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区分遗传方式中的几个易混概念
![区分遗传方式中的几个易混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5bdb77a59eef8c75ebfb340.png)
区分遗传方式中的几个易混概念[摘要]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决定了解题的准确度和速度。
遗传题在每年高考中都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而学生往往对有关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伴性遗传、母性效应等遗传方式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失误,该文现结合例题将其概念及其区别进行初探,以期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伴性遗传母性效应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两种遗传方式(伴性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学生比较容易把握,但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其他遗传方式如母性效应、从性遗传等往往是以材料或信息的方式给出,学生对其概念理解不够透彻。
为此,该文将以上几种遗传方式的概念及其区别总结如下,与读者共同探讨。
1.概念细胞核遗传:染色体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即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属于细胞核遗传。
母性影响又称为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由母体的核基因型或积累在卵子中的核基因产物所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从而导致子代表型与母本表型相同的现象。
2.异同2.1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异同:2.1.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细胞核遗传F,性状正反交结果相同,即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结果不同,F1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2.1.2细胞质遗传时,两个亲本杂交,后代的性状不会像细胞核遗传那样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在遗传实验题中,判断性状的遗传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常用正交和反交的结果来判断。
若正反交结果表现一致则为核遗传;反之,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则该性状的遗传为质遗传。
2.2细胞质遗传与母性效应的异同2.2.1例2(2008唐山一模):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由母体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5d42f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0.png)
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细胞质遗传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特色:母系遗传;无必定分别比;同一植株可能表现多种性状。
最能说明细胞质遗传的实例:紫茉莉质体遗传。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 都能自我复制,并经过转录、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构造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真核细胞:非编码区+编码区(外显子+内含子)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遗传病的诊疗、治疗;基因表达的调控体制;推进生物高新技术发展。
在调控序列中,最重要的是位于编码区上游的RNA 聚合酶联合位点。
在真核细胞中,每个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含有若干个外显子核内含子。
基因工程基础:各样生物都拥有同一套遗传密码。
基本步骤:提取 → 联合 → 导入 → 检测和表达。
提取目的基因:直接分别、人工合成。
当表现出目的基因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达成了表达过程。
基因工程能为人类开拓食品根源。
基因剪刀——限制性内切酶(主要存在微生物)基因针线—— DNA 连结酶基因运输工具——运载体(质粒、病毒)最常用的质粒:大肠杆菌的质粒。
运载体条件:复制并稳固保留;多个限制酶切点;拥有某些标志基因。
应用技术生产药品转基因工程菌胰岛素、扰乱素、白细胞介素、疫苗基因治疗转基因健康基因导入缺点细胞农牧食品转基因优秀质量、抗逆性、动物产物、食品向日葵豆、抗虫棉、乳腺细胞(蛋白)环境保护转基因转基因生物净化假单孢杆菌→超级细菌基因诊疗DNA 探针环境检测DNA 探针水质监测(迅速、敏捷)侦察犯人DNA 探针部分 DNA 片段在个体间有明显差别蛋白质工程在试验室里加速进化过程。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0e89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3.png)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是细胞传递遗传信息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在细胞功能和特征的传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细胞质遗传主要指的是通过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质组织传递的遗传信息,而细胞核遗传则是指通过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传递的遗传信息。
相较于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重要性。
首先,细胞质遗传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染色体外DNA上,其特点是遗传信息的传递相对稳定。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含有独立的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细胞质遗传,这些细胞质DNA可以在后代细胞中相对稳定地传递下去。
因此,细胞质遗传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细胞质遗传与细胞功能的表现密切相关。
许多重要的细胞功能和特征,如能量代谢、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等,都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密切相关。
细胞质遗传的变异可能会引起这些细胞功能的异常或改变,进而导致细胞的生理和形态特征发生变化。
与细胞质遗传相比,细胞核遗传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细胞核遗传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传递遗传信息,这些染色体内含有大部分的基因和遗传信息,编码着细胞的大部分蛋白质和生物功能。
细胞核遗传对于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遗传过程中,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所带有的DNA,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共同决定了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细胞核中的基因调控和表达也会对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功能产生影响。
因此,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相互作用是细胞遗传调控的重要方面,它们共同决定了细胞的功能和特征表现。
综上所述,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它们在细胞的正常发育、功能表现以及遗传特征的传递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深入理解和研究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细胞生物学的奥秘以及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五第2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广西生物高考专题二轮课件专题五第2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a34d0d1da216147917112887.png)
数据:
亲本组合 ①紫色叶×绿色叶 ②紫色叶×绿色叶
F1株数 121 89 0 0
F2株数 451 242 30 81
紫色叶 绿色叶 紫色叶 绿色叶
请回答:
(1)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组合 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 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____________。
(4)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结果相同,F1均表现显性亲本的
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结果不同,F1的性状与母本相同,
即母系遗传。
热点考向1
遗传两大定律中正常比例的应用
角度一:判断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典例1】(2012·福建高考)二倍体结球甘蓝的紫色叶对绿 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 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
为aabb,亲本中紫色叶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F2紫色叶基 因型包括A_B_、A_bb、aaB_,紫色叶为15份,其中纯合子为 1AABB、1AAbb、1aaBB,所以纯合子所占比例为3/15=1/5。
(3)组合②中F1自交,F2中紫色叶与绿色叶的比例约为3∶1,
说明类似于一对杂合子自交而另一对纯合,绿色叶为隐性,所 以基因型为aabb,所以可能是aa纯合,则F1为aaBb,相应紫色 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也可能是bb纯合,则F1为Aabb,相应紫 色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所以紫色叶亲本基因型为AAbb或aaBB。 F1基因型为aaBb(Aabb),与aabb杂交类似于测交,所以紫色 叶与绿色叶的比值为1∶1。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298de18fcc22bcd126ff0c62.png)
细 胞 质 遗 传 的 系 谱 图:
c c c c
遗传特点:母系遗传 (遗传与性别无关)
正交
× 母本 父本
反交
× 母本 父本
(显性性状) (母本性状)
核基因
质基因
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紫茉莉质体遗传试验 二、1909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 紫茉莉质体遗传试验 年德国生物学家科伦斯 接受花粉的枝条 提供花粉的枝条 种子发育成的植株 绿色 绿色 绿色 白色 花斑 绿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花斑 绿色、白色、 绿色 绿色、白色、花斑 花斑 绿色、白色、 白色 绿色、白色、花斑 绿色、白色、花斑 花斑 绿色、白色、
组别 一 二 三 四 婚配方式 父 患病 正常 患病 正常 母 患病 患病 正常 正常 家庭 数量 2 160 155 218 子 正常 0 66 71 102 患病 0 21 16 15 正常 0 59 60 115 女 患病 2 19 16 20
2)致病基因位于 常 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 . ①由于该病为隐性,在第二组婚配方式中,父亲正常, 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则致病基因不可能 在X染色体上; ②在调查的人群中,该病在男性中的患病率与在女性中 的患病率基本一致。
(2007.全国卷)已知果蝇的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 X和Y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 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XBXB 、XBYB、 XbXb、 XbYb 四种果蝇。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 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为截毛,雄性 全部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由杂交实验的遗传图 解表示即可) P XbXb X 截毛雌蝇 F1 XByB 刚毛雄蝇
(1)种群中个体的繁殖将各自的遗传物质(基因) 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 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正交和反交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 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3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 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5 种。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9cfd8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7.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遗传进化是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高中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一)1.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细胞质,这就是说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这样,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性状实际上是由卵细胞传给子代,因此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是: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细胞质遗传特点形成的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因为,尽管在细胞质中找不到染色体一样的结构,但质基因和核基因一样,可以自我复制,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说,都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变异性和独立性.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又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4.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聋哑是单基因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红绿色盲、血友病是单基因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对基因遗传病;另外染色体遗传病中常染色体病有21三体综合症、猫叫综合症等;性染色体病有性腺发育不良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二)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者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2.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最大的特点是产生新的基因.它是染色体的某个位点上的基因的改变.基因突变既普遍存在,又是随机发生的,且突变率低,大多对生物体有害,突变不定向.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并没产生新基因,只是通过杂交等使本不在同一个体中的基因重组合进入一个个体.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述二种变异用显微镜是看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就是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显微镜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与前二者的最重要差别.其变化涉及到染色体的改变.如结构改变,个别数目及整倍改变,其中整倍改变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从而引伸出一系列概念和类型,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多倍体育种等.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点(三)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RNA
![RNA](https://img.taocdn.com/s3/m/5b2aed61af1ffc4ffe47ac18.png)
RNA:(核糖体RNA)rRNA:与蛋白质共同构成了核糖体。
(信使RNA)mRNA。
转运RNA即tRNA。
还有好多功能性的小RNA,它们会长久呆在核内,有些可以与DNA结合,可以起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如RNAi。
1.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区别(1)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但是分布的位置不同。
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质中。
(2)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桥梁都是配子,但是细胞核遗传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
(3)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性状表达主要通过体细胞进行的。
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有均分机制,进行均分遵循遗传规律;细胞质遗传物质的载体(具有DNA的细胞器)没有均分机制,而是随机的。
(4)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相同.细胞质遗传时,F1的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除有DNA外,还有RNA(mRNA、tRNA、rRNA),核糖体等。
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所以它们都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细胞质包含有胞质溶胶及除细胞核外的细胞器。
原生质是由水、盐、有机分子及各种催化反应的酶所组成。
原核细胞内的基因有两种,一是拟核内的大型环状DNA分子,二是质粒,质粒是小型的环状DNA分子,控制着原核细胞固氮,抗药性,抗生素生成等性状。
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包含核基因和质基因。
质基因在细胞质内的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DNA上。
人的遗传物质就是DNA。
没有“主要”二字。
只有就整个生物界而言,才可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低等植物指是藻类、苔癣和蕨类植物。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繁殖方式为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类型,异养需氧型。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e81c3bc4afe04a1b171de1b.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高中生物学习中掌握重点知识点是生物学习方法中最有效的一种,生物知识点掌握之后在学习起来会变的轻松很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点之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的相关知识,希望对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有帮助。
一、高中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区别
比较项目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F1表现性状显性亲本性状母本性状(为什幺?)受精卵中遗传物质来源精卵各半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为什幺?)减裂形成子细胞时遗传物质的分配有规律(有什幺规律?)随机、不均等物质基础细胞核中
DNA(载体是什幺?)细胞质中DNA(载体是什幺?)二、高中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遗传联系:⒈生物体大部分性状是受核基因控制,核基因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些性状受质基因控制。
⒉核遗传和质遗传各自都有相对的独立性。
质基因也可以自我复制,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⒊核遗传与质遗传相互影响,很多情况是核质互作的结果。
高中生物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如下
遗传物质的载体遗传规律正、反交结果性状分离及分离比细胞核遗传染色体三大遗传定律相同有,有一定分离比细胞质遗传叶绿体、线粒体母系遗传不同有,无一定分离比高中生物定律的比较
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对象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非。
高中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_
![高中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_](https://img.taocdn.com/s3/m/30da7594a98271fe900ef9c8.png)
高中生物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_名词: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
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
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语句: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2、肺炎双球菌的类型:①、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②、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
如果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2、格里菲斯实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办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
小鼠死了。
(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3、艾弗里实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原因: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4、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②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3e897f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5b.png)
有
没有
子代分离比
有一定的分离比
无一定的分离比(可能出现分离)
正反交结果
相同(伴性遗传时可有例外)
不同
配子中基因的分配方式
减半均分
随机分配
基因突变
频率低,不一定表现出来
频率高,突变的一定要表现出来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
中心法则
遗转录翻译系统
各自独立
转录场所
细胞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遗传本质
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基因存在形成
成对存在
单个存在
基因的传递方式
父母双方传递
仅由母方传递
遗传特点
孟德尔遗传
母系遗传
子代表现型
由显隐性关系决定
完全由母方决定(大多表现母方性状)
线粒体和叶绿体
翻译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
对性状的控制
控制全部性状
仅控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少量性状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比较和判断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比较和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c0b706a858fafab068dc026a.png)
(1)①细胞质遗传②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能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即的、不均等的分配到子细胞中(2)核基因(或细胞核)
【例3】藏报春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属于细胞质遗传;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
(1)白花、花斑叶片植株①接受花粉,红花、绿色叶片植株②提供花粉,杂交情况如图a所示。根据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①向③传递,而②向③传递。③的叶片类型可能是。
(2)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遗传都是通过配子,但是细胞核遗传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
(3)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性状表达都是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有均分机制,遵循三大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物质(具有DNA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没有均分机制,是随机分配的。
(1)实验一
P ♀条斑叶×绿色叶♂
↓
F1绿色叶条斑叶或白色叶
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①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_______方式遗传。
②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_________
(2)实验二
P ♀绿色叶×条斑叶♂
↓
F1绿色叶
↓自交
F2绿色叶条斑叶或白色叶
(2)不定的随机不均等1:l
从以上三个典型例题总结得出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
1、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如以甲作为母本,乙作为父本为正交;而用乙作为母本,甲作为父本的杂交为正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言,可以用来检验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如果生物的某一性状由核基因控制,则正交、反交的结果一样,如果生物的某一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则因母本不同,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往往不同。
最新高二生物-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分析 精品
![最新高二生物-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分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8b204a2eb90d6c85ec3ac655.png)
关于“细胞质遗传”的分析
1.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生物的大多数性状是受染色体上的DNA 控制的,染色体上的DNA 存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DNA 控制的遗传叫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中DNA 所控制的遗传叫细胞质遗传。
2.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
有二 (1)特点一
细胞质遗传都表现为母系遗传。
例如,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别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1F 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这种遗传方式叫母系遗传,该细胞核遗传则不论正交式或反交,1F 总是表现出显性亲本的性状。
例如,课文中讲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不论是高茎豌豆作母本,还是矮茎豌豆作母本,1F 都是高茎豌豆,2F 则呈3高1矮的比。
细胞质遗传为什么会显示母系遗传?这从精子和卵细胞的体积大小就可以知道;卵细胞体积大,含有大量的细胞质,而精子,特别是它进入卵细胞的部分——头部,含有细胞质则极少。
这就是说,受精卵细胞质几乎全部是卵细胞中的细胞质,因此,细胞质遗传总是表现为母系遗传。
(2)特点二
杂交后代性状都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不像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 分子那样进行有规律的分离,而是随机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为什么细胞质也表现有遗传现象呢?在“细胞”一章中已经讲过,细胞质中的一些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这些遗传物质当然对一定的性状具有控制作用,这种遗传物质叫做细胞质基因。
2024年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最全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最全总结(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e0d7f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9.png)
2024年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最全总结(1500字)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殖、遗传、自我调节等3. 细胞器官的功能:线粒体负责供能、内质网负责合成与分泌、高尔基体负责物质转运、溶酶体负责分解等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源于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中期、分裂等阶段2. 无丝分裂:涉及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染色质凝集等三、遗传与变异1.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结构、基因位点、等位基因2. 遗传规律:韦尔斯特定律、孟德尔定律、迪哈-孟德尔定律、染色体理论、伴性遗传等3. 变异:基因突变、体细胞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等4.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等四、生物的生殖、发育和生长1.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2. 发育过程: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胎儿营养、胚芽成长、幼体发育等3. 生长:细胞分裂、细胞扩大、分化等五、地理分布与生态系统1. 生物地理分布:陆生生物区系、水生生物区系、气候和地形对分布的影响、赤道和高纬度区域的生物分布等2. 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物种多样性、生态圈、生命周期等六、进化与适应1. 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遗传突变、种群遗传结构等2. 进化因素:突变、基因流、随机漂移、非随机交配、适应等3. 适应: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适应战略等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控制1. 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冲动、神经递质等2. 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分泌、激素的作用、负反馈调节等3. 免疫系统:免疫的过程、免疫的种类、免疫系统的损伤等八、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1.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物种保护等2.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物种灭绝、生态破坏、污染等3. 生物资源的利用:食物、药物、材料等九、生物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1. 基因工程:DNA技术、基因组学等2.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治疗等3. 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综上所述,以上为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最全总结,涵盖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的生殖、发育和生长、地理分布与生态系统、进化与适应、生命活动的调节与控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生物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解析
![第二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3187ad31b765ce050814f1.png)
2 aaBB×Aabb或aaBb×AAbb。遗传图解应注意标明亲
本P、子代F1、子代F2及各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4)若中间类型为红花,即A_bb基因型个体为红色,
第二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解 析
析
②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体,基因型为 Aa×Aa,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双亲是纯合 体,基因型为AA或aa; ③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个体是纯合体,测交 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个体是杂合体; 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中有隐性个体出现,双 亲一定是杂合体Aa×Aa;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 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为显性纯合体AA,另一方 为AA或Aa。
考点二 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方法总结 1.巧用分离定律分析自由组合问题
利用孟德尔由简到繁的指导思想,在分析配子的类型、 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等问题时,先分析一对等位基 因,再分析第二对,第三对……,最后进行综合计算。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 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 定律问题:Aa×Aa;Bb×bb。 (1)配子类型的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第二讲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解 析
4.鉴定个体的基因型的方法 (1)植物——可用自交或测交,最简单的方法是 自交。测交后代隐性类型的比例高,但是操作复杂, 自交的方法简单。 (2)植物——花粉鉴别法,杂合体(含一对等位 基因)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花粉,纯合体产生一种 类型的花粉。 (3)动物——测交法。多数动物繁殖率较低,让 其与隐性类型相交,可以提高后代隐性个体出现的 几率,后代若有隐性类型出现,可认为待测个体为 杂合体,没有隐性个体出现,很可能是纯合体。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遗传与遗传变异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遗传与遗传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563608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5.png)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遗传与遗传变异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遗传则是生物体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
细胞中包含着细胞核和细胞质,它们在遗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细胞核与细胞质在遗传和遗传变异中的角色。
一、细胞核的遗传细胞核是细胞内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中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DNA通过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转录,实现基因的传递。
1. 遗传信息的复制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和生殖的基础。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以复制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它通过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将原有的DNA链分离并复制一份新的DNA链。
这样,每个细胞核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2.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转译细胞核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进行DNA的转录和转译。
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酶的作用转录成RNA分子,其中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这些RNA分子通过核膜孔进入细胞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
二、细胞质的遗传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细胞区域,它包含了线粒体、质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细胞质在细胞的代谢活动和遗传变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线粒体的遗传线粒体是细胞质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它参与细胞能量的产生和维持。
除了细胞核外,线粒体也存在着遗传物质DNA。
与细胞核不同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主要是通过母系遗传。
这意味着线粒体DNA的遗传信息主要来自母亲。
2. 质体的遗传质体是细胞质中的另一个重要细胞器,它包含着一些辅助性的遗传物质,如细胞质遗传因子。
质体的遗传主要是通过不完全杂合现象实现的,即子代细胞将随机获得父代细胞的质体。
3. 内质网的遗传内质网作为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合成和修饰系统,它在遗传过程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内质网参与了mRNA的拆解和核糖体的合成过程,对细胞的遗传信息进行调控和修饰。
三、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变异在遗传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变异是常见的现象。
这种变异可以导致细胞个体的差异,甚至影响到物种的进化。
主要的遗传变异有以下几种形式。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区别GZSW175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区别GZSW175](https://img.taocdn.com/s3/m/571456141a37f111f0855b20.png)
1.用紫茉莉花斑叶的花粉传予紫茉莉花斑叶的雌蕊,所结种子长成的植株的性状是()A.叶呈绿色B.叶呈白色C.花斑叶D.以上三种性状同时存在答案:D解析:解答此类问题需从如下两方面人手分析:①紫茉莉的叶色遗传是由叶绿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属于细胞质遗传。
②花斑紫茉莉雌蕊在产生雌配子时,细胞质的分开是不均等、随机的,因此可产生三种类型的雌配子,即含正常叶绿体的雌配子,含不正常叶绿体的雌配子,含两种叶绿体的雌配子。
当与精子发生受精作用时,依细胞质母系遗传的特点,可形成三种类型的受精卵,三种类型的受精卵可形成具有三种类型枝条的植株。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2.某种子站由于不慎把玉米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到了一块地里,则在恢复系上可获得种子基因型是()A. N(rr)和N(Rr)B. N(Rr)和S(Rr)C.S(rr)和S(R r)D. N(RR)和N(Rr) 答案:D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需从如下几步进行分析:①明确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基因型分别是N(rr)和N(RR)。
②保持系和恢复系种植在一起,既可以白花传粉,又可以异花传粉。
恢复系[N(RR)]进行白花传粉子代基因型仍是N(RR),恢复系进行异花传粉,即接受保持系的花粉,子代基因型为N(Rr)。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3.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杂交种子时,有这样一种途径:在4个品系A、B、C、D中,每年用A S(rr)与B N(rr)杂交,同时也用C S(rr)与D N(RR)杂交,分别得到杂交种AB与CD。
第二年把第一年所得的两个杂交种再相互杂交,AB×CD得到ABCD杂交种自交,子代中可育的占总数的()A.1/2B.1/4C.3/8D.1/8答案:C解析:本题是〖例2〗的拓展,渗透了细胞核遗传—分离定律的应用,思路如下:题干评注:问题评注:4.“二系法”杂交育种省去了()A.不育系S(rr)B.保持系N(rr)C.恢复系N(RR)D.保持系或恢复系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对核质互作杂交育种—三系配套的原理的深层理解。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定辨析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定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bfe15a77232f60ddcca1e4.png)
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定辨析遗传方式的判定是高中生物经常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常是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判断。
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性状一致,则该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不一致且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例1: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
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解析:本题设计实验时应从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作为思维入点,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实验设计。
细胞核遗传正交、反交后代性状情况一致,而细胞质遗传正交、反交后代性状总是与母本的性状相同,所以正交、反交后代性状情况不一致。
答案: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颜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都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但是我们在解题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陷阱,从而进入解题误区。
误区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就一定为细胞质遗传辨析:对于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判断,我们通常采用正交和反交对比的方法,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就为细胞核遗传;如果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就为细胞质遗传。
但分析时有下列一种情况: 例2: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
组数正交反交①♀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野生型②♀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b③♀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c(1)组数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突变。
(2)组数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表示)。
(3)解释组数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课件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b796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b.png)
根据其功能和表达方式,核基因可分为管家基因、组织特异性基因和诱导或阻遏 基因等。
染色体与基因 组
染色体
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体,它们在细胞分裂期间形成 染色质丝,确保遗传物质的正确分配。
基因组
基因组是指一个细胞或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总和,它们可以 编码遗传信息并指导细胞的功能。
核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概述 • 细胞核遗传 • 细胞质遗传 • 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关系 • 遗传学应用 • 展望与挑战
01 细胞质遗传和细 胞核遗传概述
定义与分类
细胞质遗传
是指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包括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通过 母本传递给后代的方式。
细胞质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通过母本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传递给后代,不参与核基因组的重组和突变。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
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参与核基因组的重组和突变。
02 细胞核遗传
核基因的特征与分 类
基因特征
核基因是DNA序列的基本单元,可编码蛋白质或多肽。它们具有特定的启动子、 编码区和终止子等特征,以确保正确的表达和调控。
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 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更精确地编 辑特定基因,研究其在细胞功能
和生物体表型中的作用。
基因组学研究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我 们可以深入研究基因组变异与疾 病的关系,发现新的疾病相关基
因和药物靶点。
表观遗传学
除了DNA序列外,表观遗传修饰 也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研 究表观遗传学有助于我们理解细
细胞核遗传
是指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 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方式。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d723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b4.png)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遗传的知识点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具体需要掌握哪些遗传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高中生物遗传考点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没有
子代分离比
有一定的分离比
无一定的分离比(可能出现分离)
正反交结果
相同(伴性遗传时可有例外)
不同
配子中基因的配方式
减半均分
随机分配
基因突变
频率低,不一定表现出来
频率高,突变的一定要表现出来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
中心法则
遗传自主性
全自主
半自主(受核基因控制)
转录翻译系统
各自独立
转录场所
细胞核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比较
细胞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
遗传本质
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基因存在形成
成对存在
单个存在
基因的传递方式
父母双方传递
仅由母方传递
遗传特点
孟德尔遗传
母系遗传
子代表现型
由显隐性关系决定
完全由母方决定(大多表现母方性状)
线粒体和叶绿体
翻译场所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
对性状的控制
控制全部性状
仅控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少量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