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 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 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 复试。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 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 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 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 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4.作者拜托董生做的两件事是什么?试分析作者的 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
替“我”凭吊望诸君乐毅 之墓
提到的“望诸君”,是战国时燕国的名将乐毅,燕昭王死后,惠王中了 离间计,不用乐毅,乐毅被迫又回到赵国,赵国封他为“望诸君”。作 者在暗示,像乐毅这样的名将,最终还得回到自己的赵国,你还是别到 河北去了吧
探究问题 1.董生想去燕赵谋职的原因是什么?
(1)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 。 (2)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
第二段
夫(fú)以子之不 遇时,苟慕义强仁 者皆爱惜焉。矧燕、 赵之士出乎其性者 哉!然吾尝闻风俗 与化移易,吾恶知 其今不异于古所云 邪?聊以吾子之行 卜之也。董生勉乎 哉!
凭你这样的才能,而不遇于
明经科和进士科
大道至简,有些东西理解不了之时,望文生义的确 奏效。 明经科,明白经典,重课本知识。 进士科,进入仕途,那就还需有处理政务的能力, 重实际问题。简单来说,明经科是掉书袋,进士 科是经世致用的学问。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归类·记一记]
一、通假字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二、通假字 因 (1)吾因子有所感矣 (介词,因为)
韩愈他评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 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 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 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 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 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 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
2.文中两处“董生勉乎哉!”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 为什么?
含义不同。 前一句表祝愿,后一句则是语重心长的告诫。
第三段
吾因子有所感矣。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而观于其市,复有 昔时屠狗者乎?为 我谢曰:“明天子 在上,可以出而仕 矣。”
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 些感想。请你替我到望诸君 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 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 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 义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 “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 出来任职效忠了!”
第三,董生明明是“连不得志于有司”才投奔藩镇的, 作者却委托他劝说河北的“屠狗者”入朝做官;“屠狗 者”如果真的到朝廷来,“有司”会让他们“得志”吗? 在这些地方,作者不仅暗暗责怪“有司”,而且隐隐然 向最高统治者敲警钟。从董生的遭遇看,所谓“明天子” 其实不很“明”,但作者却希望他“明”。
•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文
文化常识
古代的科举考试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 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 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
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一段 燕赵古称多感慨 悲歌之士。董生举 进士,连不得志于 有司,怀抱利器, 郁郁适兹土。吾知 其必有合也。董生 勉乎哉!
自古就说燕、赵一 带有很多慷慨激昂 的豪侠义士。董生 考进士,接连几次 未被主考官录取, 怀抱杰出的才能, 心情抑郁地要到那 个地方去。我知道 董生此行一定会有 所遇合。董生,努 力吧!
---潘向黎
董邵南
《嗟哉董生行》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
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 门,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 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
•董邵南尽管从小好学苦读,怀抱杰出才能, 但几次赴长安应试都落榜。贞元19年为了 谋求出路,他将投奔河北藩镇。作为董邵 南的朋友,韩愈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他。
背景介绍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虽已平息,藩镇名义上仍是 朝廷的封疆大吏,他们凭借自己的军事力量割据一方, 专横跋扈,势力日渐强大,并且父子相传,不服从朝廷 调遣。当时的河北藩镇割据一方,有些不得志之士则寄 身于地方藩镇,以谋求个人出路。韩愈坚决反对藩镇割 据,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希望统治者能广招贤才。但面 对事实,他经常感到失望。作为董邵南的朋友,韩愈本 不赞成董邵南投奔藩镇,去为不臣于朝廷的割据者效力, 但他又同情董生的遭遇,且无力解决他的政治出路,故 怀着复杂的心情写此赠序。
3.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五、特殊句式
1.连不得志于有司(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于”表被动;句首省略
主语“董生”;“于有司”后置)
2.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状语后置句,“于古所云”后置于“不异”后)
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 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
的。何况燕、赵豪侠之士奉 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 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 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知道 现在与古时所说的有没有不
同呢?姑且凭你此行去证实
吧。董生,努力吧!
•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云:
• 秀才卢生名霈,字子中。自天宝后,三代或仕 燕,或仕赵,两地皆多良田蓄马,生年二十, 未知古有人曰周公、孔夫子者,击毬饮酒,马 射走兔,语言习尚,孚非攻守战斗之事。
22
•始言董生之往必有合 •中言恐未必合 •终讽诸镇之归顺及董生不必往
【备选要点】 作者在劝阻董邵南游河北的赠序中对各种政治势力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第一,向往古燕、赵的感慨悲歌之士,赞扬他们仁 义“出乎其性”,其反面,自然讥讽了当时割据河北 的藩镇。
第二,劝阻董生游河北,但肯定他是“怀抱利器”的。 “怀抱利器”却“连不得志于有司”,因而到河北谋出路。 这又流露出对“有司”的不满,似乎在指责他们“为渊驱 鱼”。

言外之意
Baidu Nhomakorabea
替“我” 劝说河北 的“屠狗 者”入朝 做官
请董生劝河北的怀才不遇者,来效忠 唐朝。连燕赵之地的怀才不遇的人还 要劝其到唐朝朝廷来做官,作者对董 生投奔河北的藩镇之举持的态度就很 清楚了。
5.韩愈是否赞同董邵南去燕赵(作者不欲董生助藩 镇)?为什么?
不赞同。韩愈在文中已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的很、清楚,如今的燕赵之地在割据势力的统治下已经发生
3.作者拜托董生做的两件事是什么?试分析作者的 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
替“我”凭吊望诸君乐毅 之墓
提到的“望诸君”,是战国时燕国的名将乐毅,燕昭王死后,惠王中了 离间计,不用乐毅,乐毅被迫又回到赵国,赵国封他为“望诸君”。作 者在暗示,像乐毅这样的名将,最终还得回到自己的赵国,你还是别到 河北去了吧
小结:作者写这篇文章作为临别赠言,先是表示同
情、慰藉,勉励董生有所遇合,而主旨所在,却是用 委婉方式,规劝他为朝廷效力,建功立业。正如前人 所言:“送之,所以留之。”
6.怎样理解本文语言蕴藉含蓄,曲折达意。
1、本意要贬低河北的藩镇割据,可是他欲抑先扬,先赞美那 里古时”多感慨悲歌之士”,然后才说风俗随着政治教化改变, 含蓄地贬低了当时的河北藩镇 2,最后要董生去吊乐毅墓,还要那些怀才不遇的“屠狗者”出 来为朝廷做事,对董生的去与留虽未提及,但也不言自明了, 名为送别,实则挽留。
《送董邵南序》
介绍“序”
古代以“序”名篇的文章,有赠序一类,是为 送别亲友而写的,内容多为颂赞勉励之辞。唐代 赠序之作,以韩愈为最多。韩愈扩大了赠序的内 容,不仅一般地叙友谊,话别情,而且述主张, 议时事,咏怀抱,劝德行等。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祖籍 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 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 大家”之首。
了很大的变化,古代的“感慨悲歌”之风已荡然无存了,而且韩愈在文章最后呼吁燕赵的“感慨悲歌之士”应当到长安来,
那么董邵南还有什么理由离开长安到燕赵去呢?
韩愈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儒家正统思想。他维护国 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积极地为朝廷效力,虽屡遭挫折, 也无悔。在他看来像董生这样杰出的人才,应当是唐王朝的 有用之才,当为朝廷效力,恢复唐王朝大一统的局面。
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 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 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 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 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通过) (3)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介词,趁着)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介词,借助)
三、词类活用
1.动词作名词
吾知其必有合也
2.形容词作动词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四、古今异义
1.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2.怀抱利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