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合集下载

重金属污染治理用重金属稳化剂治理效果

重金属污染治理用重金属稳化剂治理效果

重金属污染治理用重金属稳化剂重金属污染怎么治理是困惑人们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因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隐蔽性、无法被生物降解,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在生物体内富集,甚至可转化为毒害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对食物链中某些生物产生毒害,或最终在人体内蓄积而危害健康。

重金属稳化剂是利用药剂中的粒子吸附部分重金属离子,吸附后的重金属离子与稳固剂发生离子交换反应被稳固剂所固定,进一步通过硅酸、铝等含水性非晶物质及低结晶矿物的高度结晶化,使重金属成为矿物中的微量成分。

产生的结晶物质可通过再结晶过程及粒子之间生成交错的晶体,形成强结构的固化网,将固化的重金属进一步封固在固化网内。

此过程不仅达到了固化的作用,通过晶体交错、再结晶的不可逆反应过程,使其达到了稳定化的效果。

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目的。

这种方法治理范围较广泛包括污泥、工业废渣、粉尘、土壤等多个领域。

治理成功率在98.7%以上。

重金属稳化剂治理污泥案例:就目前用到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中,都有它的利处,但相对的也有反的的一面我们就治理的方法来进行对比如:1.化学治理方法:化学稳定固化添加重金属稳化剂;形成的固化物质在环境条件改变(如pH)的情况下,也可抑制污染物质的再次溶出、扩散。

最终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2.工程治理方法:客土是在污染的土壤上加入未污染的新土;土是将以污染的土壤移去,换上未污染的新土;翻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翻至下层;去表土是将污染的表土移去等。

3.生物治理方法:利用生物的某些习性来适应、抑制和改良重金属污染。

动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动物蚯蚓、鼠类等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等对重金属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还原等作用4.农业治理方法:控制土壤水分是指通过控制土壤水分来调节其氧化还原电位(Eh),达到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目的;化学治理方法:科创重金属医生采用高科技产品科创重金属稳化剂,有效对土壤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达到降低环境中铅含量的目的。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结构和毒性,以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有效性,达到有效修复和治理土壤污染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固化稳定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固化技术、化学固化技术和生物固化技术。

本文将对这三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物理固化技术主要包括固化剂添加物理固化和稳定剂添加物理固化两种方法。

固化剂如水泥、石灰等能与重金属形成无溶解性的稳定化物,有效阻止重金属的迁移。

稳定剂如粉煤灰、渣滓等能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结合物,减少重金属的毒性。

物理固化技术具有固化效果好、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等优点,但固化剂和稳定剂需要添加较多,且对土壤质地和环境要求较高,容易造成土壤硬化,影响土壤生态功能。

化学固化技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结构和毒性。

常用的化学固化剂有脲醛树脂、磷酸盐等。

化学固化技术能够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重金属的可溶性和生物有效性降低。

化学固化技术具有固化效果明显、处理土壤量大、工艺简单等优点,但在添加化学物质后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物,对土壤pH值和微生物活性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生物固化技术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吸附、螯合、沉淀等作用,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活性。

常见的生物固化技术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方法。

植物修复利用植物的吸收、富集和固化能力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微生物修复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生物合成功能来稳定和降解重金属。

生物固化技术具有生态环境友好、适应性广泛等优点,但其固化效果较慢,需要较长时间进行修复。

在对比分析中,物理固化技术能够提供较好的固化效果,但对土壤质地和环境要求较高;化学固化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的土壤,但存在污染物的产生和对土壤pH值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生物固化技术具有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但修复效果较慢。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化稳定化技术,并注意技术的综合效益和环境风险评估。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稳定性及再活化研究进展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稳定性及再活化研究进展

固化稳定化修复后土壤重金属稳定性及再活化研究进展作者:常春英,曹浩轩,陶亮,吕贻忠,董敏刚单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卷期:《土壤》2021年第53卷第4期固化/稳定化技术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主流修复技术,非常依赖于对土壤、地下水等的使用限制,在修复后不仅需要测试其浸出毒性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还需根据其资源再利用方式进行后期风险控制,以规避对植物、动物的影响,确保修复效果的长期有效性。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的深入推进,固化/稳定化技术作为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的重要风险管控技术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污染场地再利用环境监管大多终止于通过“修复效果评估并验收”,针对后续实际建设与原修复假设条件的偏离以及风险是否有“反弹”等情况还需进一步关注。

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不能实质性销毁或去除污染物,而是阻断污染物的暴露和迁移,污染物仍存在于介质中,因此其修复后效果评估方法及标准一直是该技术关注的热点。

论文整理了国内外常用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评估方法及其适用情形(表1),根据产物最终处置或再利用情景差异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多以重金属浸出浓度为衡量指标,针对产物用作路基等情形的,还需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抗渗透性等物理性指标;浸出毒性主要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等标准判定。

表1 国内外常用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固化/稳定化技术通过沉淀、吸附、络合等作用暂时降低重金属的暴露风险,或是通过氧化还原作用使变价金属转化为毒性和迁移性更小的价态,将土壤重金属由较为活跃的形态(如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或弱酸提取态)转化为较为稳定的形态(如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

污泥固化处理技术及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

污泥固化处理技术及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

结论与展望
5、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 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谢谢观看
实验研究包括以下步骤:
4、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采用统计分析 方法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的污泥固化处理方法和重金属污染控制方法对污泥 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物理处理方法中,采用固化剂稳定化和 包埋稳定化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化学处理方法中,沉 淀法和氧化还原法对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的产生; 生物降解方法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但处理周期较长。
污泥固化处理技术
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分析表明,物理处理方法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有限; 化学处理方法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处理成本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生物 处理方法具有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但处理周期较长,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施。
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
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
重金属污染是污泥中最为的问题之一。重金属在污泥中的存在形式和迁移转 化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有机质含量、离子强度等。常见的重金属 污染控制方法包括稳定化、固定化、生物降解等。
污泥固化处理技术
污泥固化处理技术
污泥固化处理是污泥处理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污泥稳定化、固化和 减量化,便于后续的处置和利用。常见的污泥固化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 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污泥固化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脱水、干燥和压缩等。这些方法可以去除污泥中的大量 水分,减少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置。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酸碱处理、氧化还原 处理和絮凝剂处理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变污泥的化学性质,使其更加稳定,易于 处理。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和好氧发酵等,这些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 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稳定的无机物。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出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种土壤污染形式。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而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是目前用于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希望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重金属污染土固化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固化技术是指通过添加固化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与固化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将重金属固化在土壤中,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目前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石灰、磷酸盐等。

固化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处理效果稳定。

但是也存在固化深度不易控制、固化后土壤质地变化等问题。

三、对比分析1. 技术原理重金属污染土固化技术是通过添加固化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与固化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从而将重金属固化在土壤中。

而重金属污染土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添加稳定剂,改变土壤结构和性质,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稳定存在于土壤中。

可以看出,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在技术原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2. 处理效果固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化,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而稳定化技术虽然也能够使重金属稳定存在于土壤中,但相对于固化技术而言,处理效果相对较弱。

因此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土时,固化技术的处理效果要明显优于稳定化技术。

3. 操作难易度固化技术的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只需要添加固化剂并进行充分混合即可。

而稳定化技术则需要考虑稳定剂的用量和混合均匀度,操作难度较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固化技术的操作难度较低,更易受到行业的青睐。

四、结论通过对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固化技术相对于稳定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明显等优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受到重视。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污染土壤情况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技术,不能一概而论。

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以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危险废物的排放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镉等。

这些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

对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见的危险废物焚烧飞灰重金属稳定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固定化、化学稳定化和生物稳定化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

固定化方法是指将重金属污染物与固化剂反应形成化合物或固体物质,从而降低其溶解度和迁移性。

常见的固定化剂有水泥、硬化剂、土壤等。

水泥固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水泥中的硅酸盐和铝酸盐与重金属形成低溶解度的沉淀物。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存在固体体积增大和固化时间较长等缺点。

化学稳定化方法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药剂,与重金属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常用的化学稳定化剂有硫化剂、硫酸盐、碳酸盐等。

硫化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稳定化剂,其原理是将重金属形成难溶于水的硫化物。

该方法具有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存在药剂成本高和处理效果受药剂量和反应条件的影响等缺点。

生物稳定化方法是指利用生物体吸附或转化重金属污染物,降低其浓度和毒性。

常用的生物稳定化方法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

植物修复是一种利用植物吸收富集和转运重金属的方法。

植物中的根系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将其转运到地上部分,从而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

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或还原重金属的方法。

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或酶的作用,将重金属还原或转化为无毒的形态。

生物稳定化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的优点,但存在修复周期较长和适用范围窄等缺点。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废物特性、处理工艺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

还需要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合理管理和监管,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环境和人类的福祉。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的过程中,不仅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对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自的技术原理、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旨在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

重金属是一类对生物有毒的元素,其超标污染土壤会导致作物生长受阻、土壤微生物受损、地下水受到污染等问题。

固化稳定化技术通过将重金属与其他物质结合,降低其可溶性和生物有效性,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生物积累,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

这一技术对于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恢复土壤生态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问题变得尤为紧迫。

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不仅有助于加速修复受污染土壤的进程,还有助于提升土壤修复技术的水平,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为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两种技术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时的适用性和效果,为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促进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对技术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以全面评估两种技术的实际效果和潜在问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建议和指导。

2. 正文2.1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固化技术是一种通过添加固化剂将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转化成不易溶解或不易迁移的物质的技术。

固化、稳定化在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固化、稳定化在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应用

固化,稳定化技术在重金属场地污染修复中的模拟应用固化、稳定化急速是指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密封在惰性固体基质中,以降低污染物流动性的一种处理方法。

其中,固化是将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用惰性材料加以束缚的过程,而稳定化使将废物的有害成分进行化学改性或将其导入某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中的过程,即固化通过采用具有高度结构完整性的整块固体将污染物密封起来以降低其物理有效性,而稳定化则降低了污染物的化学有效性[1]。

代表性固化药剂包括水泥、粉煤灰、石灰、沥青等。

以水泥固化为例,其固化机理为:〔1〕利用水化作用形成的具有高比外表积的C-S-H凝胶吸附污染物;〔2〕将污染物包裹于水化产物晶格当中;〔3〕使污染土壤形成结构致密、孔隙率少的固化体,降低污染物迁移;〔4〕水化产物具有较高pH值,可以有效降低酸沉降对固化体的破坏。

代表性的稳定化药剂包括:Daramend-M、EnviroBlend、EHCM〔地下水〕、磷酸盐、硫化物药剂等。

其稳定化主要机理为:〔1〕通过氧化复原反应改变污染物形态,降低其毒性,如采用零价铁、亚硫酸钠、硫化亚铁等复原剂将Cr〔VI〕复原为Cr〔III〕,或〔2〕通过离子交换反应使污染物形成沉淀,降低迁移性,如使用磷酸盐、硫化物药剂处理铅污染土壤。

图1 施工组织设计图2.2 主要设备通过土壤混合装置,对要修复的土壤进行混合。

如下列图:图 2 土壤混合装置规划用地类型:居住用地占地面积:840亩主营业务: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全循环尿素生产样板厂;生产多孔粒状硝酸铵;总氨年生产能力可到达24万吨。

污染物:砷场地分布平面图如下〔图3〕:图3 场地分布平面图将场地分为A-G7个区间,如下表:区域编号区域范围污染程度A 西北角煤场中度污染区B 北部煤场中度污染区重度污染区C 净化车间、水煤气储罐、前段压缩工序D 水处理系统重度污染区E 造气车间中度污染区生活污染区F 汽油库、机加工、变电站、金属库、油漆库G 其它区域轻度污染区3.2 对场地进行调查以及评价对场地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点分布如下〔图4〕:图 4 调查点分布图采用高精度GPS确定原功能区边界,进行布点,全场完成采样点N个,确定场地主要污染物为As,并判断污染区域。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容许值,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种环境问题。

目前,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主要手段之一。

固化是将重金属离子固定在土壤颗粒中,使其不易溶解和迁移,从而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稳定化是通过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降低其毒性,从而达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本文将对固化稳定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适用性、效果和局限性,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参考。

一、固化技术1. 概述固化技术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与添加剂进行混合,并在固定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将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形成稳定的固体体系。

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氧化铁等。

固化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2. 适用性固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情况,对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有效。

而且固化技术可以将土壤中的固体和液相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复合物,适用范围广泛。

3. 局限性固化技术的局限性在于部分重金属元素可能与固化剂发生反应后释放到土壤中,导致二次污染。

而且固化剂的成本较高,且对土壤质地要求较高,对于粘土含量较高的土壤处理效果不佳。

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改变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物质,减少其毒性和迁移能力。

稳定化技术一般包括还原、氧化和吸附等过程。

稳定化技术的局限性在于需要调整土壤的化学条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且对土壤的影响相对较小,处理效果相对固化技术来说稍显不足。

稳定化技术对土壤pH值、含水量等要求较高,对土壤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三、对比分析从上述对固化和稳定化技术的概述中可以看出,固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含重金属较高的情况,对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有效,而且作用机制比较明确,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显著。

而稳定化技术适用于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含重金属较低的情况,对难以用固化剂固定的重金属元素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

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

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现状与危害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问题日益严重。

重金属如铅、镉、汞、铬等在土壤中积累,会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产生不良影响。

从物理性质方面来看,重金属污染可能改变土壤的颗粒结构,使其变得更加紧实或松散,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

这会进一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因为植物根系需要适宜的土壤通气和水分条件。

在化学性质上,重金属会与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一些重金属会与土壤中的腐殖质结合,改变腐殖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

同时,重金属还可能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酸化或碱化,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

对于植物来说,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无法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养分,如氮、磷、钾等,导致生长不良。

从生物学角度,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有着极大的危害。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养分循环等过程。

重金属的存在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一些对重金属敏感的微生物可能会死亡,而一些能够耐受重金属的微生物可能会过度生长,打破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这种微生物群落的失衡会进一步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如土壤的自净能力下降。

此外,重金属污染土壤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植物从污染土壤中吸收重金属,然后这些植物可能被动物食用,重金属就会在动物体内积累。

当人类食用这些受污染的动植物时,重金属就会进入人体,在人体内积累并可能引发各种疾病,如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

二、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固化稳定化是一种常用的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技术,其目的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固定在土壤中,使其难以迁移和释放,从而降低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一)物理方法1. 土壤淋洗土壤淋洗是一种通过用水或其他溶剂冲洗土壤,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固化污泥中Cu、Zn形态的转化及对浸出毒性的影响

固化污泥中Cu、Zn形态的转化及对浸出毒性的影响
重金属形态分析采用被学者广为使用的Tessier 五步浸提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可交换态:以8 mL 1 mol/L MgCl2(pH= 7.0)提取,于室温振荡l h,4 000 r/rain下离心后收 集上清液待测;
(2)碳酸盐结合态:上一态残渣中加入8 mL l mol/L NaAc—HAc(pH=5.O),室温下振荡,4 000 r/ min下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待测;
系数小于1时,浸出量不能包括不稳定形态的全量,
1‘ 材”…料…与~方一法“
此时采用浸出量来评价毒性是不安全的,还需对重 1.1试验材料
金属形态进行分析。考虑到中国城市污泥中重金属
试验用污泥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基
以Cu、Zn为主‘n】,本研究重点开展Cu、zn形态分 本性质见表1;水泥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析在评价Cu、zn固化效Fra bibliotek时的重要性研究。
表I污泥基本性质指标
1.2试验方案
为了研究水泥添加量对浸出量和形态的影响.
设计了6种水泥添加量,方案见表2,水泥添加量为
每单位重量的污泥中添加的水泥百分含量,当龄期 达到7天时,风干污泥,采用水平振荡法分析Cu、Zn
浸出量,Tessier五步浸提法分析Cu、zn形态。
(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在上一态残渣中加入 40 mL 0.04 mol/L NH20H·HCl,在96℃水浴中振 荡,以4 000 r/min下离心后收集上清液待测;
(4)有机结合态:上一态残渣中加0.02 mol/L HN03溶液6 mL和30%的H202(用HN03调节pH =2.0)10 mL,85℃偶尔振荡2 h,然后加入5 mL H:0:(30%,pH=2.0),85。C问隙振荡3 h,取出冷 却至室温后,加入3.2 mol/L NH4Ae 10 mL,振荡 O.5 h后用前述方法离心分离;

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研究进展

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研究进展

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固化稳定处理是当前环境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综述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的研究进展,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的来源、危害及其固化稳定处理的必要性。

随后,详细阐述了目前常用的固化稳定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效果。

接着,本文讨论了固化稳定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如成本、效率、二次污染和长期稳定性等问题。

本文还关注了固化稳定处理技术的新兴研究方向,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复合污染场地的处理以及环境友好型材料的开发等。

本文提出了未来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总体而言,本文全面梳理了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概述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是指因工业生产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过环境背景值,并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场地。

这些场地通常来源于金属冶炼、电镀、化工、矿业等行业的废弃物处理不当或事故泄漏。

重金属污染场地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而且通过食物链、地下水等多种途径威胁人类健康,其治理与修复已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

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的主要特征包括:污染源复杂多样,涉及的重金属种类繁多,包括镉、铅、汞、铬、砷等污染程度和深度不一,有的污染仅限于表层土壤,有的则深达地下数十米污染场地环境条件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类型等都会影响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规律。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金属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废弃物和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和农药等。

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固化技术通过添加固化剂将重金属离子固定在土壤中,降低其活性和毒性;稳定化技术则是通过添加稳定剂或复合改良剂,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其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各有优势和局限性。

深入比较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的特点和效果,有助于为选择最适合的重金属污染土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对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一些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两种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比分析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我们旨在找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技术细节,提高治理效果。

通过研究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技术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总体上,研究目的旨在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治理工作的实施,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意义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引言:研究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重金属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为环境保护和土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降低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还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促进植被生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土是一种常见的污染土壤,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污染土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固化污染土,使其变得更稳定、不易溶解和释放重金属,从而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固化稳定化技术通常可以分为化学固化稳定化和物理固化稳定化两种。

化学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添加固化剂,使重金属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固体化合物,从而固化污染土。

常见的固化剂包括水泥、石灰、硅酸钠等。

物理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利用物理隔离和包埋等方法,将污染土隔离开来,使重金属不易释放。

常见的物理固化稳定化技术包括堆埋、覆盖、地下隔离等。

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

化学固化稳定化技术,虽然可以快速固化污染土,但需要使用大量固化剂,成本较高。

此外,如果固化剂不充分混合,或者控制不当,可能会出现固化不彻底或者出现二次污染等问题。

物理固化稳定化技术虽然较少使用固化剂,成本较低,但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和气体的运移和扩散,否则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或者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不同的污染土,选择最合适的固化稳定化技术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下,化学固化稳定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较高、含水量较低、土质松散的污染土;物理固化稳定化技术适用于重金属较低、含水量较高、土质较紧密的污染土。

此外,也可以将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例如先使用物理固化稳定化技术将污染土隔离开来,再使用化学固化稳定化技术加固隔离层。

总的来说,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处理重金属污染土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具体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考虑。

只有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并正确施工和控制,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

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摘要:目前,重金属污染相对严重,固化/稳定化(S/S)修复成为重要防控措施,该技术是实现重金属污染程度降低以及改善土壤现状的一种修复方法,高效稳定,适用性较强。

原理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住,在化学原理作用下形成固态不溶物,借此防止污染释放。

本文将结合S/S技术应用现状,分析S/S技术影响因素、主要技术,并对应用效果评价,借此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夯实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改善土壤环境。

关键词:土壤修复技术;固化与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引言: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同于其他介质污染,不仅污染范围广,而且污染时间持续时间长,土壤重金属污染隐蔽性强,污染前期较难发现。

而且无法被生物降解,久而久之土壤重金属污染会转嫁到生物体内,最终损害身体健康。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备受全球关注,技术主要有植物修复、热解析法、微生物修复以及本文重点研究的固化/稳定化(S/S)等。

实践证明S/S修复技术优势在于成本低、见效快,值得大范围推广。

1固化与稳定化修复技术原理土壤固化/稳定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S/S)包含了两个概念。

首先是污染固化处理,重点在于对污染物实施包裹,确保呈现出颗粒状态,实现有效的污染物管理封存,这样的污染物就可以减少流动性,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

稳定化处理过程是指借助可靠途径将污染物转化,生成迁移能力较差且不容易溶解的形式,降低污染物的有害性,为生态系统危害性控制提供可能。

在很多场景中,稳定化与固化过程截然相反,稳定化结果有较低的泄漏风险,不容小觑。

2 S/S修复效果影响因素2.1土壤特征在S/S修复过程中,水化反应是必要条件,土壤的pH值、实际的物质特征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均会直接左右S/S的修复效果。

(1)pH值。

研究发现,碱性环境(pH>10),可有效强化水化反应(以石灰石等为基料的),促使较多水化硅酸钙等形成,这对S/S修复效果至关重要。

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效果研究

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效果研究

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效果研究
汪韦兴;陈飞勇;彭辉宇;宋扬;侯浩波
【期刊名称】《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39)3
【摘要】河流长期纳污易导致底泥污染,淤泥清理是河流治理的重要措施,对清理的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利于防止其二次污染。

文章选取广东肇庆某河流重金属污染底泥作为样本,通过分析固化后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及其存在形态分布,研究了自制无机固化材料对淤泥中重金属的固化效果。

结果表明:自制固化剂对底泥中重金属的稳定化作用明显,重金属的浸出毒性显著降低,且随着固化剂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的增长,固化效果更加明显;固化剂对重金属的固定主要是通过固化剂水化产物钙矾石、水化硅酸钙凝胶吸收重金属,使其转化为不溶态或稳定的络合态,宏观上表现为固化处理后残渣态重金属质量浓度的增加及其有效性的降低。

【总页数】9页(P46-54)
【作者】汪韦兴;陈飞勇;彭辉宇;宋扬;侯浩波
【作者单位】广东泉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4
【相关文献】
1.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应用研究
2.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应用研究
3.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4.广东某河道复合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小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是目前解决重金属污染土壤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该技术通过添加固化/稳定剂,将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转化为稳定的无毒化合物,从而达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溶解度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硫酸盐固化技术是一种基于硫酸盐水泥的土壤固化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硫酸钙反应与重金属离子互相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硫酸钙复合物。

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硫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吸附重金属离子。

缺点是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土壤PH值下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硫酸盐水泥的硬化时间比较长。

其次,氧化还原固化技术通常使用FeSO4和Ca(OH)2固定重金属污染土壤。

该方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将重金属离子还原并稳定为无毒固态物质。

使用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迅速固定重金属,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不会导致土壤PH值异常。

但是,该方法的固化效果可能会受到土壤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影响,需要考虑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再次,水泥固化技术是在土壤中添加水泥并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一种与水泥混合的无毒化合物,并固化土壤。

水泥固化技术应用广泛,固化后的土壤具有压缩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的特点。

然而,土壤的化学性质可能会因水泥的添加而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可能会降低,还可能出现表面开裂等问题。

最后,化学稳定化技术是利用一系列化学稳定剂,如聚丙烯酸盐、硬脂酸钙等,与重金属离子反应,形成产物稳定的化合物。

该方法具有固化效果好、固化时间短、无基质损伤等优点。

但是,化学稳定剂的使用成本较高,不同的化学稳定剂对不同重金属的固化效果不同,需要控制合适的剂量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综合比较,以上几种方法均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

但是,不同方法之间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同时,需要注意固化剂的选择、添加剂量和混合方式,以及注意处理后的土壤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重金属稳定化

重金属稳定化

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挖掘、稳定/固化、化学淋洗、气提、热处理、生物修复等。

固化技术通过把污染物囊封入惰性基材中,或在污染物外面加上低渗透性材料,来减少污染物暴露的淋滤面积以达到限制污染物迁移的目的。

稳定化技术是从改变污染物的有效性出发,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或毒性更小的形式。

稳定/固定化技术包括:水泥固化、石灰火山灰固化、塑性材料包容固化、玻璃化技术、药剂稳定化。

药剂稳定化技术(化学钝化修复)基于以降低风险为目的,通过向土壤中加入稳定化剂,以调节和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产生吸附、络合、沉淀、离子交换和氧化还原等一系列反应,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从而减少重金属元素对动植物的毒性。

优点:投入低、修复快速、操作简单等特点,对大面积中低度土壤污染的修复具有较好的优越性,能更好地满足当前我国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以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

化学药剂可分为无机药剂和有机药剂。

根据废物中所含的重金属种类,可以采用的稳定化药剂有石膏、氢氧化钠、硫酸亚铁、硫化钠、氯化铁和高分子有机稳定剂等。

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磷稳定剂较多,既有水溶性的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钙及三元过磷酸钙、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钠、磷酸等,也有难溶于水的羟基磷灰石、磷矿石等。

磷酸盐能极大地降低有效态Pb浓度,使其残渣态增加11%~55%。

目前,含磷物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集中在Pb的钝化上,经磷酸盐诱导后,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铅将转化为更加稳定的磷酸铅,从而减少了土壤中的铅向植物地上部分转运,降低铅的生物可利用性。

含磷物质不仅对铅有很好的修复固定效果,对与之共存的其他金属如镉、铜和锌等也有一定的稳定化效果。

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与其化学形态、颗粒大小、微区环境等密切相关。

土壤中重金属不同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大小为:水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对比分析重金属污染土是指土壤中存在较高含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较大威胁。

土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针对重金属污染土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作用将重金属元素稳定在土中,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常见的土固化稳定化技术有固化、稳定化和固化稳定化两种方式,但在不同的工程方案中,采用何种技术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处理效果、成本和环保需求进行综合分析。

固化技术:固化技术是通过添加水泥、石灰等固化剂来使重金属元素和重金属污染土粘结成块,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依据加入固化剂的方式不同,固化技术分为表面固化和深度固化。

表面固化较为简单,不影响土的透水性,但只适用于表层比较浅的污染土;深度固化需要深度破坏土的结构,增加土的固结质地,但效果显著、可靠。

固化技术成本较低,但处理后土的透水性较弱,不适合用于一些需要土壤透水性的工程。

稳定化技术:稳定化技术是通过添加氯化钾、磷酸盐等化学剂使重金属元素转化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将重金属元素在土内长期保持稳定状态,不受环境影响。

稳定化技术因添加的化学剂不同而具有多种形式。

例如通过添加氯化钾制作氯化物纤维,使重金属元素与无机物质结合,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

稳定化技术处理后,土壤的化学性质能得到改善,并且很少会影响土的透水性,适合用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

固化稳定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是综合应用固化技术和稳定化技术的一种处理方法。

固化稳定化技术在水泥和石灰制备的固化剂中添加氯化锂和乙酸锌等化学剂,同样也能稳定重金属元素,使得土壤堆积体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但是固化稳定化技术较为耗费时间,需要缓慢淬火,加工成本较高。

处理后土的透水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各种土固化稳定化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的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在处理具有重金属污染土的工程中,应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成本进行好评估和调整。

各种土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重金属的达到环境和人体损伤的风险,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re
of
gu舢my
minerals and hea、,),metal Speciations
me results of S/S with bentonite
s01ely.
(4)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Vy metal speciations a11d their leaching characteristics
Carbonates)、F3(Bomld
Iron觚d Man92ulese Oxides)a11d
to
F4(Bound
O唱aulic Matter),leached Zn were右lom F3(Bound
Pb were丘.om
Iron
aIld
MangaIlese
to
Oxides),leached
Orgallic Ma骶r).
30%and 22%.
(2)The
bentonite
rules about S/S elevated the
a艉cted

heav),metals’specia_tions were Cu、ZIl、 Pb,they were
analysed.S/S with changed
t0
Solely
stabilities of
论文作者(签名):-二主华bL
2咿


J7

1.绪论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质以及污水表面漂出的浮沫 所得的残渣,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病原体、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等,如处 理不善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污泥产生量约占污水总处理量的O.3%~5%(含水率以97% 计)‘¨,U
to know deeply the infection of
solidificatio∥stabilization
on
heavy
metals in sludge,this study researched the rules of the cement treated solely,the bentonite treated solely,and they treated together.Then,the primaD,reaSons of specjations were analyzed疗om pH,contents results about heaVy metal speciations in
118mg・kg~、10mg・kg~,Cu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其含量高达83%,Zn和Pb的不稳定
态含量都较高,分别达到30%和22%。
(2)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中Cu、Zn、Pb形态变化规律研究。膨润土单独处理提高
了Cu、Zn、Pb的整体稳定性,它们都向更稳定的形态转化;而水泥单独处理提高了Cu
contents
n啪bers
can
not
of unstable in
completely.The results of heavy metal indicate
to
speciations
transfo姗ed
to
experiment
tllat
leached
Cu、vere丘。om
F 1(ExchaJlgeable)、F2(Bound t0
Were researched.Ttle contents of leaching and unstable Speciations indicate that leaching coments
of Cu、 Zn、 Pb
renect the sizes
aI.e
generalJy Iower than unstable speciations’contents,their speciations’ leaching
was used in this study、Vere analysed.The respectiVe content ofCu、Zn、Pb is 192mg・kg~、763
mg‘kg~、

25 l mg’kg~,the
to
respectiVe
leaching
content
is
O.5mg‘kg~、
11 8mg・kg~、
果好。
(3)固化/稳定化污泥中pH、腐殖酸和粘土矿物与Cu、Zn、Pb形态间关系研究。采 用水泥固化/稳定化污泥,分析pH和腐殖酸含量与重金属形态关系,重金属形态随pH变 化而变化的规律与随水泥添加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相似,但随腐殖酸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规
律与随水泥添加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相反;采用膨润土固似稳定化污泥,分析粘土矿物含
论文作者(签名).
.兰癯也矽拜
多月J;,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河海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术期 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或电 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 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论文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河 海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transfo咖ations
of heaVy metal
on
ofh啪ic acid
and gummy minerals.Based
the
S/S
sludge,the relationships bet、veen heavy metal
speci“on
aIld
its leaching characteristic were analysed a11d it provides academic basis for
含量对重金属形态变化产生的作用;在掌握固化/稳定化引起重金属形态变化规律的基石出
上,分析重金属形态与其浸出行为问关系,为固化/稳定化污泥中重金属长期稳定性评价提
供理论基础。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本研究首先分析所用污泥中Cu、Zn、Pb总量、浸出量和赋存形态。污泥中Cu、 Zn、Pb总量分别为:192mg.k百1、763 mg・kg~、251mg・kg~,浸出量分别为:O.5mg・kg~、
on
柚d pH、content ofhumic
acid waS developed baSed
are
s/S谢th
cement soJely;t11e rules between metal speciations aJld
are
heav),metal speciations and pH
simiIar with the mles
0mg’kg一,F4(Bound
O唱anic Maner)is the prima巧speciation of Cu,its
content is close to
83%,the unStable speciations’contems ofZn、Pb were higkrespective
content is
a虢cted by
S/S,aIld to reduse
the cost of S/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lle stabilites of Cu、Zn were elevated.and the efrects on Pb were better than S/S with bentonite s01ely.
量与重金属形态问关系。
(4)固化/稳定化污泥中cu、Zn、Pb形态与浸出毒性间关系研究。从浸出量与非稳
定态含量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固化/稳定化污泥中Cu、Zn、Pb浸出量往往小于其不稳定态 含量,不能够完全反映出固化/稳定化污泥中不稳定形态的浓度高低。从浸出实验中重金属 形态的变化量可以看出,固化/稳定化污泥中Cu的浸出来自可溶及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 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Zn的浸出来自铁.锰氧化物结合态;Pb的浸出来自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
关键词:污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形态;pH;腐殖酸;黏土矿物;浸出毒性;
ABSTRACT
ABSTRACT
S01idi6catjon/Stabilization of sludg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甄and js coming into the
stage
of印plication.In order
be觚een heaVy
content of cement,but t11e 11Jles between hea、∥metal speciations and
contem of humic acid
contra巧toⅡ1e mles
content
bet、^,een heaVy metal speciations a11d content of cement;the mles bet、veen
compressiVe stren舀h
material which can elevate
aJld bentonite was
of sludge,
the metllod of S/S
with
cement
conSidered,the pu印ose waS to elevate the stabilities of Cu、Zn、Pb
stabler
speciation.S/S
with cement solely elevated the coment of Cu’s unstable speciation aIld the
St a_bility of Pb.But cemem is an efrect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