活选择fttx建设模式,以获得最优的投入产出比。

二、fttx网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固网运营商新建驻地网小区主要采用ftth方式接入宽带用户,对于老旧小区或商务写字楼主要是采用fttc或fttb方式接入。

因室外网络机柜防雷设计缺陷导致onu设备故障高发是fttc和fttb 方式故障率高于ftth的一个重要原因。

室外网络机柜防雷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室外网络机柜没接地或是接地不符合要求2.存在已开通的设备没有重新设置防雷保护地线。

3.大部分楼道onu的过流过压保护(onu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接地是通过其三芯交流电源插座的接地极来实现的,必须共用楼道配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对梧州市民用住宅建筑防雷与接地现状的思考

对梧州市民用住宅建筑防雷与接地现状的思考

利用建筑 物柱 内对 角两主 筋作 防雷引下线 ,利 用建筑物基 础作 自
然 接 地体 ,不仅 可 以节 约钢 材 ,而 且 比较安全 ,引下线 主筋 从 上到 下通 长焊 接 ,其 上 部与接 闪器焊 接 ,下面 与基 础接 地体 焊接 ,并分
而现 阶段梧州市 的建筑 市场 ,由于竞争激 烈,建筑造价 被压得 很
低 ,施工 单位 往往为 求生存会 出现低价 非法 分包的行为 ,转包现象 严
别 与 各层 板筋 、梁 筋及桩 笼 纵筋 、 螺旋 箍筋 、地梁 底筋 焊接 通 ,形
成 一 个完 整 的电气 通路 。
重 。即使 没有 上述 的行为 ,施工 单位大 多对 防雷与接地系 统工程也 缺
乏 必 要 的重视 ,首 先 :它 的施 工 造价 相对 于 工程 的其他 项 目来 说很 低 ,缺 乏 吸 引力 ;其 次 :它 的作 业 位 置 很 多 ,很 琐 碎 ,而 且 从 建 筑 物施工 开始到结束 都要进行 施工 ;第 三 :相对 于其他建筑 施工方 面 它 一般 不会 出现大 的安 全事 故 ,而且 其 整改 相对 容 易;第 四:业 主 方往 往对 此也缺乏必要 重视和 监管 这 就很容 易造成防雷 与接地 系统 的缺 陷 ,甚 至 是不合 格 。对于 其他 地 区 可能 还会 好些 ,而对 于 广西 壮族 自治 区梧 州市来 说,这个 问题就显 得相对 严重 的多 ,梧州市是 雷
利用建筑 物柱 内主筋 作 引下线在施 工时 ,应配 合土建施工 按设计
要 求找 出全 部钢筋位 置,通常 的做法是用 油漆做好标 记,保证每 层钢 筋 上下 进行 贯通 性连接 ,随 着钢 筋专业 逐 层 串联焊 接 至顶层 。
由于利用 建筑物钢筋 做引 下线 ,是 从上而下连接 一体 ,因此 不能

有关TN-C-S供电系统中接地问题的思考

有关TN-C-S供电系统中接地问题的思考

有关TN-C-S供电系统中接地问题的思考
顾鸿明
【期刊名称】《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年(卷),期】2016(000)013
【摘要】本文分析了TN-C-S系统在运行中由于三相负荷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中性点电位偏移引起三个相电压的畸变及PEN线断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并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总页数】1页(P236-236)
【作者】顾鸿明
【作者单位】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嘉峪关市7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1.2
【相关文献】
1.大秦线牵引供电系统高阻接地问题探讨 [J], 王浩民
2.TN-C-S供电系统 [J], 谭梅;杨卫辉;盖晓晶;王庆艳
3.在用起重机上TN-C-S供电系统的应用 [J], 陈家欢
4.煤矿供电系统设计及保护接地问题分析 [J], 李红庄
5.化工企业供电系统电缆接地问题及防范措施 [J], 吕志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接地问题的思考
杨述杰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关于导体接地后会产生什么影响感到非常困惑,对一些实际接地后出现的现象无法理解。

在此,我主要是想通过一些实例谈谈有关接地的问题。

1、电容器充电后,其中一极板接地会影响其电荷量吗?
例1:如图一所示电路中,将开关k闭合后,电容器C被充电,上下两极
板带等量异号电荷,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

此后K断开,而将电容器
的下极板接地(如图二所示),其电荷量会发生变化吗?
在做题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下极板带负电,大地呈中性,它们
之间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形成电场,从而导致一部分负电荷流走,最后在
上极板所带正电荷的电场作用下从新达到静电平衡。

对于下极板而言,所
带-Q’电荷量的绝对值必然减少,即'
<Q。

但此时电容器的电荷量到底
Q
应该为多少呢?学生们一脸的茫然……
分析:该想法乍一看好象天衣无缝,但认真分析后,这里忽略了
一些重要的东西:
首先,我们所使用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是有一定厚度的,充电后
两极板所带的电荷只能分布(看成均匀分布)在正对的内表面上,板内和
两外表面无电荷(如图三所示)。

断开开关后,上、下两极板(面积较大,
相距很近)各自所带的电荷分别在其表面附近形成大小相等的匀强电场E1、
E2。

如图四所示,在两极板正对面之间的O点,E1、E2方向相同,叠加后
得到更强的匀强电场,而在两正对面以外导体中的P、R两点,E1、E2的
方向相反,叠加后电场强度为为零,整个极板是一个等势体。

下极板接地后,
只是使下极板的电势变为零,不会有电荷的移动,则不会引起电容器的电
荷量发生改变,也不会引起电容器之间的电场的改变。

2、关于静电平衡的导体一部分接地后其带电荷量的变化
例2:如图五、图六所示:在地面上用一绝缘支架支持一不带电的金属导体,
当用一带+Q的带电体接近该导体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A、B两端分
别等量异种电荷+q、-q。

(1)、将导体远离+Q的A端接地时,导体所带电荷将如何变化?
(2)、将导体靠近+Q的B端接地时,导体所带电荷将如何变化?
解答:无论A、B端接地,大地的自由电子都沿导线达到A端与正电
荷中和,从新达到静电平衡后A端不带电,而B端仍带负电。

导体是电势
为零的等势体。

A端接地时,大地的自由电子沿导线被吸引到导体的A端与正电荷中
和,对这学生容易理解。

但当B端接地时,大地的自由电子也沿导线被吸引
上去而与A端正电荷中和,这就让很多学生无法理解,B端的负电荷对电子
也有排斥力,大地的自由电子为什么可以上去呢?
分析与解释:当带电体+Q靠近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在+Q的电场中
发生静电感应,静电平衡时,金属导体的A、B两端分别带等量异号+q、-q
此时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若将A
大地呈中性,A端带正电,则大地的自由电子可以沿导线到达导体的A
正电荷中和,从而引起导体中自由电子的移动。

但重新达到静电平衡后,A端不带电而B端必须带负电,否则导体内部的电场不能为零,这样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继续移动,直到导体场强处处为零止。

导体的电势与大地相同也变为零。

而改作B端接地时,由于正电荷+Q的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无穷远处,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处在该电场中的金属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其电势高于零电势。

而大地的电势为零,在电场力作用下,大地中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电势低的大地向电势高的导体移动,最后和A端的正电荷中和。

重新达到静电平衡时,A端呈中性,而B端仍带负电荷,整个导体的电势为零。

接地只是将导体与大地相连部位多余静电
带走。

3、干电池的一极接地时会有电荷移动吗?
例3:
积聚,负电荷在负极积聚。

若将正极接地,导线中会有电流吗?
来和和正电荷中和呢?
此后不再有电流流动。

地部位的电势为零,对整个电路不再引起其它任何变化。

实际生活或电路中有关接地目的无非以下两种:
一、将导体多余的静电带走。

二、让接地部位的电势变为零。

用电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