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神经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神经调节

一、教学内容

神经调节

二、本讲内容

神经调节

三、重点导学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

四、全面突破

知识点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反射弧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

(2)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分布和功能

(3)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

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膜电位内正外负的变化),兴奋经传入神经纤维传至神经中枢;在神经中枢部位,兴奋再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并能对刺激作出分析和

综合,以确定是否反应和反应的强度,然后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作出相应的反应.

(4)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判断

①从神经节来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②从两个神经元来判断: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典型例题】

例1.下图为某种反射弧示意图,结合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电刺激E,结果A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B,结果A反应而E无反应.这表明图中的A是,E是.

(2)用有关字母和箭头写出神经冲动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

(3)给你提供必要的实验用具,如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请设计实验方案,以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并预期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a.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b.探究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方法步骤:.

结果和结论:.

(4)在正常情况下,你认为神经冲动在一个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决定这一传导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1)与(2)两个小题均可从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得出,即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实验设计的步骤和结果见答案,要注意考虑问题的全面和预期结果的不同情况.(4)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这与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前膜)与受体(突触后膜)的位置有关.

答案:(1)效应器感受器(2)E→D→C→B→A

(3)a.方法步骤:电刺激①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和结论: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②处电位无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方法步骤:先电刺激①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和结论:若两次实验都检测到电位的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次检测到电位的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单向的冲动在突触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知识点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冲动的产生:兴奋是以动作电位即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我们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等都可产生兴奋.

2.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3.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细胞内外各种离子浓度不等,膜内K+浓度高,膜外Na+浓度高.静息时由于细胞膜上K+通道开放,使其有一种向膜外被动扩散的趋势,而膜内带负电的蛋白离子则不能透出细胞膜,于是形成细胞膜“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2)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超过了K+外流,导致膜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3)静息电位的恢复:动作电位产生后,通过Na+-K+泵,细胞排钠保钾,再恢复到静息电位.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常见类型

(1)从结构上来看:A轴突一细胞体,B轴突一树突,C轴突一轴突,D树突一树突.

(2)从功能上来看: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突触前神经元电信号通过突触传递,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的突触称兴奋性突触;使突触后膜发生抑制的突触称抑制性突触.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

2.传递过程: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3.传递特点

(1)单向传递.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与递质结合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

(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这段时间就叫做突触延搁.

(3)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种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

4.递质: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1)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2)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上的蛋白质.

(4)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种类:有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①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②抑制性递质:甘氨酸.谷氨酸等,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抑制.

(三)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