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内的研究者们尝试将内隐与外显 记忆的研究拓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如精 神分裂病人的研究、知觉运动研究、运动 技能方面的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研究、脑 损伤病人研究、视障人群中内隐记忆在特 殊群体中的存在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听障 人群中内隐记忆规律的研究、智障人群内 隐记忆规律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 内隐记忆研究的内容,也为人们深入探索 内隐记忆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证据 。
要其无意识回忆时, 去除自我压抑来猜测, 使以往学习过失信息不经意地流露出。这 种内隐记忆功能的正常, 会使患者获得成功 的体验, 增强自信, 从而产生愉快、轻松的 情绪,这些积极的情绪有利于回忆,有利于机 体潜能的发挥。 在记忆康复训练中尽量把要记住的材料转 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多进行猜测操作的游 戏,以使学习过的信息不经意地被唤醒, 尽量 少用尽量记住、仔细想想、集中注意等字 眼, 以免加重紧张、焦虑情绪 。
效果。其实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语感, 只不过是很难说清楚。“书读百遍,其义 自见”,通过对材料的不断接触,形成虽 不能言明却可以内在的指导言语理解和言 语生成的内隐知识,其本质是通过内隐记 忆和内隐学习的模式使学识获得语感,这 种学习方式的巨大优点是使学识在轻松有 效自如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思考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存在整合趋向:首先, 是在方法论上相互借鉴,如Higham 等 (2000)的工作那样,研究者可以寻找各 种可能的方法结合点,将内隐记忆关注的 测验分离与内隐学习强调的知识的无意识 属性联系到一起来思考。其次,是建立一 些可以同时包容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理 论模型,在这个方面,神经网络模型或许 是一个上佳的选择:联结主义模型更接近 认知的底层机制,用来回答有关学习和记 忆中的无意识机制的问题,是十分合用的。
社会认知领域
杨治良、高桦、郭力平:采用加工分离程 序,分别对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的意识 和无意识进行分离。表明内隐记忆存在于 社会认知中,并且社会性信息比非社会性 信息具有更强的内隐性。
社会认知领域还借鉴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 和技术,发展出了一系列研究态度、信念 等社会认知问题的独特新方法。具有代表 性的有Fazio, Sanbonmatsu, Powell, Kardes的评估启动技术和Greenwald, Mcghee, Schwartz的内隐联想性测验。尤 以内隐联想测验最具特色。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对记忆康复训练的启示
:
内隐记忆的存在有利于调节患者的情绪。脑 外伤患者自觉努力进行的回忆能力下降, 在潜 意识中有失败的体验, 遇到类似的情景易紧张。 在外显记忆时让其“记住”。并努力用回想 来辨认时产生紧张焦虑情绪,这些情绪对回忆 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难于揭去其压抑的心 理,引起记忆的自信心下降,而这种信心缺乏的 信念会对自己产生暗示作用,引起大脑皮层相 应的兴奋成抑制, 不利于机体潜能的发挥。当
健康临床领域 :
内隐记忆研究对于对于临床工作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记忆损伤患者的康 复及护理以及麻醉后知晓的预防两方面 ; 已有研究对脑外伤患者、健忘症患者、抑 郁症患者、药物酒精依赖者、失忆综合症 患者等作出并取得贡献。
张晓明、于莉莉:将内隐记忆应用于脑外 伤患者的记忆康复护理中,发现脑外伤患 者在高强度联系和准确反馈条件下能完成 复杂的汉字匹配和简单的词语归类任务, 且都存在内隐记忆,并随着不断地强化策 略训练,内隐记忆有增强和向外显记忆转 化的趋势。
内侧颞叶和海马损害所致的遗忘症病人表 现出明显的内隐与外显记忆分离现象:患 者虽然明显缺乏对先前情节有意识的回忆, 但在残词补全、词干补笔及图片命名等间 接测验中仍表现出完整的启动效应。这就 说明内隐和外显记忆涉及的脑结构是不同 的,至少内侧颞叶和海马不是内隐记忆的 关健脑结构。
谢国栋采用加工分离的研究方法,以视障 运动员、盲生、低视力学生为被试,以非 言语材料为实验材料,考察在焦虑状态下 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的特点,发现焦虑对 动作外显和内隐记忆均有影响,但动作内 隐记忆没有动作外显记忆对焦虑敏感 。
林树、张一中、涂勇:采用加工分离程序, 就不同性别广告代言人条件下,不同性别 受众对其代言品牌的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 加工进行实验探讨。表明男性代言人条件 下,男性受众对其所代言品牌的自动化加 工水平显著高于女性被试;女性代言人条 件下,结果相反。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 代言人,不同性别受众对品牌的控制性加 工无明显差异。 其他广告和消费领域研究中出现的阈下学 习现象和纯粹接触效应,都是基于无意识 的记忆效果,都反映了内隐记忆的影响。
内隐记忆的应用
20090270 朱龙凤
纵观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和新近的发展趋势可以 看出,内隐记忆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 要的应用价值:内隐记忆研究揭示了记忆的无意 识侧面,激发了人们对记忆本质的新探索,启示 了新思想、孕育着新突破;内隐记忆的研究,对 无意识现象提出了新见解,为人类最终探明意识 和无意识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内隐记忆的研 究,对人类潜能的开发提出了新路子;内隐记忆 的研究对确定内隐记忆的脑机制以及预测疾病进 程有相当价值;内隐记忆的研究对临床心理诊断 及咨询有重要意义;内隐记忆的研究带来了研究 方法上的日新月异。内隐记忆的研究必将得到更 快的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近来有关内隐记忆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 揭示了社会认知也存在着启动效应,即内 隐记忆也存在于社会认知中,而且相对于 非社会信息而言,对社会性信息加工的贡 献更大(杨治良等,1998) Greenwald等人(1995)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 的概念,内隐社会认知是在内隐记忆研究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个研究领域,随着 内隐记忆研究不断取得成果,其影响不断 扩大。
•
有关自尊的研究。内隐自尊是人们在对与 自我相关或与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 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 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商业经济领域
广告的无意识加工随着认知心理学中对无 意识、前注意等现象的研究热潮又引起了 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 的研究为广告中的无意识研究提供了新的 方法和启示。Shapiro等人(1997)介绍了一 种引发和探测广告无意识知觉的方法,并 发现在边缘视觉呈现的广告可以在无法再 认的情况下得到加工,因此证明了广告信 息无意识加工的存在。
内隐社会认知指的是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 结果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即在社会 认知过程中,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某一过 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 经验却潜在地对行为者的行为和判断产生 影响。这一结构影响是在显意识水平(如 内省状态)上无从觉知,但又潜在的作用 于个体对社会对象的反应(如知觉、态度、 判断、决策),此概念关注的焦点在于: 个体的无意识成分参与了其有意识的社会 认知加工过程。
教育教学领域
一些研究者开始着手就把内隐记忆和内隐 学习结合起来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实验。 在各课的教育教学中,都有可能使用暗示 教学法。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原理的教学方法。指 主要利用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心理潜能, 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它是一种
外显与内隐交织的两种活动,当这两种活 动处于最和谐的状态的时候,是人们掌握 运动技能和知识最有效的时刻 。 英语语文的学习需要语感的培养。语感是 通过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获得的,学识获 得无感的过程是自动的,即不需要有意识 的去发现语言结构的规则却能在言语行为 的实践中正确的使用它,语感获得后在以 后的言语活动推广中能收到相等或更好的
•
•
关于攻击性的研究。郑信军对同伴接纳性 和内隐社会认知的关系做了实验研究。表 明,同伴接纳性低的学生在内隐记忆中队 获此(攻击性、破坏性及痛苦感受的汉语 词汇)更敏感。 有关消费决策的研究。Butler等使用偏爱 判断任务研究内隐记忆和消费决策中迁移 效应。即同一品牌名称的启动效应、与消 费决策相关的迁移研究。
显示不熟悉的食物标签启动显著,改变与品 牌名称相连的产品没有影响启动,消费者不 同的感觉道中,听觉和视觉的偏好判断任务 的启动,受感觉通道的改变而减弱,即同一 品牌名称的标签可以迁移到不同的产品,听 觉偏好判断任务中出现视觉标签的启动。他 还认为,在个体消费水平上的内隐记忆占消 费决策的比例很小,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却影 响很大,而且在其他研究中发现的启动要更 大。
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Schacter等人对失忆 综合症患者的训练。根据失忆症患者被给 以字母线索时能表现出对已学过的单词的 正常启动效应.采用逐步减少线索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训练,直到患者能在下需要提 示的条件下作出正确的反应,使一些失忆 症患者主要依靠他们的内隐记忆学会了各 种复杂的作业任务。 一位名叫Barbara的患 者甚至学会从各种不同的帐单记录进行计 算机数据库的非常复杂的操作,并因此而 获得一份全日制工作。
在领域内的研究中,涉及到内隐记忆必然 会有内隐学习,不光是教育教学中,在临 床、经济、社会认知领域都存在。因为记 忆的过程就表现为学习,通过重复启动效 应、再学习等手段使内隐记忆表现出来并 体现在意识水平上,因此在研究中内隐记 忆和内隐学习是相融合的。
具体研究表现:
• 关于印象的研究。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 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笼 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 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Jacoby , Banaji 等人对性别刻板印象进行了内隐记忆研究, 并证明了内隐记忆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 关于印象形成的研究和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的研究都证明了内隐记忆在社会认知中的 作用。
•
有关抑郁症的研究。郭力平以中文效价词 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研究个体的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是否具有一致性倾向, 发现抑郁个体的外显记忆具有心境一致性 倾向,内隐记忆不存在。(抑郁患者的 MCM效应);而Watkins, Mathewws, Williamson等,及Denny, Hunt采用任务 分离试验范式研究抑郁患者的心境一致性, 结果发现了心境一致性。研究结果的差异 可能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