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案例: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历程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
2021/4/7
9
2、复合中央银行制
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管理体制。
我国1983年前
2021/4/7
10
3、跨国中央银行制
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 的中央银行制度。
西非货币联盟中央银行 中非国家银行 欧洲跨国中央银行——旨在改造现行国际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 1949年迁入北京,并在各地迅速建立区行、分行、支行等
分支机构。 1969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所属的
二级机构。 1978年 3月恢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部级单位。
1983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 商业银行,又是担负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
不以盈利为目的 用来干预经济生活、实现国家货币经济政策 享有货币发行权
3、管理特殊 不单凭行政权利,而是行政、经济、法律相结合
2021/4/7
18
二、职能
1、发行的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 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2021/4/7
19
2、银行的银行
(1)充当最后贷款者 再贷款、再贴现 (2)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3)全国票据的清算中心 各商业银行都在中央银行开有存款帐户 (4)监督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1、含义:中央银行在履行自身职责时,法 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和行动的 自主程度。
(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021/4/7
22
2、基本内容
(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以维持货 币的稳定
货币银行学案例:中国人民银行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了“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
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
l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的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1.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1952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
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
l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做准备。
货币银行学人民币发展历程
人民币1 人民币简介和基本内容人民币是中国于1948年12月在合并与收兑当时各个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货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是中国现行的唯一合法货币, 属于纸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从产生以来,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趋于完善。
概括其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币主币单位为”元', 除了能够以元为单位, 还能够用”角””分”; 1元分为10角, 1角分为10分。
2、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 它属于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是国家拥有的商品物资, 黄金外汇储备主要是作为国际收支的准备金。
3、人民币是中国唯一合法的货币, 严禁伪造、变造和破坏国家货币。
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 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币唯一合法的发行机构并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5、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汇率, 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 每日公布, 一切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都据此执行。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的货币制度在一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 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 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 解放军打到哪里, 人民币就跟进到哪里。
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 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 结束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中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
由于历史条件所限, 第一套人民币采取了多地区分散设计、制版、印刷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 而且在长期印刷和发行中, 其纸张、水印、印刷工艺、暗记、冠字号码等特征, 都作了很多改动, 造成钞劵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第一套人民币有着相当繁杂的版本。
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 其中1元券2种、 5元券4种、 10元券4种、 20元券7种、 50元券7种、 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 500元券6种、 1000元券6种、 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 50000元券2种。
最新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二、金融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 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管原则 合理适度监管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管原则
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
思考题
1、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为什么需要一个中央银行。 2、说明中央银行的职能。 3、金融监管的含义、原则和内容各是什么?
(一)再贴现
(二)贷款业务
---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是短期的,主要是以政府债券或 商业票据作为担保的抵押贷款,这是中央银行资产业 务中最主要的部分
---对财政部的贷款。主要包括对财政部的正常借款和透 支;
---其他放款。其中包括对外国银行和国际性金融机构的 贷款。
。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三)证券买卖业务
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途径
从众多的一般银行中逐渐分离出一家银 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例如英格 兰银行。
重新建立中央银行 ,如美国的联邦储备 体系。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主要业务
二、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是指其资金运用业务,既对政府、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特殊金融服务,实现宏观调 控的业务。主要包括贴现及放款、各种证券、黄金外 汇储备和其他资产。
第四节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与内容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合称。 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 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货币银行学 第七章 中央银行
三权由不同机构交叉承担
第
4、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机构
七 章
5、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
中
按经济区域设置
央 银
按行政区域设置
行
2020/10/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瑞典国家银行(1656-1668-1897年)先驱
• 法兰西银行1800,芬兰银行1809,俄罗斯1860,德国 1875,日本1882,美国1913,
第 七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
章
– 1、从众多的一般银行中逐渐分离出一家银行,专门行使中央
银行职能。
中
– 2、重新建立中央银行。
央 银
行
2020/10/1
– 新加坡等国也是
第
七
章
中 央 银 行
2020/10/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7-16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货
二、中央银行性质、类型和结构
币 银
行
2、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类型
学
国有、会员或私人股份所有、无资本所有、公私混合所有
3、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
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统一于一个机构
三权分别由不同机构承担
货
一、中央银行产生和发展
币 银
行
– 2、中央银行成立的三次高潮
学
第一次: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 1800-1913,主要是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德 国、美国等。
第二次:一战结束到二战期间。
– 1920年的布鲁塞尔会议促成了本次高潮。
第三次:二战后。
第
– 主要是亚、非、拉广大的新独立国家。
– 3、中央银行的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
第6章 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0 美国
德国
IMF
意大利
法国
中国
俄罗斯
瑞士
单位:亿美元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26.44
0
中国的外汇储备(1985-2016)
38430.18
217.12
1050.29
23991.52 10663.44
中间业务
集中票据交换
– 同城(或同地区)银行间资金清算的最基本手 段:票据交换
负债业务
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对象:国内金融机构 发行情况:
– 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过多 – 公开市场操作
作用: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回笼基础货币; 债券到期时,体现为商业银行超额储备增加, 货币供应量增加
负债业务
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本形成
– 政府出资 – 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 – 私人银行和部门出资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 中央银行的职能
制度规范时期(1985~)
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以法 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
独占货币发行权
一些国家硬辅币由财政部铸造、发行
掌管货币发行准备 调控货币发行数量
中央银行职能的现代表述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充当最后贷款人 ➢保护消费者权益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
涵义
货币银行学(3.7.1)--中国利率市场化
我国有机利率体系的构建
2007 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发行公告 2007 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期为
2007 年 3 月 1 日至 2007 年 3 月 31 日。 发行期内如遇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调整,
尚未发行的 2007 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 票面利率,在利率调整日按 3 年期、 5 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调整的相同百分 点作同向调整,提前兑取分档利率另行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1996 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 2004 年贷款上浮范围扩大到基准利率 的 1.7 倍,而在 2003 年之前,银行定价 权浮动范围只限 30% 以内,。 2004 年 10 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 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 0.9 倍。与此 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 ,下不设底,但不可较基准利率上浮。
2007 年 3 月 17 日,中国人民银行决 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 上调 0.27 个百分点,分别由现行的 2.52% 提高到 2.79% 、 6.12% 提高到 6.39% ;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 相应调整。 为 何 要 相 应 调 整 未 发 行 的 国 债 利 率 ?
维持利率格局的均衡。
均衡的利率格局
微 观 经 济 学 中 均 衡 的 概 念 : 边 际 收益相等
资 本 的 边 际 收 益 : 综 合 考 虑 期 限 、风险、流动性等因素,资本用 于任何用途的边际收益应该相等 ,此时实现帕累托最优。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
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第一篇:货币银行学金融监管我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制沿革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作为基本职责。
当时没有监管当局,没有监管对象,也没有监管法律法规,因此,这期间我国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监管。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
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
大致来说,我国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4年开始,中国形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合监管。
中央银行以金融调控为主要目标,围绕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开展工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成为最主要工具,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成为主要任务。
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证券市场的发育、信托机构等的存在,银行和保险业的竞争,尤其是宏观金融失控和金融秩序混乱的状况,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金融监管是否一定要隶属于中央银行开始产生争议。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证券业的部分监管职能从人行分离出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实施,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明确其基本职责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并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
第三阶段:从1998年开始,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局势和中国经济金融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我国金融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其标志性的改革是建立跨省区的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保监会的分业监管。
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并首次发行第一批人民币--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收兑旧币通令--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54-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财政部协商,统一清理了国营工业间,以及国营工业与其他国营企业间的贷款,贷款与资金往来一律通过中国银行办理,到一五计划末,一切信用统一于国家银行的目的已经实现。
--1962年3月10日,做出“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196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打破了大一统的传统金融体制格局--1979年3月,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独立,迈出了专业银行体系的建设步伐--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央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业银行体系得到初步发展--198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发布--1986年7月,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组建--1987年,中信实业银行组建--1987年4月8日,招商银行正式成立--1987年12月28日,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宣告成立--1988年8月,兴业银行成立--1988年9月,广东发展银行成立--1992年8月18日,中国光大银行成立--1992年8月28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设立--1992年10月14日,华夏银行成立--199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成立--1994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1994年11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11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随后陆续出台措施包括: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四家银行资本金;将13939亿元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2000年5月,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2003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2003年9月,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周小川担任办公室主任--2003年12月,中央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注资225亿美元--2004年8月26日,中行股份公司成立--2004年9月21日,建行股份公司成立--2005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工行改制方案--2005年4月21日,汇金公司向工行注资150亿美元--2005年6月,建设银行与美国银行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上市--2005年8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战略性投资与合作协议,引入首家战略投资者--2005年10月27日,建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10月28日,工行股份公司成立--2006年1月27日,工行宣布引进高盛集团、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三家战略投资者--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上市--2006年7月5日,中行A股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行H股上市--2006年10月27日,工行在沪港两地同时挂牌上市--2007年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行改革“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十六字方针--2007年3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依法成立--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上市--2007年7月19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在上证所和深交所挂牌上市,拉开城商行上市序幕--2008年2月02日,全国规模最大村镇银行长丰科源村镇银行开业--2008年2月03日,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获银监会批准--2008年2月25日,农行成立我国首个农民工养老金管理中心--2008年2月26日,三峡银行正式挂牌,注册资本金为20.1179亿元,共有36个股东,重庆国投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4.79%--2008年2月27日,首家台资背景银行——华一银行落户深圳,该行将以深圳为中心,业务面向华南地区,为台资和整个珠三角客户提供服务--2008年10月27日,招商银行斥资363亿港元共收购永隆银行2.27亿股股份,约占永隆银行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7.82%--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货币银行学》第5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体制比较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信用货币的发行。 银行破产和经营不善导致银行券不能及时兑现的情况时有 发生; 分散发行的货币流通范围与社会化大生产不适应; 多种货币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之间的矛盾给社会 生产和流通带来困难。 2、票据交换和清算。 票据交换和结算业务的增长和日益复杂,客观上需要由权 威机构集中进行;
特点:权力和职能分散。 美国:除在首都设立联邦储备委员会外,将全国划为
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1家联邦储备银行,12家共同 组成中央银行。但随着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的强化, 美国有向单一中央银行制转化的趋势。
附: 复合中央银行制。它是指国家不专门设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而是由一家大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又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银行 管理体制。
联邦储备体系,负责管理会员银行和所有银行控股公司。 货币监理局(署),隶属于财政部,负责对联邦注册银行的审批和检查。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对加入联邦存款保险银行的监管。 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及其下设的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监管储蓄银行和储贷协会。 全国信用合作社管理局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 银行支付发生困难情况的发生既损害了存款人利益,又不 利于银行业的稳定,适当集中银行的一部分现金作为准备 金,由权威机构作为最后贷款人帮助克服支付困难成为必 要。 4,金融业的监管管理。 缺少统一规则的竞争使金融秩序经常出现混乱。金融业监 管的技术性很强,需要技术能力和操作手段,因此需要在 业务上与银行有联系的机构担当。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四章--中央银行
复合型 央行、商行 职能合一
权利、职能相对分离 分支机构不多
跨国型 多国共有一家央 与货币联盟、经济联
行
盟相联系
准中央 多机构分别执行 银行型 央行部分职能
绝大多数国家
前苏东 1984年前中国 西非货币联盟 中非货币联盟 欧洲中央银行 新加坡、斐济 马尔代夫等
例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结构
理事会
由总统提名经 参议院同意任
人民币发行程序:
发行库
出库 入库
现金投放 现金归行
业务库
流通领域
货币发行
从动态上讲,货币发行的货币从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流 到社会的过程;
从静态上看,货币发行是指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出的数量大 于从流通中回笼的数量。
中央 银行
现金
再贴现 贷款
购买证券 购买金银和外汇
市场
现金归行 货币是一种债务凭证,是发行人即央行对公众的负债。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但中 央银行制度的真正形成和发展始于19 世纪中叶。
➢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 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进程
如果从1656年最早成立的中央银行瑞典国家 银行算起,到1913年美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 为止,中央银行的创立经历了257年曲折历程 。
• 1927年10月,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政府颁布了 《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 行正式开业。1949年12月,中央银行随国民党 政府撤往台湾。
• 1935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将豫鄂皖赣四省农 民银行改组为中国农民银行。
• 此时,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 农民银行四行形成了国民党政府金融垄断体系 之中心。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中央银行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中央银行国有化:1945年法兰西银行、1946
年英格兰银行 立法形式确定中央银行职责:如1957年《德 意志联邦银行法》 世界性的金融合作加强了央行职能:如1994 年布雷顿森林国际金融会议后建立的IMF是 各国中央银行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完善—以联邦储备体系为例 1、组织结构
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Board)
理事会还花大量时间管理银行,如审批银行 合并申请、监督银行的活动等。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完善—以联邦储备体系为例
1、组织结构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完善—以联邦储备体系为例 3、美联储的作用 当然,联储一般不愿反对由全国人民选出的 这个人,以便在国会的合法斗争中争取总统支 持。因此它被认为是“自身独立性的囚徒”,而 总统“与其说他一般能得到所希望的货币政策, 不如说他极少得到非常不满意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公开市场委员会每隔4—5周在华盛顿举行一次会 议讨论决定政策。 它的主要职责是进行公开市场业务,通过买卖政 府债券和银行票据来控制货币量。此外,它还对储 备体系在外汇市场上的活动进行指导。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完善—以联邦储备体系为例
1、组织结构 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央银行的完善—以联邦储备体系为例
货币银行学第06章中央银行
(2)一些新的国家建立,为解决国内经济金融问题, 需要设立中央银行;
(3)一批老中央银行为新的中央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借 鉴,加上国际联盟的援助,为中央银行的普遍化提供 了条件。
3.中央银行的强化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至下节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
回本章
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至下节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性质定义: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
政策,对国民经济பைடு நூலகம்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 金融机构。
1.地位的特殊性
身份:政府的职能部门,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国 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回本章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要求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三、中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至下节
二、中央银行的发展
1.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1656—1913年)
◆中央银行的初创历程:从1656年最早成立的中央银行 瑞典国家银行、到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和1913年美 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
3.为私营清算系统提供差额清算服务
一些私营清算系统尚在实施差额清算,为了实现 清算参加者间的债权债务抵消,很多清算机构乐于利 用中央银行提供的差额清算服务,后者通过账户进行 差额头寸的转移划拨,即可完成最终清算。
4.为支付系统提供透支便利
中央银行提供的透支便利,可在相当程度上吸收 及化解支付系统的信用和流动性风险。
◆各国为了稳定货币、筹集资金,以货币信用政策作为 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的主要杠杆。在此背景下,负有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职责的中央银行也随之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
货币银行学之中央银行讲义课件(ppt52页).pptx
补充:英格兰银行发展成为中央银行
1694年成立,最早的私立股份制银行。
5.央行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按中央银行在社会经济 中的地位划分
按中央银行的性质划分
1.发行的银行 2.银行的银行 3.政府的银行
1.调节职能 2.管理职能 3.服务职能
1-1.发行的银行
所谓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拥有发行银行券的特权, 负责全国本位币的发行,并通过调控货币流通,稳定币值。
这一职能是指央行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供应货币 、调节货币量、管理货币流通的职能。
独占货币发行权 是央行控制全社 会货币量的基础 ,而通过对货币 供应量的控制, 央行即可实现对 宏观经济的控制 。
1.央行必须根据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扩 大的需要,保证及时供应货币。
2.央行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合理调 节货币数量,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 货币环境。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 备理事会、联邦公开市场委 员会和12家地区性的联邦储
备银行构成。
12个联邦储备区各设有一 家联储银行,这些银行的 股份为本储备区内的联储 体系成员银行(一般为私
人商业银行)所持有。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
中央银行的发展经历了2个阶段
1.普遍推行阶段 1844—1945
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建议: A.各国应建立中央银行; B.央行应摆脱政府控制→实行 稳定的金融政策。
2.管理途径特殊→通过金融财务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改革的历程及成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在广阔的范围、更为深入的层次上展开,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人民币成为法定本位币。
中国人民银行从成立之日起,就具有国家银行的特殊地位,承担着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业的重要职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吸收了苏联的计划经济经验并参照其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与此相适应,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银行体制,全国实际上只有一家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并成为财政和计划的“记账和出纳”。
l969年7月,人民银行总行与财政部合署办公。
l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同年l月,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分设,初步恢复了银行原有的功能,但人民银行仍然是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作用于一身。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
1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
l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经营原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储蓄和工商信贷等商业银行业务,基本上实现了“政企分开”,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改革和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历来按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的体制,同计划经济中按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的制度有关。
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按照当时的现实条件,中央银行按经济区域设立机构的设想一时难以实现,因此仍然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
1984年机构分设时,在县以上按行政区设置分支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一级分行,地(市)设二级分行,但许多县没有设县支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决议成立了“中共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苏维埃国家银行),并发行货币。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权被分割成彼此不能连接的区域。
各根据地建立了相对独立、分散管理的根据地银行,并各自发行在本根据地内流通的货币。
l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的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职能、地位、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1.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1952年)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宣布成立。
华北人民政府当天发出布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在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统一流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及一切交易,均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
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由石家庄市迁入北平。
l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把中国人民银行纳入政务院的直属单位系列,接受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与财政部保持密切联系,赋予其国家银行职能,承担发行国家货币、经理国家金库、管理国家金融、稳定金融市场、支持经济恢复和国家重建的任务。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统一的货币体系,使人民币成为境内流通的本位币,与各经济部门协同治理通货膨胀;二是迅速普建分支机构,形成国家银行体系,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整顿私营金融业;三是实行金融管理,疏导游资,打击金银外币黑市,取消在华外商银行的特权,禁止外国货币流通,统一管理外汇;四是开展存款、放款、汇兑和外汇业务,促进城乡物资交流,为迎接经济建设做准备。
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银行,建立了全国垂直领导的组织机构体系;统一了人民币发行,逐步收兑了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全部清楚并限期兑换了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很快使人民币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了统一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充分运用货币发行和货币政策,实行现金管理,开展“收存款、建金库、灵活调拨”,运用折实储蓄和存放款利率等手段调控市场货币供求,扭转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金融市场混乱的状况,终于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长达20年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
同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配合工商业的调整,灵活调度资金,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快速成长,适度地增加了对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贷款;便利了城乡物资交流,为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家银行(1953~1978年)在统一的计划体制中,自上而下的中国人民银行体制,成为国家吸收、动员、集中和分配信贷资金的基本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加快,私营金融业纳入了公私合营银行轨道,形成了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机构,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
与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相适应,从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
银行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制,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金融监督和服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在国家计划实施中具有综合反映和货币监督功能。
银行对国有企业提供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季节性贷款和少量的大修理贷款,对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提供部分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对农村中的贫困农民提供生产贷款、口粮贷款和其他生活贷款。
这种长期资金归财政、短期资金归银行,无偿资金归财政、有偿资金归银行,定额资金归财政、超定额资金归银行的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期间虽有几次变动,基本格局变化不大。
3.从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1979~1992年)1979年1月,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植,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
同年3月,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改革了中国银行的体制,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同时设立了国家外汇管理局。
以后,又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重新建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各地还相继组建了信托投资公司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出现了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多样化的局面。
日益发展的经济和金融机构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强金融业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协调,由中国人民银行来专门承担中央银行职责,成为完善金融体制、更好发展金融业的紧迫议题。
l982年7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统一管理全国金融的国家机关”,以此为起点开始了组建专门的中央银行体制的准备工作。
1983年9月17日,国务院作出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具体规定了中国人民银行的l0项职责。
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集中力量研究和实施全国金融的宏观决策,加强信贷总量的控制和金融机构的资金调节,以保持货币稳定;同时新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过去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专业经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的业务实行垂直领导;设立中国人民银行理事会,作为协调决策机构;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初步确定了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在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初期,随着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高速发展,为适应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和多种信用工具不断涌现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改革机制,搞活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努力探索和改进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式,在改进计划调控手段的基础上,逐步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贷款等手段来控制信贷和货币的供给,以求达到“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稳中求活”的效果,在制止“信贷膨胀”、“经济过热”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培育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
4.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993年至今)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
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是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98年,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撤销省级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同时,成立人民银行系统党委,对党的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干部垂直管理。
2003年,按照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分离出来,并和中央金融工委的相关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同年9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人民银行的“三定”调整意见。
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
有关金融监管职责调整后,人民银行新的职能正式表述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
同时,明确界定:“中国人民银行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的宏观调控部门。
”这种职能的变化集中表现为“一个强化”、“一个转换”和“两个增加”。
“一个强化”,即强化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要大力提高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水平,灵活运用利率、汇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宏观调控;加强对货币市场规则的研究和制定,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监督与监测,密切关注货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之间的关联渠道、有关政策和风险控制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个转换”,即转换实施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
由过去主要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监管指导等直接调控方式,转变为对金融业的整体风险、金融控股公司以及交叉性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转变为综合研究制定金融业的有关改革发展规划和对外开放战略,按照我国加入wT0的承诺,促进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行业的协调发展和开放,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转变为加强与外汇管理相配套的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防范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
“两个增加”,即增加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
今后将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承担反洗钱的资金监测职责,并参与有关的国际反洗钱合作。
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这些新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面对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重大的责任,中央银行在履行新的职责过程中,视野要更广,思路要更宽,立足点要更高。
特别是要大力强化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能,不仅要加强对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规范、监督与监测,还要从金融市场体系有机关联的角度,密切关注其他各类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综合、灵活运用利率、汇率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实施金融宏观调控。
要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研究、规划关系到我国整个金融业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重大战略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货币政策决策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金融业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仍然较重,改革与重组任务十分艰巨。
在此情况下,中央银行更要擅于准确把握影响经济和金融发展全局的因素,注意研究新情况、开发新工具、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做到识大局、讲宏观、懂技术、胆识兼备,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