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有哪些课型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有哪些课型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余映朝在《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中说阅读教学课型,主要有教读课型、自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审美鉴赏课型,有精读课型、略读课型,有讲析课型、讨论课型、活动课型,有文学作品课型、文言文课型等。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一般常用的教读课型和自读课型之外,还要注意如下创新课型的设计与运用:1.朗读课型——主要用于名家名篇的教学,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教学。
此时的朗读训练已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个课型,其课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的训练。
2.诵读课型——也就是背读课型,主要用于文言诗文课文的教学。
这是一种重要的新课型,其课型任务是降底难度,简化讲析,进行文言文背读、理解和积累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能力。
3.学法指导课型——重点用于对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科学的阅读技能的培养。
其课型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
4.文学欣赏课型——主要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教学。
它讲求突出文体色彩,要求有比较高雅的教学手段,还要求有突出的“美点”以及丰富的情感,要求我们在语言品味、形象感染、情感熏陶三个主要方面下功夫。
5.活动课型——用于课中活动,用于培养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安排语文活动课是义教初中语文教材的创举,是语文教材质量整体突破的标志之一。
语文活动课的课型任务是,将语文知识的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于生动活泼的训练、比赛、娱乐、游戏、演出等等丰富多姿的活动之中,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学习语文的广阔视野。
6.积累课型——用于语言特别丰富的课文,突出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
【创新课型举例】——学法指导课设计、运用学法指导课,可综合考虑如下层面的指导训练内容:第一层面: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
如朗读和默读的方法,诵读的方法,精读、略读和测览的方法,品读与欣赏的方法,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等。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全书阅读三大教学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全书阅读三大教
学课型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2年语文新课标实践中的全书阅读三大教学课型。
以下是这三种教学课型的简要概述:
1. 故事情节导读课型
故事情节导读课型是一种通过导读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理解整本书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课型中,教师会选择一本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并通过提问、讲解关键情节和角色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线和细节。
这种教学课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故事的整体把握能力。
2. 主题思考引导课型
主题思考引导课型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书中的主题和议题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这种课型中,教师会选择一本具有深刻主题或引发思考的书籍,并通过提问、讨论和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书中所探讨的主题,并从中获取启示和思考。
这种教学课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考深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3. 背景知识拓展课型
背景知识拓展课型是一种通过拓展学生的背景知识来加深对书籍理解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课型中,教师会选择一本与学生已有知识相关的书籍,并通过讲解、补充相关背景知识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这种教学课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扩大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这三种教学课型在2022年语文新课标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课型,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修订语文教材“阅读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初中修订语文教材“阅读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课型简述】“阅读综合实践”课是初中新教材中新增加的一种课文,其教材功能属于“用件”类别。
此课型的出现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单元整体化”教学原则,为普通单元的整体化教学提供了好用的抓手。
这种课型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处理?我个人认为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整体化原则。
该课型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整个单元的阅读内容、训练要点,而不是某一篇课文,也不是某一个知识点、能力点。
第二,综合性原则。
该课型的实践活动应该涉及“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多种实践活动,而不是某种实践活动。
第三,实践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设计必然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而不是老师的讲授为主,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加深领悟、提升素养。
这种课型虽然在初中专设,但小学高段完全可以借鉴,老师们可以依据这种课型的原理,在某些单元中增设这种课型。
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的“阅读综合实践”课为例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种课型的实际操作。
【课型案例】《品味文章中的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一、学习任务1.读出画面之美2.品出词句之美3.诵出情感之美二、任务一:读出画面之美1.学习朗读方法阅读18页“链接材料”,学习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方法。
2.读出声色、动静之美(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3.读出声色、动静之美(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三种课型探究
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三种课型探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三种课型——导读课、推进课和总结课,并分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先对整本书阅读的概念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详细介绍三种课型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和教学方法,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这三种课型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和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应运而生,它既是适应教育改革需求的产物,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背景在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单篇短文的阅读,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难以形成系统的阅读思维,也难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而“整本书阅读”则要求学生完整地阅读一本书,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还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点和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文档资料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基本课型研究选择恰当的课型是搞好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同,需要相应的不同课型。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课型;根据自身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课型。
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我们主要研究10种基本课型:朗读课型、背诵课型、说读课型、讨论课型、质疑课型、分析课型、摘抄课型、读写课型、鉴赏课型、表演课型。
下面就10种基本课型一一进行介绍:一、朗读课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理解课文的内容。
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一些诗歌及比较优美的散文,采用朗读为主的课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感悟和把握。
其课型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技能训练和说普通话的训练。
理解内容是目的,指导朗读是手段。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结合课文朗读,学习语调、语速、重音等朗读知识。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学生朗读课文,确定每段朗读的语调、语速、重音。
第三步:讨论朗读体会。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
怎样才算正确地读出重音,活用语调,巧用语速,通过朗读,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谈自己的体会。
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
这句话为什么要用高昂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
这段话为什么要用快速朗读?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
朗读到位了,文章理解了,体会就更深了。
二、背诵课型通过指导背诵,巩固字词,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先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大意,读出正确的断句。
然后确定背诵目标,是背诵全文还是背诵段落,是当堂背诵还是课后背诵,必须明确目标,才能提高背诵的效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研究一、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的概念和意义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是一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各类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以朗读、赏析为要求,通过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勇于质疑、善于创造,将他们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解决阅读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形态。
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改变了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建立和形成了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形态。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是以问题情境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过程一般是从具体到一般分析和总结出概念和规律;二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发现和多元探究,充满了学生灵性思维的火花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三是注重师生间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始终围绕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展开灵活多样的教学。
二、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的基本教学环节阅读教学探究式课型的典型教学环节是“创设情境——协作与讨论——反思与表达”。
1.创设情境。
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学习者的心理具有整体性,当他们与相互关联的观念发生际遇的时候学得最好。
当今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基于其知识和经验的背景而整体地建构知识的,持续学习的有效动机只有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快乐才能培养起来,而且这种快乐存在于他们自己所见和所选的问题解决中。
因此,教学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还原其原来的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师生互动与双向交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批评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是探究式课型的最关键要素。
2.协作与讨论。
这个阶段,学生合作开展各种协调一致的活动。
这些合作与讨论的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并审视自己的观点,进而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探究部编教材阅读课型的教学——以《竹节人》教学设计为例
探究部编教材阅读课型的教学——以《竹节人》教学设计为例课型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由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习惯、语感体悟以及思想观念、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有机整合的语文素养。
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生命,阅读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阅读教学更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参与探究,最后分层练习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阅读课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以生为本”原则。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2、“读练结合”原则。
朗读是语文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练习同样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内容,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不可替代的发展手段。
3、“因文而异”原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以及单元语文要素或者教学策略灵活设计教学目标,选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4、“一课一得”原则。
学会取舍,分解目标,突出重点。
本次教学以“查——探——导——练”为模型,遵照阅读课型的能力素养和原则紧扣“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教学,注重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将课堂交给学生,落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解析:《竹节人》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儿时玩具带来的心灵快乐。
本课被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
这个单元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
“有目的地阅读”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材料对阅读的干扰。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全书阅读三大教学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全书阅读三大教学课型引言全书阅读作为2022年语文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全书阅读教学课型是落实新课标要求、提高全书阅读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要求,探讨全书阅读的三大教学课型,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全书阅读三大教学课型全书阅读教学课型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
以下是全书阅读的三大教学课型:1. 导学课导学课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全书背景,明确阅读目标。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介绍全书背景:简要介绍全书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和全书内容梗概,帮助学生建立全书整体认识。
- 制定阅读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全书阅读的具体目标,如理解全书主题、掌握关键概念等。
- 阅读策略指导:教授学生阅读全书的方法和技巧,如速读、精读、批注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 激发阅读兴趣:通过问题引导、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全书阅读。
2. 探究课探究课是在学生完成全书阅读的基础上,对全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的课型。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内容梳理:引导学生回顾全书内容,对全书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进行梳理,为学生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 主题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全书主题,如时代背景、作者观点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人物分析:选择全书中的重要人物,引导学生从性格、动机、成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理解人物在全书中的作用。
- 情节解读:分析全书的线索和情节安排,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展示课展示课是学生全书阅读成果的展示和交流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个人展示:鼓励学生以演讲、表演、写作等形式,展示自己在全书阅读中的收获和感悟。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
”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完成阅读一整本书的全过程,将整本书阅读课分为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阅读后分享课三种课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以引领学生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
一、陌生化导读课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初读一本名著之时。
一整本名著,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甚至更多,内容庞杂、主题多元,而且不少经典书籍因为年代久远,作者与现代中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很多整本书都感到很陌生。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陌生化导读课应该“导”什么?(一)导兴趣“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影视片段欣赏、精彩情节赏析、作者轶事、个性化评价或者好书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先借助电影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赏析保尔到莫斯科治病的片段,通过分析作品中保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引导学生探索保尔这一人物的特点,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阅读《我们仨》时,先让学生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故事以及世人对她的评价,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动力。
教师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出发点,带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又从已知走向未知。
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畏难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二)导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做不到手把手教学生读每一本书,但可以提供给学生可借鉴的方法指导。
导读课应重视书名、封面、目录、序言和后记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图书的特点和价值,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
拿到一本书后,我通常借助“四读”找到作者或者编者传递的相关信息。
即读封面:初步了解此书特点;读序言:帮助学生更快走进书里;读目录,快速了解书本内容,学会索引;读插图,从短篇阅读平衡过渡到长篇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分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课型创新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焦点话题之一。
本文从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课型创新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课型创新方式。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从近几年教学实践中观察,目前我国初中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老师讲义多,学生课外阅读少。
在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是将课文表面内容讲述一遍,没有引导学生去阅读篇章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信息。
而在学外的时间里,学生也缺乏语文阅读的机会和意愿。
因此,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无法更深入、更广泛地延伸。
2.以考试为导向,阅读教学功利化。
目前中学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而忽视了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对于个人修养的养成。
课程设置更注重应付考试需求,传递的课程价值更强调“涉及考点”。
3.阅读内容单一,种类过于单调。
学生所接触到的文本形式主要有文言文、散文、小说等,而这些文体还存在着相同的题材、相同的角度、相同的表现手法。
这样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阅读乏味的感受,阻碍他们愉悦、自由地阅读。
在面对以上问题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课型创新势在必行,这也是教学前进和进步的必然选择。
为此,以下是课型创新所能带来的益处:1.加强阅读教学的自主性。
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的阅读教学课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2.丰富和拓宽阅读教学的教材种类。
应该利用多种文体,多元评论,多视角阅读等形式深入探究文化内涵。
3.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兴趣。
通过课型创新不仅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学能力。
三、常见的课型创新方式1.阅读体验课型在阅读课型创新中,阅读体验课型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它通常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体验为核心,并且重视感性启发、重视情感引导,通过创设一种适宜的文化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文化内涵的体会。
语文主题阅读”的六种课型
语文主题阅读”的六种课型XXX结合学校“自能探究”的总体教学理念,形成了“三勤四让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在此模式下,语文学科构建了三级课程资源整合的语文主题教学,总结出了“自主互补、读写互补”单元主题系列化教学法。
整合一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分六种课型进行教学。
这六种课型分别是预过关课、字词读写课、课文品读课、拓展阅读课、主题作课、综合实践课。
一、预过关课这一课型教学的目标是在学生课前预的基础上了解本单元主题,认读字音,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在课前预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提炼本单元主题。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要求学生正确认读,用心感受,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这一环节主要在小组内实施完成,教师辅以抽查的形式落实。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概括出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5、交换有关资料。
需求说明的是:1、预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早读、语文自以及课余等工夫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预。
预的要求是通读课文,画出、会认生字词,查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查阅相关资料;第二步是预过关,主要对第一步预情况进行检查、过关和交换。
2、随着年级的升高,预要求不断进步,低年级以熟读课文为主,中高年级要作批注。
2、字词读写课1这一课型的教学目标是把本单元生字词及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读会读好,初步感知意思并试着运用。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词语分类,如按课文分类,按词性或词语的感情色彩等来分,但不宜分类太多)。
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初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找到词语在文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
3、在正确认读的根蒂根基上指点书写学生以为难写的生字。
4、从本课出示的词语中任选几个写一段话。
要求在划定的工夫(一般是五分钟)写出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写完后用两三分钟修改完善,然后展示朗读,教师做总结性评价。
导读推进分享——例谈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三种基本课型
导读推进分享——例谈中学生名著阅读的三种基本课型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价值观。
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更为重要,因为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思维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阅读可以使小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和意义,从而保障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自身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然而阅读并不是随意的,首先要符合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过于深奥的书籍会使中学生无法理解,而过于简单的书籍又无法满足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为学生推荐一些名著,从而保障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名著阅读;中学生;三种课型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也有不同的授课形式,但是总体来说中学生阅读都是围绕教师的导读和推进以及读后的分享这三种授课形式开展的。
导读顾名思义就是做好阅读前的引导,找准方向和目标,而推进则是开展具体的阅读活动,最后的分享指的是说出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道理,通过这三种基本的形式开展中学名著阅读教学既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本文将对导读、推进、分享这三种中学名著阅读的基本类型进行探究。
1.在中学时期开展名著阅读的重要性1.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价值观,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好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导读环节,为学生推荐一些比较有寓意的、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水平的书籍,使学生在名著的阅读中获得更多的道理和意义,并且通过阅读名著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1.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于中学时期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好奇心强烈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吸引,也很容易被名著的内容所吸引。
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阅读课型的创新
第二 ,全 日制 义务教育 《 文课 语
程标准》 以及初 中语文教材要求我们 在教 学设 计上 从 如下几 方 面更新 观
与关注学生的 生存世界 、生活世界 、情感世界——
念: ①教学设计要求从课文整体 的角
● 宋 平
读课型 、听说课 型 , 单元 课型 、单篇 课型等 ;小而言之,有 朗读课 型 、背 诵课型 、说读课 型 、 赏课 型 、讨论 鉴
课型 、质疑课型 、 摘抄课 型 、 写课 读 型 、表演课型等。从初 中语文教 学界 已有定论的科学 成果来 看,有这 样一 条定律 :凡是成功 的阅读教 学系统 , 凡是成功的教学改革试验 ,一定会有
阅读与品析 、阅读与积累 、阅读与想 象 、阅读与延伸等各种关系 , 让学生 在诵读 、听说 、论辩 、 疑 、表演 、 质
4 、欣 赏课型 :按照 创造鉴 赏的 原 则教学 ,让学生获得 审美的愉悦 ,
感受文学作 品阅读带来的乐趣 。 5 、讨论课 型 :学生通 过阅读课 文 ,对有争 议的问题 ,展开讨论 ,明
长期 以来 ,我 们的语 文课 堂阅读
文教 学 ,必然 要求 我们 进 行课 型创 新 ,这里 面的研究课题可 以说是层 出
不穷。
教学只有一种课型 ,即分析课 ;一种 教法 .即介绍 背景 、划分 段落层 次 、 概括段意 、归纳中心 、分析写法。这
种 老套 的教 学 方法 ,单 一的课 型 模
教学探索 。⑨教学设计要关注培养学
生 的思 维 能力 特别 是创 造性 思维 能
什 么是课型 以及 课型 研 究运
代特点的科学的高效的新颖 的实用 的 新课型。课 型需要创新 ,主要 由于如 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 的宏
2024年新课标语文教学:三种全书阅读课型的应用
2024年新课标语文教学:三种全书阅读课型的应用在2024年的新课标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三种全书阅读课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
这三种全书阅读课型分别是:整体阅读、分段阅读和重点阅读。
1. 整体阅读整体阅读是指学生在没有具体任务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整本书籍来全面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通过导读,引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提醒学生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关系的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价值观。
通过整体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故事的脉络和主要内容,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打下基础。
2. 分段阅读分段阅读是指将整本书籍划分为若干段落或章节,让学生针对每个段落进行阅读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先了解段落的标题或概要,帮助他们预测内容;-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关键词语或句子,以便后续的讨论和分析;- 指导学生总结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通过分段阅读,学生可以逐步深入理解故事的细节和情节发展,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重点阅读重点阅读是指针对书籍中的重要章节或关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指导学生选择重要章节或关键内容进行阅读,并进行标注和摘录;-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重要章节或关键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见解。
通过重点阅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复杂性和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总之,在2024年的新课标语文教学中,通过应用整体阅读、分段阅读和重点阅读这三种全书阅读课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这些课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教学课题研究,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
那么,以下是店铺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11 前言《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xx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xxxxxxxxx,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认真研究,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
多人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奖,探索出了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编辑了相关练习册、论文集。
2 问题的提出2.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背景我校是xx省有效教学实验学校,省教委曾在我校举行现场会。
我校语文教研组接受了相关的先进理念,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了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但阅读高效课堂教学仅有一个雏形,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初中语文新课标注重学生发展,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今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课题。
(2)目的与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的教改经验,积极探索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环节和主要特点,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校本教研与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形成教学风格、彰显名师品质的重要标志。
基于这种认识,在我校前期提高课堂效益调研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力度、更坚定的信心加强对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对我校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2.2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构建语文阅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和宝贵经验,省内某些地市及部分县市区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的还有所成就。
2.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语文阅读高效课堂”,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最大程度、最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育人目标,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益。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夯实课外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语文教研组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学生人格品位的方法和途径,这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开展经典作品阅读,让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确是一条很好的“捷径”。
而且,新课程下的语文课改(包括中考试题命题)也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积极倡导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不仅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许多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
这些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经典小说名著和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学生中开展课外经典作品阅读,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提升良好的文学素养,健全人格的发育.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标的实施,尤其是新形势下的中考命题改革趋势,考查内容大多侧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课外积累,我们应重新审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名著阅读课型研究 中期评估报告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型研究”课题中期汇报语文组的课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型研究》于2018年1月被立项,编号为:【yjk2018】48。
两年来,在各位专家、领导、同事的指导帮助下,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开展顺利。
现结题如下:一、课题研究概况(一)课题关键词界定名著,《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有价值的出名著作。
”本课题所谓的“名著”,指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具体指新课标推荐的名著、新教材上建议阅读的名著、新教材上节选过的名著和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的其它经典文学著作。
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
余映潮老师认为,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
可以说,课型是由“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说,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本课题所谓的“课型”,指名著阅读课的类型。
(二)课题研究内容名著阅读的课型有很多,大致包括:名著推荐课、名著鉴赏课、师生共读课、读后讲述课、名著讨论课、读书笔记指导课、课外名著检查课、读书交流课等等。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我校学生的阅读情况,本课题选定“名著推荐课”、“名著指导课”、“名著鉴赏课”、“交流展示课”和“名著复习课”五种类型进行研究。
1.推荐型:是指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以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方法作为名著阅读的“奠基”和“引领”,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推荐各种有益的课外名著,让学生把阅读范围延伸向课外。
推荐的具体指新课标推荐的名著、新教材上建议阅读的名著、新教材上节选过的名著和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的其它经典文学著作。
形式上可以是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
它的教学流程应根据学生的的阅读情况和要阅读的书籍内容来确定。
新课标实践:2024年语文教学中的全书阅读三种课型
新课标实践:2024年语文教学中的全书阅读三种课型引言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实践中,在2024年语文教学中,使用全书阅读三种课型的有效性和实施方法。
全书阅读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籍来进行研究和理解,而不仅仅是阅读课本中的片段。
全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种课型1. 整本阅读课型整本阅读课型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集中阅读一本完整的书籍。
这种课型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书籍的结构、人物角色和主题等要素,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与书籍相关的作业,如读后感或书评,以促进学生对书籍的深入理解。
2. 分段阅读课型分段阅读课型是指将一本书籍分成若干段落或章节,在不同课堂上分别阅读。
每一次阅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以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
这种课型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书籍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等内容。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分段阅读课型培养阅读的耐心和持久力,提高阅读效果。
3. 主题阅读课型主题阅读课型是指根据书籍的主题或相关内容来设计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一本以环保为主题的书籍,并在课堂上组织相关的讨论和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或创作等。
通过主题阅读课型,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书籍的内容,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实施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全书阅读三种课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在选择书籍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语文水平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书籍内容适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全书阅读中。
3. 设计适合学生的作业和评价方式。
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书评或展示等,以评价学生对书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化的实施课型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程化的实施课型(一)自由阅读课这种阅读实践活动属于“静态阅读”,但它不同于学生个体的自由散漫的阅读,而是基于教师预设的任务型阅读。
它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在阅读课(教室或图书阅览室)上进行的对名著的自由阅读。
学生要完成老师课前布置的相关任务,或写读书笔记,或批注,或提问题等,以达到一定的阅读效果。
这种阅读活动旨在培育学生喜爱阅读的态度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经验分享课这种阅读实践活动围绕一个名著阅读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基于相关实践经验的交流,从而形成针对此名著(话题)的相对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经验分享是中小学生一种比较常见的名著阅读活动形式,但是名著阅读活动课程化实施,需要学生密切围绕阅读的既定主题,基于自身经验进行积极交流、碰撞和分享,从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修正和完善个体经验,最终形成比较系统化和公众化的认识经验,这种公众化的经验就是具有普遍性的学生实践性知识。
经验分享类的阅读实践活动在课堂中呈现的形态一般有两种:其一为名著推介课,即师生互相推介名著。
其教学流程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学生需要阅读的书籍内容来确定。
如开展“我喜爱的名著”与“我为他而歌”两个阅读活动,课堂活动的重点是介绍推荐的理由,如“把名著中最有趣的一段或者是最感人的一段大声朗读出来”,或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片断等。
这种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长远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目标,以促进学生的主动自觉阅读。
其二为汇报交流课。
这种阅读实践活动以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为主,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为辅,形式不拘一格,如:读书成果展示课;举办讲演会;开展故事比赛、朗读比赛、成语接龙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课本剧大赛、读书笔记展览、手抄报竞赛等。
学生可根据所阅读名著的主要内容说感想、谈体会、议写法、抒己见、析内容、评人物等。
由于学生的喜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个性体验不同,因此他们展示的成果会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1.朗读课文 2.介绍朗读知识 ①语调:轻快、轻柔、由升到降…… ②语速:快、稍快,慢、稍慢…… ③重音:重读
6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1.读课文,确定每段的语调、语速、重音,说出理由。 2.按下面的句式说朗读 第 段,用 语调、 语速朗读, 要重读,表现出 。 教师示范 第①段,用轻快的 语调、稍快的语速朗读,盼望、来、近要重读, 表现出盼春的热切心情。(教师范读) 学生训练(说、读、评) 第②段,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朗读,一切、睡醒、欣欣然、 朗润、涨、红要重读,表现出 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 。
●缩短从理念到操作的距离 ●构建新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3
三、阅读课型研究的内容
研究10种基本课型
4
(一)朗读课型
1.课型概说 进行语调、语速、重音等技能训练。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 2.教学模式 第一步:读课文,学习朗读知识
第二步:读课文,训练朗读技能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朗读体会 3.课型举例 《春》
29
第一步:读课文,分析写了什么
1.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按下面句式说话: 第 段写的是苏州园林 。 学生说话: 第①段写的是苏州园林对全国各地园林有重 大影响。
30
第二步:读课文,分析怎么写的
●作者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
提示:从语言、说明方法、结构等方面分析。 讨论:按下面句式说话 从 上分析,例如 , 用 写苏州园林的 。 学生说话 1.从语言上分析,例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 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用“一 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写苏州园林的完美特 征。 2.从说明方法上分析,例如:“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 极少使用彩绘。” 用比较的说明方法写苏州园林的色彩 特征。 3.从结构上分析。例如:②段为总写, ③—⑥段为分写, 用总分结构写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17
第三步:读课文,说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文章选材、结构、表达、语言、 感情等方面的特点。 2.按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 教师示范: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语言朴素。 学生说话: ①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选材典型。 ②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结构严谨。 ③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记叙、议论和抒情自然结合。 ④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感情真挚。
。
9
(二)背诵课型
1.课型概说 通过指导背诵,理解课文,积累语言材料。 2.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 3.课型举例 《论语》六则
10
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
①初读——读准字音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 ②齐读——读出节奏 指导第一则的句子停顿:学/而时习之 (听录音划分另外五则的句子停顿) ③抽读——一人一则 读后教师评价。 ④定标——确定目标 当堂背诵全文。
11
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
①看译文背诵法。 ②词语提示背诵法。 ③层次背诵法。
12
看译文背诵法
教师说译文,学生背原文。
教师:孔子说 学生:子曰 教师:学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 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教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与我探讨学问),不也很快乐吗? 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教师: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也不怨恨,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学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
第三步: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1.再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读课文,分组讨论,找出答案。 2.课堂小结。 按下面句式谈学习体会: 通过质疑讨论,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特点是
。
28
(六)分析课型
1.课型概说 通过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达方 式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分析写了什么 第二步:分析怎么写的 第三步:分析为什么这样写 3.课型举例
25
第一步:读课文,发现问题
1.教师指导。 ①从词语上发现问题。如:表现性格的词语 ②从句子上发现问题。如:重复出现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发现问题。如:表现的中心 ④从写法上发现问题。如:写作的特点 2.通读全文。 学生读书,发现疑难问题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标上记号。
26
第二步:读课文,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重点整理出下列几个问题。 ①“犟”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②“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个句子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③结尾句“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用意是什么? ④课文中写其他几种动物各有什么作用? ⑤为什么其他动物没能去参加婚礼,小乌龟却去了? 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课型研究
遵义市教育局教研室 潘泽远
1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教学的地位
语文:120节 阅读: 80节 2/3 其他: 40节 (二)传统的阅读教学 一种课型、一种教法 (三)课改后的阅读教学 1.语文定性的误区 2.合作学习的误区 3.独特体验的误区 4.课堂拓展的误区
2
二、阅读课型研究的目标
21
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
以读书为主要准备活动 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自读、圈画、批注 写简要心得体会 准备讨论
22
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
根据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按下面的句式说话,讨论: 我认为是驳 。因为 。所以是驳 。 学生可能出现的意见: 1、我认为是驳论点。因为对方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正面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 中国人在”,直截了当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所以是驳论点。 2、我认为是驳论据。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中国人信“地”、信“物”、 信“国联”,而现在求神拜佛。作者指出这只是一部分中国人, 不能代表全体,从而指出对方的论据是错误的。所以是驳论据。 3、我认为是驳论证。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中国人信“地”、信“物”、 信“国联”,这是“他信力”,而现在求神拜佛,是“自欺力”。 从 对方的论据推不出“自信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所以是驳论 证。
18
课堂小结
学习方法: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 1.概括人物的品质 2.品味文章的语言型
1.课型概说 讨论课型是在问题导引下,以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 段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 教师要多引发学生热烈的争论,深入地思考。 2.教学模式 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 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 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 3.课型举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7
第三步:读课文,讨论朗读体会
用下面的句式,讨论朗读体会: 通过朗读,我读出了文章的 。 (从中心、层次、感情、特点等方面说话) 学生说话: 1.通过朗读,我读出了文章的中心:赞美大自然。 2.通过朗读,我读出了文章的层次:盼春—写春—赞春。 3.通过朗读,我读出了文章的感情:热爱大自然。 4.通过朗读,我读出了文章的特点:语言简洁明快。 5.通过朗读,我读出了文章的特点:形象生动。
15
第一步:读课文,说人物
1.通读全文。 2.按下面的句式说话: 从第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的人。 教师示范: 从第 4 、5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勤劳 的人。 学生说话: ①从第 6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俭朴能干 的人。 ②从第 7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宽厚仁慈 的人。 ③从第 8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坚强 的人。 ④从第9、10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有远见 的人。 ⑤从第 12 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支持革命 的人。 3.按课文内容的顺序说: 母亲是一个 、 、 、 、 、 的人。
3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汽车在青藏公路上行驶,但没有往日的颠簸。窗外,是一片 漆黑和寂静,细细的雨丝斜打在车窗玻璃上,雨丝中夹杂着几声 遥远的犬吠。 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 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 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的 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 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深沉。 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 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 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23
第四步:再读课文,小结讨论
1.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确了:本文采取驳论 证的方法,驳斥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即指出对方的论 据不能证明其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着不失 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布置作业
24
(五)质疑课型
1.课型概说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培养提问意 识, 让学生乐问。教给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 2.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发现问题 第二步:读课文,提出问题 第三步:读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3.课型举例 《犟龟》
34
(八)读写课型
1.课型概说 以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 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成读中悟写,写中思读,学 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读写能力。 2.教学模式 分为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抓住课文特点; 第二步:思,确定训练形式; 第三步:写,完成读写任务; 第四步:说,交流读写体会。 3.课型举例
31
第三步:读课文,分析为什么这样写
●读课文,从语言、表达、结构等方面分析为什么这样写 ●按下面的句式说话: 文中 ,这样写的好处是 。 ●学生讨论、说话: 例:文中第三段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 处是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32
(七)摘抄课型
1.课型概说 阅读课文,摘抄精彩的句子、语段,并熟读 成诵,加强语言材料积累。 2.教学模式 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确定摘抄内容; 第二步:抄句段,熟读摘抄内容; 第三步:谈体会,说出摘抄理由。 3.课型举例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