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2020江苏高考地理二轮课件:命题主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 (1)正向利用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 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或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 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解析:第 3 题,森林火灾使森林面积减小,降水落到地面以后受到植被的阻挡作用减弱, 下渗减少,所以第 1 年的流速峰值大、河流径流量大;第 6 年植被增加,流量峰值变小, 河流含沙量变小。第 4 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火灾前森林茂密,降落地表 的雨水下渗较多,地表径流相应减少;反之,火灾后森林稀少,降落地表的雨水下渗减 少,地表径流相应增加。
第 3 题,图示 48 小时内,80 cm 深处的土壤湿度呈增大趋势,最可能是上层土壤的凝结 水下渗积累造成的,D 对。当地 48 小时内经历了昼夜交替,且天气晴好,蒸发和蒸腾 作用应强弱交替变化,A、C 错。8 月份我国西北的戈壁天气晴好,若温差变小,说明 夜间气温偏高,不利于大气中水汽在表层土壤中凝结,下渗的水分减少,B 错。 答案:1.A 2.C 3.D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变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 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 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 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造成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 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 机。
2020高考地理冲刺大二轮课件:水体运动规律ppt49张 (共49张ppt)
• c.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 d.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
• e.含沙量:主要与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流域内的人类 活动有关。
• (3)河流水文特征类设问答题的一般思路 • ①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该类设问答题思路一般为:
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低。流向较低纬度,无凌汛现象。 A正确。(2)B河的水流入K湖,K湖水经L河流入T湖,故K为淡水湖。K湖 注入T湖,K湖比T湖海拔高。B河的水流入K湖,B河流流向为从东南 流向西北,图示河段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向东南方向凸出。A说 法错误,故选A。
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硬化路面 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 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平缓
新题再练
——练好题、备考通关
• (2019·广东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期中)K湖和T湖位于柴达
木盆地东北部,L河流入T湖。两湖一大一小、一咸一淡、一湖水质
•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 [解析] D对,A、B、C错:堆积性游荡河道,必须要具备含沙量大、 冲淤变化剧烈等特点。含沙量大为淤积提供了基础条件,流量季节 变化大为冲淤的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只有冲淤的不断变化, 才能导致河道的游荡(改道)。
的影响,让学生认识
河流特征和洋流
流特征、洋流及其
问题的能力。如
到人与地理环境的关
的相关知识。如
影响等知识。如
2019 年 高 考 全 国 卷ⅢT37等。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专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以水循环模式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及其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以河流流量变化图或区域流域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流域的综合开发;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考向一水循环1.水量平衡(1)概念: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尺度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各区域的水量平衡问题①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②内流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比如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很少,因此其多年平均蒸发量也不多。
③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0。
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水循环的三大类型及意义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优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PPT水体运动规律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高考地理二轮 复习优 质P P T 水体运动规律p p t 优质说课稿(精选)
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利用和影响的思路:
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 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有 利 影 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 响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盐碱化: ①少③⑤多④不畅
湿地形成:“来水多”“去水少”: 案 (1)来水多——主要分析补给类型——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冰川积雪 例 融水较多;河流泛滥,来水多;低洼地易积水。
(2)去水少——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高考地理二轮 复习优 质P P T 水体运动规律p p t 优质说课稿(精选)
【 (名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 -高高考考地地理理二二轮轮复复习习优课质件P:P 专 T 水题体三运水动体规运律动p规p t律优(质最说新课版稿本()精推选荐)
(2)从进水量和出水量分析较封闭水体的更新速度。 以湖泊为例:
【 (名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 -高高考考地地理理二二轮轮复复习习优课质件P:P 专 T 水题体三运水动体规运律动p规p t律优(质最说新课版稿本()精推选荐)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高考地理二轮 复习优 质P P T 水体运动规律p p t 优质说课稿(精选)
图 示
说明:内外流区都遵循水量平衡这一原则,即收入等于支出,因此在分析时 结合图中5个箭头分析水分的来和去,其中①为降水,②为径流,③为蒸发, ④为排水(一般地势低平或河流受阻,则排水不畅),⑤为下渗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的运动规律
水体的运动规律
掌握核心知识 权威诊断速练
考点定向突破 强化提能作业
掌握核心知识
答案速填: ①海陆间循环 ②风海流 ③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④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⑤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说出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及特征。
提示:(1)雨水:时间集中,不连续,水量变化大。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时间短,水量较小。 (3)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明显的季节变化,水量稳定。 (4)湖泊水: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5)地下水:最稳定,一般与河流互相补给。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盐 湖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与出湖水量(蒸发量)相差不大,则该流域多 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相当;而材料中告之年均降 水量仅为 210 毫米,故 C 正确。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 的运动 规律( 共97张 PPT)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 的运动 规律( 共97张 PPT)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 的运动 规律( 共97张 PPT)
2.画图说出水循环环节并标出其影响因素。 提示: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 的运动 规律( 共97张 PPT)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 的运动 规律( 共97张 PPT)
3.画图归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提示: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课件:水体 的运动 规律( 共97张 PPT)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B )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解析: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 处海区有日本暖流(黑潮)流经,水温较高,故 B 选项正确。海水 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难以判断,排除 A 选项。图中年蒸发量 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排除 C 选项。高值区并不靠 近大陆,排除 D 选项。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47页PPT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 动规律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谢谢你的阅读
高考地理(四海八荒易错集)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1~2题。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流域内降水明显增加B.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C.流域内粮食产量减少D.流域内水汽蒸发减少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A.人工降雨B.围湖造田C.开发地下水D.封山育林答案 1.B 2.D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某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回答3~4题。
3.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4.②③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B.气温低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答案 3.D 4.B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B.②附近C.③附近D.④附近6.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答案 5.C 6.B解析第5题,②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全年高于0℃,①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故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是③地。
第6题,由图可知,甲乙之间航线与北大西洋暖流分布基本一致,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流,由甲到乙顺流省时,由乙到甲逆流耗时。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8.图中A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7.D 8.A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风带的盛行风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2 第3讲 水体运动规律课件
解题思维流
第二十一页,共25页。
第二十二页,共25页。
【通关锦囊】 河流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以下图为例)
(1)识别(shíbié)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 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其中甲 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雨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 与温度。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河床(héchuáng)较陡,F岸河床(héchuáng)较缓 ③由于地球
的自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道是弯道,E岸遭
受冲蚀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第七页,共25页。
解析 (1)洞里萨湖通过洞里萨河对湄公河的水量起调节作用, 雨季湄公河水位较高,河水大量流入洞里萨湖,降低了湄公河 过高的水位,减轻了洪水的压力;旱季大量的洞里萨湖水流入 湄公河,增加了湄公河的水量,提高了水位。旱季和雨季洞里 萨河中水的流向相反。(2)洞里萨湖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5~10月为雨季,湖泊(hú pō)水位较高,便于通航。(3)甲图显 示该处河道是弯道,河水流经此处要做圆周运动,受惯性离心 力的作用,凹岸(E岸)遭受冲蚀力大,河床较陡。 答案 (1)B (2)C (3)C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属于内流河
(2)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 ( )。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1月~次年4月
第六页,共25页。
(3)乙图为甲图中湄公河上EF河段的河床(héchuáng)剖面示意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E岸河床(héchuáng)较缓,F岸河床(héchuáng)较陡 ②E岸
第八页,共2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考点一从“人地协调观”角度认识水循环[考情报告] 水循环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水循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
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河治理、工程建设、水污染及其治理等为背景,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
题型灵活多样。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思维流程尝试作答(1)B (2)C (3)D1.运用综合思维,从辩证的角度全面理解影响水循环诸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量大小的因素(2)影响水汽输送方向和水汽量大小的因素(3)降水形成的条件(4)影响地表径流流速、流量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5)影响下渗量大小的因素2.落实人地协调观,辩证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考向 1 水循环规律、原理的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羊卓雍湖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
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
然而,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中科院专家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湖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水快速扩张。
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次在藏南观测到湖泊水面扩张,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材料二下图为羊卓雍湖流域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下面为羊卓雍湖流域(1961~2005年)每1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率表。
(1)羊卓雍湖水位具有周期性涨落现象。
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分析成因。
(2)结合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湖后来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分析2003年后湖泊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
答案(1)规律:夏季湖水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夏季白天水位高,夜间水位低。
原因:河流水是羊卓雍湖湖水主要来源,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 ℃,冰雪融水量很少。
夏季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夜间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
(2)山地抬升,湖泊水外流通道被堵,羊卓雍湖流域成为内流区;气候变干,陆地内循环过程中降水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土壤和岩层中盐分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输入湖中;经长期的湖面蒸发,湖水中的盐分不断累积,湖泊逐渐成为咸水湖。
(3)全球升温加快,冰雪融水补给增多;降水量增多,降水补给增多;阴天和云量多,遮蔽太阳,湖泊蒸发减少(支出少),补给量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收大于支),湖面迅速扩大。
解析第(1)题,湖水周期性涨落规律从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两个方面描述。
结合区域特征可知,湖水补给的根本来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导致湖水具有周期性涨落规律。
第(2)题,湖水变咸是盐分积累的过程。
蒸发加剧、降水减少、没有外泄通道均会导致湖水变咸。
第(3)题,补给量增多,蒸发减少导致湖面迅速扩大。
考向 2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019·宜昌调研)地下水库是利用天然含水层、储水构造、溶洞或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的贮水空间,并可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新途径。
下图为华北某滨海地下水库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地表水库与地下水库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需建筑截水坝B.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C.水源补给方式相同D.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答案 D解析据材料可知,可利用天然地下空间建设地下水库,也可建筑地下截水坝截蓄地下水而形成贮水空间,因而地下水库不一定需要建筑截水坝,A项错误;地表水库将水储存在峡谷、洼地中,地下水库将水储存在地下空间,B项错误;水源补给方式不同,分别是地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为主,C项错误;均调节了水资源的季节分配,D项正确。
2.图中地下水坝的主要功能有( )①拦截地下径流②防止海水入侵③减少海水侵蚀④抬高地下水水位⑤缓解土壤盐碱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⑤D.②③答案 B解析地下水坝能够拦截、蓄积地下径流,①正确;该地下水库位于沿海地区,可防止海水入侵,②正确;坝外地下水水位降低,海水侵蚀增加,③错误;根据图中建坝前后水位可知,水坝抬高地下水水位,④正确;地下水水位升高,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⑤错误。
故选B项。
3.下列地区最适宜建筑地下水库的是( )A.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B.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C.多孔质石灰岩为主体的某背斜山D.渤海沿岸某淤泥质湿地滩涂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地下水库一般有良好的地下空间储存地下水,云贵高原某大型地下溶洞可储存地下水,故B项正确;花岗岩为主体的某大型山谷适宜储存地表水,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沿海淤泥质湿地滩涂不适宜建地下水库,A、C、D三项错误。
考向 3 建设“海绵城市”,促进人地协调“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
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雨水下渗B.增加地下径流C.减少地表蒸发D.增加水汽输送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海绵城市”主要是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对水汽输送没有影响。
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A.“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B.“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答案 D解析读图可知,“快排”模式减少了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导致城市的可用水量减少,破坏了原自然水文环境;“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考点二结合“区域认知”,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河流的特征[考情报告] 典型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水资源的利用、流域的开发和治理,水文灾害与相关地质灾害的表现及成因等是命题的热点。
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为命题载体,以相关人类活动为命题背景,侧重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相关知识。
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题型灵活多样。
(2019·全国卷Ⅰ)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
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思维流程尝试作答(1)D (2)C (3)C1.运用“综合思维”,掌握河流特征类试题答题要素2.结合“区域认知”,着眼“地理实践力”,分析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续表考向 1 河流的补给(2019·北京东城区一模)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c表示雨水补给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答案 B解析由河流径流量可判断该河流径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冰川融水和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雨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故B项正确,A项错误。
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故C、D两项错误。
2.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较大的补给类型是( )A.a B.bC.c D.d答案 A解析读图可知,a夏季补给量大且变化大,故A项正确。
考向 2 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考查(2019·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
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
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答案(1)(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2)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解析第(1)题,河岸越陡峭,河面宽度变化越小。
由图可知,该河流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一方面由于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高山地区,伴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不断侵蚀下切,形成河谷,河水被困于河谷中,向下侵蚀较强烈,侧蚀微弱;另一方面,河流两岸岩性相近或者岩性单一,河水对两岸的侵蚀差异小,形成近乎直立的河岸。
第(2)题,由材料知,该河段多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由于位于美国内陆高山,4~6月降水较少,而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断增多,河流流量不断增大,受制于两岸陡峭的河谷束缚,河流水位不断上涨。
融雪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导致含沙量小,泥沙淤积少;随着河流流量不断增多,流速不断加快,对河床的侵蚀加剧,河底变深。
第(3)题,一方面,该河段8月份主要受雨水补给,由于多暴雨,坡面侵蚀强,河水搬运能力强,水土流失加重,使河水含沙量增多;另一方面,暴雨导致河流的流量与流速变化大,一旦流速下降,河水搬运能力降低,泥沙就会迅速淤积于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