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空间体系规划定位分析与功能分区

合集下载

旅游目的地的构成及产品分类

旅游目的地的构成及产品分类

一、理论基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终极目的的地点或主要活动地点。

从效用的角度看,消费者觉得从特定目的地进行闲暇消费能够得到比常住地以及其他备选目的地更多更优效用,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旅游目的地是能够使旅游者产生动机,并追求动机实现的各类空间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要素:旅游吸引物、服务要素和环境要素[1]。

1.1.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是指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2]。

其中,旅游活动开展的主要地域,即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是旅游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1.1.3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全面系统研究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要素、特征和格局的分类体系。

由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要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从地理特征、关联性、经济实力、旅游规划等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本文力求从对旅游目的地多因素的综合考虑,来构建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体系。

1.2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要素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有很多,有些学者划分为点线面(点轴圈)三要素;空间结构的生态学派划分为基质(Matrix)、斑块(Patch)和廊道(Corridor)三要素等,吴必虎教授在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借用了该模型[3],他认为城市和旅游区(点)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它们之间的交通要素可以抽象为线,城市与4A级旅游区(点)之间的交通就是“斑块”与“基质”之间的“通道”。

二、旅游目的地的构成要素:坎恩五要素1.拥有一定距离范围的客源市场2.具有发展的潜力和条件3.对潜在市场具有合理的可进入性4.其社会经济基础具备能够支持旅游业务的最低限度水平5.有一定规模包含多个社区库泊的4A观点1.吸引物:2.康乐设施:住宅设施、餐饮业、娱乐设施、其他服务设施3.进入设施:交通网络、基础设施4.附属设施:地方旅游组织魏小安和历建新的三要素说1.吸引要素:各类旅游吸引物,第一产品概念2.服务要素:各类旅游服务的综合3.环境要素:构成了吸引要素的组成部分三、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1.有独特的旅游吸引物2.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市场规模支持3.能提供系统、完备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4.要有目的的当地居民的认同、参与并提供各类支持保障5.旅游目的地须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四、主要旅游产品谱系:观光产品:★彩球冠★全天候生态空间(室内)★戴村DNA馆★生态节能普及中心★活水园★微缩节能展示园★古色茶街★三清殿★求索台(三清神像★八卦广场★三清故居★雕塑长廊石牛望江台★神牛问道★天下第一牛★牛文化长廊★牛气冲天★群牛雕像馆文化产品:★三清茶研究中心★茶文化中心★道学院★国学馆★幽谷琴室★养生书吧★棋院★画苑★品茗阁★放商务产品:酒店★避暑天堂★国际山地生态论坛会议中心★三清茶研究中心★山地户外运动服务中心★度假区★军体健康、★森林阳光浴★太极拳馆★幽谷琴室★高温瑜伽★围牛比赛★人牛共舞业务产品:享受产品★高尔夫★度假区★天伦乐园★网球场★娱乐中心刺激产品:★山地户外运动服务中心★丛林滑翔★滑草场★帐篷度假区★丛林狩猎场★拓展中心★云霄飞轮★天旋地★登峰造极★山地自行车★升空电梯★垂钓木屋★水枪战船凌波微步★魔力水屋★登峰造极★山地自行车★升空电梯★垂钓木屋★水枪战船★凌波微步★水上荡桥★魔力水屋★★空中飞人(缆车)替代产品:★茶园★杨梅林★★三清梨园★茶道馆★活水园★石牛望江台★无为顶★三清茶体验基地2)旅游开发方向定位1.观光旅游2.修学、考察游3.生态旅游4、会议旅游5、疗养、康复旅游6、探险旅游7、度假旅游8、其他专项旅游二、空间布局把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放在旅游规划中,形成旅游的四个境界:休闲境界,自我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1)休闲境界区:生活着的众人,真我状态,看山是山、水是水。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旅游线路
行为
目的
内容
尺度
地域
旅游地
逗 留
周 游
度 假 路
度游 假憩 性路
区 线
专旅 线路
游 旅 旅 旅 旅 营 中单 线 游 游 游 行 区 途目
地 区 点 链 基 旅的
径游径
线线线
地 游地

线 线旅

路 路游

线

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3旅游线路设计原则 3.3.1 突出特色原则 3.3.2 讲究韵律原则 3.3.3 兼顾“冷热”原则 3.3.4 发展创新原则 3.3.5 市场导向原则 3.3.6 游程多样原则 3.3.7 合理搭配原则 3.3.8 机动灵活原则
相对于旅游成本增加的体验水平最低增长 速度。

K b
X(成本)
图5-20 旅游线路操作性检验模型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4 旅游线路组织 旅游线路组织基本思路:与交通建设相配套,“线随路走,
路为景开”。 (1)首先要考虑已有的交通条件和近期交通建设规划,优 先安排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地、旅游区。 (2)有些资源稀有性、独特性明显,品位高,需求大,开 发前景广阔的地区,虽然目前可进入性较差,也可以规划建 设交通线路,然后将该地列入旅游线路,这就是“路为景 开”。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图5-13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2.10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3.1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
简单地说,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 轨迹。具体而言,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 市场,为方便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 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 3.2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两种主要类型: (1)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2)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七章
目录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区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
区的关系 •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实践案例分析
01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 位
主题定位的概念
主题定位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环节,它是指根据旅游目 的地的资源特色、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确定一个或多个主 题,并围绕这些主题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形象塑造和市场营 销的过程。
主题定位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主题定位决定功能分区
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主题定位是指导功能分区的重要依据。根据主题定位, 可以对景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升游客的体验。
创造特色体验
通过主题定位,可以明确景区的特色和卖点,从而在功能分区中打造独特的旅 游体验,吸引游客并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功能分区对主题定位的反馈
市场分析法
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和分 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主题定位。
竞争分析法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旅游产品进 行分析和评价,了解其主题定 位和竞争优势,从而确定自己 的主题定位。
组合分析法
将资源、市场和竞争三个因素 综合考虑,进行组合分析,确
定最佳的主题定位。
02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 区
功能分区的概念
功能分区是指根据旅游区的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区位特征和发展要求,将旅游 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特定的功能定位。
功能分区是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实现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资源优化配置和游客满意度提升。
功能分区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功能分区应从旅游区的整体出发, 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市场需求、 交通条件等因素,确保各功能区 域相互协调、互利共赢。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引言旅游业是各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地区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重要推动力。

在旅游地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合理安排是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的概念、意义以及实际操作过程。

功能分区的概念与意义功能分区是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功能需求和特点,将旅游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拥有着独特的功能和定位。

旅游地的功能分区可以有效地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体验和管理效果。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景点区、住宿区、商业区、休闲区等。

功能分区的意义在于:1.优化旅游资源利用:通过功能分区,可以更好地规划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各个区域的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资源集约化利用。

2.提升旅游体验:不同的功能区域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引导游客流动: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引导游客在旅游地内有序流动,减少拥挤和交通压力,提升游客的流畅度和满意度。

4.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可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协调发展。

空间布局的概念与要素考虑空间布局是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

合理布局可以优化旅游地的空间效益,提升旅游地的形象和品质。

在空间布局过程中,以下要素需要被考虑:1.地理环境:考虑旅游地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等,以确定最佳的空间布局方案。

2.交通便利性:旅游地的交通便利性对游客的流动和体验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布局应考虑到交通节点的分布和交通网络的连通性。

3.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资源的分布是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区域应根据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划分和安排。

4.环境保护:在空间布局中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尽可能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旅游地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的实践操作实际操作中,旅游地的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调研和协调。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 过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六)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 型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 游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 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 设施进行布局。
提出:Gunn于1965年提出。 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在 服务中心和吸引物综合体之间由交通联系。
环核式布局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环核式布局模式(Around-core Zoning) 是指旅游地空间布局以重要景观或项目为 核心,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娱 乐项目等全部环绕该核心景观和项目进行 布局的模式。 一般包括: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和 环旅馆布局两种。
旅游线路组织的五种手法: (1)曲径通幽。游览线路组织时,根据景区特点,有意使游览 线路迂回曲折,视阈狭小,光线阴暗,声响寂静。或上下 盘绕,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入谷探幽。 (2)步移景异。将不同的景物布置在游览线上,使之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步步有景、段段不同,游览线就像一条彩线, 将粒粒风景的珍珠串联起来,使游客感到,一步一个景, 十步一层天。 (3)豁然开朗。在线路设计中,采取“欲露先藏”、“欲扬先 抑”的手法,使游览空间由狭小、阴暗突然变得畅阳。 (4)渐入佳境。合理安排游览线上的景物,沿着游览线的时空 顺序,一个比一个好,使游客情趣不断提高,逐渐达到高 潮,然后结束。 (5)跌宕起伏。游览线串联的景物,按一定节奏,将不同层次、 等级的景点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使游客产 生跌宕起伏的视觉快感。
2、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 景区内各景点的风格不尽一致,游览线路的 组织,就应该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使 游客空间观赏信息感受量最强、最大,构成系列, 烘托旅游线路的总体特色。 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游览线路上,反映主题的景物,要安排多处 观景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层次重复 加强,突出主题。同时,对于具有个性的景点, 也要有机组合,体现游览线路的变化和层次。

区域旅游用地功能分区与管理研究——以大同市为例

区域旅游用地功能分区与管理研究——以大同市为例
亥全臂 , 势男延 要 傀
了 U 二 一 曝 二’_ 兰
区域旅游用地功能分 区与管理研究
一 以大同市为例
王珍子
(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州3 1 0 ) 4 0
摘 要:本文以 市 例, 过 寻区 旅游 地 分区 方 总 区 旅 用 理思 为 理的 旅游 大同 为 通 探 域 用 功能 的 法, 结出 域 游 地管 路, 合 利用 资
游资源资料及参看大同市相关城区城市建设材料基础上1刃 对 1 ,
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用地现状分析如下: 大同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 4 .巧平方公里, 8 居住用地 为 16 0 平方公里, . 8 公共设施用地为5 3 平方公里, .6 园林绿地面 积 0 6 平方公里, .8 其中公共绿地为0 6 平方公里, .8 工业用地面 积 7, 平方公里, 6 1 各用地所占比重分别为 3 . 肠、 .1%、 4 1 1.3%、
. 2 1.1 主城区发展仍未以旅游发展、 历史城区保护为中心, 城市旅游资源保护思想较落后。 2.1.2 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 工业、 商贸、 居住文教用地混 杂, 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不高, 且布局较散乱。 2.1.3 大同 煤碳污染较以 前有所改善, 但城市建设规划未成 体系, 存在破坏旅游景观环境整体效果的建筑以及公共卫生条
件方面问题。
作者简介: 王 珍子(198 一 , 汉 江西 人, 理工大学团 助教, 研究 向:土地利用 3 ) 女, 族, 粉州 江西 委, 硕士, 规划。
20 8 年第4 期 0
67
犷誉 连 菇管 一
2.1.4 公共绿地仍较少, 城市绿化水平不高;公共游憩场所
少且未形成规模。 2.1.5 商业繁华区分散且主要以服务当地居民为主, 还不具 备旅游城市商业区发展要求。城市旅游信息服务场所少。 2.1.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功能分区不明显,且杂乱不成系 统。 . 2 2 大同市区 旅游用地调整 以大同市旅游用地现状条件和发展要求为基础, 采用本文 功能分区方法, 对大同市区进行功能分区, 结果分析得出: 到 0 0 2 1 年历史文化古城由于功能区建设和调整, 总面积将由现在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服务区
娱乐区
自然保护区
图9.7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11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7
区域旅游布局在中、微观上主要是旅游功能区科学安 排,内容有二:第一,为各功能区选定空间区位,第 二,对各功能区开展空间优化组合,形成系统的相互 促进的整体空间结构。此方面形成了一些布局模式:
⒈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布局模式能进 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布局重点 是娱乐,其 次是住宿。
4
三、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布局
㈠功能分区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功能分区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的一项 重要技术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内 容。功能分区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景观质量等级和集聚状况、自然环境的 保护等级、游客利用的重要性与方式等 指标,对旅游目的地土地划分出各有侧 重的类型空间。一般认为功能分区模式 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 Forster于1973 年最早提出,他将国家公园以同心园模 式从里到外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冲区和密集游憩区。加拿大国家公园较 广泛地采用了甘恩于1988年提出的五圈 层模式:重点资源保护区、荒野低利用 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 区(见图9.3)。
2
一、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 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 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 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 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 大化,同时区位论从微观的企业区位论发展到宏观区 位论——空间经济结构分析。旅游各要素及其集聚的 景观集合体在空间上分布是不平衡的,而旅游活动的 重要空间运动规律是旅游者受旅游吸引物的吸引产生 空间位移,形成旅游流。所以,旅游开发中针对目标 市场选择旅游开发区是一项重要工作。

第1章 旅游空间布局的概念、原则、内容与模式

第1章 旅游空间布局的概念、原则、内容与模式
2 代表性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威尔逊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三、理论基础
3.1 区位理论
3 区位理论的应用
应用于指导选择有利的开发建设中心,以构建优化的区域 空间布局结构。 应用于合理确定旅游中心地规模;既注重旅游地在一定程 度上集聚,充分享有规模效益,又要防止超过限度的过分集 聚,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应用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利用等多因子相互作用机 制的研究,揭示旅游业空间布局结构变迁的动因机制,为 区域旅游布局的集中与分散、旅游增长与区域平衡发展等 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决策依据。
三、影响旅游区空间布局的主要 因素
• (一)旅游资源分布 • (二)景区交通条件 • (三)游览线路设计 • (四)活动项目安排 • (五)配套设施建设 • (六)长远发展战略
三、理论基础
3.1 区位理论
1 核心思想
指因为地理上的靠近性而拥有的某些方面优势,这种 地理上的靠近性可以指交通便利、接近客源市场或其他方 面。
பைடு நூலகம்旅游基础设施的空间 布局与管理
旅 游 规 划 空间布局
第一章 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第 一章 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旅游地域结构和旅游 空间布局的内涵,掌握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基 础和现实依据,掌握区域空间布局的原则和空 间布局的模式。
本章重点
➢ 旅游空间布局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 旅游空间布局的现实依据 ➢ 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的原则和主要模式
资料来源:吴人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47.
聚类区划法
聚类区划法,又 称综合法或上升 区划法,是从小 的地域系统(旅 游点或村镇)入 手,逐渐合并为 数量较少的大区 域的方法。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31
二 功能分区的原则
1 突出分区原则 2 集中功能单元 3 协调功能分区 4 合理规划交通线 5保护旅游环境
32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八大功能园区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科普功能园区 (2).石花洞溶洞群观光园区 (3).十渡岩溶峡谷综合旅游园区 (4). 上方山—云居寺宗教文化游览园区 (5).圣莲山观光体验园区 (6).百花山—白草畔生态旅游园区 (7).野三坡综合旅游园区 (8).白石山拒马源峰丛瀑布旅游区
1.旅游区客观物质基础 2.游客相同的心理机制
16
2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二)区域旅游形象的构成体系:
历史形象
待发掘 已发掘


主 题
现实形象




发展形象
内在实力 外显活力
发展战略 发展潜力
17
18
(三) 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
原生形象
旅游欲望 搜寻信息
评价比较备选旅游目的地
次生形象
33
(1)在开发方面,集中功能单元的布局使基础设施低成 本、高效益,而且随着旅游开发深入与市场规模的扩大, 新的旅游后勤服务部门更易生存。
(2)在经济方面,集中布局带来的景观类型多样性还可 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从而增加地方经济中旅游服务 部门的收入,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在社会方面,集中布局有利于游客与当地居民的交 流与沟通,利于社会风俗的优化,进而可将其开发成一种 新的旅游吸引物。
另外一个依据:感情关联因素,即旅游者的特 别感受与独特旅游地之间的关联性,如西班牙 与“阳光、海水、沙滩”,伦敦与庆典和歌剧 院。
10
市场营销变量 产品设计 定价 广告/人员推销 渠道决策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规划与开发成为了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的关键环节。

其中,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更是重中之重,它们直接影响着旅游地的吸引力、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旅游规划与开发中主题定位的重要性主题定位是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灵魂所在。

一个清晰、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主题能够在众多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吸引游客的目光。

首先,主题定位能够赋予旅游地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比如,以“浪漫海滨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地,会着重打造优美的海滩、温馨的海滨酒店以及丰富的情侣活动;而以“历史文化探秘”为主题的地方,则会注重保护和展示古老的建筑、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

其次,主题定位有助于形成品牌形象。

当游客对某个主题产生深刻的印象和认同感时,他们更容易将这个旅游地与特定的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例如,提到“童话小镇”,人们可能会立刻想到色彩斑斓的房屋、充满奇幻元素的街道。

再者,明确的主题定位能够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根据主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线路、推出特色活动和商品,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消费意愿。

二、如何进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1、深入挖掘当地资源对旅游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例如,某地区拥有壮观的瀑布、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那么可以考虑将“自然奇观与民族风情”作为主题。

2、分析市场需求了解游客的喜好、需求和旅游趋势,以便确定能够吸引目标市场的主题。

如今,人们对健康养生、生态环保、亲子互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地可以据此确定相应的主题。

3、突出特色与差异化避免与周边旅游地的主题雷同,寻找自身独特的卖点。

比如,在众多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旅游地中,突出本地独特的地质景观或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

4、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主题不仅要吸引人,还要考虑在实际开发中是否可行,是否能够长期保持吸引力和竞争力。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图5-13 综合式山岳景区布局模式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2.10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3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3.1什么是旅游线路(内涵)
简单地说,旅游线路是指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 地所进行游览活动的轨迹。具体而言,旅游线路是旅游部门凭借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针对目标市场,为方便旅游者 进行旅游活动而设计,用交通线合理连接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 旅游区和旅游点的线性连续空间。 3.2 旅游线路的基本类型 两种主要类型: (1)景区内联系各个景点的小尺度游览线路; (2)联系客源地和一系列旅游地的景区外大尺度旅游路径。
1995 民俗风情游;“中国─56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 各异的风情”;“探访 中
1996
华民族风情 难忘神奇经历”
1996 休闲度假游;“96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
1997 中国旅游年;“十二亿人喜迎‘97中国旅游年”;“游中国─全新的感受”
1998 华夏城乡游;“中国 改革开放二十年 现代城乡 多彩生活”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学者Matley(1976)的三分法,即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 径
客源地
进入路径
旅游
游憩
目的地
路径
游憩路径
返回路径
图5-15 旅游线路的 Matlev模型
第三节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楚义芳分类法
表5-4 旅游线路类型结构的楚义芳模式
周游型
逗留型
成本最小化
1
2
满足最大化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
2 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层次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主题定位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旅游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能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功能分区的意义与原则功能分区是将旅游区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旅游活动和管理旅游资源。

其主要意义在于:1、提高旅游体验质量通过将相似功能的区域集中在一起,游客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空间混乱,从而提高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配置。

3、保护环境与文化遗产将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与游客活动区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实现旅游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旅游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区方案。

2、主题突出原则每个功能分区应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特色,避免功能模糊和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3、动静分离原则将活动强度较大、噪音较高的区域(如游乐设施区)与安静休闲的区域(如疗养度假区)分开,以保证游客在不同区域都能获得相应的氛围和体验。

4、游客需求导向原则以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方便游客的游览、休息和消费。

二、常见的功能分区类型1、核心景区这是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和标志性的区域,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或文化景观。

例如黄山的莲花峰、张家界的天门山等。

核心景区应重点保护,限制游客数量,以确保其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2、休闲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通常包括温泉浴场、海滨沙滩、森林木屋等设施。

这些区域环境优美,氛围宁静,能够让游客摆脱日常的压力和疲惫。

旅游规划 旅游功能分区及布局

旅游规划 旅游功能分区及布局

国家公园分区
公区制是国家公园管理的主要手段,用以保证 公园内的土地及自然资源保持在野生状态,把 人为设施限制在最小范围内。 国家公园规划的核心是把公园作为科研与教育 中心,作为人与环境关系的课堂,对公园进行 保护性低密度的利用。 一般将国家公园分为3-5个不同的功能区,如生 态保护区、特殊景观区、历史文化区、中心区 和一般控制区。
Lue,Crompton,Fresenmai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提出的几个
旅游布局模式
2沿途
2
3基地
4
3
4区域周游
1
旅游中心
1单一旅游地
5
5短途环游
双核布局模式
1974年Travis提出 “双核原则”。这种 方法为游客需求与自 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 一种商业纽带,通过 精心设计,服务集中 在一个辅助型社区内, 处于保护区的边缘
旅游发展的梯度
旅游发展的梯度是指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 空间上呈递增或递减现象,其表现往往是 由旅游中心城市或重点向周围呈递减分布。 在旅游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种梯度进 行适度的布局。
增长极理论
所谓增长极,是指在不发达区域布若干个点,资 源、人口 向点上集聚,迅速形成体制、科技、人 力资本和其他资源的优势,使之成为不发达区域 的 “领头”和支柱。这样,既有发达地区梯度推 进的“线”的延伸,又有不发达地区培育增 长极 的“点”的支撑,以点线结合的双向互动,牵引 不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进而缩小区 际差距。
第四讲 旅游功能分区及 布局
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
区域旅游规划进行空间结构的组织过程中, 涉及到规划区域本身的空间组织与其上一级 空间组织的关系分析以及其下的次级活动空 间的组织和设计。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是加强区域旅游系统 形成的地理工程之一,有利于进行全局与局 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协调,并为构建 高效的空间组织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规划

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规划

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规划旅游度假区的用地类型虽然很多,但是在规划时,可以将它们按功能进行组团分区,每一个组团分区(地块)常被称为功能区。

正如动植物是由细胞组成一样,一个大的旅游度假区也是由若干功能地块和许多度假单元组成的。

世界上那些知名的旅游度假区,从开始建设到初具规模再到形成气候,一般都经历了10-20年的时间,有的甚至长达40、50年的形成时间。

一、核心理念:“服务社区——吸引物集聚体”美国冈恩提出了“旅游地功能分区”理论,核心概念是“服务社区——吸引物集聚体”。

他认为旅游度假区就是由两类功能组团(功能分区)和线状连接通道构成的,一类组团是服务社区,一类组团是吸引物集聚体,二者之间通过道路连接系统贯穿起来,整个旅游度假区与外界的连通是通过服务社区作为枢纽实现的。

服务社区一般规划在旅游度假区对外交通最便捷的地方,通常在旅游度假区的入口处。

对于吸引物集聚体的规划设计,冈恩提出了“3段论”概念,主张规划设计旅游景点时,应将该景点及其周围环境分成核心圈、中间地带以及外围地带来规划。

●核心圈是该旅游吸引物所在的地方。

●在核心圈的外围,必须设立不受破坏的中间地带,以便保护核心圈;中间地带可宽可窄,根据核心圈的规模大小而定,以符合保护缓冲地带的功能。

中间地带的设计与维护也会影响到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其设计以能衬托旅游吸引物为主,而不能喧宾夺主。

●外围地带是具有围墙功能的地带,是外界接近旅游吸引物的通道,对旅游者的接待服务以及当地居民的社区都坐落在外围地带内。

可以说支持该旅游吸引物的所有人事财务都集中于此。

用“3段论”概念来看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要比一提到开发就想到要设停车场、游乐区或是旅游地点更清楚。

二、具体分区要素我国学者对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进行了一定的总结,按功能将旅游度假区分为入口区、度假中心区、康体健身区、户外活动区、文娱活动区、度假别墅区、维修区,每个区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定位,如下:1、入口区:接待、管理、停车、行李搬运、安全检查;2、度假中心区: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3、康体健身区: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4、户外活动区:通常是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5、文娱活动区: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晚间娱乐场所;6、度假别墅区:安静区,不受噪声的影响,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7、维修区:储藏、机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住房。

第六章 旅游区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ppt课件

第六章 旅游区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ppt课件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The theme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 dividing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
ppt课件
1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布局


三区结构布局

双核布局(Twinning Principle)
ppt课件
24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布局
线路 服务中心
旅 游 合吸 体引 物 综
ppt课件
25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服务区
娱 乐 自然保护区 区
ppt课件
26
双核布局模式(Twinning Principle)
ppt课件
29
3 (三)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第六章
旅游线路的演化与产生
经 营 中 自 我 完 善
旅 游 者 意 愿 的 选 择
旅 游 线 路 的 类 型
ppt课件
30
3 (三)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第六章
旅游线路的分类
空间跨度 属性组合 功能目的
满足最大化
逗 豪华度假型 豪华观光型 周 留 经济度假型 经济观光型 游

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
ppt课件
2
1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旅游规划与开发主题的内涵
功能定位



发展目标

形象定位
ppt课件
3
到广西不能不看民族风情,看民族风情不能不到柳州,苗族 的节日、壮族的对歌、瑶族的舞蹈和侗族的建筑被誉为柳州 民族风情四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点旅游容量 景区旅游容量 旅游地容量 区域旅游容量
二、旅游环境容量测算
风景名胜区游憩用地基本空间标准(中国)
引自:《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
旅游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 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类。对于一个旅游区来说, 日空间容量与日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 求。(---旅游规划通则)
4 、认知区位的开发
认知区位是一种较为抽象的心理认知感受,主要 表现为客源地居民对旅游区景物的认知程度和认 同感。
在认知区位开发时应区别对待: ➢对面向外国人的国际旅游景点,认知区位开发应
强调异中求特,以东方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 观吸引外国人来华旅游; ➢对于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应强调认祖 归宗,以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吸引其回国旅游。
第七章 旅游地空间体系规划
内容提要
❖旅游地空间区位分析 ❖旅游环境容量规划 ❖旅游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第一节 旅游地空间区位分析
一、 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式
客源地断面 需求分析
人口多少
收入高低
旅游通道 区位分析
两点的认知感
闲暇时间
文化水平
K
O
旅游偏好
社会经济
两点之间距离 及可达性
旅游区断面 供给分析
开发和优化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域因素。 从空间系统来看主要有3个层次:①大空间内
开发设计旅游点的区位优势;②在旅游区域内设 计合理的空间结构,调整不合理的区位利用,优 化空间布局;③在旅游景点上设计合理的景物布 局,优化旅游线路。
1.旅游资源区位的开发
旅游资源的区位开发一般应遵循下述原则: (1)择高避低,择优开发。 (2)同中求异,避免雷同。 (3)异中求特、突出特色。 (4)级别有序、按需开发。 (5)无中生有,面向需求。
四、区域旅游开发的综合分析
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 经济背景好坏,可以把区域旅游发展划分为4种类
资源价值低、区位条件良好、区域经济背景好
第二节 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一、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体系
在旅游环境容量概念体系中,有五个基 本容量(感知容量、资源容量、生态容量、 经济容量和社会容量)和三组非基本容量 (合理容量与极限容量、既有容量与期望 容量、与空间相关的容量)。
大 省内旅游 到

当地旅游
图7-2 景点级别与市场对应关系
客源区位开发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对国际客源市场,客源区位开发应面向主要客源 国,寻找文化差异性或景物的认同感,航空或铁 路线直达;
对国内客源市场,客源区位开发应以观光购物为 主,面向中等收入和中青年阶层,地域接近,铁 路公路通畅;
对本地居民游憩,应地域紧靠,面向大众,经济 实惠。
2.客源区位开发
一个旅游区接待游客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 资源等级,而是由客源区位决定。游客可支配的 旅游资金和闲暇时间都是有限的,在进行旅游决 策时,只能选择接近客源地的旅游景点来实现自 己的旅游需求

别 国家级 由

到 省区级

市县级
客源市场
国际旅游
客 源

国内旅游 场

(1)客源区位是指从客源地断面来看待周围 几个旅游地(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及可达性;
(2)资源区位是从旅游区断面来看待旅游资 源及景点对周围客源市场吸引力及相对价值
(3)交通区位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区的空间距 离及可达程度;
(4)认知区位指客源地游客对旅游区景物的 认同感及观赏心理。
三、旅游区位开发
所谓旅游区位开发,就是在不同时空尺度内
3.交通区位开发
交通区位开发应区别对待: ➢对于定位于国际旅游的风景区来说,交通区位开发应以
航空网站为重点,依托所在城市,建立机场和直飞航 线,使国外游客能直飞旅游区; ➢对于定位于国内旅游的风景区,交通区位开发应以铁路 线站为重点,依托所在城市,建立火车站和直达铁路 线,使国内游客能直达旅游点; ➢对于定位于省内旅游的风景点,应依托所在地,建立汽 车站,有公路线和客车直通,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 交通区位; ➢对于定位于本地游憩的旅游点,因靠近客源地,可考虑 建立公交线路和站点,方便居民当日或周末旅游。
5)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地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生 活方式和社会开化程度等决定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 旅游者数量。
一般情况下,地域社会容量方面的问题并不突出,但一 些落后地区在旅游开发之初这一问题比较明显。
五个基本容量体现了供给与需求两方面。
(二) 非基本容量
1) 旅游极限容量与旅游合理容量 2) 既有容量和期望容量 3) 与旅游活动的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概念
资源丰度 旅游设施 旅游服务 环境容量 安全保证 社会经济
二、 旅游区位概念及划分
❖ 旅游区位是指旅游景点与其客源地相互作 用中的相关位置、可达性、及相对意义,它可 以看成一个旅游地(诸多景区、景点组成)对 其周围客源地的吸引和影响,也可以看成一个 客源地对其周围旅游点的选择性与相对偏好。
从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模式出发,旅游区位可划 分为下列四种:
4)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指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所 决定的能够接纳旅游活动量。
包括内容: --基础设施与旅游专用设施的容纳能力,即设施容量。 --投资和接受投资用于旅游开发(含基础设施)的能力。 --当地产业中与旅游相关的产业所能满足旅游需求的程度 及区域外调入的可能和可行性。 -- 旅游业导致其他产业萎缩或终止产生的机会成本和比 较利益。 --区域所能投入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
(一)日空间容量(资源容量和感知容量)
日空间容量的测算是在给出各个空间使 用密度的情况下,把游客的日周转率考虑进去, 即可估算出不同空间的日空间容量。
空间容量——游人容量
•瞬时容量:单位——人/次 •日游人容量:单位——人次/d •年游人容量:单位——人次/a
(一) 基本容量
1)旅游感知容量(心理容量)
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 质量(保持最佳游兴状态)的条件下,该地所能容纳旅 游活动的最大量。
2)旅游资源容量
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 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3)旅游生态容量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 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