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5
尧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 王,姓尹祁,号放勋。因 封于唐,故称“唐尧”, 《尚书》和《史记》都说 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 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 亦称为唐尧。尧到年老时, 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 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 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 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 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 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2020年9月28日
19
汤
汤,据说是帝喾后代 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 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 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 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 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 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 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 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 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 生商”的传说。
2020年9月28日
16
禹
禹,通常尊称为大 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 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 王朝的开国君主。《史 记》说他名文命,《帝 王世纪》说字密。“帝 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 氏”,但一般称作夏禹, 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 习惯。
2020年9月28日
17
大禹是古代一位具 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 结合进行的。在治水 害的同时,还指导人 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 产,大兴水上运输, 重建家园 .
2020年9月28日
3
2020年9月28日
4
1、盘古开天辟地
2020年9月28日
5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
2020年9月28日
6
燧人氏
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 他们以打猎为生,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相撞时 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法,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期
2021/4/9
2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期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 文始祖。炎黄二帝伟大历史功绩,早在《逸周书》、 〈〈国语〉〉、〈〈周易·系辞〉〉等先秦文献中就 有记载。相传炎黄神农氏率领其部落作耒耜,教种 五谷、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日中为市,首倡交易, 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据晋皇甫谧《帝王世 家》》和南宋王象之《舆地记胜》载:炎帝为民采 药治病,来到南方,因误尝“断肠草”“崩葬长沙 茶乡之尾,”“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 鹿原。”即今湖南省株州市炎陵县的鹿原坡。
2021/4/9
12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期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也是一部以占噬为源头活水和外在形式的特殊的文化 典籍和哲学巨著。其价值在“学”,不在“术”。 “学”是将周易经传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解 释和阐发其中的哲理,“术”则视周易为算命方术, 为人占卜吉凶祸福,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周易的 时候,也要明确这一点,切不可把两者混为一谈。否 则就会迷失方向。
2021/4/9
7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期
当然,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也是功不可没。传 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的出生地是今陕西白水县 史官村。文字的发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有了 文字,中国历代的文明创造才能通过文字载体而世 代相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2021/4/9
8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分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炎帝与黄帝为代表的两古族 融合发展,沿向四方,后经夏、商、周及其后的发展, 使中国境内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各有特长的 氏族部落融合为一个以中原族体为主体,包括四方民 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几千年来,炎黄二 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内外中华 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而以炎黄子孙为荣,以同源同祖为荣,已成为 维护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感情纽带和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生成的背景
(二)
封建专制政体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而在这种社会政 治背景下,使中华文化的生成自然而然地带上政治的色彩, 形成文化政治型范式。其表现如下:
首先,为了与“万世一系”的君主专制政体相适应,迫 切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统”
再次,使中国的知识阶层产生了经世思想。
上面我们从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制度环境三个 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生成的背景,而文化的生成又不是 任何单个因素单线影响的结果,而是它们组成的“生态综 合体”,共同提供文化发展的基础,而片面强调地理环境 的作用、经济环境的作用、社会制度环境的作用都是错误 的。
(二)、使中国人形成了狭隘的文化世界观
由于长期生活在狭隘、封闭的环境中,直到明代耶稣 会士东来之前,中国人的世界观极其狭隘。历代封建统治 者皆以天朝上国自诩,认为中国是世界的文明中心,并以 自我为圆心,将外部世界划分为两个同心圆:一个是朝鲜、 越南、尼泊尔等朝贡国家;一个是更为荒远难稽 、偏处化 外的夷狄。这种浅陋的地理知识,强化了“中国中心论” 的文化世界观,形成了民族畸形的对外心态。
此外,中国人的安土乐天、崇尚中庸、求统一、求和平 的民族心理,也与农业社会的经济土壤密切相关。
第三节 中华文化生成的社会制度环境
第2讲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诸因素
•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只是中华 文明发展史的一个侧面,而更重要的一个 方面,是这两者通过迁徙、聚合、战争、 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 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
(二)民族、人口
• 多民族的国家。除朝鲜、俄罗斯、塔塔尔等几个 是在以往一、二个世纪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 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
• 其中汉民族在数量上、经济文化方面保持总体优 势,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和核心。
• 少数民族在开拓领土,开发和巩固边疆方面做出 了特别重要的贡献。如:藏族(前身为吐蕃)在 青藏高原,古代的西域诸族和维吾尔族在新疆, 蒙古族在蒙古,契丹、女真和满族在东北,高山 族在台湾等。
• 清初设十八省,辖府、县二级,每省又分 若干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 辛亥革命后废除府一级,又重化了道区, 形成省、道、县三级制。
• 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实行省、县二级制。 后来在30年代“剿共”时又在江西首先分 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不久推行到全国。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制度,称 为专区,后改为地区,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 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 至16世纪前后,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得到
了充分的发育,繁荣富庶;中国的农耕文 化,仍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值得自豪。
中国的农业
• 中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 累了极为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形成了富 有东方特色的农业科学,其中尤以精巧农 具、培育良种、多种经营、集约耕作和充 分利用自然力而著称于世。铁犁的使用, 轮作复种技术的推广,远远早于欧洲各国。 蚕桑和茶叶的发展,曾令世界倾羡不已。 中国人民为世界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 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背景及其影响PPT课件
致使中国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割据王国,他们也为 自己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与素 材。”更值得称道的是,陕北女子性情朴实温婉
热情大方声音悦耳动听,她们敢爱敢恨,视爱情 如命,对恋人敢把心掏出来,如《走西口》表现 陕北女子的痴情。她们还心灵手巧,拿手戏 剪纸。 陕北这片黄土地产生了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古朴 典雅的剪纸、苍凉缠绵的唢呐、粗犷豪放的 腰鼓。这也许就是大哭大悲人生的抚慰。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背景
内容提要: 一、大陆性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二、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和农业型文化 三、血缘宗法家族制度及其影响
一、大陆性地理环境
任何类型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类型的“文化土 壤上成长起来的。正如不同的气候、土质适 宜不同的作物生长一样,不同的文化土壤自 然会有不同的文化生长其上。中国人常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橘生南则为橘, 橘生北则为枳” 西方学者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近代法国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都谈到气候影响民族精 神、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 如,亚氏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各民族“精神充 足,
中国各地地域文化《中国文化性格》 《城市季风》《读城记》-易中天
一、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混合体,地 理区划是今黄河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 山为西界、北界,包括河北全境及山西、山 东、河南、辽宁、内蒙的部分地区。燕赵地 势开阔,地处平原,沃野千里,兼有三面天 然屏障,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中心。一方面农业经济较发达, 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大量剽悍 的游牧民族新鲜 血液。
三、齐鲁文化
齐鲁之地,山水雄浑,天高地厚,河还浩荡。上 古之少昊,开鲁之周公,兴齐之姜尚,贤达 名士,灿若星河,依周礼而成定制,启民心 之醇酽浩气。在孔孟之道的长期熏染下,齐 鲁民风厚重憨实,历史上多鸿儒、多良民、 多豪杰、多烈女、多君子。从总的看,齐鲁 人给人的印象是壮实英伟、淳朴厚道、耿直 重情、富有同情心,潜含着英雄主义的阳刚 豪洒之气。“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鲁 人更为尊礼崇德守旧,齐人更为务实开放勇 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第二讲 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主讲人:赵树廷
二个问题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 影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 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历史环 境和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或者叫历史上的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 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化 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华文 化是古代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 一,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 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唐朝疆域图
• 8、元帝国,是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建立的 政权。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疆域 辽阔,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 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 北达鄂霍次克海。元代的科技和文学比 较发达。元杂剧是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 宏篇巨著。
元朝疆域图
• 9、清代乾隆年间,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疆域北接西伯利 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 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 里的土地。这种疆域基本上与当今的疆 域相似。1840年鸦片战争后、1856年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1833年的中法战争、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899年的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些使中国人民遭 受屈辱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大 片领土沦为殖民地。
秦朝疆域图
• 6、汉朝: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 西汉王朝建都长安,先后统治达214年, 其疆域东南至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 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越南的中部, 北至大漠,东北达到了朝鲜半岛北部。 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越 南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
大学文学概论第二讲(二)
马 端 临 视 其 特 点 为 : 周 以 礼 造 士 。
民 之 敝 , 利 而 巧 , 文 而 惭 , 贼 而 蔽 。
远 之 , 近 人 而 忠 焉 。 其 赏 罚 用 爵 列 , 亲 而 不 尊 。 其
《 礼 记 表 记 》 云 : 周 质 , 不 胜 其 文 。
★具体表现:殷商西周文化 〔三代文化的特点〕夏商周三
朝,史称“三代”,是中国历史发 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华夏 族已成为一个较稳定的共同体,并 不断发展壮大。它又是中国文化发 展的关键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各 种思潮、学术流派,都能在此寻找 到渊源,因此这一时期奠定并形成 了中国文化的许多重要范畴和概念, 为以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 的成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本特征:
文明奠基,元典创制。像世界其他地区独 自生成的文明系统一样,此一阶段已经奠定 了文化的基本构架,后来影响中国文化乃至 整个东亚文化达两千多年许多特征在此阶段 已初步显现。尽管这一时期华夏族的宏大空 间(“中国”)还很有限,尚没有对南北四 方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但中国文明的基石已 初步奠定,象形会意的汉字、儒墨道法等诸 子思想、宗法伦理等等都对后世影响甚巨。
商人把现实的世界叫做“下”的世界,把神的世界称为“上”的 世界。既然“下”的世界有一个统治的王,那幺,“上”的世界也一 定有一个至上神是最高统治者,他们称之为“帝”或“上帝”。在殷 人的宗教中,不仅有至上神“帝”或“上帝”,而且还有帝廷,有帝 使、帝臣。商代的巫术已经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达到无事 不卜、卜筮,无神不祭、不祀的程度。“巫”不仅是祭祀的代言人, 而且是当时天知地知的圣者,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代表者。
云 纹 铙
★具体表现:殷商西周文化
周公与周初的统治者通过反思夏商灭亡的 经验教训,认为天命无常,天命可以转移,上 天决不会把统治权永久地赋予一姓王朝;人事 最终决定天命。基于这种认识,周初统治者提 出了“明德”、“慎罚”、“保民”的治国思 想,这是对殷人敬神事鬼的一种反拨,在文化 史上初露重人事,轻神事之端倪,蕴涵着中国 文化模式的重塑,正如《诗经》云:“周虽旧 邦,其命维新”。近人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于 文化之变化,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 大变革,自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 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是旧制度废新制 度兴。”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根源与背景任何文化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背景。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民族所处的地理境、所从事的物质生存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
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化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不同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文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组织制度状况制约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接造成一个民族在宗教、道德、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差异。
就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看,地理环境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型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组织是血缘宗法制。
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类型,使中国文化独具特色。
一、中国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给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物质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发展趋向和类型。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是一块半封闭的大陆。
亚洲大陆以帕米尔高原为界,东部为我国的新疆和河西走廊地区,尽管汉代已经形成丝绸之路沟通西域,但中国和西亚的联系仍受到沙漠戈壁和山路的制约;西部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之间的交往受到横断山脉的大江大河与热带丛林的阻碍;北部地区从黑龙江沿海到东南沿海的海岸线长达两万余公里。
中国尽管从唐宋以后形成了比较发达的海上交通,但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没有因此使中华民族向海洋纵深发展。
总之,中国这种三面环陆、一面临海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华民族与外部世界的相对隔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半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延续很重要。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农业文明,并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善的人文哲学思想。
由于相对封闭,再加上这块土地的富饶,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很少为了生存而走上海外殖民掠夺的道路,因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相对温和的性格和缺少竞争的性格。
正如梁启超所说:“以地理不便,故无交通,无交通故无竞争,无竞争故无进步。
第二讲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 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特点是:(1)成就突出,起步早、水 平高、发展稳定且从未中断;(2)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势;(3)精耕 细作、农桑结合、粮棉结合。 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以下特 征: 1、勤劳务实。朴实、勤劳、埋头苦干一直是民族的优良 传统,人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厌恶虚夸巧取。另一方 面,这种偏重实惠与眼前功利的性格又限制了生产和科学 技术的发展。 2、安土重迁。农耕生活与土地相连,人们生于斯、长于 斯,老于斯。恋土重迁的生活方式和习性,使农人习惯于 依附在小片土地上,追求生活的稳定和安逸,不具创新和 开拓意识。 3、重农抑商。
2、宗法制度的确立 中国古代被称之为“宗法社会”。“宗”,本是组,祖庙、 祖、族的意思。《说文解字》中“宗。尊祖庙也”。宗法 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 并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秩序以及家族成员各自 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与制度。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格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 制。在周朝,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庶子对嫡子 的大宗来说是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一般情况下, 周天子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诸侯;周天子为大宗, 诸侯为小宗。诸侯也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大 夫也以嫡长子继位,庶子封为士。嫡长子称为宗子、宗主, 族人共尊。宗子有继承祖先的权力。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文化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人类社会初期,它的影响甚至是具有决定性的,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如此。
一、典型的大河文明文化是人的社会属性,具有超自然的特征,人及其活动以外的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不属于人的文化。
但人类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文化也就离不开自然,并以自然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自然在提供人生存条件的同时,也在磨炼人的意志,给予人重重压力。
人类只有不断克服这些压力,才能繁衍生存和继续发展。
因此,在人类产生之初,认识自然、改造环境便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义,并将成为终身使命。
改造环境的手段是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等等。
在劳动过程中,人创造了文化,并以文化观指导自己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必须对环境产生能动作用;相反,环境也通过自然法则的永恒作用,制约着人类。
主客二体,相参相依,共居于循环、变化的生存时态之中。
这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关系。
在人类的原始阶段,生存动态的重心偏向自然环境一方,人只能被动地受制于环境,而无法自主地选择自然,人基本上是环境的奴隶。
当人类开始学会种植、蓄养家禽和建造房舍时,对自然环境的完全依赖开始有了改变,这意味着人类开始拥有生存的主动权。
从这一刻起,地球上相继出现人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
后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区域,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等。
前者则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文化景观的出现对于人类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人迹罕至的地方充满生机,使人在原来无生存条件的地方落脚谋生,如在沙漠中开辟绿洲,在「旱魃为虐」之地修建灌溉网……。
人类的生存空间得以大大地拓展,因此也有了较大的生存自由。
由于自然规律的制约作用,决定了创建文化景观的非随意性,其必须是在一定的自然基础上的创造。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周武王
中国周代第一代王。 姬姓,名发,周文王 次子。他继承父亲遗 志,于公元前11世纪 消灭殷商朝,夺取全 国政权,建立了西周 王朝,表现出卓越的 军事、政治才能,成 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 君。
4、文化实践的圣王——周公
助武伐纣 摄政成王 周公东征 分封建制 设官立构 制礼做乐
三字经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夏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夏传子 家天下 四百载 迁夏社 汤伐夏 国号商 六百载 至纣亡 周武王 始诛纣 八百载 最长久
尧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 王,姓尹祁,号放勋。因 封于唐,故称“唐尧”, 《尚书》和《史记》都说 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 他号陶唐,姓伊祁氏,故 亦称为唐尧。尧到年老时, 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 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 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 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 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 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5、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百家争鸣
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深层背景
1、典型的大河文明 2、完备的社会结构 3、独特的民族精神 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深层背景
1、典型的大河文明
农业文化 多元融合 封闭、半封闭
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深层背景
2、完备的社会结构——宗法与家族制度
帝喾
帝喾,姓姬,为上古五 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 “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帝喾有几个儿子在中国 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 的元妃姜原生了弃(即后 稷)。弃是周的始祖。次 妃简狄生了契。契是商的 祖先。次妃庆都生了尧。 尧是历史上有名的圣贤之 君、五帝之一。次妃常仪 生了挚。挚继承了喾的帝 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炎帝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原因、条件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 间漫长。
“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北 周武帝、唐武宗与佛教的斗争。
2.经济基础稳定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中国传统文化依赖的地理环境 一、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 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其中,对文化 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疆域、政区 ◎民族、人口
中国古代疆域图
中国古代民族
夷 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夏至周 时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春秋后逐 渐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
僰 春秋战国时期,分布在今四川南部的宜宾和马边、峨边、 屏山等地,与当时川东濮族同出一源。汉后一部分与汉族同 化,一部分向南移居,南北朝时成为“僚”的一部分。
爨(xìn)魏晋南北朝时,由今云南东部地区爨氏大姓演 变而来。晋宋至隋唐时,分为东西二部。东爨居民以乌蛮 为主,西爨居民以白蛮为主。明代以后,爨专指罗罗。
传统文化概论传统文化概论第二讲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依赖的地理环境一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其中对文化影响较大的是疆域政区民族人口
传统文化概论
主讲教师 周萧良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第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乌桓 亦作“乌丸”。东胡族的一支。秦末东胡遭匈奴击 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汉初附匈奴,武帝后附 汉。
第二讲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1、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 史舞台。 2、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3、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4、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5、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 术集团的兴起。
编钟
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设问]:秦汉宏阔的文化精神表现在哪些 方面? 1、是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 旋律。 2、是注重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1、“书同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 2、“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定车宽以六尺为
制,六尺宽的车可通行全国。同时以首都咸阳为中心在中国 修建了许多道路。道路畅通,促进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 3、“度同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秦始皇把秦 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教化的乡官,实际是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官吏,目的是统一 人们的思想伦理道德,统一文化心理。 右,北抵阴山,南越五岭的辽阔版图统一于秦国之下。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崛起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
三、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成就
1、在科技方面: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 北朝的农学家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 部完整的农书。 三国时的刘徽,是我国古代的大数学家,最早提出了 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商代早期青铜爵
商代早期青铜鼎纹饰
四羊方尊
妇好墓熊龙
司母戊大方鼎
(2)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具有严密结构系统和最成 熟的文字。 占卜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2)最早的货币是牲畜、铜器、粮食,后来贝币成了单一货币,与钱有关的汉 字,几乎都用“贝”字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布币是铲子形状。刀币是 刀削形状。实际上布币、刀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 (3)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简直就 是农耕日期表。 (4)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目等等都与农业生产、 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农耕 文化。 (5)中国古代在东亚地区是传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 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中国的农耕文化曾经征服了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 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地。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农耕文 化。 (6)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叫中国农耕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又是我们沉 重的包袱。比如,依照中国传统,过春节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一年当中最 大的节日。但这种节日是农业区、农耕经济下的产物。在现代高度工业化的 城市愈来愈多的人感到春节是个负担。驱鬼、祭祖、吃年饭、守岁等传统活 动已经在现代春节中显得极不和谐。
(12)清代
(14)现代:
二、人文地理环境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2.人口
中国历代人口(据《中国人口报》 )
战国 4500万 秦 4000万 西汉初年 1500万 西汉元始二年(2年) 6300万 东汉初年 2700万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 6500万 魏黄初元年(220年) 2200万 魏灭蜀前 3000万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3500万 东晋 1600万 刘宋 2000万 萧梁 2100万 北魏 3000万 陈 1500万 隋大业五年(609年) 5800万 唐武德五年(622年) 2500万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850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类型:
古代——
齐鲁、荆楚、燕赵、三晋、关中、巴
蜀、吴越、岭南等地域文化
现在 ——
一般分“江南文化”和“北方文化”
林语堂说:
“北方人民,他们服习简单之思想与艰苦之生活,个子结实高大,筋强力壮, 性格诚恳而急噪,喜啖大葱,不辞其臭,爱滑稽,常有天真烂漫态,他们在 各方面是近于蒙古族的,而且比较聚居于上海附近之人民,脑筋来得保守, 因之他们对于种族意识之衰退,如不甚关心者。他们便是河南拳匪山东大盗, 以及篡争皇位之武人的生产者。” “北方人长于战斗,而南方人长于贸易” “历代创业帝王,几无出自大江以南者。相传食米之南人,无福拱登龙座, 只有让那啖馍馍的北方人来享受。实际上除却一二例外,如唐周二代的创 业帝王,出自甘肃北部,故有土耳族之嫌疑。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同时也是人类产生意识或精神的基础。 自从石器、青铜、铁器时代,人类已经开 始能动地利用环境。到了近代,现代,人 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人 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越来越大, “人化自然”的能力加强了。因而地理环 境对人类具体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弱。
三、齐鲁文化
齐鲁之地,山水雄浑,天高地厚,河还浩荡。 上古之少昊,开鲁之周公,兴齐之姜尚,贤达 名士,灿若星河,依周礼而成定制,启民心之 醇酽浩气。在孔孟之道的长期熏染下,齐鲁民 风厚重憨实,历史上多鸿儒、多良民、多豪杰、 多烈女、多君子。从总的看,齐鲁人给人的印 象是壮实英伟、淳朴厚道、耿直重情、富有同 情心,潜含着英雄主义的阳刚豪洒之气。“泰 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鲁人更为尊礼崇德守 旧,齐人更为务实开放勇武。
(2)最早的货币是牲畜、铜器、粮食,后来贝币成了单一货币,与钱有关的汉 字,几乎都用“贝”字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前,布币是铲子形状。刀币是 刀削形状。实际上布币、刀币的形状都是农业工具的形状。 (3)中国的历法、年节也都是与农历(阴历)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简直就 是农耕日期表。 (4)中国古代的各门艺术、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的婚丧风俗、古代的节目等等都与农业生产、 农业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农耕 文化。 (5)中国古代在东亚地区是传统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 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中国的农耕文化曾经征服了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 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地。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农耕文 化。 (6)中国传统文化,或者叫中国农耕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又是我们沉 重的包袱。比如,依照中国传统,过春节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一年当中最 大的节日。但这种节日是农业区、农耕经济下的产物。在现代高度工业化的 城市愈来愈多的人感到春节是个负担。驱鬼、祭祖、吃年饭、守岁等传统活 动已经在现代春节中显得极不和谐。
一方面农业经济较发达,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大量剽悍 的游牧民族新鲜血液
孟德斯鸠说:
“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 土地不给的东西,他们不得以人力去获取。土地肥沃使人 生活宽裕而柔弱懒惰,贪生怕死。” 齐鲁多鸿儒,燕赵多壮士。
燕赵文化
第一特征是悲壮 第二就是风骨,具有一种阳刚之美
北方出军人,南方出文人骚客、商人;
东北虎,西北狼,南方大绵羊;解放战争朝鲜战争 四野,是一支经历了长期战火考验的虎狼之师)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
一、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
地理区划是是今黄河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为西界、北界, 包括河北全境及山西、山东、河南、辽宁、内蒙的部分地区 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混合体 燕赵地势开阔,地处平原,沃野千里,兼有三面天然屏障 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第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我国的地理环境有强烈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人形成了不同的生 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影响,也 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 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第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1)我们应当承认我国的地势是比较封闭的,西高东低的地形,大部 分是高原、平原和戈壁沙漠,只有东南是海岸线,三面封闭,一面环 海. (2)自然地理环境并非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标准条件。西汉的张骞两 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东汉班超重开丝绸之 路,使西域南道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景象,三是唐 玄奘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取经,这些人所行路线都是从长安取道西行 而直达国外的,同样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12)清代
(14)现代:
二、人文地理环境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2.人口
中国0万 西汉初年 1500万 西汉元始二年(2年) 6300万 东汉初年 2700万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 6500万 魏黄初元年(220年) 2200万 魏灭蜀前 3000万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 3500万 东晋 1600万 刘宋 2000万 萧梁 2100万 北魏 3000万 陈 1500万 隋大业五年(609年) 5800万 唐武德五年(622年) 2500万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 8500万
唐开成、会昌年间 6000万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3000万 北宋崇宁、大观年间 12600万 辽乾统年间 900万 西夏贞观年间 300万 南宋初 5650万 金初 2830万 南宋嘉定年间 8060万 金泰和年间 5600万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7500万 元至顺元年(1330年) 8500万 明洪武三年(1370年) 6000万 明崇祯年间 20000万 清康熙年间 16000万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31150万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38310万 清咸丰元年(1851年) 43610万 清光绪六年(1880年) 36450万 清宣统二年(1910年) 43600万
秦汉——郡县制, 东汉——州、郡、县二级制, 元——行省制度, 明——省府县, 清——省府县, 近代——省、道、县, 现代——省、市、县。
(1)夏朝 (2)商朝
(3)周朝
( 4) 春 秋
战 国
(5)秦朝
(6)汉朝
(7)西晋
东晋
南北朝
(8)唐朝
(9)宋朝
(10)元朝
(11)明代
5、中国人重实际轻玄想的务实性格;宗教不发达;重实 用轻理论,古希腊泰勒斯“仰望星空”
6、和平温顺的民族性格;姜戎《狼图腾》 7、与农业有关的科技、民俗、饮食习惯; 8、喜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等; 9、勤劳节俭、重储蓄的国民性; 10,平均主义思想、小农意识等落后观念。
第三节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及其对文 化的影响
中国13多亿人,常用姓才几百个。《百家姓》收 录462个。中国人的姓不仅少,而且集中。五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 生成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土壤:
大陆性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和农业型文化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及其影响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貌 2.气候: 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季风气候明显 大陆气候强
二、人文地理环境
(一)疆域、政区
1.疆域:西汉、唐、元、清、疆域超过“雄鸡式”、960万平方公里。 2.政区:商周——分封制,
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
• • • • • • • 1、宗谱,家谱 2、宗祠 3、族田 4、族长 5、族规 1949年后家族组织衰落的原因; 改革 开放以来,家族势力复兴的原因
二、家族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1、中国人喜欢家庭生活(群居的民居);家族本位— 家族利益之上(与个人本位相反)。 • 2、亲属称谓发达;姓名严谨(与日本对比) • 3、血缘观念强,诸如“肥水不外流”,财产继承方面 的过继制度等,人际关系泛血缘化,如朋友比做兄弟, 师生比做父子等。人情风、裙带风盛行;亲属之间的 连带责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法株连九 族(一说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 子、曾孙、玄孙;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私德发达,公德欠缺;公正的原则很难建立起来。 (特殊主义发达,普遍主义欠缺)
有人问周公姬旦、姜尚如何治理国家, 前者说 “尊尊亲亲”,即以礼治国; 后者说“尊贤而尚功”,即尊重人才开拓进取。
粗犷刚烈的齐人 齐鲁义匪
四、吴越文化 五、荆楚文化 六、巴蜀文化
蜀文化是“盆地文化 ”,巴文化是“山地文 化”,他们的代表就是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 的脾气血型迥然不同:说气候,重庆湿热难耐 成都凉爽宜人;说地形,重庆山路不平,成都 一马平川;说性格,重庆人火暴耿直,成都人 细致绵软;就连饮茶也相反,重庆人喝的是浓 烈苦涩的沱茶,成都人却喜欢喝芬芳袭人的花 茶。“巴出将,蜀出相”
二、三秦文化-秦中自古帝王都
三秦的来历、所指区域——陕西的关中和陕北
陕北人:一群赤诚的自然之子,朴实敦厚,性情豪放,大碗喝酒大 碗吃肉,浑身洋溢着阳刚之气。在战争年代,陕北人会凭着这种豪 气揭竿而起,金戈铁马驰骋于沙场,杨家将、李自成、刘志气丹等 莫不如此。
百戏之祖——秦腔
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况味及集体性格,最 好就是听一听带泥土味的音乐。秦腔的境界在 于吼,唱它时要用生命的底音,那时来自洪荒 时代的声音,野兽畏惧,天地震惊,这声音是 带铜质的,经亮丽阳光打磨的、西伯里亚冷风 揉搓过的,发自肺腑,磨烂喉咙,有一种悲壮 的肃杀之势。 关中民谣“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 高唱秦腔,吃一老碗飙飙面喜气洋洋,油泼辣 子少了嘟嘟囔囔。”
• 一、血缘宗法家族制度的演变 • 人们之间的三种关系:血缘、地缘、业 缘。 •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重视血缘关系?主要 由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存在,人们聚族而 居,流动少造成。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 到来,血缘关系必然被打破。但历史上 形成的传统不会马上消失。
血缘宗法家族制度的演变:
• 第一、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确立 • 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王位制;分封制与 世卿世禄制;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丧服制 度——五服制度。斩衰、齐衰、大功、小功、 缌麻(核心思想:家国同构、尊尊亲亲、亲疏 分明、长尊幼卑、男尊女卑、家族情谊温情脉 脉)见教材316页。 • 第二、秦汉小家族制度(商鞅变法、家国分开 •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和门阀制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第四,宋以后的封建家族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