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拍摄入门、常识理论

合集下载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影视摄影基础知识影视摄影基础知识1.景别与影片风格:景别的排列和节奏:时间,景别落差。

景别的排列形成重复,重复是风格与韵律。

2.空间:电影空间是银幕空间,不是真实空间,电影摄影机有分解空间的功能,电影导演有组合空间的能力。

注意机位跳跃的幅度,机位跳跃点越多,看见和再现也就越真实。

要注意影片有多少空间形式。

有些著名的影片只有黑夜,空间也拍摄得很好。

3.机位设定:电影的核心是摄影机,戏剧舞台的核心是人,观看方式和创作方式完全不同。

4.运动:摄影机的外部运动。

目的:改变视点以及创造节奏。

运动的速度决定了画面的运动。

摄影机创造得复合运动所创造的画面视觉将是很精彩的。

摄影师是很愿意在导演的意图下进行摄影机的运动。

5.色彩:色彩是人的情绪的外化,是个人心理的外延。

要观察色彩的整体情绪基调和综合感觉。

不要单独的局部和场次的色彩。

6.光线:唯美:是与生活不一样的,自然:是靠近生活又不与生活一样。

摄影师是要在自然的拍摄中追求唯美。

摄影的肖像光是我们摄影师的看家本领。

摄影师必须控制光和使用光。

是人物造型的关键。

7.角度:角度=视点,角度=构图。

拍摄人的时候仰拍都是比较好看的,布光混乱,中国的电视播音员全部是俯拍,肩膀做得很窄。

而欧洲的电视播音员总是仰拍5度到15度,肩膀得服装做得很宽。

8.区域曝光,局部处理:曝光的局部处理,该黑就黑,该毛就毛。

9.分析对话:对话是推动情节的最好方式,对话是开放的,动作是封闭的,分析说话的状态,速度、音量,说话方式,说话与动作的关系。

美国动作片与语言没有关系,但是叙事一直在前进。

10.动作:有两种情况:是环境造成的还是内容造成的。

动作是做出来的不是演出来的。

在分析影片的时候,一定要将动作与摄影机的运动分开来分析,摄影机的运动是导演的表现方式,动作上一演员的表演方式。

11.影像透视:是否变形,现代电影的任务变形已经成为时尚,但是要注意变形是影片的风格还某场戏的手段。

后者的表现力没有力量。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一、概述影视摄影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视听盛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影视摄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影视摄影基础知识的概览,帮助大家了解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从电影、电视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流媒体平台,影视摄影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故事叙述、情感表达,还是视觉呈现,影视摄影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享受故事的感受到影像带来的震撼与冲击力。

要深入了解影视摄影,我们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

本文将涵盖摄影机的操作与使用、光线与影调的掌握、构图与视角的选择、拍摄技巧与后期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基础知识是进入影视摄影领域的基础,也是提升摄影技能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影视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方法,为日后的深入学习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这篇文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影视摄影的世界,探索其魅力所在。

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相信本文都能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我们将逐一探讨影视摄影的各个方面。

1. 影视摄影概述影视摄影作为一种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长久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其通过对影像的捕捉与再现,融合了影像技术、表演艺术、故事叙述和视觉设计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影视摄影的地位日益突出,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广告及网络短视频等多种表现形态。

影视摄影将各种故事情节与视觉效果有机结合,带观众穿梭于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之间,从而达到了传递情感、讲述故事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从早期的电影摄影机发展至今,影视摄影技术不断革新。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影像,更涉及到画面的构图、光线运用、摄影机的运动技巧以及后期剪辑等艺术化处理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摄影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如同导演的眼睛,捕捉并创造出符合故事情感的画面语言。

电影摄影知识点总结

电影摄影知识点总结

电影摄影知识点总结电影摄影是电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观众对电影的整体感受和认知。

一部电影的画面质量、色彩搭配、光影效果以及镜头运动等都是由电影摄影师和摄影团队来决定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电影摄影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摄影机械、光影效果、剪辑和后期制作等方面。

一、摄影机械1. 摄影机种类在电影摄影中,常用的摄影机种类有电影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手机摄像头。

每种摄影机都有其特点和用途,摄影师需要在不同的场景和需求下选择合适的摄影机种类。

2. 镜头选择镜头是影响电影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电影摄影中使用的镜头种类有定焦镜头、变焦镜头、特殊效果镜头等。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来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3. 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指摄影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移动和变化,它可以通过手持摄影、运动摄影和云台摄影等方式来实现。

镜头运动对电影画面的节奏感和动态感有重要影响,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镜头运动方式。

4. 摄影机设置在电影摄影中,摄影机的曝光、焦距、快门速度和白平衡等参数对画面效果有重要影响。

摄影师需要熟练掌握摄影机的设置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光影效果1. 光源选择在电影摄影中,光源的选择对于画面的明暗、色彩和质感都有重要影响。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自然光、人工光和特殊光源来实现理想的光影效果。

2. 灯光设置灯光设置是电影摄影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主光、补光、背光和特殊效果灯光等手段来实现画面的明暗和质感。

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合理设置灯光,达到理想的光影效果。

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电影摄影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滤镜、灯光和后期调色等方式来实现画面的色彩效果。

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三、剪辑和后期制作1. 剪辑原理剪辑是电影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通过剪接、特效和音效等手段来实现画面的流畅和连贯。

(精校版)影视基础知识

(精校版)影视基础知识

(精校版)影视基础知识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影视基础知识的全部内容。

1影视艺术基础知识一、影视构成的基本单位第一节景和镜头的基本含义1.景:指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瞬间的空间呈现.2.景别:不同的画面叫“景别”,即摄影机和摄像机从各自不同的视距对拍摄对象进行拍摄时,所获得的各种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一种空间概念,即一种空间上的瞬息呈现。

)3.镜头: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

一个镜头就是指摄影机或摄像机从开拍到停止所拍下的全部影像。

(所以一个镜头可以是一个景,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景.一个镜头可以由全景推出中景,近景乃至特写,也可以由特写或近景、中景全景乃至远景。

)4.决定一部影片所使用的镜头数量的因素有哪些?多种因素决定:a.与影片的长短有关,规模大,放映时间长的影片,镜头的数量当然多一些;b.与片种样式有关,戏曲片、生活纪录片、打斗片、惊险片镜头数量相对多些;c。

与导演的美学追求和影片的艺术风格有关,如导演崇尚长镜头和纪实美学,那镜头用的就少.如果崇尚蒙太奇,追求戏剧性风格,所使用的镜头数就多.第二节各种景别的拍摄及造型功能1.景别大体分五类: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

2.特写:即视距最近的景。

它是影视艺术中进行细节描写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用来突出地表现某一细节及细节动作的.它常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在情绪,给这种情绪以形象性的强浓度表现。

影视基础-课件

影视基础-课件

影视基础
第一章 影视基础知识
二、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1、摄像机的持机要领 持机方式大致有扛式、托式、抱式、举式、拎式, 拍摄姿势主要有立、坐、蹲、跪等。 持机姿势的比较: A. 立姿的扛式和托式是最常用的持机法。 B. 抱式可降低拍摄机位,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按上部摄录钮控制拍摄。 C. 举式可抬高机位,适用于前方有人群遮挡的情况,转动寻像器角度取景。 D. 拎式可降低拍摄机位,拍摄运动画面时能起缓冲作用,减弱画面的抖动。 E. 坐、蹲、跪姿可降低拍摄机位,与立姿结合,连贯操作,可实现升降拍摄。 F. 因地制宜,借助依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拍摄稳定的画面。 持机要领:摄像机一般要架在三脚架上进行拍摄,外出作机动性拍摄时,一般 用肩扛等方式。肩扛拍摄时,要注意手、眼、身、气、步五个方面动作的配合。 (1)手:摄像机扛在右肩上,右手握住镜头的变焦控制器,大拇指操作摄录 钮。左手握住镜头的调焦环,左手协助稳定机器,右脸颊贴住摄像机机身。 两手肘部尽量贴近身体,稳住机身。手掌机的握法不尽相同,左手托持把稳机器。 (2)眼:右眼取景,左眼时睁时闭,以观察全局,把握动向,注意被摄主体 的变化趋势。手掌机尽量用寻像器取景,尽量少用液晶屏,以求省电。有时由 于拍摄角度的问题,用液晶屏可以拍到比较难拍的画面。
影视基础
第一章 影视基础知识
(3)身:双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基本直立,稳定重心。摄像时经常要用 到仰俯或摇摄等拍摄方法,利用自己的腰部和手臂动作来配合完成。 (4)气:拍摄时呼吸要自然、放松、平缓、不要屏住呼吸。用“腹式呼吸法” 即胸部放松,双肩不向上耸动。 (5)步:在拍摄推、拉、移、跟等运动镜头时,要尽量利用膝关节、腰部的 缓冲作用以减少画面的抖动。 2、摄像机操作要领 (1) 平:拍摄的画面横平竖直。 (2) 稳:在拍摄时应保持稳定,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3) 匀:拍摄运动镜头时,速度要均匀,节奏要统一,不要断断续续。 (4) 准:各种动态拍摄时,起幅、落幅的构图要准。(开机拍摄到停机,连 续拍摄的一段画面内容称一个镜头。运动镜头,拍摄过程分为起幅、运动和落 幅三部分。起幅是指镜头的开始部分,落幅是指镜头结尾画面的构图,运动指 推、拉、摇、移等技巧运用的过程。一般起幅、落幅为3-5秒。) 画面色彩还原要准确,需调节白平衡。一般情况下采用自动白平衡,为了拍摄 色彩好的画面建议采用手动白平衡调整。

影视制作基本常识

影视制作基本常识

近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 近景以表情、质地为表
一局部。
现对象 。
特 特写:指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 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 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 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 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 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2.逐格摄影:也称为分格摄影。使用逐格电动机驱动摄影机一个 画面一个画面地逐格拍摄。如要表现花开、细胞分裂、日出 等。
3.显微摄影:将光学显微镜放大的影像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到胶片 上。广泛用于微观世界的分析和研究。
4.航空摄影:用航空飞行器对景物进行电影、 电视等的摄影方法。 5.水下摄影:将摄影机和人潜入水下进行拍摄 的一种摄影法。 6.红外线摄影:用红外线为光源和用红外线胶 片的摄影方法。
构图
广义:指摄像师从选材、构思到造型体现的创作过程,概 括了从内容到形的全部组合。 狭义:即指画面的布局与构成。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筛 选对象、组织对象、处理好对象的方位、运动方向,以及 线条、色调等造型因素。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
构图的特点
电视画面构图中要求画面构图一次完成;任何一个电 视节目中的画面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整个作品结构中 的一个元素,一部电视片的整体性体现在若干镜头的有机 组合中,所以画面构图还必须考虑到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 接关系;电视画面的构图要有固定的横幅格式;画面的视 点可变;电视的画面形式是运动的;电视画面中还要参入 有时间因素(节奏等)的构图;前后镜头的内容和拍摄技 法要和谐统一。
六忌顾此失彼。
我们常常可以在屏幕上见到这样的中、近景画面:会 议主席台上的三、四位领导同志,画框左右边的两个人往 往是半拉身子半拉脸。这种顾此失彼的画面,是由于在摄 影构图时只顾了中间的拍摄对象,忽视了旁边的人物。克 服顾此失彼,要求我们在构图时应恰当安排好人物在画面 中的位置,同时兼顾两旁的人物,把他(她)们或是安排 在画内,或是安排在画外,绝不能把两旁的人物都劈开对 半。

影视摄影创作知识点总结

影视摄影创作知识点总结

影视摄影创作知识点总结1.色彩理论色彩在影视摄影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来表达情感、烘托氛围、塑造角色等。

因此,摄影师需要深入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色相、饱和度、明度等概念。

另外,摄影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比如对比色、类比色等,以及不同类型场景下的适用色彩方案。

2.光影原理光影是影视摄影的灵魂,它可以直接影响观众对画面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因此,摄影师需要深入了解光影的原理,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物体表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等影响。

另外,摄影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光源使用技巧,比如补光、逆光、柔光等,以及不同类型场景下的光影处理方案。

3.构图技巧构图是影视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直接影响画面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摄影师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比如视觉中心、黄金分割、对角线构图等,以及不同类型场景下的构图技巧和注意事项。

另外,摄影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和动态感,以便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情感。

4.镜头语言镜头语言是影视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直接影响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因此,摄影师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类型镜头的特点和使用技巧,比如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以及它们对画面深度、透视、畸变等影响。

另外,摄影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镜头语言,比如特写、中景、远景等,以及它们在表达角色情感和推进故事情节中的应用。

5.摄影设备良好的摄影设备是影视摄影的基础,它可以直接影响影片的质量和表现效果。

因此,摄影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摄影设备,包括摄像机、镜头、滑轨、云台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另外,摄影师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摄影设备的使用技巧和维护方法,以确保影片的拍摄效果和工作效率。

6.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影视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直接影响影片的表现效果和艺术价值。

摄影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后期制作工具,包括调色软件、剪辑软件、特效软件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影视拍摄入门常识理论

影视拍摄入门常识理论

视音频技术基础课程目的:熟悉并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与技能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时长15分钟的短故事片和记录片的拍摄与后期制作主教材:罗伯特.穆斯伯格《单机拍摄与制作》辅助参考:(美)琳恩.格罗斯等著《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教程》第一章影视制作概论第一节电影与电视关系总说一、电影与电视:差异从介质开始:赛璐珞胶片磁带蓝光盘数字电影16格-24格25帧高速慢动作数字电影: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0”、“1”信号)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象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画框比:电影胶片的标准画框比(宽高比)4:3或者.33:1(标准电视画框比是4:3)美国标准宽银幕为1.85:1 高清电视为16:9 这2个数值比较接近胶片规格:胶片的规格由其宽度来表征,如最常见和通用的35毫米胶片,科教、农村放映的16毫米,以及超8毫米,70毫米胶片等。

胶片越宽,单位成像面积越大,成像越清晰。

关于imax: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

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不断有更宽、更高的imax银幕出现,如中国内地最大的imax 银幕是东莞万达影城(22米,宽28米,总面积616平方米)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

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

3D影片: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

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

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

拍摄作品知识点总结大全

拍摄作品知识点总结大全

拍摄作品知识点总结大全拍摄作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摄影、摄像、导演、编剧、剪辑等多个方面。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拍摄作品的制作人员,你需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并且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拍摄作品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有兴趣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朋友。

一、摄影技术知识点总结1. 光线和曝光在摄影中,光线和曝光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了解光线的方向、强度以及颜色,对于拍摄作品的效果至关重要。

合理的曝光可以让拍摄作品更加清晰、色彩更加丰富。

2. 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被认为是清晰的范围,了解景深的概念可以帮助你拍摄出更有层次感的作品。

3. 快门和焦距快门速度和焦距也是摄影中常用的概念。

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中物体的运动轨迹,而焦距影响了照片的透视效果。

4. 构图与视角构图和视角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合理的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吸引人,而选择不同的视角也会影响到作品的观感。

二、摄像技术知识点总结1. 相机知识相机的选用对于摄影作品来说非常重要,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2. 平稳拍摄平稳地进行拍摄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更加专业,掌握好稳定器的使用方式是摄像师必备的技能。

3. 色彩和调色掌握好色彩的原理和调色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拍摄出更加生动的作品。

4. 运动轨迹跟踪摄像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运动的轨迹,掌握好运动轨迹跟踪的技巧可以让你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三、导演和编剧知识点总结1. 剧本编写编写一个好的剧本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一个好的剧本会为你的拍摄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2. 导演技巧导演需要有很强的意识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要能够处理好团队的协作关系。

3. 剧情安排合理的安排剧情可以让作品更加有吸引力,也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剪辑技术知识点总结1. 剪辑软件的使用掌握好常用的剪辑软件,并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对于制作好的视频作品至关重要。

2. 剪辑技巧掌握好剪辑的技巧可以让你更好地将素材组合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影视理论基础知识

影视理论基础知识

影视理论基础知识影视运动元素节奏的诠释影视是一门现代艺术,以塑造形象和典型为最终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而影视的表现手段主要有三个,即视觉元素、听觉元素和运动元素。

这三个元素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但在服务影视的前提下,又是互相联系和互补的。

影视的运动元素,其主要构成是节奏和蒙太奇。

在影视艺术中,节奏是同时表现在空间运动和时间流程形态上的一种“旋律”,渗透在影视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

(一).影视作品节奏的重要性节奏是影视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

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讲:“节奏,是至关重要的,永远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电影理论家慕西纳认为,电影的关键“是节奏,不然就是死亡。

” [1]美国电影研究家威廉·汉脱在《电影的探索》中写道:“毫无疑问,节奏——这是影片的最基本的特征,同时也是最微妙的很少被研究过的特性。

”[2]影视节奏是作品生命力之体现,没有节奏,便失去了艺术的魅力。

张艺谋在《红高梁》中极力要张扬的是狂放的生命意识,在艺术处理上相应地采用了看似玩耍的节奏,外部松散内里紧凑,相得益彰;谢晋在《红色娘子军》中注重一种强烈深沉又昂扬的节奏,更好地挖掘出了影片的主题;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一改以往琼瑶作品缓慢的节奏,充分发挥音响和色彩的快捷与明丽功能,获得了成功,这即是时代意义与市场意义上的节奏表现。

(二).影视作品节奏的特点尽管很难对节奏下一个科学的定义,但我还是试图从那些关于节奏的论述中归纳出一些共同特点。

1.观赏者的地位很重要,节奏的存在以观赏者感知或感受到为条件。

影片内在力量既情绪流动的节奏决定了电影语言的不同幅度和速度的交替运动,引发欣赏者改变原有的心理状态,产生情绪感受上的共鸣或同步,由此可知,电影节奏并不等于影片本身的节奏,而且包括影片本身节奏与由此产生的观众感受节奏的同构。

如拉斯﹒冯﹒提尔《黑暗中的舞者》其中几处主人公生活工作中翩然起舞的场面情节就是来源于音乐节奏和调动起来的观众情绪节奏。

影视制作的理论知识

影视制作的理论知识

影视行业培训资料之一目录一、镜头构成的基本知识二、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三、声音的组合形式极其作用四、影视节目中的声音艺术处理五、声音的处理方式六、蒙太奇的表述形式七、素材剪接的原则深度文化传媒中心影视制作理论知识▲镜头构成的基本知识(一)画面的景别景别是影片构成的基本要素,影片就是利用不同的景别组合形成特有的“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

简单地讲,景别就是被摄主体所占画面大小的不同。

景别的首要功能就是描述,通过大小不同的位置变换使媒体受众看清影片的内容。

其次,景别还能通过营造特定的环境气氛,来使媒体受众产生某一方面的心理效果。

运用不同的景别可以产生不同的气势规模,形成某种特殊的氛围,突出强调细节布局等,从而向媒体受众传达画面以外的某种心理信息。

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有时根据需要,它们中间又有更加细致的划分,如大远景、中近景、大特写等。

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但在具体制作一个节目时,它应该有统一的标准。

景别的划分习惯以画面边框载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标准。

1. 远景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

它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主要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和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气氛,内容的中心往往不明显。

远景以环境为主,可以没有人物,有人物也仅占很小的部分。

它的作用是展示巨大的空间,介绍环境,展现事物的规模和气势,拍摄者也可以用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使用远景的持续时间应在10秒钟以上。

“万宝路”的电视广告运用的就是远景。

远处斜阳如血,粗犷的牛仔骑马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旷野里。

远景有利于展示宏大的场面,引发一种豪迈的情感。

2.全景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境。

与远景相比,全景有明显的作为内容中心、结构中心的主体。

在全景画面中,无论人还是物体,其外部轮廓线条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环境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

全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基础知识

影视基础知识第一章影像第一节镜头元素一、景别:景别——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1、远景——表现开阔场面空间的画面,它是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2、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3、中景——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镜头,按照视觉习惯,视野所及通常是人物膝盖以上部分。

4、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5、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

二、方位:1、正拍:摄像机对着被摄物正面拍摄,主体处于画面中心。

2、侧拍:摄像机对着被摄物的侧面拍摄。

3、斜侧拍:摄像机对着被摄物的斜侧面拍摄。

4、背拍:摄像对着被摄物背面拍摄形成的画面。

三、角度:1、俯视镜头(航拍):摄像机高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下拍摄,天少地多。

(威压、缩小)2、仰视镜头:摄像机低于被摄物水平线向上拍摄,天多地少。

(高大而神圣)3、平视镜头: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

(平等交流沟通)4、倾斜镜头:表现人物特殊的心态:迷乱、破灭、失衡、畸变四、镜头运动方式:1、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影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推.拉.摇.移.跟.升.降)2、固定镜头——是指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电视画面。

“三个不动”是其核心,即所拍摄的画面相对于画面的框架是不动。

第二节造型元素一、色彩:不同的色彩,在特定的影片、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会给人带来特定的情绪反应。

(红橙黄绿蓝紫白黑)二、构图:圆、三角形、水平线、黄金分割(九宫格式构图)、梯形、斜线、曲线等三、影调:明调、暗调、中间调。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影视摄影基础知识
在一个镜头内展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主题与后景、环境的关系,不让观众一览 无余,而是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形成远离 的视觉效果,造成悬念、对比、联想等艺 术效果。拉镜头通常从一个特定的被摄主 体或细节出发,实现景别从小到大的变化, 交代被摄主体与场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 被摄主体与其他景物之间的关系。 ②拉镜头可发挥感情上的余韵
有时候,可以用镜头构图中画面 空间的分配来进一步强调这一点。如 在右图两个外反拍镜头中可以通过把 2/3的画面空间给面向观众的演员,其 余1/3留给背向摄像机的演员来强调哪 个演员是主导。
上述1/3、2/3的空间关系同样适用 于宽银幕画面。但由于宽银幕画面中, 庞大的画面形象在镜头之间变来变去, 在视觉上显得跳动太大,可以从构图 上把画面分为三等分,主要演员始终 位于画面的中央部分,余下的画面空 间可以用背景填充,以平衡前景的构 图。
⑴三角形原理
⑵三角形原理的五种基本变 化
第二节 静态、动态、综合构图
⑴三角形原理 关系线:关系线是两个对话人物
头部之间的直线。 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有三个顶端
位置,构成一个底边与关系线平行的 三角形。
三个顶角分别是三个摄像机的视 点。
画面中,演员的位置是一致的, 少女始终在左侧,男子始终在右侧, 保持了镜头的匹配。
二、摄影题 出发,处理好主体、陪体和环境的 关系。即通过取景使照片的画面更 能表达其思想内容和摄影者的意图 并说明问题,吸引和感染观众。
在学习摄影构图时要注意既学习有 关摄影构图的规律,又不要被这些 规律所束缚;既要勇于创新,又应
事实上,在关系线的两侧各有一 个三角形的摄像机位置布局,在拍摄 的时候,可以使用任何一侧,但不能 混用。这就是三角形原理。
如果把一个三角形机位切换到另 一个三角形机位,就会出现混乱,把

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

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

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摄影世界博大精深,而且术语众多,对不少新手而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拍摄技术并不容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零基础学摄影知识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零基础学摄影1.光源越广,光线越柔和。

相反的,光源越窄,光线越硬。

广泛的光源能够弱化阴影、降低对比、抑制纹理,较窄的光源则作用相反。

这是因为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光线的方向就越多,这会起到增加场景中的照明、减少阴影的作用。

小提示: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且大而亮的窗户边,窗户可以起到柔光箱的效果,不再需要影室专用设备。

2.光源越近,光线越柔和相反的,光源越远,光线越硬。

这是因为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近,相对的就越大,也就是越广;而当光源离被摄体越远,相对的就越小,也就是越窄。

以太阳为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它本是一个相当广的光源!但是太阳距地球9300万英里(约1.5亿千米),只占地球天空非常小的一小部分,因此当阳光直射在物体上时光线就很硬。

小提示:在室内用现有灯光拍摄人像时,可以通过改变光源与被摄体间距离的方法使照片的光线更加动人。

3.漫散射能够分散光线,使光源变广、光线变柔运用漫散射分散光线的实质还是使光源变广,从而达到柔化光线的目的。

当云层遮挡住阳光,物体上的阴影会明显减少,如果有雾,阴影则会消失。

云层、阴沉的天空和大雾都会使光线发生漫射,漫射会将光线分散向各个方向。

阴天和雾天时,整个天空会变成一个非常广的光源,一个天然的柔光箱。

小提示:半透明塑料或白色织物等材料都可以用来漫射强烈的光线。

你可以在人工光源─如影室闪光灯前加一个柔光罩;如果在明亮的阳光下,也可以使用柔光篷或柔光箱来柔化光线。

4.在反射中漫射光线将一束较窄的光线射在一个较大的磨砂表面上,如墙壁、屋顶或磨砂反光板等,光线在反射的过程中会发生被漫射到较宽广的区域。

但是如果使用光面反光板,光线被反射后仍然会很窄。

镜子是一种极端的光面反光板,它反射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一样窄。

影视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影视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

后期影视人员必备理论基础知识影视资料2009-06-16 21:38 阅读217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b4 Q2 Q4 \5 \# d0 ~极品资源论坛- [3 M9 v- ~2 ]. R% e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婚庆,模板,动态影视,影视后期,资源素材,软件下载,非编技术,原创模板,AE,PR,EDIUS模板,3DMAX,MAYA,CG插件,免费下载! K( F( S9 R ~: B1、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婚庆,模板,动态影视,影视后期,资源素材,软件下载,非编技术,原创模板,AE,PR,EDIUS模板,3DMAX,MAYA,CG插件,免费下载- u8 X( e1 D* {2、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6 q* E( T5 c+ p, q/ h0 w婚庆,模板,动态影视,影视后期,资源素材,软件下载,非编技术,原创模板,AE,PR,EDIUS模板,3DMAX,MAY A,CG插件,免费下载3、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6 ]* i4 a8 W+ Q婚庆影视动态模板素材软件4、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婚庆,模板,动态影视,影视后期,资源素材,软件下载,非编技术,原创模板,AE,PR,EDIUS模板,3DMAX,MAY A,CG插件,免费下载. c0 g- o" s" Z1 R2 N5 L5、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极品资源论坛6 n( i7 `9 j! Z, M. W6、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一、光影原理光影是摄影的灵魂,没有光影,就没有摄影的艺术。

光影原理是摄影师必须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光的方向、颜色、亮度都会对摄影作品产生影响,摄影师需要学会如何利用光影来创作出更美的作品。

此外,了解光源的选择和利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等知识也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构图的合理安排,能够使画面更有张力,更具有视觉吸引力。

构图技巧包括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逆光构图、透视构图等,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拍摄对象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

三、快门与曝光快门和曝光是摄影中的重要参数,掌握这两个参数可以控制拍摄的效果。

快门控制时间,可以决定动态或静态的效果;曝光控制光线,可以使画面过曝或者不足曝。

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拍摄对象,合理调整快门和曝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四、色彩理论色彩在摄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学习色彩理论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让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五、焦距与景深焦距决定了摄影画面的大小和远近关系,而景深则决定了画面清晰度和虚实关系。

了解焦距与景深的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创作出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作品。

通过合理调整焦距和景深,摄影师可以在画面中突出主体,并且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六、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影响画面构图和透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拍摄意图,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以展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掌握拍摄角度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七、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拍摄作品进行修饰和加工,使其更加完美。

摄影师需要学会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掌握图片的修剪、调色、滤镜、修饰等技巧,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

影视摄影基础讲义1

影视摄影基础讲义1

影视摄影基础第一章画面的技术与技巧一、现代电影胶片的问题。

数字技术—度甚嚣尘上,大有取代胶片之势,但现在看本世纪末(?)还不可能。

胶片型号的含义:5245:“5”—35mm,“2”—负片(底片),“45”—型号5384:“5”—35mm,“3”—正片,“84”—型号7245:“7”—16mm,“2”—负片(底片),“45”—型号胶片的包装有两种规格:1000ft,305m,大片盒,最长10分钟。

400ft,122m,小片盒,最长4分钟。

分灯光片和日光片,高速片,中速片。

要划分全片场景,根据实际情况来购买胶片。

高速片反差小,颗粒差。

不同胶片有各自性能。

材料美学,胶片性能就奠定了影片的视觉效果。

先带35mm胶片的三大特征(包括胶卷):1、双层涂布。

第一层(上面一层)决定密度水平,粗颗粒;第二层(下面一层)决定层次,细颗粒。

如果曝光不足,会颗粒粗,灰,即暗部无层次。

光通量没有进入下层。

创作中有规律,但反规律就是大师。

2、亮部保护。

曝光量加大密度不是无限增大,会自动翻转。

3、暗部丰富。

学生拍摄的胶片普遍曝光过度一档到一档半。

标准光号75,最高150。

一档光孔218个线,1/3档光孔26个线。

据统计,电影学院学生使用的光号平均为93——99,普遍曝光过度一档至一又三分之一档。

原因:1、现在的胶片有衰减,必须在拍摄时留出余量。

2、洗印条件不达标,必须在拍摄时留出余量。

3、摄影师追求影像的暗部层次。

二、现行磁记录的三种类型1、专业设备:BETACAM,SP,数字,1/2英寸。

2、DV。

带宽:1/2英寸,Hi—8。

3CCD,数字。

最大的问题是片基薄,画面没有层次,很薄。

容易衰减。

优点是DV可以看到彩色屏幕。

3、家用,SVHS——Super Video Home System。

只是有限传播。

在学习时要建立宏观把握的观念。

任何一件事都是想70%,做30%。

三、摄影设备设备并不决定画面效果,最好的设备也不一定便于操作,电影摄影机不是人性化设计而是智能化设计的。

影视理论知识点总结

影视理论知识点总结

影视理论知识点总结影视理论是研究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影视制作、影视表演、影视美学、影视历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影视理论的研究既包括对影视艺术的审美评价,也包括对影视作品创作过程的分析研究。

影视理论知识点包含了影视语言、影视叙事、影视美学、影视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它通过对影视作品的细致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审美规律,为影视制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下将对影视理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影视语言影视语言是影视艺术的基本表达方式,它包括影像语言和声音语言两个方面。

影像语言主要通过画面、镜头、摄影、剪辑等手段来表达情感、情节和主题,而声音语言则通过对话、音效、配乐等手段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1.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影片中每一帧画面的构成和安排。

画面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影片的美感和表现力。

良好的画面构图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影片的情感和主题。

画面构图的原则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弧线构图等,它们可以帮助影片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2.镜头运用镜头是影片中获得画面资料的载体,镜头的运用对影片的表现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镜头角度、焦距、移动方式等都会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和观看效果。

例如,长焦镜头可以使画面中的物体看起来更为压缩和密集,增加视觉张力;而广角镜头则可以使画面中的空间感更为开阔,增加视觉冲击力。

3.摄影美学摄影美学是指运用摄影技术来进行影像创作,它包括了光影、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内容。

光影是摄影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可以塑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色彩对于影片的表现力也具有极大的影响,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4.剪辑技巧剪辑技巧是指对拍摄得到的画面进行拼接和处理,使之成为完整的影像作品。

剪辑的方式和节奏对影片的叙事和情感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剪辑速度的快慢、镜头的切换方式、镜头间的距离等都会影响影片的观看效果。

摄影学徒入门知识点总结

摄影学徒入门知识点总结

摄影学徒入门知识点总结1. 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的原理是指利用相机将光线通过镜头投射到感光材料上,达到记录景物的目的。

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是摄影学徒入门的第一步。

摄影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线的折射、曝光、焦距、景深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原理,摄影学徒可以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工作原理,为未来的拍摄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摄影器材是摄影学徒的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器材非常重要。

摄影器材主要包括相机、镜头、三脚架、闪光灯等。

摄影学徒应该了解不同型号的相机和镜头的特点和用途,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器材。

同时,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器材,掌握基本的曝光、对焦、构图等技巧,是摄影学徒入门的关键。

3. 曝光的控制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了解曝光的原理和控制方法,对于摄影学徒至关重要。

曝光的控制主要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个方面。

学习掌握这三个方面的曝光控制方法,可以帮助摄影学徒拍摄出更加清晰、细腻的照片。

4. 构图与拍摄技巧构图是摄影中的重要部分,它关乎作品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摄影学徒应该学会合理地构图,掌握不同构图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同时,还需要学习掌握拍摄技巧,如利用光线、控制景深、处理运动物体等。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摄影学徒而言,学会使用常见的后期处理软件进行基本的调色和修图是非常重要的。

后期处理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丰富,提升整体的艺术价值。

6. 学习与实践最后,摄影学徒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摄影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提升的领域,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巧,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综上所述,摄影学徒入门的知识点包括摄影原理、器材选择与使用、曝光控制、构图与拍摄技巧、后期处理以及不断学习与实践。

这些知识点将为摄影学徒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在摄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希望所有的摄影学徒都能坚持不懈地学习与实践,成为优秀的摄影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拍摄入门、常识理论视音频技术基础课程目的:熟悉并掌握基本影像制作流程与技能能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时长15分钟的短故事片和记录片的拍摄与后期制作主教材:罗伯特.穆斯伯格《单机拍摄与制作》辅助参考:(美)琳恩.格罗斯等著《拍电影——现代影像制作教程》第一章影视制作概论第一节电影与电视关系总说一、电影与电视:差异从介质开始:赛璐珞胶片磁带蓝光盘数字电影16格-24格25帧高速慢动作数字电影:数字电影是指以数字技术(“0”、“1”信号)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象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

画框比:电影胶片的标准画框比(宽高比)4:3或者.33:1(标准电视画框比是4:3)美国标准宽银幕为1.85:1 高清电视为16:9 这2个数值比较接近胶片规格:胶片的规格由其宽度来表征,如最常见和通用的35毫米胶片,科教、农村放映的16毫米,以及超8毫米,70毫米胶片等。

胶片越宽,单位成像面积越大,成像越清晰。

关于imax:IMAX(即Image Maximum的缩写,意为“最大影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解像度的电影放映系统。

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不断有更宽、更高的imax银幕出现,如中国内地最大的imax银幕是东莞万达影城(22米,宽28米,总面积616平方米)IMAX影片的每格画面的感光面积是普通35毫米胶片每格画面的10倍、传统70毫米胶片的3倍。

从而决定了在“巨幕”上投放出的影像比一般电影更清晰、更亮丽。

3D影片: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

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

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

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

3D电影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imax+3D 营造的就是扑面而来的影像感,影像对个体的压迫感,真正的身临其境,消除了非影像内容的视角冗余信息,所谓电影是窗户的概念消失了,因为连窗框也看不到了,而代之以置身景中。

磁带规格:模拟格式和数字格式传统的模拟格式有VHS、SVHS、BETAMAX、BETACAM等等,后2个为广播级。

数字格式有索尼研发的Mini—DV(简称DV)、DVCAM等,松下研发的DVCPRO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电影和电视的媒介融合态势视听效果的逼近磁转胶数字格式数字电影的优势在于存储方便、成本低、不易损耗三、当下电影与电视的竞合性关系互为死敌还是互为补充?几种常见的影视制作模式直播——早期春晚录播——摄录一体机的出现延迟直播ENG模式——电子新闻采集EFP模式——电子现场制作ESP模式——电子演播室制作请列举以上制作模式制作的节目第二节影视制作的基本流程前期筹备与案头中期拍摄后期制作与发行营销一、前期筹备与案头工作文案/剧本环节报批/资金环节组织与筹备二、中期拍摄工作PPT11,12三后期制作素材审看素材粗编结构初审与修改音频叠加与音效处理叠加字幕终审宣传/发行播出/上映第二章摄像机与前期拍摄第一节摄像机基本知识摄像机的分类:按级别分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摄像机特殊用途摄像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广播级与专业级摄像机的差距在减小几个主流广播级摄像机品牌索尼松下JVC家用机还有三星之类按摄像器件分摄像管摄像机——已淘汰CCD摄像机——3片式是主流发明者因此获得09年诺贝尔物理奖摄像机的基本技术指标➢灵敏度:该指标指的是在同一照度下,拍摄同一景物得到额定输出功率时所用光圈的大小,所用光圈越小,则灵敏度越高。

➢信噪比:该指标指的是在标准照度下(2000勒克斯),摄像机图像信号的峰峰值与视频噪波的有效值之比,该值越高越好。

➢最低照度:该指标指在一定的信噪比条件下,比较被摄景物所需照度的大小。

照度越低,说明摄像机灵敏度越高。

分辨率:这是一个摄像机的核心技术指标,表征的是摄像机成像的清晰度。

分辨率由水平分辨率(即横过荧幕的像素数目)乘以垂直分辨率(即垂直方向荧幕的像素数目)来构成。

几种常见影像格式的分辨率:VHS:200×480 MINIDV:720 ×48024P(数字电影摄影机格式/高清格式):1920 ×1080也就200万像素左右35毫米胶片:4000 ×3000 1200万像素注意这里的分辨率是动态分辨率跟静态的相机是两回事相机随随便便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像素而我们目前一般电视机的分辨率才40万像素720 x 576 (动态的)第二节摄像机的基本认识⏹一、摄像机的基本构成与成像原理⏹摄像机的构成——摄像机、录像机——⏹摄录一体机⏹光学系统电子系统伺服系统附件⏹三基色成像光信号——电子信号视点:全知/客观/上帝视点主观视点视角:平俯仰景别:远全中近特第三节前期拍摄要领与注意事项一、基本技巧镜头推拉摇移跟二、前期拍摄要领平准稳匀平要求:指的是画面中的人或物横平竖直,构图中画面的水平线一定要平。

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或者液晶屏的横边要平行,画面中的垂直线与寻像器或者液晶屏的竖边平行。

如何确保:充分利用三脚架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辅助工具(桌椅、水平的地面、拍摄时倚靠墙壁等)来保证稳定和水平,拍摄前调整好三脚架的水平气泡。

如果没有三脚架,则利用寻像器或者液晶显示屏的边框作为调节水平的基准。

准要求:色彩还原准确(色温滤色片和白平衡调整正确)、焦点准确、曝光准确、起幅/落幅准确。

如何确保:色彩的准确还原依赖于正确的选择和调整色温滤色片与白平衡;焦点准确在于反复练习选准焦点位置;曝光准确在于正确的调节光圈;起幅/落幅准确在于正式拍摄前设计好起幅落幅的位置、需要的技巧性镜头(推拉摇等),一般来说,推拉摇等技巧性镜头是同时配合着使用,也就是说这个镜头摇到落幅的同时,一般也就是拉/推到位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构图、焦点都应该是最合适的,切忌一个技巧性镜头结束的时候还来回调整落幅。

稳要求:一般的,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画面应该是稳定的、少晃动的,稳定的画面符合人体观看心理学在舒适度上的要求。

如何确保:首先充分利用三脚架、减震器(斯坦尼康)、桌椅、地面、墙壁、电线杆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设施与支撑物。

其次,要养成正确的持机姿势。

静止拍摄时,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中心自然下垂。

如果是使用肩扛式摄像机,则可以利用右手(握住拍摄手柄)、左手(握住聚焦环)、肩部正确垫机、右眼贴在寻像器上这四点稳定法控制;而在无辅助设备的移动镜头中,双脚微弯、脚与地面平行移动、控制步伐;在摇镜头中,身体应该是从不舒服(起幅位置)过度到舒服(落幅)的位置;再次,要学会控制呼吸,特别是在拍摄一个长的技巧性镜头中,减少呼吸的起伏,腹部呼吸法;最后,如果可以,尽量使用广角镜头,这样可以减少画面的晃动感。

匀要求:指的是各种技巧性镜头(推拉摇移跟)在运动时应该是渐进的、匀速的,切忌忽快忽慢,当然有特殊需要的时候除外,比如突然的甩或者急推、急拉。

如何确保:充分利用三脚架、轨道甚至小车等辅助工具,并在平时多加练习。

二、拍摄时的注意事项1、暂停时间勿过长,长时间处于拍摄停顿状态应该关机;2、为了取得更好、更平滑的编辑点,每一个镜头开始和结束都多停留5秒左右,切忌急开急停;3.、多拍一些转场镜头、空镜头;4、各种景别镜头搭配,特别是可以多一些全景镜头(尤其是在外景拍摄中,多一些外景标志性画面摄入镜头);第二节摄像机的调节一、几个摄像机的核心概念和技术参数1、色温:这是一个为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正确还原拍摄景物色彩所需选择和调节的参数。

它表征的是光源的颜色成分而非光源的温度,它的单位是K。

2、色温滤色片的选择:3200k---------室内、日出、日落;5600k---------多云或者有雨的室外5600k+1/4ND--------晴朗的室外5600k+1/16ND-------雪山、海岸或其他高反光的场景3、白平衡:白平衡的调节是为了确保在光照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被摄图像景物中的白色部分依然能够保持白色,保持被摄景物色调和色彩依然自然。

一般来说,当拍摄场景改变的时候,尤其是内外景交替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调节白平衡。

➢手动调节色温滤色片和白平衡的意义:更准确、更精细,有时候也是为了特殊效果。

4.聚焦:汇聚焦点到所希望表现的中心景物上,该景物及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聚焦方法——将所要聚焦的景物推成特写,然后转动聚焦环,当到达画面最清楚的状态时,拉开成所需要的景别,进行拍摄。

4、景深:从焦点到前后景之间清晰的范围,可分为前景深和后景深。

所谓大景深,指的是景深范围广,前后都清晰;所谓小景深,指的是景深范围较小,突出了主体,虚化了背景和前景。

➢影响景深的几个要素:焦距、光圈、物距。

物距一定(机位不变)、光圈一定的情况下,焦距越短(对应的是拉),景深越大,反之(对应的是推)景深越小。

物距一定、焦距一定(固定焦距拍摄,不变焦推拉)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焦距一定、光圈一定的情况下,物距越小,景深越小,反之越大。

关于移焦:变换焦点,使得视觉重点在不同的主体间游动。

关键在于选择小景深的拍摄模式,然后扭动聚焦环,使得焦点在需要移焦的景物间变换。

5、变焦与不同焦距镜头:焦距的符号是小写的f,一个镜头的变焦倍数指的是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较常见的有14倍变焦、16倍变焦和18倍变焦等等。

变焦可以使景别发生变化。

如推镜头是使焦距变长,而使得景别变小,拉镜头就是使焦距变短,景别变大。

短焦、中焦和长焦镜头分别对应了不同的景别、视角、景深、透视关系、运动感以及纵深感。

6、光圈与光圈系数:光圈表征的是进光量的大小,光圈大,表明光孔开口大,进光量多;光圈小,表明光孔开口小,进光量小。

光圈系数用大写的F表示,如F1.8、F2、F4、F5.6、F8、F11等等,它与光圈实际大小成反比。

光圈的调节: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

一般是自测手调。

景深与跟焦的问题钓鱼执法、暴走妈妈、长江大学生救人溺亡基本的构图原则与方法一、平衡与不平衡一般的,不平衡的构图比平衡的构图更有趣味,画面更有活力,视觉上也更具冲击力。

上下、左右对等划分画框的构图是典型的平衡构图,反之,则是非平衡构图。

三分规则是简单的非平衡构图方式——将画框分为三等分,所表现的内容在各个部分之中,能够减少对称感,带来趣味和活力。

当然,以上原则一般适用于故事片创作,而在新闻类节目制作,特别是严肃的专题片制作中,则比较将就庄重、平衡、对称的构图和视觉呈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