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史学习心得从史前时代到如今的文明社会,人类历史走过了几千个年头。在这条时间的长河里,有过各种各样的人类社会,因生活差异而各不相同。文明,一种松散却清晰的生活方式之中联系着千百万人,地域覆盖数百乃至数千公里。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使得文明数量寥寥。这些文明,是全人类的财富,是全世界的见证,它们光辉了岁月也必将照亮我们的未来。因而,在我们默默前行,走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时候,我们需要时不时回头望望这些颗明星,汲取智慧和力量。
在学习世界史这门课之前,或许我对几种文明有过极淡的印象,但是仅仅停留在幼稚的常识阶段。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惊讶于世界之大,历史之漫长,我们能够窥到的只是通过典籍,口耳相传,人类教育等途径传递下来的一部分。而有限的课程只是撩开了这一部分中几处的面纱。或许有些不满足,但是仅仅是这“惊鸿一瞥”便足以激起我对了解世界史的欲望,也有了许多的感想。
东方文化作为世界文化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惊艳了几千年的岁月。文明的发展与地域特点关系密切,一方水土养出了一方人,孕育了一方文化。但是文化的发展绝不是封闭的,会接受各种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
一、从敦煌看外来文化
过去,一提到敦煌,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沙漠、戈壁,荒无人烟的景象。“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历来的许多诗词歌赋也赋予给了敦煌一种苍凉之感。大漠孤烟,沙横万里,蜿蜒的驼铃声背后,洒下的是昔日的丝绸之路的余晖。2000年前,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延伸到敦煌,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通往西域各国,开辟了一条贸易与文明往来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连接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而敦煌,作为东西两条丝路的交汇点,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和中西交通的重要枢纽。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的必经此处,古代世界文化在这交流汇合扩散。敦煌会聚、吸纳、扬弃、放射着整个欧亚大陆人类文明的光芒。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在敦煌,文化与文化相遇,冲击,扬弃,融合,经历时间的考验,历史的积淀,最后才有了如今绚烂的敦煌文化。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这种文化的性质,当属“和”与“化”,“和”即和谐,“化”即融化。文化的发展应是博采众家之长,有所取舍,有所创新最后形成自己的特点。敦煌文化如此,我们当下的文化也应如此。
文化的形成,不是几个人就能成就的,需要经历无数代人的努力,且不论高低贵贱,人人都应是社会文化的建设者。这是一场与时间博弈的马拉松,需要伟大的精神和毅力。在历史的长河里,唯有心怀信念,胸怀理想,才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文化之旅。
面对当今全球化的文化浪潮,我们是否也应思考,该用何种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二、从突厥看外来文化
古代突厥是北亚游牧民族。《北史》记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又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历史上,农耕民族通常厌恶这些来自草原的蛮族。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能够忠实地遵循古代帝国的先例,建起一条有效防御北方蛮族的边界。农耕民族的自我优越感曾一度膨胀,对突厥文化持一种排斥的态度。
但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贸易往来的增多,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社会风气逐步变得开放,突厥文化进入了农耕民族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东突厥人和后突厥人不断南迁,进入中原逐步融于汉族之中,同时将突厥文化带到中原引起李唐一朝的胡化风潮,并对中国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西突厥不断西迁,进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建立起很多国家,其影响今天尤在。
在当时看来,突厥文化相对主流的农耕文化而言,显然是外来文化。它被接纳,与本土文化交融前后,受到的对待是不同的。这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力,社会风气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国力鼎盛,人民生活富庶,安居乐业的国家,相对应地会有瑰丽的文化,文化的包容性也较强。这一点在李唐时期尤为明显。
现如今,我们很难找到原始的突厥文化,因为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这一文化已经和其他文化在不断地碰撞中渐渐融合。突厥文化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有其精华有其糟粕,就其留下的影响和如今可以回溯的文化剪影来看,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往往会得以保留和发扬,而其糟粕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历史的舞台。
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文化本身的先进与否,换言之可供学习吸收的精华多少决定了它被保留的成分多少。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中华文明不断借鉴吸收了其他异域文化。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在创造和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不断从其他文明中汲取营养,并加以消化利用,才形成了如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而中外文化交流始终是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很少有外来文化能撼动中国文化的根本,中国人从来都是以外来文化服务于中国的本体文化,以实现自我的再生和创新。但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却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规模地、系统地、全面完整地接受外来文化并使其与固有文化相融合。
三、从印度佛教看外来文化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且巨。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印度佛教的新发展。佛教在中国流传过程中,通过自身文化的优势和特点,呈现出对中国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并对汉以来整个中国文化产生厂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进而使自身融入到中国各类具体文化形态之中,充实与丰富了中国文化。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化具体化为诸如哲学、文学、艺术等,那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就更显而易见了。
就哲学方面看,佛教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佛教哲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并与中国固有哲学合流,成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一部分。佛教哲学的影响,表现在人生论上,提出人生价值是痛苦,人生本质是空的命题,并以因果报应说为支配人生的铁的法则,成为了对儒、道人生哲学的补充。在心性论上,南北朝、尤其是隋唐时代的佛教多讲心性之学,对于人的本性、欲望、烦恼等的性质和转换问题,作了细致的阐发,极大地影响了唐以来中国哲学的方向,也是佛教对古代哲学的最大发展。在认识论上,佛教以其神秘直觉思维方式、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学说,以及强调主体、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学说,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并在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领域发生了深刻影响。
就文学方面看,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全面的、长期的,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巨大推动和变化。佛教典籍中如《维摩经》、《法华经》、《楞严经》和《百喻经》等,本身也是瑰丽多彩的文学作品,向为文人所喜爱。这些佛典的译出,不仅创造了融冶华梵的新体裁——翻译文学,而且为中国文学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佛教典籍鼓舞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并为后来的古典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词话》和《红楼梦》等的创作提供了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例如,《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就体现了佛教四大皆空的思想。佛教的俗讲、变文,直接推动了,后来的平话、宝卷、弹词、鼓词、戏曲等通俗文学艺术的形成,佛教禅宗语录也对后来的民间文学作品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就艺术方面看,汉魏以来的佛教在建筑、美术和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使中国艺术大放异彩,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以佛教美术为例,早在梁代,以善画佛像名世的张僧繇,是佛画中国化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创立了笔法简练的“张家样”,在南北朝后期影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