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be9d24a417866fb84a8ee0.png)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例如: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062cf1e518964bce847ca5.png)
i r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得的生成物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
如反应4FeS 2+11O 2=2Fe 2O 3+8SO 2中,Fe 2O 3和SO 2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 2)、O 2、S 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 3+、Cu 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 2、浓H 2SO 4、HNO 3、KMnO 4等(4)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 、Na 、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C 、Si 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 、SO 2、H 2S 、Na 2SO 3、FeSO 4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例1]金属钛(Ti )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e0263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f.png)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1、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它涉及物质的氧化状态的变化。
2、氧化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状态变高,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状态变低。
3、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一步氧化还原反应和多步氧化还原反应。
4、一步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在一步中氧化状态发生变化,即氧化物变成还原物,而多步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物质在多步中氧化状态发生变化,即氧化物被还原成更低的氧化物,最后还原成还原物。
5、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即氧化物可以反应成还原物,还原物也可以反应成氧化物。
6、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分为电子转移和电子不转移两种反应。
在电子转移反应中,氧化物由电子转移而还原,而在电子不转移反应中,氧化物由电子不转移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的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的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ab812a5dd3383c4bb4cd2e3.png)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的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3.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物质。
4.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产物:被氧化元素对应的产物还原产物:被还原元素对应的产物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被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被还原)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同种)元素价态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根据方程式进行判断4.根据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反应越剧烈对应的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5.根据反应的程度判断多种物质同时氧化同一物质时,物质被氧化的价态越高,其对应的氧化性就越强;多种物质同时还原同一物质时,物质被还原的价态越低,其对应的还原性就越强。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条件: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剂)2.价态归中规律(就近原则)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价态不能低于还原剂被氧化价态。
3.强者优先反应规律同一物质遇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反应。
4.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反应,相隔价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部分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五、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不能做还原剂B.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D.凡是有电子转移也就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SO3+H2O=H2SO4 B.2Na+2H2O=2NaOH+H2↑C.2H2+O2点燃2H2O D.2F2+2H2O=4HF+O24.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l2→Cl-B. FeCl3→FeCl2C. C→CO2D. KMnO4→MnO25.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Cu2+氧化性比Na+强B.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所以氧化性:Cl2 >Br2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于人类D.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原子电子失去的越多,还原性越强6.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Fe3+>Cl2>I2 B. Cl2>Fe3+>I2 C. I2>Cl2>Fe3+ D. Cl2>I2>Fe3+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54927d0029bd64793e2c63.png)
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图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标出各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只要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即可说明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口诀:升失氧氧还原剂,降得还还氧化剂(化合价上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在反应中做还原剂;化合价下降,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在反应中做氧化剂)。
3.化学反应的分类我们把化学反应按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分成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下面我们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该过程一定伴随着电子得失,故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我们熟悉的Fe + CuSO4 == FeSO4 + Cu,铁失2个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同时,铜离子得两个电子生成铜单质。
②复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性质完全相反地,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并不存在电子转移,故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HCl + NaOH == NaCl + H2O.③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既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 + O2 =点燃= CO2;2H2O2 =(MnO2)= 2H2O + O2↑;又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如:CaO + H2O == Ca(OH)2;2NaHCO3=△= Na2CO3 + H2O + CO2↑.④当然,我们可以将上述关系用Venn图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关系图4.有关氧化还原的判断①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I.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II.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特殊地,金属的最低价态为0价,没有负价,故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III.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I. 常见的氧化剂及其对应的还原产物i. 活泼非金属单质• X2 → X-(X表示F、Cl、Br、I等卤素)•O2→O2- / OH- / H2Oii. 具有处于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MnO2→ M n2+•H2SO4→ SO2 / S•HNO3→ NO / NO2•KMnO4(酸性条件) → M n2+•FeCl3→ F e2+ / Feiii.其他•H2O2→ H2OII. 常见的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i. 活泼的金属单质•Na → Na+•Al → A l3+ii.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H2→ H2O•C → CO / CO2iii.具有处于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CO → CO2•SO2→ SO3 / SO42-•H2S → S / SO2•HI → I2•Na2SO3→ SO42-•FeCl2→ Fe3+III.特殊情况i.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是同一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是同一种物质,如歧化反应和部分归中反应。
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d276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1.png)
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也叫氧化还原化学反应,是指原子、分子或离子中电子转移所引起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损失电子,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
损失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因为它能氧化其他物质,而获得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因为它能还原其他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它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变化和应用化学知识都非常重要。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有以下特征:a.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b. 氧化和还原: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物质损失电子,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
c. 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在还原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发生还原。
d. 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的。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电化学反应:电池和电解池中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是电化学反应的基础。
b. 金属腐蚀:金属腐蚀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当金属与氧气接触时,发生氧化反应,导致金属表面腐蚀。
c. 生物代谢: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也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呼吸作用和细胞内的能量产生等。
d. 工业生产: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包括金属提炼、有机合成等。
e. 环境保护: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来处理废水和废气,净化环境。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反应中发生的氧化和还原过程。
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物质。
以下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一般形式:氧化剂 + 还原剂→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在方程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参与电子转移的两种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a4864f65ce0508773213d0.png)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清单】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存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
2、基本概念(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降得还原氧化剂。
剂性相同,其他相反。
3.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箭头必须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两端对准同种元素。
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在“桥”上标明电子的“得到”与“失去”,且得失电子总数应相等。
如:(2)单线桥法箭头必须由还原剂中失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电子的元素。
箭头方向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
在“桥”上标明转移的电子总数。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O2、O3、Cl2等;②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HNO3、KMnO4、K2Cr2O7、浓H2SO4等;③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态离子:Fe3+、Cu2+等;④其它:H2O2、Na2O2、HClO等。
(2)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的金属单质:K、Na、Fe、Mg等;②含有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H2S、HI、CO2、SO2、H2SO3等;③某些非金属单质:H2、C等。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5bc33943323968011c92b0.png)
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如:CuO+H2=Cu+H2O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如H2得到氧变为H2O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如CuO失去氧变为Cu单质的反应0 +1 +2 02.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如 Zn + H2SO4 = ZnSO4 + H2↑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如Zn变为Zn2+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如H+变为H2的反应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如H2+Cl2=2HCl氧化反应:原子失去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如H2变为H+的反应还原反应: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如Cl2变为Cl—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变化,内部特征为电子转移。
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CaO+CO2 ↑B.CO2+Ca(OH)2=CaCO3↓+H2OC. Zn + H2SO4 = ZnSO4 + H2↑D.FeS+ H2SO4 = FeSO4 + H2S↑2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Fe+3Cl2=2FeCl3B.Cl2+2NaBr=2NaCl+Br2C. MnO2+4HCl(浓)MnCl2+Cl2↑+2H2OD.2HCl=H2+Cl23.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知识点二氧化剂,还原剂的判定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本身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本身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如CuO+H2==Cu+H2O1.双线桥法:多用于表明同一元素的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与分类突破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与分类突破 专题四 氧化还原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bafc1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52.png)
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图解2.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氧化剂Cl2O2Fe3+HClO 还原产物Cl-H2O/O2-/OH-Fe2+/Fe Cl-氧化剂酸性KMnO4、K2Cr2O7浓H2SO4HNO3H2O2还原产物Mn2+、Cr3+SO2NO2/NO H2O(2)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还原剂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Fe2+H2S/S2-氧化产物金属离子非金属氧化物Fe3+S、SO2还原剂HI/I-NH3CO SO2/S O32-氧化产物I2N2、NO CO2SO3、S O42-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标变价;②画箭头;③算数目;④说变化。
(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失”字样。
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守恒律定义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实质是反应中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即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应用①直接计算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强弱律定义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①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②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优先律定义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氧化剂)时,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先和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还原剂(氧化剂)反应应用①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②可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如: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因I-的还原性强于Br-,则先发生反应:2I-+Cl2 2Cl-+I2,然后发生反应:2Br-+Cl22Cl-+Br2价态律定义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H2SO4中的S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如H2S中的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O2中的S元素)应用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不能发生②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续表)转化律定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应用如:H2S+H2SO4(浓)S↓+SO2↑+2H2O(H2S-2→S0,H2S+6O4→S+4O2);5Cl-+Cl O3-+6H+ 3Cl2↑+3H2O(Cl-1-→Cl20,Cl+5O3-→Cl02)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应用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1)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依据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984a2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7.png)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考纲解读:1.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2.掌握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方法和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命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3.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一、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1. 化合价口诀:一价氢钾钠铵银,二价铜钙钡镁锌,亚铁正二铁正三,常用还有铝正三,负一氟氯氢氧根,还有一个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氧硫负二记得深!2. 在化合物中,若无特别说明则氢元素显+1、氧元素显—2.但是在NaH中H显—1,在H2O2和Na2O2氧元素显—1。
3.在一些不常见的化合物中按照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
K2Cr207设Cr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2)*7=0 X=+64. 原子团中某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
如X2072—离子。
设X化合价为a,则2a+(—2)*7=—2,则X=+6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之间的关系(重点)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之间存有如下关系:例如:氧化还原反应:CuO + H2 = Cu + H2O 能够这样解析:Cu0→Cu :氧化铜变成单指铜,铜元素化合价从+2降低到0,Cu0为氧化剂,铜元素被还原,氧化铜或铜元素发生还原反应,Cu0生成还原产物Cu。
H2→H2O:氢气变成水,氢元素化合价从0升高到+1,H2为还原剂,氢元素被氧化,氢气或氢元素发生氧化反应,H2生成氧化产物H2O。
其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方法与上叙分析方法一样。
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1.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属于不同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 :MnO 2+4HCl (浓) == MnCl 2+Cl 2↑+2H 2O (氧化剂:MnO 2 还原剂:HCl )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指氧化剂和还原剂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e5649db172ded630b1cb6c7.png)
氧化还原一、概念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化合价降低 +ne - 被还原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 -ne - 被氧化(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最新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知识点(比较全的)
![最新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知识点(比较全的)](https://img.taocdn.com/s3/m/7c01b1ee9b89680203d825a7.png)
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反应类型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总称,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同时结束,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1.两种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两种产物氧化产物: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含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3.两种性质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但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
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但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物质的化学属性,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分析(1)失电子(本质)化合价升高(特征)氧化反应得电子(本质)化合价降低(特征)还原反应(2)定义: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3)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原子失电子,则化合价升高,每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一价,某元素原子得电子,则化合价降低,每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一价。
(4)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偏离某元素原子,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之,被还原。
(5)化合价变化的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2)双线桥法.表示在反应物与生成物里,同一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在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产物之间分别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反应前的有关元素指向反应后的该种元素,并在两条线的上、下方分别写出“得”、“失”电子及数目.例如: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一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得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单质(原子)的还原性也越强,而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如还原性:Mg>Fe>Cu>Ag;氧化性:Ag+>Cu2+>Fe2+>Mg2+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特殊情况;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为:HClO>HClO3>HClO4.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般而言,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朝着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的方向进行.在一个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关系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反之,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可以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动进行.④反应条件的难易.不同的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⑤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⑥H+浓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氧化剂为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则溶液中H +浓度越大,其氧化性就越强.(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①一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则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须注意,若一种化合物中同时含最高价态元素和最低价态元素时,则该化合物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如HCl.②价态不相交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相互反应生成两种价态不同的产物时,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值不相交,即高价态降低后的值一定不低于低价态升高后的值,也可归纳为“价态变化只靠拢、不相交”.所以,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间隔中间价态,发生归中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规律:当一种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相遇时,该氧化剂(还原剂)首先与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只有当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反应完后,才依次是还原性(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发生反应.(4)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即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这一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26ecc75acfa1c7ab00cc24.png)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例如: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09557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6.png)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例如: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ff266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c.png)
一、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实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特征:化合价有升降。
4.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①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④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⑤有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四对概念1.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3.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后被氧化形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后被还原形成的生成物。
4.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性质称为氧化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性质称为还原性。
总之记住六字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解释:四、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表示方法双线桥法:(1)两条桥线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对准同种元素;(2)要标明“得”“失”电子,且数目要相等;(3)箭头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
单线桥法:(1)一条桥线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情况;(2)不需标明“得”“失”电子,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3)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4)单线桥箭头从还原剂指向氧化剂。
五、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处于高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O2、Cl2、Br2、I2、O3等)(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硝酸、浓硫酸)(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4)过氧化物(H2O2、Na2O2)(5)其它(HClO)常见的还原剂(处于低价态的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1)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等;(2)非金属单质:H2、C、Si等;(3)低价态的化合物:CO、H2S、HI、Fe2+、NH3等。
氧化还原反应总结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7e12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f2.png)
氧化还原反应总结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一种化学反应,其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原子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原子获取电子。
当一个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时,它是氧化的;当一个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时,它是还原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电荷转移,即电子从一个原子或离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离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本身被还原;而还原剂是指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它本身被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一些常见的类型包括:1. 电子转移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
这种反应往往涉及到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2. 氧化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氧原子或氧化数减少,通常伴随着电子的失去。
例如,在以下反应中石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C + O2→ CO23. 还原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获得氧原子或氧化数增加,通常伴随着电子的获得。
例如,在以下反应中二氧化碳被还原为一氧化碳:CO2 + C→ 2CO4. 氧化还原中和反应:这种反应是指氧化剂和还原剂相互作用,直到完全去除对方的氧化能力。
5. 氧化还原分解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产物,其中产物中一个物质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6. 氧化还原置换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一种物质的原子或离子被另一种原子或离子替代。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需要满足电量守恒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反应中电子的得失必须相等。
为了使反应平衡,必须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并且在需要时在反应式两侧添加电子。
此外,还需要确保氧、氢、离子等质量守恒。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其中一些应用包括:1. 金属的提取:许多金属的提取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例如在冶炼过程中,金属氧化物被还原为金属。
2. 腐蚀:腐蚀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金属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
知识清单03 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版)
![知识清单03 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8df05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c.png)
知识清单03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01 元素的化合价1.化合价的定义、实质和表示方法:(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
(2)实质:化合价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①位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如+1-22H O);②书写顺序:先写正负,后写数值;2.正确理解化合价:(1)离子化合物的化合价(2)共价化合物、非金属单质的化合价3.化合价的数值及正负判定4.元素化合价的规律(1)化合价原则:①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0②离子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电荷③在化合物里,氢通常显+1价,氧通常显-2价;④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但在非金属氧化物里,氧显负价,另一非金属元素显正价;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⑥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如:硫、碳等;⑦“根”的化合价一定不为零。
(2)常用等量关系①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主族序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或2③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最低负化合价代数和a.等于0的短周期元素:H、C、Sib.等于2的短周期元素:N、Pc.等于4的短周期元素:Sd.等于6的短周期元素:Cl(3)化合价的范围:+1≤最高价≤+7,-4≤最低价≤-15.化合价的特殊点(1)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金属元素没有负化合价(2)O元素有正化合价,但是没有其所在族的最高正化合价(3)硼元素只有+3价(4)氢元素的化合价①金属氢化物中,氢显-1价,如NaH、NaAlH4、②非金属氢化物中,氢一般显+1价,如NH3、CH4、B2H6(5)氧元素的化合价①普通的含氧微粒中,氧显-2价②含O 22―或―O ―O ―的微粒中,氧显-1价③在S 2O 82―()中,过氧键中的两个O显-1价,其余的O 显-2价。
④在CrO 5中,两个过氧键中的4个O 显-1价,其余的O 显-2价。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60bd02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2.png)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化学反应,反应中涉及元素或分子从活性阶段的氧化物变成活性
阶段的还原物的反应过程。
它通常由两个反应发生,一个是氧化反应,另一个是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反映的是电子的转移过程,是氧化物或还原物通过损失或获得电子的过程而
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化合物中的电子转移到氧化剂中的化合物。
它可以是一种有
机物,例如氧化硫酸、过氧化氢、辛二醇等;也可以是无机盐化物,例如亚铁氰化物、亚
锇氰化物等。
它们会把其他化合物中的电子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使其他化合物氧化。
四、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1、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除氧化物、还原物及氧化剂外,其它物质在反应中只有催化或调
节作用,不参与电子转移过程的过程。
3、高级别氧化还原反应:
高级别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物、还原物和氧化剂都参与电子转移,从而形成一个更
完整的反应循环,从而使反应的条件更加适宜。
五、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
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是氧化物中的电子转移到还原物中,从而使氧化物被氧化,还原
物被还原,形成另一种新的化合物。
而氧化剂则作为转移电子的媒介存在。
因此,氧化还
原反应可以使原有的原料化合物转化为另一种新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包括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
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
命题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2、综合运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专一的方向和
数目,能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命题常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还需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
3、会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其主要依据是:氧化(或还原)剂的氧化(或还
原)性强于氧化(或还原)产物的氧化(或还原)性,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4、运用电子得失守恒的规律进行有关的计算,如确定化合价、电荷数、反应物或生成物
化学式等。
命题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二、具体内容
(一)概念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
如:Mn02+4HCl(浓) MnCl 2+C12↑+2H 20
2KMn04+16HCl(浓)=2MnCl 2+5C12↑+8H 2O
后者比前者容易(不需要加热),可判断氧化性 KMn04>Mn02
5、根据反应速率的大小来判断:
如:2Na 2SO 3+O 2=2Na 2SO 4(快), 2H 2SO 3+O 2=2H 2SO 4
(慢), 322SO 2O SO 2催化剂∆+ ,
其还原性: Na 2SO 4>H 2SO 3>SO 2
注意:①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其氧化能力或还原能力会有所不同。
如:氧化性:HNO 3(浓)>HNO 3(稀);Cu 与浓H 2SO 4常温下不反应,加热条件下反应;KMnO 4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比在中性、碱性条件下强。
②原子的氧化性一般都强于分子的氧化性。
如:氧化性222O O Cl Cl F F >>>、、等。
(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的介绍
(四)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部分) 1.歧化反应的配平
同一物质内同一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配平时将该物质分子式写两遍,一份作氧化剂,一份作还原剂。
接下来按配平一般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原则配平,配平后只需将该物质前两个系数相加就可以了。
2.逆向配平法
当配平反应物(氧化剂或还原剂)中的一种元素出现几种变价的氧化—还原方程式时,如从反应物开始配平则有一定的难度,若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则问题迎刃而解。
3.原子个数守恒法(待定系数法)
4.离子电子法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集合原子”应做到优先配平。
2:先拆后合的拆项配平法中,需要拆的项是那些在反应中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作氧化 剂又作还原剂)的物质。
3:整体法配平法中,选择把哪第个化合价升降过程“捆绑”作为一个过程是关键,选择时一 定要把在反应中存在固定物质的量之比的升降过程过程进行“捆绑”,不存在固定物质的 量之比的升降过程就不能进行“捆绑”。
如S+KNO 3+C ——K 2S+CO 2+N 2
4:离子反应配平: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利用“电荷守恒”
5:缺项配平:注意两点:
★如果是化学后应方程式其缺项一般为:水、酸、碱。
如果是离子反应方程式其缺项般为: 水、H +、OH -。
★在离子反应方程式配平其缺项时如有两种可能如(H 2O 、H +)或(H 2O 、OH -),还应考虑 离子共存的问题如:Cu 2++FeS 2+囗____——Cu 2S+SO 42-+Fe 2++囗____
可有两种选择:(14、5、12H 2O 、7、3、5、24H +)或(14、5、24OH -、7、3、5、12H 2O )后一种配平由于OH -与Cu 2+不能共存所以不正确。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五条基本规律:
(1)电子得失守恒规律: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
(2)“以强制弱”规律:氧化剂+还原剂=较弱氧化剂+较弱还原剂;这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
(3)价态归中规律:同一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态,中间价态可相同、可不同,但只能靠近不能相互交叉(即价态向中看齐)。
KClO 3+6HCl =KCl+3Cl 2+3H 2O 而不是KClO 3+6HCl=KCl+3Cl 2+3H 2O
(4)歧化反应规律: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
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5e - +5e - -6e -
+6e -
“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
Cl2十2NaOH=NaCl十NaClO十H20
(5)优先反应原理: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
(七)能力创新
1、电化学和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1)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在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2)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一般定义加氧或去氢的变化为氧化;加氢或去氧的变化为还原。
2、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依据
(1)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电子守恒)
(2)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质量守恒)
(3)对于离子反应,反映前后电荷守恒
(4)氧化剂的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氧化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还原剂物质的量×变价元素的个数×化合价的变化值
3、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应注意以下几个不一定
(1)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元素价态越高不一定氧化性越强。
如氧化性HClO4<HClO3<HClO2<HClO,H3PO4中+5价的P无氧化性。
(2)得到电子难的物质,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
(3)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还原),也可能被还原(氧化)。
(4)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反应物不一定表现一种性质。
如氯气与水反应,氯气及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5)“剂强物弱”即氧化(还原)剂的氧化(还原)性比氧化(还原)产物强的规律不一定对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适用。
如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