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仰问题
教师的信仰_演讲稿范文
![教师的信仰_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3c12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c.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话题——教师的信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文明的传承者,是国家的未来。
而信仰,则是支撑我们教育事业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教师的信仰。
一、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们对于某种理念、价值观的坚定信念。
对于教师而言,信仰更是不可或缺的。
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犹如一股清泉,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
1. 信仰让教师坚定信念在教育事业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社会变革、教育改革、学生个性差异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坚定的信仰。
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2. 信仰让教师追求卓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的重任。
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3. 信仰让教师传承文明教师是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后人的使命。
只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师信仰的内涵1. 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信仰的核心。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教育事业。
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对学生的关爱关爱学生是教师信仰的基石。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只有关爱学生,才能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3. 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教师信仰要求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追求卓越。
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教师信仰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一代。
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
![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ee86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c.png)
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是指为了弥补、改进或调整某些事物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供大家参考。
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1、政治上坚定。
通过整改,使每位教师都能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起好垂范作用。
2、学习上勤奋。
通过整改,树立正确的学风,使每位教师都能做到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使学校始终处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之中。
3、工作上严格。
通过整改,使学校工作进一步规范,效率进一步提高,确保每一项工作做到认真、认真、再认真,细致、细致、再细致。
同时,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增强主动性、超前性,在工作上有新的拓宽,取得更好的成绩。
4、作风上扎实。
通过整改,进一步树立无私奉献、奋勇争先的观点,工作雷厉风行,高效务实。
5、纪律上严明。
通过整改,使每位教师成为有高尚修养的人、遵章守纪的人。
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1、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动力。
2、全面学习业务知识。
扎实地学习自己的业务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工作中的内在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
3、进一步改进作风。
思想上,理想信念坚定,精神乐观,奋发向上,乐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名利和得失;工作上,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服从组织和单位安排,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生活中,同事团结,家庭和睦,为人谦虚谨慎,乐于帮助他人。
4、经常学习规章制度。
经常学习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纪、政纪、法规知识,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自觉做到警钟长鸣,严格做到遵章守纪。
5、定期开展自我批评。
阶段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找问题和不足,边查边纠,自责不自宽,严格要求自己,不再下不为例,做到防微杜渐。
信仰缺失方面问题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学习方式,系统、全面地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c11f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7.png)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言:教师作为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技能和价值观念的责任。
然而,在教师群体中存在一些与政治信仰相关的问题,这可能对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个人政治偏见1.1 政治偏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个人政治偏见可能导致教师选择性地传授特定的课程内容,或采用某种偏见而不客观公正的教学方法。
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接触多元化的意见和观点,阻碍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形成全面世界观。
1.2 对意识形态宣传的滥用部分教师将自己的政治信仰强加给学生,以达到意识形态宣传和洗脑效果。
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也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信仰的权利。
解决方法:教师应意识到自身政治偏见的存在,并努力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学。
在设计课程和选择教材时,要尽量包含多元化的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尊重他们的不同政治信仰。
二、教育内容单一化2.1 缺乏政治多样性部分教师可能忽视了政治多样性的重要性,将特定政治观念作为唯一正确观点灌输给学生。
这种单一化的教育内容削弱了学生思考和辨别不同政治立场的能力。
2.2 忽略历史事实与背景在讲授有关历史事件或政治影响时,教师有时会忽略相关事实和背景信息,从而片面地呈现某种特定政治观点。
这样做既误导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政治影响的理解,也限制了他们全面把握世界发展趋势的能力。
解决方法:教师应注重引入多元化的政治观点,在课堂上开放讨论各种不同立场并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思考者。
同时,教师应确保将教授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影响置于正确的背景下,避免歪曲事实。
三、缺乏知识更新和自我反思3.1 缺乏持续学习一些教师停留在过去的政治观点或思想体系上,并未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
这种态度限制了他们对多元化政治观念的了解和理解能力,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信息和理论。
3.2 缺乏自我反思个人政治信仰容易导致教师忽略自身立场可能会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
![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df15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9.png)
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近年来,教育领域发生了一些不良事件,为了确保教师信仰宗教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展开信教排查工作。
作为一名责任感强的教师,我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认真自查,特此撰写此份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
首先,我本人是一名虔诚信仰佛教的教师。
佛教教义弘扬一切生命平等、慈爱与智慧,并提倡无私奉献、修心养性。
在我日常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佛法的慈悲为准绳,以智慧的光芒指引学生成长。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佛教的爱与智慧,传递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我始终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教育目标,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课堂上,我不断强调正直、诚信、礼仪等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慈悲的心态对待他人。
再次,我坚决拥护国家的宗教政策,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和纪律规定。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而非传教布道。
我深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绝对不能弘扬任何非法宗教活动,更不能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进行宗教传播。
因此,我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杜绝一切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行为。
最后,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将用心灌溉每一颗幼苗,关爱每一个学子,用真挚的师生情怀和扎实的教学技能,为学生的成长助力,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教师信教排查情况的自查报告,我再次确认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坚定了自己信仰佛教的决心和信心。
我愿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与同仁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教师信教排查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为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学校给予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会不负众望,继续努力奋斗,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筑牢信仰之基教师发言稿
![筑牢信仰之基教师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b4b399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6.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筑牢信仰之基。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而信仰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灵魂。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筑牢信仰之基。
一、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我们的信仰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因此,我们要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我们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提升自身素质,做学生信仰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信仰的引领者,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具体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 严谨治学,追求卓越。
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3. 严于律己,树立良好师德。
我们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典范。
三、加强信仰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信仰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加强信仰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具体措施如下:1. 将信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开展信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3. 加强家校合作。
我们要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具体措施如下:1. 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f1c5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f.png)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是人们的灵魂工程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各种各样人才的历史使命。
然而,在这个任务中,教师的政治信仰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果。
由于政治信仰的个性化和影响力,它往往导致了一系列的教师问题,尤其是在如今世界脆弱的政治环境中,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政治偏见。
如今,政治变幻莫测,各种不同的政治思潮和派别充斥着社会空间。
因此,这也为教师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很多教师可能在课堂上过度展示自己对某个政治思想、政党或政治人物的热爱,这将使其他观点被忽视,甚至被排斥。
这种偏见对于学生的性格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如何正确的处理教师的政治偏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其次,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二是不尊重多元价值观。
可以说,在一个国家里,每个人的政治信仰都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
但是,一些教师会盲目强调或灌输自己的政治信仰,在实践教学和教育时会掩盖积极的多元文化特征。
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人性化的思想,反而容易让学生们形成单一的政治观点和思想,这将对培养多元的人才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多元价值观,不盲目强调或灌输自己的政治信仰。
最后,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之三是容易被政治宣传所煽动。
事实上,政治宣传在现代社会是十分普遍的。
政治宣传可以在业余时间的电视、网络和其他媒介上出现,这样会让一些教师视之为教育材料,并且将其带进课堂。
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成长的差异、教学效果和质量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不要让政治宣传影响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
总之,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社会问题。
教师应该将个人的政治信仰纳入到教学意识、道德素质和人格塑造的综合体系中。
教育是一种人的创造性模式,教师应该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文化多元性,让教育恰如其分地扮演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
教师不准信教发言材料
![教师不准信教发言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d3df7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0.png)
教师不准信教发言材料教师不准信教发言材料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中关于宗教信仰问题的讨论持续不断。
针对这个问题,有人认为教师不应该在课堂上发表宗教观点,因为这会涉及到宗教信仰的选择和传播。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教师应该有权利和自由去讨论宗教问题,这是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现。
首先,要明确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向学生传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过多涉及个人的宗教信仰。
加之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多民族的国家,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讨论自己的宗教观点,很可能会引发学生们的疑惑和困惑,甚至会给学生们传递出一种非专业的信息,影响到他们对知识的正确认识。
因此,教师不准信教发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发表宗教观点也可能引发宗教争议和冲突,甚至会侵犯到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
作为一项个人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如果教师过于强调宗教观点,引导学生去接受某种宗教信仰,将会剥夺学生自主选择宗教信仰的权利,甚至会产生排宗教信仰的倾向。
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行为可能会引发社会争议和不和谐。
因此,教师不准信教发言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和维护社会的稳定。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教师作为人的自由表达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时候需要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和道德伦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与宗教信仰有关。
如果教师能够适度地讨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判断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
另外,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于违反教师不准信教发言的行为进行惩罚,确保教师在课堂上不进行宗教传播。
综上所述,教师不准信教发言是为了保护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和社会的稳定,但我们也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言论自由,让他们能够就某些社会现象和伦理道德问题展开合理的讨论。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b90e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8.png)
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教师政治中立性受到质疑的问题及原因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政治中立性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态度偏见和思想引导部分教师容易将自己的个人政治信仰灌输给学生,进而产生态度偏见和思想引导。
他们往往倾向于对某种特定政治观点进行强化宣传,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全面了解社会现象的重要性。
1.2 评价标准主观性一些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存在主观偏爱或歧视特定群体的现象。
有时候他们可能会将学生的政治信仰作为一个评判标准,进而影响对学生成绩或其他表现的公正评定。
1.3 教材内容选择和处理失当教材是塑造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直接而有效地工具之一。
然而,在编写、选择和处理教材时,有些教师可能存在倾向性和偏见。
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政治信仰融入到教材中,导致教学内容失去了中立性。
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个人政治信仰不同导致了教师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方法和价值观念的异质性。
其次,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丧失了严谨客观的精神,没有将个人政治信仰与专业要求进行有效分离。
二、解决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的素养和专业水平。
以下是几点解决思路:2.1 加强专业培训和思想引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包括如何在课堂上保持政治中立、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民主思考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同时,在职前培训和日常工作中引导教师处理好个人政治信仰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
2.2 完善评价机制和监督体系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严把政治中立性的关口。
评价标准要客观公正,不能以个人政治信仰作为判断依据。
同时,加大对教师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倾向性。
2.3 优化教材编写与选择在编写和选择教材时,要加强对作者或审查者的审核和把关。
教材内容应从中立、客观、全面的角度出发,避免将个人政治信仰带入其中。
论高校青年教师信仰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论高校青年教师信仰问题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eb029af0029bd64783e2c6a.png)
一
科教 导刊 r 电子J I ・2 0 1 3年第 四期 f . 下J一
2 1
论 高校 青年教 师信仰 问题 的现状 与对策
周
摘
静
( 广 东工业 大学政法学院 广 东 ・ 广州 5 1 0 0 0 6 )
要 高校青年教师的信仰 问题是 一个关 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关乎国家 的前途和命运 的大问题。在 多元文化 的 冲 击下 , 部分 高校 青年教 师出现 了信仰危机。 当前 , 必须加强高校青年教 师的信仰重建工作。 关键词 青年教 师 信仰 重建
当前, 高校青年教师 体积 极健康 向上 , 拥护党 的领导 , 为高校青年教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 学信仰打下坚 实的理论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二 l 三 义充满信心 ,热爱教书育人事 基 础 。 业, 关心关爱学生 , 为高等 教育事业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 。同时 也应看 到, 少数青年 教师理想信念模糊、 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
积极性 。 缺少社会的责任感, 没有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 对工作没有热情 , 得过且过 , 消极懈怠 。
2高校青年教 师信仰重建 的对策 巾上文分析可以看 出, 部分高校教师 出现 了信仰 危机 , 这 参考文献
【 1 】 张璇, 高伟. 论教师 的教育信仰 [ J 】 . 当代教育科学。 2 0 1 0 ( 9 ) . 【 2 】 马水忠. 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 J ] . 哲学, 2 0 0 7 ( 4 )
有一些青年教师 , 对政治漠不关心 , 甚至认为共产_ 卡义是遥
可及 的幻想 。
1 . 2道 德 信 仰 缺 失
们进一步了解信仰现象的本质、 特点来自 规律 。 用最本质 的东西
教师谈信仰的优秀演讲稿
![教师谈信仰的优秀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d8f15c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02.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有幸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信仰。
信仰,是人生的灯塔,是前行的动力,是灵魂的寄托。
而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因此,教师的信仰尤为重要。
首先,我想谈谈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思想、主义、学说或宗教的坚定信念。
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能够支撑我们度过人生风雨的力量。
在教师这个职业中,信仰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一、教师信仰的内涵1. 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教师职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重任。
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是教师坚定教育信念、勇担教育使命的基石。
这种信仰让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充满热情,勇往直前。
2. 对学生的信仰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对学生的信仰,是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关爱和期望。
这种信仰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3. 对自己的信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对自己的信仰,是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师信仰的重要性1. 信仰是教师职业的基石有了信仰,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坚定信念,勇担使命。
信仰让教师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2. 信仰是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教师信仰的传承,是教师队伍凝聚力的源泉。
当每一个教师都拥有坚定的信仰时,我们的教师队伍将更加团结,为教育事业共同奋斗。
3. 信仰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教师的信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当学生看到教师坚定信仰、无私奉献时,他们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如何树立和践行教师信仰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信仰教师应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了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同时,要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自身素质,践行信仰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教学信仰建设方案
![教师教学信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e68b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d.png)
教师教学信仰建设方案一、问题陈述教师的教学信仰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很多教师缺乏清晰的教学信仰,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和教学效果的下降。
因此,建立和提升教师的教学信仰,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师教学信仰的内涵教师教学信仰是教师对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方式和学生发展的根本观点和价值取向。
它是教师行为背后的心灵动力和行动指导。
教师的教学信仰应包括对学生的尊重、关注和信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以及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关怀和引导。
三、教师教学信仰的影响教师的教学信仰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教师的信仰会影响他们对学生的期望和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进而影响他们的教学态度和行为方式。
教师的教学信仰还会影响他们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决定着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
四、构建教师教学信仰的渠道1. 参与教育研讨会议和研究课题,与同行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了解各种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提升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
2. 阅读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和研究成果,了解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的最新发展,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3. 参观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课堂,观摩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和教育理念,激发自己对教育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五、培养教师的教学信仰的方法1. 建立学科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正确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2. 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感,提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为学生的发展而努力的动力。
3. 引导教师树立积极的教育心态,培养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关注,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六、提升教师教学信仰的重要意义提升教师教学信仰不仅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教学信仰的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宗教自查发言稿
![教师宗教自查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7cabdb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e.png)
大家好!我是XXX学校的一名教师,今天,我站在这里,进行一次教师宗教自查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让我能够对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行为进行反思和自查。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然而,在过去的教学生涯中,我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以下是我对自己在宗教信仰和行为方面的自查:一、宗教信仰方面1. 我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抵制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
2. 我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不歧视、不排斥任何宗教信仰,以平等、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和同事。
3.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宗教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尊重宗教文化,但坚决不传播宗教思想。
二、宗教行为方面1. 我在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涉及宗教内容,不进行宗教宣传,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2.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念。
3. 在与同事相处中,我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不议论、不传播有关宗教的负面信息,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4.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个人修养,遵守社会公德,不参与迷信活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然而,自查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 在某些教学活动中,我可能过于强调科学知识,忽视了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 在与学生交流时,有时可能过于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1. 在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尊重宗教文化。
2. 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会更加关注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 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支持。
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
![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0faab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3.png)
教师信教排查情况自查报告一、背景介绍作为一名教师,信仰信教是个人基本权利,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恪守法律法规,绝对不得进行宗教传播,不得利用职务和学生宣扬自己的宗教信仰。
为了确保教师信教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特进行自查报告。
二、个人信仰背景作为本校教师,我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坚守法律,遵守教育局的相关规定。
我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不会对学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信仰自由。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灌输学生爱与宽容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受益于各种宗教文化。
三、教与学的关系作为教师,我十分注重教学内容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绝对不会将个人信仰融入到正式课堂教学中。
我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信仰差异,不会以个人的观念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
每一节课都坚持以科学、合理、客观的态度对待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权益和思维的自由。
四、课堂实施情况在课堂实施中,我积极落实教育局的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教材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我没有将自己的信仰和教学内容相混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公平地接受知识传授。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宗教信仰。
五、班级和学生管理作为班主任,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的信仰差异,维护班级的和谐氛围。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互助意识,让每位学生成为一个宽容、包容的人。
我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不论信仰背景,共同传承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与家长的沟通我积极与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渠道,了解他们的关切和期望。
对于家长的信仰背景,我进行尊重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自我评估与改进教师信教与教育工作紧密相连,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恪守法律,绝对不以任何方式进行宗教传教。
我会定期自我评估,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时刻警醒自己,保持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
八、结语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秉持职业道德,切实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教师关于信仰问题发言稿
![教师关于信仰问题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e08182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e.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我们教育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重要话题——信仰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信仰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信仰不仅仅是对党的忠诚,更是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
这种信仰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坚守岗位的基石。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承载着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重任。
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无惧困难。
首先,我们要坚定对党的信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以党的教育事业为己任。
我们要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我们要坚定对教育事业的信仰。
教育事业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以赴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再次,我们要坚定对学生的信仰。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要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关心学生的成长,关爱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们要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如何践行信仰呢?一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政治觉悟,坚定信仰信念。
同时,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要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是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我们要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
总之,信仰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
让我们携手共进,坚定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关于教师是否能信仰宗教的说明
![关于教师是否能信仰宗教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f2765d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f.png)
关于教师是否能信仰宗教的说明
关于教师是否能信仰宗教的说明:
《教师法》赋予人民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要求教师不但不应信仰宗教,而且更不应该向学生宣传宗救,如果信仰特别向学生宣传宗教,本身就直接违背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工作要点》要求,要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坚决抵制宗教对学校的渗透和影响,坚决制止教师和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及任何非法组织和活动。
对违反规定参加宗教活动并屡教不改的教师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一条明确规定“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包含了反分裂、反渗透)。
”。
教师信仰调整心得体会
![教师信仰调整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a2f22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f.png)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坚信教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
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教师信仰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的。
以下是我对教师信仰调整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自我,明确教育使命在调整教师信仰的过程中,我首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过去,我认为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就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
然而,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逐渐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明确了自身的教育使命,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转变观念,关注学生需求在调整教师信仰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教育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过去,我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
如今,我更加注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自身素质,做学生榜样教师信仰的调整,离不开自身素质的提升。
我深知,只有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同时,我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成为他们的榜样。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在调整教师信仰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过去,我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今,我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挥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关注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信仰的调整,还需关注家庭教育。
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总之,教师信仰的调整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信仰,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实工作,做一个坚守信仰的教师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信仰的体现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
忠诚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我的心中,踏踏实实地教学就是忠于我的信仰,实实在在育人就是坚守我的信仰。
在实际工作中,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坚守自己信仰的教师。
一、深刻反思,在思想上坚守信仰。
改革开放中的祖国,各方面的发展翻天覆地,我们身边的各种事物、思想潮流也是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也曾因为身边的各种潮流冲击而动摇过,也曾为自己的处境抱怨过……在独处之时,我深深地反思——我到底该追求什么?我到底该坚守什么?以我的能力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不断的反思中,我逐渐认清了自己——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我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信仰,因为对信仰的坚守是一种可贵的坚守;在不断的反思中,我逐渐知道了自己的追求——踏踏实实地做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事,把自己对信仰的坚守做到实处;在不断的反思中,我清楚了如何坚守自己的信仰——既然做了教师就要好好地去做,认认真真地去做。
教师也有各种类型,做自己喜欢的类型,同样可以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也是坚守自己的信仰。
二、孜孜不倦,在教学中坚守信仰。
从教十多年了,从一个小菜鸟成长到今天,一路上虽没有千难万险,心路中却也百折千回。
记得刚参加工作,抱着在师范学到的教育理论,怀着满腔的热情,扑到工作一线,一心想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新理念,课上课下与学生打成一片,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导致教学成绩一塌糊涂。
我迷茫了——难道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成绩是矛盾的?到底哪一种教学行为是为教育事业正面付出。
几次挫折过后,我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我也曾想对学生严厉一些以求取得好一点的成绩,但面对学生天真的本性我又怀疑自己的行为。
到底如果解决这一难题?直至有一次,支玉恒老师到我校送课。
我始明白,这才称得上教学艺术,以前的我还是功夫不到家呀。
为此,我孜孜不倦地追求教学水平的提高。
我知道自己在指导学生朗读上有所欠缺,所以我就在这方面下功夫;我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放不开,我就给自己定下规矩——每篇新课文都要为学生范读课文一次,哪怕是一个自然段;我知道自己不爱表扬学生,我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最少表扬学生十人次以上。
晚上或周末,我就针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回顾,看看有没有改进之处。
我深知自己的性格难以达到支玉恒老师的境界,但我坚信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我坚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静心探索,在育人中坚守信仰。
作为班主任,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把德育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
虽然教书与育人不可能分得太清,但我心中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反映社会消极思想的潮流,我想这也是一些迷茫的家长的言行在学生身上打下的烙印。
作为班主任的我,有正面引导的责任。
因此,我时刻关注着,不断思索解决的方法和疏导的方向。
我让学生采访父母和祖辈童年生活的情况,引导他们纵向比较国家的发展变化,我也把自己的童年生活与学生一起分享,既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又达到了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使我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在育人工作中我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我关注后进生的问题,写出了教育案例《“批评之箭”与“糖衣药片”》和《意外的“美丽”》;我关注中等生的发展,写出了《给孩子一点起飞的时间》;我关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写出了《为师常拂拭,童心无尘埃》……这些案例和随笔都是来源于我对育人工作的实践和思索,也是我在育人工作中心血的结晶。
信仰是一种选择,坚定信仰,使我找准了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前进的目标,拥有了前进的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踏实工作,做一个坚守信仰的教师。
她认为,信仰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实践与坚守。
没有实践,信仰会沦为思想的“空中楼阁”;没有坚守,信仰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信仰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最普遍的信仰是权力和财富。
是的,现代奢侈泛滥的物质生活,掩盖不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信仰危机。
“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社会无信仰则乱,大学无信仰则烂,教授无信仰则堕,人无信仰则躁,家庭无信仰则变……”这样的言论看似危言耸听,但事实上,信仰问题已经引起中国人的广泛思考被当今社会所关注。
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也能平心静气座下来,学习和讨论宗教信仰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连温总理也在写下仰望天空的诗句,可见信仰在中国社会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信仰危机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代性问题。
这一危害所及,涉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况。
教育在这一时代何去何从,教师如何才能获至其安身立命之所,是我们每一个对教育略有所思的人必须去反思的时代命题。
教育向来被认为是一种通向未来的拯救力量。
但教育精神在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科技主义的冲击下已经扭曲和堕落。
教育不再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存在方式,而成为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欲望的工具和手段。
教师向来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在近现代以后,教师也被功利主义的强大力量撕去了其基本的职业操守。
教师信仰的支离破碎最终则损毁了教育的希望。
在今天,如果我们还希望教育成为对整个社会、对于人类的救赎力量,我们就不能不寄托于教师教育信仰的重建上。
在今天,教师教育依然在技术主义的漩涡里不可自拔。
技术主义越发把教师武装为一个能力出众的工作机器。
技术主义的政治哲学则剥夺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从而教师的教育信仰——那个支撑着他进行教育的教育根据——付诸阙如。
如果我们试图拯救今天已经彻底虚无主义化、功利主义化的教育,我们就必须首先拯救教师的教育信仰。
我们之所以关心教师的教育信仰,是因为教师的教育信仰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最终的依据。
教师教育信仰的正当性,直接地决定了其教育实践的正当性。
同时,教师的教育信仰的品质,也决定了教育实践的品质。
如果不去研究教师的教育信仰,我们就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教师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教师必须建立怎样的教育信仰,即教育信仰的正当性,关键地取决于教育的本体意义,即教育在何种意义上是它自身,教育究竟应该“何为”。
总的来说,当前教育界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利益驱动、功利至上;质量下滑、不尽职守;学术腐败、贻害后代;道德沦丧、严重违法。
市场经济的意识在改变了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每一个角落。
在利益驱动下,很多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惟利是图、放弃原则,败坏教育形象。
这些年来,有关教育乱收费的消息此起彼伏,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学生自杀,引发社会动乱。
有关人员对此的辩解是:经费紧张。
我不否认这个理由,但我同时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理由。
在我所接触的现实中,很多教育机构和教师以各种名目向学生收费,诸如赞助费、补课费、择校费、考试费、资料费,等等,并非经费紧张,而是想得到更多福利。
因为乱收费,教师变得越来越功利,甚至惟利是图;因为乱收费,学生要想办法找钱,由此影响正常的教学,甚至导致学生的违法犯罪;因为乱收费,学生家长慢慢滋生对教师和教育机构的反感,由此败坏教师的形象;因为乱收费,让不少人上不起学,由此导致辍学现象越来越严重,人们普遍感觉社会越来越不公平。
教育界的功利思想,还表现在教育过程中。
比如说,前不久某中学教师告诫他的学生“读书就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因此掀起轩然大波。
我们不否认教育的功利性,也不否认一个教师的言论自由。
但对于一个特定身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者)的人来说,这样的说法显然不合适,因为这种说法只能在未成年人心中树起狭隘的读书目的论。
相对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怀来,这样的言论多少过于功利。
这与其说是那个教师的思想,不如说是这些年以来教育界日渐盛行的教育功利思想的结果。
在基础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教师耐不住寂寞,盲目攀比高收入高消费,并因此无心教学,导致教育质量明显滑坡。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这个问题尤为明显。
一些教师将教学当作附带工作,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其他产业上。
在农忙季节,农村学生成了教师的免费劳动力。
在很多农村中小学,稍微优秀年轻一点的教师纷纷逃离故土,跑到沿海一带工资较高的地方打工,剩下那些早就该淘汰的不合格教师在苦撑局面,少数地方甚至因此出现了代课教师的返潮现象。
教育界的功利思想,甚至浸染到了学术界。
现在,越来越多的所谓核心期刊,打学术之名,行牟利之实。
比如说,发表论文的时候不看文章质量,而是看关系的亲疏。
很多学术刊物不仅违反著作权法不向作者支付稿酬,反而向作者收取所谓版面费。
由此谈及教育界的学术腐败问题。
近几年来,各地有关大学教师抄袭的消息时有所闻,抄袭者从以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讲师,到现在的博士生导师、院系主任甚至名牌大学校长。
在中国,关于学术论文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时候,必定要将自己的导师署名为第一作者,哪怕这个导师对论文毫无贡献。
学术的腐败,还表现在学者和专家放弃基本原则,大搞政治投机。
有一个众所周知的院士,本是搞理论物理的,这些年来,他却什么都干,对国家经济政策说三道四、参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作律师辩论会评委,最近又听说研究电动自行车的问题。
这样的院士,早就丧失了其基本的科学道德。
学术腐败问题,这种做法一方面影响了中国在全世界的学术声望,另一方面败坏学术风气,导致学生和教师学术信仰缺失。
师道尊严的沦丧,最严重的表现莫过于这几年来层出不穷的教师猥亵、强奸学生现象。
今年以来,光是有报道可查的此类现象,全国就已超过5起。
这些人虽然已经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有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神圣事业”的幌子下,还有多少女孩在默默无闻地忍受老师的侮辱,还有多少禽兽在偷偷地从事世界上最残忍的“事业”?教师猥亵强奸未成年女学生的现象,不仅严重侵害了特定女学生的性权利和心身健康,更为严重的危害是,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毫无保留地信任学校、信任教师,整个社会的教育信仰因此正在发生嬗变。
到今天为止,教育界的不光彩事情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教育界的倾向。
为了这个倾向,整个中国社会、全体中国民众付出和正在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这个倾向不被制止,中国的发展可以说终归是一句空话。
三、教师教育信仰的塑造1.阅读教育经典,践行教育理念教育信仰来源于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形成:即教育知识经验的获得――个性化教育理论观念的形成――教育信念的树立。
基于此,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阅读教育经典。
哲学家贺麟在谈及信仰与知识的关系时说:“盲目的信仰依于愚昧的知识。
知识空洞者,其信仰必渺茫;知识混淆矛盾,必与信仰的杂乱反复相依随;知识系统,则信仰必集中;知识高尚,则信仰亦必随之高尚。
”教师阅读教育经典著作,可以领略语言的奇妙,思想的深邃,体验心灵对话与交融,内化并接受教育家的理念,领悟和感受教育家的教育实践精神,读书能使教师解开教学活动中的种种困惑,看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加深对教育价值和人性的信念,陶冶对教育的兴趣,逐渐形成爱教育的动力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