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课 窦娥冤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课 窦娥冤(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课 窦娥冤(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ca4921a300a6c30c229fda.png)
• 刚直的窦娥岂肯愿与张驴儿成亲,当然 愿他告官,让官府为自己洗清冤曲,明 辨曲折。谁曾料楚州太守桃杌是个贪赃 枉法的家伙,根本没有办案能力,在问 清原被告是谁后,便不派人查实案情, 反而用棍棒惨打窦娥,窦娥疼不过,被 三次用水泼醒,但坚强的窦娥仍不认可. 州官便命打蔡婆婆。窦娥怕蔡婆婆年老, 经不起拷打,便生同情之心,只得认自 己毒死孛老,案子就此了结。窦娥画供, 被押入死牢,待第二天问斩。
元代杂剧
散曲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准备:春秋,从古巫中分化出“优” 。
中 国
汉魏,“百戏” 。民间歌舞、杂技等总称。 角抵戏《东海黄公》(人虎相斗 )
南北朝,民间歌舞。有拨头、代面等。
戏 形成:唐代,参军戏。两个演员(参军、苍鹘hú)
曲 相互问答。
的
宋,杂剧。(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发
金,金院本。(歌舞之地演出的杂剧)
展 成熟:元朝,北方,元杂剧。
元 杂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
剧 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
的 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
体 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 裁 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 特 点 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
比词有词牌子。
元杂剧的角色
元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杂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窦娥冤》 课件(39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窦娥冤》 课件(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57308c89eb172ded63b7cc.png)
元杂剧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民生疾苦为主, 创作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 鲜明。
元代杂剧
结构 角色 构成 音乐
元代杂剧·结构
一本四折(有些加楔子)
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
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 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
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表示这本杂剧都
用这个宫调。
同一宫调,不同曲牌
元杂剧成就
• 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 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 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 1.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 2.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
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 3.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4.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 《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 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 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 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 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 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的愤激之词, 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 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第2部分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写窦娥诀别婆婆。
第3部分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写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第一部分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 2.《滚绣球》一曲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 3.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元代杂剧
结构 角色 构成 音乐
元代杂剧·结构
一本四折(有些加楔子)
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
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 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
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表示这本杂剧都
用这个宫调。
同一宫调,不同曲牌
元杂剧成就
• 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 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 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 1.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 2.既表达了对天地不公的不满,又表现
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 ❖ 3.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4.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 《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 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 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 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 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 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的愤激之词, 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 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第2部分是[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 写窦娥诀别婆婆。
第3部分是[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 写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第一部分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 2.《滚绣球》一曲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 3.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1 窦娥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共30张PPT
![1 窦娥冤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0179bb700abb68a982fb4e.png)
❖ ①望帝啼鹃②苌弘化碧③六月飞霜④亢旱三 年
❖ 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④东海孝妇 ❖ 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 ❖ 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 ❖ 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
8、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
)
❖ 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 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表现窦娥善良的本性,更显出冤屈之深,她的 抗争与反抗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 和深刻。
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她希望的是什么?
血溅白练:
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①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 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 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说说哪些地方你最喜欢?
“滚绣球”一曲怎样一步步展现窦娥的 反抗性?
强抑悲愤,质疑——痛陈现实,愤怒指责 ——严厉质问——大声呼告
思考1: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 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反映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思考2: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 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 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 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 剧史上最早并且最伟大的戏剧 作家。他和郑光祖、白朴、马 致远齐名,被称之为“元曲四 大家”。
作品有《窦娥冤》《救风 尘》《单刀会》等。1956年, 他被列入了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楔 子 小窦娥被抵押,穷书生忙取应 序幕
六月飞雪: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亢旱三年: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 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 A.①邹衍②苌弘③燕惠王④东海孝妇 ❖ B.①邹衍②庄周③燕惠王④窦娥 ❖ C.①杜宇②苌弘③邹衍④东海孝妇 ❖ D.①杜宇②庄周③邹衍④窦娥
8、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术语,解释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
)
❖ A.外,外末的简称,扮演青年男子;净,俗 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表现窦娥善良的本性,更显出冤屈之深,她的 抗争与反抗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 和深刻。
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她希望的是什么?
血溅白练:
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①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 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 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说说哪些地方你最喜欢?
“滚绣球”一曲怎样一步步展现窦娥的 反抗性?
强抑悲愤,质疑——痛陈现实,愤怒指责 ——严厉质问——大声呼告
思考1: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 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责天地鬼神?
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反映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思考2:在押赴刑场的路上,窦娥要求 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这一细节刻画对塑 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王国维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 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 剧史上最早并且最伟大的戏剧 作家。他和郑光祖、白朴、马 致远齐名,被称之为“元曲四 大家”。
作品有《窦娥冤》《救风 尘》《单刀会》等。1956年, 他被列入了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楔 子 小窦娥被抵押,穷书生忙取应 序幕
六月飞雪: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亢旱三年: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 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1课《窦娥冤》课件(共26张)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第1课《窦娥冤》课件(共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edb2f604336c1eb91b375d02.png)
讨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 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 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 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不好。因为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 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 而流于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
这样改,说明叶宪祖老先生并没有 读懂原剧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愿 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 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 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
【故事梗概】
张驴儿见窦娥不肯嫁他,便在窦 娥为蔡婆婆所做羊肚儿汤里下毒药, 想药死蔡婆婆来作要挟,不料竟药死 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反咬一口,给 窦娥安上用毒杀人的罪名,把她扭上 公堂。昏庸的官吏,不问青红皂白,严 刑拷打她。窦娥宁死不屈,被判处斩 含冤曲死,其鬼魂托梦两淮提刑肃政 廉访使父亲窦天章,最终平反了冤狱, 惩治了仇人。
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 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形象。
拓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 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 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 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 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 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 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 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 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 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
【窦娥形象大家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窦娥形象】
场面
情感
性格 点睛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1《窦娥冤》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1《窦娥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0b87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2.png)
元曲
小令 (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
唱
元曲
套曲 (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 (散曲+“科”+“白”)
唱+演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 《拜月亭》 白 朴 《墙头立刻》 王实甫 《西厢记》 郑光祖 《倩女离魂》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白 朴 《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关汉卿 四大家之首 马致远 散曲《天净沙·秋思》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
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 元曲四大悲剧之首 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 的一种行当,其中包 括老生、小生(文小 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 物,因戴胡须, 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不挂胡 须,分文小生、武小生。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 的一种行当。可分为 正旦、花旦、武旦、 老旦、彩旦等。
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第1层 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1.《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2.《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 哪一句?
1.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2.“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3.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何作用? 4.《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是哪 一句?
第3层 窦娥死前三大誓愿
1、阅读第3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 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素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 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 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 到昭雪,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第1单元第1课《窦娥冤》课件 (共40张PPT)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第1单元第1课《窦娥冤》课件 (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d33e44312b3169a451a425.png)
都属什么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
1.请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
情节。
楔 子——序幕
贫寒秀才窦天章进京赶考需要盘缠,在此之
前向蔡婆借了二十两银子(连本带息共四十两), 无法偿还了,不得不把窦娥卖给蔡婆做童养媳。 楔子:两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肚汤是窦娥做的事实,将此罪嫁祸窦娥。
太守办案昏庸,不问明事实,就对窦娥严刑逼供。窦娥 怕婆婆受罪,不得不招认,并自此含冤入狱,被判死刑。
驴儿下药,误伤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高潮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一) 合作探究:窦娥之美
1、戏剧一般是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 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 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那么本剧主要的矛 盾冲突是什么? 2、窦娥一生有哪些不辛的遭遇? 3、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 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关汉卿
创造的杂剧多达六十余 种,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 余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 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作品:《救风尘》《望江亭》 《单刀会》等 借助元杂剧揭露现实黑暗,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 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 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 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 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 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 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 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 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 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 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
1.请速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
情节。
楔 子——序幕
贫寒秀才窦天章进京赶考需要盘缠,在此之
前向蔡婆借了二十两银子(连本带息共四十两), 无法偿还了,不得不把窦娥卖给蔡婆做童养媳。 楔子:两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肚汤是窦娥做的事实,将此罪嫁祸窦娥。
太守办案昏庸,不问明事实,就对窦娥严刑逼供。窦娥 怕婆婆受罪,不得不招认,并自此含冤入狱,被判死刑。
驴儿下药,误伤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高潮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一) 合作探究:窦娥之美
1、戏剧一般是通过制造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 达主题的,而戏剧冲突一般有三类:人物之间的冲突, 人与环境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那么本剧主要的矛 盾冲突是什么? 2、窦娥一生有哪些不辛的遭遇? 3、你发现窦娥有哪些美的地方?她的哪些 地方震撼了你的心灵?
关汉卿
创造的杂剧多达六十余 种,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 余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 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被称为 “中国的莎士比亚”。 作品:《救风尘》《望江亭》 《单刀会》等 借助元杂剧揭露现实黑暗,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 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 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zhuó)不下、 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 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 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 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 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 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 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 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 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 (30张PPT).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 (30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3577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c.png)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 一粒铜豌豆”
第 晓 知
矛情
贰 盾 节
然而 后后 论识
章 事 人
。,
传 统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剧的主要内容
窦娥受张驴儿诬陷被桃 杌屈打成招,发下三桩 誓愿后含冤而死。
请结合下面的示例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各折的主要情节 示例 :楔子 窦天章卖女 蔡婆婆收媳
3 .刑场发下三桩誓愿
窦娥发下了哪三桩誓愿?她 发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我 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情节?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 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 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 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 能够惩治邪恶
2.我一马难将两鞍鞲。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 其实做不得。 (张驴儿云)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你这等瘦弱 身子,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 早些与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 (正旦云)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
3〖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 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 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 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天哪!怎么的覆盆不 照太阳晖!
二、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三、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第 晓 知
矛情
贰 盾 节
然而 后后 论识
章 事 人
。,
传 统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剧的主要内容
窦娥受张驴儿诬陷被桃 杌屈打成招,发下三桩 誓愿后含冤而死。
请结合下面的示例用对联的形式来概括各折的主要情节 示例 :楔子 窦天章卖女 蔡婆婆收媳
3 .刑场发下三桩誓愿
窦娥发下了哪三桩誓愿?她 发愿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我 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情节?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 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希望自己 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 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 能够惩治邪恶
2.我一马难将两鞍鞲。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 其实做不得。 (张驴儿云)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你这等瘦弱 身子,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 早些与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 (正旦云)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
3〖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 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 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 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天哪!怎么的覆盆不 照太阳晖!
二、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三、明 清 传 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 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 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 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 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 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 第1课 窦娥冤ppt (共23张PPT)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 第1课 窦娥冤ppt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e73f6ef46527d3240ce022.png)
作 者 :
文体知识
1.元杂剧:是用北方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2.结构:四折一楔子 本: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 六折或多本连演。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 (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只能道白不能唱。 折: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 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篇幅短小,位置不定,一般放于开头,对人物、故 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交代,作用相当于引子、序幕。有些 放在折与折之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类似于过场戏。 曲牌: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衙门暗无天日、官吏贪污昏聩、毒刑冤狱接连不断,冤案 多得数也数不清,而官吏们又都无心正法,这都是元王朝统治 下的主要特征。 《窦娥冤》是关汉卿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结合元代的社会现实
故事情节结构分析
共出现10个曲牌,均属于正宫调。
思考一 在第三折中共出现了多少曲牌?都属于什么宫调? 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 思考二 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次大意是什么?
(2)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明确: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 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 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 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 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 聩。 (3)故事的高潮是哪一折,为什么? 明确: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 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第三折里虽然仅有窦娥指天发 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 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 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 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 的。
窦娥冤PPT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
![窦娥冤PPT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1课)](https://img.taocdn.com/s3/m/745d03c45022aaea988f0f00.png)
阶 段 一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1 窦娥冤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滚绣球】
——与命运抗争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
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 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 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 青天,指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谴责。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 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2.语境辨析法 (7)要提 ( . (8) 应 ( . 变能力应 ( . )防他提 ( . )届毕业生应 ( . )有尽有。 )案中的一些问题。 ) 当得心应 ( . ) 手了,因为他们的应 ( . )
【答案】 (7)dī
tí (8)yīng
yīng yì ng yì ng yīng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寺 气 人不倦
揪/ 瞅
苗助长 yà 前合后yǎn yà 塘 n n 家juà ng 写 té 名yù
刬/ 划 畴/ 筹 暄/ 喧/ 煊 褥/ 溽
ǒu ōu ōu
吐 歌 打
暑气xuān 闹
mò bó tà chǎn qiān chá ng kà ng
á i
bè i
zhī
wù
zhí yǎo
mò guì zhǔ fù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缥缃 (1)缥 缥缈
撇下 (2)撇 撇嘴 勒索 (4)勒 勒住
阶 段 四
阶 段 二
1 窦娥冤
阶 段 五
阶 段 三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本课话题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滚绣球】
——与命运抗争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
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 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 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 青天,指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谴责。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 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2.语境辨析法 (7)要提 ( . (8) 应 ( . 变能力应 ( . )防他提 ( . )届毕业生应 ( . )有尽有。 )案中的一些问题。 ) 当得心应 ( . ) 手了,因为他们的应 ( . )
【答案】 (7)dī
tí (8)yīng
yīng yì ng yì ng yīng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寺 气 人不倦
揪/ 瞅
苗助长 yà 前合后yǎn yà 塘 n n 家juà ng 写 té 名yù
刬/ 划 畴/ 筹 暄/ 喧/ 煊 褥/ 溽
ǒu ōu ōu
吐 歌 打
暑气xuān 闹
mò bó tà chǎn qiān chá ng kà ng
á i
bè i
zhī
wù
zhí yǎo
mò guì zhǔ fù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缥缃 (1)缥 缥缈
撇下 (2)撇 撇嘴 勒索 (4)勒 勒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25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794ee7e53a580216fcfece.png)
文本赏析
1.体现出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 2.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
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3.可以增强悲剧气氛; 4.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
黑暗,无公道可言。
文本赏析
1.“无头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自己的誓愿无根 无据,正可以表明其冤情: 此愿“无头”,此冤亦 “无头”。
具有反抗精神 贪财,愚
妄,凶暴
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富于抗争精 神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她善良美丽、勤劳孝顺, 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活 于昏聩腐败的封建吏治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窦娥悲剧的性格、壮美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 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文本赏析
主题探究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直 根在接本元原原代因因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官吏昏庸无能,是非不 ① 分官,吏流腐氓败横行霸道,谋财害命。黑暗的社会滋生了他们, ② 并网流纵下氓容,无他人赖们的张生,驴命他儿没。们有相了互保勾障结,,哪构怕成她了是虐有民价的值罗的网。。因这此张, 窦娥的冤狱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 悲剧的时代产生时代的悲剧。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代表作《窦娥冤》 代表作《汉宫秋》 代表作《墙头马上》《梧桐雨》 代表作《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 一个主角。 末:男角,男主角叫正末。 旦: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 小旦等。 净: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或反面角色。净的 配角叫副净。 杂:孛(bó)老、卜儿、孤、徕儿、驾、洁郎、细 酸、邦老。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第一单元 1.窦娥冤 课件(共28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 第一单元 1.窦娥冤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c3d66a3c1ec5da51e27003.png)
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坚持判孝妇死刑。于公十 分痛心,他抱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后太守 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的太守 上任后,于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的原因是因 为屈杀了孝妇。新太守便杀牛率众到孝妇冢前祭典,并为孝妇 昭雪,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风调雨顺。
作者写窦娥发下这三桩誓愿有什么用意?
• 表明社会腐败黑暗; • 刻画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 • 表达人民惩治邪恶的愿望。
深度探究: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 的指责是否矛盾呢?
这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 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 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 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 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 于同恶势力拼斗到底。
读剧本,看戏曲,一定要注意其矛盾冲突。 问:本折戏中,冲突双方是谁?
从表面上看,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桃杌太守、张驴 儿等人。其实,从窦娥的曲词和宾白来看,受冤的不仅 仅是窦娥一个人,而是整个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劳动人 民;屈打成招、滥施刑罚、草菅人命、贪赃枉法的也不 仅仅是桃杌等人,而是整个社会的腐败吏治。
概括主题
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 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 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悲剧性格,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拓展
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 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 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着。
关汉卿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4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 课件(共89张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 必修4 第一单元 1 窦娥冤 课件(共8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fc942be87101f69e3195e0.png)
元杂剧共用9个宫调,即“五宫四调”:仙吕宫、 南吕宫、中吕宫、黄中宫、正宫和大石调、双调、越 调、商调。每个宫调下都统帅着若干曲牌,每个曲牌 都有一定的音乐旋律。
四、戏曲语言
在戏曲语言上,杂剧的每一折均由唱、白、科 三部分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 写成的韵文,是元杂剧的主要部分。元杂剧规定一 折戏只能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首尾一韵。 曲谱是固定的,戏曲家按谱填词即可。还规 定一本戏由一个角色唱到底,其他演员只有道白。 男主角唱的叫末本,女主角唱的叫旦本。
生行,扮演男性 角色的一种行当,其 中包括老生、小生 (文小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物。 因戴胡须,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不挂胡须,分文小 生、武小生。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一 种行当。可分为正旦、花旦、 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主要扮演娴 静庄重的青年、中年 妇女。因常穿青素褶 子,故又名青衣。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 • • • • • • • • •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 《西厢记》——元朝王实甫 《看钱奴》——元朝郑延玉 《中山狼》——明朝康海 《墙头马上》——元朝白朴 《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云 《幽闺记》——元朝施君美 《绿牡丹》——明朝吴炳 《玉簪记》——明朝高濂 《风筝误》——清朝李渔
马致远
白
朴
郑光祖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 白 朴 王实甫 郑光祖 《拜月亭》 《墙头马上》 《西厢记》 《倩女离魂》
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 马致远 白 朴 纪君祥 《窦娥冤》 《汉宫秋》 《梧桐雨》 《赵氏孤儿》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 • • • • • • • • • 《窦娥冤》——元朝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 《精忠旗》——明朝冯梦龙 《清忠谱》——清朝李玉 《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汉宫秋》——元朝马致远 《琵琶记》——明朝高则诚 《娇红记》——明朝孟称舜 《长生殿》——清朝洪升 《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窦娥冤》课件 (共39张PPT)
![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1《窦娥冤》课件 (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c8e5a06650e52ea551898e2.png)
3.对下列红色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 )
A可怎生糊突(混淆)了盗跖、颜渊则是(只 当是)看你死去的孩儿面上 B 念窦娥葫芦提(糊涂)当罪愆你道是暑气暄 (温暖) C 也不见得湛湛(清明)青天。此后遇着冬时 年节,月一十五(每月十五) D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操劳家务) 不知亢 旱(抵御旱灾)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
预习测试: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
项是(
D A盗跖(zhí )
)
嗟怨(jiē) 前合后偃(yǎn) B 罪愆( qiān ) 衔冤( xiá n) 湛湛青天 (zhà n) C 错勘( kān ) 亢旱( kà ng ) 苌弘化碧 (chá ng) D埋怨(má i) 尸骸(há i) 哥哥行(há ng)
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 场典刑。
B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 的孩儿荐。
C婆婆,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 冲天。 D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 滚似棉,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元杂剧的结构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 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 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 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 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 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 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 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 《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高中语文《窦娥冤》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窦娥冤》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a3b1761011ca300a6c39017.png)
5、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
• 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 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 不济;另一方面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 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赏析“三桩誓愿”
选四位同学分别担任刽子手、监斩官、窦娥的 宾白、舞台说明等角色朗读;而窦娥的曲词则由全 班女同学朗读。然后思考: 1、窦娥临刑前发出了( 血溅白练 )、( 亢旱三年 )、 ( 六月飞雪 )等三桩誓愿。
2、运用了哪些典故?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
3、每桩誓愿窦娥的希望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第一桩: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性格:不屈服的性格 第二桩: 希望: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应 性格:坚强不屈、宁折不弯的性格 第三桩: 希望:上天能惩治邪恶
性格:勇于反抗的坚强性格
• 9、“东海孝妇”的典故起何作用? • 提示: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 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 10、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说说 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 提示: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 在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 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人民 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起观众更 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
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块丰碑,在中国文学
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元人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 王实甫的《西厢记》 白 朴的《墙头马上》、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的《西厢记》 孔尚任的《桃花扇》 汤显祖的《牡丹亭》 洪 昇的《长生殿》
戏曲种类:{40余种}
京剧、晋剧、蒲剧、雁剧、秦剧、吉剧、豫剧 吕剧、淮剧、沪剧、越剧、婺剧、绍剧、徽剧 闽剧、赣剧、汉剧、湘剧、祁剧、潮剧、桂剧 壮剧、川剧、黔剧、滇剧、傣剧、藏剧、粤剧 昆曲、高腔、评剧、越调、彩调、梆子腔 二人台、龙江剧、黄梅戏、莆仙戏、梨园戏 高甲戏、采荼戏、皮影戏、滑稽戏 河北梆子、上党梆子、山东梆子、 河南曲剧、湖南花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窦娥冤》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6d326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19.png)
关汉卿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 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 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 曲四大家”。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首创人,数量超过了英国 的 “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 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 世界文化名人。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 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 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 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 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长150余米的孝妇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 《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 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 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 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 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 妻母子重相会”。
元杂剧特点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 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 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 明情节,介绍人物。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 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 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 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 曲四大家”。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的首创人,数量超过了英国 的 “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 亚。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 世界文化名人。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 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 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 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 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悲剧原型
山东省郯城县城东不远处,有一座高20米、周长150余米的孝妇
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 《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
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 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 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 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 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 妻母子重相会”。
元杂剧特点
(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 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 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 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 明情节,介绍人物。
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 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共6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课件(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1c7c5383c4bb4cf6ecd116.png)
中国古代作家灿若星辰,被列为世界文 化名人的为数不多,关汉卿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浩如烟海,被誉为世 界十大悲剧的只有一部——《窦娥冤》;
直到今天。人们遇到难以诉说的冤屈时, 还常说一句话“简直比窦娥还冤”。
窦 娥 冤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了解《窦娥冤》的情节结构,理解剧 作的内容。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 白开始。 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 请大家简要概括每一折的故事情节。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情节
楔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 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③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 呢?
这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 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 和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 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 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 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bu)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 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 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情节
第三折 (高潮) :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楔子: 二人亮相, 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 婆婆遭劫,张氏搭救; 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 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 被判斩刑。 第三折: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浩如烟海,被誉为世 界十大悲剧的只有一部——《窦娥冤》;
直到今天。人们遇到难以诉说的冤屈时, 还常说一句话“简直比窦娥还冤”。
窦 娥 冤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了解《窦娥冤》的情节结构,理解剧 作的内容。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 白开始。 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 请大家简要概括每一折的故事情节。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情节
楔子: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 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③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 呢?
这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 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 和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批判封建统 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 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 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bu)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 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 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课文情节
第三折 (高潮) :
《窦娥冤》整体感知课文
楔子: 二人亮相, 悲剧开始; 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 婆婆遭劫,张氏搭救; 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 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 被判斩刑。 第三折: 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窦娥冤(共36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 窦娥冤(共36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0eb40a300a6c30c229fe0.png)
• 刚直的窦娥岂肯愿与张驴儿成亲,当然
愿他告官,让官府为自己洗清冤曲,明
辨曲折。谁曾料楚州太守桃杌是个贪赃
枉法的家伙,根本没有办案能力,在问
清原被告是谁后,便不派人查实案情,
反而用棍棒惨打窦娥,窦娥疼不过,被
三次用水泼醒,但坚强的窦娥仍不认可.
州官便命打蔡婆婆。窦娥怕蔡婆婆年老,
经不起拷打,便生同情之心,只得认自
14
第一折
15
• 第一折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十三年了,窦娥 已长成二十岁的姑娘。而蔡婆婆的儿子 又早死了,窦娥只与蔡婆婆一起居住生 活。因为赛卢医欠下蔡婆婆十两银子不 还,蔡婆婆前去索要,赛卢医非但不给, 还欲将蔡婆婆暗算,待用绳子勒住蔡婆 婆脖子后,多亏孛老及儿子张驴儿赶到 才救下,蔡婆婆幸免于难。
准备:春秋,从古巫中分化出“优” 。
中 国
汉魏,“百戏” 。民间歌舞、杂技等总称。 角抵戏《东海黄公》(人虎相斗 )
南北朝,民间歌舞。有拨头、代面等。
戏 形成:唐代,参军戏。两个演员(参军、苍鹘hú)
曲 相互问答。
的
宋,杂剧。(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发
金,金院本。(歌舞之地演出的杂剧)
展 成熟:元朝,北方,元杂剧。
煮不熟、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关汉卿此语反映了他的 个性。
3
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 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 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 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 性舞台艺术。
戏剧,包括戏曲。 曲艺,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 包括相声、评书等。
4
萌芽:原始歌舞。演员:女性称为巫,男性称觋xí。
16
• 蔡婆婆真是命蹇,她未丧虎口,却又 入狼巢。原来,救下蔡婆婆的孛老及 其儿子张驴儿,在得知蔡婆婆家还有二 十岁的年正青春的窦娥的时候,孛老 便要娶蔡婆婆,张驴儿要娶窦娥。蔡 婆婆不同意,他们就要用绳勒死蔡婆 婆,蔡婆婆无奈,只得同意,待回家 与窦娥商议后,窦娥坚不同意,并把 上来调戏她要与她拜堂的张驴儿推倒。 蔡婆婆急忙给解释,并要他们住下, 她日后慢慢劝解窦娥,再做了断。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读准字音
桃杌(wù)
角(jué)调
变徵(zhǐ)
煞(shā)尾 瀽(jiǎn) 亲眷(juàn) 蹉(cuō)跎 罪愆(qiān) 苌弘(hónɡ) 忖(cǔn)度 提(dī)防 嗟(jiē)怨 古陌(mò 荒阡(qiān) 亢(kànɡ)旱 )
盗跖(zhí) 披枷(jiā) 杳(yǎo)无音信
嘱咐(zhǔfù) 尸骸(hái) 勘(kān) 湛(zhàn)
2.掌握通假 小妇人元是有丈夫的(元,通“原”) .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纽,通“扭”) .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糊突,同“糊涂”) .. 那有这等说话(那,通“哪”) .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每,同“们”) .
3.古今异义 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古义:时候。今义:早上晚上) .. 只望婆婆看觑则个(古义:照顾。今义:看) .. 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古义:一段时间以来。今义: .. 向来) 奶奶,你先进去(古义:对老年妇女的尊称。今义:称 .. 父亲的母亲) 美妇人我见过万千向外(古义:“以上”“多”的意思。 .. 今义:向,介词;外,方位词)
四幕话剧《雷雨》表现的是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
血缘、情爱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深刻反映了酝
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课文《雷雨》节选的 是第二幕的两场戏。其中第二场写周朴园和鲁大海所代表
的阶级冲突,揭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两场戏将周、
鲁两家的夫妻、父子、兄弟等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展现 了周朴园复杂的思想性格。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 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 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 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 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 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
(1)强烈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的发展构成了剧本的情
节结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在戏剧冲突中得
到充分的揭示。 (2)集中性。由于舞台的空间和演出的时间限制,剧作
者常常把几个月甚至几十年间发生的事件浓缩到两三个小
时的演出中,把千变万化的生活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场景中, 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展示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 (3)语言精练和个性化。剧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开 矛盾、发展剧情的,它要求人物的独白和人物间的对话不 仅能显示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地位,而且要准确、 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6.了解背景
《窦娥冤》源自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全剧主要情节
如下:窦娥之父窦天章要进京应考,因欠蔡婆之债,被迫 将窦娥卖给蔡婆家当童养媳。窦娥婚后不久丈夫死去,她
和婆婆一起生活。蔡婆因为索债被债主赛卢医骗到郊外,
险被赛卢医勒死。无意中救了蔡婆的张驴儿逼着蔡婆和窦 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蔡婆不得已答应了,窦娥却坚决拒 绝。张驴儿为了威逼窦娥嫁给他,想毒死蔡婆,谁知却毒 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又借此事威胁窦娥,窦娥仍不屈 从,他以毒死他的父亲的罪名诬告窦娥。窦娥被屈判死罪。 后来,窦天章一举及第,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才使窦娥 的冤案得到昭雪。
单元理念
学习基本的戏剧知识,具备鉴赏戏剧的基本能力,是
新课程对中学生的要求。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 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 反映现实生活。这里说的戏剧是指剧本文学。剧本是戏剧 的文学因素,它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适合舞台演出 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剧本具有以下特点:
单元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创作及其重要的作家作品;分析《窦
娥冤》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 2.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话剧创作,鉴赏曹禺的代 表作《雷雨》的思想艺术。 3.欣赏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莱特》节选或全文,了
解莎士比亚及其剧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4.学习从艺术美的角度去鉴赏戏剧艺术,掌握戏剧鉴 赏的基本方法。 5.掌握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著名悲剧之一。剧情
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悲剧虽然取
材于丹麦历史,但是它所揭露的主题是深刻的,具有普遍 的共性,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内部腐化和堕落的尖锐斗
争。哈姆莱特替父报仇,杀死他的叔父,他自己也被叔父
暗算,在与雷欧提斯的决斗中中毒剑身亡。这场发生在宫 闱之中的冲突,不仅是家庭的悲剧,而且是皇宫、国家的 悲剧。哈姆莱特最终未能实现他重整乾坤的愿望,临终前 把王位交给了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
(2011年高考江西卷)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 明 明 如 月 , ____________________ ? 越 陌 度 阡 , 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 , 终 鲜 兄 弟 ,
______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
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
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主唱的叫 旦本戏。
折,首先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可以是一场(一
个固定场景)戏,也可包含多个场次;另外又是剧曲音乐的
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 楔子,只唱一二支曲子,篇幅比折短小,位置也不固 定。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进行简要的介绍或 交待,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一些放在折与折之 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或联络,与后来的过场戏相类。
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
是他就提起笔来,好像针对高蟾反驳道: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
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
曲律与诗词不同,采用中原音韵的新四声。其特征是 “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即平声分化为阴平与阳平 两个声调,入声消失,所有入声字都流入平上去三声之中。 这与今日普通话的声调很相似。曲文押韵也用《中原音韵》 所归纳的“东钟”“江阳”等19部,可以平仄通押。此外 曲比诗词韵脚繁密,一般句句押韵,而且每套都要一韵到 底,不得换韵。 曲文创作就是在一定的音乐框架中“填词”,必须遵 守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数以及平仄格律等定式,这与宋词 的写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曲文与曲乐的配合有一定的 灵活性,因此可以随时增添衬字、衬句,也可减字减句。 因此杂剧曲文显得灵动活泼,口语性很强,实际上是一种 解放了的新诗体。
(3)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湖月照
我影,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寒衣处 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 一)
(5) 佳 节 又 重 阳 , ____________________ ,
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 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 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
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 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 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 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节选自《关汉卿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版)。《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共四折一楔
子。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此后的情节是:楚州大 旱三年。窦天章做了高官,到楚州巡查,窦娥的鬼魂向他
伸冤。窦天章重审案子,为窦娥平反昭雪。
7.开阔视野
元杂剧的形式
(1)折、楔子和本 杂剧剧本的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 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和 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通常一本就是一部戏,个别 情节过长的戏,可写成多本,如王实甫《西厢记》共五本 二十一折,杨景贤《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每本戏仍是 四折。这很像后世的连台本戏或连续剧。一本戏限定由男
杂剧剧本通常只在人物第一次出场时写明“旦扮
×××”或“末扮×××”,以后则只标角色,不注人名。
这是在阅读剧本时要预先了解的。
(3)曲词
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由正末或正旦演唱,主要用 以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情感,有时也用来交待剧情,具有 抒情兼叙事的双重功能。因为这种曲词采用的曲牌体,即 由一个个固定的曲调连缀的组歌,而且在剧中占有主导的 地位,所以往往以此指代元杂剧,称之为曲、北曲、元曲 等等。 杂剧剧曲的编排有一定的程式,四折戏用四个套数, 每个套数都有固定的宫调。元杂剧共用九个宫调,即所谓 “五宫四调”: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 和大石调、双调、越调、商调。每个宫调下都统率着若干 曲牌,每个曲牌都有一定的音乐旋律,与之配合的文词也 有一定的格式,即格律。
内容提要
这个单元共有三篇课文,选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戏剧, 包括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中国古代戏曲编选了一篇 元代杂剧,即《窦娥冤》节选。鉴赏杂剧文学剧本,首先 要熟悉曲词和宾白所表演的故事,把握戏剧情节冲突。第 二要分析曲词表达的人物心理和性格,理解戏剧冲突的本 质是人物性格的冲突。 《窦娥冤》全剧四折一楔子。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 三折,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它通过窦娥 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的残酷、社会的 混乱、官府的腐败,塑造了善良、贤惠而又具有反抗精神 的窦娥这一妇女形象。
(2)角色行当
角色与行当同义,是中国戏曲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 身份、年龄、品质与性情等因素综合概括出的各种性格类 型。与此对应,演员也分为不同的行当。元杂剧的角色有 旦、末、净、杂四类。旦是女角,除了正旦的女主角,还 有小旦、贴旦(可省作贴,一般为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 人)等配角;末是男角,正末为男主角,外末(正末之外的男 角)、冲末(开场之末)等为男配角;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 般为性格刚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也包括丑角的反 派人物。元杂剧中原没有“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 是明人参照南戏增改的。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 例如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小男孩)、孤(官员)、洁(和尚)、 驾(皇帝)、邦老(强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