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技术》课件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细菌 、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分布特点:食 品的种类、加工方式、储存条件 等对微生物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微生物的来源:食品生产、加工 、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可能引入
的微生物。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与操作
01
02
03
04
传统检测方法
培养法、镜检法等。
现代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法、PCR技术、生物 传感器等。
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 微生物学检测,评估消毒灭菌 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指 导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感染暴发调查
在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分析,查 找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
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并进行鉴定,为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 资料。
疫苗株的筛选
通过微生物检验技术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筛选,选择适合作为疫苗株的 菌株或病毒株。
疫苗制备过程的监控
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安全性 评估,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效果评价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生长是指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和质量的增加。其生 长过程分为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微生物的繁殖
微生物繁殖是微生物生长的必然结果,繁殖方式包括二分裂 、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繁殖过程中,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会复制并传递给后代。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
微生物的代谢
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处理废水、废气等,降低环境污染。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个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说明
实验服与护目镜
进入实验室需穿着实验服,佩戴合适的护目镜, 防止试剂飞溅或粉尘刺激。
手套与口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 接触有害试剂或吸入有害气体。
实验操作规范
规范实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物,减少 交叉污染的风险。
实验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讲解
废弃物分类处理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 整版x
目录
• 微生物学基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常见病原微生物介绍 • 微生物检验技术与方法 • 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01 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01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微生物营养
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四类。
02 03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合成细胞物质、增加 细胞数量的过程称为生长。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亡期四个时期。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 分析,了解其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型提供准确
依据。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特异性基因探针固定在芯 片上,通过与待测微生物DNA杂
交来鉴定其种类和型别。
宏基因组学技术
通过对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 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了解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为环 境微生物检测和生态学研究提供
尿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尿常规检查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ppt课件
Interpretation / Reporting 结果解释/报告 Use of Laboratory Data 实验室数据使用
Equipment Maintenance & Calibration设备的维 护和校准 Internal Q.C.室内质控
Proficiency Testing 能力验证
5.1 人员
• 5.1.11 应制定员工能力评审的内容和方法 ,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
– 对新进员工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 力评审(间隔为30天),保存评审记录。
– 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 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应对员工进 行再培训和再评审。
– 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需经再培训和再评审, 合格后才可继续上岗,并记录。
1:4000系列稀释 – 1ul环取10环 EBD原液至10ml蒸馏水, 吸光
度应与1:1000稀释液相符(10ul环-10 EBD100ml DH2O) – 重复4次,平均误差须≦20%.
5.1 人员
5.1.1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到辨色的微 生物学检验。
5.1.4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 人至少应具有以下资格:中级技术职称,医学、医 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 训,3年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 年。
• Seeded BC studies • Parallel BC studies
Verification of unmodified FDA-Cleared Tests
• Seeded BC studies
– 至少20株代表菌株 – 使用临床病人分离株
Equipment Maintenance & Calibration设备的维 护和校准 Internal Q.C.室内质控
Proficiency Testing 能力验证
5.1 人员
• 5.1.11 应制定员工能力评审的内容和方法 ,每年评审员工的工作能力;
– 对新进员工在最初2个月内应至少进行2次能 力评审(间隔为30天),保存评审记录。
– 当职责变更时,或离岗6个月以上再上岗时, 或政策、程序、技术有变更时,应对员工进 行再培训和再评审。
– 没有通过评审的人员需经再培训和再评审, 合格后才可继续上岗,并记录。
1:4000系列稀释 – 1ul环取10环 EBD原液至10ml蒸馏水, 吸光
度应与1:1000稀释液相符(10ul环-10 EBD100ml DH2O) – 重复4次,平均误差须≦20%.
5.1 人员
5.1.1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应从事涉及到辨色的微 生物学检验。
5.1.4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负责 人至少应具有以下资格:中级技术职称,医学、医 学检验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医学检验培 训,3年临床微生物工作经验。 认可的授权签字人应至少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从事申请认可授权签字领域专业技术工作至少3 年。
• Seeded BC studies • Parallel BC studies
Verification of unmodified FDA-Cleared Tests
• Seeded BC studies
– 至少20株代表菌株 – 使用临床病人分离株
《临床微生物检验》课件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
1
质量控制的作用
保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结果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
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重复性。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
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因此是至关重
要的。
3
常用的质量管理措施
实验室管理规范、设施环境维护、 标准质控规程的贯彻落实等措施。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DNA分离和纯化
它们在人和动物接触的过程中传播,会 引起严重的感染病,甚至导致死亡。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什么是生物化学 检验技术
利用生物化学分析技术来 检测生物样本中的化学物 质的一种检测方法。
应用领域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并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的 前沿研究中。
常用技术分类
• 酶联免疫法 • 光子计数法 • 随机放大荧光检测法
临床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本课程将向大家介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作用和意义,以及微生物检验 的常见流程、方法和技术。
常见致病微生物
1 大肠杆菌
2 病毒
在传染病流行病学中,是诊断和预防疾 病的重要指标。
病毒性感染在人类社会中是医学防治一 直要面对的难题。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4 弓形体
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对呼吸系统、泌尿 系统、乳腺、皮肤等具有感染性。
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及时准确分析身体内存在的微生物病原体,识别出病原体的 种类和数量。
2
诊断和治疗疾病
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及时确认病情的诊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3
公共卫生防控
通过研究疾病传播规律和控制机制,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 全。
感染部位
微生物可感染人体的各 个部位,如呼吸系统、 肠胃道、泌尿系统、生 殖系统等,表现出的症 状和体征也会有很大差 异。
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采集(共77张PPT)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①采血培养应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在24h内采集2~3份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 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每次2瓶。因为研究已证实,2~3份血培养足以 检测所有的菌血症和真菌血症。
• ②入院前2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
• ③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的患者,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 战或发热后1h采集。因为发热时血液中可能没有细菌。
•
皮肤消毒程序
• 严格按以下三步法进行:
• ①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
②用一根碘酊或聚维酮碘(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酊作用30s或碘伏作用
60s,从穿刺点向外以1.5~3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 ③75%酒精脱碘。
•
对碘过敏的病人只能用75%酒精消毒,消毒60s,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
支气管刷直接取得标本。 • 3.胃内采痰法:无自觉症状的肺结核病人尤其婴幼儿不会咳嗽,
有时将痰误咽入胃中,可采集胃内容物做结核分支杆菌培养。
• 4.管穿刺法:主要用于厌氧菌培养 • *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深入咽部,小儿受到
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
【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标本的送检地点】 • 检验科微生物室,非正常上班时间送检验
科急诊化验室。
* 标本运送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安全,防止溢 出,避免细菌污染。
上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项目 • 上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真
菌涂片、结核菌涂片。 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前的注意事项】
• 应在抗生素应用前或停药一周后采集标本 ,如不能停用抗生素,应于下次抗生素应 用前采集。
临床常见标本的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 唾液中口咽部定植菌的浓度可达108 ~ 109/ml。
•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 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一)采集指征
• 凡是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 并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外周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 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至出现感染性 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患者,应采集痰液或下呼吸道 标本。
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 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 血培养标本。
为什么要求多次采血?
• (1)菌血症有“持续性”和“暂时性”之分,多次采血可 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 两瓶或以上血培养以上血培养结果阳性,细菌鉴定结果相 同,判断为感染菌,作药敏并报告临床。 送检两瓶或以上血培养,仅1瓶结果为阳性,且为潜在的污 染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气球菌、棒状杆菌等), 一般作为污染菌。 出现多种细菌在排除污染可能后,可考 虑“复数菌”败血症的诊断。 仅送检1瓶血培养,且培养出上述潜在的污染菌。则其临床 意义不能确定,需与临床医生讨论其可能的临床价值。
经支气管镜抽吸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防污染样本毛刷等)
• 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采集高浓度的病原菌,较为安全,但不能避免咽喉部正 常菌群污染。
•
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导管吸痰、防污染灌洗等)
• 较为采用,但人工气道常有致病菌或定值菌存在,建议采集前先做细胞血筛 查。
•
经气管穿刺吸引物
• 采集到的下呼吸道标本不受上呼吸道污染,常用于厌氧菌培养,但患者不易 接受。
中,剧烈振荡5-10s,然后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 的脓痰小片沾出,再放另一个无菌试管中,将同 样的方法反复2次。
• 研究显示,国内常规痰标本中约半数存在 唾液严重污染现象。
(一)采集指征
• 凡是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 并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外周白细 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 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甚至出现感染性 休克和呼吸衰竭等患者,应采集痰液或下呼吸道 标本。
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 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 血培养标本。
为什么要求多次采血?
• (1)菌血症有“持续性”和“暂时性”之分,多次采血可 提高阳性检出率,减少漏检; 两瓶或以上血培养以上血培养结果阳性,细菌鉴定结果相 同,判断为感染菌,作药敏并报告临床。 送检两瓶或以上血培养,仅1瓶结果为阳性,且为潜在的污 染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微球菌、气球菌、棒状杆菌等), 一般作为污染菌。 出现多种细菌在排除污染可能后,可考 虑“复数菌”败血症的诊断。 仅送检1瓶血培养,且培养出上述潜在的污染菌。则其临床 意义不能确定,需与临床医生讨论其可能的临床价值。
经支气管镜抽吸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防污染样本毛刷等)
• 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采集高浓度的病原菌,较为安全,但不能避免咽喉部正 常菌群污染。
•
经人工气道吸引分泌物(导管吸痰、防污染灌洗等)
• 较为采用,但人工气道常有致病菌或定值菌存在,建议采集前先做细胞血筛 查。
•
经气管穿刺吸引物
• 采集到的下呼吸道标本不受上呼吸道污染,常用于厌氧菌培养,但患者不易 接受。
中,剧烈振荡5-10s,然后用接种环将沉淀于管底 的脓痰小片沾出,再放另一个无菌试管中,将同 样的方法反复2次。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微生物检验ppt课件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
目 录
• 微生物检验概述 •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与保证 • 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01
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微生物检验是对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和鉴定的一种技术,通过特定 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物质等进行 分析和研究。
。
04
微生物检验的常用技术与操作
显微镜技术
光学显微镜
01
利用可见光和光学透镜成像,可观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
态和结构。
电子显微镜
02
利用电子束成像,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如病毒、细菌的超
微结构等。
相差显微镜
03
利用光的相位差原理,可观察无色透明的微生物,如支原体、
衣原体等。
培养基制备技术
01
补体结合试验
利用补体参与抗原抗体反 应,形成复合物并激活补 体系统,用于检测微生物 抗原或抗体。
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PCR技术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 增微生物特异性基因片段,实现快速 、灵敏的微生物检测。
生物信息学分析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生物基因组 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揭示微生物种 类、进化关系等信息。
脱羧酶试验等。
酶活性检测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特定酶活性 ,如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
试验等。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检测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以指导临床用药。
微生物的血清学试验
凝集试验
应用特异性抗体与微生物 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凝 集现象,用于鉴定微生物 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