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一)及答案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沿波而讨源 Word版含解析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感喟./匮.乏吝啬./褪色.遒.劲/集腋成裘.B.漂.白/漂.洗角.色/角.斗屏.除/屏.气凝神C.祈.祷/颀.长梦魇./笑靥.歆.羡/万马齐喑.D.拮.据/狡黠.隔阂./弹劾.洗濯./擢.发难数解析:A项,kuì,sè/shǎi,qiú;B项,piǎo,jué,bǐnɡ;C项,qí,yǎn/yè,xīn/yīn;D项,jié/xiá,hé,zhuó。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燥动煤炭侯车室敝帚自珍B.按摩遗憾蛋炒饭恻隐之心C.贫瘠装潢天燃气闻过饰非D.聚拢家俱化装品接踵而至解析:A项,躁动/候车室;C项,天然气/文过饰非;D项,家具/化妆品。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C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符合语境。
A项,漫无边际: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望文生义,可用“浩如烟海”。
B项,闲言碎语:与正事无关的话;没有根据的话,闲话。
色彩不当。
D项,良莠不齐: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比喻好人坏人都有。
错用对象。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文档:单元质量检测一含答案
(摘 自李永杰《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开荒》)
1.以下对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 是(5分)()
A.岭南, 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域。五岭之名,最早起
于秦。《史 》有“(秦)南有五岭之戍”的 。
B. 史上 五岭并不是 指大庾岭、越城岭、 田岭、萌渚岭、
都 岭 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
C.唐杜佑认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伍,王风未被,春风
不度,给人以边远、荒僻、贫困、蛮荒的印象。
D.“万死投荒”的“荒”是地理印象、历史印象与现实印象叠
加的产物,是唐宋文人对“岭南”的整体印象。
分析:张冠李戴。C项对应原文的信息在第二段, 原文表述为“在
先人的政治地理观点里, 岭南给人以边远、 荒僻、贫困、蛮荒的印象。
夜晚,鲁鲁坐在地上,凄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悲伤、无望,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5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今日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老是发出一阵悲号, 其实不伸出脚来。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 鲁鲁一阵战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放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弦歌(xuán)辍学(chuò) 怃然(wǔ)喟然长叹(kuì)B.饥馑(jǐn)铿锵(kēng)撰写(zhuàn) 莞尔一笑(guǎn)C.悲恸(tònɡ)户牖(yǒu)颠沛(pèi) 向隅而泣(ǒu)D.股肱(ɡōnɡ)谄媚(chǎn)切磋(cuō)畏葸不前(xǐ)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交、老友。
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平民。
C.起予者商也起:启发。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终身,一生。
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学者:求学的人。
3.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A.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B.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儒家思想经典《论语》,以“仁”为治国理念,富含许多精辟的言论,如教育方面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治学态度方面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B.《论语·先进》篇中,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做了不同回答,公西华感到很奇怪,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因为冉求性格退缩,所以激励他;而仲由敢作敢为,所以让他有所节制。
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C.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
”D.《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
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韶光sháo杜撰zhuàn 朱拓tu百无聊赖lài 嫡亲díB.监生 jiān 惴惴zhuì俨然yǎn 少不更事jīng 押解jièC.间或 jiàn 形骸hái 谬种miù沸反盈天fèi 桅杆wéiD.陈抟 tuán 驯熟xùn 炮烙pào 咀嚼鉴赏jǔ黏液nián解析:A项,拓tà;B项,监jiàn,更gēng;D项,炮páo。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年夏天的餐饮市场被福寿螺搅得沸反盈天,从6月底至今,先后有130多人因此染上了广州管圆线虫病。
B.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与贾母处不同。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D.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
——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解析:A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片。
B项,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此处应为“轩昂壮丽”。
C 项,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含贬意。
D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
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
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以文为诗,就是把古文的章法和句法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但凡古文中能用到的内容和形式均可用于诗歌之中,使诗歌具有散文的容量和气势。
阎琦先生在《韩诗论稿》中说道:“所谓以文为诗,主要指诗多赋体(叙事体)、好直说、以古文章法句法为诗,诗兼有散文体裁。
”阎先生指出用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作诗,会使诗歌中包含散文体裁,也就是便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看起来具有“散文化”倾向。
大致说来,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盛唐,无论是题材、形式都已经非常完善。
在诗歌创作方面,只有变通,才能继续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
韩愈等晚辈诗人就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传统诗歌的同时,他们尝试摆既盛唐诗歌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中尝试改变盛唐诗歌整齐、工整的形式,并加入跳跃和闪烁的元素,使诗歌的语言改变整齐划一的局面,以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改变诗歌的艺术效果,使诗句可长可短。
形成错落之美。
后人在提到韩愈诗歌特点的时候多提到其诗歌的奇崛和怪异,而简短而又近古的诗歌多被忽视,因为在唐代,大多数诗歌在格律和韵律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而周古文的章法和句法为诗,和传统诗歌创作不符,有悖于主流诗风。
在韩愈诗歌创作尚未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类诗歌难免会被人误解,甚至被人否认,认为不是诗歌而近于文,而这恰恰是韩愈在盛唐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创作的开拓和创新。
正是早期的这种尝试性的创作为其诗风的形成和后期的大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用长短句是尝试着用写文的办法来写诗,那么用散文的谋篇布局来写诗便是对诗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
韩愈在诗歌创作中,把散文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的气势运用得淋漓尽致,把散文描述事物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功能以及栩栩如生的状物的笔法也应用于诗歌创作之中。
罗联添也说:“韩愈所以多作古诗,少作近体,是固近体篇幅短小,又有格式限制,不易发挥其才力,也较难于表现雄伟奇崛的气势风格。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记吴智勇翻开中国两千余年文明史册,历代文人墨客多如星云,唯司马迁这颗亮星最为璀璨、最为耀目,是他奠定了中国文学与史学的基础,一部《史记》千秋留芳,一代文豪万世钦仰!司马迁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巨著《史记》,以及他的正直品格与不屈精神,都成为历代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典范。
司马迁将自己的心血、灵魂和全部的生命、激情都浇铸在了《史记》之中,在二十五史里,这样的作品,唯此一部。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它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迁在艺术上精心构思,巧于安排,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广阔的生活画面。
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军领袖陈涉;叱咤风云、有古之勇士气概的项羽;不畏强暴、机智谦逊的蔺相如;爱国仗义、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阔,人物形象之丰富,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司马迁是汉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凭借一部《史记》足以傲世,他那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不朽的人格,以及挥洒自如的神来之笔,令后代文人仰慕不已,千载之下依然可见其雄风。
《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
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自尊精神……而《史记》这部经典之作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也从不同侧面成为这些高尚人格的再现,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一直予人以鼓舞和启迪。
司马迁已远去两千年了,却以一部《史记》而永久。
两千年来,万千读者与长眠的司马迁“相看两不厌”,交合注入着一股股历史血脉。
最新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一)及答案
高二语文单元测试卷(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登载.刊载.转载.载.誉归来B.遂.心遂.愿未遂.半身不遂.C.靡.丽靡.靡靡.然靡.日不思D.乘.船乘.势乘.务千乘.之国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沮丧狙击鸠占鹊巢饮鸩止渴B.喁喁城隅美人之怡心旷神怡C.徇私洵然惮精竭虑箪食壶浆D.啜泣辍学毁家抒难自出机杼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枉用相存.(存在)②渠.(他)会永无缘②与府吏要.(要求)④便言多令.(美好)才⑤何意致.(招致)不厚⑥皇览揆.(揣度)余初度兮⑦肇.(开始)锡余以嘉名⑧将.(将要)子无怒A.①③④⑦B.②④⑥⑦C.①④⑤⑧D.②③⑥⑧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②恐美人..之迟暮③昔三后之纯粹..驱使,徒留无所施..兮④妾不堪⑤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之地..⑥秦以区区⑦府吏见丁宁..如浮云..⑧交语速装束,络绎A.①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②③⑦⑧D.①②④⑤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②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③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④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⑤来吾道夫先路也⑥自牧归荑,洵美且异A.①③B.②⑤C.④⑥D.③⑤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歌,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
“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了地方特色。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而加以变化运用,又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
“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
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
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
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
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
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
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
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3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镜头调进县新闻中心的第二天,县委宣传部邓部长就安排小米报道县委、县政府的访贫问苦活动。
小米兴高采烈地去了。
回来,小米摄制的新闻镜头很快出现在当晚的电视报道中。
小米自我感觉良好。
正沾沾自喜,家里的电话响了。
“小米呀,苏书记给贫困居民送红包的镜头拍得不错,可是,为什么没拍王县长呢?”邓部长心平气和地问。
“王县长没给贫困居民送红包呀。
”小米小心翼翼地回答。
“这是讲不过去的,”邓部长陡地提高了嗓门儿,“王县长乃一县之长,他既然去了,能拍不到他的镜头?”“这——”“不要申述了,你这是‘漏镜’,小米同志!”邓部长当的一声放下了话筒。
第二次报道义务植树活动,是在大河洲上种植欧美杨。
坑早挖好了,树苗也早已植入坑中,余下的事情就是挥锹填土。
县里苏书记、王县长等主要领导都参加了活动。
小米吸取上次报道的教训,把所有县级领导都一溜儿摄入了镜头。
心想不会出岔子了吧,晚上也就安心地睡了一觉。
哪知第二天,新闻中心的胡主任就通知他进邓部长办公室了。
“小米呀,这次苏书记上了五次镜头,王县长四次。
还有,龙副书记二次,张副书记三次,马副县长三次,朱副县长二次……你说怎么回事?”没等小米坐下,邓部长劈头就问。
小米努力镇定了一下,然后认真解释说:“苏书记是一把手,王县长是二把手,所以……”“就当你这个理成立,可是小米呀,龙副书记、张副书记、马副县长、朱副县长他们呢?他们上镜头的次数是按职位高低敲定的吗?‘歪镜’,典型的‘歪镜’啊!”邓部长气得要拍桌子了。
小米察言观色,赶紧缩头乌龟似的出了邓部长的办公室。
不久,县里又组织县领导深入偏僻乡村,帮助农民抢插早稻,积极开展支农活动。
春暖花开。
那天参加支农活动的各位领导也兴致盎然。
他们的裤腿和衣袖都挽得老高,一下稻田就你追我赶地开展抢插竞赛。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列著名诗人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A. 白居易苏轼李白杜甫B. 白居易杜甫李白苏轼C. 杜甫白居易李白苏轼D. 李白苏轼白居易杜甫【答案】B【解析】“白”的音序是B,“苏”的音序是S,“李”的音序是“L”,“杜”的音序是“D”。
故选B。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D.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答案】C【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
C项,应该是编年体历史著作。
所以选C。
3.请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我国古代文人学士的作品集名称内涵丰富,各具特点。
作品集《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杜工部集》、《白氏长庆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A. 地名、年号、谥号、字、号、官职、书房名B. 地名、书房名、谥号、号、字、官职、年号C. 书房名、地名、官职、号、字、谥号、年号D. 地名、书房名、谥号、字、号、官职、年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4
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精选(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1分)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
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莱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
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选出对“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5分)()A.无所依靠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看不见他了。
B.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就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到他。
C.生活没有意思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D.没有意思而不想活的人,干脆死去,即使讨厌见他的人也见不到他了。
2.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我“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怎样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阅读下文,回答小题红楼启示录王蒙①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
“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
”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②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2021-2023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晒苦,晒老师,晒友,现在是网络时代,什么都讲一个晒字,从发出自己小家的装修情况,到晒出各个政府大楼的豪华装修,形形色色的晒文化,已经通过网络深入人心。
晒苦:一位80后网友发帖倾诉自己的生活和热播电视剧《蜗居》的女主角竟开始惊人相似。
该帖中“房奴”“甲流”“蜗居”等敏感词汇和楼主的经历,迅速引起网友同情和共鸣。
在心理咨询中,有五成“房奴”心理上或多或少会产生焦虑情绪,年轻“房奴”更易产生心理亚健康,将上网诉苦作为缓解精神压力的方法,这种晒苦行为已成广大网民解压方式之一。
晒老师: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祝贺教师节的方式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白领们说,毕业后生活压力太大,在网上“晒晒”老师,和别人分享老师“逸事”,有很好的放松作用。
通过一个个晒老师的帖子,很多网友不但回忆老师的容貌、神态,还留下了老师的名字,以及令人怀念的点滴往事。
晒友:晒友,是指晒客们彼此之间互称晒友。
“晒”正形成一种个人联合个人以对抗强大现实的方式,“晒”也成为一种个人寻找群体的联络方式。
“晒”这一种新的力量还在聚集和成长中,很难估量它仅仅是一种流行,还是将更长久地存在下来,但显然,它现在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惊叹。
(节选自豆瓣《什么是晒文化?》)材料二:“晒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现象,它是指个体以自媒体为主要媒介,将自己的生活日常、态度心情通过网络分享给他人,与人共享自己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的文化心理和行为。
我们应辩证看待“晒文化”,它有利有弊,就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的一面,网络“晒文化”有助于缓解个人压力。
当前,互联网在我国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随着自媒体的出现,群众开始成为信息发布者,不仅丰富了信息面,也达到了放飞自我的目的。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哲学关于宇宙的本质是水、宇宙的本质是火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人生与宇宙。
这一严格的理性,体现在后来与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
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最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底判定是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
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
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其提出追求现象后面的理想性的理式;继而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其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
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
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时代的哲学家,大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
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如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
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
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
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摘编自张法《从四句哲学名言看西方哲学的特质》)材料二:大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高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详解
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基础学问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A.溘.(hé)死豢.(huàn)养荣膺.(yīng)伶俜.(pīn)B.遗.(yí)施嚼.(jué)舌孝悌.(tì)瞠.(chēng)乎其后C.倏.(shū)忽恪.(kè)守拊.(fú)掌蛊.(gǔ)惑人心D.岑.(cén)寂百舸.(gě)迥.(jiǒng)异钟灵毓.(yù)秀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廖廓踯躅慢条丝理缠绵悱恻B.上阙哽咽和盘托出陈词滥调C.赈灾下马威不偏不倚弄巧成拙D.抱废识事务拾人牙慧对薄公堂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寨这些年的发展道路,是对科学发展的一个生动诠释。
”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采访,记者遇到了数位曾在此务农而今重游的老知青,谈及大寨改变,他们这样告知记者。
②依据《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除选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实现热水供应的以外,新建l2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设单位应依据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太阳能热水系统。
③这次去巴西参与四国邀请赛,中国女足捧了个季军的奖杯回来,虽然成果并不,但是她们仍旧受到了球迷的热忱欢迎。
A.故地配置显耀B.放里配制显耀C.故里配置显要D.故地配制显要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清代绍兴人李慈铭心直口快,性格狷介简略,胸.无城府...,这种脾气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不会遮遮掩掩,读起来总让人倍感痛快。
B.紫砂壶的制作特别枯燥,在蒋蓉大师的严格要求下,周可明心余力绌....,潜心学习紫砂制壶技艺,最终学有所成。
C.为了照看病重的母亲,她恳请学校领导让母亲住在校内里,而校方对她的这一不情之请....,却以种种理由加以搪塞。
D.足球明星杰拉德在无人逼抢的状况下,竟造成了跖骨骨折,就此步人后尘....进入贝克汉姆曾经入住的跖骨病房,这让利物浦的球迷哀思欲绝。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砍斫(zhuó) 畜积(xù) 殆(tài) 舐痔(shì zhì)B.龟裂(guī)庖厨(páo) 鬻(yù) 卜筮(shì)C.潦水(liáo) 两涘(sì) 籴(dí) 棺椁(guǒ)D.不肖(xiào) 草屦(jù) 怛(dá) 曲偻(lóu)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听而斫之听:任意。
引之盈贯引:拉开弓。
B.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劝说。
C.孰与骋能而化之骋:施展,发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从事:做事。
D.夫轻诺必寡信寡:少,缺少。
其死也坚强坚强:僵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本事不理B.企者不立,跨者不行C.尝与汝登高山D.卫有恶人焉4.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在天者莫明于日月B.繁启、蕃长于春夏C.我之谓也D.日夜相代乎前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就是“仁”,“生”就是“善”。
中国古代思想家又认为,,,,。
,。
①这种意象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态美”②中国很多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创造了“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③大自然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活泼的生命和生意④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⑤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⑥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A.③⑤②①④⑥B.②④③⑤①⑥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②①二、文言文阅读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单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创新/创造提防/提纲挈领省吃俭用/不省人事B.炮制/炮筒落脚/失魂落魄兴风作浪/兴高采烈C.颤抖/颤栗晕车/晕头转向差强人意/差可告慰D.押解/解数纤绳/纤尘不染打草惊蛇/虚与委蛇2.下列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A.木(象形) 休(会意) 江(形声) 房(形声)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C.固(形声) 攻(会意) 旗(形声) 本(会意)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见(象形)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只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差劲差遣参差差旅费差强人意B.累赘连累累计别累着连篇累牍C.和诗和睦和面和稀泥和盘托出D.着落着迷着陆着火点着手成春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置之度外忖度审时度势气度B.数以万计数落数见不鲜定数C.细嚼慢咽倒嚼味同嚼蜡咀嚼D.狼吞虎咽咽喉咽不成声吞咽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优美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的形态。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都是“美在于和谐”,都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物的多样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也就是优美。
②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是一个事物的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它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
其次它还表现为内容的完整与统一。
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美的事物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
”再次,它还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形式能够完美地适合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处于交融无间、互相适应的状态,既不是形式压倒内容,也不是内容溢出于形式。
2024年新教材高中语文单元综合检测一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单元综合检测一(第一单元)(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眼下中国诗歌所遭遇的最为严峻的生存逆境,无疑是社会大众整体上对新诗所持的淡漠乃至排斥的看法。
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以为这是社会大环境变更导致的必定结果。
社会大环境的变更是一个缘由,更主要的缘由是创作主体的变更。
诗歌要有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才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
面对中国当代诗歌不景气的现实,诗歌的创作不能自命不凡、闭门造车。
诗歌创作须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
长期以来,诗歌与现实的关联越来越弱化,很多诗人的创作与社会变更、现实生活渐行渐远。
重提和提倡诗歌回来现实,并不是要给诗歌设定规则和限制。
任何诗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应当担起责任和道义,他的写作应当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为我们供应了无穷无尽的宝藏,相识现实就是相识自己。
不仅要在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中洞悉它的变更,更须要专心去勘探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与精神世界的演进。
现实不是空泛而虚假的概念,不是简洁的油盐酱醋,而是我们生命与精神向外延展的重要基地。
诚然,从文学概念上讲,干脆进入现实不太好把握,须要沉淀和发酵。
但就诗歌而言,须要刚好敏感地介入现实。
诗人在担当个体精神的基础上,要探讨怎样才能够与社会和时代进行沟通和融入,在现实中找到自己。
这种沟通和融入就是对现实的介入,只有真正的介入,才有真正的现实书写。
诗人不能在现实面前手足无措,丢失了进入的实力。
(摘编自梁平《让诗歌回来现实》,2024年12月16日《文艺报》) 材料二新世纪诗歌为什么须要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首先,现实关怀和时代精神是一个诗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更是一个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之源。
语言作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质的书写符号,本身就是记录时代、书写现实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切近时代、观照自身的情感纽带,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征亲密相关,更因其清澈美丽之特性,担当着发觉、记录和引领的使命。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检测卷(附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这句话出自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也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真理。
从社会实践和治理来看,调查研究是关键,不仅是谋事之道,而且是治理之道,更是成事之基。
调查研究是“找题”的路径。
发展是一种规律,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也是一种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对问题解决的唯一影响,就是解决问题的快慢程度,彻底程度。
发展与问题是相伴的,有发展就会产生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就推动了发展。
因此,当我们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说问题是不存在的,而可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是“解题”的办法。
党的各级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努力寻找“解题”的办法,重点是提高“解题”的能力。
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对政治理论,社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让自己在不断学习中增强本领,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党员干部应当增强的“八项执政本领”。
比如,当前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脱贫攻坚聚焦聚力,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帮忙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致富能力,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是绝难做到的。
调查研究是各级干部的一项“基本功”,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各级干部要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看问题,做决策前都要搞一搞调研,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声音,让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更加清晰具体,防止出现“自以为是”的情况。
要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探索方法、创新形式,真正助力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的提升,这才是干部治理能力的体现。
(摘编自舒维春《调查研究是治理之道》,映象网)材料二: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可以说,高质量的调查研究能够客观精准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谋划破题之策、探寻工作规律,对于推进落实党的各项任务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