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痹病(已完成)
《中医内科学》_第二节 痹病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二节痹病_中医世家第二节痹病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
《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
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
仲景在《伤寒论》里对太阳风湿,在《金匮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所创立的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至今仍为治痹的常用效方。
隋·《诸病源候论》不仅对痹病的多种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而且在病因学上提出了“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
唐·《千金要方》已认识到有些痹病后期可引起骨节变形,收集了许多治痹方剂,而且有药酒、膏摩等治法。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清代温病学的形成,对热痹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有更充分的论述。
痹病久病人络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
.《医宗必读》对痹病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应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中医内科学-36痹症
概述
何谓痹证
《中藏经》释痹—闭 临床表现—痛、僵、酸、麻等 部位:内脏痹:心、胸、喉、食管等(广义) 肢体痹:关节、肌肉、筋骨、经脉(狭义) 今天讨论的内容:以肢体痹中的关节病变为例 痹≠关节炎
范围:
与西医的风湿病相近 局限病变 全身病变
历史沿革:
1.病名:医家 民间 2.病因病机: 汉以前强调外因 汉以后提出内因 气血为邪所闭
水肿 虚劳 悬饮
类证鉴别
《医彻· 痿痹》:“痹之与痿,二者近 似而实不同。”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分清病邪性质 寒痹 热痹 痰、湿、瘀 分清虚实
诊断要点:
风湿性关节炎 大多为热痹 清热利咽 类风关 大多为湿痹 除湿扶正健脾 痛风 大多为热痹 清湿热 泄浊 治疗要点: 分清早晚期、扶正祛邪 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内外合治
3.分型:病因 部位 4.演变及预后: “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者疼久,其留 连皮肤者易已。” 5.治疗: 《医宗必读》强调扶正祛邪的原则。
病因病机
外因:风、寒、湿、热
入侵条件:与生活、工作、环境有关 长期接触 强烈侵袭 流调:与地区、职业有关 内因: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 肝脾肾亏虚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病案分析二
杨某某,女,26岁
四肢关节肿痛反复发作近10年,在外院已服用多种西 药,但病情未能控制,近一月来午后发热37.8oC,形 体消瘦,胃纳欠佳,关节肿痛固定在双手指关节、肘、 膝关节,晨起关节僵硬,午后缓解,夜有盗汗。 查:左右手中、食指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尺侧偏斜,掌 指关节及腕关节肿胀,右肘关节屈曲,艰于伸直。 苔薄质红,脉细数。 血常规:RBC 2.67*1012/L,HB84/L,ESR134mm/h,RF 1:640 X片:双手指间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
中医内科学——痹病(已完成).
痹病掌握内容:1、痹病概念2、痹病的证型、治则及治疗代表方教学要求概述:定义分类源流证候特征西医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后与预防调摄病案分析1 . 概述(1)定义:①痹病(广义)——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 邪气(风湿寒热)乘虚而入,引起相关系统以痹阻不通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相关疾病的总称。
痹——闭,闭阻不通,不通则痛(痹病常以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痹病(狭义:肢体痹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脉闭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感觉、功能、外形改变)(2)痹病分类①广义:食痹,喉痹,血痹,胸痹,肠痹,十二月痹。
五体痹:皮、肌、脉、筋、骨痹五脏痹:心、肝、肺、脾、肾痹②狭义:五因痹:风、寒、湿、热、尪痹(行、痛、着、热、尪痹)(3)痹病证型及证侯特征共同症状:肢体关节疼痛①行痹----游走不定,恶风寒②痛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则缓③着痹----疼痛重着,手足沉重,肌肤麻木④热痹----疼痛灼热,焮红,肿胀剧烈,筋脉拘急(红肿热痛)⑤尪痹----关节剧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受限(4)历史沿革①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内经.痹论》按时间、部位分五痹:骨、筋、脉、肌、皮痹(肾肝心脾肺)据风寒湿三气偏盛分:痛痹、行痹、着痹《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历节”属本病范围,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朱丹溪《格致余沦》又称“痛风”;历史沿革②病因:《内经.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金匮》“汗出入水中,热为湿郁,及血虚风扰,风血相搏”③病情演变:“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所合及所主)④预后:“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历史沿革⑤治疗:《金匮要略》详于治疗:“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中医内科学痹症-医学精品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痹症概述 • 痹症的中医治疗 • 痹症的中药方剂 • 痹症针灸疗法 • 痹症的护理与预防 • 痹症典型病例分析
01
痹症概述
痹症的定义与分类
痹症定义
痹症是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邪气乘虚而入,滞留 于肌肉、经络、关节等部位,引起气血痹阻,闭塞不通的一 类疾病。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针灸疗法
取气海、关元、肾俞、命 门等穴。
03
痹症的中药方剂
薏苡仁汤
成分
薏苡仁、苍术、桂枝、芍药、 麻黄、生姜、甘草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当归拈痛汤
成分
当归、黄芩、赤芍、羌活、防 风、连翘、忍冬藤、桑枝、桂
枝、猪苓、泽泻
功效
活血通络、清热利湿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剂
禁忌
在使用艾灸疗法时,需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对于实热证、 阴虚证及皮肤溃疡患者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05
痹症的护理与预防
心理护理要点
1
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计划
2
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纠正患者对痹症的错误认 知
3
提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
生活调护及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冷的生活环境 饮食宜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灸疗法
取大椎、风门、风池,配穴:曲池 、合谷、环跳。
风湿热痹的治疗
治则
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方药
宣痹汤合薏苡仁汤加减。
针灸疗法
取病变关节局部穴位,如膝眼 、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中医内科学痹病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 _第二节痹病 _中医世家第二节痹病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
《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 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
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
仲景在《伤寒论》里对太阳风湿,在《金匮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所创立的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至今仍为治痹的常用效方。
隋•《诸病源候论》不仅对痹病的多种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而且在病因学上提出了“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
唐•《千金要方》已认识到有些痹病后期可引起骨节变形,收集了许多治痹方剂,而且有药酒、膏摩等治法。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清代温病学的形成,对热痹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有更充分的论述。
痹病久病人络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
.《医宗必读》对痹病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应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中医内科学痹病
痹病的分类
根据痹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 痹等类型。
行痹以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痛痹以关节疼痛剧烈、遇寒加 重为主,着痹以关节重着、疼痛固定为主,热痹以关节红肿 热痛、活动受限为主。
痹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痹病的病因主要包括正气不足、外邪侵袭两个方面。正气不足多与年老体弱、久病 体虚、饮食不节等有关,外邪侵袭则与风、寒、湿、热等邪气有关。
出现关节、肌肉或骨骼 疼痛、僵硬、麻木、肿
胀等症状。
体征
关节周围组织增厚、肿 胀,关节活动受限。
实验室检查
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 血素O增高,类风湿因
子阳性等。
痹病的鉴别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
脊柱关节病
痹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症状上有相 似之处,但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 为关节滑膜炎症,而痹病则多表现为 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
案例三:骨关节炎的痹病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骨关节炎,注重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缓解关 节疼痛、僵硬等症状。
详细描述
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中 医认为其病因与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外邪侵袭有关。 治疗上,中医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方法,如中药 外敷、艾灸等,以缓解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同时, 中医强调保养筋骨、预防复发,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淡易消化食物对于热痹适宜。
起居调护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环 境,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情志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影响痹病的康复。
05
痹病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痹病治疗
总结词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注重整体调理,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中医内科学痹症
三、诊疗关键 点
3.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
涩。
4.辅助检验:
试验室和X线等检验常有利于痹病诊疗。
中医内科学痹症
25/55
四、判别诊疗
当与痿病相判别,二者病位都在肢体,肢节痹
病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
痿病相同。 发病部位
痹病 四肢均可罹患
痿病 大多见于下肢
20/55
痹病病因病机总图
风寒湿邪 风湿热邪
乘虚侵入人体 留注经络关节
素体阳胜或阴虚有热
风邪偏胜——行痹 寒邪偏胜——痛痹 湿邪偏胜——着痹 风寒湿邪郁久化热 热邪偏胜——热痹
感受热邪,邪从热化
重复发作
津血不畅 伤耗气血
日久不愈
复感于邪,
邪气内合
痰瘀阻络 气血亏虚 脏腑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1/55
二、病因病机
另外,除上述基本治则外,对行痹还可配合养血;痛痹, 配合温阳;着痹配合补脾之法(见文件介绍《医 宗必读 · 痹》)。
中医内科学痹症
29/55
治疗标准
祛风:防风、细辛、羌活、桂枝、桑枝。
祛 散寒:细辛、桂枝、秦艽、川乌、草乌。
邪 除湿:羌活、独活、苍术、苡仁、萆薢、黄柏。
基
清热:石膏、知母、黄柏、寒水石、羚羊角。
中医内科学痹症
32/55
(二)辩证分析: 风寒湿袭表,阻滞经络,不通则痛——酸痛、屈伸不利; 风邪偏胜,善行数变——疼痛游走不定; 外邪束表,营卫不和——恶风或恶寒,或有发烧 苔薄白,脉浮——风寒在表
中医内科学痹症
33/55
五、辨证论治
病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注经络关节 ,风邪偏胜。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宣痹通络为主,佐以疏风) 方药:防风汤加减《宣明论方》
中医内科学痹病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 治疗手段。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减轻,活动功 能恢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 达到舒筋活络、止痛消炎的目的 。
灸法
通过燃烧艾条或艾绒,对穴位进 行温热刺激,以温经散寒、通络 止痛。
推拿按摩治疗
推拿手法
通过手法作用于患处,舒缓肌肉紧张 ,改善关节活动受限。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患处及周围组织,促进血液 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03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强 大抗炎作用的药物,如泼 尼松、地塞米松等。
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 关节肿胀和疼痛,从而达 到治疗目的。
适应症
主要用于重度痹病患者的 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发性肌炎等。
其他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用于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痹病。
生物制剂
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B细胞 抑制剂等,用于治疗难治性痹病。
中医内科学痹病
目录
CONTENTS
• 痹病概述 • 痹病中医治疗 • 痹病西医治疗 • 痹病预防与调护 • 痹病案例分析
01
痹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痹病是指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邪气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肌肉、筋骨、关节的 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肌肉力量训练
通过平衡与协调训练,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平衡与协调训练
通过肌肉力量训练,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有助于减轻痹病症状。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七章1.痹病
3、辨痰瘀
(二)治疗原则
1、共同治法: 祛邪(祛风散寒除湿清热)
•静止期:调营卫,养气血,补肝肾
分型施治
(一)风寒湿痹
1、行痹
主证:游走性关节疼痛+表证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痿 证
(三)相关检查
(一)病变相关部位的骨关节X线和CT等影像学检 查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了解骨关节疾病的病变部 位与损伤程度。 (二)实验室检查如抗溶血性链球菌“O”、红细胞 沉降率、C-反应蛋白、粘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 类风湿因子、血清抗核抗体、血清蛋白电泳、血尿 酸盐以及关节镜等检查,有助于西医相关疾病的诊 断与鉴别诊断。 (三)心电图、有关血清酶及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 等检查可提示痹证内舍入心。
一、概述
(一)定义• • 痹证是由于 风 、 寒、湿、热 等外邪侵袭人 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 筋骨、关节发生
酸痛、麻木、重着、屈伸 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
1、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风气 “ 其 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 “饮食居住,为其病本。” 2、《金匮要略》称本症为“历节”。“病历节不可屈伸 ,疼痛,乌头汤主之”
结语
一、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 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感受外邪及饮食、外伤为引发 本病的基本因素,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肌 体、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 本病机。 二、痹证日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 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 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 二是病久使气血耗伤,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和肝 肾不足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 络而累及脏腑,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
中医内科学痹病
中医内科学痹病
6.气虚血亏证
症状:该证病程长,多长期服用 驱风活络之剂。四肢乏力,关节 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 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 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 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多沉虚 而缓。
中医内科学痹病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为主,佐以 舒筋之品。
中医内科学痹病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 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 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 痹病的诊治内容。
中医内科学痹病
《医宗必读》 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
散寒治疗。 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
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中医内科学痹病
【范围】
西医学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骨性关节炎等。
或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热, 筋脉拘急。
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 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 者。
中医内科学痹病
3.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
紧、沉弦、沉缓、涩。
中医内科学痹病
4.辅助检查 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
病诊断。
中医内科学痹病
【鉴别诊断】
痿病 肢节痹病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痛,
论痹首见于《内经》。 《素问·痹论》对其病因、发病、
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
中医内科学痹病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 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 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 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
中医内科学痹病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历节” 即本病,并创桂枝芍药 知母汤和乌头汤治之。
中医内科学痹病
若肩背沉重,肢体疼痛,下注足 胫而肿热,苔厚腻而黄者,属湿 热之征。
中医内科学精第七章1痹病ppt课件
1
一、概述
(一)定义••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 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以肌肉、 筋骨、关节发生 酸痛、麻木、重着、屈伸 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可编辑ppt
2
(二)源流
1、痹证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
可编辑ppt
11
(一)诊断依据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 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 ,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 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 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可编辑ppt
12
(二)病证鉴别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 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 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 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再者肌肉萎缩,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 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 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经气
络血 阻运
行 滞不
畅
风寒 湿痹
风湿 热痹
痹 证
停痰 关节肿胀畸形
久可病编辑留ppt瘀 肝肾气血亏虚 心痹 9
三、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 (二)病证鉴别 ▪ (三)相关检查
可编辑ppt
10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 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 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可编辑ppt
4
二、病因病理
▪ 病因:内因:正气不足
▪
外因: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 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中医内科学-痹证
1、疼痛
3、肌肉萎缩
2、活动障碍
辨证论治
2.辨虚实
痹证初起,风寒湿邪入侵,多以邪实为主。若渐进发展或反复发作,多为正虚邪实之证。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但临床往往虚实夹杂,以邪实为主者多见。
1.辨病因
行痹:关节游走性疼痛。 痛痹:剧痛,遇寒则甚。 着痹:痛处固定,酸痛重着。 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辨证要点】
痹阻气血经脉,滞留于关节筋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感受风湿热邪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热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久居炎热潮湿之地,感受风湿热邪 或素体阳气盛,复感风寒湿邪化热 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郁而化热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2.内因 (1)劳逸不当 (2)体虚久病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风寒湿 邪侵袭
素体阴虚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证机概要Βιβλιοθήκη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产后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加之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外邪乘虚而入。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治法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补益肝肾,舒筋活络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独活寄生汤加减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选方
预后
若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等,转为虚实夹杂的尪痹以及痰浊相结,气虚血亏证,甚至损及脏腑,病情缠绵难愈,多预后较差。
05
肾主骨,肾藏精
06
相互滋养
07
相互制约
08
案例分析
描述: 苏某,女,31岁。3月间顺产一孩,6月14日初诊。 四日前上街遇大雨,当夜无感觉,次日即不能起床,腰部以下如瘫痪状,两腿疼痛不能移动,只能仰卧,不能翻身。经查,腰骶关节处外部不红不肿,亦无压痛,脉象两关弦虚,两寸尺均无力。 问题: 中医诊断、分型 治则 方药
中医内科学痹症 ppt课件
一、概述
3. 肢节痹病的概念(狭义):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 固,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 畅,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 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病证。
2020/11/13
5
关节肿大、变形
2020/11/13
10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乌头汤主以乌头大辛大热,祛湿散寒, 助以麻黄表散风湿,黄芪益气血,芍药 甘草酸甘化阴,以制乌麻之辛热,白蜜 杀乌头之毒。
历节:《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但并 未明确历节的两大特点——痛如虎啮、骨节变 形。
2020/11/13
11
气候变化
乘虚
气血
寒 入内
不通
寒胜----痛痹
居处潮湿
痹阻
脉络拘急
湿 留注 经脉 筋脉 而痛 湿胜----着痹
酒后当风
经络
失养
(蕴积化热)
热 关节
热胜----热痹
2020/11/13
19
反复发作 日久不愈
津血运行不畅 耗气血,损肝肾
着痹也。”——分类
“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
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
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
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
肺。” 2020/11/13
8
一、概述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及《金匮·痉湿暍病脉证并
治》:为后世的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
痹病
2020/11/13
1
一、概述
中医内科学——痹病
中医内科学——痹病一、概念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病因病机1、风寒湿热,侵袭人体2、痰瘀交结,痹阻经络药物所伤误治,久病三、诊断要点1.发病特点年龄、性别无差异,但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体育爱好者易于罹患。
其病情轻重多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可突发,也可渐渐起病。
2.临床特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是痹病的证候特征。
或游走疼痛,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沉重,肌肤麻木;或肢节锨红热痛,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甚著。
3.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则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
五、辨证要点1.把握主症:肢体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行痹-游走不定,恶风寒痛痹-疼痛较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着痹-重着而痛,手足沉重,肌肤麻木不仁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筋脉拘急尪痹-关节僵硬,肿大变形2.辨病邪所胜和病程的久暂风邪胜——行痹湿邪胜——着痹寒邪胜——痛痹热邪胜——热痹突然发病,病程短者——急性风寒湿热痹久治不愈,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尪痹3.辨虚实实——新病,发病较急,正气尚能抗邪,故痛势剧,脉实有力。
虚——久病,病程较长,多有气血不足,故疼痛绵绵,痛势较缓,脉虚无力。
虚中夹实——后期,痰瘀互结,肝肾亏虚。
4.辨痰瘀痹病迁延不愈,痰瘀交结正虚邪恋,叶天士言“久病当思瘀”。
六、治疗原则基本原则:祛邪活络,缓急止痛。
七、分证论治•行痹主症: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见发病初期肢节亦红亦肿,屈伸不利,或恶风,或恶寒。
舌质红,苔白微厚。
脉浮缓或浮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加减。
防风、秦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麻黄、杏仁——散寒宣肺,达邪外出;葛根——解肌祛邪;赤茯苓——淡渗湿邪;当归——养血活血,舒络柔筋;肉桂——温阳散寒;生姜、大枣——和中调营;甘草——通经络,利关节;调和诸药。
中医内科学资料—痹证
中医内科学——痹证细目一:概述一、痹证的概念及源流1.痹证的概念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2.痹证的源流《内经》提出了痹之病名,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作了详细论述。
《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内经》又有五痹之分,即骨、筋、脉、肌、皮痹。
宋《圣济总录》补充了热痹的病因病机内容,认为脏腑内热,复感外邪可致热痹。
历代医家还根据其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二、痹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痹证的常见病因内因:劳逸不当饮食、失当,跌仆损伤,老年久病。
外因: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
二、痹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痹证的病位,病初邪在经脉、筋骨、肌肉、关节,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
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
病理性质属虚实相兼。
三、痹证日久出现的三种病理变化痹证日久,痰浊瘀血阻痹经络,深入骨骱,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僵硬、变形;或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或日久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痹病掌握内容:1、痹病概念2、痹病的证型、治则及治疗代表方教学要求概述:定义分类源流证候特征西医范围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后与预防调摄病案分析1 . 概述(1)定义:①痹病(广义)——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 邪气(风湿寒热)乘虚而入,引起相关系统以痹阻不通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相关疾病的总称。
痹——闭,闭阻不通,不通则痛(痹病常以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②痹病(狭义:肢体痹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脉闭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感觉、功能、外形改变)(2)痹病分类①广义:食痹,喉痹,血痹,胸痹,肠痹,十二月痹。
五体痹:皮、肌、脉、筋、骨痹五脏痹:心、肝、肺、脾、肾痹②狭义:五因痹:风、寒、湿、热、尪痹(行、痛、着、热、尪痹)(3)痹病证型及证侯特征共同症状:肢体关节疼痛①行痹----游走不定,恶风寒②痛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则缓③着痹----疼痛重着,手足沉重,肌肤麻木④热痹----疼痛灼热,焮红,肿胀剧烈,筋脉拘急(红肿热痛)⑤尪痹----关节剧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受限(4)历史沿革①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内经.痹论》按时间、部位分五痹:骨、筋、脉、肌、皮痹(肾肝心脾肺)据风寒湿三气偏盛分:痛痹、行痹、着痹《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历节”属本病范围,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朱丹溪《格致余沦》又称“痛风”;历史沿革②病因:《内经.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金匮》“汗出入水中,热为湿郁,及血虚风扰,风血相搏”③病情演变:“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所合及所主)④预后:“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历史沿革⑤治疗:《金匮要略》详于治疗:“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朱丹溪: 分上下肢选药《景岳全书》“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寒湿痰滞等药历史沿革《医宗必读.痹》:祛风散寒除湿兼顾而主次不同,兼以补血(行痹)、补火(痛痹)、补脾(着痹)。
《症因脉治》:对热痹有较详细论述,且治疗多样。
“热在经络者,四味舒筋汤;热已深入者,潜行散。
气分热者,苍柏二妙丸;热在血分者,虎潜丸”。
叶天士对痹久不愈,邪入于络,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剔络搜风,对临床均有较大指导意义。
(5)痹病的范围现代医学所述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肌纤维织炎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在某些阶段以关节肿痛为主时,可按痹病辩证论治。
2. 病因病机风风胜----行痹气候变化乘虚气血寒入内不通寒胜----痛痹居处潮湿痹阻湿留注经脉筋脉湿胜----着痹酒后当风失养(蕴积化热)热关节热胜----热痹(1)外邪入侵:素体阳盛,感邪化热风寒湿邪郁而化热(2)痰瘀痹阻经络津血运行不畅痰瘀阻络反复发作尪痹日久不愈耗气血,损肝肾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正虚邪实)内舍脏腑脏腑痹如心痹(3)药物所伤:(属误治范畴)祛风散寒除湿→耗伤津血加重筋脉失养过服↘阴虚化热苦寒清热→伤脾→湿聚成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病理病机病因病性正气不足+风寒湿热入侵。
脉络阻滞,气血不通。
风、寒、湿、热之邪,瘀血痰浊。
初期邪实为主,后期虚实夹杂。
病因病机病位:筋脉、关节、肌肉涉及脏腑:心、脾、肝、肾病势及转归:初期:邪在经脉,累及筋骨、肌肉、关节——实证病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夹杂久治不愈——痰瘀阻络——尫痹内舍脏腑——脏腑痹3. 痹病诊断(1)诊断要点:①主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②伴发症:麻木、酸楚、重着、肿胀、发热、活动障碍、变形。
③发病原因: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④辅助检查:4鉴别诊断5. 辨证论治(1)辩证要点①辨邪胜:风寒湿痹中分行痹、痛痹、着痹。
行痹——痹痛游走不定——属风邪盛;痛痹——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属寒邪盛; 着痹——关节酸痛、重着、漫肿——属湿邪盛热痹——关节肿胀,肌肤锨红,灼热疼痛——属热邪盛。
②辨虚实:早期多实,后期虚实夹杂。
实证:风寒湿热;痰浊淤血——新病、发病急、痛剧,脉实有力虚证:气血不足,肝肾亏损——久病、病程长、痛绵绵,脉虚无力③辨痰瘀痰——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 瘀——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2)治疗原则祛邪活络,缓急止痛祛风:防风、细辛、羌活、桂枝、桑枝。
祛散寒:细辛、桂枝、秦艽、川乌、草乌。
邪除湿:羌活、独活、苍术、苡仁、萆薢、黄柏。
基清热:石膏、知母、黄柏、寒水石、羚羊角。
本法通活血通络:当归、川芎、鸡血藤、络石藤、松节、地龙则痹化瘀:乳香、没药、红花、丹参、穿山甲。
补养气血:黄芪、党参、白术、人参、当归、鸡血藤、熟地益补肝肾:首乌、枸杞、杜仲、川断、巴戟、肉丛蓉、寄生上肢:桑枝、桂枝、羌活、姜黄、威灵仙。
下肢:独活、牛膝、防己、萆薢、木通。
引经腰背:狗脊、杜仲、桑寄生。
颈项:葛根、白芷。
动物虫类药:龟板、鹿角胶、虎骨(狗骨)。
全蝎、蜈蚣、乌稍蛇、白花蛇、地鳖虫。
毒性药:马钱子、雷公藤、青风藤、川草乌、八角枫、南蛇藤配伍特点痹证在膝:两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者,可用土茯苓、车前子、薏苡仁、猫爪草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痹证四肢小关节:疼痛、肿胀、灼热者,可选用土贝母、猫眼草、蜂房、威灵仙以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3)分证论治①行痹:●主症: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次症:或恶风或恶寒发热表证,发病初期肢节亦可红肿屈伸不利。
舌脉:苔薄白或腻,脉浮弦、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防风汤加减:防风、秦艽、麻黄、肉桂——祛风散寒当归、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茯苓——健脾渗湿。
生姜、大枣、甘草——和中调营黄芩——反佐随症加减上肢:桑枝、桂枝、羌活、姜黄、威灵仙。
下肢:独活、牛膝、防己、萆薢、木通。
腰背:狗脊、杜仲、桑寄生。
颈项:葛根、白芷。
关节肿大,苔黄,邪化热象——桂枝芍药知母汤②痛痹●主症:肢体关节疼痛剧烈,固定不移。
遇寒痛甚,得热痛缓。
●次症: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僵硬,屈伸不利。
舌脉:舌淡红,苔白薄腻,脉弦紧或沉迟而紧。
乌麻芍甘芪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加减:制川乌、生麻黄——温经散寒。
黄芪——益气固表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随症加减:略③着痹:●主症:肢体关节酸痛,重着。
●次症:肌肤麻木,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关节肿胀, 皮色正常。
●苔白腻,脉濡滑,或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药:薏苡仁汤加减苡仁、苍术、茯苓——健脾利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除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活血通络生姜、甘草——温中健脾风寒湿偏胜不显——蠲痹汤随症加减:蠲痹汤中乳木香,羌独芎艽桂心当,风藤炙草桑枝入,风寒湿痹法亦良.加减:若关节肿胀甚者——加萆薢、木通以利水通络;若肌肤麻木不仁——加海桐皮、豨茜草以祛风通络;若小便不利,浮肿——加茯苓、泽泻、车前子以利水祛湿; 若痰湿盛者——加半夏、南星。
④热痹:●主症:肢体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焮红灼热●次症: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得冷稍舒,多伴发热、口渴、烦躁、喜冷恶热。
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疏风除湿方药:白虎桂枝汤加味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桂枝——疏风通络黄柏、苍术、牛膝、忍冬藤——清热利湿通络亦可合宣痹汤随症加减:加减:若皮肤有红斑者——加丹皮、赤芍、生地、紫草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若发热、恶风、咽痛者——加荆芥、薄荷、牛蒡子、桔梗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若热盛伤阴,症见口渴心烦者——加元参、麦冬、生地以清热滋阴生津。
如热毒炽盛,化火伤津,深入骨节,而见关节红肿,触之灼热,疼痛剧烈如刀割,筋脉拘急抽挛,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
⑤尪痹●主症:病程长,关节肿大,僵硬变形。
●次症:疼痛时轻时重,筋脉拘紧,曲伸不利,脊柱僵硬,脊以代头,尻以代踵,可伴头晕气短,纳差乏力,肌肉痿缩,腰膝酸软,形瘦肢冷,面色晦暗。
●舌暗红,有瘀点,脉细涩。
治法:补肾散寒,涤痰化瘀,祛风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桑寄生、杜仲、牛膝、熟地——补益肝肾川芎、当归、茯苓、白芍、党参——补益气血独活、防风、秦艽、细辛、肉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加减痰瘀交阻——加桃仁、红花、土鳖虫、穿山甲威灵仙地龙;白芥子、胆南星——活血化痰通络搜风通络——加全蝎、白花蛇、乌梢蛇、蜈蚣寒甚——加附子、川乌内舍于心——炙甘草汤☆心痹(气血亏虚证)主症:痹症日久,气血亏虚,心气痹阻,脉道不通,脉结代,心动悸。
次症:肢体疲乏无力,面色少华,胸闷气短。
治法:益气养心,温阳复脉。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临证备要祛风散寒止痛:常用药物如羌活、独活、白芷、威灵仙、秦艽、细辛、川椒、桂枝等。
祛风药物能发汗祛湿,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伤阴耗血,用药当中病即止,阴血不足者当慎用或禁用。
清热消肿止痛:常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黄柏、丹皮、土茯苓、薏苡仁、泽泻、萆薢、木防己等。
此类药物多苦寒,有伤阳败胃之弊,脾胃虚寒者当慎用。
活血化瘀止痛:常用药物如丹参、红花、赤芍、三补虚止痛:常用药物如鸡血藤、当归、熟地、芍药、甘草等。
此类药物多属甘味滋补之品,有腻滞脾胃,妨碍脾胃运化之弊,脾虚便溏者,宜配合健脾助运药物。
搜风止痛法:常用药物如全蝎、蜈蚣、地龙、水蛭、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露蜂房等。
这些药物多偏辛温,作用较猛,也有的有一定毒性,故用量不可太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
其中全蝎、蜈蚣二味可焙干研末吞服,既可减少药物用量,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在痹证的治疗中,风寒湿痹疼痛剧烈者,常用附子、川乌、草乌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药物。
此类药物生用毒性大,一般需经炮制,内服常用量为5~12克,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适量为度,不可久服。
应用时可文火久煎,或与甘草同煎,有缓解毒性作用。
服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恶心、脉迟等中毒反应,即应停服,并用绿豆甘草汤频饮,无效或危重者,按药物中毒急救处理。
雷公藤苦寒,有大毒,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功效。
近年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收到良好效果。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常用10—25克,并去皮根心,先煎1小时。
雷公藤提取物临床效果亦佳。
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反应、肝损害、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头昏、心悸、心律紊乱、女子闭经等,应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