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经济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综述
![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04e63284b73f242336c5f36.png)
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综述现代科技学院园林0703班谢鑫2007614330324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发挥着巨大的环境效益。
但在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的同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此提出几点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环境效益1.引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为满足广大市民物质文明的需要,也是为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城市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功能作用: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息、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科普教育等场所,美化城市建设景观,陶冶人们情操,改善人们生活环境,调节气候,保持良性生态平衡,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城市园林绿化的社会效益方面:园林绿化是以植物为主体,用美丽的形态、灿烂的色彩、浓郁的香气、神妙的风韵,创造出多功能的人工植物群落,构成人在景中,景融于生活的富有自然情趣的艺术魅力意境,使自然美和文学艺术美达到有机统一,使游人受到启迪,产生联想,回味并探求。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陶冶情操,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抗震防灾避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指它为城市提供的公益效能的数量和质量,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又有宏观与微观之分。
城市园林绿化为社会主义创造物质财富,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如:部分花卉、苗木(因为花木逐年长大成型、绿地密度高需间苗)产生的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化间接经济效益主要指园林绿化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微观意义是指公园绿地中货币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宏观意义是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
植树节的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植树节的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c883d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c.png)
植树节的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植树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公众节日,每年的3月12日。
这一节日的意义在于呼吁大家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生态平衡和绿色发展。
植树节旨在加强社会对于树木环境的重视,促进环境保护。
树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
首先,树木有助于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帮助维持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其次,树木具有固土保护水源的功能,能够减少水土流失,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
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树木作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保护和恢复树木环境,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植树节的庆祝活动包括栽种树苗、义务植树、宣传教育等。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节日,更重要的是激发公众对于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植树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并鼓励每个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
在植树节期间,政府、学校、社区和企业等各个组织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树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并通过教育让他们了解树木环境的重要性。
社区和企业可以主动参与植树节的庆祝活动,组织志愿者植树,提升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为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家庭中种植一些适宜的树木,不仅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
合理使用纸张和木材,减少浪费和过度采伐,帮助保护森林资源。
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并节约能源的使用,降低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通过这些小小的举动,每个人都可以为树木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时,植树节提醒我们树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353d625453610661ed9f478.png)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的综述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姓名:李宗霖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概况,概述了我国从古到今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本文综述了三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开发利用情况。
阐述了资源的保护、培育与利用;探索了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途径,并附之于自我对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看法。
关键字:药用植物开发利用可持续中国参考文献:张康健王蓝,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士林等. 中国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构建[J ]. 中国中药, 2005, (15).刘麦娥, 高海琪1 加强中药野生资源保护刻不容缓[J ]. 中国药业, 2004, (08).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区划[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李西林等. 中药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ResoureesLi Zonglin前言:我国是应用天然药物最为广泛、最为久远的国家。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文化与理论,即中医药文化理论。
进入21世纪后,传统草药和近代东西方发展起来的植物药被认为是将来健康产业中最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期采挖以及滥用资源致使植被破坏、生态恶化,许多野生药用植物蕴藏量大大减少。
为了解决这些药用植物--特别是那些药效明显、生境特殊、引种困难的药用植物的资源日渐匮乏的问题,科研人员、相关企业和一些政府部门作了大量工作,在保护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植物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药用植物物种资源,现有有记载的药用植物11146种。
目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过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有相当一部分珍惜药用植物资源濒临灭绝。
重要经济植物——罗布麻
![重要经济植物——罗布麻](https://img.taocdn.com/s3/m/fdca71ab284ac850ad024212.png)
我国分类学家将一般统称的罗布麻划分为两 纤等 )混纺 ,其纺织品质感高档 ,穿着舒适 ,特别适
个属三个种 ,但其资源可供开发利用者仅有两种 , 宜做夏季服装 。罗布麻做为针织内衣 ,袜子 ,床上
即通称的白麻 , 文献称为大叶白麻 [ Poa cynum hen2 用品 ,很受人们的欢迎。实验表明 :罗布麻纤维对
罗布麻的茎皮纤维柔韧细长 ,具有棉的柔软 ,
8 cm, 宽 0. 5 - 2. 2 cm。花冠 紫红或粉 红色 。果 叉 生 , 下垂 。种子细小 ,顶端具一簇白色种毛 [ 1 ] 。
麻的爽滑 ,丝的光泽 ,其品质优于长绒棉 、亚麻 、苎 麻 、大麻 ,可纯纺或与 其它纤维 (棉 、毛 、麻 、丝 、化
第 21卷 第 3期 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l. 21,No. 3
2007年 6月
Journal of Ba icheng Norm al College
June, 2007
重要经济植物 ———罗布麻
初敬华 (白城师范学院 生物系 ,吉林 白城 137000)
广大区域 ,其中红麻分布于东自沿海西到新疆的范 涤纤维后药用效果依然存在 , 洗涤多次后 ,疗效不
围 ,而白麻则 只分布于东经 104°以西的西北内陆 减 ,洗涤 30次后无菌率仍高于一般织物的 10~20
区域 。西北内陆白麻和红麻干旱分布区为乌鞘岭 、 倍 ,因此 ,罗布麻可用于制作具保健作用的内衣 ,是
d ereon ii (Hook. f. ) W oo dson ]和红 麻文献称为 罗布 白色念珠菌 、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
麻 (Apocyn um V enetum L. ) 。我国罗布麻分布的地 作用 ,对皮肤病 、褥疮 、湿疹和妇科疾病有较好的防
水生态修复植物水质净化能力综述
![水生态修复植物水质净化能力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fa10f5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7.png)
水生态修复植物水质净化能力综述摘要:近年来,环境保护、生态修复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央相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目标,推进绿色发展理念。
在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水质改善方面,水生植物发挥着重大作用并受到广泛的关注。
植物修复操作简单、成本低、并能增强生态可持续性,可原位修复污染水域。
但是,仍存在许多待完善之处。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植物;水质净化;能力综述引言伴随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的蓝藻污染、工业废水排放、水质富营养化等问题,给人类正常生活及生产带来了严重干扰,并逐步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适应现代水污染治理的需求,水生植物在污水治理层面的价值得到了深入的挖掘,以期利用自然生态循环机理,使污水治理回归到生态环节,在提升治理效率的同时节约人工成本。
因此,生态视野下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
1水环境生态的现状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我国近些年针对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针,因为之前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时代已经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并且危机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更是日益严重,以科学的手段解决当前水资源的利用与生态平衡是发展城市生态经济的当务之急。
现如今水环境的生态污染,较为常见的有生活污水的非正规排放、生活工业垃圾的随处堆积和水环境的随意填埋污染等方面,不但加深导致可利用水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更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和规划发展。
故而,采取有效且可持续性强的水资源保护措施,是我国城市在生态经济环境中发展的首要前提,更是维护居民自身生活质量,不可忽略的平衡手段。
2水生植物水质净化的机理2.1吸收作用与富集作用水生植物对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来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水生植物凭借着自己庞大的根系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对所生长的水区进行污染物的吸附和治理环节,通过植被根部转变为自身的养分。
环境保护研究过程综述1000
![环境保护研究过程综述1000](https://img.taocdn.com/s3/m/db7bfe9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3.png)
环境保护研究过程综述1000一、调查的目的和出发点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在学校的动员和鼓励下,我们参加了环境保护行动。
二、调查时间、对象、方法2021年8月,我和几个同学来到德州市的一些小区进行了调查。
我们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访问过往路人并做了问卷调查,回去后又上网查找许多资料。
我们主要的调查对象为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大气污染,水污染,树木的砍伐等。
三、调查过程首先我们来到小区,看到清洁阿姨在扫垃圾,就前去访问通过交谈我们得知,虽然人们的素质有所提高,但仍有很多人在人行路上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
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值得关注。
旁边来了一位刚买菜回来的大姐,我们向前询问了一些生活方式,我们心里得到一丝安慰。
大姐告诉我们:少扔垃圾,把垃圾分类放进垃圾桶,多骑自行车,少开车,节约用水,把洗澡水洗脸水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头发,洗碗。
一眼望去,小区绿化水平还可以,数目较少,草坪较多,但空气并不新鲜,总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着,我们老到物业处进行了交流,造成环境污染源是1公测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漂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登对身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垃圾,及不讲卫生有影响市容,这些污染是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
通过几天的调查,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一.调查的内容及方法:通过对路人以及对环卫工人的提问,了解他们对各路段的环境的看法。
并将事先打印好的自制问卷调查表发给他们填写,为接下来我的分析及整理做出铺垫。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通过对路人及环卫工人的调查,以及对问卷调查表的整理分析发现,人们普遍对当前环境表示不满,只有在极个别地段人们表示差强人意,针对这些方面人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植树造林:绿化地球
![植树造林:绿化地球](https://img.taocdn.com/s3/m/c47e31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b.png)
植树造林:绿化地球植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环保行动,旨在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家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植树造林的意义和价值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植树造林对地球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如何参与到绿化地球的行动中。
一、植树造林的重要性1. 保护生态平衡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净化环境。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暖的问题。
同时,树木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2. 保护水资源植树造林有助于保护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
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土保水,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树木的生长还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3. 保护生物多样性植树造林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各类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树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二、如何参与植树造林1. 政府行动政府是推动植树造林的主体,应加大对植树造林工作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植树造林项目的管理和监督,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中来。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未来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开展环保知识宣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 社会组织各类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通过志愿者的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植树造林工作,为地球的绿化事业贡献力量。
4. 个人行动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护者,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来。
可以在家附近种植一些绿化植物,节约用水用电,减少碳排放,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为地球的绿化事业出一份力。
研究综述范例
![研究综述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dca781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b.png)
研究综述范例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科研人员们对生态系统的治理和恢复方式也在不断探索和研究。
本综述旨在对近五年来生态系统恢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背景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而生态系统的恢复,尤其是因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系统损伤的恢复,已经成为近年来全球研究的焦点之一。
生态系统恢复旨在通过修复或改善已经遭到破坏或干扰的生态系统的部分或全部功能,以实现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研究成果1. 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的研究生态系统恢复的核心是如何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是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
近来,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实践、实验和模拟研究,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土壤改良、微生物修复、水生态修复等各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1)植被修复植物修复是一种经济、环保、有效的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近年来,各种植物修复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如亚洲地区的枯山治理利用山杏和黑松等木本植物的技术、澳洲的盛行草(Paspalum dilatatum)和马尾草(Cynodon spp.)修复技术等。
(2)土壤改良在生态系统恢复中,传统的土地改良方法包括施肥、石膏、石灰等,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土壤退化的问题。
近年来,土壤微生物的修复技术成为了一种热门的修复方式,将适宜的微生物或其代谢物引入到土壤中,以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土壤的水分和肥力。
(3)水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也是受损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生态修复同样也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
例如,植物人工湿地技术、生物滤池技术等,对于水体污染的修复和治理起到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构建方法旨在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或复杂的生态功能网络,以实现传统农业、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规划和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近年来,生态系统构建方法的研究涉及不同领域,如城市绿地建设、荒漠化地区治理、生态农业等,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模板怎样的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模板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78f36f7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d.png)
综述性论文范文格式模板怎样的综述型论的内容组成综述型论文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论述的文章,是常见的一种论文形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综述性论文,供大家参考。
综述性论文范文篇一:《文献综述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中国为谋求更进一步发展,在植物资源领域所做的研究极其成果,分别从植物资源与能源,植物资源与环境,植物资源与人口,植物资源与生态,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以及对植物资源的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植物资源发展利用保护经济全球化,信息科技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使如此,各国仍不断努力探寻着进一步发展自身的良方。
然而,在信息科技已近于发展顶峰,矿产资源几乎极尽挖掘的形势下,各国也在不断开拓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新领域,中国也不例外。
循着这一目标,国家寻找到了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健康生活的新兴领域,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那就是对植物资源的利用。
之前的人们只把焦点投注于信息科技与矿产之上,而植物领域似乎无人问津,人们对这些安静的生命知之甚少,殊不知,默默无闻之地往往是无限的潜能之所在。
在发现这一事实后,各方研究人员立即投入大量精力,致力于植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不小的成果,并在生产,人民生活和健康领域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植物资源与能源我们都知道古人有钻木取火之道,通过对木材的燃烧来取暖和做饭烧菜,这是已知的我国最早将木材用于能源作用的事例。
然而其用途在那个落后的时代仅仅如此而已,直至今时今日,人们已探寻到了很多植物资源的利用之道。
近几十年国内外研发出了很多利用植物能源的新技术,如我国六十年代初期利用松根蒸油,桉叶油,芸香科植物精油以及樟油等代替汽油。
美国能源部正在致力于海藻生物能源的各项研究项目。
苏联正在利用绿色植物制氢,然后再把氢作燃料,为人们所利用。
【1】除此之外,我们的食品用油也表现出了植物的又一大能源作用,有豆油,花生油,橄榄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他们在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占了不小的比重。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特征及保护利用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特征及保护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920703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2.png)
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特征及保护利用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还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环境等。
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的湿地植物资源特征及保护利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一、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特征(一)物种组成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丰富,物种组成多样。
主要包括湿地特有植物、湿地常见植物和湿地乔木等。
湿地特有植物主要分布在沼泽地、湿地草甸等地区,如刺莲、菱叶藻、苇藻等;湿地常见植物包括芦苇、香蒲、菰等;湿地乔木主要指水杉、柽柳等。
这些植物的存在丰富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湿地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二)分布特点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三江湿地、饶河湿地、哈尔滨湿地等地区,这些地方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适宜湿地植物的生长繁衍。
在黑龙江省境内还分布着大片的南北沼泽地,为湿地植物的分布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三)生态功能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不仅在植被覆盖、水源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
湿地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等,这些都是湿地植物对生态系统稳定运行所做出的贡献。
二、湿地植物资源保护对策(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针对黑龙江省湿地植物资源的特点,应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
通过监测,及时了解湿地植物资源现状和变化规律,为科学保护湿地植物资源提供数据支撑。
(二)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根据湿地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
加强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护和管理,保障湿地植物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开展科学研究对湿地植物资源进行科学研究,了解湿地植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和适应环境的特点,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植物资源提供理论支持。
(四)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湿地植物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湿地植物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植物资源的合力。
室内绿化对优化居家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
![室内绿化对优化居家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aa15d6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4.png)
室内绿化对优化居家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综述盛超群(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杭州3113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室内绿化行业应运而生。
目前关于室内绿化改善居家室内环境影响的研究存在不足,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影响因素未被觉察或研究,现存实际案例较少,参考文献多与绿化植物有关,很少谈及室内绿化的类型与布局,以及绿化养护管理对家庭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室内绿化角度出发,系统阐述室内绿化与改善居家室内环境之间的关系,室内绿化通过影响室内空间、气候、美学以及身心环境而改善居家室内环境,其中4个主要影响因素为植物选择与配置、布置方式、绿化类型与布局以及室内绿化的养护管理。
因此,进行室内绿化,要善于协调好环境、植物、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室内绿化;居家室内环境;植物;影响间。
可利用植物特有的质感、形态、色彩等改善因居家室内空间给人呆板、几何形体强烈的现状,更好地协调室内环境。
例如,采用多样造型和色彩的植物可以起到转移视线、柔化立面的作用,可在转角处或家具表面放置一些自然下垂的藤蔓植物[4]。
在室内增加绿化,可填补与丰富装修时造成的空间浪费,提高剩余空间的有效利用。
如沙发转角、楼梯底部等位置可利用相应绿化元素水源、假山石结合植物来进行自由创作、遮挡死角、装饰点缀及优化空间比例。
1.3植物选择与配置对不同类型住宅空间的影响客厅摆放的植物总体上宜株形端庄、舒展,以暖色为主[2],以体现典雅大方、热情好客的格调。
一般在入口处、客厅角落、沙发旁边可摆放较大的盆栽,首选棕竹、橡皮树等;在茶几和桌上,可放体量较小的盆栽或插花;不能在待客的地方摆放仙人掌等带刺的植物[2],可选择观叶的铁树、南洋杉、橡皮树等,或观花的金苞花、蟹爪兰等;几架上也可点缀吊兰、常春藤,或摆放别致的盆景及插花[4]。
卧室以小盆栽、吊盆植物为主,或摆放自己喜欢的插花。
书房的书柜上可摆放花草,如常春藤等[2],有益于烘托清静幽雅的气氛[4]。
植树节的树木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
![植树节的树木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7e3f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4.png)
植树节的树木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植树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旨在倡导绿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这一节日里,我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注重树木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创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植树活动是植树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树木是自然界的绿色宝藏,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活动,我们可以提高空气质量、增加生态多样性,并丰富人们的生活环境。
在植树活动中,我们应当选择适宜的树种,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树木的生长。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树木能够健康成长,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除了植树活动,我们还应当重视树木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树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壤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在植树后要注重树木的养护,定期修剪树冠,清除枯枝败叶,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
同时,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要进行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对树木环境的损害。
只有保护好树木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
在树木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树木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木材、纤维、能源等多种用途。
在伐木过程中,我们应当合理利用木材,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例如,可以将伐下的树木用于制作家具、建筑材料,甚至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循环利用,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树木资源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的消耗。
除了树木环境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还应当注重社会的参与与宣传。
植树节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绿化活动中来。
政府应当加大对植树事业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植树活动。
同时,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当加大对植树节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了解树木环境与资源的重要性。
总之,植树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不仅是绿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呼吁,也是对树木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倡导。
通过积极参与植树活动,注重树木环境的保护与管理,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可以为创建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前景综述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前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50e89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3.png)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前景综述胡桃科植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植物科,包括了很多重要的经济植物,如核桃、胡桃、板栗等。
胡桃科植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一些化合物具有化感作用,即对其他植物或生物体产生负面影响。
这种化感作用可以用于保护胡桃科植物免受其他植物的竞争和损害,同时也为其他应用提供了潜在机会。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主要通过它们释放的化合物实现。
这些化合物包括大量的苦味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抗生素和生物碱等。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挥发物、土壤中的根系分泌物或者其他形式传递到周围环境,并与其他植物或生物体发生作用。
苦味物质可以通过改变其他植物的味觉感知,减少其食用欲望,从而减少与胡桃科植物的竞争。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阻碍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抑制作用。
抗生素和生物碱则具有抑制细菌和昆虫等生物的作用,起到防御的功能。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在生态学和农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自然环境中,胡桃科植物可以通过化感作用限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
这一作用对于乡土植物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也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一些核桃核壳的化合物可以用作农药,用于防治一些病虫害。
胡桃壳和胡桃仁中的化合物也可以用于抑制一些杂草的生长。
这些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还可以避免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胡桃科植物化感作用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目前,在化感作用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技术和方法的难题。
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困难,化感作用的机制尚未完全解明等。
由于胡桃科植物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对于不同植物种类的应用效果也有差异。
对于不同植物种类的化感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评价仍然是必要的。
胡桃科植物具有丰富的化感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释放化合物对其他植物或生物体产生负面影响,起到保护和竞争的作用。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2d979fcaef8941ea76e05e1.png)
文献综述芦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摘要:芦竹是一种多年生高秆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
芦竹的分布北起辽宁,南至广西、台湾,生长最多的就是江浙。
芦竹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它对盐碱、干旱、贫瘠都有一定的忍耐力。
经调查我市各地农村房前路边都有种植芦竹。
但是对于芦竹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我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对它的生态价值认识不够。
本文主要介绍了芦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芦竹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的分析。
关键词:芦竹,生物学特性,现状,前景1.引言芦竹又名芦狄竹,是一种多年生高大的丛生草本植物,茎干直立挺拔,叶片宽大鲜绿。
芦竹分布范围较广,北起辽宁,南至广西,生长最多的是江、浙[1]。
在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北等暖温带地区,冬季地上叶片干枯,但茎秆可越冬不死,第2年分枝叶具多年生能力。
芦竹根系发达,根状茎盘根错节,茎丛生,杆直立,叶片扁平,圆锥花絮顶生。
芦竹适应能力很强,它即耐旱又耐涝,即耐热又耐寒,芦竹不仅抗旱,还抗盐,在滨海含盐0.4 %~0.6 %的盐荒地带,一般农作物难以种植的情况下,芦竹可以繁茂生长,十分适生[2]。
正因芦竹的抗性强、适应性广、生物量大[3-5],,所以用芦竹作为实验材料也有了重要的意义。
2.芦竹的生态学特性芦竹一种多年生高大丛生草本植物,具粗大多节根茎,茎秆直立中空,上部节常有分枝,叶片扁平,宽大鲜绿,叶鞘长于节间,无毛,基部接近叶鞘处篾黄色,软骨质,略成波状;圆锥花序,淡紫色,顶生,分枝稠密,斜向上升;花果期9~12月份[6]。
芦竹起源于地中海周围,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强,多见于河岸、道旁。
具有粗而多节的根茎,其主要的繁殖方式也是通过地下根茎进行的,繁殖能力较强。
芦竹适应能力较强,既抗旱、抗寒又抗热,芦竹还具有抗涝性,在田间短期积水的条件下,玉米、棉花出现涝灾,但芦竹仍能正常生长,不受灾。
芦竹很少出现病虫危害,足见抗病虫的能力也较强。
3.芦竹的应用现状3.1芦竹的综合利用芦竹集艺术价值、药用价值、工业价值、生态价值于一身,在很多方面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了。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1100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c.png)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植物保护是园林绿化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维护植物健康、提高植物观赏价值以及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植物保护技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农药过度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因此,研究和应用新型的植物保护技术,以更环保、可持续的方式保护植物免受害虫侵害,是当前园林绿化领域的重要课题。
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
一些研究集中在生物防治技术上,通过天敌昆虫、微生物和植物性药剂等手段防治病虫害。
此外,一些物理防治技术,如光诱、色诱等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防治技术的效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物理防治技术成本较高且难以持久。
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实地调查,了解园林绿化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分布情况。
其次,选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两种技术进行实验验证。
具体方法包括: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植物使用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手段进行保护,对照组植物则采用常规农药进行防治。
实验期间记录相关数据,包括病虫害发生情况、植物生长状况等。
最后,采用统计分析和比较方法,评估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手段的效果。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验证,发现生物药剂和物理防治手段在植物保护中均具有一定的效果。
生物药剂对环境的危害较小,对人类安全;物理防治手段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且具有长期性。
然而,这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物理防治手段的成本较高。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植物保护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植物种类、环境条件、防治成本等。
未来研究方向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1)进一步研究植物保护技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探索提高生物药剂稳定性和效用的方法;2)降低物理防治手段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性和可推广性;3)研究植物保护技术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应用效果,为园林绿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建议;4)关注植物保护技术的长期影响和安全性评估,确保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安全性。
植树节的生态系统与物种保护
![植树节的生态系统与物种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53627c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f.png)
植树节的生态系统与物种保护每年的植树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珍稀物种的生存。
在这个特殊的日
子里,人们可以通过种植树木来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生态系统
与物种保护做出实际的贡献。
植树节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活动,通过种植树木可以增加植被覆
盖率,提高空气质量,净化大气。
树木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雾霾的发生。
此外,树木还可以
调节气温,保持水土资源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植树节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通过种植树木可以促进生态保护,改善环境
质量。
植树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物种保护活动,种植树木可以为珍稀物种提
供生存的栖息地。
很多动植物依赖于树木生存,它们在树木上筑巢繁
衍后代,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
的不断扩张,许多树木被砍伐,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
通
过种植树木,可以为珍稀物种提供生存空间,促进物种的多样性,保
护生物多样性。
因此,植树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活动。
通
过种植树木,可以提高环保意识,促进生态保护,保护珍稀物种的生存。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植树节,积极参与种树活动,为保护环境、改
善生态系统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愿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色
![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色](https://img.taocdn.com/s3/m/6a838f9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f.png)
植树造林为地球增添绿色植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为地球增添绿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和过度开发导致了许多环境问题的爆发,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土流失等。
在这种背景下,植树造林成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在过去这些年里,由于大量的林木被砍伐,地表裸露的土地导致了水土流失的情况愈发严重。
没有了树木的保护,暴雨和水流会直接冲刷土壤,导致河流和湖泊的淤泥堆积。
然而,通过植树造林,我们可以恢复森林覆盖率,形成天然的屏障,阻挡水流冲刷土地,并促进水土保持。
这将有助于维持水资源的稳定供应,并减少水灾的发生。
其次,植树造林对于提升气候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净化大气。
不仅如此,森林还能够吸收大量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因素导致森林成为了一个有效的空气净化器。
此外,树木还能够调节温度和湿度,通过蒸发过程降低环境的温度,为城市带来清凉与舒适。
另外,植树造林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森林是许多生物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通过增加树木的数量和种类,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为各种动植物物种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同时,森林还为很多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庇护所,有助于保护这些物种免受人类活动的侵害。
此外,植树造林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植树造林项目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森林资源可以用于木材、纸浆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此外,森林还具备重要的生态旅游价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植树造林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活动,为地球增添绿色。
通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植树造林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植树造林还原自然净化空气
![植树造林还原自然净化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67bd7b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e.png)
植树造林还原自然净化空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空气质量成为人们日常关注的焦点之一。
然而,空气污染问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还原自然生态,植树造林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植树造林对于净化空气和还原自然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
一、植树造林对于净化空气的重要性植树造林具有显著的净化空气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树木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
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树木能够有效地吸收这些有害气体,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其次,树木能够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并有效降低气温。
尤其在城市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地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可以显著改善气候环境,减轻炎热天气对人们的不适。
此外,树木具有吸附颗粒物和污染物的能力。
树木的树冠和叶片表面形成了一个天然的过滤屏障,可以阻挡大部分尘埃、颗粒物和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会在树冠和叶片上沉积下来,减少它们进入人们呼吸系统的机会,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植树造林对于还原自然的重要性植树造林不仅对于空气净化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够帮助还原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首先,大量的树木能够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吸引和滋养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
树木的树干、树叶和果实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场所。
同时,树木还能够吸引各种鸟类和昆虫,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和保持。
其次,植树造林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树木的强大根系能够牢固地固定住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树木通过根系吸收和过滤地面和雨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护水源的纯净。
此外,植树造林还能够改善自然景观,美化城市环境。
树木的绿色和树冠的繁茂可以为城市增添一片绿色,营造出宜人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树木的美丽景观也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植树造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植树造林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
橡胶树 碳中和
![橡胶树 碳中和](https://img.taocdn.com/s3/m/089550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3.png)
橡胶树碳中和
橡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一种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橡胶树的种植和管理可以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橡胶树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此外,橡胶树的根系可以稳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进一步减少了碳排放。
为了实现橡胶树的碳中和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合理的种植和管理、使用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推广橡胶树的再植和更新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橡胶树的研究和监测,以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
橡胶树可以在碳中和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需要在种植和管理上采取可持续的措施,以确保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述经济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摘要】综述了经济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研究。
经济植物的栽种除了可以为人们带来经济效应以外,还可以具有净化水体、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维持湿地生态,改善盐碱地、旱地生态等作用,起到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共同进行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植物;环境保护;净化水体;保持水土;湿地Economic plants were reviewe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unctionAbstract: Economic plants were reviewed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unction of research. Economic plants in addition to bring people can be planted economic effect, but also can have purifying water body, conserving soil and water, and maintain windbreak and sand-fixation wetland ecological, improve the land, a dry land ecological effects, and hav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joint role.Key Words:Economic plan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urifying water body;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etland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加深,栽种具有保护环境作用的经济植物可以避免这种矛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取得平衡。
研究表明,各种经济植物具有不同的环境保护功能,这些功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植物的净化吸收功能1、1 经济植物对水体的净化能力目前,水体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降低,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部分的研究者希冀通过培养经济植物来净化水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李艳蔷等人[1]采用常规耗竭法进行吸收动力学试验,研究了陆生经济植物根系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芹菜、茼蒿和大蒜浮床净化效果显著,胡绵好等人[2]的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而由文辉等人[3]的试验结果表明用水雍菜和水芹净化受污染水体,不仅能高效去除TN和TP,且植物体内各重金属含量均处于可食用范围,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武艳[4]证明了水生经济植物根系发达,微生物附着增多,对可溶解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加强,有效的净化了养殖产业废水。
程天行等人[5]实验表明植物干重与TP的平均去除率相关性最大,植物根长与TN的平均去除率相关性最大,经济植物在净化城市河水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戴波等人[6]研究了在不同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影响下水花生、茭白等水生经济植物对微污染的景观水的净化效果;徐晓锋等人[7]在水培经济植物对污水中磷的吸收利用及去除效果的研究中指出,黑麦草、水芹等7种经济植物适合作为苏南地区冬季化粪池污水水培植物;戴全裕等人[8]在1.344ha氧化圹水面上建立了以水培经济植物为主的酿酒废水净化和资源化生态工程新体系,并得到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学者的实验结果都有力的证明了经济植物净化污染水体的能力。
1、2 经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植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选用经济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区进行生物防治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潘如圭[9]对三种经济植物盆栽进行多次重金属粉尘叶面撒粉污染和土壤污染处理,用比色法测定了样品体内的铜、铅、砷含量,表明这三种经济植物对重金属的污染具有较强的抗性和明显的吸收积累能力,为植物防治大气重金属污染提供了依据,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工矿区周围扩种非食用性的经济植物替代食用蔬菜和粮食作物,可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经济植物对地区生态的开发改良功能2、1 经济植物对盐碱地生态的改良我国现有各类型的盐碱地约1亿公顷,研究耐盐经济植物改善盐碱地区生态对盐土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0]利用常规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技术选育了耐盐经济植物新品种23个,改善了沿海滩涂普遍存在的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经济效益低、自我调控能力弱和生态系统受损退化等问题。
周丽娜[11]对沙棘的开发利用调查也表明沙棘兼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沙棘具有振兴风沙区、盐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意义。
2、2 经济植物对荒漠生态的改良我国地域辽阔,干旱荒漠面积也广大,耐旱经济植物栽种对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姬钟亮[12]对旱生油瓜的研究证实其栽种于荒漠干旱地区可生产大量的果实种子,种子富含油脂和蛋白质,庞大的肉质贮藏根内含丰富淀粉,用于食品和工业中,具有多种用途,在干旱和半干旱低粮产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成信等人[13]的荒漠经济植物引种试验报告也表明老鼠瓜抗旱性极强,其种子出油率高,可食用,根、皮、花、叶都可入药,花期长,丰富了沙区的蜜源,是荒漠地区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生物。
2、3 经济植物对湿地生态的保护对湿地水生经济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是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防止湿地退化和恢复湿地生态有重要意义。
苏平等人[14]以南瓮河森林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指出加强对该湿地经济植物资源的管理力度,保护利用其丰富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熊汉锋等人[15]选取了6个评价因子,采用实地调查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对长江流域的10中湿地水生经济植物进行了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其评价体系为湿地经济植物的评选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判断依据。
吴翠等人[16]则在一般经济植物育种指标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湿地经济植物生物学特点及筛选的目的,制定了湿地植物的Ⅲ级选育指标,并举例说明,为湿地经济植物的种植选取指明方向,使湿地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保护同时实现。
2、4 经济植物对涝渍地生态的开发改良涝渍地地势低洼、土壤通气性差、速效性养分含量低、还原性有害物质含量高且洪涝灾害频繁,农田低产。
陈卓良[17]的研究指出,因地制宜地向涝渍地引进高产优质、耐水耐湿和耐潜特性的经济作物,模拟具有水湿生态经济作物特点的优良立体农业模式,才能改变涝渍地生态生产的落后面貌。
其实验表明,水生和湿生经济作物及其农业模式在涝渍地生态系统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有重要的生态效益。
3、经济植物保持水土的功能我国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利用植被是保持水土的重要方法,其中栽种经济植物,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是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
郭春慧等人[18]指出芦笋在黄土丘陵地区是一种高效的保土经济植物,在苏敏[19]的报告中也指出在黄土高原上应加速发展芦笋水保经济植物;朱钟麟等人[20]则从蓑草的根系特征上说明了蓑草对水土的保持功能;王占臣等人[21]说明了优良保土经济植物五味子的栽培管理方法;张卫明等人[22]研究探讨了野生经济植物在恢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指出多种经济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可将发展野生经济植物作为人工修复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除了选择具有保持水土功能的植物外,经济植物的栽培方式也有重要影响。
陈一兵等人[23]的调查试验指出经济植物篱是有效控制土壤流失的措施;秦松等人[24]为我们介绍了坡耕地经济植物篱的建设技术;涂仕华等人[25]利用经济植物篱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防止长江上游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为坡耕地的改造和农业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陈正刚等人[26]在南方红黄壤地区的研究也取得相似结果。
除了经济植物篱外,丁朝华等人[27]指出经济植物的复层栽培方式也可有效保持水土。
4、经济植物防风固沙的功能我国北方地区风沙严重,栽培防风固沙的植物是有效的防治手段,王镜泉[28]在腾格里沙漠的调查报告就指出多种经济植物具有此功能,如:兴安胡枝子、白草、芦苇等优质牧草和白刺、红柳等药用植物。
王宏宁等人[29]则研究了防风治沙经济植物沙枣高产栽培的技术。
5、经济植物替代控制豚草的功能豚草是一种花粉含有过敏原的入侵物种,在我国多处地区都有分布,用演替中后期出现的有经济价值的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取代豚草种群,是一种生态防除豚草的有效方法。
关广清等人[30]用紫穗槐、草地早熟禾、菊芋分别代表具有光竞争、地下竞争优势的替代植物进行了作用方式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植物替代公路两旁密集的豚草,保护了路基,绿化了公路,充分体现了提到控制豚草方法的多种效益。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经济植物的环境保护效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农作物上,对其他类型的经济植物关注较少,往后应多注意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以及经济植物在环境保护的其他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1]李艳蔷,姜应和,李兆华,等.陆生经济植物浮床去除富营养化水中氮素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2]胡绵好,奥岩松,杨肖娥,等.不同N水平的富营养化水体中经济植物净化能力比较研究[J].水体保持学报,2007.[3]由文辉,刘淑媛,钱晓燕.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报,2000.[4]武艳.水生经济植物浮床在水产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5]程天行,郑向勇,严立,等.几种经济植物水培净化城市河水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6]戴波,胡小兵.水生经济植物净化水质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7]徐晓锋,史龙新,许海,等.水培经济植物对污水中磷的吸收利用及去除效果[J].生态学杂志,2006.[8]戴全裕,陈源高,魏云,等.水培经济植物对酿酒废水净化与资源化生态工程研究[J].科学通报,1996.[9]潘如圭.三种经济植物对重金属吸收积累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1.[10]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耐盐经济植物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J].江苏科技信息,2010.[11]周丽娜.经济植物沙棘的开发利用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姬钟亮.一种适于干旱地区栽培的经济植物―旱生油瓜[J].野生植物研究,1984.[13]王成信,王大为.荒漠经济植物老鼠瓜引种试验报告[J].甘肃林业科技,1987.[14]苏平,孙玉杰,赵治军.南瓮河森林湿地野生经济植物的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6.[15]熊汉锋,彭有轩,孙海元,等.10种湿地水生经济植物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16]吴翠,史玉虎,黄颖.湿地经济植物筛选方法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10.[17]陈卓良.水湿生经济植物开发及涝渍地农业模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18]郭春慧,马凤桐,黄瑾.黄土丘陵区高效保土经济植物芦笋的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6.[19]苏敏.水保经济植物--芦笋[J].水土保持通报,1997[20]朱钟麟,卿明福,刘定辉,等.蓑草根系特征及蓑草经济植物埂的水土保持功能[J].土壤学报,2006.[21]王占臣,邹继勤,杨永华.优良保土经济植物五味子的开发利用与栽培管理[J].中国水土保持,1993.[22]张卫明,萧正春,张广伦.野生经济植物与水土保持[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0.[23]陈一兵,林超文,何国亚.经济植物篱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1.[24]秦松,夏锦慧,邓英,等.坡耕地经济植物篱建设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4.[25]涂仕华,陈一兵,朱青,等.经济植物篱在防治长江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及效果[J].水土保持学报,2005.[26]陈正刚,朱青,王文华,等.南方红黄壤区经济植物篱配合平衡施肥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27]丁朝华,金义兴,武显维,等.经济植物复层栽培对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和移民经济的作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28]王镜泉.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的主要防风固沙植物[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80.[29]王宏宁,高武德.优良防风治沙经济植物沙枣高产栽培技术[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30]关广清,韩亚光,尹睿,等.经济植物替代控制豚草的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