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汉语句式
现代汉语句式五大类型
![现代汉语句式五大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47472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3.png)
现代汉语句式五大类型
文言文句式八大类型分别为:固定句式、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春秋战国时期,用作记述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者,记述文字用的就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进,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不断扩大,“文言文”变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润色越显出浮华,唐代迪阿尔库文学家韩愈等发动“古文运动”,主张重回通俗古文。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易于写作认知,通常都会对其标示标点符号。
现代汉语四种常见句式及特点
![现代汉语四种常见句式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8b5d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b.png)
现代汉语四种常见句式及特点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四种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以下是它们的定义和特点:
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实或观点的句子。
它通常以句号结尾,没有语气词,例
如“我喜欢阅读。
”
2.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它通常以问号结尾,有疑问词或疑问语气词,
例如“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
3.祈使句:用来发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
它通常以感叹号结尾,没有主语,例
如“请安静!”
4.感叹句: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
它通常以感叹号结尾,没有语气词,例
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这四种句式各有不同的用途和表达效果,可以在写作和口语中灵活运用。
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7b72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3.png)
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中特殊句式有六种,分别是: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判断句)、存现句。
下面对这六种句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 把字句:用“把”字将宾语提前并与宾语一起构成句子的状语的特殊句式。
这种句式使得语句的表达变得灵活多样,也为诗歌等韵文的押韵提供了方便。
例如:我把我的作文本忘在家里了。
- 被字句: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
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例如:他被他人生的黄金时期硬是这样虚度过去了。
- 连动句: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其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词语连用而成,它们之间没有关联词语。
例如:他脱下大衣坐在了炕上。
- 兼语句: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其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例如:林觉民把自己的一生凝固成了光照千秋的历史册页。
- 是字句(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例如: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 存现句: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消失的句子。
例如:到处是欢乐的人群。
这些特殊句式在现代汉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灵活多样,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浅谈现代汉语中变式句的表达作用
![浅谈现代汉语中变式句的表达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359ee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b.png)
浅谈现代汉语中变式句的表达作用一、常式句与变式句变式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常式句来说的。
句子有一定的格式,主要表现在句子成分有一定的位置。
句子成分的位置有经常的、一般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
可以把句子成分居经常的、一般的位置的句子叫常式句,把句子成分居非经常的、特殊的位置的句子叫变式句。
下面分别说明:(一)现代汉语中的常式句:1、单句中的常式句:这里的“句”不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有句终标点为标志的“句”,而是指宽泛意义上的“句”。
单句的常式句有:a。
主语+谓语。
如: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b。
主语+谓语+宾语。
如:我以为,“雷峰夕照”的真景并不见佳。
c。
述语+宾语。
如:快来看飞机!d。
述语+补语。
如:感动得泪流满面!e。
定语+中心语。
如:大大的西瓜。
f。
状语+中心语。
如:匆匆地跑来。
2、复句中的常式句: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等小类,其共同特点是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没有主从之分;偏正复句可分为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目的复句等小类,其共同特点是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有主从之分。
复句中的常式句主要针对偏正复句来说的。
偏正复句的分句有偏句、正句之分,其常式句为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如:a。
转折复句的常式句,表承认某种事实的分句在前,表意思转折的分句在后。
如:他虽然语文好,但数学不好。
b。
条件复句的常式句,表条件的分句在前,表结果的分句在后。
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进步。
c。
因果复句的常式句,表原因的分句在前,表结果的分局在后。
如: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进步。
d。
假设复句的常式句,表假设的分句在前,表结果的分句在后。
如:如果努力学习,就能取得进步。
e。
目的复句的常式句,表做法的分句在前,表目的的分句在后。
如:必须勤奋努力,以免功亏一篑。
有的目的复句的常式句表目的的分句在前,表做法的分句在后。
现代汉语句式
![现代汉语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1435589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d.png)
现代汉语句式
现代汉语句式:
按结构划分: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
复句(多个单句) :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选择关系、总分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
按作用划分: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
《现代汉语》是中国现代大学中文系必修课程之一,它全面系统的讲述了“现代汉语”的方方面面。
其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比较流行。
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
比如排比句式,命令句式等等。
共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提前、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语后置等。
长句和短句:句子有长有短。
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修辞方法。
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
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谕、紧急场合、演讲词中。
现代汉语语法·第6讲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第6讲句型](https://img.taocdn.com/s3/m/d09058f6ad51f01dc381f123.png)
句型的划分角度 :
广义的句型指对句子运用不同标准进行综合分 类。这些标准主要有七种:
(1)按句子的结构分类,这是狭义的句型, 例如主谓句、非主谓句等。
(2)按句子的的语气、功能分类,又叫句 类,例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按句子的特征分类,即有些句子的结 构比较特殊或有特殊标记的,又叫句式,例如 “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
现代汉语句型系统构拟现状
一、现代汉语教学句型系统 (一)胡裕树《现代汉语》: 特点是:(1)明确区分句型和句类;划分类型依据
单一的标准,即以结构的关系来确定;(2)指出 “句子结构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句型”。 明确了句型分析在语法体系中的中心地位。(3)指 出了不影响句型的各种因素:a.句中表示语气的 成分;b.句中功能相同词语的替换;c.扩展(增 加修饰语);f.增加独立成分;e.语用上的语序 变换;(4)句型系统有层次性,分为上位句型和下 位句型。(5)依照向心结构理论,按谓语中心语确 定句型。
还列出了动趋式动词有关句式表:
1.主语+动趋
2.主语(处所)+动趋+宾语(事物)
3.主语+动趋+宾语(事物)
4.主语+动趋+宾语(处所)
(二)赵淑华等句型研究小组 :
1.主谓句 (1)名词谓语句 主‖名词/名词词组 主‖数量词组 主‖“的”字词组 主‖状+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状+主‖名词或名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2)形容词谓语句 主‖“很”+形容词 主‖形容词 主‖形容词+“了” 主‖“不/没(有)”十形容词 主‖数量词组十形容词 主‖状十形容词 状+主‖形容词 主‖形容词重叠式 主‖形容词重叠式+“的” 主‖带辅助成分的形容词+“的” 主‖形容词十补
谈现代汉语句式
![谈现代汉语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28b53cb1767f5acfa0c7cda7.png)
谈现代汉语句式一、按结构划分:1、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我是__人。
|购买力提高了。
|张老师教我们算术。
|一句话逗得大家笑起来。
由主谓词组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
形容词谓语句田野绿了。
|大桥十分雄伟。
|天气热得十分厉害。
|她真漂亮。
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天。
|4月5日清明节。
|小伙子高高的个子。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谓谓语句老大娘心事太重。
|她性情温和。
|这个问题我们研究过。
|奶奶一个字也不认识。
非主谓句名词非主谓句好大的风啊!|多麼美的图画!|我的书呢?|一个温暖的下午。
由单个词或主谓词组以外的词组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动词非主谓句下雨了。
|随手关门。
|请勿抽烟。
|加油!形容词非主谓句好极了!|太棒了!|慢一点。
|多好哇!叹词非主谓句唉!(来了。
)|喂!(抓紧点儿。
)|啊!(一言难尽。
)|哎哟!2、复句(多个单句)并列关系:他一边跑,一边哭。
|我既不出去,又无事可做。
常用关联词:也,又,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关系:他走过去,拉起了她。
|他盛了饭,端过去,放在饭桌上。
关联词有:又,於是,然后。
递进关系:这本书我看过,而且看过不止一次。
|这种西瓜不仅个儿大,而且很好吃。
|我热爱家乡,特别热爱今天的家乡。
常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不但不反而选择关系: 与其跪著生,不如站著死。
|要麼是你记错了,要麼是我忘记了。
关联词主要有:与其不如,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麼要麼。
总分关系:人死的意义不同,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
|战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至少需有两个层次。
转折关系:文章不长,内容却丰富。
|他年纪不大,见识却很不一般。
常用关联词:却、然而、但、不过、虽然但是。
假设关系: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的前进步伐。
|要是没有一次次试验失败,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常用关联词:如果就,即使也,假如就。
条件关系:要改造沙漠,就得有充足的水源。
|只有认真地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弄清楚。
现代汉语语法第六节之句型
![现代汉语语法第六节之句型](https://img.taocdn.com/s3/m/4575a0284b73f242336c5f0d.png)
5、语用移位不影响句型。 “你回来了?” ——“回来了,你? ”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
1、窗下一副繁华的街景。 2、他给我们以武器。 3、我,你还信不过吗? 4、当心油漆! 5、我在学校门口看小学生匆匆忙忙回家吃饭。 6、昨天那场球赛精彩得很。 7、小王!
四、动词谓语句
1、双宾句:一个动词带两个宾语。 动词+近宾+远宾, “送你一朵玫瑰花。” 1)近宾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 远宾一般指物,回答“什么”。 2)动词类别 A、具有“给予”义,“我送你一朵花。” B、具有“取得”义,可变为一般的动宾句, C、其它: 交际义:问、求、告诉 称谓义:当、叫、评 欠缺义:少、差、缺 对待义:帮、招待、敲诈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1.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句型 2.根据句子的语气——句类
主谓句
我们明天放假。
单句
句 型 复句
明天是五一, 所以我们放假。
名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句 拟声词句
非主谓句
并列 顺承 因果 转折
递进 条件
假设 选择 目的 解说
(4)否定词、能愿动词只能出现在 “把”前。如:别把我的书拿走。
4、 被字句
“他[被汽车]撞了。” “ 敌人[被我们]包围了。” 介词“被”在动词前引出动作的施事,” 被“字结构做状语,主语是动作的受事。
(1)动词必须是动作性较强的及物动词。 非动作动词如“是、有、成为”等不能 构成被字句。 (2)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后面一般带 补语、宾语、动态助词、双音节动词: “树叶被风吹落了、大地被月亮涂上了 一层银光、他被撞了、他被搀着、他被 打过、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
现代汉语中句式的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中句式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c0a80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f.png)
现代汉语中句式的名词解释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丰富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结构。
句式是指一种句子的构成方式和语法规律。
在现代汉语中,句式的使用对于表达准确、语意流畅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句式的名词解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1. 平行句式平行句式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句子或短语按照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和语义排列而形成的一种句式。
它常常用来强调并列、对比、并置等关系。
例如:“他爱吃水果,我爱吃蔬菜。
”这个句子中,“他爱吃水果”和“我爱吃蔬菜”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是主语+动词+宾语的形式。
通过平行结构,句子更具有对比和平衡感,同时也更容易理解。
2. 倒装句式倒装句式是指将普通的语序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位置对调,使得句子的语气更加强烈或者更加突出。
倒装句式在表达强调、让步、条件等语境中经常被使用。
例如:“体温异常高的时候,才需要去医院。
”在这个例子中,“体温异常高的时候”被放在句首,形成了主将倒装的结构。
通过倒装句式的运用,句子的重要信息得到了突出,也增加了语言的变化和灵活性。
3. 省略句式省略句式是指在上下文中某些成分因为可以通过语境推断而省略掉的一种句式。
汉语中一般的省略可以是主语、宾语、谓语等。
例如:“吃饭了吗?”这个句子中,省略了主语“你”,因为根据语境可以明确是在问对方。
省略句式的使用能够简洁表达,增加语言流畅性,但对于语境的理解和上下文的把握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4. 虚拟句式虚拟句式是指用来表达假设、愿望、建议等情态的一种句式。
它主要由虚拟语气标志词“要是”、“如果”等引导,从而表示一种与现实情况相反或者未发生的假设结果。
例如:“要是我有钱,我就去旅游。
”这个句子中,“要是”引导了一个假设情境,用来表达虚拟的愿望。
虚拟句式的使用能够加强情态、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并且更加细致地进行推断和讨论。
5. 补语句式补语句式是指在句子中对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的补充和说明的一种句式。
在汉语中,补语分为动词补足语、介词补语和形容词补语等不同类型。
现代汉语七种常用句式
![现代汉语七种常用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50e882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a.png)
现代汉语七种常用句式
现代汉语是一门丰富多样的语言,其中有许多常用的句式。
掌握这些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
下面将介绍七种常用的现代汉语句式。
第一种句式是“主语+动词+宾语”,这是最基本的句式结构。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这种句式简洁明了,常用于日常交流和描述事物。
第二种句式是“主语+不定式”,表示主语的意愿或目的。
例如:“我想学习英语。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主观意愿和打算。
第三种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补”,用于描述主语的状态或特征。
例如:“他认为我聪明。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主语对宾语的评价或看法。
第四种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用于补充说明宾语的特征或状态。
例如:“他们把房子装修得很漂亮。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对宾语进行改变或处理的情况。
第五种句式是“主语+谓语+地点状语”,用于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地点。
例如:“我们在公园散步。
”这种句式常用于描述活动的场所或位置。
第六种句式是“主语+谓语+时间状语”,用于描述动作或事件发生的时间。
例如:“我明天去旅行。
”这种句式常用于表达将来的计划或安排。
第七种句式是“主语+谓语+方式状语”,用于描述动作或事件的方式。
例如:“他用中文写信给我。
”这种句式常用于说明动作或事件的具体方式或方法。
以上就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七种句式。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句式,我们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准确、流畅地表达我们的意思,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
关于现代汉语句子及其句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现代汉语句子及其句式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94008237c1cfad6185fa77b.png)
关于现代汉语句子及其句式教学的几点思考句子及其句式教学无疑是现代汉语句法教学的重点。
相关概念的界定当以基本成熟的定义为参考。
目前,句子的本体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动词中心说的基础上的,对零句、名谓句和流水句等各析句法各有所长,教学中应根据句子及其句式特点和析句目的采取适当的方法。
为提升学生的造句和析句能力,课外练习宜兼顾举例和归纳这两类题型。
标签:现代汉语句子句式教学思考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一)句子句子是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法单位,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
在现代汉语里对句子的研究一直很多。
赵元任(1968)、王力(1985)、汤廷池(1972,1977)和邓守信(1974)都给汉语句子下过定义。
赵元任先生认为:“一个句子是两头被停顿限定的一段话语。
这种停顿应理解为说话的人有意做出的。
”这是从句子的语音特征定义句子。
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给句子下的定义是:“凡完整而独立的语言单位,叫作句子。
”赵元任与王力两位先生的定义都不是严格意义的语法定义。
汤廷池、邓守信等汉语学家接受乔姆斯基关于句子的假设,把汉语句子定义为:S→NP+VP,外加一系列重写规则和转换规则。
汤廷池和邓守信等转换生成语法学家所建立的模型则不能解释所谓的双名词结构(曹逢甫,2005)。
范晓(1993,2005)提出和界定了抽象句、具体句(语境句和孤立句)等术语,并认为句子由“句干+语气”组成,是句型、句模、句类的结合体(曹逢甫,2015)。
目前句子的本体研究大都是建立在动词中心说的基础上的,对零句、名谓句和流水句等有待更进一步的系统描写和解释,以完全解决句子的界定问题。
(二)句式1.广义的句式观陈望道(1932)把从句类角度划分出来的疑问句称为疑问句式。
张志公(1959)认为施动者作主语,放在动词前头,受动者作宾语放在动词后头,是一般的句式。
此外,他还提到“主动被动句式”“肯定否定句式”“相近的意思不同的语气的句式”。
吕叔湘(1979)按结构把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主谓句也可以包括名词谓语句等,并且有“是”字的句子可以包括在主谓句内也可以不包括。
现代汉语八大句式
![现代汉语八大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c75bb1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6.png)
现代汉语八大句式现代汉语八大句式是指汉语中常用的八种句式结构,包括主谓句、主谓宾句、主系表句、主谓状句、主谓补句、并列句、复合句和省略句。
下面将分别对这八种句式进行介绍。
一、主谓句主谓句是最基本的句式结构,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主语通常是句子的主要成分,谓语则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 他喜欢看书。
- 她是一名医生。
- 昨天下雨了。
二、主谓宾句主谓宾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的对象。
例如:- 我吃了一个苹果。
- 她买了一本新书。
- 他们捐赠了一万元。
三、主系表句主系表句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系动词连接主语和表语,表达主语的状态或特征。
例如:- 她是个优秀的学生。
- 这个花园变得美丽起来。
- 孩子们都很开心。
四、主谓状句主谓状句在主谓句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例如:- 我们明天去旅行。
- 他们在公园里散步。
- 她用手指着远处的山。
五、主谓补句主谓补句由主谓句加上一个补语构成,补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谓语。
例如:-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 他们把问题解决了。
- 她把花种在花盆里。
六、并列句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相互并列而成,表示并列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 他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
- 我要去北京,也要去上海。
- 她又聪明又漂亮。
七、复合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从句在句子中充当其他成分的角色。
例如:- 我希望明天天晴,我们可以出去玩。
- 他说他会来,但并没有兑现。
- 老师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八、省略句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了某些成分,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来。
例如:- 你吃饭了吗?(省略了主语"你")- 她去超市买东西,我去书店。
(省略了第二个主语"她")- 他跑得比我快。
(省略了"比较级"后面的"跑得")。
现代汉语 句型 句式 句类
![现代汉语 句型 句式 句类](https://img.taocdn.com/s3/m/3d82d84eb90d6c85ed3ac616.png)
• 都九点了!—— 九点了,都!
•
(名词性非主谓句)
• 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 1.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 2.他给我们以武器。 • 3.有一头张牙舞爪的大熊猫隐藏在野树林子里。 • 4.这种野鸭子,我一次能捕获二三十只。 • 5.你们应该把情况汇报上去。 • 6.大家故意不给他水喝。 • 7.勤劳让你有钱花。 • 8.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
猫捉老鼠。—— 老鼠捉猫。
•
门坏了。—— 桌子坏了。
• (3)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 杯子打破了。 —— 桌上的杯子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 杯子打破了。 —— 杯子被他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 杯子打破了。 —— 也许杯子打破了。 (述补谓语句)
• (4) 句子的独立成分不影响句型 (插入语) • 句子的特殊成分虽然在语义表达上也是很重要
•
(连谓结构)
• 学校派他去北京。 我们选他当代表。
•
(兼语结构)
• 面包我吃光了。 这本书我们都看过。
•
(主谓谓语句)
• 4、形容词性谓语句 • 她的脸红通通的。 • 她的脸红得像苹果。 • 今天热得人发疯。
• 5、名词性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老太太刚好八十八岁。 • 米饭一碗,饮料两瓶。 • 山上净石头。 • 这本书新买的。
(三)单句句型系统
•
• • • • • • • •
单句
• • • • • • •
名词谓语句:今天星期一。 名词性谓语句 数量谓语句:一斤三毛。
定心谓语句:他黄头发。 动词谓语句:他来了。 述宾谓语句:他家来客人了。 主谓句 动词性谓语句 述补谓语句:他来迟了。 连谓谓语句:他来搬行李。 兼语谓语句:你让他进来吧。 主谓谓语句:一口水他都不喝。 形容词谓语句:花红了。 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补谓语句:花红极了。 名词性非主谓句:蛇! 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 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得很! 特殊非主谓句:啊?/ 不!
§4现代汉语的句型系统
![§4现代汉语的句型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c529949f46527d3240ce0fe.png)
例如: ①我们明天请张老师讲一下这个问题。 ②哥哥让我把小侄儿送到幼儿园。 ③我马上派人把你接到报告厅。 ④他怪我没及时把这件事告诉他。
兼语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兼语句的核心结构是由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 短语套叠在一起而构成的。
(2)兼语句中的几个谓词性词语不是由一个全句大主 语发出的,而是分别由各自前面的大主语、兼语发 出的。例如:
“被”字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一般是对受事具有处置性的
动词
2.谓语动词一般不能是一个光杆动词 3.“被”字句中的受事(主语)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
人或事物 4.“被”字句中的助动词、否定副词一般要放在“被”
字前
(四)双宾句
双宾句指的是述语后面带一近一远两个宾语 的句子。离述语最近的宾语,也称近宾语、间接 宾语,离述语相对较远的宾语,也称远宾语、直 接宾语。能够构成双宾句的动词,以给予类动词 (如“送、给、送给、赠、赠送、还、交、卖、 输、赔、称、通知、告诉”)、获取类动词(如 “问、请教、拿、买、占、赢、偷、求”)为多。
前
(三)“被”字句 “被”字句指的是受事作主语,用介词“被”
(“给”“叫”“让”等)引进施事,或将“被”字直 接附在动词前表示被动的句子。例如: ①情绪激动的小徐好不容易才被老王劝住了。 ②旅行团被安置在一家四星级宾馆里。 ③那么多钱,都偷偷地给他拿走了? ④他可叫小六子害惨了! ⑤她让那个人骗了。
①领导叫你去办公室一趟。
②他嫌我来得太晚了。
注意:
1.兼语句和连谓句的区别
(1)兼语句结构上是由兼语关系的短语构成的,连谓句 结构上则是由连谓关系的短语构成的。
(2)兼语句中,兼语前的谓词性词语和全句大主语发生 主谓关系、兼语后的谓词性词语和兼语发生主谓关系; 连谓句中的几个谓词性词语则均和全句主语发生主谓关 系。例如:
ok现代汉语·语法·5(句式)
![ok现代汉语·语法·5(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023b2aa5e9856a5612604f.png)
主谓谓语句3
• 再比较: • B1.坐这辆车的人‖不多。 • B2.这辆车‖坐的人不多。 • B1中“坐这辆车的”有完整的意思,可以 做“人”的定语。 • B2中“这辆车坐的”不能成立?尤其是“这 辆车坐”不能成立,所以不能做“人”的 定语。
主谓谓语句4 • 主谓谓语句可以分成以下小类: • (一)受事性主谓谓语句 • (二)领属性主谓谓语句 • (三)关涉性主谓谓语句 • (四)周遍性主谓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10 “我现在精神很好”可以成立, “我的现在精神很好”不可以成立, 这说明:两者的结构确实是不一样的。 “我精神很好”想说明的是“我”怎 么样; “我的精神很好”要说明的是“我的 精神”怎么样。
主谓谓语句11 • • • • • • • 再看一些相似的例子: ①他鬼点子比我多 ——→他确实鬼点子比我多 ②山里人胆子小 ——→山里人本来就胆子小 ③他技术不高明 ——→他本来就技术不高明
双宾语句1
• 一个动词带两个宾语的句子。
钱
他
给
我
线性排列只能是: A.他给我钱。 B.他给钱我。
双宾语句2
• 动词后的两个宾语,离动词近的称为 “近宾语”,离动词远的称为“远宾 语”。 • 1、普通话的“近宾语”,表示的是 人或人的等价物,回答“谁”的问题。 例如: • ①政府奖给他一套房子。 • ②学校分给中文系几个留学名额。 • ③他欠了人家几万块钱。
现代汉语· 语法
句式
一、什么是句式
什么是句式1
• 一、句式是根据句子所表达的语义内容划 分出来的句子类型。 • 二、句式是根据句子的局部特点划分出来 的句子类型。
• 例如:他把电视机拆开了。 • 语义上这个句子讲的是如何处置电视机的, 所以是“处置句”。 • 形式上句子的状语有个介词“把”,所以 是“把”字句。
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
![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095d43d2f60ddccda38a0e6.png)
第一章现代汉语的句型结构第一节汉语句型结构的简介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是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
句型是根据结果分出来的类。
句类是根据全句语气分出来的类。
1以下是汉语基本句型的解释:一、主谓句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
从谓语的构成看,它可以分成一下几个小类:(一)形容词谓语句 ( 这儿真好 )。
(二)名词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三)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在上述句型中,谓语句中的动词谓语句最复杂、特点多。
这里选讲其中常用的、有结构特点的几种句式。
1.“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词序为:主(首事)+把 + 宾 + 动。
2例如 : 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
1《现代汉语,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第83页)2《桥梁,(上) 》,陈灼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145页)2.“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让、叫)”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
词序为:主(首事)+被+名(施事)+ 动。
3例如 : 咱们的秘密并没被人发现。
3.双宾句有指人和指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
词序为:谓+宾1+宾2。
例如 : 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
4.“比”字句指有”比”字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其中心语是谓词或谓词短语,用来表示甲乙两物或两事在数量、性质、程度的差别。
例如 : 他比我跑得快。
二、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
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
可以分为一下几类4:(一)动词谓语句 (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
(二)形容词谓语句 ( 这儿真好 )。
(三)名词谓语句 ( 明天国庆节 )。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2d847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1.png)
常见句式及其特点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1、长句和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谓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所谓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中的分句;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句主要用于书面语、议论、描写之中;短句主要用于口语、紧急场合、演讲词等中;如: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的亲身经历;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核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他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2、主动句和被动句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就叫被动句;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和“把”字句两种,“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所构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有时“被”后对象省略;“把”字句,就是用“把将”,将动词的支配、关涉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非把”字句改为“把”字句则强调了对受动对象的处置、影响及其结果,反之,则失去强调处置、影响及其结果的效果;如果以主动者作为陈述对象,则用主动句;如果以被动者作为陈述的对象,就用被动句;主动句的谓语动词是没有限制的,被动顺的谓语动词是有限制的,而且表示遭受的意思;所以被动句比较少用;但有些时候,选用被动句倒比选用主动句更为合适;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词,如:将介石被打败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伤叙述的重点突出,语义连贯,语气流畅,也宜用被动句;如:在工厂里,她是有名的劳动带头人;去年她被工人们选为劳动模范;今年,她又做出了新成绩;3、肯定句和否定句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示;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这两种句式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语境的轻重强弱有差别,一般地说,否定句的语意比肯定句轻些弱些;如:①今天天气好;②今天天气不坏;否定句有两种类型: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如“没有……不”,“不……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有的双重否定句可用来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如:“同来的人都知道,他不会不知道吧4.单句和复句单句与复句的转换主要是根据意义关系改变语法结构;单句变复句的主要方法是:如果是几个简单的单句,便可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组成复句,即通过关联词语来勾连分句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有整体意义的表意单位;如果是结构复杂的单句,便把复杂的成分分解出来,构成具有几个主谓结构的表意单位;单句变为复句后,表意更有整体性,更有逻辑联系,更为严密;复句变单句的主要方法是:将分句抽出来变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一个一个细小的表意单位,但要根据意义加上恰当的主语等,也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复句变单句后,取消表意的整体性;5.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它们所使用的句式,大体上是相同的;但是从句式使用的经常性来看,口语和书面语仍然存在着差别;因此,我们可以把口语里经常出现而在书面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口语句式;把书面语里经常出现而在口语里较少出现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两种句式的主要区别是:口语句式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书面语句式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而组成,书面词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6.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的变换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件事情的句子,分为肯定陈述和否定陈述两种;肯定陈述又有两种表达形式,一是“是”字句即判断句,一是一般肯定句;陈述句用陈述语调,语气较为平缓,表陈述语气;疑问句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包括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两个方面;无疑而问主要指设问和反问;疑问句中有疑而问,语气带有商量,询问的特点;设问具有引发人思考的特点;反问语气较强,加强了语气;疑问句又可分为特指问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是非问如“这条狗是你们家的吗”、选择问如“你吃米饭还是吃馒头”、正反问如“你想不想祖国啊”;肯定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句子;祈使句是祈使语调,语气多数较为强硬,少数较为缓和句末可用句号;祈使句分为要求和禁止两类;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感叹句是感叹语调,具有较强的抒情气氛,多用“多么”之类的感情色彩较浓的副词和语气词表达句子中蕴含的感情;7.常式句和变式句句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形式,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也有一定的次序;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我们把句子成分或分句居经常的,一般的位置的句子叫常式句;有时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形式,可以改变词语在句子里的排列位置,这就形成了变式句;变式句常见的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的一般次序变成特殊次序,一类是偏正复句中的分句一般次序变成特殊次序;前者包括主谓倒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后者主要包括因果倒置句、转折倒置句、条件倒置句、假设倒置句等;定语、状语后置往往是为了使它突出些,让人们对倒置成分有深刻的印象,或者是为了调整语句结构,使语言简洁有力;8.整句和散句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散句;整句主要是排比句、对偶句等,散句主要是长句短句交错、非排比句、非对偶句等;整句和散句各有用处,各有修辞效果;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这种句式在散文、诗歌、唱词中应用较广,适合于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散句比较灵活,富于变化,生动感人;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如:散句:花园里开满了红、黄、白三色鲜花,风儿一吹,犹如跳动的火焰,闪闪发光的金子和即将飘落到地上的雪花;整句:花园里开满了鲜花,风一吹,红的像火焰在跳动,黄的像金子在冰光,白的像雪花在飘落;。
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
![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6c216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3.png)
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的句式
在句式的分析中,现代汉语的句式可以从及物性系统角度来看。
在及物性系统中,主要包
括谓语句、系动词句和不定式句。
①谓语句:谓语句是最基本的句式,也是句子的主干部分,是由主语加上谓语形成的一个句子,作用是表达谓语的动态能量过程,如果动词没有谓语,它就不能成为句子的主干。
例如:张三去上学。
②系动词句:系动词句也称为表语句,其句式结构由主语加上系动词式表示的某种状态构成,如果没有系动词句,则无法表达句子的状态,例如:他大汗淋漓地跑步。
③不定式句:不定式句可以表达想法和感情,由主语加上不定式,目的是表达行动和状态。
例如:父母要求他学好知识。
从及物性系统的角度观察现代汉语的句式,谓语句、系动词句和不定式句是句式的主要组
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表达句子的行动、状态和情感,并完善现代汉语句式。
现代汉语常用句式
![现代汉语常用句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bef00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78.png)
现代汉语常用句式一,长句和短句。
1,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严密,抒情深沉,细腻。
长句一般多出现在政论,科技等语体中。
例如: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这是一个长句。
主语是”事实”,谓语中心语”表明”的宾语很长,是:”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文学作品也有采用长句形式的,例如: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正在翻犁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我就想起了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如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情景。
这个长句子用了复杂状语:”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句子中宾语”情景”的定语很长,”像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如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共有四个修饰限制的成分,具体,细致,明确,生动地描写了”我”心头涌起的情景,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充分地领会作者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2,短句表意简短,生动,明快,有力,叙事简明,抒情强烈激越。
短句常用于口语中;文艺作品一般也多用短句。
例如:啊,美,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
“美”这个名词和”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两个偏正短语构成了具有递进关系的感叹句,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美景的赞叹。
有个农村叫张家庄。
张家庄有个张木匠。
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
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1950年正月15元宵节,虚岁20,周岁19。
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
现代汉语句式的语篇考察
![现代汉语句式的语篇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4c9559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2.png)
现代汉语句式的语篇考察近年来,随着汉语句式的发展,语篇考察日益重要。
汉语中的句式越来越多,用于表达和表述不同的结构,其层级也不断发展。
为了更好地考察学生在汉语句式结构方面的熟悉程度,以《现代汉语句式的语篇考察》为标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以便了解汉语句式的特点和结构。
首先,汉语句式的特点。
从语法角度来看,汉语句式在句子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汉语句子中可能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复杂句等等,其中,有些特点是句式的共性表达,如:结构、层级和语义。
例如,句子的结构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等;层级可以分为句型和句子;语义可以分为话语型、语气型、句子式等。
其次,汉语句式的考察。
汉语句式的考察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汉语句式的理解和应用。
考察内容包括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具体使用,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衔接。
例如,句子结构上考察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各种句型、词类和句式;句子之间的衔接考察学生能否在句子中正确使用连接词。
最后,汉语语篇的考察。
汉语语篇的考察是结合汉语句式和其他知识来考察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主要考察学生在表达语气和连贯性、关联性、充实性、结构性等方面的运用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用合适的句子连贯表达出语篇的意思,灵活使用连接词、提示词等表达出语篇的关联性,正确使用汉语句式和句构等表达出语篇的结构形式,考察学生在结合句式特点和语义特点,完整表达语篇内容的能力。
总之,以《现代汉语句式的语篇考察》为标题,汉语句式的考察以及汉语语篇的考察,是衡量学生汉语熟练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汉语句式的特点在于其句子的固定性,句子的结构可以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句型可以分为句型和句子,语义可以分为话语型、语气型、句子式等。
而汉语语篇的考察是结合汉语句式和其他知识来考察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其中考察学生在表达语气和连贯性、关联性、充实性、结构性等方面的熟练程度,而汉语句式和语义特点对于正确考察学生的汉语语法水平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现代汉语句式摘要:句式的选择是很重要的,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来表达,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不同的表达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句式。
关键词:汉语句式内容古人讲究炼词炼句,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造句不仅需要通顺,而且要造得好,表达要更精确、更富有表现力、更切合特定的语境,这就是炼句。
换句话说,这就是句式的选择。
一、语序的选择语序是汉语的最重要的表达手段,完全相同的词语,经过不同的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一)词序的变化。
如:我看见了她明亮的眼睛,也看见了她眼睛的明亮。
其中“明亮的眼睛”、“眼睛的明亮” 两个偏正短语的中心词不一样,意义就有差别,但作者不是为了说明这种差别,而是为了强调“明亮”和“眼睛” 之间的关系。
如:上午吃的是白菜和豆腐,下午吃的是豆腐和白菜。
句中“白菜和豆腐”、“豆腐和白菜”,重点突出上午和下午没什么变化,作者用它来比喻生活或工作的乏味。
(二)单句成分的变化。
在具体的语言应用中,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要改变句子的顺序,构成特殊的句式。
1.主谓的颠倒。
如:多暖和啊,海南的冬天!句中把谓语“暖和”提到主语前面,突出天气的温暖。
2.定语后置。
如: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句中将“蓊蓊郁郁的”放到后面,目的是起强调作用。
形成强调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习惯了定语在中心语之前的句式,定语放到后面显得异常突出;二是定语后置用标点点断,在形式上,语感上更加突出。
3.状语的易位。
如:万丈光芒地,将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这是郭沫若《太阳礼赞》中的句子。
“万丈光芒”是“出现”的状语,一来突出了“万丈光芒”,二来显现了诗歌的节奏。
又如: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将表时间的状语前置,则是因为表时间、处所的状语,经常都是前置的。
它的作用有二:一是可以将长句化为短句,二是让主语跟谓语的关系更简单明了。
(三)分句顺序的变化。
分句是构成复句的单位,所谓分句顺序的变化,就是复句内部的变化。
联合复句、偏正复句相比,偏正复句内部分句变化的修辞作用大得多。
1.转折关系,一般是表意的重点。
如:这个苹果虽然有三分之一是坏的,但还有三分之二是好的;这个苹果虽然有三分之二是好的,但有三分之一已经坏了。
苹果的好坏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观情感是不一样的:前者倾向于还能吃,不能随便丢掉。
后者倾向于不能吃,应该丢掉。
2.假设复句的分句变化。
如:假如不是我亲手做的,我还不敢相信;我还不敢相信,假如不是我亲手做的。
两句的偏句,正句换位后,修辞效果就不一样啦。
两句都是通顺的,“假如”在前,强调了“我还不敢相信”;“假如”在后,强调了“我亲手做的”。
但是,在法律、文书、政策、条令之类的文体中,应当前偏后正的排列顺序,换成前正后偏,则有不严肃的感觉。
3.条件复句的分句变化。
如:总之,倘是咬人之狗,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无论它在岸上还是在水中。
把这个句子改一下:总之,倘是咬人之狗,无论在岸上还是在水中,我觉得都在可打之列。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鲁迅要强调的“咬人之狗”所处的地位,“无论它在岸上或在水中”表达了打落水狗不以狗的地位为转移的意义。
二、结构变化这里讲的是同义句式之间的差别关系:长与短,松与紧,整与散。
(一)长句与短句。
同义句式相比,词语多、形体长、结构复杂的是长句;词语少、形体短、结构简单的是短句。
A.这是一次愉快的、感情融洽的和充满了家庭般的和睦和温暖的联欢晚会。
B.这是一次愉快的联欢晚会,它感情融洽,充满了家庭般的和睦和温暖。
A是一个“这是……晚会”为主的长单句,中间有四个定语。
B将定语提出来,有的仍是定语,有的化作分句,构成了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复句。
晚会后是第一层,解说关系,“融洽”后是第二层,并列关系。
所谓短句,不是指这个二重复句,而是指构成这个二重复句的三个分句。
(二)松句和紧句。
同义句式相比,结构松散、停顿较多、语气舒缓的是松句,结构紧凑、停顿较少、语气紧迫的是紧句。
A.如果你有本事,那么你就做吧!B.你有本事你就做吧!从这组例子来看,A句表达的语气比较舒缓,漫不经心的样子。
B句表达了一种急不可耐的样子,语气急迫。
使用松句还是紧句,要根据表达的内容、情感和语境来决定。
如,《二六七号牢房》有这么一句:“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
”这样的句子适合用来表达一个在牢房里的人的孤单寂寞的心境,如果用在别的环境中就未必恰当。
又如,鲁迅的《秋夜》有这样的句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一个松句,作者为什么不写成“在我家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枣树”这样的紧句呢?《秋夜》是鲁迅的一篇散文,用了这样的松句是很合情理的:宁静的秋天夜晚,环境的寂静,作者“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的孤苦心理,正是需要这种松散的、舒缓的句式,换一种环境未必恰当。
(三)整句和散句。
同义句式相比,内部结构整齐、长短相近的一组句子,是整句;内部结构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互现的一组句子,是散句。
A.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睡过觉,青年时侯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
B.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什么叫困难。
A句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渲染气氛,加强语势。
B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
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散句富于变化,错落有致,形式灵活,使用较广。
二者各有所长,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能收到有效、准确、鲜明的表达效果。
如:“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年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
”这段整、散句结合的文字,其中的整句节奏鲜明,排列整齐,音韵和谐,充满激情;而散句穿插其间,又使句式富于变化,错落有致。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顾及表达目的和语言环境,不同的目的要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语境不同,相应地需要不同的句式;第二,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式中进行,变换后的句式要保留原义,必要时可变动个别字;第三,变换后的句式要合乎语法规范和逻辑关系,不能出现语病,不能杂乱无章。
三、意义的侧重同义句式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它所强调的侧面、感情色彩等却不尽相同。
语序的调整、结构的变化,都有意义侧重的问题。
这里再从语法上的特殊句式的表达作用的角度,讲讲意义侧重的问题。
(一)主动句和被动句。
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施行者的句子,即施事主语的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的句子,即受事主语的句子,是被动句。
A.小猫打碎了花瓶。
B.花瓶被小猫打碎了。
主动句和被动句各有不同的强调侧面:A句强调动作行为的施行者,B句强调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我们应当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加以选择。
下面情况常用被动句:第一,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第二,为了使句式整齐;第三,表示特定的感情。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可以从反面去表达。
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意思的,是否定句,正因为肯定句与否定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所以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交换句式。
同义句式表达的语义,有轻重、强烈的区别,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
1.单重否定句。
A.今天天气真好。
B.今天天气不好。
单重否定句有一种虚化的用法,表面上是否定,实际上是一种肯定。
这种虚化用法,用否定形式来深化表达的内容,使文章抑扬有致,活泼婉转,起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如,鲁迅的《三味书屋》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其实,句中“不必说”却已经说了,达到了该讲的目的了,让人浮想联翩,给人回味无穷。
2.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正好是肯定的意思。
如,今天下午的例会不得不去。
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比单独的肯定加强了。
有时双重否定句不表示加强语气,反而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
如,人家都这么客气,你不会不去吧。
3.三重否定句。
三重否定句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如,难道没有人知道这里不准搞野炊吗?这是一个三重否定句,但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不知不觉地错用三重否定句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恰好把话说反了。
如,她向来对工作认真负责,谁不夸她不是我们班的好干部?句中表达的意思是“她是好干部”,因为双重否定加上反问语气,变成了三重否定句,应该为“谁不夸她是我们班的好干部?”总之,句式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有选择地加以使用,使表达更加准确、具体。
■参考文献:1.黄伯荣等主编.现代汉语.高教出版社.2.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3.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4.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5.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语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