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的历史沿革概况
浅谈当代天长孝文化渊源发展及价值
浅谈当代天长孝文化渊源发展及价值近年来,随着天长市孝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和孝文化不断普及,本文着重梳理了天长市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特点,挖掘孝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及孝文化对天长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标签:弃官寻母;“中国孝子之乡”;孝文化展示中心;老有所养说起我们天长的孝文化,离不开朱寿昌这个名字。
宋代大孝子朱寿昌的故里位于我们天长市秦栏镇,正所谓”花县神明府,秦栏孝子乡”。
朱寿昌弃官、千里寻母的事迹发生于宋熙宁初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一、历史悠久的天长孝文化据《宋史·孝义传》记载:“宋。
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
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
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
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
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
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
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一直流传至今,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天长人。
对于父母,天长人大多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感、自豪感。
孝敬父母已成为天长市每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一代代流传传承至今。
天长孝子代不乏人。
古有朱寿昌,现有”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朱元良、”安徽省十大孝星提名奖”获得者李宏祥、”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获得者胡兰,以及市级孝星近200人。
他们尊亲爱幼的动人事迹被人们津津乐道、传颂不止,成为培养天长传统美德的母本、人们学习的楷模。
二、天长发展孝文化的举措1、打造”中国孝子之乡”的城市品牌。
天长孝文化,现已成功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几年,天长市政府班子十分重视孝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将孝文化纳入”文化强市”的总体布局,还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倾力打造”中国孝子之乡”的城市品牌。
2、举行各种形式的”孝”活动从1985年起,天长便开展了一年一度评选孝星和孝亲之家等活动,举办孝文化节,在老百姓中形成尊老爱幼的美好风气;同时,进行孝德教育进校园活动,尊老爱老从娃娃抓起。
天长文物保护单位
天长文物保护单位天长市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
其中,天长市保护单位是该市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
天长市保护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认定并进行保护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建筑、遗址、文物等。
这些建筑和遗址见证了天长市的历史变迁,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纽带。
一座著名的保护单位是天长古城墙。
这座城墙修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城墙周长约2.6公里,高约8米,由青砖砌成,呈方形。
它曾经是保护城市免受外敌侵袭的重要防线,也是天长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另一个重要的保护单位是天长文庙。
文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奉孔子和其他儒家文化名人的场所。
天长文庙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 2.7万平方米,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文庙之一。
文庙内有众多的神庙、祭祀和教育场所,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
天长市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园林和民居等保护单位。
例如,天长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是天长市的精神家园。
古井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拥有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是了解中国农村文化的绝佳场所。
这些保护单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天长市的骄傲。
通过保护这些文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同时,这些保护单位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然而,保护文物并非易事。
天长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加大投入,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保护文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天长市的文物保护单位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传承文明的血脉。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宝贵的遗产,让它们继续闪耀着光芒,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介绍天长市的作文
介绍天长市的作文
《说说天长市》
哎呀呀,今天来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天长市呀。
天长市啊,那可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呢。
咱就说那次我去红草湖湿地公园玩,哇塞,那景色真的是绝了!一进去就看到大片大片的绿色,各种各样的树啊草啊,特别茂盛。
我慢悠悠地走在小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星星点点的,可好玩了。
走着走着,听到了一阵鸟鸣声,那声音清脆悦耳,我就顺着声音去找,嘿,还真看到几只漂亮的小鸟在树枝上蹦跶呢。
再往前走啊,就看到了湖,湖水波光粼粼的,微风一吹,还泛起层层涟漪呢。
我就在湖边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来,看着湖水发了好一会呆,感觉整个人都特别放松。
然后我还看到有人在划船,嘿嘿,我就想着啥时候我也去体验一把。
咱天长市可不止这一个好玩的地方,还有很多呢,比如龙岗古镇,那也是很有历史韵味的。
总之,天长市就是个宝藏地方,在这里生活呀,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乐趣。
以后你们有机会也一定要来好好感受感受咱天长市的魅力呀!我在天长市等着你们哦!。
滁州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文物保护单位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滁州市有多处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
1. 郭河古镇:位于滁州市明光市郊区,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
古镇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包括古街、古巷、古宅、古桥等文物,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滁县古城:位于滁县城内,是滁州地区最重要的古城之一。
古城建于南宋,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物,如皇城、文庙、妙高观等,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天平山石窟:位于滁州市南陵县境内,是中国东部地区最大规模的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石窟始建于北魏,延续至明清时期,保存了大量的佛像、浮雕和壁画,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天长古城:位于滁州市天长市内,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城。
古城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物,如城墙、城门、街巷、庙宇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是滁州市的一些著名文物保护单位,它们以各自独特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为滁州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革命老区
铜城龙岗,古称“芙蓉冈”,因地貌形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而得名。
龙岗建镇千年,位于安徽省天长市东北、高邮湖西岸。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清代曾出过状元戴兰芬,兄弟文武双探花韦镜湖、韦镜川,陈门四进士陈于豫、陈于荆、陈以刚、陈以明等。
清道光二年(1822年),朝廷为道光皇帝登基而专设恩科会试,六岁即能賦诗属对的龙岗学子戴兰芬,高中本科状元。
至今在天长流传着许多关于戴兰芬的传说,相传他进京会考,本居第九名,皇上见其姓名、籍贯富有吉祥之意:天长地久(第九),代代(戴)兰芬,遂钦点为状元。
由于毗邻高邮湖,龙岗的水路交通非常发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本地区的商贸中心,这里人口稠密,人民生活较为殷实,商贾大户众多。
镇内民居十分考究,多为青砖小瓦,排山隔扇,浮梁浮柱式建筑。
这里的民风淳朴,香火鼎盛,东、西、南、北、中都建有庙宇:东有“观音寺”,西有“三宜殿”,南有“二曾庵”,北有“白景子庵”,中有“真武庙”等十余所庙宇。
抗日战争时期,龙岗成为培养我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干部的摇篮。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进行了整编,原江北指挥部所辖第四、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整编为第二师,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兼任师长,罗炳辉任副师长。
为加强部队和根据地建设,遵照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二师筹建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
1941年5月,抗大八分校在天长张公铺成立,张云逸、罗炳辉分任正副校长。
由于日军的疯狂大扫荡,抗大八分校几经辗转,于同年8月迁至古镇龙岗。
抗大八分校在龙岗办学历时四年多,共培训学员四期三千多人,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龙岗古镇是我党我军历史上拥军爱民的典范,由于日寇的侵扰,龙岗的商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空闲的房屋较多,为抗大八分校提供了较为宽敞的生活和学习场所,学校下设机构,党政军领导和学员都散居在老街民居中,龙岗三百多民宅里,家家都有抗大学员。
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张云逸、粟裕、郑位三、罗炳辉、方毅、邓子恢、张劲夫等先后在龙岗工作生活过。
天长各地名来历
天长各地名来历唐玄宗与天长县天长县位于安徽省的东部,地处江淮之间,东临高邮湖,南依长江,三面被江苏环抱,有安徽“飞地”之称,夏、商、西周,天长属淮南境地。
《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扬州是九州之一,故天长旧志载夏、商时代天长属扬州。
春秋时,天长地方先属吴,公元前473年,越国强盛起来灭掉吴国,天长属越国,但时间较短。
战国时,天长又属楚,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汉属东阳、广陵、高邮县地,两晋先属广陵、高邮二县(后分广陵为沛郡、肥如县),北州改沛郡为石梁郡,改沛县为石梁县。
隋大业初改石梁县为永福县,属江都郡,隶徐州。
唐初复称石梁县、石梁郡。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置千秋县,天宝七年(公元748年)改天长县,属淮南道扬州。
7 p$ x为什么叫天长县呢?据《旧唐书.宗纪》和史志载,唐玄宗李隆基诞生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八月初五,公元712年登基。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玄宗生日那天,宴百官于花萼楼,“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
于是,玄宗每年的生日那天均要庆祝‘千秋节”。
7 p/ u& s8 X) N$ [玄宗身为天子,富贵已极,却又想长生不老,嗜好神仙。
自昔高宗尊奉老君为玄元皇帝,至玄宗时又求得李老君遗像,十分敬礼,命天下都立庙,招住持奉侍。
奸相李林甫乘机借以灵符呈瑞,表上尊号。
玄宗百信不疑,下诏改元,称开元三十年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受尊号为开元天宝圣神文武皇帝。
建玄元皇帝新庙,亲自祭食,并“改天下县名不稳及重名一百一十处”。
李林甫等人为讨好玄宗,“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置千秋县”,和“千秋节”呼应。
大诗人杜甫曾有《千秋节有感》:“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群臣又为玄宗大庆诞辰“千秋节”,在设宴庆贺频频举杯时,李林甫奏道:“吾皇万岁,万万岁,皇上与贵妃娘娘的寿命应与天一样长,‘千秋’只一千年太短;万岁也有限度,皇上与娘娘不与天地同生,应与天地齐寿,天长地久,恩恩爱爱,青春永在。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
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宋代扬州行政区划的沿革研究论文一、唐代和五代扬州建置概述唐时扬州属淮南道,据《旧唐书·地理志》: “( 扬州) 旧领县四: 江都、六合、海陵、高邮……天宝领县七: 江都、江阳、六合、海陵、高邮、扬子、天长……”《新唐书》所载与之同。
天宝以后至唐末,扬州一直辖七县。
杨吴之时,曾建都于扬州,称为江都府,并新置兴化县,此后兴化属扬州。
南唐时,扬州行政区划变化较大。
首先便是将海陵、兴化二县析出,建立泰州。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泰州条”谓: “泰州,理海陵县。
本扬州海陵县,伪吴乾贞年中立为制置院。
伪唐昇元元年升为泰州。
”《文献通考》记载:“以扬州之兴化,楚州之盐城二县来属。
”则至此时( 即937 年) ,扬州少海陵、兴化二县,仍含江都、广陵、六合、扬子、高邮、天长六县。
据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第三编第八章,天长县之归属,诸书说法不一,存在抵牾。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在赵宋建立以前,天长已然析出而独立成州( 军) 了。
因而在宋初,天长并不隶属于扬州这一点可以断言。
而直至宋太宗至道二年,北宋朝廷才下令“废天长军为县”,此后,天长才又重属扬州。
虽五代之际,天长之归属、析出时间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其于本文行文并无矛盾。
二、扬州建置据《太平寰宇记》《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可知,建安军,本唐扬州扬子县之白沙镇,南唐时改名迎銮镇。
宋朝建立后,升为建安军。
此三书记载完全一致,但对于建安军何时所建,却存在抵牾。
《太平寰宇记》以为事在“皇朝建隆三年”,即962 年时升为军; 而《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则以为在“乾德二年”,即964 年。
二者有两年的时间差。
而笔者翻阅《宋史·地理志》“真州条”,其又言: “乾德三年,升为建安军。
”而据该卷之后校勘记,以为《宋史》所载“乾德三年” 当为“乾德二年”之误,并指出《隆平集》《九域志》《十朝纲要》均作“乾德二年”,如此则与《宋会要辑稿》《文献通考》同。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10)——华东篇(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东)作者:牛汝辰(1)上海上海市、县(Shanghai Shi、Xian)位于东经121.4°,北纬31.2°,在长江口,简称沪。
北宋年间,因上海最初兴起于上海浦岸上,而聚落形成后即用浦名,称这个是的市集为上海,以其“地居海之上洋”故名。
沪,得名于海滨的捕鱼工具,即“扈” (即今天的鱼簖)。
后来“扈”演变为“滬”,后简化为沪。
一说因吴淞江(苏州河)下游近海一段古称沪渎,简称“沪”。
又误传战国时春申君疏凿黄浦江,别称“春申江”,简称“申江”,别称“申”。
1928年设特别市。
1949年改为中央直辖市。
甫汇县(Nanhui Xian)位于东经121.7°,北纬31.0°,在上海市东南部。
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南汇县。
县东邻东海,向海伸出南汇咀,海水至此作一曲折,潮汐南北分,南派入钱塘江,北派入长江,故名南汇。
青浦县(Qingpu Xian)位于东经121.1°,北纬31.1°,在上海市西端。
清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置青浦县。
因北濒松江,又称青龙江而得名。
据《青浦县志》:“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
”奉贤县(Fengxian Xian)位于东经121.4°,北纬30.9°,在上海市南。
1726年置县。
原奉城镇城皇庙旁建有一祠,相传为孔子学生子游曾到此,后人为他建祠,当时乃是“祟奉贤人”之意。
祠前原有一条街叫奉贤街。
崇明县(Chongming Xian)位于东经121.3°,北纬31.6°,在上海市北端。
唐置祟明镇,元置崇明州,1369年因置崇明县。
松江县(Songjiang Xian)位于东经121.2°,北纬31.0°,在上海市西南。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松江府,以北境吴淞江,古名松江而得名。
1912年置松江县。
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
1.概况天长市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除西南与本省来安县相连外,其余为江苏省环抱。
全市国土总面积1770km2 ,总人口61.57万人。
天长市区位于新白塔河与其支流川桥河的交汇处,城市依河傍岗而建,现状(2004年底)建成区面积12km2,人口13.02万人。
根据2004年3月滁州市人民政府滁政秘[2004]25号文批准的“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区规模:2005年城市规划人口14万人,城区面积14.5km2;近期2010年城市规划人口20万人,面积21.8km2;远期2020年城市规划人口30万人,面积30km2。
2.现状与问题天长市城区河流水系较多,新白塔河自西向东流经城区边缘至北门大桥穿城而过,城区影响段长9.0km,其中穿城段2.4km。
老川桥河从西南向东北流经城市中心区后入新白塔河,长7.02km;新川桥河由南向北循城西红草湖直下新白塔河,长3.2km;银定河穿过规划的城西区、合群河穿过规划的城南和城东区均自南向北汇入新白塔河,三号撇洪沟沿城北区西侧由北向南入新白塔河。
城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堤防防洪标准不足,局部圈圩不封闭;老川桥河穿城堤防防汛路线长、质量差;局部河道断面较狭窄,桥梁阻水;排涝标准低,已建涵闸与泵站缺乏统一规划,设备老化严重。
城区洪涝灾害频繁,建国后城区受淹较重的年份有1954、1956、1969、1972、1975、1983、1987、1991、2003年。
其中1983年受淹面积7.2km2,1991年受淹面积10.87km2,2003年受淹面积8.14km2;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天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3.规划目标与原则(1)规划目标规划水平年和范围:根据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防洪规划现状水平年2004年,城区面积14.5km2;近期水平年2010年,面积21.8km2;远期2020年,面积30km2。
防洪标准:天长市规划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30万人,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属三等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50~100年一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
天长为题作文
天长天长县是安徽省滁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中游的南岸,地处江淮平原,是典型的太湖淀留区。
天长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定居的地方,根据考古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约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证据。
自秦汉时期开始,天长就成为商贾云聚、物资集散地,同时也是礼乐之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著名的商贾之地和鱼米之乡。
天长的名字源自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的诗句:“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天长地久,有时尽头。
”这个名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主义。
天长的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四周环山,南临长江,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这里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盛产黄鳝、桂花,被誉为“桂花之乡、黄鳝之都”。
天长市是一个历史名城,这里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
比如,有800多年历史的天长城,这是南宋时期所建,是一座古老而庄严的城池。
还有著名的闫家花园,这是清代初期一个豪门家族所建的大型私家园林。
花园内极富韵味,小桥流水,岸边杨柳,曲径通幽,石桥穿越,跌宕起伏,鲜花盛开,游人如织,是高度文化气息与优美自然风光相融合的典型。
此外,天长市还有很多观光点和旅游景点。
如龙池公园,这是一座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点于一体的公园,建成之后成为天长市内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中华古墓群,这是一组文物墓葬群,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年代跨度达2500年之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古建筑群,这里的古建筑群很多,总计有220多座,其中大多数是清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天长市的人文历史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形成了其独特的旅游风情。
如果你到这里,一定会被这里的风景和文化魅力所吸引。
当然,这里的饮食也是不可错过的,这里有很多地道的特色小吃,如风味独特的本地菜“黄鳝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此外,还有很多与节令、风俗、宗教、历史等相关的独具特色的小吃,让你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不同的文化魅力。
天长简介
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简介河北省井陉天长镇位于晋冀结合部的太行山区,环诸皆山,而绵流曲载于群山之峡,城建于山中,山绕于城外,抱水环山,四周城墙围绕,呈簸箕型(俗称簸箕城)。
天长始建于汉代,唐设天长军,后晋改为天威军,宋熙宁八年(1075)至公元1958年为县治之所,五八年后县城迁至微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全镇共辖49个行政村,人口4万余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
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石阳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商贾云集,资源丰富,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宋、元、明、清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煤炭运销深加工、化工石开采开发、宋古城旅游休闲”三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富裕、文明、民主的新天长,工业、农业、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截止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8151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2398万元,农业产值9120万元,分别占年任务的100.5%、99%和101%;财政收入完成1679万元,占年任务的1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72万元,占年任务的65%;项目建设完成5877万元,占年任务的214%;招商引资完成2160万元,占任务的150%;农民人均纯收入3475元,同比增长7.5%。
天长历史悠久,自汉代至今有3000年历史,是井陉西部山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发达,天长地广人阔,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业余文艺节目种类繁多,有晋剧、竹竹马、拉花、社火、腰鼓、高跷、龙灯、狮子舞、秧歌等;天长教育得益近千年县治之所,优势更胜,境内共有县级重点高中一所,镇级中学5所,村办小学49所,共有中小学生7500多名,教师405名,普及率、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近年镇政府先后投资2600万元进行学校基础建设,更可喜的是,台湾与镇合资1100万元建成“皆山中学”一座,居井陉之冠。
安徽省历史沿革与县市名录简述
安徽省历史沿革与县市名录综述安徽省历史沿革: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属夷族系统,皖南大部分地区为越族栖息地,大别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长江沿岸属三苗族。
夏商见于史籍的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
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
春秋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
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
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可考的县有25个。
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
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众建诸侯而小其国,王侯食邑略如郡县。
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和六安国,徐州辖临淮郡、楚国,豫州辖沛、汝南两郡和梁国,共74县。
东汉沿袭西汉旧制,稍作调整而已,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
三国时期,安徽为魏、吴分割。
魏属豫州辖安丰、汝南、谯3郡和梁国、沛国,徐州辖下邳郡、彭城国,扬州辖庐江、淮南两郡,置39县。
吴属扬州辖丹阳、新都、庐江3郡,置19县。
西晋安徽仍属扬、徐、豫三州。
扬州辖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5郡;徐州辖临淮郡、彭城国、下邳国;豫州辖汝阴、安丰两郡和沛国、谯国、梁国。
共设74县。
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建制置废无常,地方归属不定,加之侨置郡县,因此安徽区划比较混乱。
隋罢郡为州,以州统县,先后设颍、亳、宋、陈、徐、仁、寿、庐、熙、和、濠、滁、扬、蒋、宣、歙等17州,辖55县。
大业初,复汉制,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徐州领彭城、下邳2郡,豫州领梁、谯、汝阴、淮阳4郡,扬州领淮南、庐江、同安、历阳、江都、钟离、丹阳、宣城、新安9郡。
中国城市历史沿革表
179
22 旅顺市、公主岭市
2
1 199
沙洋市、鄂城市、 13 张掖市、德乌鲁市
4
屯溪市当年撤销, 2 208 未列入。 (安江市属湖南省)
1962 泰州市
1
汉沽市、嘉兴市、 金华市、绍兴市、 潮州市、岳阳市、 下关市 娄底市、冷江市、 15 (大理市改) 冷水滩市、东江市 、安顺市、都匀市 、六枝市、哈密市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大连市、哈尔滨市、威海卫市、徐州市 湛江市、银川市、西宁市、乌鲁木齐市 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台中市、 彰化市、台南市、嘉义市、高雄市、 屏东市 福州市、烟台市、南宁市、柳州市、梧州市 石门市、张家口市、唐山市、太原市、 安东市、沈阳市、鞍山市、锦州市、营口市、旅 顺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街市、 延吉市、通化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牡丹 江市、北安市、海拉尔市、蚌埠市 保定市、承德市、赤峰市、归绥市、潍坊市 、济宁市、德州市、羊口市、石岛市、 乌兰浩特市、朱集市 山海关市、宣化市、秦皇岛市、大同市、 金州市、辽阳市、阜新市、抚顺市、西安市、兴 山市、满洲里市、龙口市、张店市、 周村市、扬州市、南通市、镇江市、常州市、无 锡市、苏州市、泰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 市、吴兴市、金华市、衢州市、 合肥市、芜湖市、安庆市、屯溪市、当涂市、三 河市、宣城市、阜城市、大通市、亳城市、界首 市、宿城市、萍乡市、九江市、 抚州市、吉安市、赣州市、郑州市、开封市、洛 阳市、新乡市、安阳市、周口市、 许昌市、漯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南阳市、 宜昌市、沙市市、佛山市、江门市、 韶关市、海口市、肇庆市、宝鸡市、南郑市、榆 林市
1959 茂名市 汉沽市、宣化市、浑江市、安达市、北安市 、枣庄市、菏泽市、新汶市、巴彦浩特市、 1960 新余市、萍乡市、鄂城市、沙洋市、郴州市 、六枝市、三明市、石咀山市、青铜峡市、 格尔木市、大柴旦市、冷湖市、拉萨市 沧州市、邢台市、濉溪市、岳阳市、娄底市、冷 1961 江市、冷水滩市、东江市?、安江市、海勃湾市 、乌达市、肇庆市、哈密市
天长市旅游景点
天长市旅游景点天长市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天长市的几个著名景点介绍。
1. 天长古城天长古城建于唐代,是安徽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这里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清代的镇南关、明代的金牛寺、唐代的狮子山石窟等等。
天长古城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了解中国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
2. 舒城岗舒城岗位于天长市区北部,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古代军事文化遗址、民俗文化展览馆、古建筑群等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天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之一。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天长市区,感受古代城市风貌。
3. 灵山景区灵山景区位于天长市区西南部,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奇峰峻岭、清泉瀑布、古树名木等等,景色秀丽。
其中最有名的是灵山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品之一。
4. 狮子山景区狮子山景区位于天长市区东北部,是一处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奇峰峻岭、怪石嶙峋、清泉瀑布等等,景色壮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狮子山石窟,是中国南方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石窟之一,保存着许多珍贵的佛教艺术品。
5. 章华山景区章华山景区位于天长市区南部,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
这里有奇峰峻岭、清泉瀑布、古树名木等等,景色秀丽。
其中最著名的是章华山,是安徽省著名的名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峰”之称。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天长市区和周边的山水风光。
以上是天长市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介绍,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值得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希望大家在旅游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
天长历史综述
天长历史综述天长历史综述天长古称“千秋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江淮之间,东临高邮湖,南依长江,西隈琅琊山,三面被江苏环抱,有安徽“飞地”之称。
天长县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自己的生日而特设的县,始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割江都、六合、高邮3个县地置千秋县。
天宝七年(748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天长县。
此后政区变化先后有天长军、1946年6月29日,为纪念新四军名将罗炳辉曾一度改称炳辉县、1959年12月5日复称天长县(1960年1月5日改名天长县)。
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天长正式建县已有1257年历史。
天长县(市),唐自创建后基本定型,明、清几无变化。
近代疆域变迁较大。
其中,变化最大要数抗日战争期间由新四军二师创建的淮南抗日根据地至建国前。
此后仅为小范围调整。
〔先秦时期〕天长市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类活跃地区。
传说中的帝尧故里三阿之南在其高邮湖区域内。
夏、商、西周时,天长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今天长镇西7.5公里的石梁镇古称卑梁,就是吴、楚边邑。
楚平王时,两国因争桑而爆发大战。
但至东晋前,境内并无县级以上政区设置。
其大致,西周为准夷。
春秋前期,以徐国为宗主国,后期先后属吴国、楚国。
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属越。
后越国退出江北地区回江南,复属楚国(先属吴,后属越,再属楚)。
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扬州管辖时期〔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属秦东海郡东阳、广陵县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中国后,本地始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属九江郡。
〔西汉〕今市境属东阳县(治今盱眙县与天长市交界东阳一带)地。
西楚时曾名为东阳郡,晋下阿,其归属,汉王元年(前206年),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
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下径称之)。
六年正月,改属刘贾的荆国(都吴,今苏州市)东阳郡(治广陵,今扬州市)。
天长市为什么属于安徽而不是江苏,真相是什么?
天长市为什么属于安徽⽽不是江苏,真相是什么?经常有⼈疑惑,天长为什么属于安徽,真相是这样的。
天长是宋朝之后为了政治军事原因从扬州划出来的,尽管和扬州分离了⼏百年,天长话仍旧和扬州话⾼度相似,⽐⾼邮话、宝应话还要像扬州话,天长的地⽅戏曲⼀直都是扬剧。
今天的江苏和安徽⼆省分别跨淮河、长江两⼤流域,江苏⼜与浙江分割太湖流域。
但在明朝以前却并⾮如此,这两省之地⼀般是⾃南⽽北分为⼆⾄三个政区,或以长江,或以淮河分南北,应该说是⽐较合理的。
现在的区划是明太祖的杰作。
这位开国皇帝建都应天府(今南京),⾃然要在周围划出⼀⼤⽚地域作为京师直⾪,于是作为财赋主要来源的太湖流域就全部划归京师。
凤阳是他的⽼家,是祖宗陵墓所在,也应该让它享受京师的待遇,所以直⾪的北界越过了淮河。
后来朱元境⼤概也感到浙江作为⼀个省实在太⼩,⽽且省会杭州就紧靠省界,才将太湖南的湖州、嘉兴⼆府划给了浙江,这样就划定了⼤致相当于今天江苏、安徽⼆省的京师(后称南直⾪)。
浙江太⼩的⽭盾解决了,太湖流域分割的局⾯却产⽣了。
清朝初年还沿袭了这⼀区划,以后统治者也感到辖境过⼤,应该划⼩。
但为了制造不同⽂化的⽭盾,便于统治汉⼈的考虑,没有恢复⾃南⽽北的划分,⽽是将它由北到南地分为东西两部分,最终形成了江苏、安徽⼆省。
1952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安徽的盱眙县和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萧县和砀⼭县划给了安徽。
许多天长⼈可能没去过他们的省城合肥、代管他们的滁州,但肯定来过南京和扬州。
从南京开车去淮、宿、徐、连,必须从天长过境才能再到江苏地界。
从地图上看,整个天长就像⼀只铁拳打在了江苏的腰上。
事实上江苏⼀直为“天长”能在江苏“地久”很纠结。
小城天长
湿地公园
大天长人 :周家宝
卧龙公园位于天长市西大门汊涧镇。 主要景点:晃仙桥、钓鱼台、亮节园、 这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园内 龙隐寺以及享誉周边地区的“山有多 高,水有多高”的龙王井等。[29] 山灵水秀兼有美丽迷人的神话传说, 是您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所在。探幽 径、听鸟语、闻花香、赏怪石、森林 沐浴,让您尽释烦恼,不虚此行。
草庙山
朱孝子墓
朱孝子墓位于天长市区东22.5公 里秦栏镇。为纪念宋代著名孝子 朱寿昌专祠。 朱寿昌,天长人。7岁时,其母 刘氏被时任雍州郡守的父亲休弃。 他寻母50年,不得,他闻其母在 陕西则弃知州之官,千里寻母, 迎还,瞻养至终。朝廷下诏褒奖, 天下皆知其孝。王安石、苏轼等 争为诗颂美之,后世一直将其列 为“二十四孝”之一。 孝子墓位于天扬公路之东二华里 处,今秦栏中学操场北端,始建 于宋代。原墓为高大的封土堆, 墓前置石桌,石凳,并环植苍松 翠柏,墓的四角建有规模甚宏的 孝子祠。
1992年十大考古发现”三角圩汉 墓群共清理墓葬二十五座,除一 座为战国晚期外,其余都为西汉 早、中期。这批墓葬集中在约一 千平方米的范围内,距地表2.5至 3米深,分一人单葬与双人合葬两 种,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以 棺椁为葬具,多南北向形制大小 不一,出土文物种娄繁多,有铜 器、铁器、漆器、木器、玉器、 陶器、玛瑙、琉璃、银器、角器 等,计748件。主墓一号墓,坑长 4.8米,宽3.5米,为夫妇合葬墓, 随葬品380余件,墓中出土玉、银、 铜、木四种质地五枚印章,墓主 桓平,为西汉广陵王中宫谒者。 十九号墓中出土一枚木质漆印, 根据两墓桓姓及许多漆器上铭文 “桓乐”、“桓安”、“大桓” 等字样,推认三角圩汉墓群为桓 氏家族墓群。
民歌
天长民歌从种类上分,有小调、秧歌、号子等,以各种小调流行最广。较著名的有: “小放牛”、“大补缸”、“孟姜女”、“道情”、“杨柳青”、“三十六码头”、 “卖油郎”、“打驴蒿”等。唱词结构主要有“四句头”、“五句半”、“七字 韵”、“传十字”、“七说八唱”、“四说四唱”等。唱法有独唱、对唱、合唱、 和唱等。曲调音域窄,节奏舒缓,人人能上口风格柔和,婉转悠扬。由于歌词创作 有很大的即兴性,曲调变化不多,单乐句的多次反复构成一段。许多曲子独唱、对 唱、合唱等并无定规,全由当时场景、气氛而定。
天长市简介
为14.25%0,死亡率为10.03%0,自然增长率为4.22%0; 男性321216人,女性311612人, 性别比为
103:100。
天长市GDP简介 全市GDP增速持续走低,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2019年三季度GDP增长 9.9%,高于2018年2个百分点。
2018年,天长生产总值(GDP)40004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分产业看,第 一产业增加值 322818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473901万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 1203735万元,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7年的8.9:61.8:29.3调整为8.1:61.8:30.1。其中工 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8.5%,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4388元(折合9730美元), 比上年增加5760元。 2019年1-9月份,全市完成GDP 300.5亿元,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滁州市 第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比去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3.6%,比去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增速并列第1位;财政收入4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8%,增速 位列第6位。
天长市2013年-2018年人口增长率趋势分析
10
7.6
8
6.64
6 4.22
4
2.92
2
0 2013年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0.12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3.53
2018年
-6
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2.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32%,比上年末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长市的历史沿革概况
1、天长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本地先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本地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属九江郡(认俊)。
两汉时期,本地为广陵、高邮二县之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于石梁侨置沛郡及沛县(今石梁街)。
北周时期,改沛郡为石梁郡,改沛县为石梁县(今石梁镇附近)。
天长正式置县是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纪念玄宗李隆基生日,将每年的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公元 748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天长县,属淮南道扬州。
天长县的规模自此确定后,历朝无大变化。
清设天长县,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属安徽省。
中华民国27年(1938年)12月天长县城被日军占领,民国29年(1940年)4月天长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铜城镇成立,属皖东津浦路东各县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1943年)2月,天长县与高邮县合并成立天高县,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功绩,苏皖边区政府于民国35年(1946年)6月29日和民国37年(1948)12月18日将天长县改为炳辉县。
1960年1月5日,炳辉县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1992年撤区并乡,1993年3月29日起由滁州市代管;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1年底,36个乡镇合并为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0个乡);2007年4月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合并为1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天长街道、铜城镇、汊涧镇、秦栏镇、大通镇、杨村镇、石梁镇、金集镇、仁和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张铺镇、新街镇、永丰镇、万寿镇,以及城东新区、大圹圩农场);2007年11月行政村区划调整,共有63个社区、121个村,4190个村(居)小组。
天长县地图1991-8
安乐高庙
铜城
龙岗
平安大通坝田乔田龙集
湖滨
张铺便益杨村桥湾
大圹圩农场
永丰
釜山汊涧石梁十八集天长万寿
城南
于洼新街芦龙界牌
王店郑集关塘仁和新华
金集秦楠
长兴
谕兴官桥
2、战事:在秦陈婴的东阳起义天长盱眙一带(当时皆东阳地),两万之众汇入义军的洪流;唐朝黄巢率领的起义军曾在天长辗转战争;南宋抗金英雄名将韩世忠在天长挥戈抗击于鸦口(今桥湾乡丫口)大战金兵,金兵从此不敢南犯;明朝在天长的抗击倭寇很出名的沃田之战是成功的,后来成为明朝的一代抗击英豪;我梁氏高祖曾是明朝抗击倭寇的军人,跟随毛兵辗转南北励精图治,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1939年中国共产党在天长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石梁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设在龙王庙,梁姓不少人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有14名为革命献出生命,如梁明伦、梁秀章、梁柏成、梁文度、梁文桂、梁文锦、梁玉昌、梁金玉、梁明高、梁志龙、梁寿之、梁寿元、梁春元、梁化农,为当时社会做了自己应做的贡献。
3、天长基本概况:天长市位于华东腹地,安徽省最东部,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临高邮湖(高邮湖西侧),西傍京沪铁路,205国道—宁连高速公路以及宁淮高速公路纵贯境内,东北隔高邮湖与江苏省扬州市的高邮市、东与江苏省扬州市的邗江区、东南、南与江苏省仪征市相依, 西南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接壤,北、西北与江苏淮安市的金湖县,盱眙县毗邻,为江苏省所环抱,仅西部少部分与本省来安县一线相连,素有“安徽东大门”之称。
市区距扬州51公里,南京75公里,到上海也仅3个小时左右路程;水路经高邮湖直达沿江、沿海各大港口。
天长地处江淮丘陵向苏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丘陵起伏,东北部多平原。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成簸形倾向高邮湖,属高洼起伏、岗圩交错的丘陵地带。
丘陵区高度多在100米以内,占土地总面积0.8 %,岗区分布于丘陵与平原之间,相对高度一般为20-50米,占土地总面积30%,平原区海拔高度在4-4.5米之间,占土地总面积69%。
土壤分5个土类,主要为水稻土,占92.64%。
境内有白塔河、杨村河、铜龙河、川桥河、秦楠河等7条主要河流,有高邮湖(70平方公里权属)、沂湖、洋湖等6个天然湖泊,有釜山、时湾、川桥、大通等9座大型中水库,塘坝沟渠星罗棋布。
天长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便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天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8℃,无霜期219.3天,降雨量1041.1毫米,雨量适中,日照时数2191.3小时,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天长境内盛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商品油料基地县,年粮食产量达6亿公斤。
无公害蔬菜(百合、芦蒿、榨菜等)畜禽和特种水产品而著名。
生猪饲养量68万头,水产品总量5万吨以上。
高邮湖大闸蟹、牧马湖野鸭被誉为“绿色珍品”。
地下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优质矿泉水、铁矿石、花岗岩、白云石、陶土等,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其中420
型优质矿泉万吨的石油储量,经国家地质矿产部鉴定的含锶、偏硅酸、游离CO
2
水储量在1亿吨以上,居全省之首,是从事饮料、酿造业最理想的地区之一。
200多种中药材更是遍布全市乡镇。
天长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27′27″~32°57′36″与东经118°39′
19″~119°13′23″之间。
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56公里,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27%。
耕地面积约130万亩,总人口63万(2009年),其中农业人口50万。
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39300。
代码:341181。
区号:0550。
天长市人民政府驻天长街道。
天长是中国孝子之乡、中国仪表电缆生产基地、中国电子组件生产基地、中国玩具生产基地、石油产区、中国商品粮基地、中国百合之乡……外贸进出口连续5年保持安徽省县级第一;综合实力连续9年位居安徽十强县(市)行列。
自2000年来一直综合实力居安徽省县(市)首位,现仍在三甲之列。
2008年经济社会管理扩权试点县,2010年“中国产业百强县排行榜”,安徽省有天长市与无为县入榜。
本地方言基本为扬州话。
天长在文化上属于淮扬文化圈,经济上属于南京都市圈的范围之内天长市三面与江苏省接壤,历史上也长期在以扬州为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内。
1942年,天长籍的艺术家何仿从家乡搜集了民歌《茉莉花》整理,1959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团带到维也纳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如今更在海内外华人中广泛流传。
天长市地位:是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中部地区的跳板,是长三角经济区重要的配套加工业生产基地。
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全国中部百强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依法治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国家商品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