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言文练习

合集下载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古文·世说新语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的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

与友期.行(________)过中不至.(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给文中画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_______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________)乃至。

(3)用“/”画出下面句子两处停顿的地方。

元方入门不顾(4)翻译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回答问题。

①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的朋友哪些错误?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③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自《________》由南北朝时期南朝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俄.而雪骤④与儿女..讲论文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俄而:不久、一会儿。

B.期行:相约同行。

C.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D.尊君:尊贵的君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5.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A.令爱B.家父C.舍弟D.愚兄6.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8.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9、综合性学习: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与课外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共6篇)(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乙】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③,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④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选自《太平御览》)【注】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舆:手推的小车。

④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门外戏.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 ③谏.父曰______④是.负义也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A.捐祖于野皆以美于徐公B.下车引之欲捐之C.乃载祖归养去后乃至D.尊君在不父不从,作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汝何以收此凶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举出一种并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中的元方和乙文中的原谷身上分别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美德?除此之外,你的身上还具有哪些让别人感动的中华传统美德呢?请简述一例。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

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熊掌,亦我所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跃跃欲试
B.所恶有甚于死者可爱者甚蕃不求甚解
C.万钟于欲何加焉弗敢加也添枝加叶
D.此之谓失其欲心太守自谓也不知所谓
4.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文章将“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
(选自《世说新语》)
[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子罕》)
1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有仙则名( )(2)无案牍之劳形( )
(3)尝暂寄人空宅住( )(4)子欲居九夷(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暂住何烦尔?
(2)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①而不接。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3)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朋党论》节选
(4)管宁、华散共园中锄莱,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7.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zòu)B.差可拟(chà)C.尊君在不(fǒu)D.友人惭(jiàn)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2)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题---《世说新语》精选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题---《世说新语》精选

小古文10篇世说新语(精选篇)姓名:班级:(一)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戏:游戏,玩耍。

若令:假使;如果。

邪:邪:疑问词,在这里相当于“啊”。

1.翻译下面的句子。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2.阅读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徐孺子认为月亮特别干净所以明亮。

B.徐孺子是举瞳孔的例子来反驳对方。

C.从文中能看出徐孺子观察能力很强。

D.徐孺子与王戎的特点与年龄都相同。

3.结合短文,说说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很,非常。

乃:就;于是。

闻:听说。

1.给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①恩惠。

②给人好处。

③聪慧。

(2)孔君平诣.其父( )①拜访。

②到某个地方去。

(3)孔指以示.儿曰( )①表示。

②给……看。

(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古时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指孔君平。

②特指孔子。

2.文中概括了主人公的特点,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的一句话是:。

3.为什么杨氏之子不直接说“孔雀非夫子家禽”而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有点生硬,第二句比较幽默风趣。

B.第二句用“未闻……”既不失幽默,又委婉地反驳了对方。

C.杨氏之子委婉地称赞了孔君平的博学多才。

D.第二句更显得尊重客人,从中能感受到杨氏之子果真“甚聪惠”。

(三)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及令曰:“前有大梅林。

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魏武:曹操。

役:打仗。

汲:水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及.令曰()(2)口皆.出水()(3)乘此得及.前()2.翻译下面的句子。

前有大梅林。

世说新语初中课外文言文

世说新语初中课外文言文

《世说新语》选读与练习一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①陈季方:陈谌,字季方,东汉官员陈太丘第四子。

②阿([ē]):山、水转弯处,这里指泰山一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荷.天下重名()(2)上为.甘露所沾()2.季芳的哪句话说明了其父“荷天下重名”的原因。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全文看,季芳是个怎样的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背负,享有被,受到 2.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3.机智,善辩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颍州(今属河南)人,生平不详,汉桓帝的义士。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值.胡贼攻郡()(2)不忍委.之()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大军一到,一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却敢独自阻止?B.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却敢独自留在城中?C.大军一到,一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却敢独自留在城中?D.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却敢独自阻止?3.胡贼最后“班军而还”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语言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恰逢,正赶上抛弃,舍弃 2.B 3.被荀巨伯重情重义(舍生取义)的言行所感动三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七年级语文练习2.《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语文练习2.《世说新语》二则

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A.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B.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C.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D.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 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十分好, 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故应断为: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妻也。
字词积累: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把__家__里___人__聚__集__在__一___起_ (2) 与 儿 女 讲 论 文子义女_,__这__里___泛__指__家__里___的__小__辈__,___包__括__侄__儿___侄__女___ _文__章___的__义__理__(_每__空___1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翻译: 撒盐空中差可拟。 _把__盐___撒__在__空__中___大__体__可__以__相___比__(_2_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建议:5分钟 答案:P3
总分:6分
得分:____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
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选自《世说新语》)
①刘庆孙:西晋大臣,在太傅司马越的官府中任长史。②构:陷害。 ③纵心事外:放开心思,不关心世事。④间( jiàn):进谗言。⑤换: 借。⑥帻:头巾。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一处)(2分) 下官家故可有两三千万/随公所取 解析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D项,“不”读音应为“fǒu”。

2.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答案】C【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急/急;B.舍弃/舍弃;C.拉,牵拉/引出,使出现;D.和/和;故选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骤:急B.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错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D.即.公大兄无奕女即:是【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体;故选B。

4.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至,;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句意为: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故选C。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阅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阅读题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文阅读题一、(2023秋·山东东营·七年级校考期末)【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我往者尝为邺令⑤。

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⑥我,我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⑦。

周公不师⑧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世说新语》注:①候,拜会。

②履行:指作为,功绩。

③绥,安抚。

④恣,听任。

⑤邺令,邺县的太守令。

⑥法,效法,效仿。

⑦周旋动静,万里如一,指处置世事的举动措施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

⑧师,学习,以……为师。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②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③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④弱者抚之以.仁以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不知卿家君法我,我法卿父?3.同样是维护父亲的形象和尊严,甲乙两文中元方采取的手段有何不同?【答案】1.①离开;②同“否”;③称赞,称道;④用。

2.(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3.①甲文中元方根据“交友以信”和“礼”的道理,据理抗辩,从正面有利反驳了父亲的朋友,维护了父亲的尊严;②乙文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周公与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的一致性)进行反驳,从侧面巧妙地反驳了对方,有利维护了父亲的人格和自己的尊严。

二、(2022秋·广东广州·七年级铁一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XXX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乙]XXX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XXX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间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向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散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D.友人惭(大言不惭)....2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

22.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2)尊君在不?XXX.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按照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联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XXX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XXX.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元方用无礼应对讨无礼,有失涵养,不值得推崇。

你觉得呢?【谜底】20.C2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XXX.(1)一会儿,雪越下越大,XXX高兴地说。

(2)你父亲在吗?23.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2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20.A项“似”意义都是“像”;B项“拟”意义都是“相比”;C项“已”意义划分是“已经∕停止”;D项“惭”意思都是“惭愧”。

故选C。

21.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惯句式等断句。

专题03《世说新语》(中考真题精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中考真题专练

专题03《世说新语》(中考真题精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及中考真题专练

专题03 《世说新语》(中考真题精练)【2020·黔西南州卷】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世说新语》)(注释)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

廨:官署。

式:通“轼”,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才美不外见._____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③登车揽辔._____④吾之礼贤.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答案】1.①同“现”,表现②正确方法(规律)③嚼子和缰绳④贤士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3.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甲文为千里马抒发委屈和不平,乙文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详细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

见:同“现”,表现;②句意为: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

道:正确方法(规律);③句意为:坐上车子,拿起缰绳。

这里指走马上任。

辔:嚼子和缰绳;④句意为: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

贤:贤士。

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世说新语》两则习题精选附答案】t>一、基础知识(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尊君在不:(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四)、填空: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

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5. 从《咏雪》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6.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7.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8.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附答案)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姓名:班级:一、荀巨伯探友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解释画线的词(6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败.义以求生()不忍委.之()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2.翻译句子(4分)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4.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二、纯孝之报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分)三、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世说新语二则》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太丘舍.去(2)下车引.之(3)元方入门不顾.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出自《世说新语》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友期.行:约定B.太丘舍去.:离开C.相委.而去:舍弃D.下车引.之:引领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学而.时习之B.去后乃.至乃.破琴绝弦C.尊君在不.匹夫不.可夺志D.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B.选文写友人“无信”“无礼”从正面表现了元方做人诚实有信行为方正。

C.文章用语言和动作刻画了主要人物陈元方。

D.文中“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练习
阅读短文三篇:
1、翻译短文,注意加点字解释。

(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回答问题,填空。

短文一:
1、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
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2、从短文能看出徐孺子是个 的人。

短文二
1、翻译下面短文,注意加点字解释。

(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王戎七岁,尝与诸.
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
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
,信然。

2、从短文能看出王戎是个 、 的人。

短文三:
1、翻译下面短文。

华歆、王朗俱.
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感到为难)。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 王欲舍.
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
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
此定华、王之优劣。

2、从这件事能看出华歆是个 、 的人。

1、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告诉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2、徐孺子是个善于言谈应对的人。

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2、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

2、华歆是个遇事考虑周全而又信守承诺的人,而王朗则是个大难临头只顾自己的人。

1、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告诉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2、徐孺子是个善于言谈应对的人。

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2、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

2、华歆是个遇事考虑周全而又信守承诺的人,而王朗则是个大难临头只顾自己的人。

1、徐孺子九岁时,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告诉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2、徐孺子是个善于言谈应对的人。

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2、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

2、华歆是个遇事考虑周全而又信守承诺的人。

而王朗则是个大难临头只顾自己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