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灭对中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当前经济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根据不同的经济指标,这段时期的长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是指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之间的4年零3个月的时期。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日本的泡沫经济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其作为一段沉痛的历史教训,还在不断地受到专家学者的探讨研究,以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两个令人关注的焦点:一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中国政府既要面对经济发达国家的责难,又要承担国内货币政策改革的困难;二是房地产价格的急剧上升。

从表象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日本泡沫经济也是以本币升值和资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序幕,这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惊人地相似。

我们都知道,泡沫经济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日本经济、尤其是金融体系至今仍然遭受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困扰。

为避免重蹈扭辙,我们就有必要借鉴日本经验、教训分析当前中国产生泡沫经济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与防范。

一、树立防范泡沫风险的思想意识一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产生泡沫经济现象是客观必然的,但在产生经济泡沫的开始阶段就必须树立对泡沫经济风险,即泡沫经济破灭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恶性影响的防范意识,这样才能主动地采取措施,把泡沫经济威胁经济健康发展的隐患控制在相对安全的状态下,这就需要研究有关泡沫经济生成的原理,认识其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危害。

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到破灭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借鉴日本经验教训,深入掌握泡沫经济破灭的周期规律及其经济指标的区间范围,特别是要加强各地区、各行业领导层、决策层甚至职能层的防范泡沫风险的思想意识观念。

二、建立防范泡沫风险的国家预警机制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现状和走势,建立经济发展的预警机制。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泡沫经济的简介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第二是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破灭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政策。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日本经济增长迅速,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

从战后到泡沫崩溃前的这段时间看,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在1950年只有109亿美元,而到了1980年则超过了10000 亿美元,同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在1950年只是123美元,在世界上排第三十七位,到了1980年则增长到7680 美元,上升到发达国家的第十三位。

日本能够在战后迅速崛起,“贸易立国”的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日本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为本国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日本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经济飞速发展,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如在198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而此时的日本则保持着4% 的增长率,美国对日本长期的贸易顺差地位越来越不满意,美国国内对改变这种状况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1985年9月,美国主导了由美、德、日等国签署的《广场协议》,此协议要求日元升值并开放国内市场等。

就这样,日本的经济改革就在美国的逼迫下匆匆进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的这次改革并不能完全独立的以本国利益优先为目标进行,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渗透着美国的特殊影响。

正是在这次改革之后日本国内的流动性迅速增加、投机盛行,这导致了日本国内股市和楼市泡沫越吹越大,是泡沫就会破裂,最终在1990年前后股市和楼市的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而后崩盘,资产价格的暴跌无可避免的导致实体经济的大幅收缩,此后日本经济陷于长达十年的低迷期。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

日本70年代后的泡沫经济破灭对我国的警示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大量剩余资本引发泡沫,宏观政策失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土地神话”,投机之风席卷列岛,政治体制不健全;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对我国的启示有: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实施泡沫经济风险教育,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日本;泡沫经济;启示日本上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形成及破灭,教训深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启示。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从1956年至1975年,日本经济举世瞩目,GDP年平均增速9.5%,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经济出现了“外向化”的趋势,即从高速增长时期的“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向了“出口主导型经济”。

日本政府实施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本过剩。

过剩资本集中流向了投机性较强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股价、地价及房价暴涨。

房地产、股票价格节节攀升,资产效应使得日本经济表象极度繁荣,股票、土地等资产价格的异常上升,明显脱离了实体并远远超过其实际价值,过热的泡沫经济给日本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潜在危机。

由于土地价格太高,个人住宅用地、企业商业用地均无法得到满足。

为降低土地价格,日本政府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

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贴现率,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

日本股市大幅下挫,到2003年,已跌破8000点,创20年来新低。

紧随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急剧下跌,跌幅超过46%。

1994年,东京、大阪等的房价跌幅已经超过了50%。

由此,房地产泡沫破灭了。

泡沫经济的破灭,给日本经济以沉重的打击。

至2001年,由于股市和地价等资产价格的缩水,日本经济累计资产损失就达1330万亿日元,并且,造成了长达10年的经济萧条。

二、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客观判断我国经济状况。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 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 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在全球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日本泡沫经济的兴衰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具有深刻教训的案例。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而言,深入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发展与破灭,能够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自身的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0 世纪80 年代,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

然而,在这看似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导致泡沫形成的因素。

首先,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在当时,日本央行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大量的货币供应使得市场资金充裕,资金纷纷涌入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领域,导致资产价格迅速飙升。

其次,过度的金融自由化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金融监管的放松使得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的积聚和失控。

再者,日本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和不合理的产业政策,导致资源配置失衡。

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而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经济结构扭曲。

当泡沫达到顶峰时,日本经济开始出现种种危机的迹象。

资产价格的虚高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市场的投机氛围浓厚。

最终,泡沫的破灭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房地产市场崩溃,房价暴跌,众多房地产企业破产,银行不良贷款率急剧上升,金融体系陷入困境。

股市也遭遇了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消费和投资信心受到极大打击,经济陷入长期的衰退和通缩。

那么,日本的这段经历能给中国带来哪些启示呢?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应保持稳健和适度。

避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金大量流入虚拟经济领域,造成资产泡沫。

同时,要加强对货币供应量和流向的监测与调控,确保资金能够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在金融监管方面,中国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评估和监管,防止金融风险的过度积累和扩散。

既要鼓励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又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在产业政策方面,中国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避免过度依赖某些特定产业。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剖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引言日本泡沫经济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达到高峰后,突然崩溃的经济现象。

这场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带来了启示。

本文将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2.1 经济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

2.2 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日本泡沫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

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高度的投机活动,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

很多人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

2.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松日本政府和央行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了资金供应的过度扩张。

低利率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信贷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了投机性的资产市场,加剧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三、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3.1 资产价格崩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最终崩溃。

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股票价格迅速下跌。

随后,房地产市场也崩溃,房价急剧下跌。

3.2 银行业危机由于大量借贷资金流入投机性资产市场,许多银行放贷不当,资产质量恶化。

泡沫破灭后,许多银行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引发银行业危机。

3.3 经济长期低迷泡沫经济的崩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经济长期低迷,失业率上升,消费萎缩,投资缩减,通缩现象严重。

这种经济状况持续了十余年,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

四、对我国的启示4.1 谨防资产价格泡沫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过度投机和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涨最终会导致泡沫的破灭。

我国需要加强监管,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

4.2 健全金融体系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业面临巨大的危机,给整个经济带来了冲击。

我国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防范金融风险。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裂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裂及对中国的启示
M co c p c n my I a rsபைடு நூலகம்o ie o o 宏观经济 c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 裂及对 中国的启 示
高 庆振 山 东聊 城 2 2 0 50 0
摘 要 :O 纪8 年 代 至 9 年 代 , 2世 O O 以房 地 产 价 格 与股 票价 格 暴 涨 、 暴 跌 为特 征 的 日本 泡 沫 经 济 经 历 了形 成 、 发展 与破
1 日本 泡沫 经 济形 成 背景 、
机 、电冰箱等 耐用消费 品的快速 普及 , 贸易领域 表现为 日本 在 制 造 的产 品在 国 际市场 的竞争 力 稳步提 高 。这 一阶段 正 是 日 本 国内外 不断 扩大 的需 求刺 激 了 日本 经济 的高 速发展 。而进 入 2 世 纪7 年 代 , 0 O 日本 经济 面临着 外部 冲击 : 雷顿 森林 体 系 布 崩 溃与 日元升 值 、 1 7 年 与 1 7 年两 次石油 危机 。当 1 7 年 93 99 93 的石油 危机使得 世界各 国陷入 经济滞 胀时 , 日本 经济率 先走 出 了滞 胀 , 只是在 1 7 年 一年 经济 负增 长 , 94 此后 经济 迅速 发展 。
裂 的过 程。 日本泡沫 经济的破 裂使得 日本经 济发展速度迅 速 下滑 , 带来 了 “ 失落的十年 ” 。本文正是 基于对 日本 泡沫经 济的研 究, 对比 当下 中国经济的现状 来分析 日本 泡沫经济形成 与破 裂对于 中国的启示 。 关键词 : 沫经 济; 泡 日本; 中国; 启示
3 0日再 提 高 到 6 , 过 了签 订 “ 场 协 议 ” 前 的 利 率 水 平 。 % 超 广 而从 1 9 年 1 9 0 月4日起 , 本 股票 价格 开始 ~路 狂跌 , 3 1 至 19 92 年, 东京证 券 交易所 市值 缩水2 0 亿 日元 。1 9 年 3 , 3万 9 0 月 日本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停滞,并出现长达10年左右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研究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导致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1.汇率政策不适当导致日元升值过快,在日元升值的三个阶段,日本汇率调控政策都存在一定失误。

(1)抗拒升值阶段:在1985年9月“广场协定”之前,虽然日本对美国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但日本政府并未采取及时措施加以缓解。

(2)放任升值阶段:从“广场协定”到1987年2月“卢浮宫协定”期间,日元进入快速升值通道。

据资料显示,日元兑美元由1985年的242日元升值到1988年的128日元,实现了28个月升值89%。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放任汇率自由浮动政策,促成了对日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对日元进行投机的程度加大,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

(3)有干预升值阶段:“卢浮宫协定”之后,日本的财政和金融当局开始对汇率采取措施,但由于措施规模小,力度不够,未能扭转不利格局。

2.长时期低利率政策导致经济过度膨胀。

“广场协定”后,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

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

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的状况下,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造成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引起了股价和地价的巨大泡沫。

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参与签订“广场协定”的德国,从1985年到1988年本币升值也高达70.4%,但在德国却没有出现泡沫,主要原因是德国在1988年及时提高了利率。

3.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泡沫扩大化。

日本政府在“广场协定”后,放松了对财政的控制,以期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并以此阻止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衰退。

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_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

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_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

销调查、特殊保障条例等措施,要求日本开放市场、禁止垄断,批评 日本低汇率、低内需、高出口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官企结合、内部交 易等经济制度。石油危机之后,美国采取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日 本采取了与美国相反的扩大出口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形成了内需 低沉不振、出口强劲增长的局面。1980 年至 1984 年,日本的消费 和投资分别平均增长约 3%和 4%,出口平均增长约 10%。1986 年 和 1987 年日本贸易顺差占 GDP 比率和贸易顺差绝对额达到 80 年代最高点,分别为 4.3%和 870 亿美元,1987 年,美国的贸易赤 字比率和绝对额也达到高点,分别为 3.2%和 1437 亿美元(表 1)。 如果 1985 年不出现日美贸易摩擦加剧下的日元升值事件,日美贸 易不平衡还会继续加重。
1988
796.3 (2.8)
1989
571.6 (2.0)

15.3

(0.1)
81.6
- 70.0
- 442.9
- 1041.9
- 1126.8
- 1332.5
- 1437.0
- 1265.5
- 1058.8
(0.3)
(- 0.2)
(- 1.3)
(- 2.8)
(- 2.8)
(- 3.1)
(- 3.2)
9.7 5.8 4.1
利润
17.9
3.9 - 1.6 27.6 25.6 14.7 - 6.9
资料来源: 日本内阁府:《经济财政白书》, 2005 年。
日元升值后,日本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减慢。1986 年,以日元 计的出口增速从上年的 3.9%变为- 16.8%(表 2),企业设备投资增 速从 16.4%下落到 6.2%,下落 10 个百分点,矿工业生产和企业利 润变为负增长,消费和 GDP 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表 3)。1985 年日 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全面下滑,这一变化被称为“日元升值冲击”、 “日元升值萧条”。但这一冲击或萧条时间很短。1987 年,日本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日本泡沫经济有其形成、发展及破裂的过程。

总结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金融形势,可以提出以下应对金融风险、防范泡沫经济的措施:必须稳妥积极地处理好人民币汇率问题;引导投资者合理预期的形成;加强金融监管,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引导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启示。

从1983 年开始形成并于 1990 年破裂的日本泡沫经济,对日本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以史为鉴,以他国为鉴,避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重大挫折,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必要重新审视日本的泡沫经济生成、膨胀及破裂的全过程,供我国当前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予以参考。

一、日本泡沫经济介绍。

1. 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从 1983 年秋到 1987年底,第二个过程是从 1988 年初到 1989 年底。

第一个过程可以说是日本金融自由化的开端,持续到美国股票市场的股价创下最大暴跌纪录的黑色星期一( 1987 年 10 月 19 日)为止。

第一,日本的金融自由化。

日本于 1984 年 5 月发布《关于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随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金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外汇资金可自由转换为日元并可作为国内资金使用,实际需求原则的废除,日元转换限制的废除,使得日本对外证券投资急剧增加,拥有巨额资金的日本公共投资者的投资动向影响到美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

第二,《广场协议》和金融缓和措施。

1985 年 9 月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海外投资受到巨额的外汇风险和外汇估价损失;日本政府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操作来干预外汇市场和接二连三的调低贴现率等积极的金融缓和措施,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但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通过物价上升(流量)而被吸收,而是急剧扩大了面向不动产的贷款,成了导致存量价格飞涨的原动力。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发展的启示身为日语系的学生,自然对日本的各方面了解的比较多,所以,这次的论文主题便是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日本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指大量过剩资金追逐相对稀缺的投资机会而造成的资产价格膨胀。

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

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

实际上,“日元升值萧条”的时间很短,仅仅是日元升值后市场的自动调整,当年年底日本经济便恢复增长。

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采取了错误的政策,再加上其他国际因素的影响,从1986年 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

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

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过剩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资产价格大幅上涨。

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

为了对付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美国、西德等相继提高利率,日本银行也准备升息。

恰在此时,1987年10月 19日,被称作“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灾”爆发。

在西方国家的联合干预下,“黑色星期一”仅表现为一种市场恐慌,并且此后不久,人们原先对世界经济的悲观预期为乐观情绪所代替,各国经济均出现了强劲增长。

但日本经济的灾难却由此开始。

当时美国政府担心,如果日本银行提高利率,资金不能及时向欧美市场回流,可能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动荡,因此建议日本政府暂缓升息。

日本政府也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推动日元升值,引起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摘要】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在日本的一场经济危机,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资产价格高涨、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引发了经济崩溃。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是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保持金融政策的稳健性和谨慎性,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告诉我们要警惕经济泡沫的出现,谨慎运用政策工具,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应该及时调整政策,提升监管力度,加强风险防范,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政府干预,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中国经济,启示,总结,发展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泡沫经济是指上世纪80年代日本发生的一场经济泡沫,这场泡沫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了许多教训,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警示和启示。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预措施,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政府干预过度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衡,产生了过剩产能和恶性竞争,最终加剧了经济泡沫的形成。

政府在金融领域的松绑政策也给泡沫经济埋下了隐患,金融机构大规模放贷、资金过度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得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形成了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对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政府需要警惕政府干预过度、金融松绑政策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等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类似的经济泡沫风险。

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日本泡沫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对于我们研究其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过程。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目前的中国经济与泡沫崩溃前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巨额外汇储备、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幅上扬等,这些因素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是否会重蹈当年日本覆辙的担忧。

然而目前的中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出现日本式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但认真吸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

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向资产市场是直接原因;“股价神话”、“土地神话”,全国上下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原因。

具体来看:一是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矫枉过正。

为消除“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从1986 年1 月至1987 年2 月13个月间,连续5 次降低再贴现率,由当初的5%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5%,并将其保持到1989 年5 月。

日本政府没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在国内需求旺盛、资产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已经很富裕的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企业融资便利且成本较低,大量资金进入非生产领域,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

二是市场资金过剩,企业和个人投机活跃。

由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较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率较高,因此,大量资金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流向制造业,更没有流向当时美国重视的IT等带来新的增长点的新经济领域,而是通过特定金钱信托、基金信托、信托银行等渠道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股票和休闲娱乐业,推动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形成泡沫经济。

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筹资405万亿日元,36%用于实际投资,64%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

透过日本泡沫经济看中国

透过日本泡沫经济看中国

透过日本泡沫经济看中国------谈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一、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1987年10月,在一个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日子,纽约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开始步入萧条期。

为阻止纽约股市暴跌导致日元加速升值,日本银行于1987年2月将再贴现率调到空前的低水平(2.5%),这导致大量游资流向土地、股票市场,引起了地价、股价的飙升,而在揣摩土地、股票的价格会继续上涨的心理作用下,人们争相购入,以期取得增值效益。

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暴涨导致产业“资产效应”:其一,刺激了消费的膨胀;其二,导致建筑、土地的交易空前活跃,金融机构则积极开展融资活动,为企业、个人提供设备投资资金、住宅投资资金及消费资金;其三,在股票市场十分兴旺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伴随股票发行的筹资活动,用于设备投资与建设面向职工的福利设施。

随着这种带有泡沫膨胀性质的“大型景气”的发展,企业日益感到人手不足,结果导致工资上升。

为了防止物价跟着攀升,日本银行于1989年5月将再贴现率一下子提高到3.25%,其后股价继续上升了一段时间,终于在1989年12月上涨到顶转为下跌。

在股价首先开始下落之后,地价的上涨率也在1990年年中到顶,其后上涨减缓,至1992年转为下跌,从而导致以股市、房市为代表的经济泡沫的最终破裂,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整体经济的缓慢发展埋下了祸根。

二、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在经济政策方面,随着前川报告的出炉和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通胀率大大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1987-1989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保持年均超过10%的增长速度。

银行体系通过贷款给其他金融机构、企业而买入股票、房地产,或者直接购入大量股票与房地产。

在金融市场化和土地担保融资下的信用创造机制等多重因素条件下,资金推动了股票、房地产价格的大幅飚升,从而带来公司业绩的提升,而这又成为推动股票上涨的理由。

与此同时,利率的持续走低,使股市高市盈率成为合理。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近几年,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日本曾经经历过的泡沫经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泡沫经济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领域或整个经济体中出现极高的资产价格,这种价格远远超过了其真实价值。

它通常由过度借贷、投机炒作和市场过热等因素引起。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历过一次泡沫经济,当时房地产和股市价格飙升,财富被大量集中。

然而,泡沫最终破灭,导致了经济的严重衰退和长期的经济低迷。

第一点,日本泡沫经济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警惕资产市场的过热。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的迹象。

房价不断攀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投资炒作现象。

然而,我们必须警惕,过度依赖房地产市场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风险。

为了避免泡沫经济带来的经济崩溃,中国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并且加强对其他资产市场的监管。

第二点,日本泡沫经济也提醒我们注意金融风险的防范。

泡沫经济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过度借贷和过度投机,这会给金融系统带来潜在的风险。

中国的金融体系也面临类似的挑战。

在中国,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庞大,风险隐患也在逐渐积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并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三点,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还包括鼓励科技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长期陷入经济低迷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新兴产业的创新和转型。

中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一些相似的挑战。

为了保持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应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最后,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还包括了加强金融监管和完善市场机制。

泡沫经济的崩溃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监管不力和市场机制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金融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以避免泡沫经济的出现和崩溃对经济的冲击。

总之,日本泡沫经济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从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到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再到2008~2009年出现的次贷危机,经济危机伴随着人类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从未被消除,也无法彻底完全的解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完成经济的腾飞,就必须逐步探索,从前人跌倒的过程中避免自己的再次受伤!日本同样作为一个东亚国家,中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又很多的相似之处,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

尤其是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学习!日本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持续经济增长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也一直令全世界经济界,学术界所瞩目。

众所周知,日本是从战乱的废墟上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却足让各个国家惊叹,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的池田内阁提出在十年内,使日本的国民收入翻一倍,这个目标,然而这个目标仅在七年内就已经达到了。

1970年的GNP是1960年的245%,而到了1973年则达到了301%,14年就实现了翻两番。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也就用了几年时间就连续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

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9月,美国、日本、英国等5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这便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署以后,各国开始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阶段,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1986年9月,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化。

为应对因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阻所带来的“高日元萧条”,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中央银行则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概要近年来,随着中日关系的逐渐缓和,人们对于日本泡沫经济也开始重新关注起来。

那么,日本泡沫经济到底对中国有什么启示呢?本文将从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市场经济等方面详细探讨。

一、经济政策在经济政策方面,日本曾经采取了一系列导致泡沫经济泛滥的政策,比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低息贷款等。

这些政策虽然一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随后泡沫经济的出现,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政策制定必须谨慎,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发展。

同时,在日后的经济政策制定中,应该注重稳健可持续的增长,放弃短视的心态。

二、社会结构对于中国而言,在社会结构方面,日本的泡沫经济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日本曾经以家庭为单位,高度重视家族企业的长期稳定性和贡献。

然而,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家族企业也面临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竞争力,强化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注意到家庭与企业之间的分离,实现现代化管理。

三、市场经济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是对经济政策和社会结构的考验,更是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历史中发现,市场经济需要充分的竞争和监管。

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唯有推行市场化改革,深入促进市场透明度和竞争力。

同时,政府监管也必须同时跟进,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市场监管,避免市场的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日本泡沫经济对于中国而言,固然带来了深刻的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通过对其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经济政策、社会结构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使中国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稳健和可持续,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分析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第二。

诸多“世界领先”的称谓和经济新常态,让我们联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

回顾历史,以史为鉴,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日本经济泡沫形成、破裂历程及影响1、日本经济泡沫形成破裂历程回顾从二战后一直到1985年,日本实施“贸易立国”发展战略,依靠美国提供的技术、管理和市场,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并在1987年超越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80年代的美国,却是经济持续低迷。

美国认为日本长期搭美国的便车致富,于是在1985年发动了以“广场协议”为代表的“货币战争”。

美国联合英法德日,直接干预日元汇率,迫使日元大幅升值,随后大量热钱流入日本,资产价格飞涨。

日本政府为了挽回出口市场的损失,意图刺激内需,使用了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短短一年连续五次降息,将央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5%。

长期超低利率政策和大量发行的货币导致流动性过剩,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迅速膨胀。

到了1989年,经济泡沫已非常巨大。

日本政府为了阻止泡沫继续膨胀,打出两个组合拳,第一拳提升再贴现率,紧缩货币;第二拳直接管制房地产交易,控制土地融资。

但这两拳力度过猛,结果直接导致股市暴跌,房价崩盘,泡沫破裂。

此后10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和低迷的状态,被称为日本“失去的10年”。

2、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1)经济停滞不前。

日本战后GDP增长率平均保持在15%左右,到80年代泡沫期则稳定在7%左右,泡沫破裂后,增长率从90年的7.5%下降95年的1.4%,甚至出现了好几个年度的负增长(见图1)。

GDP总量在1997年到达到515万亿日元的峰值,然后开始裹足不前。

日元汇率从“广场协议”到1989年泡沫破裂前升值约1倍,到2011年,升值达到3倍(见图2)。

(2)资产泡沫严重。

日本股市从1982年的6000点,一直上涨到1989年的38900点,涨幅550%,泡沫破裂后,连跌4年,跌幅达到60%(见图3)。

房地产价格指数从战后到1989年上涨了约150倍,在泡沫顶峰时期,仅东京23个区的总地价已经超过美国全国地价,可谓盛极一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灭对中国的启示摘要:随着日元的不断升值,致使日本在198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当时的日本在某种程度上较为相似。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原因,在对中国当前与日本1980年代之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中国预防泡沫经济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泡沫经济中国经济19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

在中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后,许多学者开始担心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经济泡沫。

虽然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多不同,但也有诸多共同之处,因此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和破灭的原因,并得出中国预防泡沫经济出现的一些启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泡沫经济形成的背景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5年到1970年称为高度经济成长期。

在此阶段gdp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0%,如果再细分的话,把从1955年到1961年称为第一次高度经济成长期,从把1965年到1970年称为第二高度经济成长期。

在第一高度经济成长期间,主要是由于民间对石油、化学、合成纤维等,新兴产业设备投资的扩大,以及被称为三种神器的冰箱、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的风摩流行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高度经济成长期,主要由于钢铁、造船、机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以及不断扩大的出口份额,支撑了经济的高度发展。

1971年10月,尼克松总统宣布了美国政府决定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在这之前美元是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这个事件也被称为尼克松冲击。

同年12月,美元下跌,日元被逼迫上涨到1美元兑换308日元的水平,这对本来就逐渐降低国际竞争力的日本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机构opec,当石油输出价格提高至4倍,加速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当时日本国内物价暴涨,称之为“狂乱物价”。

为了控制极端通货膨胀,政府也日本银行实行了“抑制总需要政策”也就是紧缩金融政策,其结果是造成了经济的停滞。

1974年日本的经济首次变成了负增长,为了成就经济,政府在1975年扩大财政支出并首次发行了赤字国债。

企业也积极地削减开支、降低成本、优化经营,力图完成从石油依赖性产业到省工省能型产业的转换是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得到恢复扩大了出口。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到来,石油价格再次被opec提高至2.5倍。

由于日本企业已经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实行了企业的转型,加上政府的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有效地避免了极端通货膨胀的出现。

世界经济在遭受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后,于1980年以后陷入低迷,日本经济也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经济低迷期。

在这段时期中,提前完成企业转型的电子器械、彩电、汽车行业,他们的产品即省能又物美价廉,在欧美市场大受欢迎,以“集中豪雨”时的输出到欧美市场,对日本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当时各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2%,而日本的平均增长率为2.9%,这其中的0.9%是以输出产业贡献的,他们在为日本经济贡献0.9个百分点的同时也严重的激化了日本和欧美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二、泡沫经济形成日本经济发展到了第三阶段,从1985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泡沫经济形成时期。

欧美各国为了解决和日本的贸易摩擦,抑制日本产品的输出,于1985年9月由当时的g5成员国包括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财政部长及央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就上调日元汇率、下调美元汇率达成了协议,即著名的广场协议。

在广场协议签订时,日本政府预测协议签订后即便日元走强,但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也不会低于1美元兑换200日元以下,据说当时的日本财政部长竹下登表示愿意协助美国,采取入市干预的手段,抬升日元、压低美元甚至承诺美元贬值20%ok,可是当日本政府目睹美元对日元的比价骤然下跌到150日元以下的时候,终于手足无措了。

难怪有些经济学者批评日本政府在广场协议中的表现过于幼稚和软弱无能,到了1987年10月9日,纽约股市大崩盘的黑色星期一,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竟然跌到了1美元兑换120日元,在广场协议的两年后日元竟然被抬高了1倍。

1987年的美元贬值也导致了世界性的货币动荡,也危机到了美国国债的价值,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首脑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召开了为避免美元的继续下跌,共同采取行动干预市场,以将美元汇率维持在当时的水平而达成了协议称为卢浮宫协议。

倍受日元升值之苦的日本政府立即行动向市场抛售了大量日元买回美元。

大量抛向市场的日元为以后泡沫经济形成留下了隐患。

日元的急速升值给以出口为主体的日本经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为拯救经济1987年日本采取了空前的金融缓和政策把利率从5%降到了2.5%,并把2.5%的“超低金利”一直持续到1989年的5月。

另外,日元的升值使输入原材料价格下降,“元高差益”使输入关联产业盈利丰满,加上长期超低利率造成的市场大量剩余资金,一齐涌向土地、股票、贵金属市场。

日本由于多年的开发建设,剩余土地紧缺,所以土地的价格很快就被爆炒上去,企业或个人投资家只要把所持有的土地抵押给银行就能得到大量的利息贷款。

这些钱又很快地流入到土地、股票市场上去,在升值预期的诱惑下,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股票、房地产市场。

随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又使更多的投机者、企业、甚至包括老人和学生也加入到投机的行列。

“土地神话”、“股市神话”使得更多家庭的资产价值上涨,企业价值上升,过度的乐观预期又导致了过度的消费和过剩的投资。

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泡沫就这样形成了。

在泡沫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引起日本政府的任何警觉,甚至政府和日本银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存在很大的失误,1987年5月,日本银行在“调查月报”中指出:“现在的金融缓和状态要注意到经济主体的资本收益高涨与财产价格的上升对经济的影响。

已有财产价格是为投机性的交易支持,如果交易降低可能发生通货紧缩危机,因此,需要严格的警告,不要让金融缓和政策破坏这样的局势”。

1989年5月,在提高法定贴现率时,日本银行在同年5月的“调查月报”提到“最近我国经济的特殊性是土地、股份、资产价格上升导致的资本收益。

1986年到1987年的景气停滞局面下,资本收益让企业行动加速、住宅投资上升,同时也让此后的耐久性消费的支出增加。

”1990年4月,日本银行在“调查月报”中分析地价上涨时指出“从经济主体的行动来看,土地神话一直还存在”。

无疑,政府和日本银行的所做所为,对泡沫经济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发展到第四阶段,也就是1989年以后的泡沫经济破灭时期。

由于长年的日元上涨,机械、汽车、电子等出口行业被受煎熬纷纷到海外,特别是欧美市场寻求活路,日本实体经济的空洞化已经日益显现,此时日本经济的繁荣其实只是表面的繁荣而已,泡沫经济的破灭指日可待。

1989年10月,日经指数创下了历史最高点39000点,从1985年到1989年,4年当中上涨了4倍。

1989年10月,日本银行终于开始上调利率,实行金融紧缩政策,由于1990年2月和8月,两次提高官方利率达到了6%,日经指数也从1989年的39000点一路下跌到2003年的6700点。

再来看看日本的土地价格,大都市圏的地价在1985年增长幅度稍逊于股市,但之后突飞猛进到了1990年达到高峰。

这期间,日本土地积累的资本收益远远超过了股市,达到了1420万亿日元,到1990年年底,日本的土地资产额达到了2400万亿日元,相当于美国全国土地资产额的4倍。

在如此大的泡沫之前,政府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1990年4月,日本大藏省开始对日本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总量进行控制,并要求把房地产融资中与上年同比的贷款增加部分控制在当年全社会贷款总额之内。

随后又出台了“地价税”。

房价、地价从1990年代开始下跌,至今已跌到了高峰期的50%以下,中小城市下跌的幅度更大,持续了20多年的下跌目前还不知底在何处。

痛定思痛反思造成泡沫经济的原因,从1987年到1989年长达两年之久的“超低利率”政策无疑是主要祸首。

问题是政府为什么犯这样的政策错误令人费解,吉川元忠教授在“金融战败”一书中曾批评政府时指出:“从日本世纪经济状况看,1987年日本经济增长率很快变恢复到了广场协议前的50%水平,根本不应该成为一直实施到1989年5月的超低利率政策的理由”,“或者这就是日本为了那个制止美元汇率下跌的卢浮宫协议而付出的代价”,“对于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的失败,日本政府方面也不得不公开承认。

但是,对于上述长期低利率政策是日美协调的产物一事,日本政府却绝不会公开表示承认的”。

据测算从1989年到1992年,日本的金融资产损失高达800万亿日元,相当于国家财力的11.3%,这还不包括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大量的不良债券造成的银行资金的损失。

第二次大战期间,日本所有物质损失占国家财政的比率是14%,两个数字相差无几。

由此可见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造成的损失比二次大战时间的损失由过之而无不及。

四、结论及启示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成绩令世界注目。

但近年来,中国经济也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和日本泡沫经济前出现的问题有些相似。

为了避免中国经济重蹈覆辙,本文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相对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的金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对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的金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起伏过于猛烈使经济忽冷忽热,始终没有找到一条稳健安定的发展道路。

中国这些年来的人民币汇率叮嘱来自欧美的各种压力一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政府的做法可圈可点,这对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稳定房地产价格,防止泡沫的形成日本政府在房地产泡沫形成之前掉以轻心几乎没有采取什么像样的措施。

到1990年前后,房地产泡沫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才开始实行房地产调控措施,包括“地价税”的出台,这些措施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是起到了挤破房地产泡沫的作用。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也一直对房地产实行调控,但只靠行政手段力度还不够也容易出现反弹。

如果再加上法律手段,比如“房地产税”等综合运用可能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三)加强对剩余资金的疏导长年来的经济发展使企业和国民都存有一定的盈余资金,目前这些剩余资金都集中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当中,即使疏导这些剩余资金,并给他们寻找合理的投资渠道,对于抑制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具有积极意义。

政府是否可以考虑把这些剩余资金以基金、或者别的形式集中起来,用于投资东南亚及南非的资源能源的开发项目。

即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战略储备,又可疏缓房地产泡沫的压力,并使这些资金得到一个长期安定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