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解释中的结构与功能

技术解释中的结构与功能
技术解释中的结构与功能

技术解释中的结构与功能

——克罗斯的实用准则能走多远

程庆伟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518055 摘要:结构(形式主义)描述和功能主义描述是近年来流行于西方的两大语言分析流派。克罗斯在《技术解释——技术客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基于结构解释功能的立场,运用逻辑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了技术解释不是演绎解释,工程师在基于因果关系和基于因果关系的实用准则的基础上连接了结构与功能的结论,我试着遵循着克罗斯的方法和逻辑继续深化这一理论。

关键词:结构描述功能描述

简述:克罗斯是荷兰代夫特理工大学哲学系系主任,1998年他发表在美国《哲学与技术》(现改名为Techne)一篇论文《技术解释——技术客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2001年克罗斯和他的同事梅杰斯共同提出了技术哲学的新的研究纲领:技术人工客体的二重性。随后荷兰代夫特理工大学哲学系联合美国布法罗大学哲学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维吉尼亚技术学院、荷兰艾恩德霍理工大学、美国乔治技术学院共同组织了2002-2004年关于技术人工客体二重性的国际研究纲领,作为现代技术的哲学基础的总体研究计划的一部分。结构(形式主义)描述和功能主义描述是近年来流行于西方的两大语言分析流派。克罗斯在《技术解释——技术客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基于结构解释功能的立场,运用逻辑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得出了技术解释不是演绎解释,工程师在基于因果关系和基于因果关系的实用准则的基础上连接了结构与功能的结论,我试着遵循着克罗斯的方法和逻辑继续深化这一理论。

一、技术客体的两种描述方式

技术客体的二重性反映在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即描述的结构模式和描述的功能模式。描述的结构模式是指技术客体作为具有特定物理结构的物理客体,可以借助于

物理的或结构的性质与行为来描述,结构模式受自然规律支配,运用物理规律和物理结构的概念,丝毫不涉及客体的功能。描述的功能模式是指技术客体作为人类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它是在人类行为的语境中被定义和做出的,以企图、目的的方式被描述。一个物理客体是一个技术客体正是借助于成为功能的载体来实现的,由于功能不能从人类行为的语境中脱离出来,所以技术客体也不能从人类行为的语境中脱离出来。传统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用功能来描述结构,一种是用结构来描述功能。

用功能来描述结构的比较极端的观点是形式被功能推出,现在用X表示客体结构(即形式),用Y表示客体功能,则这一表达可以表示为为Y→X(X←Y)。典型的支持者来自技术设计领域,这里设计的概念,首先的意思是对一个物理客体作完整的描述,使得在这个描述的基础上物理客体能被创造出来。在现代工业中,技术设计明显的来自市场的需求或自身就是一种技术的机会,在这个阶段技术设计是借助于它的总体功能性质这样的词语来被定义的。然后设计者所要实现的功能被具体到一系列的结构上,换言之要被实现的功能转化为要被生产的建构,这样功能被总体结构和一系列的子结构所代替,技术设计最终以技术客体的整体及每个部分都被完整而详细的表达和设计出来而告终结,结构此时是设计者思想的有效性和功能被实现的证实。总体上说,对应于解决技术设计问题不同的方面,涉及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分析-评价-综合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不止是技术设计领域采用,其它的设计问题同样广泛采用,不同的设计者根据自己的设计目的把自己的设计过称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但大体上都满足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所以,技术设计过程典型的开始于所要求的功能的描述,功能描述的特别特征是它不涉及所希望的任何物理性质,它是设计者愿望的一种表达,是思想活动的成果与结晶。

一般而言,结构被功能推出有两种诠释方式,一种是在时间意义上被诠释,这意味着设计过程是从功能和功能所要求的定义开始,而随后结构经过某种序列的模型开列的一系列结构步骤而被推出;另一种是从逻辑的构造上被诠释,结构被功能推出意味着结构是功能的逻辑后件,换言之,物理结构被功能要求所蕴含,这意味着,解决一个设计问题如同发现一个正确的逻辑推理一样。

第二种观点是功能被结构推出,现在用X表示客体结构(即形式),用Y表示客体功能,则这一表达可以表示为X→Y。典型的支持者来自考古学,考古学家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看做好像是精确的镜像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考古学家总是成功的从结构重建客体的功能。比如石器工具,怎样在一定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来确定哪些是天

然的客体,哪些是早期人类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而生产出来的人工制品的呢?按照研究,这是一种形象化的演绎逻辑在起作用,这种形象化的演绎推理就是一种基于结构推演功能的解释。

克罗斯认为,这两种推理形式都是传统的演绎解释,是基于演绎逻辑的立场从一方推论另一方的观点,这两种形式都归于无效,因为单纯给定结构与功能之间的任何一个因素,另一个部分完全处在黑箱之中,它们不具备逻辑演绎的性质,它们不是一种逻辑蕴含关系。蕴含关系是具备了前件,后件一定要能够实现的东西,而结构与功能之间不具备这样的关系。因为存在着结构等价和功能等价的形式,即一种结构可以实现很多不同的功能,一种功能也可以被不同的结构所满足。这样就引起了一个问题,即单纯的逻辑演绎关系不适合技术解释,而工程师又能够在技术客体的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之间建立起连接它们的桥梁,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下面来看在具体案例研究中的技术解释。

二、技术解释中的结构与功能

传统的技术解释的图式有两种,用作案例的是来自一个古老的纽可门蒸汽机的例子,图式Ⅰ和图式Ⅱ分别是:

图示Ⅰ(纽可门机操作的解释有如下的形式):

解释者:物理现象的描述

人工制品的结构(设计)的描述

一系列行动的描述

被解释者:人工制品的功能的描述

图示Ⅱ(纽可门机功能的技术解释):

解释者:(1)物理现象

—将水变成蒸汽增加体积许多倍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冷却水蒸汽而造成真空

—在每平方厘米上,大气施加1千克的力于其上,等等

(2)机器的设计

—蒸汽机由锅炉、汽缸、活塞、摇杆等组成

—活塞在汽缸中可上下移动

—活塞由一根链连接到摇杆上,等等

(3)一系列的行动

—打开蒸汽阀门,汽缸为蒸汽所充满,活塞向上移动

—关闭蒸汽机阀门,注入冷水,在汽缸中产生真空,等等

被解释者:纽可门机是使泵杆上下移动的手段,它推动了泵(蒸气机的功能)

在图式Ⅰ中由于结构的概念取得了广泛的含义——不仅包括了机器的设计,而且包括了物理现象和操作机器的必要的行动,所以纽可门机驱动水泵的功能就被还原为它的结构了。在这个解释中,被解释者看起来明显地可以由解释者逻辑的推导出来,好像不存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鸿沟。在图式Ⅱ中由于物理现象、机器的设计和操作机器的行动被分解为一个个细小的部分,而活塞、汽缸、蒸汽管、蒸汽阀门等概念都带有功能的性质,特别是机器设计的描述和操作机器的行动描述都被功能概念所污染,所以这里技术解释就被还原为了功能了,即借助于子功能解释了结构和总体的功能。这两种技术解释方式可以说是技术客体的两种描述方式的典型例子,一种将结构化为功能,一种将功能化为结构。克罗斯认为应当仔细研究和区分被解释者,解释者蕴含着纽可门机的摇杆上下移动并不蕴含着纽可门机的功能是使泵杆上下移动。他提出必须仔细区分下面两个陈述:

(1)纽可门机将泵杆上下移动。

(2)纽可门机的功能是使泵杆上下移动。

第一个陈述描述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第二个陈述描述纽可门机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由于作者是基于结构解释功能的,所以看起来他好像特别反感第二个陈述((1)是基于结构设计得到的结构描述,(2)是基于结构描述所做的功能描述),但又不得不解决它,他指出纽可门机总体上具有不同的功能,但解释者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用同样的解释者逻辑演绎的解释了不同的被解释者。作者也意识到了用这种简单化的结构等价(同一种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形式去试图消解第二种陈述是不对的,因为同样存在这另一种反对的声音。最后克罗斯提出的是要仔细区分哪些是纽可门机的组成部分,哪些不是纽可门机的组成部分。走到此不得不说是一个结构主义者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时的一种回避。

克罗斯反复强调技术解释不是一种演绎解释,迄今为止,在纽可门机的结构描述和功能描述之间,我们不能建立起任何联系,基于一个因素指向另一个因素的演绎解

释明显的走向死胡同。基于对纽可门机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的分析,克罗斯得出了图式Ⅲ。

图式Ⅲ

按照克罗斯的观点图式Ⅲ表达了用于蒸汽机操作的技术解释的完整的论证链。

由于克罗斯无法彻底解决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所以他用一种可能解答的建议来结束了这篇论文。“假定两个事件X与Y存在这因果关系:

(1)X是Y的原因。当X出现时,Y就要出现(假定其他事情保持不变,没有干扰出现)。进一步假定事件X出现(在技术上)是可能的。则在因果关系a的基础上,有可能写出下列的行动规则或实用准则:

(2)要实现Y,取决于X的出现。假定这个行动规则,使X出现是使Y出现的手段。换言之,使X出现具有产生Y的功能,必须注意行动规则b是不能从因果关系a 以逻辑的方式导出的。尽管如此,从实用的观点看,我们将这里的行动的(技术)规则b看作是可被证明为高度可信赖的。情况是否这样,取决于因果关系a是否经验地被确立,以及在给定行动的语境下‘其他情况保持不变’这个从句是否成立”。〔1〕工程师在技术客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建立了强的联系,是这一结论的出发点,也就是说它是完全基于实用准则的,由于因果关系a是在详细的结构设计基础上得到的,所以这一结论实际上仍然是基于结构解释功能的模式。

在这篇论文之中克罗斯技术解释结论的得出,明显是两大传统的结合,一是逻辑实证的传统,一是实用主义的传统,它一方面是具体的案例分析,这可以说是基于事实的推理,这是理性传统的继续,另一方面是基于逻辑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是逻辑分析传统的继续。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求得客观事物以及人工事物的效用,以满足人们现实的需要,进入现代化大生产阶段技术的主要手段更是设计、发明和检验各种人技术客体,利用它们的功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任何技术问题的本质,就是如何建立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达它们的桥梁制造出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要求具有特定结构性质的技术客体,这涉及到我们如何用各种方法来解释

我们的技术装置及其运行的操作原理,又如何用我们的操作原理来解释这些技术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操作规则,总体上说克罗斯的技术解释起到了澄清问题的作用,对技术解释领域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仔细复分析仍然可以看到两大问题,一是反对演绎解释又不得不基于演绎逻辑得出结论的矛盾,二是基于因果关系和基于因果关系的实用准则的方法明显具有线性思考的痕迹,它忽视了技术发明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部分不接受逻辑分析例如机遇、灵感等心理因素,而另一方面技术发明也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逻辑分析澄清了问题,但遮蔽了技术发明层面的丰富多彩的意义,纯粹理性的方式也不符合技术发明的事实。

首先看克罗斯基于逻辑和经验得到的结论(当然它只是一种可能解答的建议)。仔细分析基于因果关系a,存在(1)X是Y的原因,即X→Y,因为因果关系a只能在详细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所以X是Y的原因可以说是基于结构推演功能的前提,由于有实用准则的支撑,它大体可被看作高度可确证的;而基于行动准则b (由因果关系a确立),存在(2)要实现Y,取决于X的出现,即X←Y(X→Y),将其简化为如下的形式:

① X→Y (基于结构)

②X←Y(X→Y) (基于功能)

“+”表“真”,“-”表“假”

这两条路径明显不通达,从真值表上一见便知,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定程度上颇似“是—应该”的问题,几百年前已经逝去的休谟先生,他首次提出这个问题并以他非凡的智慧告诉我们,从“是”陈述推不出“应”陈述,“是”和“不是”的命题与

“应该”和“不应该”的命题是不同的。“是”的命题是事实命题,“应”的命题是价值命题,这两个命题,可以进一步抽象为事实与价值这两种不同的范畴,企图从“是”陈述推出演绎出“应”陈述应是有理由的,而不能从“是”陈述直接演绎地推出“应”陈述。因此,休谟问题预设的是事实与价值的区别,而不是二者绝对区分的二元论。不过我们现在要转换一个提法,“是”陈述与“应”陈述的关系到底如何呢?我们既然不能从经验的事实推出行为的规范,反之亦然,那么我们能够用经验的事实来解释行为的规范,或反之用行为的规范来解释经验的事实吗?基于经验的实用准则回答肯定是可以的,只是解释的模式和逻辑必须探索。技术解释的根本问题,不过就是用科学的事实陈述解释技术规则的规范陈述,再用技术规则的规范陈述来解释人类技术行为及其后果的事实陈述。

在①与②之间是工程师联结了两者的鸿沟,在结构与功能之间建立了强的联系,这一事实明显满足于成功的技术设计与解释,而对于失败的技术设计则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关系,或者说当我们不那样操作时技术解释归于无效。下面看: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假如得到了这样的因果关系,我们通常并不是假定它是绝对成功的,而是首先假定它失败了会怎样或者不那样操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明显有这样的推论,不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不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X→-Y的形式,或引不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则是没有开动纽可门机-X,-Y→-X的形式,由于后一种形式和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是等价的,所以我们取前一种)。从真值表上可以看到这两个结论是不等价的,但是它们对于我们的认识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允许了失败情形的发生。很多技术设计者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给定从结构到功能或从功能到结构之间的关系,技术设计却一而再的失败,甚至就从来没有成功过。看纽可门机发明的过程,见于书刊网络的纽可门机发明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纽可门曾向赛维利本人请教,又从物理学家胡克那里学到了一些必要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知识,后来,他请玻璃工人考利参加对蒸汽泵的革新,纽可门主动提出要和赛维利联合起来,一起研究蒸汽机技术,这样,纽可门、考利和赛维利三人实际上已经形成一个联合革新小组。经过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赛维利蒸汽泵存在着两大缺点:一个是赛维利蒸汽泵的热效率太低;另一个是赛维利蒸汽泵基本上还是一种水泵,而不是典型的动力机,纽可门针对这两个缺点进行了相应的技术革新。在进行上述的两大革新之后,纽可门又与考利、赛维利一道,对动力如何传递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经

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纽可门提出了用一杠杆与活塞相连的传动机构设计,这样,活塞在往复运动中所产生的机械动力就可以连续传递出去了。上述三个方面的重要革新完成之后,一台近代蒸汽机的完整蓝图就基本完成了。可见纽可门机的发明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明过程经过了反复修改和重新安排。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了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这样的认识,并不能一下子将其确定下来,而是不断地有交互式的回复,开动纽可门机X与泵杆的上下移动Y开始并不能确定它们的准确关系而是仅仅只是作为两个有一定关系的结构来处置的,是经过-X、-Y不断修正的。机械动力的连续传递和杠杆的工作原理当时可能并不能很好的加以联系起来,它们的关系明显只有经过不断地重复实验和观察才能确立。

图式Ⅲ具有折中的性质。现在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确切的说,我们既不知道结构的确切性质,更不知道功能的确切性质,结构涉及到技术客体的组成及自然性质,功能涉及到思维意识的组成及其性质,这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借助于主客体二分的方法描述客观实在的深层次原因。

在图式Ⅲ中工程师(技术设计者)成了中介环节,在技术解释中似乎结构描述与功能描述就像各自独立的线一样穿过他,而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师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仍然无法知道,即设计者怎样桥接了结构和功能的鸿沟的问题。在结论中,结构与功能的这种线性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似乎基于结构的经验设计(X→Y)是一定会成立的,这种线性关系不符合技术设计的实际。单看纽可门机发展的过程。纽可门既吸收了赛维利蒸汽泵的快速冷凝的优点,又吸收了巴本蒸汽泵中活塞装置的长处,因此,它是当时蒸汽动力技术的又一大综合。除此之外,从巴本蒸汽泵到纽可门蒸汽机,其汽缸与活塞等主要构件都源于早已传入欧洲的中国活塞风箱。纽可门蒸汽机虽然最终由纽可门革新成功,但他实际上是西欧许多科学家长期奋斗的共同结晶,早期的研究不算,仅意大利物理学家包尔塔从十六世纪来进行蒸汽压力实验算起,人们为发展蒸汽动力技术已相继奋斗了一个世纪,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包尔塔、伽利略、托里拆利、维维安尼、格里凯、惠更斯、巴本、波义耳、胡克、牛顿、莱布尼茨、赛维利、纽可门等人均为蒸汽机的发明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从巴本蒸汽泵到纽可门蒸汽机的早期蒸汽动力技术的发展,是学者的科学知识与工匠的技术经验逐步结合的产物。早期蒸汽动力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推动了技术本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巴本蒸汽泵到纽可门蒸汽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内在结构体系与循环发展机制——即理论与实验、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生产

的内在结构体系的循环发展体制。我们做的正是相反的是即用理论与实验、科学与技术、技术与生产的内在结构体系的循环发展体制以及其它的社会因素去解释技术设计和技术发明。实际上一项结构性认识的确立大概要经过很长时间,单纯用X→Y的形式确立为认识的起点也是很难获得的。

克罗斯虽然反对技术解释是演绎解释,但是他的观点的提出仍然是基于演绎解释的,因为因果关系a本身就是经验确立的,经验结论的得出明显是演绎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X→Y的形式,克罗斯坚持因果关系只能在详细的结构或设计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当我们说“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时,实际上是把机器的结构和操作转化为了可观察的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看到了那样的现象,才做出了那样的结论,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知道纽可门机是什么的人,会得出“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毕竟操作的解释和“糖是白的”这样的描述是有区别的。

三、结论

现在我们不排除演绎解释的形式,甚至一切有益于解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形式,我们都不排除,而且力图把它们不变的加以保留。依然假定工程师在技术客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建立了强的联系是一个事实,但是这种联系是结构和功能之间一种固有的联系,工程师的任务就是发现这种联系,他们可以并不知道结构和功能的准确性质和组成,但只要建立了这一联系就是成功的。客体本来就只是一些自然物件的组合,之所以具有了特定的意向性,是因为工程师的介入,工程师借助于对功能的分析,将人的意向性带入了客体之中。而工程师的意向性也很可能就是通过对客体结构性质的分析得到的,极端化的情况是它是一种纯粹的臆想。技术客体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将结构与功能一起具体化为一种客观的实在,取决于一系列主客体条件的成熟。

将工程师、结构、功能与客体之间的线性关系打破,把它们的复杂关系再次引入进来。从现象学上讲,技术发明是充满丰富意义的复杂关联,单从二体考虑很容易将发明的真实过程遮蔽起来,简单化的线性模式容易将人引入机械论的歧途。技术发明是充满丰富意义的创造活动,将其凝固化之后,这种丰富意义就被遮蔽起来,工程师好像成了开动结构和功能的机器人,当发现了某种联结之后,就会重复性的工作下去,其实这是对技术发明的误解。主体、客体的意义都是十分丰富的,决定了技术人工客体的意义也是十分丰富的。一个只能解释技术操作,而与技术发明相违背的解释,仍然是不令人满意的解释,技术人工客体的丰富意义,应该能被成功的技术解释再现出

来,阻塞了意义通达人本身的道路,就等于阻塞了技术世界的丰富性,也将人的世界变成了毫无生机的机械化生活,那即是技术的悲哀更是人类的陷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学者们对技术伦理、技术风险、技术价值的关注越来越大,在未来技术哲学研究中,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将会不断深化。由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各种观点、兴趣、思路还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冲突,至今技术哲学还没有公认的像哲学一样的统一性的著作问世,所以,这一研究领域的形成,实际上仍处于开始的阶段。

技术解释应尽量能够解释技术的历史、技术所体现的认识论假设、技术的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因素对认识论假设和我们的价值结构的影响。我们必须首先研究技术自身,技术作为人类思维的成果,它反映了我们的价值体系,如果未来技术会获得自由甚至将人类取而代之我们就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发生的。技术体现了我们的期望,也体现出了我们的成就,技术是在我们的历史中发展的,忽视这一点将难以理解真实的技术发明是如何被做出的。

给出图式Ⅳ:

依然从工程师能够在结构和功能之间建立联系这一事实出发,来补充克罗地的结论:

(1)X是Y的原因。当X出现时,Y就要出现(假定其他事情保持不变,没有干扰出现)。进一步假定事件X出现(在技术上)是可能的。X是Y的原因是在因果关系a的基础上得到的,则在因果关系a的基础上,有可能得到推论(2)。

(2)没有X就没有Y (X不出现Y就不出现)。这即是基于因果关系a得到的实用准则,也是通过观察实验和结构分析得到的推论,由于(2)与(1)不等价,所以它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这个推论关系是我们进一步得到行动准则的基础,必须注意推论关系b是不能从因果关系a以逻辑的方式导出的,但是,从实用的观点看,我们

将推论关系b看作是可被证明为高度可信赖的。情况是否这样,取决于长时间的检验和确证,在此基础上得到我们的行动准则(3)。

(3)要实现Y,取决于X的出现。假定这个行动规则,使X出现是使Y出现的手段。换言之,使X出现具有产生Y的功能,这时我们成功的从结构描述转到了功能描述。

此时(3)与(2)是等价的,这意味着只要结构设计好了,功能是自然就具备的事情,功能是结构本来就具有的,之所以功能不具备(设计会失败)是因为还没有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关键是从(1)到(2)是不等价的,这意味着从结构到结构之间的关联是不容易得到的,技术设计之所以成功是得益于我们找到了这种关联,使结构和结构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技术设计不但有成功的形式也有失败的形式,它都源于对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的理解,尤其是对结构本身组成和性质的认识。之所以我我们的经验依然成立是因为这几种形式之间有等价的时候,之所以我们的经验会错,技术设计会失败是因为这几种形式之间有不等价的时候。

现在用这个观点来解释纽可门机:

(1)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

我们在详细的结构设计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到这个命题,之后我们做出推论:(2)不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不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

这是经过观察得到的推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我们做出我们的行动准则:

(3)要使泵杆上下移动Y,就要开动纽可门机X。

由于不开动纽可门机-X,就引不起泵杆的上下移动-Y 和要使泵杆上下移动Y,就要开动纽可门机X是等价的,所以后者就是前者的自然的推论,也就是功能是结构设计完成之后自然就有的结果。(1)是在详细的结构设计和经验基础上得到的,(2)是基于(1)和观察所作的推论,所以虽然它们不等价,仍然自然地保持了较高的确证度,且是从结构到结构的形式,在此并不涉及它的功能。这样一切设计可成功可失败的原因,是我们对结构的认识水平的问题,它争取设计的成功也认可了设计的失败。(2)与(3)是等价的,即在行动的语境中纽可门机变成了达到一定目地的手段,获得了一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在正确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自然会具有的,基于结构的技术解释因而变得更加清晰。

按照这样的思想路线,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被认可为事实,工程师在结构和功能之间建立了强的联系是另一事实,技术解释不是演绎解释但并不排斥演绎解

释,一切有助于技术发明的解释都被尊重,基于因果关系以及基于因果关系的实用准则的应用范围就被大大的扩大了。

基于结构和实用准则的技术解释似乎走到的多元论的一方,实际上由于目前技术哲学研究发展时间短,尚无统一的范式可寻,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无论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方法、思路还是内容,,既是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已出现的迹象,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否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会走向衰微。技术是我们生活中的现实,它带给我们高效率的现代化生活也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需要以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去谈论技术怎样生成,技术使我们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有又如何对待它们这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P. Kores(1998),Technological Explanations: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echnological Objects, PHIL & TECH 3:3 spring 1998.

〔2〕P.Kores(2001),Technical Functions ad Dispositions:a Critical Assessment .Techne’5:3 spring 2001.

〔3〕张华夏、张志林(2001)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来看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自然辨证法研究Vol.17.No.2,2001.

〔4〕张华夏、张志林(2002),关于技术和技术哲学的对话,自然辨证法研究Vol.18.No.2,2001.

〔5〕Frederick Ferre,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after Twenty Years,TechnēSociety for Philosophy & Technology,V.1,NO.1-2,Fall 1995.

数据结构概念名词解释大全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也称节点(node)或记录(record)。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项:有独立含义的数据最小单位,也称域(field)。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根据数据元素间关系的基本特性,有四种基本数据结构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的关系外,别无其他关系。 线性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树形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多个的关系。 图状结构或网状结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个对多个的关系。 逻辑结构:抽象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算法设计)物理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算法实现) 存储结构分为: 顺序存储结构: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

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链式存储结构: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算法: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 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 算法设计的原则或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衡量算法效率的方法:事后统计法和事前分析估算法。 算法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 f(n) 的增长率相同,则可记作:T (n) = O(f(n)),称T (n) 为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算法运行时间的衡量准则:以基本操作在算法中重复执行的次数。 栈: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线性表。入栈:插入元素的操作;出栈:删除栈顶元素的操作。 队列:只能在队首进行删除、队尾进行插入的线性表。允许插入的一端叫队尾,删除的一端叫队头。串: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空串:零个字符的串;长度:串中字符的数目; 空串:零个字符的串;子串:;串中任意个连续的字符组成的子序列;位置:字符在序列中的序号; 相等:串的值相等;空格串:由一个或多个空格组成的串,

《包装结构设计》课设说明书解读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东林甲子系列白酒包装 学生姓名:贾文霞 学号:20091308 班级:09包装2班 指导教师:李琛

完成时间:2012.11.7 目录 第一节、产品特性简述及设计定位------------------------------3 1、产品介绍------------------------------------------3 2、商品定位------------------------------------------3 3、设计定位------------------------------------------3 第二节、内包装容器结构设计----------------------------------4 1、材料的选取---------------------------------------4 2、材料特性介绍-------------------------------------4 3、容器成型方法-------------------------------------5 4、容器的结构设计-----------------------------------5 5、容器结构图---------------------------------------7 第三节、外包装纸盒结构设计---------------------------------8 1、瓦楞纸箱选择-------------------------------------8 2、瓦楞纸板的厚度设计-------------------------------8 3、纸盒的尺寸设计-----------------------------------8 4、纸盒的结构图------------------------------------11 第四节、外包装装潢设计------------------------------------12 第五节、整体包装结构效果图--------------------------------12 第六节、创意说明------------------------------------------13 第七节、设计总结------------------------------------------13

数据结构概念名词解释大全复习课程

数据结构概念名词解 释大全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也称节点(node)或记录(record)。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项:有独立含义的数据最小单位,也称域(field)。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根据数据元素间关系的基本特性,有四种基本数据结构 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的关系外,别无其他关系。 线性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树形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多个的关系。 图状结构或网状结结构: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个对多个的关系。 逻辑结构:抽象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算法设计) 物理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算法实现) 存储结构分为: 顺序存储结构:借助元素在存储器中的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链式存储结构:借助指示元素存储地址的指针表示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 算法: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 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 算法设计的原则或要求: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衡量算法效率的方法:事后统计法和事前分析估算法。 算法执行时间的增长率和 f(n) 的增长率相同,则可记作:T (n) = O(f(n)),称T (n) 为算法的(渐近)时间复杂度 算法运行时间的衡量准则:以基本操作在算法中重复执行的次数。

栈:限定仅在表尾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线性表。入栈:插入元素的操作;出栈:删除栈顶元素的操作。 队列:只能在队首进行删除、队尾进行插入的线性表。允许插入的一端叫队尾,删除的一端叫队头。串: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空串:零个字符的串;长度:串中字符的数目; 空串:零个字符的串;子串:;串中任意个连续的字符组成的子序列;位置:字符在序列中的序号; 相等:串的值相等;空格串:由一个或多个空格组成的串,空格串的长度为串中空格字符的个数。 存储位置:LOC(i ,j)=LOC(0,0)+(b2*i+j)L 结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及若干指向其子树的分支;结点的度: 结点拥有的子树; 树的度:树中所有结点的度的最大值;叶子结点: 度为零的结点;分支结点: 度大于零的结点 树的深度:树中叶子结点所在的最大层次森林:m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 二叉树的性质: 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 i 层上至多有2i-1 个结点。(i≥1) 性质 2:深度为 k 的二叉树上至多含 2k-1 个结点。(k≥1) 性质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若它含有n0 个叶子结点、n2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必存在关系式:n0 = n2+1。 性质 4: 具有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log2n? +1。 满二叉树:指的是深度为k且含有2k-1个结点的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树中所含的n 个结点和满二叉树中编号为1 至n 的结点一一对应。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版)

Q/ZT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ZTZZ/ 包装方案设计说明书 2017-03-16发布 2017-03-16实施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为了实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ZOTYE)包装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和生产效率,能更好地使零件“准时”供应到众泰汽车制造公司各收货点,特制定符合供货要求的通用包装规则。 本标准由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工艺技术部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艺技术部 本标准起草人:郑浩 本标准审核人:应杰 本标准标准化人:王伟绩 本标准审定人:吕憬 本标准批准人:郑映波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7年3月16日 文件/制定及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目的 2、原则 3、木托盘标准

木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塑料托盘规格及技术要求 托盘的构成 托盘堆码标识要求 4、塑料箱标准 选择原则 一般要求 塑料箱尺寸及相关标准 塑料箱堆码高度规则 塑料箱堆码规则 塑料箱内衬设计要求 防尘盖设计盖要求 内衬设计要求 内衬材料选用 塑料箱标识要求 5、通用铁箱标准 选择原则 一般要求 材料要求 底部结构 众泰汽车制作公司推荐标准通用铁箱尺寸通用铁箱标识要求 6、专用器具标准

选择原则 一般要求 材料要求 专用器具推荐适用尺寸 专用器具堆跺脚标准 专用器具标识标准 专用器具内部结构 7、牵引装置标准 牵引杆 挂钩 牵引杆和挂钩安装位置 8、通用铁箱和专用器具制作工艺及油漆标准焊接 公差要求 油漆要求 9、脚轮标准 脚轮要求 减震脚轮技术参数 减震脚轮选用标准 脚轮使用年限 脚轮安装要求 10、瓦楞纸箱标准 进口件、贵重件和特殊采购零件要求

数据结构名词解释整理

Data Structure 2015 hash table散列表:存放记录的数组 topological sort拓扑排序:将一个DAG中所有顶点在不违反前置依赖条件规定的基础上排成线性序列的过程称为拓扑排序(44) worst case 最差情况:从一个n元一维数组中找出一个给定的K,如果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是K,运行时间会相当长,因为要检查所有n 个元素,这是算法的最差情况(15) FIFO先进先出:队列元素只能从队尾插入,从队首删除(20)(P82)2014 growth rate增长率:算法的增长率是指当输入的值增长时,算法代价的增长速率(14) priority queue 优先队列:一些按照重要性或优先级来组织的对象成为优先队列(26) external sorting外排序:考虑到有一组记录因数量太大而无法存放到主存中的问题,由于记录必须驻留在外存中,因此这些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32) connected component连通分量:无向图的最大连通子图称为连通分量(40) 2013 stack栈:是限定仅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19)

priority queue 优先队列:一些按照重要性或优先级来组织的对象成为优先队列(26) BFS广度优先搜索:在进一步深入访问其他顶点之前,检查起点的所有相邻顶点(42) collision (in hashing)冲突:对于一个散列函数h和两个关键码值k1和k2,如果h(k1) =β= h(k2) ,其中β是表中的一个槽,那么就说k1和k2对于β在散列函数h下有冲(35) Chapter 1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type类型:是指一组值的集合 data type数据类型:一个类型和定义在这个类型上的一组操作abstract data type (ADT) 抽象数据类型:指数据结构作为一个软件构件的实现 data structure数据结构:是ADT的实现 problem问题: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即对应一组输入,就有一组相应的输出 function函数: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 algorithm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一个过程algorithm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它必须把每一次输入转化为正确的输出;一个算法应该由一系列具体步骤组成,下一步应执行的步骤必须明确;一个算法必须由有限步组成;算法必须可以终止。computer program计算机程序:被认为是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对一个算法的具体实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名词解释: 1结构的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5 剪跨比 m :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0Vh M m =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别为剪压 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矩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 λ: 《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 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0M 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s M 的比值。 10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1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凝土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 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量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一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 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 c f 表示。 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 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 f 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 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 ts F F f A ==π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 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量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 m >3 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顶,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1≤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8斜压破坏: m <1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土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 的限值线E1和E2即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土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 m 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筋 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 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 min ρ:当配筋率减少,混凝 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40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l 与 短边1l 的比值2/12 ≤l l 时,称双向 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44抗弯效率指标: u b K K h ρ+= , u K 为上核心距,b K 为下核心距, h 为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一类T 型截面:受压高度在翼缘板厚度内,x < /f h 的T 型截面。 46持久状况:桥涵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 0=h -a s 。h 为截面的高度,a s 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 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51预拱度:钢筋混凝土产生受弯构件考虑消除结构自重引起的变形,预先设置的反拱。

数据结构名词解释整理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所有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相互之间存 在着某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逻辑结构:逻辑结构是从逻辑关系上描述数据的,与存储结构无关,是独立于计算机的, 可以看作是从具体问题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 a.集合:指数据元素之间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的关系外,别无其他关系。 b.线性结构:指该结构中的节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c.树形结构:指该结构中的节点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d.图形结构:指该结构中的节点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3.存储结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用计算机语言表示或在计算机中的实现,也就是逻辑结 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 a.顺序存储结构:该结构是把逻辑上相邻的节点存储在物理位置上相邻的存储单元 里,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 b.链式存储结构:节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 c.索引存储结构:该结构通常是在存储节点信息的同时,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 d.哈希表:根据节点的关键字通过哈希函数直接计算出一个值,并将这个值作为该 节点的存储地址。 4.算法:在具体存储结构中实现某个抽象的运算。 5.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6.空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7.线性表: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一个有限序列。 8.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把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储到从计算机存储器指定位置开始的一连续的存储空间中。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每个存储节点不仅包含有元素本身的信息,而且包含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信息。 10.有序表:指其中所有元素以递增或递减方式有序排列的线性表。 11.栈:栈是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栈称为顺序栈;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的栈称为链式栈) 12.队列:队列是一种仅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表的另一点进行删除的线性表。(把存储队列元素的表从逻辑上看成一个环,环形队列) 13.串: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 14.串的模式匹配:在主串中找到一个与子串相等的子串。 15.递归:在定义一个过程或函数时出现调用本过程或本函数的成分称为递归。 16.数组:数组是具有相同类型的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 17.广义表:一个广义表是n(n>=0)个元素的一个序列。 18.树:树是由n(n>=0)个节点组成的有限集合。 a.表示方法:树形表示法;文氏图表示法;凹入表示法;括号表示法。 b.存储方法:双亲存储结构;孩子链存储结构;孩子兄弟链存储结构。 19.二叉树:它是有限的节点集合。 20.平衡二叉树:若一颗二叉树中每个节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至多相差1,称为平衡二叉树。21.哈夫曼树:在n个带权叶子节点构成的所有二叉树中,带权路径长度WPL最小的二叉树称为哈夫曼树。 22.图:由顶点和边构成。 存储方法:邻接矩阵存储法(特点:1>图的邻接矩阵表示唯一; 2>适用于存储边的数目较多的稠密图,存储空间为O(n2);

(完整word版)《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docx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三、复 (一)填空 1、在筋混凝土构件中筋的作用是替混凝土受拉或助混凝土受。 2、混凝土的度指有混凝土的立方体度、混凝土心抗度和混凝土抗拉度。 3、混凝土的形可分两:受力形和体形。 4、筋混凝土构使用的筋,不要度高,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可性,同要求与混凝土有好的粘性能。 5、影响筋与混凝土之粘度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混凝土度、筑位置、保厚度及筋距。 6、筋和混凝土两种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能有效地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其主要原 因是:筋和混凝土之具有良好的粘力、筋和混凝土的温度膨系数接近和混凝土筋起保作用。 7、混凝土的形可分混凝土的受力形和混凝土的体形。其中混凝土的徐 属于混凝土的受力形,混凝土的收和膨属于混凝土的体形。 (二)判断 1、素混凝土的承能力是由混凝土的抗度控制的。????????????【×】 2、混凝土度愈高,力曲下降愈烈,延性就愈好。?????????【×】 3、性徐在加荷初期增很快,一般在两年左右以定,三年左右徐即告基本 止。????????????????????????????????????【√】 4、水泥的用量愈多,水灰比大,收就越小。???????????????【×】 5、筋中含碳量愈高,筋的度愈高,但筋的塑性和可性就愈差。????【√】 (三)名解 1、混凝土的立方体度────我国《公路》定以每150mm的立方体件,在 20℃± 2℃的温度和相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28 天,依照准制作方法 和方法得的抗极限度(以MPa)作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度,用符号f cu表示。 2、混凝土的徐────在荷的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形将随而增加,亦即在力不的情况 下,混凝土的随增,种象被称混凝土的徐。 3、混凝土的收────混凝土在空气中硬体减小的象称混凝土的收。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香皂包装结构设计 学生姓名:王波 学号:20144062111 指导教师:王洪江 所在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包装工程 中国·大庆 2016年12月

本文对百醇饼干进行了包装结构设计。首先对被包装物饼干的化学物理特性和流通环境进行分析,确定饼干在流通过程中的防护要求,并通过设计计算选择合理的内、外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采用材质较好的白纸板设计成管式折叠纸盒作为内包装,即销售包装;采用0201型瓦楞纸箱作为外包装,即运输包装。从而达到保护产品和促进销售的目的。 关键词:包装结构;设计;饼干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3) 2设计内容 (3) 2.1市场调查 (3) 2.1.1调查目的 (3) 2.1.2调查结果分析 (3) 2.2内包装纸盒设计 (3) 2.2.1纸板品种及厚度的选择 (3) 2.2.2包装纸盒造型及结构设计 (4) 2.2.3包装纸盒尺寸设计 (4) 2.3.1瓦楞原纸等级、定量的选择及瓦楞楞型的确定 (5) 2.3.2瓦楞纸箱箱型选择及结构设计 (5) 2.3.3确定纸盒在瓦楞纸箱中排列方式 (5) 2.3.4瓦楞纸箱尺寸设计 (6) 2.3.5瓦楞纸箱抗压强度计算 (7) 2.3.6瓦楞纸箱最大堆码层数计算 (8) 2.3.7瓦楞纸箱载荷计算 (8) 3设计评价和体会 (9) 3.1设计评价 (9) 3.2体会 (9) 4参考资料 (9)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通过设计了解香皂包装现状和发展情况,设计出能够保护产品,促进销售的包装。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识,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另外,通过这次设计,加深对白纸板和瓦楞纸箱分类及强度的认识。 2设计内容 2.1市场调查 2.1.1调查目的与意义 通过市场调查了解香皂包装现状和发展情况,以及消费者对香皂包装的喜好和需求,从而根据实际销售和运输情况,设计出适合香皂的结构造型。从而达到方便运输促进销售的目的。 2.1.2调查结果 香皂是一种不可缺乏的日用洗涤品,人们使用香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意大利。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逐渐开始广泛使用香皂。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捣碎细研,加入各种药用的花瓣粉末,做成球形专供洗面浴身之用。有的直接将皂荚用水蒸煮后,加入药用的花瓣,进行泡浴。 国产香皂在市场上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国外香皂注重包装、设计、广告投入、整体策划,使得香皂生产的附加成本增高。国外品牌对包装和设计等外在形象则普遍比较重视,不仅包装纸质较好,而且画面色彩明亮、活泼,在设计上重点突出,在广告投入上不惜血本,容易起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市场效应。市场的销量,反而演变成一个高价优质的既定优势。国外品牌如舒肤佳、力士等对包装和设计等外在形象则普遍比较重视,不仅包装纸质较好,而且画面色彩明亮、活泼,在设计上重点突出,在广告投入上不惜血本,容易起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市场效应。虽然这些外在形象“含金量”不能与产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但外在形象仍就是为影响消费者重要因素。常见的一些包装形式有软纸盒、硬纸盒、塑料包装等 2.2内包装纸盒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结构设计原理第十二章作业 1、何谓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 答: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应力,提高构件的强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震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其原本的抗性更强。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 2、什么是预应力度?《公路桥规》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何分类? 答: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 《公路桥规》分三类:○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不得消压)○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规定宽度的裂缝○3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预加应力的混凝土构件 3、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加力施工方法有哪些? 答;机械法(先张法、后张法)、电热法、自张法 4、什么是先张法?先张法构件是如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 答:(1)先张法是在浇筑混凝土前张拉预应力筋,并将张拉的预应力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养护达到不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值的75%,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有足够的粘结时,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凝土与预应力筋的粘结,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施工工艺。 (2)采用握裹锚固 5、什么是后张法?后张法构件是如何实现预应力筋的锚固的? 答:(1)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的方法。 (2)利用锚具锚固 6.公路桥梁中常用的制孔器有哪些? 答:橡胶管制孔器、金属伸缩管制孔器、钢管制孔器 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所使用的混凝土有何要求? 答:(1)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必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才能建立起较高的预压应力,并可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节约材料。对于先张法构件,高强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2)收缩徐变小。这样可减小预应力损失。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名词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备考川大NET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总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联机系统是由一台中央计算机连接大量的地理位置分散的终端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3、PDN是公用数据网。网中传输的是数字化的数据,属于通信子网的一种。 4、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七层网络模型。 5、PSE是分组交换设备。作为网络的中间节点,它具有存储转发分组的功能。 6、PAD是分组装配/拆卸设备。在发送方将大的报文拆成若干分组,在接受方将属于同一报文的分组再重新组成报文的设备。 7、FEP是前端处理机。设置在中心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之间,专门负责通信控制。 8、IMP是接口信息处理机,是网络中间节点的统称。 二、 1、数据通信: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装置与通信线路,完成数据编码信号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2、数据传输率: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B/S。 3、信道容量:是信息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息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4、自同步法:是指接收方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方法。 5、PCM:称脉码调制,是将模拟数据换成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 6、FDM:又称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是在信道带宽超过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情况下,将物理停产的总带宽分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停产,每个子信息

传输一路信号。 7、同步传输:是以一批字符为传输单位,仅在开始和结尾加同步标志,字符间和比特间均要求同步。 8、差错控制: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能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允许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 9、FEC:又叫向前纠错,是一种差错控制方法,接收端不但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确定二进制码元发生错误的位置,从而加以纠正。 10、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 11、MODEM:又称调制解调器。其作用是完成数字数据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使传输模拟信号的媒体能传输数字数据。发送端MODEM将数字数据调制转换为模拟信号,接收端MODEM再把模拟信号解调还原为原来的数字数据。 12、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记做BAND。 13、基带传输:是在线路中直接传送数字信号的电脉冲,是一种最简单的传输方式,适用于近距离通信的局域网。 14、串行通信:数据是逐位地在一条通信线上传输的,较之并行通信速度慢,传输距离远。 1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6、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17、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要有两条数据通道,发送端和接收端都要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18、冲击噪声:呈突发状,常由外界因素引起;其噪声幅度可能相当大,无法靠提高信噪比来避免,是传输中的主要差错。

饼干包装设计说明书

纸包装结构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曲奇香”饼干包装设计目录 第一部分市场调查--------------------------------------------------------------------------2 1.1、调查目的---------------------------------------------------------------------------------2 1.2、调查对象及方式------------------------------------------------------------------------2 1.3、调查结果分析---------------------------------------------------------------------------2第二部分设计思路--------------------------------------------------------------------------2 2.1、造型设计---------------------------------------------------------------------------------2 2.2、结构设计---------------------------------------------------------------------------------2 2.3、装潢设计---------------------------------------------------------------------------------2 第三部分内包装盒的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3 3.1、内包装盒的尺寸计算、结构设计---------------------------------------------------3 3.1.1、纸盒的尺寸计算--------------------------------------------------------------------3 3.1.2、盒盖结构-----------------------------------------------------------------------------3 3.1.3、材料选择-----------------------------------------------------------------------------3 3.2、内包装盒结构图-------------------------------------------------------------------------3 3.3、内包装盒装潢效果实物模型----------------------------------------------------------3 3.4、包装纸盒制造工艺流程----------------------------------------------------------------4第四部分瓦楞纸箱的结构及装潢设计过程---------------------------------------------4 4.1、瓦楞纸箱的尺寸计算-------------------------------------------------------------------4 4.1.1、内装物排列方式--------------------------------------------------------------------4 4.1.2、尺寸设计-----------------------------------------------------------------------------4

数据结构名词解释

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项 是数据结构中讨论的最小单位,是数据记录中最基本的、不可分的数据单位。 数据元素 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 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处理 是指对数据进行查找、插入、删除、合并、排序、统计以及简单计算等的操作过程。 数据结构 是指互相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包括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数据运算) I.逻辑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II.物理结构:又称为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映像),包括顺序存储方法、链式存储方法、索引存储方法、散列存储方法。 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 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取决于它的一组逻辑特性,而与其在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和实现无关。 算法 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的特性:有穷性、确定性、输入、输出、可行性。算法设计的目的: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高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 时间复杂度 T(n)= O(F(n)),它表示随问题规模N增大,算法执行时间增长率与F(n)的增长率相同.F(n)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原地工作 算法执行时,若额外空间相对于输入数据量来说是常数,则称此算法为原地工作。 线性表 具有相同特性数据元素的一个有限序列。是N(N>=0)个同质元素的有限序列,除首尾元素外,每个元素有唯一的前驱和唯一的后继。 顺序表 把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按照其逻辑顺序,依次存储到指定的存储位置开始的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中。 单链表 每一个数据元素,都需用两部分来存储:一部分用于存放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直接后继结点的地址(指针),称为指针域,元素的存储空间可以连续,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指针域来确定。 双向链表 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每个结点除一个数据域外,包含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该结点的直接后继,一个指向该结点的直接前驱,这种方式构成的链表,即为双向链表。 单循环链表 是单链表的另一种形式,它是一个首尾相接的链表,表中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由NULL改为指向头结点或线性表的第一个结点,整个链表形成了一个环. 栈 一种只能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队列 是一种受限线性表,其限制为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表的另一端进行删除。(进行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进行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先进先出的特点(FIFO) 循环队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重点]演示教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重点]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名词解释: 1结构的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可靠度: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混凝土的徐变: 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5剪跨比 m : 是一个无量纲常数,用 0Vh M m = 来表示,此处M 和V 分别为剪压区段中某个竖直截面的弯矩和剪力,h 0为截面有效高度。 6抵抗弯矩图: 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即表示个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7弯矩包络图:沿梁长度各截面上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分布图。 9预应力度λ: 《公路桥规》将预应力度定义为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 0M 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s M 的比值。 10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抗裂边缘预压应力抵消到零时的弯矩。 11钢筋的锚固长度:受力钢筋通过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将所受的力传递给混凝土所需的长度。 12超筋梁:是指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破坏始自混凝土受压区先压碎,纵向受拉钢筋应力尚小于屈服强度,在钢筋没有达到屈服前,压区混凝土就会压坏,表现为没有明显预兆的混凝土受压脆性破坏的特征。 13纵向弯曲系数: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把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压力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压力的比值称为纵向弯曲系数。 14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和分布力。 15间接作用:是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原因。 16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与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之比。 17换算截面:是指将物理性能与混凝土明显不同的钢筋按力学等效的原则通过弹性模量比值的折换,将钢筋换算为同一混凝土材料而得到的截面。 18正常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的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外观和耐久性能。 19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 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 f 表 示。 2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每边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2℃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用符号cu f 表示。 21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500mm 混凝土棱柱体轴心受拉试验,破坏时试件在没有钢筋的中部截面被拉断,其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 2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作为标准试件进行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操作,则混凝土劈 裂抗拉强度ts f 按下式计算:20.637 ts F F f A ==πA 23张拉控制应力:张拉设备(千斤顶油压表)所控制的总张拉力Np,con 除以预应力筋面积Ap 得到的钢筋应力值。 24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硬结后通过建立预加应力的构件。 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预应力筋回缩量与初始预应力的函数。 25配筋率:筋率是指所配置的钢筋截面面积与规定的混凝土有效截面面积的比值。 26斜拉破坏: m >3 时发生。斜裂缝一出现就很快发展到梁顶,将梁劈拉成两半,最后由于混凝土拉裂而破坏 27剪压破坏:1≤m≤3时发生。斜裂缝出现以后荷载仍可有一定的增长,最后,斜裂缝上端集中荷载附近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8斜压破坏: m <1时发生。在集中荷载与支座之间的梁腹混凝土犹如一斜向的受压短柱,由于梁腹混凝土压碎而产生的破坏。 29适筋梁破坏:当纵向配筋率适中时,纵向钢筋的屈服先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是因钢筋受拉屈服而逐渐破坏的,破坏过程较长,有一定的延性,称之为适筋破坏 30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受压:混凝土构件表面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1束界:按照最小外荷载和最不利荷载绘制的两条ep 的限值线E1和E2即为预应力筋的束界。 32预应力损失: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当钢筋混凝土梁界限破坏时,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强度开始屈服时,压区混凝土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高度1b=2b*h0,2b 即称为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34控制截面:在等截面构件中是指计算弯矩(荷载效应)最大的截面;在变截面构件中则是指截面尺寸相对较小,而计算弯矩相对较大的截面。 35最大配筋率 m ax ρ:当配筋率增大到使钢 筋屈服弯矩约等于梁破坏时的弯矩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配筋率称为最大配筋率。 36最小配筋率 min ρ:当配筋率减少,混凝 土的开裂弯矩等于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时,裂缝一旦出现,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7钢筋松弛:钢筋在一定应力值下,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应力值随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反应钢筋在高应力长期作用下具有随时间增长产生塑性变形的性质。 38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3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40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41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42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42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 l 与短边1l 的比值2/12 ≤l l 时,称双 向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43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44抗弯效率指标: u b K K h ρ+= , u K 为上核心距,b K 为下核心距, h 为梁得全截面高度。 45第一类T 型截面:受压高度在翼缘板厚度内,x < /f h 的T 型截面。 46持久状况:桥涵建成以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 47截面的有效高度:受拉钢筋的重心到受压边缘的距离即h 0=h -a s 。h 为截面的高度,a s 为纵向受拉钢筋全部截面的重心到受拉边缘的距离。 48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由标准试件按标准试验方法经数理统计以概率分布的0.05分位值确定强度值,即取值原则是在符合规定质量的材料强度实测值的总体中,材料的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49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容许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λ≥1。 5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 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